从《以斯贴记》看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策略
从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看西方男权文化中的女性身份地位
从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看西方男权文化中的女
性身份地位
牛敏
【期刊名称】《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Thomas Hardy的力作,也是命运悲剧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平等而愤然反抗的女性形象--Tess.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从Tess的女性身份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在男权传统势力的压迫下女性的生存状况.Tess的悲剧必然性也正根源于此.
【总页数】6页(P129-134)
【作者】牛敏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4
【相关文献】
1.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J], 王建珍;闫兰娜;王海静
2.从《西游记》看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J], 张淑华
3.男权社会里的女性生存概念——从《贵妇人画像》看19世纪的男权文化 [J], 王艳文
4.人间的天使--西方男权文化中的"正面"女性形象解析 [J], 董敏
5.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牺牲者——女性主义下看《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J], 胡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谈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好邻居日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再谈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好邻居日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史忆【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7(025)002【总页数】2页(P121-122)【作者】史忆【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重返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文中的女主人公简·萨默斯,拥有令人艳羡的时尚杂志工作以及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在失去丈夫和母亲之后,她对原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产生了质疑。
一次偶然的机会,简结识了老人莫迪,两位女性之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友谊,她们的关系改变了彼此的人生态度。
小说探讨了传统女性的处境、独立女性的特质以及老年人的生存空间等问题。
国外对《好邻居日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学者Virginia Tiger、Gayle Greenehe和Carole Klein分别从小说中的双人物策略、心理学、老龄问题等视角评论小说,认为小说中的简和莫迪互为双人物,简对莫迪的感情是对母亲的一种心理补偿。
国内学者对《好邻居日记》的研究不多,其中王丽丽教授的论文《从〈简·萨默斯的日记〉看多丽丝·莱辛的生命哲学观》,通过分析小说的时空结构、人物关系的对应等艺术形式揭示了莱辛对生命哲学的诠释。
肖庆华在其博士论文《都市空间文学空间——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中,以差异空间为视角解读《简·萨默斯的日记》。
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就该小说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点进行分析评论。
本文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对《好邻居日记》进行解读,不仅可以分析作品鲜明的后女性主义特征,还可以呈现出莱辛的女性观。
后现代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现代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发展,它反对本质主义和大一统理论对女性的定义;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行为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种类;反对二元论,提倡多元论,从而把男女关系拉到零度平等的状态;主张用女性的声音讲话,从而使女性拥有女性的权利;以性别差异为基础,“致力于在差异中寻求平等,在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1]。
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
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作者:刘丽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8期内容摘要: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小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描述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时期一个没落庄园家庭内部四个女性的不同命运,小说一经问世在拉丁美洲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大部分的文学评论都把视点集中于从小说女主人公蒂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但实质上,无论是蒂塔,还是家族三代女性中的其他角色,甚至是作者本人的命运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男权的影响。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求小说中所暴露出来的当时墨西哥社会,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期待,限制,甚至是捆绑。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角色期待捆绑墨西哥女作家劳拉·埃斯基韦尔(Laura Esquivel)于1989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一个没落庄园家庭内部四个女性的不同命运。
小说一经出版,就因其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及独特新颖的视角,在拉丁美洲文坛引起巨大反响。
1993年,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由作者的导演丈夫搬上大银幕,创造了当时拉美电影市场的票房神话,小说也因此广受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称为“美食版《百年孤独》”。
大部分的文学评论都把视点集中于从小说女主人公蒂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但实质上,无论是蒂塔,还是家族三代女性中的其他角色,甚至是作者本人的命运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男权的影响。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求小说中所暴露出来的当时墨西哥社会,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期待,限制,甚至是捆绑。
一.母亲埃莱娜:女性形象,男权代表小说以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时期为背景,聚焦一个封建庄园里的没落家庭内部,描述了四位女性的不同命运。
母亲埃莱娜有三个女儿罗莎乌拉,赫尔特鲁蒂丝,蒂塔。
埃莱娜丈夫早逝,在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虽然身为母亲,但她冷漠无情,暴躁乖戾,同时“独裁专制”,“专横跋扈”,试图主宰和控制女儿们的人生。
浅谈《以斯帖记》
一
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时 ,她却不肯遵循王命而来 ,因此 惹怒 了 国王 ,最 终被废 。这显 示 了非常不平 等的两性关 系。“ 女 人不 是作为 一个 人 ,一个 独 立的精 神 实体被 对待 ,她 只是 个 物 ,供人把玩 ,供人欣赏 。 ”王后 就是 国王的私人物 品, 因其 美丽而被 国王拿来展示和炫耀 。并不是 因为亚 哈随鲁王 尊重她 、爱她 ,才请她来 的。另外 ,国王将 旨意传遍 通 国, 规定 所有的妇人 ,无论丈夫贵贱 ,都必须尊敬他 。这是从法 律上规定 了 “ 男尊女 卑” 。现在 ,再来 看看王后 以斯 帖。就 像 《 圣经 》中所提 到的 ,以斯 帖美貌过人 ,受人喜爱 。“ A n d
、
记》 ) 。“ 据统计 : 《 圣经 》记载有 名有姓者 3 4 0 0 余人 ,其 中 女性 1 5 0 余人 , 不足 《 圣经 》所记载总人数 的 5 %。同时 , 《 圣 经 》中 8 0 % 的女性 出现在 《 圣经 旧约 》中。《 旧约 》记载人 物3 1 5 0人 ,其 中女性 1 2 0人 ,不 足 旧约 总人数 的 5 %。 ” 由
一
t h e y o u n g w o ma n p l e a s e d h i m( H e g a i )a n d w o n h i s f a v o u r … …
t h e k i n g l o v e d E t h e r mo r e t h a n a l l t h e wo me n,a n d s h e wo n g r a c e
此可见以斯 帖这位女性人物 的重要性 。 但是 ,我想先从 瓦实提王后说 起。在 《以斯 帖记 》中 , 开篇 就讲 到了被废的瓦实提王后。这同样是一位容貌甚美 的 女子 ,可是当亚哈随鲁王请 她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 ,使
女性在男权世界获取权力的新方式
女性在男权世界获取权力的新方式第一篇:女性在男权世界获取权力的新方式女性在男权世界获取权力的新方式在法律、会计和广告等传统上男性掌权的领域,女性很少能够从退休的男性高级合伙人手中继承大客户,但她们擅长为公司引入新客户。
姑且把它称为“新女生网络”(New Girls' Network)吧。
在法律、会计和广告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公司,掌控最大份额收入的合伙人通常影响力最强。
对于一心追求进步的专业人士来说,抵达职业高峰的传统途径是,与高级合伙人紧密合作,一起经营关键客户,目的是熬到高级合伙人退休后顺利接管这些资源。
对于女性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不过,雄心勃勃的女性职员已经发现了一条全新的晋升策略:造雨(rainmaking),即利用她们在公司外的网络招募新客户——其中许多客户也是女性。
这是一项研究报告的最新发现,发表在本期《行业和组织》(Journal of Professions and Organization)杂志上。
其执笔人之一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史密尔商学院(Smeal College of Business)管理学和社会学教授佛利斯特•布里斯科。
报告指出,鼓励女性初级合伙人培养更多的客户,可以增强高级合伙人层级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
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一家大型律师事务在通往高级合伙人的道路上,继承客户资源和培养新客户都是险招。
要想从一位上司手中继承客户资源,往往需要花费数年来经营这些客户,而且不一定能够获得回报,因为这位高级合伙人可能会将接力棒传递给别人。
培养新客户的风险更大,部分原因是它需要耗费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付出是不That's the finding of a new study co-authored by Forrest Briscoe, who teaches 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at Penn State's Smeal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published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Professions and Organization.Firms that want more diversity at the senior partner level, the study says, can increaserevenues at the same time by encouraging even more of the rainmaking that many female junior Call it the New Girls' Network.At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in fields like law, accounting, and advertising, the partners who control the biggest share of revenues wield the most influence.For those on their way up, getting there has traditionally meant working closely with senior partners on key client accounts, with the aim of taking them over when the partner retires.For women, that happens less often.So female fast-trackers have found a different strategy: rainmaking, or tapping their networks outside the firm to recruit new clients--many of whom are women, too.所 1993 年至 2007 年的内部数据。
再谈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好邻居日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再谈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好邻居日记》的后
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史忆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7(025)002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史忆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抗争--《伤心咖啡馆之歌》之女性主义解读 [J], 雷莉
2.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坚守--《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苏的女性主义解读 [J], 唐建怀
3.一声喘息:女性"双性同体"理想在男权社会中的幻灭——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 [J], 顾群
4.男权社会中女性"镜像化"生存的困境——《伊芙琳》的女性主义解读 [J], 张秀清
5.消费文化语境中城市女性主体性建构——论多丽丝· 莱辛的《好邻居日记》 [J], 李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以斯帖记》
浅谈《以斯帖记》作者:王雪瑞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3期【摘要】《以斯帖记》是《圣经》当中的重要经文。
以斯帖是犹太民族的英雄,这篇描写王后以斯帖的小说内容丰富,写作手法巧妙。
从文中可以对女性地位窥探一二:女性是处于依附地位的;同时也体现出忠孝思想,忠孝是被人重视并赞扬的;另外,戏剧性的写作手法也是《以斯帖记》的一大亮点所在。
【关键词】《以斯帖记》;女性;忠孝;写作手法《以斯帖记》是《圣经·旧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讲述了王后以斯帖和抚养她长大的堂兄末底改英勇机智地斗败想要迫害犹太民族的波斯国宰相哈曼的故事。
以斯帖是一位犹太女子,被堂兄末底改抚养大,因美貌而被亚哈随鲁王选为王后。
因末底改得罪了宰相哈曼,哈曼便于犹太人为敌,要灭其族。
以斯帖在这时表现出来过人的胆识和大无畏的精神,与末底改一起斗败哈曼,保护了犹太民族。
文中高度赞扬了以斯帖的美貌和智慧,以及为了拯救民族于危亡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朱维之先生在《圣经文学十二讲》中给予《以斯帖记》高度的评价,将其与《犹滴传》并成为“公元前二世纪末希伯来小说的双璧”。
诚然,这篇小说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在写作手法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这里,我想要对于其中体现出的女性地位,忠孝思想,和写作手法作简要探究。
一、女性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是以女性人物作为主人公,这在圣经中是很罕见的(另外一篇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是《路得记》)。
“据统计:《圣经》记载有名有姓者3400余人,其中女性150余人,不足《圣经》所记载总人数的5%。
同时,《圣经》中80%的女性出现在《圣经旧约》中。
《旧约》记载人物3150人,其中女性120人,不足旧约总人数的5%。
”由此可见以斯帖这位女性人物的重要性。
但是,我想先从瓦实提王后说起。
在《以斯帖记》中,开篇就讲到了被废的瓦实提王后。
这同样是一位容貌甚美的女子,可是当亚哈随鲁王请她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时,她却不肯遵循王命而来,因此惹怒了国王,最终被废。
夫权体制下困兽的斗——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伯莎·梅森和曹七巧
夫权体制下困兽的斗——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伯莎梅森和曹七巧李笑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71000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伯莎梅森和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虽然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但从女权主义视角看却都有着困兽的斗一般强烈的复仇和悲剧命运。
本文旨在通过二者的比较,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女权主义,从而对追求平等的两性关系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夫权困兽的斗女性主义伯莎梅森曹七巧不管是19世纪英国的伯莎梅森还是20世纪中国的曹七巧,都是男性话语体制下备受压抑走向疯癫的复仇之路而最终导致自我毁灭的。
她们有着惊人相似的悲剧命运——都从美丽单纯的少女变成了邪火燃烧的恶妇。
下面让我们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剖析造成她们各自悲剧相似或不尽相同的原因。
一、同:(一)无爱的婚姻牢笼——与交易有关夫权社会下的女性作为一种商品是男人利益交换的工具。
她们一切作为人的的思想、情感和需求都被男性置之度外,有的只是被理所当然地作为商品来衡量的交换价值。
伯莎梅森是来自西班牙城的美丽姑娘,气质高雅、衣着华丽,曾经有众多的追求者。
然而罗切斯特却说从来没爱过她,没敬重过她,甚至没了解过她,对这段婚姻的评价就是认为自己当时“又蠢、又贱、又瞎”。
可见这是一桩被操纵的、有预谋的婚姻,自始至终毫无爱情可言。
可以说这场婚姻交易中男女双方地位和精神的双重不平等一开始就预示了后来的悲剧。
而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东方,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也演绎着相似的故事。
“七巧被趋炎附势、贪图钱财的哥哥嫂嫂用“三媒六聘”抬进了姜公馆,嫁给了姜家患“骨痨”的二少爷做姨奶奶,后来成为了与自己寒门出身不符的姜家二奶奶。
纵观二者的悲剧命运,男权社会下无爱的婚姻交易无疑是其日后癫狂质变的深层根因。
(二)相似的反抗复仇——疯子的理智因了这无爱的婚姻与濒死的幽囚,不得不进行牢笼中困兽的斗。
在无边苦海里飞蛾扑火的死搏,看似癫狂荒谬、不可理喻,实则审慎机智又充满预谋。
《简爱》中的伯莎梅森,她的悲剧就在于她是人们眼里的“疯子”,是癫狂且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女人。
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圣芬
作者机构: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22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3-6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2期
主题词: 父权社会;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莫瑞尔;女性主义者
摘要:女性主义认为,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
几千年以来,父权制社会是女性生活的主要背景,她们一直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劳伦斯小说《白孔雀》、《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迷失女孩》和《亚伦的魔杖》中的女性牺牲品形象。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读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指导老师:冯欣学生:付建兵二oo六年十月内容提要:本文把《月牙儿》与《阳光》进行互补性阅读,发现《月牙儿》的主题并不只是反映了贫穷对于妇女命运的改变,因为《阳光》中的女主人公出身富有,但却同样面临着《月牙儿》的主人公的悲剧。
所以,《月牙儿》和《阳光》主题都是在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几千年来以男权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给予女性依附性生存规范,女性在这样的生存规范中,也不由自主地以此为自己的生存原则,由此导致了自主、独立意识的匮乏,也导致了自己悲剧性的存在。
老舍在揭示女性的困境时,由于其隐在的男性视角、市民文化的偏见,限制了他对女性问题的进一步发掘,而由于30年代个性解放的式微,老舍笔下的两位女性,更接近于旧式女性,他们以男性的观念去索取自己的生存,只能陷入更大的困境。
所以,《月牙儿》、《阳光》也更像是市民文学中传奇故事的现代版。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读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月牙儿》是老舍1935年由散失的长篇小说《大明湖》中的一段加工而成的。
这对一个惯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模式,以现实主义而称道的作家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应该说尝试是成功的,作家本人也感到庆幸,并接着写了姊妹篇《阳光》,收在《樱海集》中,于1935年8月由人间书屋出版。
《月牙儿》因其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浓郁的抒情笔调,贴切的象征意蕴赢得了读者和研究者的青睐,但具有同样风格的《阳光》却相对被冷落。
也许,正由于此,限定了对《月牙儿》主题探讨的视野,仅将其定位于贫穷与女性命运的关系上,也限定了对老舍妇女观的进一步挖掘。
如果将《月牙儿》与《阳光》进行互补性阅读,不难发现:如果说前者是贫穷与女性,后者则是富有与女性,但两者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及其行为与思想却具有相同性。
由此,我们认为,《月牙儿》的主题并不只是贫穷。
饭,独立与依附等问题,也是富有的女性阶层所面临的。
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成长与救赎之路
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成长与救赎之路作者:王娟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3期摘要:《空间》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女性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为主线,反映女主人公多丽的自我成长主题。
多丽是小镇上生活在丈夫阴影下的一位妇女,由于与同为人母的玛吉的一段颇为正常的交往,引起了丈夫的不满。
心理不正常的丈夫就采取偏激的行为对多丽进行报复,之后多丽和丈夫都饱受身心上的煎熬。
多丽的女性意识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清醒,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异度空间,实现了成长、灭亡、新生、再成长的自我救赎之路。
关键词:《空间》;女性;自我成长;救赎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83-02一、引言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一位成功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她获奖无数,自第一部小说《快乐影子之舞》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之后,又先后两次获得此奖项,并在2009年被授予布克国际文学奖。
门罗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从小喜欢文学,擅长描写,善于观察人们的言谈举止,洞悉一切事物的属性。
幽静单调的小镇生活为门罗的成功创作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这让门罗能够静下心来安心创作,编织了无数个生活的故事。
门罗善于描写女性的心理,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叙述女性生活的现实,这与门罗个人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门罗结婚后,就彻底成了一位家庭主妇,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写作,往往是等着孩子睡了,挤出时间构思和创作。
因此,门罗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描写与女性成长、婚后的迷茫、困惑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关的话题。
20世纪70年代之后,虽然女性在经历了女权主义运动之后得到了解放,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女性的话语权依旧受到传统男权社会的限制,长期的被动话语权促使了女性寻求自我解放之路的诉求。
安娜·克里斯蒂: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
安娜·克里斯蒂: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薛洪梅聂翔:安娜?克里斯蒂: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131安娜?克里斯蒂: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薛洪梅聂翔内容提要: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尤金-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可以发现女主人公安娜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但是,安娜用来张扬女性意识的却是青春和身体的资本,在男权社会中,她要实现自我意义上的价值与尊严是很困难的.这说明了她反抗的无力和虚弱,也反映了女性意识在男权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安娜依然是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关键字:安娜?克里斯蒂女性主义理论男权社会作者简介:薛洪梅,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聂翔,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Title:AnnaChristie:theOtherandtheVictiminMan—dominatedSocietyAbstract:Fromtheperspectiveoffeministtheory.inAnnaCtietheheroineAnnashOWSstriki ngfeministconsciousness.However,shedisplaysherfeministconsciousnesswithheryouth.beautyand body.Inman—dominatedsociety.itisdifficultforhertofulfi11hervalueanddignityintherealsense.AIIthisi ndicateshowweakandpowerlessAnna'SresistanceiSandalsorevealstheembarrassingsituationherfemi nistconsciousnessiSfacedwith.AnnaiSstilltheotherandthevictiminman—dominatedsociety. KeYwords:AnnaChristiefeministtheoryman.dominatedsocietyAuthors:XueHongmeiispostgraduateat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Cultures,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China),specializinginBritishandAmericanlit erature.Email:*******************.NieXiangisassociateprofessorofForeignLanguagesandCultures .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China),specializinginBritishandA mericanliterature.作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尤金-奥尼尔是剧作家中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像许多其他的男性作家一样,奥尼尔塑造了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他的剧作中只有三分之一为女性.为奥尼尔赢得了第二届普利策奖的《安娜?克里斯蒂》是奥尼尔于1918年至1920年写成的一部作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一作品中的女主角形象安娜进行分析,揭示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他者和受害者的处境.一,女性意识与男权社会的冲突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的内在动机.安娜具备了这种女性意识的萌芽:她要求独立,不希望依靠他人来养活自己,她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尊.当她的父亲和男友争相把她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时,她断然地告诉他们她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人.她执着地追求个性自由和独立自强.而独立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才可以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和女性独立,才能不依附于男性社会.安娜做了妓女就获得了她所要的独立地位.她把自己租给一些男人,也就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她属于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老板.她不属于任何人,不听从任何人的命令,她要依靠自己生活.寻求不依附于男性的经济地位是女陛意识觉醒的体现.但是女|陛如果想真正地摆脱附属的地位,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从而实现自我.而安娜谋生的方式是出卖自己的身体,那么她的尊严与价值何在呢?所以她的独立方式不能够为她赢来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安娜是应当受到l32世界文学评论谴责的,因为她所选择的这个职业丢掉了作为人的尊严与人格.但是更应该谴责的是整个男权社会,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论述的:"实际上,妓女往往可以以其他方式谋生.但如果她选择的方式在她看来并非最糟糕,那便不能证明她天生就是堕落的;该谴责的毋宁说是社会,因为在社会上这种职业仍然是那些似乎最不令女人反感的职业之一.人们经常会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这门职业?'其实倒是应该这样问:她为什么不会选择这门职业?".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男权社会中,女性要想谋取独立与平等的地位,是很困难的.安娜只能在女性自我意识与男性文化樊篱的夹缝中求生存,而且这种生存空间还是极其狭小的.至于安娜自己,她则把她的不幸归咎于男人: "都是男人的过错——这一切的一切.在农庄是男人命令我,打我——开始糟蹋我.后来我做了保姆,又是男人来纠缠我,找我的麻烦,千方百计想占便宜.现在随时随地都是男人"(奥尼尔97).她的看法有些极端,因为她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男人.但她的悲剧大部分确实是社会和男人造成的,确切地说是整个男权社会造成的.在一个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在社会尚且不能为她提供良好的教育与就业状况下,安娜要具有自我独立意识并且反抗整个男权社会对她的控制,想法可贵但却不现实.她选择了利用身体资本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得独立从而不依靠他人养活,但这种反抗是以牺牲自身的尊严换取的.她依然还是依靠男人,出卖人格和肉体赚来的钱层p便可以为她赢来所渭的独立,但这种独立本身也是消极的.她选择的妓女职业与其说是女性主义的异化,不如说是对男权思想的迎合.二,男权社会性道德双重标准对女性的压抑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性道德方面才处于被歧视的地位.对待男性和女性在性道德方面,往往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待男子的标准往往非常宽松,即便他们流连于风月场所也被视为稀松平常, 而对待女性则要求严格,稍有越轨举动便被视为异类.这就是性道德方面的双重标准.在《安娜克里斯蒂》一剧中,也有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伯克是个海员,他一直是每到一个港口就去找妓女.但他所寻求的理想妻子则是高贵正派的好姑娘.起初他以为安娜是这种女孩,所以他爱上了她.但得知她曾经做过妓女之后,即便安娜一再声称她改变了并且因为对他的爱而使她变得清洁了,伯克仍然咒骂她为"婊子",认为把自己的爱献给安娜是一种"可耻的羞辱".可正如安娜所说,他和她遇到过的那些放荡男人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伯克一方面需要妓女来过放荡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要一个美丽,贞洁,贤淑的姑娘来做自己的妻子.他不喜欢自己在海港碰到的那帮坏女人; 他迫切需要的是有幢小房子,娶上一个像安娜那样的好姑娘,当时他认为安娜是个高贵正派的女孩.李银河在她的《女性主义》一书中如此论述: "传统性观念认为,如果一个男人与许多女人有性关系,那么他只不过是一个花花公子;可如果一个女人同许多男人有性关系,她便失去了身份和尊严.这种男女双重标准对女人显然是不公平的".男权社会用这样的双重标准来要求女人,未免太不公平甚至有些荒谬.而伯克恰恰是采用这种标准来审视和评判他自己和安娜,他过着无耻下流的生活,到处寻找海港的妓女来满足他的欲望,然而他却把贞洁的标准指向安娜.双重标准赋予他这样的特权:男人从来不必审视自己下流放荡的言行,却可以为所欲为地蹂躏女人, 视女人为泄欲工具,还甚至自以为高尚,却指责女人下流放荡,并贬低甚至恶毒地攻击他所蹂躏的女人.而且双重标准所有的要求都旨在维护男人的利益,女人只能被他们蹂躏并且被鄙视或者为这些无耻的男人保持贞洁从而赢取婚姻.当安娜将自己的行为与伯克的行为相提并论时,并且指责他"你又比我好多少呢?"伯克被激怒了,他认为她"不知羞耻",她已经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他认为安娜把她与自己用同等的标准审视,是已经到了没有廉耻的地步,并且坏到了无可救药.男人把妇女局限于内在的标准以内,而把超越范围的标准保留给他们自己,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证并且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伯克用男性的标准来评价女性,也用这个标准来评价安娜.三,女性无法摆脱的附属地位和他者命运安娜宣称自己不属于任何人,并且采用她认为最恰当的方式来独立,可是无论是她之前所从事的保姆职业以及后来的妓女行业,还是回归家庭之后做的家庭主妇,都无一例外地是男权社会为女性所限定的角色,都没有跨越男权社会性别薛洪梅聂翔:安娜?克里斯蒂: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133 分工的界限;尤其是妓女和家庭妇女这两个职业,更是依附于男性并且为男性服务的.首先,安娜选择妓女这个行业,并且在爱情失意之后还要回去重操旧业,这就是她养活自己不依靠男人的方式.但她还是为男性提供服务,依靠男性过活,也受到男性的剥削与压迫.她必须依靠男人来养活自己,也就是说她的命运并不像她宣称的那样,她完全是自己的老板.在独立的表面掩盖之下她依旧把自己依附于男性,而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她与那些传统的女性相比她多的是一份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权,但她把这个权利用来换取金钱以及她所认为的独立,还是没有真正地摆脱依附于男性的地位.安娜用这种方式获得的独立与自由本身就是消极的,她用身体资本反抗男性权威借以实现自己的独立,丢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其实恰恰迎合了男权文化意识的低级趣味和需求.她并没有真正地摆脱依附于男性的地位,用这种方式去反抗男性权威并不是女性意识的张扬,相反却显示出了女性反抗的虚弱和无力.她无法看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格价值,不明确自己存在的意义,只具有年轻美貌的外表和身体的资本.女性如果想真正地摆脱这个"次"的地位,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在"自我"意义上进行人的选择和实现.其次,安娜最后不得不接受传统社会对她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定位.牺牲了自己的独立,回归了传统社会赋予女性的家庭主妇的角色,收拾好了房子,打算做个依靠男人来养活自己的好妻子. 当她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丈夫和婚姻的时候,她也把自己置于一种不自由的他者的地位.并且这种妥协很难为她带来幸福,家庭不能够体现她的价值,更不能保证她的独立,幸福和安全.伯克仍然认为她是不干净的,并且屡次怀疑她,即便是在她发誓不爱以前的那些男人以后,他依然对她的誓言表示怀疑,并且还向安娜的父亲克里斯求证他们是何种宗教的教徒.伯克对性道德根深蒂固的双重标准也为他和安娜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观念注定了他无法接受她的过去,而海员的流浪生活和双重标准也决定了他无法对安娜忠贞.她做出的这些牺牲并不会为她赢来她所要的幸福.妓女与家庭主妇这两种职业都是男性性道德双重标准的产物,男人需要放荡的生活,所以需要妓女;而他们又需要一个贤淑,贞洁的妻子,所以就有了家庭主妇.这两种角色都是在父权社会中女性被期望所扮演的,是满足男性需要的.因此无论安娜对性道德双重标准和男女不平等有怎样的反抗,她在无意识中都迎合了这种思想,并且充当了男权社会的他者和受害者.她毕竟生活在一个男性传统文化背景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积淀,因为不仅男性是男权文化的接受者和实践者,女性同样也有可能参与男权文化的构建,所以,这就让很多女性甚至一些女性主义者当然也包括安娜走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不知道是被极端的女性意识异化了,还是被男权文化同化了, 一方面提倡女性意识,要求独立与平等,另一方面无意中却迎合了男权文化的趣味,置自己于一个他者与附属的地位0所以安娜做出了巨大牺牲, 最后却仍不能得到男权社会的充分认可.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妇女被摈弃在社会的生产劳动以外而只限于家中私人劳动,那妇女的解放,要使她们跟男子平等,便是不可能的,而且永久是如此的"(156).由此看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安娜不可能赢来她所要的平等,而幸福对她来讲也遥不可及.综上所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求得自身独立的生存空间很小,她们一方面力图摆脱男权文化束缚,凸显自我;另一方面又在客观条件的禁锢和内在思想禁锢的双重枷锁中难以自拔.要在男权社会中求得平等与独立,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女性要求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只有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女性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前提下寻求两性的理解,和谐.注解【Notes】①西蒙?波娃:《第二性》.参见http://www.tianyabook. com/waiguo/bofuwa/O19.htm②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年).参见/longbook/sex/ 1110349762_nvxingzhuyi/69.shtml引用作品【WorksCited】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张仲实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4年.尤金?奥尼尔:《奥尼尔文集》,郭继德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责任编辑:谭杉杉。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策略飘的主题
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策略飘的主题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策略飘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限制。
然而,聪明的女性总能找到适应环境和突破束缚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策略,以期为广大女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一、自我认知与自尊提升自我认知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女性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她们应该学会接受和珍惜自己的身心特点,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女性应该提升自己的自尊心。
她们应该积极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不害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通过自我认知的建立和自尊的提升,女性可以更加坚定地站在男权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强大和独立。
二、教育与职场发展教育和职场发展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地位的重要途径。
女性应该重视教育,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她们应该积极追求高等教育,尽量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素养。
在进入职场后,女性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工作,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她们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专业技能。
三、合理规划家庭与事业在男权社会中,女性通常承担着家庭的责任。
然而,合理规划家庭与事业是女性成功生存的关键。
女性应该与伴侣共同分担家庭责任,争取更多的平等和理解。
此外,女性还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将家庭和事业两者兼顾。
她们可以寻找弹性工作时间,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以保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发展。
四、团结互助与社会参与团结互助和社会参与是女性生存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应该寻找并加入各种社会组织和女性团体,与其他女性分享经验和资源。
她们可以通过互助合作,增强自身的力量和影响力。
此外,女性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动性别平等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团结互助和积极参与,女性可以更好地面对男权社会的挑战,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资源。
五、媒体与公众形象建构媒体和公众形象的建构对于女性生存策略至关重要。
女性应该关注并参与媒体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形象塑造权。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2003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ay,2003总第110期 第5期 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 o.110 N o.5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车 莉(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 要]在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并表现出逐渐发展演进的过程。
简・奥斯丁开拓女性主体意识的一方天空,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
勃朗特姐妹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变女性的依附性为男性对女性的依赖。
盖斯凯尔夫人把女性意识从个人感情天地扩展到广阔的社会领域,强调女性的社会意识和作用。
乔治・艾略特则对女性男性化进行反思,寻找着女人作为与男性平等而又有区别的特质,力图将女性从被自身消解的危险中挽救回来。
[关键词]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嬗变[中图分类号]I56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3)05-0152-03女性中心地位的树立及对女性智力的肯定十八九世纪的英国妇女地位非常卑微,不仅表现为经济和政治上的依附性,甚至受教育的权利也被限制。
与男性相比,妇女被认为天性智力低劣,而且,当时绝大多数妇女似乎也承认此种观念,她们对自己的依附地位全无自觉意识。
简・奥斯丁并不随声附和她所处时代的流行观念,她认为妇女和男人一样智力发达,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她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女性争取她们应有的空间。
以往传统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都为男性,即使有女性,也多是各方面都略逊于男性的“第二性”。
奥斯丁一反传统文学模式,将女性提升为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
她笔下的这些女主角们不再以“花瓶”的面目出现,而是同传统文学中的男性主角们一样,是理性、美德和智慧的化身。
奥斯丁在作品中着意于表现女性作为与男人完全平等的“人”的性格魅力,加之她的作品把长期处于边缘和失势地位的女性作为全知视角下的限制性叙述角度,唤醒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
《圣经》中的女性反叛意识与原始女性主义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论文(设计)题目《圣经》中的女性反叛意识与原始女性主义姓名李玉婷学号 *********** 学院法学院年级专业法学1302《圣经》中的女性反叛意识与原始女性主义李玉婷法学院法学1303摘要:《圣经》中这些经典女性的反叛性思维在这些女性人物的生存现实中起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反叛思维,也成为后世女权主义的一条思路一种鼓舞。
女性的从身心智、在男女关系,家庭地位中,乃至精神、意识和情感、政治等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女性自我的反叛性思维,女性反叛性思维作为一种动力,它指导着女性在行动中实践和实现女性的价值。
《圣经》中这种女性的反叛性思维,正是最原始的女性主义的体现。
关键词:圣经;反叛意识;女性主义Women’s rebellious consciousnessand original feminism of BibleLi Yuting law schoolAbstract: Technically, feminism is the resul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opposition and critical roles of cultural traditions.In this paper, by describing the bible four classic women: Eve, Tamar, Ruth and Esther'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analysis of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of female rebellion o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inking, reflects the most primitive feminism: from complete bidding in the patriarchal to sound mind leads women's rational, from being forced to fight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fight for rights and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the bible of feminism,female rebell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original for the later the feminist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provides a train of thought, a kind of encouragement.Key words: Bible;rebellious consciousness;feminism严格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源于女权主义运动,兴起、发展于反对及批判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
从两位女性命运看《以斯帖记》中的性政治
从两位女性命运看《以斯帖记》中的性政治[摘要]《以斯帖记》是犹太民族非常重要的经文。
它也反映了早期犹太教中的性别政治。
以斯帖作为犹太民族的英雄,饱受了性别、种族、国家(教会)的三重压迫,通过这三重策略,男权制得以逐步形成并加以确立。
[关键词]以斯帖记;性政治;性别压迫;种族压迫;民族话语《以斯帖记》是《圣经·旧约·历史书》中的一篇人物传记。
《以斯帖记》既是史诗,又是叙事诗。
朱维之先生在《圣经文学十二讲》中就给予《以斯帖记》极高的评价,将它和《犹滴传》并之为“公元前二世纪末希伯来小说的双璧”。
这篇小说也影响了后代欧洲文学的创作。
《以斯帖记》主要描写犹大女子以斯帖和抚养他长大的堂兄末底改英勇机智的斗败要迫害犹大人的波斯国宰相哈曼的故事。
以斯帖以美貌、柔情和智巧配合末底改的谋略而救了民族的危机。
作品大力赞扬了以斯帖的聪明机智,为了民族的危亡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
但从两性关系和女性命运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又可以让我们看到古希伯来时期女性的命运以及在貌似胜利的面具背后女性力量的偶然与微弱。
也为今天考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其渊源提供很好的佐证。
所谓“性政治”指的是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两性关系。
凯特·米里特认为支配地位和权力在性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政治是指“一群人用于支配另一群人的权力结构关系和组合”。
而两性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支配和从属的关系。
[1]33-35性政治是男权制社会为了维护男性的统治地位而采取的一整套的策略。
一、性别压迫性别是每个人最根本的生理属性,性别也是个人一种社会属性,性别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折射。
在《以斯帖记》中,瓦实提王后与王的关系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性别关系。
男性是现实权力的执掌者,女性是男性的私人物品。
她以自己的美貌取悦男性,一旦她挑战男性的威严和权力,不遵从男性的命令,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瓦实提王后的命运就是如此。
亚哈随鲁王灭了巴比伦后,从印度到古实,统辖一百二十七省。
囹圄中的他者——女性长期生存状态探析
囹圄中的他者——女性长期生存状态探析作者:葛冉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囹圄中的他者——女性长期生存状态探析葛冉冉(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人类的一半是女人,自父系秩序建立以来,女性被迫沦为他者,成为男性的附属。
中国古代男性建立了一整套的伦理制度用来约束女性,以维护自己在权力金字塔中的统治地位。
“五四”迎来中国历史上的“弑父”时代,女性开始觉醒;新中国的成立更为女性的独立创造了重要的机遇,然而女性却成为了一种空洞能指。
女性在追求解放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艰难探索,今天女性并没有取得自身的解放,她们再次陷入了集体性镜像囹圄之中。
关键词:女性;囹圄;生存状态;解放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078-02人的生存状态是指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处的精神和物质状态。
它主要包括人权、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精神状态、情感状态等。
回顾中国的历史,母系社会中的女性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
当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以男性体力为主的父系时代时。
由于在物质生产中的作用逐渐下降,经济地位日益低下,神圣的“女娲’被套上了枷锁,女性开始处于从属地位。
一、封建伦理下女性意识中国古代的,家庭、社会是依据男性意愿组成和维系的,女性处于社会边缘,远离家庭和社会的权力中心。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女性的活动空间被局限在窄小的范围内。
她们的一生扮演着三个主要角色:女儿、妻子和母亲。
这三个身份都是为男性所设定的,是男人的孩子、男人的妻子、男人的孩子的母亲,却唯独缺失女人自己。
父系社会从女性所处的人伦关系来界定女性,将其与性功能角色等同——生育工具。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周易·系辞上》中就提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男女关系的主调便是:男性是施恩者,女性是受恩者,后者要向前者报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斯贴记》看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策略摘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从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命运三个方面对圣经《以斯帖记》中两位女性人物瓦实提和以斯贴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从属地位,指出了女性的生存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以斯贴记;女性主义;女性;从属地位;生存策略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14—02一、导言:被扭曲的女性众所周知,男权社会存在的根基就是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许多著名学者都集体患上了一种“厌女症”,散布了大量歧视女性的言论。
比如,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哀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男性天生比女性优越,男人统治女人恰如君主统治臣民。
阿奎那则称只有男性才拥有使用语言的能力,女性臣服于男性标志着理智的归趋。
在父权宗教范本的《圣经》中,女人从男人的身体中分离出来,成为妻子、女儿或姐妹,作用是保证种族的繁衍。
上帝很少对女人讲话,很多女人连姓名都没有。
由此可见,无论在古典的、基督教的,还是日耳曼的及儒教的文明里,女性皆是低于男性的劣等公民。
男性定义“人类”,书写历史,而女性则被动地成为沉默的“他者”,放逐在男权社会的边缘。
然而,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接受了男权社会编造的谎言。
法国女性主义者波伏娃就清醒地看到,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整个男权文明体系制造的产物,是社会文化决定了女性角色、社会地位的形成。
所谓的女性特质也不过是男权文化催生出来的。
那么,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存自己呢?本文对圣经《以斯贴记》中两位王后的命运做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女性生存策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瓦实提被废:女性的从属地位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被贬为没有思想的物体,被剥夺了“发声”的权利,囚禁于男性文本中,任由男性书写。
男性由着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
在男权意识形态的统治下,女性变得消极被动,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在《以斯帖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女性处境的艰难。
在父权制统治下,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
瓦实提虽贵为王后,她的权力也不过是在王设宴时单独招待下女宾。
国王与王后间并不是平等的夫妻关系,因为男性与女性在婚姻中从来就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女性总是被视为丈夫的财产。
瓦实提王后也是这样一件国王专属的精致财物。
众所周知,《圣经》的语言以简洁、凝重著称,但为何作者在描写国王的财富时却不惜重墨、极尽奢华呢?“有白色、绿色、蓝色的帐子,用细麻绳、紫色绳从银环内系在白玉石柱上,有金银的床榻摆在红、白、黄、黑玉石的铺石地上。
用金器皿赐酒,器皿各有不同。
御酒甚多,足显王的厚意。
”显然,作者是故意为之。
瓦实提虽贵为王后,仍然是个女人。
既然她的社会身份是女人,她就不可能逃脱普通女人的宿命。
在丈夫的眼里,她就像那些美艳绝伦的奢华宝石一样,都是他的财产。
亚哈随鲁王喜欢向人炫耀他的财产。
“他把他荣耀之国的丰富和他美好威严的尊贵给他们看了许多日,就是一百八十日。
”瓦实提是个美丽的女人,她的美貌也是丈夫的财产。
因此,王想在众臣子面前炫耀一下她的美貌。
“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
”然而,出乎王及其他人的意料,瓦实提并未从命。
“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同之前的运笔铺张相比,这里作者表现得异常克制,并没有耗费任何笔墨解释王后拒绝前来的原因,因而留下一片空白。
这个美丽神秘的女人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无法诉说自己的想法。
读者竭力想找出只言片语来为她辩护,她病了吗?她有烦心事吗?她厌倦社交活动了吗?却是徒劳。
作者并没有给她机会为自己辩护,因为什么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行为直接触犯了男性权威,激怒了所有在场的男性。
“王后瓦实提这事不但得罪王,并且有害于王各省的臣民;因为王后这事必传到众妇人的耳中,说亚哈随鲁王吩咐王后瓦实提到王面前,她却不来。
她们就藐视自己的丈夫。
今日波斯和玛代的众夫人听见王后这事,必向王的大臣照样行,从此必大开藐视和忿怒之端。
”毫无例外,作为女性代表的王后也必须遵从男权社会的游戏规则,一旦越界,必将粉身碎骨。
瓦实提的缺席冒犯了不可侵犯的男权体系,挑战了不可一世的男性权威。
我们不能确定,生活在那个遥远年代的瓦实提,她的拒绝是否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我们可以肯定她对其他女子的确产生了“不良影响”,致使群臣都担心女人们会从此忤逆她们的丈夫。
因此,要捍卫男性统治的权威,就必须废除瓦实提这个不听话的女人。
这样,“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
”“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
”由此可见,男性是时代标准的制定者,是法律的执行者,而女性的存在不过是为了满足男性不同层次的需求罢了。
三、以斯贴设宴:女性的生存策略作为一个生活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以斯贴有几大优势:年轻,貌美,处女。
与瓦实提相比,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优势:世故。
作为一个出身下层的女子,以斯贴更懂得社会的生存法则。
和瓦实提一样,以斯贴也被视为财物,从叔叔手中转到丈夫手中。
不同的是,她更加现实,有城府。
她懂得要想保全自己,不但要迎合国王,还要讨好一切能为她所用的人。
一个地位卑微的异族女子,能成为王后,击败大将军,最终成功拯救自己和族人,的确是一个传奇。
不得不承认,她的成功离不开她的智慧、世故和勇气。
以斯贴擅长和形形色色的男性打交道。
首先,我们看见她深得掌管女院的太监希该的欢心。
“希该喜悦以斯贴,就恩待她,急忙给她需用的香品和她所当得的份,又派所当得的七个宫女服侍她,使她和她的宫女搬入女院上好的房屋。
”通常,女性容易被眼前的小名小利所迷惑,但以斯贴却聪明地知道何时该放手,因为她心中有更大的天地。
“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
”甜美的相貌,随和的个性,变通的处事方式使她很快成为一朵左右逢源的“交际花”。
“凡看见以斯贴的都喜悦她。
”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聪明的脑袋,的确是无敌了。
“王爱以斯贴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
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
”以斯贴以出众的美貌,人见人爱的个性赢得了王的宠爱。
以斯贴深谙男权社会的生存法则。
她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体系是不会为她,为女人而改变的,她能做的仅仅是尽力去适应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
以斯贴擅于察言观色,又工于心计,懂得在王面前应展示贤良淑德的一面。
在男人眼中,她是理想的妻子,年轻美貌,温柔顺从,是伍尔夫笔下“屋子里的天使”,然后表层之下,她却是一个不安分的天使。
众所周知,古代女性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以斯贴虽贵为王后,却不可能像王那样拥有强权,影响众生。
然而,聪明的以斯贴却懂得如何利用好手中仅有的一点权力。
过去曾给瓦实提带来灾难的宴席如今却成了以斯贴手中最强大的武器,因为就像厨房一样,宴席是女性能够主导的为数不多的领域。
以斯贴的宴席在热情和慷慨的伪装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个不折不扣的鸿门宴。
不仅如此,以斯贴城府颇深,懂得欲擒故纵、步步为营。
当王承诺会满足她的任何要求时,她并未立刻道出心中所想,而是做了一个周密的部署来逐步达成她的目标。
首先,勇敢的她冒着生命危险,以一种“我若死就死吧”的大无畏精神违例进宫见王。
当王施恩于她,她却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
”王应允了,以斯贴的计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紧接着,当宴席上王又承诺会满足她的请求时,她仍按兵不动,因为时机尚未成熟,叔叔末底改的功绩还未深入王心。
她将计划深藏心中,用极大的耐心等待着。
“我有所要,我有所求。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
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
”她隐藏得如此之深,以致于哈曼从头至尾都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危险的临近。
最后,她所等的那一刻终于来了。
当王第三次施恩于她时,她从容答道,“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
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
”她的措辞谦卑而有力,聪明地将她和族人放在无辜受害者的地位,并成功地将王描述为被欺骗,承受巨大损失的人。
由于王之前已经三番四次信誓旦旦要满足她的请求,这次他是断然不能拒绝的了。
如此一来,以斯贴成功地将王引入了瓮中,困在死角。
除了满足她的请求,他别无选择。
她就这样一步步完成了拯救族人的使命,而她的敌人哈曼至死都未搞清状况,居然还向她苦苦求援,真是可悲、可叹。
四、结论:两个女人,两种命运瓦实提与以斯贴都生活在那个孤立女性,不允许她们精神、身体独立的男权社会;她们都被视为王(男性)的财产,沦为附属物。
然而,以斯贴最后不但赢得了王的恩宠,还赢回了她自己和族人的生命。
她能在男性霸权的社会中生存下来不单是靠她的美貌,更多的是靠策略——女性的生存策略。
论美貌,瓦实提并不输给她,但无可否认这个出身卑贱的异族女子比尊贵的王后更懂得人情世故和生存法则。
就是这点洞察世事的小小聪明将后冠戴到了她的头上,成就了她保护族人、报复仇人的伟业。
在她看来,女性明智的生存策略并不是像瓦实提那样公然反抗男性权威,而是利用好周遭的一切人和物,变不利为有利。
要知道历来强权的美都是建立在对柔弱无力的赞美上,瓦实提公开挑战男权的强硬态度注定了她被摧毁的命运,而以斯贴聪明的示弱态度则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圆满结局。
虽然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但她们仍能设法克服这些困难。
她们挣扎在社会需求与自身需求、他人期望与自身愿望之间,努力寻找一片生存之地。
她们已经明白女性不能像卫星一样整天围着男人转,女性应具有创造力、耐力和强大的意志力。
以斯贴这个人物有力地回击了一众学者对女性的谬论,向女性展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生存策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1]圣经(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刊印,1998.[2]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3](美)苏珊·布朗米勒著,徐飚,朱萍译.女性特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