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作者:————————————————————————————————日期: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旅游管理
华北地区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李佳琦
乡村景观规划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创建和谐生态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上为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村落景观提供借鉴。
一、前言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乡村景观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本论文重点研究乡村的景观规划,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出乡村景观的建设模式。
二、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为根本目的,谋求乡村景观的生态、生产、美学和文化功能的整体和谐,从整体上对乡村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在乡村景观规划中,保留村落原有肌理,对构成乡村景观系统的建筑、水系、道路以及绿化等系统进行整合规划,从而提高乡村生产和生活的整体质量。(二)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乡村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种类繁多,自然地貌类型多,在乡村的景观规划中,要对每一个乡村的现状、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提炼乡村的文化元素,选择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符号标志,保护和创造乡村的景观特色,使每个乡村形成独特的自身风格。(三)以人为本的原则。景观建设时应以人为本,从人们的习惯和需要出
发,符合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满足人们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和生活舒适的需求。因此规划的原则应围绕着亲民风格,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得到村民的认可;其次乡村景观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各种活动需求,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四)公众参与的原则。在景观规划中要集思广益,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建设符合实际情况的乡村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不同类型乡村景观建设
(一)乡村总体景观规划。乡村由于受地貌、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自然村庄数量多、布局零散、规模小的问题突出。可根据乡村城镇化政策和村庄的实际情况,将一些村庄比较偏僻、居民户数少、基础设施不健全、离具有公共设施的行政村较远的自然村移民合并至行政村,形成具有较大人口规模的中心村和行政村。布局形式主要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影响,在乡村布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山地、丘陵、平原等会改变村庄的道路走向和建筑的布局形式,规模较大的农村应采用卫星城式布局方式,规模较小的农村应顺应地形地貌,不可破坏自然环境、挖山填土,应建在平坦高地或山坳和山麓,采用带状形式分布。同时,每个自然村的选址要慎重,应选在地势相对平坦并交通联系方便的地区,建设用地的平面布局采用组团分布,组团之间以带状绿地系统分隔,住宅、游乐设施、校园、商业设施、文化设施等协调配置,并由干道和花园环道相联系。(二)乡村建筑景观规划。建筑作为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乡村景观的视觉焦点。乡村建筑在选址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地质勘测和历史自然灾害调查,避开山体、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所处位置的通风和日照,选择干燥避风的地方,并且要有足够的日照条件,能在冬季利用南面的阳光。在建筑
景观中,最好采用一致的风格,建筑色彩的选择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和风俗习惯,还有建筑物之间的色调要和谐,建筑风格则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三)公共活动空间景观规划。公共活动空间一般是指供村民活动交往、休闲娱乐的开放性空间。包括活动广场和小游园等构成形式。乡村活动广场是为村民娱乐、风俗和节庆活动提供公共空间的场所。根据村民的日常活动和心理需求,通常将活动广场与公共服务设施和集中绿地相结合,并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和设施,如运动场地和设施、健身场地和设施等。乡村活动广场的规划必须与乡村居民的活动内容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严禁模仿城市盲目求大搞所谓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对于乡村小游园的建设要与当前绿化攻坚相结合,把小游园建设成村民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在乡村规划上,按照“不唯大、只求精”的理念,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小游园。各村将游园建设和空心村整治、村容村貌治理相结合,傍水、依山、靠路建园,力求一村一景。(四)道路景观规划。道路景观规划主要考虑道路的路面材质、道路绿化和道路两侧公共设施。首先是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在符合道路等级的基础之上,结合乡村的文化特色,营造当地的景观特色。对于车流量较大的主次干道,主要采用水泥路面,其拥有较厚的结构层和结构刚度能够较好的适应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对于宅间路等以人行为主的巷路可以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质,例如石板、方砖、红砖等材料。在道路的景观规划中,道路旁绿化是塑造优美景观最重要的手段。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可以布置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和地被植物;对于道路两侧以石头为主只有少量土层的,可定距布置树池。在植物的种植上,要确保道路具有开阔的视野,没有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采用乔、灌、草多层搭配,常绿、落叶混交搭配,经济、观赏搭配,增加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丰富季相变化,达到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五)田野景观规划。乡村田野主要是村民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田野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同时田野中植被的颜色和大地的肌理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美感,是乡村的特色景观之一。田野景观规划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既包括农田与林木的整体性,如在比较崎岖的山村地段主要以核桃、杨树、枣树等林木为主,在比较平缓的平原地段为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主。第二,田野景观规划原则要遵守审美习惯原则,可以采用将对比与统一、渐变与重复、韵律与节奏、均衡与对称等形式,来符合当地百姓的审美观。第三,田野景观规划要遵循便利性原则,景观的设计不应该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在追求美感的同时,符合大众的生活习惯,且具有较强的便利性。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