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自然状态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与西方自然状态理论

时间:2011-12-28 07:15来源:未知作者:责任编辑003 点击: 197次

一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契约论的一个术语。社会契约论假设在政治权威出现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平等、自行其是,不存在政治权威,人们不必要服从谁,因此人的利益、财产和人身安全也没有保证。17和18世纪的众

“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契约论的一个术语。社会契约论假设在政治权威出现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平等、自行其是,不存在政治权威,人们不必要服从谁,因此人的利益、财产和人身安全也没有保证。17和18世纪的众多西方哲学家,如霍布斯、普芬道夫·洛克和卢梭等等,都先后在各自的社会契约理论中对自然状态作了不同的描述。鉴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提及与笛福和《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自然状态理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指一种无政府状态。这种自然状态颇具反乌托邦特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护,趋利避害,追求个人利益。人人都平等,每个人对同一事物有同等的权利;人人又都是自由的,每个人要实现自己占有一切的“自然权利”,便处在“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因为没有工业、航运、耕耘土地、建筑、艺术和文学,人的生活便是“孤独、贫困、可憎、野蛮和短暂”的,凡是没有国家权力的地方或是国家力软弱无力的地方都会出现这种状态[1]。这种状态是在人的自私本性没有外力、权威制约和控制时的无政府状态。孤独、恐惧和由此产生的一切自我保护行为是霍布斯自然状态和自然人的最明显的特征。德国哲学家普芬道夫也提出了与霍布斯相近的自然状态理论。卢梭的自然状态是指人按照天然本性生活的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充满乌托邦色彩。在这种状态下不存在农业、工业,没有语言、住所,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也没有奴役和统治、法律、道德上的善恶观念、竞争和战争。人们具有两种天赋的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正是这两种感情调节着人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卢梭认为人们之间虽然年龄、体力的不同而存在着自然不平等,但是绝对没有财产上的、政治上的不平等。如果用一句话形象概括卢梭的自然状态理论,就是自然人过着简单、快乐而不乏生存智慧的生活。如果说17、18世纪政治学理论上的自然状态只是一种假设的话,那个时代文学作品里的自然状态更多是一种人物或角色的生存背景。虽然政治学对于自然状态的抽象假设有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分,但是在很多历史记述或故事中,人在自然状态下生活多是乌托邦化的。也就是说,所谓自然状态乌托邦(the state—of—nature utopia)的说法已经出现。评论家普遍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是以1704年至1709年间一个真正的荒岛求生故事为蓝本写成的。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2世纪,就有类似的故事出现了。有一位阿拉伯哲学家在他的著作《人类理性的进步》中提及12世纪的一个故事:一个婴儿被海浪推到一个荒岛上,由母鹿喂养长大,和其他动物~样生存在岛上。后来他运用自身的理性懂得了生命、天堂、地狱和上帝的意义。一位云游到此的宗教隐士教他学会了讲话,并吃惊地发现他从自然中学到的知识和《古兰经》的教诲完全一样。隐士带他到文明世界去,他却对文明人追名逐利的行为很失望。于是他回到自己的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和宗教体系[2]。关于自然状态与乌托邦思想的联系,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有以下论述:“人们相信过去曾经存在过一个快乐的自然状态。这部分是由于《圣经》、部分是由于黄金时代这个古典神话。”[33有关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的神话和伊甸园的典故都是西方乌托邦思想最初的因子,它们分别对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4]33叫”。1719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之际,西方学术界和公众对自然状态学说和自然状态乌托邦的讨论方兴未艾。因此,《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迎合了18世纪欧洲人对自然状态乌托邦的向往[4n33。这部书出版后,很多类似的故事不断涌现,为西方文学增添了一个以鲁滨逊的名字命名的文类,即robinsonade,专门指像《鲁滨逊漂流记》这种文明人漂流到荒岛上并努力求生获救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的背景往往是

一个人迹罕至但是像伊甸园一样美丽富饶的岛屿,主人公从发达的文明社会一下子回到了蛮荒时代,或哲学家笔下的自然状态。而文明人变成了自然人,并度过了一段简单、快乐、充实的生活,直至最后回归文明社会。

由于自然状态理论与西方乌托邦思想的紧密联系,很多人把《鲁滨逊漂流记》看做是这种自然状态乌托邦说法的又一个注脚。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的表面的理解。笛福对自然状态和自然人的态度是复杂甚至矛盾的。尽管如此,《鲁滨逊漂流记》对自然状态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笛福也因此在西方乌托邦思想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所以说,他和他的《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所谓承前启后,是指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所处的自然状态以及他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故事既承接了霍布斯等人笔下反乌托邦的可怕一面,又开启了后来卢梭笔下乌托邦式的一面。这种从反乌托邦式转变为乌托邦式自然状态的特征不是作者有意所为,但恰恰是无意所为才使得这部著作耐人寻味。应该说,书的前半部分那种霍布斯式的反乌托邦自然状态论是笛福的真实意愿的表达。曾有学者指出笛福深受霍布斯及其著作《利维坦》的影响。从鲁滨逊刚刚到达荒岛至他生病的那段时间,他对岛上自然状态的反应正如霍布斯描述的自然人那样,是孤独、困顿而绝望的。他的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保全自身。事实上,鲁滨逊在岛上最初的表现简直是霍布和普芬道夫笔下的自然人的复制。普芬道夫在《论自然与国家的规律》一书中说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内心充满恐惧和疑虑。他还这样描写道:自然人会感觉饥渴,会设法满足自身这些本能的需求;然后他会爬到树上睡觉;接着他会找个洞穴栖身n]238。鲁滨逊正是这样做的:“我忧心忡忡,……在岸上跑来跑去,像个疯子。我从海岸向内陆走……找些水喝……喝完水后,我又取出点烟叶放在IZl里充饥,然后爬到树上……安歇了。,,E6239这之后不久,鲁滨逊找了一个山洞作为栖身之地。

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笛福主观上是不相信自然状态乌托邦的。在《鲁滨逊漂流记》出版后的1726年,一个名叫彼得的自然人(Peter the Wild Boy)从他生活的原始森林里被带到了英国。他的到来很是轰动。很多人撰文写诗来赞颂这位自然人的纯朴与美德,而笛福却写文章对彼得大加贬低,说他“孱弱、愚蠢,不如霍布斯描述的自然人那般强壮。他还缺乏文明的教养”等等[5]242。可以想见,笛福对当时人们向往的自然状态乌托邦很不屑。那么,《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迎合了18世纪风行欧洲的对自然状态乌托邦的向往,这一说法又该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不是毫无依据。这种所谓的“迎合”不是笛福的本意。但他笔下病愈后的鲁滨逊及其荒岛生活的确“暗合”了那个时代对自然状态乌托邦的向往。这样的“暗合”恰恰是隐藏在笛福潜意识里的对自然状态乌托邦的向往。鲁滨逊病愈后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与生病之前大相径庭。正是以往被他斥为恐怖、荒芜的岛屿如今却如伊甸园一样花草遍地,果木繁盛。他在岛上巡游,采摘储存野生的美味果实,像纯正的自然人那样干最基本的体力活。他用原始的方法制作生活用具,驯养动物。生活简单却充实快乐。鲁滨逊对此的解释是由于自己反省过去在生活道路选择上的过失,并真正皈依上帝,拜上帝的恩赐才有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满足。笛福也在书的《序》中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宗教小说,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信仰上帝。但是,似乎读者很少是由于宗教原因而喜欢这部书的。多数读者和评论家似乎都忽略了笛福这部作品里反乌托邦的自然状态和自然人观念,只关注其无意中流露出的乌托邦式自然生活。著名评论家伊恩·瓦特就是其中之一。在其《作为神话的鲁滨逊》一文中,瓦特说鲁滨逊的岛上生活其实是一个乌托邦故事口]。然而对《鲁滨逊漂流记》作出最著名误读的恐怕要算18世纪的哲学家卢梭了。三

在1754年创作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o,z the Inequality of Mankind)一书中,卢梭驳斥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论,同时也初步阐述了自己的自然状态理论。在1762年出版的《爱弥儿))(Emile)一书中,卢梭通过主人公爱弥儿的成长经历将自己的自然状态理论具像化。这部著作自出版之日起,便一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西方的思想界。这种影响的核心就是卢梭那带有乌托邦神话意味的自然状态理论。后世的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