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水环境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水环境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水环境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水环境实验室是进行水质监测、水处理技术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平台,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环境实验室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室设施不够完备、人才队伍不足、管理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水环境实验室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实验室设施不够完备在一些水环境实验室中,存在设施老化、技术装备不足的问题。

部分实验室的水质监测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水质监测的要求;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和试验材料不全,影响了实验工作的开展。

这些问题使得实验室的研究和监测工作难以开展,也限制了实验室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2. 人才队伍不足水环境实验室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但目前存在人才队伍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实验室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无法满足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但在一些实验室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效率。

3. 管理不规范在一些水环境实验室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一些实验室存在投入不足、管理松散、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实验室的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发展和运行,也制约了实验室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发挥。

二、对策建议1. 完善设施设备建议加大对水环境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和优化水质监测设备、水处理技术研究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

可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 强化人才培养建议加强水环境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实验技能;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

可以建立人才队伍交流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水环境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升实验室的科研实力。

3. 规范管理机制建议建立健全水环境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对实验室的经费管理,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转化利用,强化实验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净化工程方案设计

净化工程方案设计

净化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为了改善环境质量,应对空气和水污染,净化工程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净化工程可以在不同的场所进行,例如工厂、实验室、医院、学校等。

本文将就净化工程在实验室中的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提供净化工程设计的指导和参考。

二、实验室净化工程概述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试验的场所,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纯净和安全。

实验室净化工程是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空气和水质量,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稳定进行的一项工程。

实验室中需要进行各种实验和试验,因此对空气和水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

而且,实验室中可能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废水,需要采取相应的净化技术和措施来处理。

三、实验室净化工程方案设计1. 空气净化方案设计实验室中的空气净化工程主要包括通风系统、空气净化设备和空气监测系统。

通风系统主要用于实验室的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更新。

通风系统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包括通风口的设置、通风风量的计算和通风管道的布置等。

通风系统还需要配备适当的过滤设备,以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异味和有害气体。

此外,还需要对实验室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以及时掌握室内空气的情况,发现并排除存在的问题。

2. 水质净化方案设计实验室中的水质净化工程主要包括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设备和废水排放监测系统。

水处理系统需要对实验室用水进行处理,确保水质的纯净和适用。

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包括过滤、净化、消毒等,根据水质和用途的不同进行选择。

废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水,保证废水的安全排放和环境保护。

废水处理设备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根据废水含有的污染物进行选择。

废水排放监测系统需要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废水排放的合格和符合要求。

3. 能耗减排方案设计实验室的净化工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包括电力、燃气等。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可以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和减排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设备和优化工艺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实验室污水处理池施工方案

实验室污水处理池施工方案

实验室污水处理池施工方案1. 引言实验室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对实验室的污水进行合理处理。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实验室污水处理池的施工方案。

2. 目标实验室污水处理池的主要目标是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具体目标包括:•收集和储存实验室废水•进行物理和化学的处理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控制和监测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确保处理效果•安全处理和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3. 施工流程3.1 设计和规划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实验室的污水产生量和成分•废水处理池的尺寸和容量•废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工艺和设备•排放标准和法规要求3.2 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基础工程的建设。

这包括:•清理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土方工程•确保废水处理池的基础平整3.3 施工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涉及到废水处理池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

具体步骤如下:3.3.1 废水处理池建设废水处理池的建设包括挖掘、构筑物建设和防渗设计。

具体步骤包括:•挖掘废水处理池,确保池的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进行池底防渗层的施工,防止废水渗漏•建设池壁和池顶,确保结构稳定和密闭性能3.3.2 设备安装需要安装的设备包括污水泵、混合器、沉淀池和滤池等。

具体步骤包括:•安装污水泵,确保泵的选型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混合器,用于混合和稀释废水•安装沉淀池,用于沉淀悬浮物•安装滤池,用于过滤废水3.4 监测系统的安装为了确保废水处理过程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安装监测系统。

具体包括:•安装废水流量计,用于监测污水的流量•安装水质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废水的污染物浓度•安装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4. 维护和运行废水处理池的维护和运行是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清理废水处理池,清除沉淀物和杂质•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和处理系统中的问题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浅谈水质分析实训基地建设

浅谈水质分析实训基地建设

浅谈水质分析实训基地建设摘要:紧密结合水务发展新形势、新常态,引进水质分析新仪器、新设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集教学、培训、竞赛、科研多功能于一体的水质分析实训基。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药品室、滴定分析室、常规仪器室、精密仪器室、在线监测室五个实验室,设备、项目、功能逐层提高。

校企共同开发水质监测分析虚拟仿真平台,全流程、全方位模拟仿真水质监测分析全过程。

软硬件有机结合,全力打造融入水务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水质分析实训基地,推进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水质化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水质;实训基地;硬件;软件一、实训基地建设背景1.国家政策形势《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用人单位需求水工专业作为学校的龙头专业、骨干特色专业,每年为北京水务系统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水务行业、企业中,水质化验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单位急需大批水质化验技能型人才,而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做支撑。

3.教学改革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做好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为目标。

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水质分析教学改革,需要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4.水务服务的基础水质分析实训基地为北京开放大学学员学历提升、水务系统水质化验人员、农村管水员、企事业单位中水运行管理人员提供水质实操提供有力场所,立足水务,服务社会,提高学员实操技能,提升培训质量。

二、建设思路紧密结合水务发展新形势、新常态,引进水质分析新仪器、新设备。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将信息化方法、手段融入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全力打造融入水务新设备和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智能化水质分析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竞赛、科研多项功能于一体,推进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水质化验人才培养质量。

生活饮用水42项实验室配置方案

生活饮用水42项实验室配置方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2项水质分析实验室配置方案目录1、水质指标及限值...................... . (3)2、推荐的检测方法..................... .. (4)3、仪器配置及预算 (6)4、化验室基础建设方案............ ....... . . (8)附录 1、相关标准........................ (12)附录 2、国标检测方法.......................... (13)1、水质指标及限值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标准,常规 42 项指标及其限值详见表 1、表 2。

2、推荐的检测方法3、仪器配置及预算19 生化培养箱 1 台 2 220 玻璃器皿 1 批 5 521 实验室家具 1 批20 20总计:153.1 万元注:以上配置费用不计实验室装修等费用。

说明:以上预算方案为是高端配置的预算,但是每个地区的情况和资金不同,可能有些项目预算不够,此时可以选择一些低端或者国产仪器替代,预算可以相应的减少。

换言之,我们可根据客户实际的预算、参数要求来做相应的配置方案。

4、化验室基础建设方案根据检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水质常规指标42 项检测要求,检验室设置为:理化检验室、细菌检验室、药品室、小型仪器室、精密仪器室、办公室。

、理化检验室:两端开窗,通风良好。

(1)2、细菌检验室:一端开窗,用璃墙分割为两个小间。

3、药品室、小型仪器室:内建一小隔间,放置电子天平、显微镜等,通风、阴凉、干燥。

4、精密仪器室:因仪器比较重,操作台面应使用结实材料制作(水泥台面制作),预留排风孔,安装排风管道、排风扇。

5、办公室:一边开窗、需保持环境舒适、整洁。

以上各化验室及办公室而定具体项目,需根据厂区化验室总面积、检测的项目、以及仪器设备种类数量等情况进行详细布置。

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

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啊,这水质监测就好比是给咱地球妈妈的健康做体检呢!而智能无人实验室呢,那就是个超级厉害的小助手啦!建设这么个实验室,那可得花不少心思。

首先呢,地点得选好咯。

就像咱挑房子一样,得找个合适的地儿。

不能太偏,不然设备啊、样本啊运输起来多麻烦呀!也不能太吵,得让那些仪器能安安静静地工作。

然后呢,设备得精良呀!这就跟咱战士上战场得有好武器一样。

什么监测仪器啦、分析仪器啦,都得是顶尖的,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才可靠嘛。

再说说这运行维护,那可是重中之重啊!就跟咱人得定期体检、保养一样。

仪器得经常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啥小毛病。

要是有问题不及时处理,那不就跟人生病了拖着不治一样嘛,到时候可就麻烦大啦!而且啊,人员培训也不能马虎。

操作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的人,那可得是专业的。

不然仪器再好,不会用不也白搭嘛。

这就好比给你一辆豪车,你不会开,那不就浪费啦?还有啊,数据管理也很重要哦!这些数据就像是宝贝一样,得好好保管。

不能弄丢了,也不能弄错了。

万一数据出了错,那整个监测不就都白费啦?咱再想想,这智能无人实验室就像是一个小王国,每个环节都得紧密配合,才能让它顺利运转起来。

要是有一个地方出了岔子,那可就全乱套啦!所以啊,建设和维护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得细心、耐心、用心。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咱们的水资源安全,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生活呢!大家可都得上点儿心呀!总之呢,水质监测智能无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真正把这个实验室建好、用好,为咱们的水资源保护贡献力量!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质实验室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水质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水中各种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保障公共饮用水和环境水质的安全。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仪器设备选购、安全措施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对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1. 实验室位置的选择水质实验室的位置应该远离污染源,空气流通,避免对实验室内的人员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便于原材料的进出和产物的输出,以及后续检测的扩展需求。

2. 实验室的房间布局实验室的布局要合理,区分出各种功能区域,如原料准备区、试剂储存区、检测区、数据处理区和设备间等,使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化,以及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同时,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材料储存应该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3. 实验室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设计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实验室的使用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适宜的实验桌、排风装置、开窗类型等。

在设计时,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样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比如,对于含有有机物质的水样需要设置能分离和分析有机物的色谱仪等设备。

二、仪器设备选购水质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很多,涉及到各个检测环节,有必要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

1. 选择适合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验所需要的检测参数和分析内容,选择适合实验需要的分析仪器和设备,如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电化学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2. 中小型实验室建议采用多功能仪器为节约实验室设备成本,保证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建议采用多功能仪器设备,如红外分光光度计。

能够同时检测不同样品的化学参数。

这类仪器设备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 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品牌和类型在实验室实施前,应尽可能多地采集市场上所需设备的信息,并比较价格、品牌和功能等参数,结合实验室经费状况,选择合适品牌和类型的设备。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

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一)通风系统一、工程概况:大楼共5层,实验室设于3、4、5楼。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对使用多年的通风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实验室内通风柜的布置和数量规格见附件1(实验室设施改造平面图)及附表1(通风柜规格一览表)。

二、总体要求:1、根据实验室通风量的要求将通风系统切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功能区域的要求以及实验室实际空间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拟将实验室排风工程分为11个子系统,子系统分别编号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

排风系统考虑防止雨水倒灌,每个子系统具体情况见附表2(通风子系统一览表)。

通风系统切分的方案可变动,但必须更优化方可.2、根据每个实验室的通风要求和实验要求,充分考虑美观、实用、降噪、防震等要求,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

整体改造不得影响实验室检测要求。

3、施工过程应采取防震、防尘措施,避免实验室检测器材受到污染。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4、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工期问题,总体上现场工期应控制在十五天以内,以免影响检测工作.三、设计依据: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3)《暖卫、通风、空调技术手册》(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5)《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BJ 16—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通风柜标准》(7)水质监测站提供资料.*四、设计参数:1.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8-20次.2.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m/s。

3、排毒柜的柜门高度为35-40cm时,柜门的表面风速为0。

5m/s-0.8 m/s。

系统压力划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通风系统设计要求:*1、风机选型:实验室通风系统风机全部采用玻璃钢风机,要求耐腐蚀、寿命长、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噪声低。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是保障水质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水质实验室负责对自然水体的水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为保障公众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因此,建立健全的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组织机构1.水质实验室的管理主要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主任必须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的水质检测分析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现场和实验室工作经验,熟悉水质检测标准和操作程序。

2.水质实验室设置检测部、质控部、信息管理部、设备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具体分工如下:(1)检测部主要负责水质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

(2)质控部主要负责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方案,确保各项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信息管理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数据的归档和备份等工作。

(4)设备管理部主要负责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1.水质检测工作人员的要求(1)水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必须由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的水质检测分析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

(2)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水质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

(3)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

2.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操作程序(1)水质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水质检测,不得私自对检测标准进行调整或更改。

(2)水质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检测指标的操作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具体操作步骤。

(3)水质实验室必须每年对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检测工作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规程。

3.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1)水质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等方面。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
江苏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 等级能力建设指导手册
解 读
2010年4月南京
目 的
为提高我省城市供水企业水质检测水平,保 障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实施《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
依 据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6号令)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管工作的 通知》(苏政办发〔2009〕54号)
评定结论:现场评审中出现“不符合”时,专家组
将开出“不符合项”报告,并明确整改期限。实验 室所在供水企业应向专家组长提出书面的整改报告, 由专家组长确认并向省厅提推荐意见。 现场评审发现有任何以下情况的,结论为“不达 标”: 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未进行质 量体系内审的;盲样考核结果不准确的;量值溯源 严重失控的;超过改正期仍未改正的。
分包方的能力或资格:实验室应保证并能证实它的分包方有能 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实验室应记录和保存关于分包方的能力及符合要求的详细调查 资料,并保存一份有关分包事项的登记册。
谢 谢!
表1、2的常规29项,表3的 非常规项不少于50项。
表1、2的常规29项,表3 表1、2的常 的非常规项不少于30项。 规29项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
GB38382002
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 表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根据当地原水水质变化情况,根据当地原水水质变化情 能够检测当地原水特征 况,能够检测当地原水特 污染因子,且不少于50项。 征污染因子,且不少于30 项。
没有达到相应等级要求的供水企业,不享受
“以奖代补”专项补助资金
涉及饮用水水质和安全的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性方案

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性方案

建立完善饮水安全检测中心,可以掌握饮水水质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饮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博尔实验室工程谈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如何建设规划。

一、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实验室可分为:原子吸收室、原子荧光室、离子色谱室、离子色谱室、液相色谱室、高温实验室、微生物检测室、放射室、更衣室,中央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毒品药品室等(1)原子吸收室:原子吸收仪器应该放置在单独的实验室内(不与其它仪器混放);仪器上方有良好的排风装置,原子吸收仪器室不得放置有机试剂,实验室应具备独立的钢瓶室,并具备相应的防爆设施,稳定的220V电源(220V±10%,无波动),避免与大型用电设备使用同相电源,仪器室附近无震源,仪器室附近无强磁场,仪器室内安装空调,控温,除湿,仪器室应具备防异物进入措施(如防鼠等) (2)原子荧光室:原子荧光仪安装室至少应具有12平方米的面积,阳光不能直射仪器,不能有除水暖气和空调外的任何热源,墙壁和顶棚最好是经油漆刷过,防止一般涂料引起的掉肩扬尘,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仪器室周围不得有很大的用电设备及强震动的机械。

环境温度应为(15-30)°C,且相对稳定,相对湿度不大于75%。

(3)离子色谱室:①分析室的周围不得有强磁场,易燃和强腐蚀性气体。

②室内的环境温度应在5~35度范围内,湿度应小于等于85%(相对湿度),且室内应保持空气流畅,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安装空调。

③准备好能承受整套仪器,宽高适中,便于操作的工作平台。

一般工厂以水泥平台较佳(高0.6~0.8米),平台不能紧靠墙,应离墙0.5~1.0米,便于接线及检修用。

④供仪器使用的动力线路容量应在10KVA左右,而且仪器使用电源应尽可能不与大功率耗电量设备或经常大幅度变化的用电设备公用一条线。

电源必须接地良好,一般在潮湿地面(或食盐溶液灌注)钉入长约0.5~1.0米的铁棒(丝),然后将电源接地点与之相连,总之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即可。

环境实验室设计方案及标准规范

环境实验室设计方案及标准规范

实验室里有很多实验需要的特殊装置,尤其是环境实验室,今天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大气污染模拟装置(一)整体要求1、整体呈圆柱形设计,外形直径1米,高度2米,如果设备区无法满足设备摆放,可以扩大至直径1.5米。

2、顶部和设备区呈不透明设计,所有设备和线路尽量做到不外露;试验区呈透明设计,能够直观看到试验情况,试验区要求密封。

3、整体要求外形设计美观,具有良好的展示性。

(二)系统组成1、光照系统:安装在顶部,均匀分布,普通灯光即可,用于增加视觉效果。

2、喷雾系统:安装在顶部,均匀分布,用于喷洒液体产品,注意不是喷淋,要求能够以雾状喷出,有管道连接至下部设备区,能够将液体产品抽送至顶部并呈雾状喷出。

3、尾气处理系统:用于试验后气体的处理,可直接排出室外或其他方式处理,避免扩散至实验室环境中对人员造成伤害。

4、显示系统:安装在中部,用于控制通气系统、控温系统、光照系统、喷雾系统等所有系统,以及用来显示内部试验气体含量的变化。

要求显示系统与所有的设备连接,并连接甲醛(0~500ppm)、挥发性有机物VOC(0-500ppm)、雾霾表三种检测仪。

显示系统预留1~2个接口,用于后期添加在线检测仪和系统。

5、通气系统:安装在下部,用于将试验气体输送至试验区域,可连接储气罐。

6、控温系统:安装在下部,用于控制试验区域的温度,控温范围为10℃~40℃,精度要求不高,只要能使试验区温度恒定即可。

7、影像采集系统:用于拍摄模拟装置中的影像变化,并传输至主机电脑,以及在大屏幕上显示实时图像,历史图像信息储存于电脑主机。

二、土壤污染模拟装置(一)整体要求1、整体呈圆柱形设计,外形直径1米,高度2米,如果设备区无法满足设备摆放,可以扩大至直径1.5米。

2、顶部和设备区呈不透明设计,所有设备和线路尽量做到不外露;试验区呈透明设计,能够直观看到试验情况。

3、整体要求外形设计美观,具有良好的展示性。

4、试验区内部设置可拆卸玻璃架,样品少时直接放于桌面,样品多时则将玻璃架进行组装放入,样品多层放置,可先按三层设计。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水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良好的水质保障着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语义范围较为宽泛,包括设备设施的规划、环境的选择、技术流程的设计等多个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水质实验室的作用。

一、环境选址1. 避免水源的影响。

选址时应在水源较远的位置或在洁净的水源附近,以免其他源头的污染对实验室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2. 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选址时需考虑周边气候、自然环境、交通、安全等情况。

同时实验室要建议在园区、科研区、高校内部,以便于获取相关的技术资源。

二、设备设施规划1.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需求进行各设施的规划。

常见的设备设施有采样器、计量器、气液质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设备选用时需要注意经费的问题,可与外部单位合作或引进优良设备。

2. 设备的分类管理。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较为繁琐,需设立专门的维护管理岗位。

同时需要对不同类别设备进行分类的存储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

三、技术流程的设计1. 根据地理环境、水源特性等因素进行实验方法的选择。

选用科学的实验方案,在实验室的工艺流程上能够适应当前实验需要,并保证定期监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对实验过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标准化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数据偏差,规范化可以规避人为错误和操作上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在涉及人体健康的实验中,对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尤其重要。

四、专业团队的构建1. 建设全职稳定的技术团队或聘请专业人才组成专业技术队伍。

普通的技术人员需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熟悉实验操作规程,技术过硬。

可参照国家实验室人员要求进行资历审核和岗位设定。

2. 注重培训和技能的提高。

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拓展技能,保持团队成员的团结性、观念共识和专业性,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总之,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针对不同的实验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方案,提高数据准确性,确保在水资源保护、治理、利用以及饮用水安全等领域的“水养人”的目标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

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
CITY AND TOWN WATER SUPPLY
·水质分析与监测·
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
计显索
(温州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来水分公司,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本文结合温州水质监测站新建实验室的建设,总结了一年多来实验室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 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探讨了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供水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 提供参考建议。
全钢 + 陶瓷板台面 不锈钢和高密度 PP
30 套 28 套
酸雾净化塔、活性炭吸附塔
3套
自动切换系统
MESSER,BM55-2U-200-10 等
10 套
桌面式终端减压器
MESSER,EM55-SC-10-RS-0 等
38 套
内嵌式终端减压器
MESSER,EM55-EP-10-0-0 等
8套
实验室气体 系统
铜制陶瓷阀芯,荷兰 BROEN 全钢结构
37 个 88 个
气瓶柜 紧急冲淋器
全钢结构,带气体泄气报警自动排风
8个
316# 不锈钢,荷兰 BROEN
2个
实验凳
PU 凳面,气动升降
60 只
玻璃钢离心风机、离心防爆风机
F4-72-8C、F4-72-6A 和 PP 材质
4+8 套
实验室通风 系统
VAV 智能控制通风柜 原子吸收罩、万向罩
关键词:水质检测 实验室 设计 建设
1. 基本情况概述 温州水质监测站于 2001 年通过实验室认可, 2005 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加入国家城市供水水 质监测网。2015 年 1 月迁入自来水生产调度管理 中心大楼新建实验室,实验区面积共 2500m3,主 要从事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处理剂、水处理用 滤料等检测工作,主要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 - 质 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 自动电位滴定仪、弱放射性测定仪和原子荧光光度 计、总有机碳测定仪等。新建实验室的环境设施有 了很大的改善,在仪器装备、实验环境、安全防护 和建筑装修等方面,体现了现代化实验室的高效、 安全、舒适、智能、环保的特点。 2.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实验室的设计目标是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的 检测工作环境,规划理念是安全第一、布局合理、 功能性强、节能环保、人性化、智能化。 2.1 实验室规划设计

高校环境专业水质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建设

高校环境专业水质监测分析实验室的建设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C h e m i s t r y ,N i n g d e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i n g d e 3 5 2 1 0 0,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Wa t e r Q u a l i t y Mo n i t o i r n g a n d A n a l y s i s L a b o r a t o r y i s a I l 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 e x p e i r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f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Ma j o r i n N i n g d e N o r m l a U n i v e r s i y t . B a s e d o n t h e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nd a n e c e s s i y t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c o n ・
队伍 。
年教育部 6 号文件 《 关于 “ 十二五 ”期 间实施 “ 高等学 校
类实验实践 教学 资源 ,遴 选建 设成效 显著 、受 益面 大、影 响面 宽的实验 教学示 范 中心 ,资助 大学生 开展创 新创业 训
n i i f c a n t nd a p o s i i t v e r o l e i n i mp r o in v g e x p e i r me n t a l a n d p r a c t i c l a t e a c h i n g ,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s t u d e n t s ’c r e a t i v i t y a n d p r o mo t i n g t h e r e -

水质实验室实施方案

水质实验室实施方案

水质实验室实施方案一、实验室设备准备。

为了保证水质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室所需的基本设备和仪器。

包括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计、余氯仪等常用水质监测仪器,以及玻璃瓶、试剂瓶、磁力搅拌器等实验室常用器材。

同时,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室环境准备。

实验室的环境对水质实验结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保证实验室的环境整洁、干净。

在进行水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杂质的干扰。

同时,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操作准备。

在进行水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

首先需要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的实验数据错误。

同时,需要做好实验记录和数据整理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四、实验安全准备。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

在进行水质实验前,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实验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实验室需要配备好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五、实验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水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把控,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进行实验数据的质量评价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六、实验结果评价。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水质指标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趋势。

同时,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评价,为水质监测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七、实验报告编写。

最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整理和总结,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需要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同时,需要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水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水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总第 1 4卷 1 5期 5
21 0 2年 7月
大 众 科 技
Po ua ce c & T c n l y p lrS in e e h oog
Vo .4 No7 L1 .
J l 2 2 uy 01
水质 实验室 的建设和管理
李 健 黄—帆
( 广西分析 测试研 究 中心 ,广 西 南宁 5 0 2 3 0 2)
学试 剂 的科 学 管理 。主 要 包 括 :化 学 试 剂 的分 类 ,采 购 和验
1 实验 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保证检测实验室工作 的质量 , 确保 检测 结果的公正性 、
科 学 性 、 有 效 性 和 及 时 性 ,贯 彻 执 行 质 量 方 针 ,实 现 质 量 目
标 ,进 一 步 完 善 管 理 体 系 , 并使 其 更 有 效 的运 行 ,按 照 《 检 测 和 校 准 实 验 室 能 力 认 可 准 则 》 实 验 室 资 质 认 定 评 审 准 、《
c di on on ti s,i i v y mp t S er i ort nt o ro ct he a t p te t he th al of h b t e roa d mas ses of pe pl a e o e nd col gi o cal nvi on nt. e r me Key rds: wo Wat q er ual ty: La ra r i bo to y: L abo ato y r r ma nag me e nt
A s r c : F e h w t r r s u c s S s o t g i u o n r , o y 2 % o h m u t f r t e w r d p r c p t b tat r s a e e o r e i h r a e n o r c u t y nl 8 f t e a o n o h o l e a i a: w trr su c sa es v r l a t d a r c lu ew t rc n u p ina c u t o b v 0 a e e o r e r e e e y w s e , g i u t r a e o s m t o c o n s f r a o e 9 %:T e w t r p l u i n i h a e o l t o S v r e i u , f e h a e s p l u e n v r a l n o r c u t y ri e s l k i r r , a d e e e i u o l i n e y sr o s r s w t r i o l t d u i e s l y i u o n r v r a e l b a y n v n s r o s p l ut o . T e e o e b i d n a a e q a i y a o a o y e f c i e y r p d y n a c r t l d t c i g a e q a i y h r f r , u l i g w t r u l t l b r t r , f e t v l , a i l a d c u a e y e e t n w t r u l t

水厂化验室建设方案

水厂化验室建设方案

合德水厂厂级化验室建设方案水质检验是水质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是确保优质供水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公司实行三级检验制度:班组检验(含在线水质仪表)、厂级检验、中心化验室检验。

厂级检验是整个水质检验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合理设置厂级化验室的检验任务依据水源水质变化的情况,除常规项目外,重点监测变化大的、对水处理影响大的分析项目,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分析项目:如水处理剂投加沉降试验等。

二、依据厂级化验室的检验任务,合理配备化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所配置的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所设置项目的检验需要和技术等级的需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同时,避免设备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三、做到实验室内布局合理、操作安全和方便,并避免污染。

1.实验室内功能区设置分明,操作安全、方便,能够满足工作需要,避免交叉污染,保证检验结果不受干扰。

2.实验室所有实验台、边台、器皿柜、药品柜、通风柜由专业的实验室规划设计研究所外加工、成套制作、现场安装,符合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更加规范,使用更安全、方便,给人感觉更加整洁、美观。

3.实验室应设立单独的给水、排水系统,避免受到污染或者污染周围环境。

实验室的排气尽可能集中后向高空或者向下水道(适当处理后)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实验室的环境、使用的装修材料应符合环保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确保不影响人体健康和实验结果1.实验室内通风、采光、温度、湿度、清洁度等均应达到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实验室应给人留下整洁、美观、舒畅的观感。

2.实验室使用的装修材料,应使用环保材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避免可能由于材料选择不当带来环境污染而干扰了实验结果。

3.所有实验用的台面采用先进材料制作,保证耐酸、耐碱、耐其他液体腐蚀,同时做到防火、防水、易于清洁。

按照规范要求现采购下列物资:1、试剂:2、标准溶液3、玻璃仪器4、检测仪器5、辅助检测物资清单6、办公物资清单。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水质实验室建设方案

实验室组建方案一、选址:1.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2.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3. 办公室一般布局要求如下:1。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a。

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d。

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e。

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2. 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a。

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b。

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c。

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d。

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

5m;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3。

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组建方案
一、选址:
1.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2.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1.细菌实验室: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④洗涤消毒室。

2.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3. 办公室
一般布局要求如下:
1.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
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2.4×1.3m;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2. 无菌室:
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

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5m;
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3. 培养基制作室:
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d.危险、易腐易燃有毒有害药品单独设保险柜存放;
e.边台上要放天平,以称取药品用。

4.洗涤消毒室:
洗涤消毒室用以消毒洗涤待用与已用之玻璃器皿,培养基及污物,其面积应大于10m2 。

为满足洗涤消毒的功能,洗涤消毒室应设有:
a.1-2个洗涤池,洗涤池上下水网要畅通;
b.器皿柜或实验台,以放置洗涤好器皿;
c.高压灭菌锅,其所用电源应满足用电负荷;
d.室内安有通风装置(通风柜)或换气扇;
e.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在该室内,设供日常检验用水蒸馏水器装置。

5. 理化分析室:
(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理化分析室是物理化学分析的主要操作室
a.实验台与细菌操作室要求相同
b.设置通风柜以满足加热、消化、干燥、烧灼和化学处理等工作需要;
c.洗涤池。

6. 仪器室:
如果没有条件,这个可以和微生物常规实验室合并,用以放置显微镜、电子天平及理化分析用小型仪器;
a.要求清洁干燥、防潮防虫、避光;
b.仪器台要稳固、牢靠。

7. 办公室:
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对于小的企业实验室,如果没有更多的房间进行区分,应该可以通过规划房间分区,以保证实验室不同工作区(洁净区和一般操作区)之间有一定区分,因此,最少应保证4个房间或者4个分区。

1.洗刷消毒区域,这个区域要求相对独立,最好以房间间隔,因为这个区域处理废物,有一定的污染和湿度。

2.培养基配制区域,用于培养基的配制,经常有水等,需要相对独立一些。

3.一般操作区域,这个是主要操作区域,微生物的试验结果的观察,显微镜操作,一般的简单理化操作,仪器设备等,都可以合并在这个房间或者区域进行。

4.无菌操作区域,无菌间,这个要求独立。

三、一般仪器设备(具体的仪器设备要根据你们实验室的要求来选用)
1.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作为代替无菌室的一种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操作台。

超净工作台湾队根据风向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

其它可能用到的设备:高压锅、厌氧培养设备、离心机、振荡器、烤箱、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等设备。

2. 高压蒸汽灭菌器(又叫高压灭菌锅):物品的灭菌。

3. 培养箱:主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1)普通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室温+5~65度,又分为电热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2)生化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

3)恒温恒湿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控制的湿度范围为:50~90%。

可作为霉菌培养箱。

4)厌氧培养箱:适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小型厌氧培养罐、厌氧产气袋-方便,快捷)
4. 电热干燥箱:用于吸管,平皿类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和烘烤。

5. 冰箱:超低温冷藏箱,三洋、海尔、美菱、澳柯玛
6. 电子天平:一般要求具备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7. 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结构的必备仪器。

8. 均质器:用于均质样品,有旋转刀片式和拍击式可以选择。

9.蒸馏水器:提供蒸馏水,现在已经被超纯水机代替。

10.水浴锅:部分培养温度需要水浴(如大肠杆菌检验)
四、常规玻璃器皿
1. 三角烧瓶与广口瓶:多用于盛培养基及配制溶液,常用的规格有250mL、500mL、1000mL。

2. 烧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规格为100mL、250mL、500mL、1000mL
3. 量筒:用于液体测量,常用规格为100mL、250mL、1000mL
4. 试管:用于细菌培养,有多种规格。

5. 吸管:用于吸取少量液体,常用的吸管为0.1刻度1mL及1.0刻度的10mL吸管。

6. 培养皿:为硬质玻璃双碟,常用于分离培养,盖与底大小应合适,常用规格为90mm。

7. 载玻片盖玻片:细菌涂片观察用。

8. 试剂瓶:装试剂用,常用棕色避光
9.其它,如试管架、毛刷、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等
五、化学试剂和培养基
化学试剂和培养基:参照所执行标准后面的附录购买所需试剂和培养基,目前所用多为合成干粉培养基,试剂也可以购买到标准配套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