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四种转型模式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依靠存贷款、投资和中间业务收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创新,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
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和转型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和改造,通过互联网对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进行重构和优化。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用户的金融行为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金融交易和服务,对传统的银行网点业务产生了冲击。
用户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金融服务,使得传统的银行业务量出现下降趋势。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新兴金融机构。
这些新兴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展开竞争,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
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面临新的竞争压力。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模式,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转变经营模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金融模式,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线上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电子银行、移动支付、虚拟银行等业务,拓展线上金融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一、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说实话,商业银行这几年真的是压力山大。
先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像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老大”们占了市场的一大片,什么线下转账、支付,甚至连贷款也可以通过手机一点就搞定,简直比银行还方便。
再加上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火速发展,不管是区块链、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都给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来那种传统的“一人一张存折,一辈子跟银行打交道”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了。
就像以前大家都说,银行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感觉离我们这些普通人有点远,但现在嘛,银行也不得不低头,走下高台,和科技打个亲密接触了。
说实话,商业银行的转型就像是“做饭”一样,看着容易,做起来却难。
不是说放点调料就能炒出好菜,银行转型也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这些“必备食材”,否则想搞个大转变可就成了空谈。
银行面临的不光是市场的竞争,还有监管层的“火眼金睛”,哪一步走错了,可能就得吃个大亏。
所以说,商业银行的转型,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市场,更是为了“活下去”,否则就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的转型路径面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怎么应对呢?也不用太担心,银行也不是吃素的。
银行得紧跟时代的步伐。
比方说,手机银行的普及、网上银行的出现,不就让银行的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了吗?银行不能满足于此,得想方设法把“互联网+金融”这事儿做得更加深入。
今天的客户是“95后”和“00后”,这些人从小到大就跟手机、互联网打交道,想让他们依旧排着队到银行柜台去办事,简直就是做梦。
他们需要的是随时随地都能通过手机完成银行业务的体验,像是一键查询账户余额、快速转账、甚至直接申请贷款。
你看,不得不说,科技的脚步真是越来越快,银行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模式,那可真就“掉队”了。
银行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精细化服务。
举个例子,你平时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消费,平台就知道你喜欢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连你喜欢去哪个咖啡店都能给你推荐。
那银行呢?银行也可以利用大数据,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财务状况,进而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浅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

浅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在逐步融合互联网金融,实现在线化转型。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了影响,促使其进行金融科技创新,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管理和监管挑战。
未来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而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则是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实力,提升服务质量。
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意义也变得更加重要,其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融合,在线化转型,影响,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监管挑战,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发展意义1. 引言1.1 互联网金融背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的一股强大力量,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和挑战也越来越明显。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和支付习惯,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创新。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面临着如何融合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如何实现在线化转型,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和监管挑战等重要问题。
深入浅出地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了解金融行业的新动向和趋势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持续发展和增长。
1.2 商业银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部门,承担着资金融通、支付结算、信用intermediation 等重要职能。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趋势。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融合推动了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平台,加速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拓展线上渠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近年来,金融科技行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创新和转型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在金融科技时代创新和转型,成为了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的创新必经之路常常有人说,金融行业是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研究市场,让自己与其他行业保持步调一致,特别是在技术方面要走在前面,领先时代的潮流,也不断开展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商业银行可以将传统的模式转化为数字模式,并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更高效的业务流程和更好的客户体验。
例如,银行内控、业务审批等传统业务可以通过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效率和精度。
数字化还可以带来广泛的创新。
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开发多维度的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深度整合到数字化平台上,与其他企业、行业进行紧密合作,探索新模式、新渠道、新市场等。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改变金融业务的新技术。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则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创新的有力工具。
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的融合,可以带来多重的影响。
首先,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信用卡申请、管理提高流动性等多个方面。
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来创新业务模式,例如Fintech支付、网贷、供应链金融、小额信贷等业务。
最后,金融科技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依托数据化平台,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分析和营销推广。
在金融科技时代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来适应市场竞争和客户的需求变化。
以下是一些创新和革新的方式和例子:1. 科技与数据驱动的转型商业银行借助科技和数据分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创新业务模式的转型是金融科技时代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我国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普惠金融是指以满足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为宗旨,为中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拓展普惠金融业务,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1. 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惠金融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互联网技术,商业银行能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利性。
2. 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推进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金融需求。
3. 金融监管政策逐步完善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关金融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监管政策的完善保障了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1. 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商业银行能够大幅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通过互联网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快速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实现更高效的服务。
2. 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互联网+模式使得商业银行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更多领域,比如农村地区、中小微企业等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领域。
3. 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利性互联网+模式可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便利性,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服务的申请和享受。
1. 风险管控难度加大互联网+背景下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需要面对更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控和防范,确保金融服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技术创新压力增大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需求。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略谈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略谈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转型的重要性越来越加突出。
从传统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十分明显,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模式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银行的成本优势和客户认知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持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转型方向和策略。
1. 商业模式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引发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大规模变革,因此商业模式的变革是必不可少的。
在商业模式方面,很多传统商业银行都采用了多元化经营的策略,开拓资管、信托、证券等业务领域,并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也要注意文化转型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2. 技术手段升级在技术手段方面,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快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升级,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除此之外,还应该改变传统的业务运作模式,采用更加高效灵活的新型服务模式,如机器人客服、智能理财等。
3. 金融科技合作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是传统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金融科技企业在技术手段和应用领域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而传统商业银行则具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经验,对客户的信誉度和信息安全有更加专业的把控,因此双方协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1. 数据驱动思维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应该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采用数据驱动思维,依据数据进行金融营销和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决策。
2. 科技开放与金融创新传统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开放的技术架构和科技平台实现金融创新。
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圈内的各种新型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试着和他们进行合作和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和价值。
3. 业务创新与多元化经营传统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出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开拓更多的业务领域,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1. 引言1.1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普惠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业务有助于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让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包容性、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为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互联网+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加便捷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渠道,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便捷性,增强客户粘性。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数据分析,为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风险评估和监测。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把握风险,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互联网+模式的引入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大科技投入,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升级和转型。
商业银行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体验和降低成本,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包括小微企业、农村居民等在内的普惠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普惠化进程。
可以说“互联网+”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和转型。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1. 引言1.1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意义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推动金融包容性。
通过互联网+模式,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风控能力和服务体验,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还能促进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互联网+背景下的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助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创新模式一、线上金融服务的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线上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如网上开户、网上贷款、网上理财等,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二、数据驱动的普惠金融模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对客户进行更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三、开放式金融生态系统建设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式的金融生态系统,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实现金融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四、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开发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如小额信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五、智能化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供更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体验,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2 互联网+推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少挑战。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积
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实施转型策略。
首先,商业银行应加强技术改进,开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商业银行可
将结合本行客户特点,开发各自商业银行服务系统平台,实现对注册
客户和交易资金进行无纸化审批流程管理,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
快捷的金融服务。
其次,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提高金融风险防
控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和监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发现风险并采
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合规审查,以确保客户投资
安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建立移动端应用、智能金融服务平台
等方式,拓展互联网金融产品线、提升服务体验,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等业务,实现商业银行与终端用户的数据关联
和合作共赢。
最后,商业银行也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
品及共享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同时,商业银行应考虑投资或
者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孵化的可能性,以促进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要实施转型策略,
加强技术改进、积极参与监管、拓展金融产品线、开发多元化金融服
务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银行业已经开始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
以下是互联网背景下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转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银行业已经开始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数字化转型包括压缩银行业务流程和操作成本,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增强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在数字化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银行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当客户越来越依赖数字渠道时,银行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减少人力,自动化流程,提高效率。
例如,数字化转型可以让银行在分析风险和资产负债表方面更精细地工作,提高决策效率。
此外,因为许多流程是自动化的,员工的错误率也会降低,因此可以减少人力加工成本。
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增强银行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数字化工具可以增加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性,同时也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监控和分析潜在风险。
例如,数字化转型可以让银行实时监测并识别非法交易,降低欺诈风险。
最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银行的效率、增强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金融科技(Fintech)金融科技(Fintech)的出现,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Fintech公司注重创新、灵活和策略性,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新技术的出现,这使得Fintech公司可以为银行带来非常高的价值。
同时,Fintech公司与银行的合作还可以将不同的行业的经验和技术和银行的客户群体和品牌优势结合起来。
Fintech公司和银行的合作可以帮助银行增强创新能力。
Fintech公司通常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例如移动支付、云计算、虚拟货币等,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Fintech公司可以开发更加适合年轻客户的贷款产品,满足移动支付或虚拟货币的需求。
Fintech公司和银行的合作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增值的数字化服务来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摘要:2015年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人类加速步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经济也日益强大并产生“鲢鱼效应”商业银行业在这次转型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们对商业银行盈利受到互联网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主要性互联网的概念深入,对我国互联网的现状进行了明确的阐明,同时分析互联网与商业银行两者之间的区别。
研究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出发点,在不同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讨论,对相关的影响进行了量的剖析。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几种新型的金融业务产品,商业银行在传统的模式转化互联网的模式下,加速了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营业外的收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在过去的发展中,互联网被人们认为是在非金融机构的技术上开展的一项先进的金融业务。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是从互联网理财、借贷宝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模式平台对商业银行在业务中的分流和中间业务的打理[1]。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以及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有着巨大的冲击,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利用自己本身强大的云服务、电子信息处理的强大平台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大力开展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在遇上互联网的挑战时,应该正确认识这次机遇和挑战,利用自己的优势和互联网的技术打造出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价值链,运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贯穿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与服务进行创新,用互联网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能更好的实现互联网+相互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向着金融的市场化、网络化以及媒体化的趋势,在2013年开始,我国的商业银行联合互联网对金融的发展制定了新的金融发展模型[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支付优势以及互联网理财等金融业务开始增加商业银行的新的盈利点,在采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下来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模式,同时也可以从中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而达到提高银行业表外业务收入的增长。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国有五大银行发展模式为例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研究--国有五大银行发展模式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正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业务模式,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以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
本文以国有五大银行为例,探讨其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策略和模式。
一、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渐向互联网金融业务转型。
国有五大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庞大的资金池,因此能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获得相对优势。
为了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国有五大银行逐步推出了在线存款、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微信公众号等服务。
其中,农业银行推出了“e农田”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为农户提供融资支持和农业技术培训;建设银行推出了“网上易贷”平台,为企业提供快速融资服务;工商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服务。
二、加强科技投入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科技投入,开发出更加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国有五大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中,大量投入科技研发,努力提高金融科技的水平。
由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务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系统。
国有五大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招商银行推出了“一网通”平台,实现了多种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在线集成;建设银行推出了“网商银行”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产品和服务;中国银行推出了“易网贷”平台,为客户提供P2P借贷服务。
三、创新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国有五大银行围绕客户需求,加强金融产品研发,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农业银行推出了“宜农宝”理财产品,专门为农户提供短期资金周转服务;工商银行推出了“薪金宝”理财产品,为企业员工提供多种金融理财服务;平安银行推出了“陆金所”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P2P借贷和资产管理服务。
课题论文: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思考

80505 金融研究论文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思考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推进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对传统行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它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改变着金融业态,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商业银行只有主动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调整自身经营之道,才能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胜出。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又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它具有支付便捷、市场不对称性低、交易成本低及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符合互联网开放、低门槛、市场化参与程度高的特性。
可以这么说,互联网金融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来实现金融活动的创新。
首先,互联网金融是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些产品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开放透明的特点,通过对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挖掘然后进行针对性的金融营销,另一方面借鉴互联网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及降低用户成本,使得互联网金融产品积累了广泛的用户。
其次,互联网金融是避免风险的创新,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流动性风险。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参与者很难全面了解和评估金融资产的质量,很难应对资金流动性不足所带来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让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金融资产的质量信息,流动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再次,互联网金融是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金融机构为了创造利润,往往利用制度的漏洞进行金融创新,而目前监管机构尚无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这也就给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互联网公司依托自己的平台优势跨界进入金融业,以及传统金融业依托传统优势互联网化转型,这三方的互相博弈造就了互联网金融的繁荣。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机构崛起及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不得不加紧步伐,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经营模式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
一、传统商业银行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商业银行在服务扁平化、产品创新、营销方式、流程革新等方面相对保守,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客户黏性不高,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二、互联网金融的新兴崛起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商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高效快捷、方便普及等优势,让消费者在金融服务上体验到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相比之下,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除了优秀的风控能力外,在运营效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短板更加明显。
面对这种局势,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变经营模式,拓展金融服务和创新营销手段,提高客户体验和风险控制能力。
以下列举几种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方式:1. 开放式平台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转变,商业银行开始拥抱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联合创新、资金共享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以开放的态度去拥抱互联网金融,并融合创新,拓宽业务范围、增加盈利空间。
2. 构筑数字化金融生态系统在互联网金融进程中,银行将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新业务模式的融合,构建数字化金融生态系统,实现高效、智能、安全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更贴近客户,覆盖面更广。
3. 提供智能化金融服务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银行在不断开拓新的金融服务场景,如智慧银行、智能投顾、智能资产管理等服务,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4. 加大创新投入市场竞争激烈,银行需不断加强技术和数据的投入,增强竞争力。
在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领域进行创新投入,开拓新的市场,对于不断提升银行的业务水平和客户体验至关重要。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1. 引言1.1 互联网金融背景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进行金融服务和交易的业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模式和方式,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在线申请贷款、理财、支付等服务,避免了繁琐的线下手续,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体验。
互联网金融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应用和金融监管的改革。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转型和创新,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步伐,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之外的一切业务活动,包括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保险业务、理财业务、外汇业务等。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需要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金融实力和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中间业务,可以实现资金的充分利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利润收入。
中间业务也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不同的收入来源,减轻对传统存款贷款业务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不断创新,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竞争的压力。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拓展中间业务的创新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需求。
2. 正文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通过资产管理、信用证管理、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方式来获得中间收入的一种业务形态。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及策略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及策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传统银行面临着来自新兴金融机构的挑战,如何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了许多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入手,探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及其策略。
一、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核心是以存款业务为主,通过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来取得收益。
传统银行的特点是稳健、风险控制能力强。
在传统银行业务中,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业务,银行通过向为期更长、资金需求更长的贷款客户发放贷款,获得利润。
传统银行还通过给客户提供信用卡等服务增加收益,但收益率并不高。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使得传统银行的经营面临了新的挑战。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低成本、快速、便捷的服务,使消费者可以更灵活地选择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与传统银行业务的特点相反。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服务形态正在不断升级,例如P2P借贷、支付、第三方理财等,这些新兴的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冲击越来越大。
传统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则提供了更多选择。
传统银行需要进行经营模式转型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潮流。
传统银行在转型时应该适时调整自身的业务布局和经营策略,增加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的机会,进而实现转型更新。
传统银行应该积极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
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技术和创新特点,来提升银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增加银行借助互联网金融机构实现零售转型、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和客户市场的空间。
传统银行还应该加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人才建设,优化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职能设置,以提高抓住互联网金融机遇的信息化管理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银行需要适时进行经营模式转型以适应新的形势,包括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电子商务拓展、加强人才建设等。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之外进行的各种金融业务,包括证券投资、理财、资金清算、支付结算等。
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和监管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合作伙伴和渠道,使得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创新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互联网金融也加速了中间业务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产品创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不断创新,涉及范围逐渐扩大。
理财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支付结算产品等,产品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了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合作模式: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如共同发行理财产品、推出支付结算服务、合作开展网络借贷等,提高了中间业务的服务范围和效率。
3.监管规范: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也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保障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消费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金融产品的灵活性、高收益性和个性化定制,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技术创新:互联网金融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压力。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3.竞争压力:互联网金融加剧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中间业务也不例外。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服务行业凭借着大数据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升级,最典型的产品有网上支付、手机银行等等。
移动支付、网络社交以及搜索引擎等現代化工具都开展逐渐朝金融服务模式方向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同时也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让交易变得越来越方便。
但是科技创新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却并非一件好事,因为全新的发展模式迫使传统模式转型,也就是互联网金融完全颠覆了传统银行固有的发展模式。
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如何让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转型。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个人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互联网和金融之间的融合发展,衍生出来了众多全新的事物。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手机支付、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优势,实现了产品的创新和优化。
这些服务和产品上的创新,不断地冲击着传统银行零售业务发展。
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业务能够提高优先资源的利用率。
并且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普惠金融,让客户作为金融市场的主导者进入到金融服务行业中。
而这种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模式,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需求层次得到提升,也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固守思维。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概述商业银行零售和其他常规性银行业务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零售业务具有广泛性、差异性以及盈利性。
为银行想要将零售业务的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需要对其核心特点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主要印象[1]。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内涵和特点银行零售和银行批发在相关概念上是相互独立的,但同时两者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四种转型模式摘要: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和机遇。
就挑战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逐步弱化,其收入来源也收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利差收窄、收入结构变化;就机遇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新兴领域,在金融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目前它只能在金融业务的某个具体领域有所创新,但在短期内还不足以能涉及到各类金融产品,这就给我国商业银行一个深化改革、加强转型的机会。
一、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当前,我国的经济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随着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和市场利率化的逐步推进,传统商业银行存在存款流失和存款搬家的担忧。
同时,互联网金融凭借网络在生活中的强力渗透以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融资渠道,并借以极低的成本和时间优势,向传统银行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一)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弱化资产融合与流通的媒介作用是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的主要职能,但现在这一职能面临着网络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弱化,金融脱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支付脱媒、融资脱媒和中间业务脱媒。
支付脱媒的主要因素是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在网络购物兴起的时代,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导致以实体网点或网银为主要交易渠道的银行支付逐渐减少。
网络支付替代传统银行支付方式的原因:一是互联网支付可以通过广泛的网络终端资源,对银行的实体网点进行替代,降低支付业务对银行分支网络的依赖;二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正在冲击传统银行的电子银行端。
融资脱媒主要归因于大数据的出现,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采集难度大幅降低,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库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从而提高融资效率。
而商业银行只能掌握客户资金支付的局部信息,不能掌握其网络行为和其他消费信息,因此无法基于大数据进行客户的精准定位和精准营销,使得银行业的创新能力受到巨大限制。
中间业务脱媒主要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已经能够代理销售、缴费、充值及理财等中间业务,客户不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处理这些业务。
大量的客户资金逐渐转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直接冲击了商业银行代销代理业务的销量。
(二)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收到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金融行业的大洗牌。
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数据优势和平台资源,大举进军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领域。
互联网金融的广泛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优势,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客户群体,在对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面,必然会冲击银行的业务,颠覆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受到冲击。
主要表现为:利差收入收窄、收入结构改变。
互联网金融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供求价格偏好,开发符合自身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资金需求双方的信息沟通与对接,进而顺利完成交易,从而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
从中间业务脱媒可以看出,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拿到营业牌照之后,便涉足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银行手续费部分的收入,对银行业务形成了强劲的冲击。
利差收入为传统商业银行最核心的收入,绝大多数银行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而互联网金融的爆发使得商业银行的核心收入变化,从而导致其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净利息收益减少、成本收入比下降、中间业务收入比上升。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产品能有效的解决个人投资收益率不高、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快速地集聚了大量的客户资源,这种与客户互利的商业模式,使得银行失去了巨大的利差额度,占据了个人和小微企业借贷领域的市场。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信贷规模的约束,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有效满足资产规模增长和客户融资需求,风控能力低导致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逐渐重视中间业务收入,而近几年商业银行采取扩大中间业务的方法增加盈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模式虽然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还不能成为大众办理金融业务的主要渠道。
但是,我们也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弱化,对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造成一定的冲击。
面对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我国商业银行纷纷加强业务转型予以应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网络对金融格局的改变,抓住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战略转型,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互联网大潮中。
(一)创新经营方式,进军电商平台目前,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数十家银行都在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如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工商银行的“融e购”、交通银行的“交博汇”等,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银行系电商的出现不仅是银行对金融中介地位弱化的一种应对,更是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种探索。
在浩大的电商交易中,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交易信息与支付结算信息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屏蔽,特别是快捷支付业务的推出,银行很难参与到交易核心业务,与消费者的接触仅局限在消费者付款的时候。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谁掌握的有效数据越多,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
因此,如果传统商业银行想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博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足够多的数据来源渠道。
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和企业需求,银行可以对金融服务进行大胆创新,创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平台,将银行业务、客户消费和个体商户的融资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圈营销体系以及综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
(二)加强跨届合作,谋求互惠共赢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面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应懂得与竞争对手建立互助互惠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开发更加符合人们使用习惯的金融产品,在竞争发展中取得互利共赢。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实现客户资源的信息共享。
互联网企业通过购物网站、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丰富的客户资源信息,而商业银行因为其多年的经营,累积了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信息。
双方可以增加资源共享的力度、进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精准的交叉销售。
二是共同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
由于中小企业较大型企业融资更困难,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融资愿意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而银行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获得更多的利差收益。
商业银行通过借助互联网企业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优势,共同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有效发掘新的客户群,从而提升经营收益。
如北京银行与腾讯公司在互联网金融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打造“全能智慧银行”;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推出中信百度贴吧认同信用卡,并同步在百度贴吧推出“3D金融服务大厅”,为数亿贴吧用户提供线上金融及支付服务。
(三)开辟业务新模式,建立直销银行直销银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银行运作模式,该银行实现虚拟网络交易,不设立营业网点和柜台,不发放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来获取银行产品信息和服务。
由于无需网点建设和维护,客户可获得更利好的存贷款价格和手续费率优惠。
同时,直销银行产品少而精,对特定人群更有针对性,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客户理财效率,增强客户消费体验。
互联网企业做金融存在较高的交易风险和隐私安全问题,再加上央行征信体系仅对少数互联网企业开放,而商业银行具备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和机制,开展直销银行能避免互联网企业的问题,充分发挥银行业优势。
直销银行打破了传统网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限制,实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客户的各种使用需求。
进入2014年下半年,直销银行开始密集地扎堆上线,我国直销银行数量急剧增加,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有民生银行和北京银行。
(四)建立一站式平台,提高综合服务由于互联网企业的金融业务知识与经营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目前互联网金融只能在金融业务的某个具体领域有所创新,增强客户粘性,在短期内还不足以能涉及到各类金融产品。
互联网企业的这种缺陷恰好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积累的业务优势,但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不败之地不仅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增强客户粘性,而且还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在“以用户为导向”的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可以网络上创建“一站式”的金融超市,方便客户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要建立“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布局:一是整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推进与战略伙伴在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业务联盟;二是疏通全流程的金融业务链条,将上下游资源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资金流、信息流服务以及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建立起互利共生的共赢关系。
如平安银行的“万里通”积分平台和“一账通”账户平台就是典型的“一站式平台”的代表。
参考文献[1]戴志锋.互联网金融实战解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2]张蔚.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3]谭智超.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4]白金枝.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5]杨剑.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6]邹炜.商业银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7]汪琪.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3.[8]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2).[9]洪娟.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武汉金融.2014(03).[10]李雯雯.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发展[J].特区经济.2014(03).[1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12]张国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发展战略[J].金融研究.2003(02).[13]庆改.平安银行加快互联网金创新转型[N].现代物流报.2014(09).[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研究报告[R].艾瑞咨询.2015.作者:白静安鑫出处:《时代金融》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