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提出( )的哲学家是老子,此思想可谓儿童哲学的发端。

2人的基因编码系统与一般高等动物相似,可分为特异性和开放性两部分,但人的基因最具有开放性。

这是儿童哲学理论建构的()理论基础。

3如果以大脑的成熟为指标决定儿童时期的下限的话,这个下限是()岁
4个体的发生是类的发生过程的简略的重演,这一观念就来源于()。

5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的实质是适应。

适应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同化,另一个方面是顺应。

其中,( )的认识过程是同化,( )的过程是顺应。

6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认为“月亮是活的”,这是其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阶段。

7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

8 根据()的意境理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所表达是审美过程中的无我之境。

9冯友兰将各种不同的道德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0在儿童道德认识发展过程中,道德范畴总是从小到多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从混沌到()的图景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提出了作为一套思维训练项目的儿童的哲学,它实质上是儿童的( )。

12就儿童绘画的发展而论,最早出现的是涂鸭阶段,进而是()、样式化阶段等。

13最早发表“儿童是成人之父”这种见解的是(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14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荣格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个系统,第一个精神系统是直接意识,这一意识具有完全的个人性质,而且它是我们唯一的能经验的精神;第二个精神系统是存在于所有人那里的普遍的非个人的(),它由原型构成。

16在构通艺术与游戏的因素中,关键因素是()
17()和类精神发生具有一致性,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

18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展。

19卢梭的()是一本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本参考教材,这是其儿童教育观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人性基础。

20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童年是成长、长新的、成年则是停滞、保守的。

成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异化)。

这一问题也为很多其他文学家所认识。

21王国维提出了审美上意境理论,即有我之境与(),后一境界在儿童身上也有其表现。

22 科尔柏格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 )。

23“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这句名言出自教育家()之口。

24在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前道德阶段属于()
25儿童游戏是()与超现实性的统一
二名词解释
1儿童哲学
2游戏
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
5儿童的科学
6道德
7生理水平的道德
8儿童的伦理学
9科尔柏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10移情
11意识层面的审美
12儿童艺术
13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14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
15霍尔的复演论
16精神层论
17童年原型
18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内涵
19儿童是“成人之师”的含义
20行为层面的道德
21意识层面的道德
22生理层面的审美
23儿童
24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
25利他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
2结合人类基因开放性的知识,分析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因3根据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谈谈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4.我们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5简述研究儿童的哲学的价值
6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
7.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童年回归的意义
8简述儿童道德的发生机制
9简述儿童的哲学的特点
10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11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儿童梦想具有那些功能
12儿童伦理学是一门什么样性质的学科
13如何理解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
14简要阐述儿童是成年人的根基
15 如何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
16简述贝尔定律的思想
17简述人类文化与个体精神之间的关系
18简述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9阐述儿童梦想与儿童艺术的关系
20简述游戏是儿童创造力的源泉的理由
21如何理解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观的思想
22简述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
23 简述雅斯贝尔斯的儿童哲学观
24简述儿童精神成长的阶段性
25简述认识进化的阶段划分
四论述题
1论儿童哲学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联系
2 结合工作实际谈你对“儿童是成人之父”的看法3结合工作实际谈你对“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解4结合实际工作生活,试论儿童游戏是创造性的源泉
(0412)《儿童哲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提出(“复归于婴孩”)的哲学家是老子,此思想可谓儿童哲学的发端。

2人的基因编码系统与一般高等动物相似,可分为特异性和开放性两部分,但人的基因最具有开放性。

这是儿童哲学理论建构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3如果以大脑的成熟为指标决定儿童时期的下限的话,这个下限是(13)岁
4个体的发生是类的发生过程的简略的重演,这一观念就来源于(贝尔定律)。

5皮亚杰认为,儿童认识的实质是适应。

适应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同化,另一个方面是顺应。

其中,主体探究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同化),客体重构认识主体的过程是(顺应)。

6十一二岁以前的儿童认为“月亮是活的”,这是其认识发展过程中的(泛灵论)阶段。

7儿童的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渴望,也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手段)。

8 根据(王国维)的意境理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所表达是审美过程中的无我之境。

9冯友兰将各种不同的道德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0在儿童道德认识发展过程中,道德范畴总是从小到多系统地发展起来的,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从混沌到(有序)的图景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提出了作为一套思维训练项目的儿童的哲学,它实质上是儿童的(逻辑学)。

12就儿童绘画的发展而论,最早出现的是涂鸭阶段,进而是(前样式化阶段)、样式化阶段等。

13最早发表“儿童是成人之父”这种见解的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14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5荣格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两个系统,第一个精神系统是直接意识,这一意识具有完全的个人性质,而且它是我们唯一的能经验的精神;第二个精神系统是存在于所有人那里的普遍的非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它由原型构成。

16在构通艺术与游戏的因素中,关键因素是(梦想)
17()与类精神发生具有一致性,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

18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复演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展。

19卢梭的(《忏悔录》)是一本全方位披露人性的第一本参考教材,这是其儿童教育观中自然主义教育观的人性基础。

20印度诗人泰戈尔认为,童年是成长、长新的、成年则是停滞、保守的。

成为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异化)。

这一问题也为很其文学家所认识。

21王国维提出了审美上意境理论,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后一境界在儿童身上也有其表现。

22 科尔柏格把个体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3“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这句名言出自教育家(福禄贝尔)之口。

24在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前道德阶段属于(感知运动阶段)
25儿童游戏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
二名词解释
1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新的儿童观,它倡导导儿童身上存在着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超过了成人。

这种观点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测的基础之上,而是有其生物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依据。

2游戏
游戏是个体自发地对自身潜能的开发活动,是个体处于游离状态的潜在意识的活动的外化。

3个体精神成长的有限性
个人精神成长的有限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精神成长受时空的限制、基因编码程序的开放是有限度的、个体精神成长受神经机能的限制。

4儿童认识的主客体一体化
这是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他处于“自我中心主义”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意识,作为一个自在的主体而存在。

5儿童的科学
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从儿童对周围的环境好奇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的活动即儿童的科学。

6道德
道德是对个体行为规则的规定,这一规定使个体之间相互协调,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7生理水平的道德
生理水平的道德是生物体基因中关于机体中的细胞之间、各器官之间优化协作的信息规定。

是道德发生的最初阶段,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复杂的生物体中。

8儿童的伦理学
儿童的伦理学为儿童所具有的一整套道德认识,也可以把它当作研究儿童道德的一门学科。

儿童伦理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它由一系列道德概念、范畴和规则为基本材料和内容,以一定的道德思维的倾向、思维推理形式为框架构成。

9科尔柏格的个体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教育家科尔柏格把个体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人阶段:第一,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的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阶段;第二,习俗水平:包括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定向的阶段、以法律秩序为定向的阶段;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包括维护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坚持普遍的道德定向阶段。

10移情
移情是主体将自身投向外部世界,是主体将自己的感受加之于外物的审美状态,是一种即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去,使主体在肯定自我的前提下把握客体,使客体服从于自己审美行
为。

11意识层面的审美
意识层面的审美是超越生理与本能层面的审美,使审美达到自觉,由意识控制的审美行为。

12儿童艺术
儿童艺术是儿童在整体发展过程中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年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其从情感层面对自身精神生活的一种生动表达。

13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
从认识层面看,儿童可以作为科学家而存在;从道德角度论,儿童有自己的伦理学;从审美的角度看,儿童是艺术家。

儿童的梦想、游戏、神话、歌谣都体现出普遍的人类精神。

14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
儿童游戏的超现实性指的是其在游戏过程中摆脱现实状态或置现实之度外的精神状态。

15霍尔的复演论
霍尔的复演论指的是其对儿童发展过程是种系发展过程复演的理论阐述。

这一理论具体分析了儿童发展复演种系发展的进程,同是运用游戏概念解释其复演理论。

这一理论带有机械而激进色彩,但对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具有启发性。

16精神层论
精神层论是对生命演进史上精神进化三个层次的概括。

根据这种理论,最原始的生命具有生理层面的精神;比较高级的生命具有本能层面的精神;到了人类才具有了意识层面的精神。

17童年原型
童年原形是荣格深层心理学所表达的概念,其含义是童年是一种原型,一束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前生回忆”,是凝结在儿童身上人类的东西。

18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内涵
儿童是成为之父的提出者是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率先提出,后来很多学者与教育家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其基本含义有二:第一,儿童的发展是血肉相联的历代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二,是儿童创造了成人。

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在父权本位的社会背景之下标志着成为与儿童关系的转换。

19儿童是“成人之师”的含义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童心可以疗治异化了的成人生活;第二,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引路人;第三,儿童是爱的源泉,成为应当从中学习。

20行为层面的道德
行为层面的道德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它听命于自然选择,囿于同一物种内部的个体之间本能的交往与行为规则。

21意识层面的道德
意识层面的审美是超越生理与行为层面的道德,使道德进入意识层面,依托于自觉思考的道德。

这是人类独有的道德。

22生理层面的审美
生理层面的审美是生命体为建构自身的生理组织而进行的对周围环境中感性的秩序和规律的感受,这是审美层次的第一层次。

23儿童
儿童概念从广义上讲其时限直抵成人期下缘,也就是说包含着青春期,而狭义的儿童概念是不包含青春期。

儿童哲学中儿童采其广义。

24 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论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或7岁);具体运算阶段(6或7—11或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或12—14或15岁)。

25利他行为
当一个体对其他个体有利而对发出此行为的个体显然不利时,这一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儿童哲学的意义
儿童哲学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与新的儿童教育价值观,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第一,对教育实践尤其学前教育实现的意义;第二,推动符合时代要求的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构。

第三,丰富学前专业的教育理论水平。

2结合人类基因开放性的知识,分析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因
人类基因编码的近乎全开放的性质,使人类个体有可能在后天环境中习得基因信息以外的大量信息,使人类有可能在生物学遗传之外,在非生物学遗传的开放性编码中,构筑起表现为科学,道德,艺术,技术以及其他人类精神的一切创造。

文化是可以传递的。

在所有文化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中,有一种是最为重要的。

这就是教育。

教育的天职就是传递文化,让文化在个体身上成活。

虽然通过大众传媒等其他方式,儿童可以接受一些文化信息,但是若要系统地把握文化遗产并占有近现代形态的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有可能实现。

3根据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谈谈儿童认识的发展历程
主体和客体是经过建构形成的,它们要有一个发生的过程。

主体的认识结构在对外部客体的不断建构中不断复杂化,从而逐渐意识到自身,这便是主体的出现。

客体的本质特性——客观性也是不断建构形成的。

随着主体活动的逐步深化和内化,主体就愈加接近对客体的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认识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体一体化、主客体的互渗、主客体相互独立。

4.我们为什么说儿童有自己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这一概念是一个不易为人所接受的概念,因为人们不会相信儿童会有自己的哲学;这一概念如果为人接受,又是一个易于为人错误使用的概念。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其动力源于惊奇,这些在儿童的世界中普遍存在。

但事实证明,儿童也有自己的哲学,马修斯等人对儿童哲学方面的相关研究证明了儿童哲学的存在。

儿童的哲学是儿童时代的反映,它是在儿童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应该明确的是,儿童的哲学与成人的哲学是有区别的,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5简述研究儿童的哲学的价值
研究儿童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认识哲学发生、发展的面貌;第二,有助于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关心儿童的生活;第三,为寻找培养儿童哲学思维方法提供了前景;第四,童心可鉴,使我们意识到童的价值并与之学习。

6为什么要研究儿童的艺术?
研究儿童的艺术是认识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内在的精神生活的外部显露,通过对儿童艺术的探究,可以了解儿童精神世界的内涵和特征。

探究儿童艺术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的精神生活向前演进的生动的轨迹。

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艺术领域的基本问题,首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类艺术的发展问题。

研究儿童的艺术可以改变过去美学研究中抽象的谈化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美的定义等问题的状况,从而启发人们从个体发生角度拿出实证材料来分析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

研究儿童的艺术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技巧的训练,而在于以艺术为手段,使儿童的那种活泼自由纯真的天性进一步得到解放,为此,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选择方面,我们应该注意选取与儿童的生命律动合拍的对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选择方面,我们则应当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7.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童年回归的意义
童年是我们的生命富有创造力的源泉。

成人在儿童那里可以发现天真,单纯,爱与神圣。

在童年的回归里,成人可以寻回爱,天真,单纯,神圣。

成人应当在自己那里重建儿童的心智,因为在这种童年心智中,我们可以回归到童年状态,使我们心中的“儿童”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

成人应当以儿童为师,从儿童那里找回他拥有过的爱,天真,单纯和神圣。

童年深藏在我们心中,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和安乐所,是心灵的镇痛剂。

成人在童年的顺归里可以感受到安宁与抚慰。

梦想中的童年是没有童年时代喧哗的童年。

即使我们曾是个别扭的孩子,即使我们曾是个得不到理解和安抚的孩子,然而回忆并不是使忧郁,愤怒,反抗死灰复燃,而是将它们悄然减缓,从而觅得宁静。

对童年的回忆与梦想不仅可以得到安宁,而且可以得到心灵的抚慰。

走回自己的童年,感觉到童年才是自己安宁的心灵居所,是永远受到整个世界庇护的乐园。

这种童年的渴望可以使目前的渴望既得到表达,又使渴望的心得到安宁和抚慰。

8简述儿童道德的发生机制
可以从四个方面认识儿童道德发生的机制:第一,儿童道德认识是儿童对“外部道德主题”之行为规则的构建;第二,角色的承担促进道德认识与判断的发展;第三,观察学习促进儿童道德认识的生成;第四,儿童主客体关系的演进对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9简述儿童的哲学的特点
第一,“儿童的哲学”是流动地,动态地运动发展于儿童主体身上;第二,儿童的发育程度影响首儿童哲学的运动与变化;第三,儿童的哲学具有浓厚的生命色彩;第四,教育对儿童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五,儿童哲学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六,环境刺激对儿童哲学的发展是有益的。

10儿童时期的科学探索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个体在儿童时期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索,可以强化个体对周围自然界的探索精神,使儿童内在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燃烧得更为炽烈,这都为将来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伟大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时期接触科学对他们后来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之于他们,而应当促使其成为世界的探索者与发现者。

11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儿童梦想具有那些功能
第一,儿童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二,儿童梦想是其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第三,儿童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有的世界;第四,梦想使儿童进入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宏大的诗意世界。

第五,儿童的梦想有助于儿童人格的成长;第六,儿童生活在梦想的世界里,是儿童生活的永恒主题。

12儿童伦理学是一门什么样性质的学科
儿童的伦理学是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能动的体系,是儿童的道德范畴编织的体系。

儿童在一定的年龄期具有相对稳定的伦理学;儿童伦理学与其所处的道德泽被范围和道德境界相互规定;儿童的伦理学是以其整体的认知发展为基础系统演进的,是对其外部规则的建构;儿童的伦理学是从无意识的自在状态稳步走向意识水平的自觉状态。

13如何理解梦想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
第一,梦想是向世界的开放,造就了一个新我。

面对真实的世界,当人们感受到世界的灰暗与消极时,梦想可以使我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它保护人类的心理机制不受外在非我的所有粗暴行为的侵犯。

]
第二,梦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同化。

它是一个巨大的消化系统,将外部世界消化,变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养分。

14简要阐述儿童是成年人的根基
对于成为而言,童年似乎已离他远去,但实质上,童年作为人一生的根基却不可改变。

第一,在一切往事中,童年是最重要的篇章;第二,童年是一种植物性的力量,它会在我们身上持续一生;第三,童年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会深藏在我们心中,直到永远。

15 如何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
20世纪70年代,范兹等人在幼儿心理研究中创立的一项技术。

这一技术是指向没有语言能力的幼儿反复呈现一种刺激,等其对之产生乏味后,即习惯化后,再呈现另一相似却有差异的刺激,使之重新出现兴趣,即出现去习惯化,以对新刺激的兴趣大小与关注时间作为
被试对前后两个刺激物差异的程度。

16简述贝尔定律的思想
冯-贝尔于1828年发表了胚层论的基本思想,被称之为贝尔定律。

其基本内涵包括:在胚胎发育中,一般的性状先出现,特殊的性状后出现;从一般的性状发展出比较不一般的性状,最后再发展出特殊的性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经历了相似的阶段;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阶段经历着与低等动物胚胎发育相似的阶段。

这一定律是儿童哲学所倡导的儿童观的生物学前提之一。

17简述人类文化与个体精神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类文化是客观化了的个体精神,人类文化的任何演进都使人类个体的发育水平相应提高,人类在实践中不仅改造了外部世界,也改造了人自身。

另一方面,个体精神的发育批判地重演了浓缩了的人类精神,通过个体的扬弃,作为人类整体的文化则会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18简述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第一,童话可以使凝结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负面的情感得到渲泻;第二,童话可以使儿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的习俗,具有重要的使人社会化的功能;第三,童话对于教师与父母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学的意义。

19阐述儿童梦想与儿童艺术的关系
儿童的精神世界具有许多先验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历代祖先生命活动的积淀,具有一种带有梦幻般的美的力量。

因此,儿童的艺术依托梦想而展开。

另一方面,儿童的梦想是一个充满真趣的世界,也是一个艺术的世界。

从这一点上而论,两者之间是同一的。

20简述游戏是儿童创造力的源泉的理由
人类的创造性存在于主观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平衡之中,而儿童的游戏可以实现这一点。

在儿童的游戏中,自我与外部世界、现实与梦想、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交融在一起。

很多灵感、创造存在于游戏之中。

21如何理解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观的思想
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出有《哲学与幼童》、《与儿童的对话》、《儿童时代的哲学》等著作,表达了其儿童哲学观。

第一,儿童有自己的哲学;第二,儿童对哲学的思考可以是沉重的主题,也可以是轻松的主题;第三,儿童哲学是我童对现实世界的最好方式的理性重构。

马修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的言论与思想,承认其中存在的哲学意味,这对我们正确的认识儿童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2简述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
美国哲学家李普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其儿童哲学的思想,这种儿童的哲学实质上是一套训练项目。

为此他利用儿童哲学小说或故事还表达、启迪儿童的推理,共撰写了七本儿童哲学的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