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
浅谈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浅谈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着,在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食品安全现场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满足食品安全迅速检测的需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在现场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
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则可以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本文就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关键技术难点,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不规范、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场乱象等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困扰。
研究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或者病原微生物,保障食品的安全性,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还可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自检自查的效率,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构建食品安全的防线。
研究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方案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提高食品安全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现有技术和方法的总结和分析,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以期能够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检测工作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支持。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现场快速检测( POCT )专家共识》2014 版文件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引言现场快速检测( point-of-care testing ,POCT )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 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POCT 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 的定义POCT 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 ,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 ),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
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 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 的特性和应用2.1 POCT 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 ,TAT) 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 的应用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在临床领域,POCT 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 ,达到快速诊治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
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 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 、呼吸科、心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手持式现场快速检测(POCT)临床应用与质量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
手持式现场快速检测(POCT)临床应用与质量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一、目的近年来,随着现场快速检测(POCT)应用日益广泛,涌现出多种不同的POCT设备,包括手持式POCT分析仪和小型台式机等。
手持式POCT分析仪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主,集中地体现了将分析实验室的功能转移到芯片上的理想,即芯片实验室(LOC),其分析速度快,在单一平台可进行多种测试,使用单人份测试卡,每次检测使用全新的管路和电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持式POCT检测平台补充了多种质量控制方案和体系,并在POCT领域中逐渐占重要地位[1,2]。
目前国内POCT的管理规范基本是根据小型台式机的产品特点和质控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POCT设备制定更为切实的分类管理办法。
本共识的目的旨在制定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主的手持式POCT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的管理规范。
二、手持式POCT的特点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来辅助诊断的一种检测方式。
手持式POCT分析仪是以微流控芯片等技术为主的可在移动中使用的即时检测平台。
这类POCT分析仪的设计和原理不同于实验室大设备,其使用单人份测试卡,可以自动化在线监测分析系统,自动化定标校准,并同时具有内外部电子质控。
此外,样本无需抗凝,极大节省了时间成本[3],因此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
三、手持式POCT的临床应用手持式POCT以其靠近患者、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缩短分析前繁杂过程等特性,在繁忙的大型医院中帮助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及患者在医疗场所的停留时间(LOS)[4,5,6],在中小型医院及社区环境中帮助提高就医普及率。
在医院内,手持式POCT以其同一检测平台提供完整检测菜单,同时支持电解质、生化、血气、乳酸、心肌标志物、凝血等检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室、手术室、呼吸科、心内科等临床科室[7,8,9,10,11]。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例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例,介绍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应用。
实例一:快速检测技术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在农田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
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耗时费力。
然而,随着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现场检测仪器来实现实时监测。
比如,光谱仪可以通过分析食品的光谱图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从而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田生产中的食品安全监测更加便捷高效。
实例二:追溯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何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流程的透明度,成为了食品加工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通过追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例如,利用二维码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过程、质检记录等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和追踪。
这样一来,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快速锁定问题源头,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实例三:传感技术在食品销售中的应用食品销售环节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食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测。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食品的储存温度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一旦发现温度异常,即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变质。
此外,湿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等也可以帮助监测食品的存储环境,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例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对人力和时间资源的依赖。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种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中的应用
现场检 测 ,但该方法诞生 不过 十余年的时间 ,一些缺点 尚
未 克服 ,如原理艰涩难懂 ,病 原特异性基 因的选取 困难和
目的基 因的扩增 即可完成 ,不需经过变性 、复性 、延伸的 复杂 的引物设计 ,茎环结 构的产物难 以分离 出单链 的核酸 长时 间温度 循环 ,检测结果可 以通过琼脂糖 电泳 、凝 胶成 序列 等。L AMP 技术的检测结 果只有扩增和 不扩增 ,通过 像仪等 专业仪器 设备观察 记录 ,也可通过将 产物与 S YBR 扩增产物 的有 无来判断 ,一旦 发生 非特 异性扩增 ,很难保 G r e e n I 染料 结合产生的颜色反应 肉眼即可判断 。L A MP 反 证结果 的准确 ,因而除 了建立方法 时要 求 目的基 因和引物
多 的优 势和较强的实 用性 ,但也有不足之处 ,如只能定性 技术 应用 于虹 鳟 鱼传 染性 造 血器 官坏 死病 毒 ( I n f e c t i o u s 不 能定量检 测 ,检测 的灵 敏度 、技术稳 定性 和检测效率还 He ma t o p o i e t i c Ne c r o s i s V i r u s , I HN V)的检 测 ,灵敏 度 比巢
应会产生焦磷酸 镁 ,为一种 白色沉 淀 ,可据此沉淀推算 出 的特异性 ,对样 品的处理要求 也很高 ,尽可能避免样品污 目的基因的扩增量 ,进 而得 出所检 测样 品中的病毒量。 L AMP 检测技术 具有简单快 捷 、灵敏度 高、特异性 强
等特 点 ,无 需 专业 的技 术人 员和 仪器 设备 即 可完成 ,灵 染造成 的假 阳性 。
有待提 高等。然而作为一 种简单快速 的即时检 测技术 ,胶 式P C R 高1 0 倍 ;Ki a t p a t h o mc h a i e t a 1 . 采用建立的R T - L A MP 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有着无 可比拟的优越性 ,随着研 究的深 技术检 测南美 白对 虾T S V,灵敏 度虽不及套 式P C R,但 比 入 ,胶体金免疫层 析技术将 向着 优质化 、多功 能、高灵敏 R T - P C R高1 0倍 。Ko n o e t a 1 . 建立 的针对WS S V的L AMP 度 的方 向发展 ,并为检 测领 域提 供 更加 快速 、简便 、稳 检测 技术 ,检测 灵敏度可达 l龟。中国水产科学研 究院黄 定可靠 的检 测新途径 。另外胶体金免疫层 析技术可 同P C R 海水产 研究所 张庆 利等 已制备 了对虾WS S V、T S V的快速 技术 、分子标记探 针 、芯片等其他 技术联合应用 ,取 长补 检测试 剂盒 ,其原理 即为L AMP 技术 ,该试剂盒 已进行 了 短 ,发挥各 自的优 势 ,根据不 同的检 测需求 ,从而采取相 初步的推广使用 ,目前效果 良好 。其它水生动 物病 毒如传 应 的检 测技术。 染 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 I n f e c t i o u s Hy p o d e r ma l a n d
poct专家共识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2014版文件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引言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 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
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2.1 POCT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
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这玩意儿听起来是不是特高大上?其实就像一把超级神奇的卫生检测“魔法棒”。
想象一下,卫生监督人员就像一群卫生界的超级特工,而这个技术指南就是他们的秘密武器库。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啊,那速度快得就像闪电侠在卫生领域的闪现。
比如说检测食品卫生,它能在眨眼间就揪出那些藏在美味背后的“小恶魔”。
就像食品里有害细菌啥的,在这技术面前就像小老鼠见了猫,根本无处遁形。
这个指南涵盖的检测项目超级多,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宝贝的百宝袋。
从空气质量到水质状况,从餐饮具的清洁程度到公共场所的卫生死角。
就好比它能把整个环境像拆乐高积木一样拆分开来,一块一块仔细检查。
那些检测设备呢,像是一群忠诚的小卫士。
比如说检测水质的小仪器,就像一个超级灵敏的水质“味蕾”,能精确尝出水里有没有不该有的“怪味道”,是有害物质还是病菌,它都能分得一清二楚。
而且操作起来还挺简单,不像那些复杂得像迷宫一样的高端仪器。
再说说检测公共场所卫生,这就像是给公共场所来一场超级大体检。
那些卫生监督人员拿着检测工具,就像医生拿着听诊器在给一个巨大的病人看病。
不管是地板有没有擦干净,还是空气里有没有隐藏的灰尘病菌大军,都逃不过这双“火眼金睛”。
而且啊,这个指南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卫生法官。
不管是豪华大饭店还是街边小馆子,不管是高级写字楼还是老旧小区的公共区域,都得按照它的标准来。
就像所有的地方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谁也别想搞特殊。
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卫生保护神。
它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能放心地吃、安心地住、开心地玩。
要是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就像在布满陷阱的丛林里行走,随时可能被各种卫生问题绊倒。
所以啊,我们也要感谢那些背后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是他们打造了这个神奇的“卫生魔法世界”,让我们能生活在一个相对干净、健康的环境里。
下次看到那些卫生监督人员拿着检测设备在忙活的时候,可别忘了这背后强大的技术指南在支撑着呢!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英雄,一直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1)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2014版文件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引言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
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2.1 POCT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
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快速检测基础知识及应用
快速检测的重要性
提高检测效率
快速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 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周
期,提高了检测效率。
降低检测成本
快速检测所需的设备和试剂相 对简单,降低了检测成本。
及时预警
快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为及时预警和防控提供有 力支持。
促进公共卫生安全
快速检测在食品药品安全、环 境监测、生物安全等领域广泛 应用,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
详细描述
通过生物荧光物质对目标物质进行标记,利用荧光信号的激发和发射实现对目 标物质的快速检测。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可视化效果,常用于生物分子、细 胞等的检测。
基于纳米材料的快速检测技术
总结词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详细描述
利用纳米材料如纳米金、碳纳米管等对目标物质进行标记或增强信号,实现对目 标物质的快速检测。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常用于生物分子、环境污 染物等的检测。
产业化进程
鼓励和支持快速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推动快速检测技 术的商业化应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快速检测技术的全球发展。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快速检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和资 金投入,促进快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未来展望
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和特异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原理,开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用 于快速检测生物标志物和有害物质。
光学检测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开发便携式、高精度的光学检测设备,用于现场快速 检测。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
《现场快速检测(POCT)专家共识》2014版文件编号:CAMECHINAPOCT-201402引言现场快速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慢病监测、应急反恐、灾害医学救援、传染病监测、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毒品检验等公共卫生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纳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POCT技术不断向实时、定量和检测设备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推动POCT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1、POCT的定义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POCT,在院内指在患者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
在院外则是指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测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类新方法。
POCT的特点决定了其应用场所极其广泛,既可放置于规范的实验室内,也可在出现在多种现场,包括大型医院的病房、门诊、急诊、检验科、手术室、监护室;基层医院、社区保健站和私人诊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灾害医学救援现场、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2、POCT的特性和应用2.1 POCT的特性①快速获取结果,大大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时间;②仪器小型便携;③使用标本微量,甚至不需要标本;④操作简单,非专业人员经简单培训或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⑤综合使用成本低。
2.2 POCT的应用2.2.1 临床领域的应用在临床领域,POCT的主要优势在于缩短样本周转时间(TAT),达到快速诊治的目的,缩短了患者在诊疗场所的停留时间。
不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患者满意。
在医院内,POCT医学装备应用广泛,包括院内急诊科、ICU、呼吸科、心内科、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CGIA)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质,如农药残留、细菌、病毒、毒素等,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基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原理,是一种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
同时,该技术利用了胶体金颗粒的物理特性,即在特定pH值下,胶体金颗粒呈现出红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谱。
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后,存在于测试区的胶体金颗粒会沉淀下来,使红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谱消失或变浅,从而可以获得结果。
目前,CGIA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CGIA技术可用于检测牛奶中的咖啡因和抗生素残留、肉和海鲜中的细菌、病毒、病原菌和其它污染物质等。
在植物源性食品检测中,CGIA技术可用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食用油中的氯丹残留、谷物中的镉污染等。
此外,CGIA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饮料、水产品、奶制品、肉制品、调味品等食品中的快速检测。
CGIA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迅速、用量少、化学废物少、设备要求少、误差小、灵敏度、特异性高,可以在平板和便携式检测设备上使用。
这使得CGIA技术成为了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也需要注意,CGIA技术的敏感度较高,但定量度不如高通量手段。
因此,在现场快速检测中,CGIA技术可以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面检测。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作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物质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食安管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宋贞绪1,王建民2,李 强2(1.郓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菏泽 274700;2.郓城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菏泽 274700)摘 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流通以及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过程中,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污染,增加腹泻、中毒、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检测技术是食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快速检测技术可现场抽样检测,不需要存储密封带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可快速得出检测结果,将其应用在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对保障人们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势,同时探讨了化学比色法、酶抑制法、免疫学和生物传感等技术在食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管;化学比色法;酶抑制法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inFood Safety SupervisionSONG Zhenxu1, WANG Jianmin2, LI Qiang2(1.Yuncheng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Heze 274700, China;2.Yuncheng Coun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Heze 274700, China)Abstract: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ork is related to people’s food safety. Throughout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of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packaging, circulation and sales, it is susceptible to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creasing the risk of diseases such as diarrhea, poisoning,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foo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for on-site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it does not need to be stored and sealed into the laboratory for testing. It can quickly obtain the detection results.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nking and eating of the mass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colorimetry, enzyme inhibition, immunology and other common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Keywords: rapid detection technolog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chemical colorimetry; enzyme inhibition method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增产增收并消灭病虫害,大量未消解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作物果实中,造成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人如果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可能引起呼吸道、消化疾病以及中毒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引起人体死亡。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要点
⑵经济性快速检测作为对不合格产品的一种筛检方法,
需要筛检的数量大, 要求单件快速检测成
本要尽量低,以便于深入广泛开展各快速检测工作。
⑶检测的种类多、 范围广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
对尽可能多的样品
种类进行筛检,以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三)现场快速检测的特性
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在本质上都属于检验或检测的范畴,都是将物理特性、化学 反应和生物反应等应用到检测中。
受操作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1
二、现场快速检测分类 1、根据检测要求分 类别
适用范围
结果表述
定性检测 限量检测
快速检测是否有有毒有害物 有毒有害物是否超过规定限值或有害成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值
阳性、阴性 合格、不合格
半定量检测
计算出被测参数的大约含量
合格、不合格
定量检测
适用于大多数理化指标
酶底物检测法
( Ortho-nitrophenyl- β -D-galactopyranoside )使培养液呈黄色,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
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产生
β -葡萄糖
肠菌群、大肠埃希氏
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 )分解 MUG ( 4-methyl-umbelliferyl- β 菌
⑶稳定性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对同一样品同一项目的快速 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包括有较高的效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2.可操作性指标 ⑴便捷性从采样到样品制备,从实验准备到操作过程,能够方便操作并快速完成。尤其是仪器容 易操作,结果容易判读,适合于基层一线人员开展工作。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和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迅速、敏感、特异性好,并且易于操作的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
首先将目标分子作为抗原,与特异性的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将其与胶体金颗粒结合。
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胶体金颗粒结合时,会发生颗粒聚集,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所需检测的目标分子,从而实现快速检测。
1. 快速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无需复杂的操作步骤,通常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检测。
对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快速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2. 敏感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目标分子的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分子。
这使得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及时发现微量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健康。
3. 特异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目标分子的检测特异性好,能够区分目标分子和其他干扰物质,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4. 易操作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现场检测环境。
5. 成本低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试剂成本低廉,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检测成本。
1. 残留农药检测: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出口国家来说,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食品出口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2. 食品中毒素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例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毒素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毒素污染问题。
简述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Sep. 2020 CHINA FOOD SAFETY151食品科技快速检测技术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检测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
但是在当前阶段,我国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检测机构重视检测技术的研发,使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由于检测流程相对简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因此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1 免疫快速检测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深入发展,传统的食品检测手段已经很难满足食品检测的需求,为了切实有效的提升食品检测速度,检测人员可以借助免疫快速食品检测法来展开食品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展开食品检测,有着很广的应用范围[1]。
这种检测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又分为多种检测技术,如放射免疫法、免疫层析法以及荧光免疫法。
这种检测方法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食品安全展开检测,并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
放射免疫法是利用同位素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标记,对食品展开快速的检测。
荧光检测法通过荧光这种物质对物体进行标识,并通过特异性反应展开有效的识别,该技术应用到了最新的纳米技术。
免疫层析法也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微生物的表面运动,并使其和标识物体产生显色反应,能够非常快速的检测出农药残留。
2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和其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不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应用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这种快速检测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我国食品安全部门的肯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2]。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的扩增、检测,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
这种检测技术有着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但是如果食品中存在死亡的有害生物,这种检测方法也会显示污染,这就对检测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有的时候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数据偏差。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增产增收并消灭病虫害,大量未消解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作物果实中,造成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人如果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可能引起呼吸道、消化疾病以及中毒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引起人体死亡。
因此,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快速检验方法的检验速度快,不需要样品进行封存转运,处理步骤少,现场检验即出结果,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公信力。
关键词: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管;应用引言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然而,随着食品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此,食品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的关键环节便是食品安全检测。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虽然准确,但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满足当前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提高监管覆盖范围和效率,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系统,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还能大大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然而,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选择、体系构建、标准制定和研发推广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价值1.1扩大监管覆盖范围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加工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发多样化。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当前广泛和深入的监管需求。
快速检测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扩大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覆盖范围。
无论是病原菌、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还是非法添加物,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有效监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的专一性识别来快速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在试剂纸上形成一条稀释液前进的前沿,当待检样品中含有目标成分时,会与胶体金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发生凝聚,导致胶体金颗粒的前进受阻,从而形成一条明显的测试线。
通过观察测试线的形成情况,就能够判断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中毒事件往往发生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问题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迅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迅速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敏感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时耗力,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生产现场、市场和餐饮场所等地方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质量追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质量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食品的原料、生产过程、流通环节等进行追溯,可以找出食品质量问题的来源,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食品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食品,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对于食品质量追溯和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农药中毒事件愈演愈烈,引发了各界对此的关注。
尽管国家对农药的使用以及检测很严格,但是还是有很多农药中毒事件。
在很多人看来,安全甚至比温饱还要重要,所以农产品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整理了关于农产品快速检测以及怎样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所保障。
标签:快速检测;农产品;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国工业、农业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也逐年上升,同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农产品的不合格也与环境的变化有关联。
目前我国有很多关于农产品安全的法律,但是很多关于农产品中毒事件都是在顶风作案,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日渐完善,农产品的安全有所提高。
我们还需要了解中国农药是怎样使用,使用多少以及有什么危害,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现在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所以现在的安全监测技术也有所提高,日后的检测技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一、农产品安全檢测现状农产品占据了我国食品消费总量的七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快速检测、自动鉴定、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构建一个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
中国使用农药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其中超过百分之九十多的农药具有致癌性,比如,玉米还有麦子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储存就会有很大的危害。
但是检测时候需要的工序比较繁琐,食品检测体系不够完善,耗费时间较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太短,所以要引进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来检测农产品,从而使其保证农产品的新鲜。
在检验农产品是否合格时,很多人没有检测意识,而且检测机构较少,设置的地点也不是很合理。
不过我国目前生物化学技术使用频率较高,而且使用时操作方便,省时,成本低,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最主要的是生物化学技术的准确性比较高,这种技术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快速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优势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将标记了胶体金颗粒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靶分子发生特异性识别结合,形成抗原-抗体-胶体金复合物。
随后将复合物加载到免疫层析膜上,待样品在膜上流动时,复合物将随之流动,并在免疫层析膜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条带,最终通过观察胶体金颗粒在免疫层析膜上的聚集情况来判断待测物质的存在与浓度。
(1)快速性:该技术检测时间短,通常在30分钟以内即可得到结果,适用于快速现场检测。
(2)灵敏度高: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质,具有良好的散射光学性能,检测灵敏度高,可达到ppb或ppm级别。
(3)特异性强:抗体的高特异性保证了该技术对靶物质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可准确判断待测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存在与浓度。
(4)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步骤和条件,操作简便,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1. 农药残留检测:2. 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3. 食品真伪鉴别: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的真伪鉴别,通过对食品成分中的特定分子进行快速检测,判断食品原料的真实性,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4. 生物毒素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将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卫生监督中的应用现场快速检测基础一、概述(一)现场快速检测定义及特点1.概念现场快速检测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同国标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够在现场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的行为。
2.特点现场快速检测有以下特点:⑴应用于现场。
⑵实验准备简化。
⑶样品处理简化或自动化。
⑷结果判读直观化。
⑸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30分钟内出具结果。
(二)衡量快速检测方法优劣的指标1.技术性指标⑴灵敏性即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对不合格食品(项目)的检出能力,这是作为快速检测检测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指标,快速检测方法只有达到一定的灵敏度(检测下限),才能保证不合格样品(项目)全部被检出而不漏检。
针对不同样品中的污染物其快速检测方法需要相应的灵敏度⑵特异性即针对性强,假阳性低,一种快速检测方法最好只针对所检测项目,其他非检测项目或物质对检测结果无影响。
另外,特异性还意味着有较低的错检率,错检率和假阳性太高将会大大增加可疑阳性结果实验室确认的工作量。
假阳性可以通过重复的快速检测试验而降低。
⑶稳定性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对同一样品同一项目的快速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包括有较高的效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2.可操作性指标⑴便捷性从采样到样品制备,从实验准备到操作过程,能够方便操作并快速完成。
尤其是仪器容易操作,结果容易判读,适合于基层一线人员开展工作。
⑵经济性快速检测作为对不合格产品的一种筛检方法,需要筛检的数量大,要求单件快速检测成本要尽量低,以便于深入广泛开展各快速检测工作。
⑶检测的种类多、范围广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对尽可能多的样品种类进行筛检,以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三)现场快速检测的特性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在本质上都属于检验或检测的范畴,都是将物理特性、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等应用到检测中。
2.现场快速检测之所以在卫生监督体系中受到格外重视,是由于该项技术与实验室相比有如下优势:实验室检测的劣势:⑴实验室检测数量有限⑵实验室检测样品周期长⑶实验室检测样品费用高现场快速检测的优势:⑴快速(缩短检测周期)⑵便捷(减少执法成本)⑶高效(提高执法效率)3.缺点⑴易干扰:受操作人员、仪器设备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⑵缺标准⑶计量认证二、现场快速检测分类三、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主要技术指标。
有测量范围、检测限、稳定性(包括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及噪声)、响应时间、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能力和准确度等。
2.要求⑴测定范围用于现场监测仪器的量程应包括0-10s范围,s为标准中规定的限值或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同)在测量范围内应尽可能呈线性关系。
⑵检测限分析仪器要求的最低测定量应小于或等于1/5s。
⑶稳定性分析仪器的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以及噪声水平应小于或等于仪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以称满量程)±1%。
⑷响应时间被测物的响应时间与仪器测量原理和类型有很大关系,很难作出统一规定。
对于电化学分析仪应小于5min,而其它仪器应小于2min。
⑸精密度重复性误差在仪器量程上、下限值点,重复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10%,全量程范围内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就应小于7%,再现性误差3台或3台以上仪器,在仪器中间量程点,重复测量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应小于7%。
⑹抗干扰能力仪器对现场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质的干扰系数总和应小于或等于10%。
⑺准确度在测量范围内仪器示值与约定真值之间相对误差应小于10%。
总确不定度小于或等于25%。
3.性能检定的内容稳定性实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噪声)、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灵敏度和检出限、精密度评价实验、响应时间、抗干扰实验、准确度评价实验。
4.现场检测仪器的校准(1)零点校准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置于调零档,将零空气或零点校准气,从进样口进入仪器,待基线平稳后,调节零点旋钮,使仪器基线对零。
(2)稳定性校准a.单点量程校准是对呈线性关系的仪器常用的校准方法。
实际上只校准仪器量程的上、下限值。
上限值取满量程的80%-90%范围内任一浓度点,下限值取零点。
上、下限值校准后,连成一条直线,也就是全量程都校准了。
所以单点校准又称为线性度校准。
校准步骤:待仪器零点校准后,从仪器进样口输入量程校准气(浓度为满量程的80%-90%标准气体)。
待仪器输出示值稳定后,调节量程旋钮,使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的约定值相一致。
零点校准和单点量程校准需进行两次。
b.多点量程校准对于非线性仪器常用多点校准。
一般校准全量程5个浓度点(0、20%、50%、70%、和90%),校准步骤与绘制标准曲线方法相同。
(3)对照样品校准(4)气体流量校准(5)其他仪器如玻璃电极,传感器、比色计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一、应用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检测机构及人员、检测方法和频率、检测项目和操作规程以及出具检测报告的形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二)规范性的原则检测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监督检测规章要明确检测的程序要求。
规范机构和个人的行为,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保证出具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准确性原则保证现场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人员进行培训。
对设备耗材,标准物质进行管理,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环境进行管理。
二、适用的相关法律(一)公共卫生体系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
(二)实验室资质认定法律法规《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标准化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三、应用范围(一)日常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卫生监督工作中涉及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室内空气质量、饮用水水质、放射防护等,常规的方法不能完全发现其中的问题,须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专业设备,通过开展现场检测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二)重大活动保障在提供重大活动保障时,通过现场检测可以及时掌握现场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等卫生状况,现场确认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突发卫生事件处理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应用,是高科技成果在卫生执法领域的体现,可以帮助卫生执法人员在处理相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赢得时间,快速查找事件原因,为卫生监督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常用检测指标与标准(一)饮用水卫生监督1、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等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剂含量、PH值、重金属等指标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卫生标准,快速对生活饮用水作出初步评价。
2.检测项目混浊度、余氯、二氧化氯、PH、氟化物等。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旅店业、文化娱乐场所等7类23种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游泳池场所、淋浴场所池水的卫生状况检测。
(三)放射卫生监督1.适用范围对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放射剂量水平监督检测。
2.检测项目χ、γ、中子照射,α、β表面污染,医用χ射线诊断影像质量控制等指标。
(四)学校卫生监督1.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小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校。
2.检测项目照度、噪声、室内温度、室内空气质量(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水质(浊度、余氯含量)、学校内建筑设备、设施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等。
五、现场快速检测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一)仪器的选择应根据检测目的、对象、被测指标、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方法、量程等技术参数选择符合国家(二)确定现场快速检测指标和方法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方法,其次是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卫生标准:1.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共12个)2.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约40个)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 健康相关产品(2个)检测规范:1.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 职业卫生(1)劳动卫生标准(2)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标准检测方法: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2.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样规范:1.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饮用水样的采集与保存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三)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准确、明了1、公共场所发证监测和复证监测经常性卫生监督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突发事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等提供依据(四)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在检测前,应根据被检测对象的性质、规模大小、相应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检测点数量、位置(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1、空气质量的监测点应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2、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高层建筑物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三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三个平面上布点。
3、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米,高度0.8~1.2米。
4、确定监测点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
室内面积<16㎡,测中央一点;16㎡~30 ㎡,对角线三等分测两点;30 ㎡~60 ㎡,对角线四等分测三点;60 ㎡以上梅花设点测五点。
5、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等微小气候,采样量和采样时间。
浓度单位ppm与mg/m3的换算公式:mg/m3=M/22.4×ppm×[273/(273+T)]×(Ba/101325)M--为气体分子量ppm---测定的体积浓度值T--温度(℃)Ba--压力(帕斯卡)(五)监测数量要求1、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
2、核(发)证时空气监测应该监测一天,每日上午、下午和晚上各采样一次,或者在营业前、营业中、营业结束前各采样一次。
每次采样应测平行样。
3、经常性卫生监测可以只进行一次性监测或者在营业高峰期监测一次,每次采样应采平行样品。
4、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时,要连续监测三天,每次监测必须采集平行样品。
5、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监测时,其监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对各类卫生用品、用具投入使用总数不超过10件的单位,各类物品的采样量应在1件以上。
(六)检测项目的确定1、根据检测目的,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地方卫生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项目;2、没有国家或地方卫生标准的,可参照同类卫生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确定检验项目;3、特殊情况下根据卫生监督需要和受检对象提供的有关资料予以确定。
(七)现场快速检测数据处理1、原始记录是记载检测数据的证实性文件,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应注意规范性和标准化要求,要遵循“谁出错,谁改正”的原则。
2、数据整理:测定的数据与监测仪器灵敏度和分辨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