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的革命生涯与气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9月上旬
叶挺(1896—1946),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家、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在其光荣而伟大的革命生涯中,叶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与浩然的革命气节。
1914年,年仅18岁的叶挺被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录取,开启了他30多年的戎马生涯。1918年,他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第二年加入驻守在福建漳州的粤军,并加入刚组建不久的中国国民党,正式走上革命斗争道路。1920年,年轻的叶挺率领部队在作战中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桂系军阀,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一敌四的奇迹,从此在军中声名鹊起。孙中山亲自任命他为警卫团营长。1925年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和第四军军部参谋处长。1926年叶挺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北伐号召,率领部队从广东出发,经过4个多月的激战控制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叶挺也被军中内外公认为“北伐名将”。1927年,叶挺在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中不断升迁,历任副师长、师长和副军长[1]226。此时,三十而立的叶挺在革命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非凡的个人成就。但他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在中国革命尚未成功的历史大环境下,叶挺以南昌起义为新的起点再续他光辉的革命斗争生涯。
一、南昌起义中的叶挺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叶挺作为主要领导者,在起义的谋划和组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27年4月至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在武昌和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作为国民军师长的叶挺对蒋介石、汪精卫于革命的叛变行为深恶痛绝,毅然放弃师长的优厚待遇,投入到艰苦的革命事业中去。当汪精卫等人企图摧毁共产党军事力量时,时任第四军军长的张发奎逼迫叶挺交出兵权,并准备歼灭叶挺部队。当叶挺得知此阴谋后,拒绝接受国民党命令,给予了国民党沉重打击。随后,他毅然决定联合贺龙等人向国民政府施压,并率军到达了南昌,为南昌起义做准备。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人对
在短时间内与国民党决裂缺乏思想准备,忽略了军队武装建设,因此在政变发
生时失去应对先机。在共产党的领导人大多
专于思想政治工作而疏忽军事准备工作时,叶挺则表现出积极重视的态度,在战前想尽
办法增强军事作战力量。叶挺为扩充军力,保证军队作战数量与质量,亲自南下招兵买马。许多优秀的、革命积极性高涨的青年被召集到南昌起义队伍中,大大提高了起义部队的作战实力。在共产党的三大起义主力军中都有叶挺的部下。在叶挺帮助下,新组建军队的一切活动与组织关系都由共产党负责,完全不受国民党方面制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共
产党军队,实现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南昌起义爆发后,叶挺凭借所率部队数量庞大且战斗力强成为起义主力军,承担了大部分军事作战任务。叶挺在起义中亲自上阵指挥部队作战,以灵活的战术与敌人周旋。起义的南昌处于共产党的控制下,叶挺在军中担任要职。他发电报给张发奎,希望他能够支持和参与革命,虽然没能成功,但他争取到了蔡廷锴的部队加入起义军队伍。尽管后来蔡廷锴部队中途脱逃没有将起义坚持到底,但在当时情况下,叶挺能够争取到蔡廷锴部
队,本身就对南昌起义起到了支援作用[2]9。
二、勇挑新四军重任的叶挺
南昌起义终因寡不敌众等多种原因而失败,叶挺被迫转移至香港,后又于1927年
年底潜回广州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起义再
次失败后,叶挺经香港先后流亡至马来西亚、日本、苏联,于1932年辗转到澳门隐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一次为民族大义进行合作,整编各自军队共同抗日。国民党方面同意共产党提出的将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成一个正规军的意见,但双方对军长人选一事各执一词,争论激烈。国民党提出由张发奎或陈诚担任军长,而共产党题名的人选是彭德怀或叶
剑英。就在双方各不相让、争执不下的时候,周恩来于1937年8月在上海约谈了叶挺,想请叶挺出面负责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整编工作。此时的叶挺已在国外流亡近10年,期间还脱离了共产党组织,后来虽与宋庆龄、陈友仁、邓演达、蔡廷锴等国民党名宿有过合作,但总显得与国民党政府有些格格不入。尽管叶挺与国共两党都有过嫌隙,但国难当头,正苦于报国无门的叶挺以满腔爱国热血欣然接受周恩来的恳请,从而成为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的最佳军长人选。
1937年9月28日,在没有事先征求中共中央意见的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发文宣告命令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在得知此消息后,中共中央并没有直接反对这一命令,而是对叶挺的军长任命持保留意见,认为有必要对脱党已久的叶挺在政治立场与动向上作进一步考察。1937年11月,深感未获得中共中央信任的叶挺亲赴延安拜会毛泽东。在与
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深入交换意见之后,共产党方面认可了他的新四军军长职务,也基本相信叶挺可以掌控共产党所认可的新四军发展方向。但是,中共中央并没有批准叶挺提出的恢复党籍要求,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国共合作。延安会谈之后,叶挺应蒋介石
的要求马不停蹄飞赴南京与蒋会面。蒋介石
对叶挺在延安的言行举动非常不满,当面斥责了叶挺。叶挺也毫不示弱,威胁辞去新四军军长职务。蒋介石见状,认为国共合作抗日大局已定情况下没有比叶挺再合适的新四军军
长人选,因而也就很不情愿地挽留住了叶挺,但同时也基本失去了对叶挺的信任。
就这样,在国共两党的同意下,叶挺于1937年11月底赴武汉以军长身份组建新四军,并领导新四军抗日作战。在接下来的三年多军长生涯里,叶挺的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用在了与国民党的交涉、谈判上,一定程度上成功抵制了国民党方面对新四军的政治压力。而在指挥军事作战方面,叶挺于1938年率领新四军彻底粉碎了日军对皖南地区的扫荡,在抗日战争之初就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
张气焰,
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三、“皖南事变”中的叶挺1940年10月19日,白崇禧、何应钦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强行命令当时驻守黄河以南流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30日内转移至长江以北地区。中共中央以维护抗日大局为重,同意调离皖南的新四军部队。1941年元旦新年刚过,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及支队共计9000余人从云岭出发向北
转移。1月6日,
当部队行进到茂林地区时,叶挺将军的革命生涯与气节
□马福
叶挺全家合影
M
ingrendang'an·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