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PPT: 炎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度发热对机体有一定的抗损伤作用,但是 过度发热对机体是不利的。
2.白细胞增多:炎症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增多。化脓性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增多,寄 生虫性炎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与机能亢进 肝、脾和 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的网状细胞以及血 窦、淋巴窦的内皮细胞增生,吞噬功能增 强。
4.血清急性期反应物形成(①C-反应蛋白,②血清 淀粉样物质A,③纤维蛋白原,④α1-抗糜蛋白酶, ⑤铜蓝蛋白.运铁蛋白。)
具有保护炎区组织细胞、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激 活补体和抑制血凝等作用。
5.实质脏器Fra Baidu bibliotek质性变化。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任何炎症的局部都有变质、渗出和增生3种变化, 缺一不为炎症!
2.因致炎因子、炎症类型或炎症的时期不同,三者 的变化程度有所差异。
3.炎症初期或急性炎症,常以变质、渗出变化为 主,增生不明显,慢性炎症尤其后期,则多以增 生变化为主。有时它们也可互相转化。
对机体也有不利的作用: 可引起机体的各种机能障碍,如支气
管炎、肺炎影响呼吸功能;脑膜脑炎影响 神经功能;心包炎影响心功能。
(三)白细胞的游出
1.概念 白细胞的游出(渗出):在炎症过程中,
伴随着局部血流组织减慢及血浆成分的 不断渗出,白细胞也主动通过微血管壁 进入炎区内,这种现象称为白细胞的游 出(渗出)。 炎性细胞浸润:渗出的炎性细胞在炎区 内聚集,称作炎性细胞浸润。
[引自:(德)U-N.里德等主编,武忠弼主译.里德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渗 出
炎症过程中,随着血流变慢和血管壁 通透性升高,血液的液体成分可通过微 静脉和毛细血管进入到组织内,这种现 象称为渗出。 液体成分的渗出:血浆成分 有形成分的渗出:WBC、RBC等
炎症局部组织肿胀的原因及病理基础。
(三)白细胞的游出
血液轴流
1. 边移:轴流→边流,滚动靠近血管壁。 2. 贴壁: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3. 游出:白细胞变形穿过内皮细胞间隙→炎区。
白细胞边流→贴壁(光镜HE)
白细胞游出(透射电镜)
(四)趋化作用
白细胞在某些化学刺激物作用下,作单一定向 的运动,称为趋化作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 趋化因子。
渗出液:血浆成分的渗出→炎性渗 出液,炎性水肿.
炎性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的细胞如 WBC、RBC等
炎性渗出物:渗出液+炎性细胞
渗出为重要的抗损伤过程,是多种炎症介 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充血、血管壁通 透性升高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3. 炎性渗出液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有重要防御作用: 稀释毒素和炎症病理产物; 带来抗体、补体、营养,杀灭病原体; 限制病灶发展。
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有些吸引粒细 胞而不吸引单核细胞,有些则相反,少数可同 时吸引两种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主要是细菌产物、C3a、 C5a和白三烯B4等。
4.痛(dolor) 主要是由炎症介质、钾离子和 氢离子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5.机能障碍(loss of function) 上述临诊表现 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 致热原的作用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 其代谢产物,组织细胞的坏死崩解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等)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3.功能变化 功能降低至完全丧失。
二、血管反应—渗出
(一)概念
炎症时血液中液体成分和 细胞成分,透过小静脉和毛 细血管进入炎区的现象。
(二)渗出的过程
1. 血管反应: 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短期收缩后 扩张,血流加快 炎性充血; 而后,血流减慢 淤血。 炎症早期组织发红的基础。 炎性充血对机体的意义?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引自:(德)U-N.里德等主编,武忠弼主译.里德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红(rubor) 由充血所致。初期呈红 色。炎症的发展,转为暗红色或紫红 色。
2.肿(tumor) 由充血、炎性水肿以及 组织细胞变性肿胀所致。
3.热(calor) 动脉性充血时,分解代谢增强, 产热增加,发热症状。一般体表的急性炎 症比较明显。
3.物理性性因素:高温、放射线、紫外线和 电击等。
4.变态反应; 例如,青霉素过敏反应,结核分 支杆菌引起 的传染性肉芽肿,抗原抗体复 合物沉着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等。
5.某些排泄物或内容物异位 例如 胃、肠穿孔 或膀胱破裂所导致的腹膜炎,家禽的卵黄 进人体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等。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 一、炎症的局部症状 (五大临床症状)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菌产物、补 体裂解产物等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细菌产物、C5a、C5b67等 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5a、C5b67、ECF-A
等。 白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引起白细胞的定
向运动
不同类型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较强,而 淋巴细胞则较弱。
一、组织损伤—变质(alteration) 二、血管反应—渗出(exudation) 三、细胞增生—增生 (proliferation)
一、变质——组织损伤
变质(altera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 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1.形态变化 形态的变化发生在实质细胞或间质。 表现变性,坏死。
2.代谢变化 炎区代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 增强和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局部出现酸中毒。
炎症 Inflammation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症状及全身反应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四节 炎性细胞 第五节 炎症介质 第六节 炎症分类 第七节 炎症的结局和生物学意义
重点: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的 临床症状及全身反应,炎症的生物学意 义,炎症分类。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一、炎症的概念
炎症是机体在致病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以防御为主的应答性反应。它是机体 全身反应在局部的表现,其局部临床症 状为红、肿、热、痛、机能障碍,其基 本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增生。
二、炎症的病因
1.生物性因素; 最为常见,(细菌、病毒, 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 寄生虫等)
2.化学性因素; 比较常见(强酸、强碱、松 节油、)
2.白细胞增多:炎症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增多。化脓性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增多,寄 生虫性炎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与机能亢进 肝、脾和 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的网状细胞以及血 窦、淋巴窦的内皮细胞增生,吞噬功能增 强。
4.血清急性期反应物形成(①C-反应蛋白,②血清 淀粉样物质A,③纤维蛋白原,④α1-抗糜蛋白酶, ⑤铜蓝蛋白.运铁蛋白。)
具有保护炎区组织细胞、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激 活补体和抑制血凝等作用。
5.实质脏器Fra Baidu bibliotek质性变化。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任何炎症的局部都有变质、渗出和增生3种变化, 缺一不为炎症!
2.因致炎因子、炎症类型或炎症的时期不同,三者 的变化程度有所差异。
3.炎症初期或急性炎症,常以变质、渗出变化为 主,增生不明显,慢性炎症尤其后期,则多以增 生变化为主。有时它们也可互相转化。
对机体也有不利的作用: 可引起机体的各种机能障碍,如支气
管炎、肺炎影响呼吸功能;脑膜脑炎影响 神经功能;心包炎影响心功能。
(三)白细胞的游出
1.概念 白细胞的游出(渗出):在炎症过程中,
伴随着局部血流组织减慢及血浆成分的 不断渗出,白细胞也主动通过微血管壁 进入炎区内,这种现象称为白细胞的游 出(渗出)。 炎性细胞浸润:渗出的炎性细胞在炎区 内聚集,称作炎性细胞浸润。
[引自:(德)U-N.里德等主编,武忠弼主译.里德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渗 出
炎症过程中,随着血流变慢和血管壁 通透性升高,血液的液体成分可通过微 静脉和毛细血管进入到组织内,这种现 象称为渗出。 液体成分的渗出:血浆成分 有形成分的渗出:WBC、RBC等
炎症局部组织肿胀的原因及病理基础。
(三)白细胞的游出
血液轴流
1. 边移:轴流→边流,滚动靠近血管壁。 2. 贴壁: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3. 游出:白细胞变形穿过内皮细胞间隙→炎区。
白细胞边流→贴壁(光镜HE)
白细胞游出(透射电镜)
(四)趋化作用
白细胞在某些化学刺激物作用下,作单一定向 的运动,称为趋化作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 趋化因子。
渗出液:血浆成分的渗出→炎性渗 出液,炎性水肿.
炎性细胞:渗出到血管外的细胞如 WBC、RBC等
炎性渗出物:渗出液+炎性细胞
渗出为重要的抗损伤过程,是多种炎症介 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充血、血管壁通 透性升高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
3. 炎性渗出液对机体的影响
对机体有重要防御作用: 稀释毒素和炎症病理产物; 带来抗体、补体、营养,杀灭病原体; 限制病灶发展。
趋化因子的作用是有特异性的,有些吸引粒细 胞而不吸引单核细胞,有些则相反,少数可同 时吸引两种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主要是细菌产物、C3a、 C5a和白三烯B4等。
4.痛(dolor) 主要是由炎症介质、钾离子和 氢离子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5.机能障碍(loss of function) 上述临诊表现 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1.发热 致热原的作用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 其代谢产物,组织细胞的坏死崩解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等)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3.功能变化 功能降低至完全丧失。
二、血管反应—渗出
(一)概念
炎症时血液中液体成分和 细胞成分,透过小静脉和毛 细血管进入炎区的现象。
(二)渗出的过程
1. 血管反应: 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短期收缩后 扩张,血流加快 炎性充血; 而后,血流减慢 淤血。 炎症早期组织发红的基础。 炎性充血对机体的意义?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引自:(德)U-N.里德等主编,武忠弼主译.里德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红(rubor) 由充血所致。初期呈红 色。炎症的发展,转为暗红色或紫红 色。
2.肿(tumor) 由充血、炎性水肿以及 组织细胞变性肿胀所致。
3.热(calor) 动脉性充血时,分解代谢增强, 产热增加,发热症状。一般体表的急性炎 症比较明显。
3.物理性性因素:高温、放射线、紫外线和 电击等。
4.变态反应; 例如,青霉素过敏反应,结核分 支杆菌引起 的传染性肉芽肿,抗原抗体复 合物沉着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等。
5.某些排泄物或内容物异位 例如 胃、肠穿孔 或膀胱破裂所导致的腹膜炎,家禽的卵黄 进人体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等。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 一、炎症的局部症状 (五大临床症状)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菌产物、补 体裂解产物等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细菌产物、C5a、C5b67等 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5a、C5b67、ECF-A
等。 白细胞膜上有相应的受体,引起白细胞的定
向运动
不同类型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敏感性不同,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较强,而 淋巴细胞则较弱。
一、组织损伤—变质(alteration) 二、血管反应—渗出(exudation) 三、细胞增生—增生 (proliferation)
一、变质——组织损伤
变质(alteration)是指炎症局部组织细胞发 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1.形态变化 形态的变化发生在实质细胞或间质。 表现变性,坏死。
2.代谢变化 炎区代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 增强和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局部出现酸中毒。
炎症 Inflammation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症状及全身反应 第三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四节 炎性细胞 第五节 炎症介质 第六节 炎症分类 第七节 炎症的结局和生物学意义
重点: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的 临床症状及全身反应,炎症的生物学意 义,炎症分类。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一、炎症的概念
炎症是机体在致病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以防御为主的应答性反应。它是机体 全身反应在局部的表现,其局部临床症 状为红、肿、热、痛、机能障碍,其基 本病理变化为变质、渗出、增生。
二、炎症的病因
1.生物性因素; 最为常见,(细菌、病毒, 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 寄生虫等)
2.化学性因素; 比较常见(强酸、强碱、松 节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