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发展循环经济【摘要】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循环经济,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场包括从经济增长方式到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深刻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因而,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耗等融为一体。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粗放增长转变为集约增长。
同时,循环经济还能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持续发展框架中。
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循环经济是永续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循环经济是指将资源的生命周期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通过一系列的循环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以下战略意义和相关措施:1. 守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将资源的回收利用作为重要环节,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通过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关措施包括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利用、推广资源节约技术、加强污染物减排等。
2. 促进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经济发展。
相关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倡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研发等。
3. 提升产业竞争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资源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循环流动,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加强合作和协同创新,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相关措施包括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等。
4. 面向未来发展:循环经济是适应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和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外依赖性,增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关措施包括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力度等。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现的相关措施。
通过守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面向未来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目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及建议

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及建议
首先,应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通过法律
的约束力,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要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在能源结构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要加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
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容量,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耗资源的行为。
注重生态
系统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生态
价值纳入经济补偿范畴,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
对于环境资源受损的企业,提高其环境成本,加大环境税收和排污费的征收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第五,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加强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再利用,鼓励绿
色消费和生产,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除了以上五点,还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通过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
和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
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要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制定环境法律法规、推
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生态补偿机制、推
行循环经济模式和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等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落实上述策略
和建议,才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04
政策实施效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节约
循环经济政策强调减少资源消耗 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
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高效利用
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提高 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能源、水资源等消耗。
回收利用
推动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促进再 生资源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循环
利用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减少污染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 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保护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修复生态环境,保 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监管
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 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
01
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
02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绿色发展
03
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
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01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绿色消费
02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广低碳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
3
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如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 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专业人才
循环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影响

循环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压力的增加,循环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再利用为目标的经济模式,它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循环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探讨其带来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资源利用方面的影响1.1 资源节约利用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推广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循环经济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这种资源节约利用的方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补给的需求。
1.2 能源转换和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为能源转换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传统经济模式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而循环经济则倡导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循环经济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
二、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2.1 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废物即资源”,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可以大幅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从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的物质和能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2 污染物减排循环经济发展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施建设,循环经济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此外,通过资源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可以降低污染物的环境释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3.1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目前,循环经济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还不够成熟,制约了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发展。
因此,需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并加强相关行业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2 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建设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课件

合作共赢
05
CHAPTER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
丹麦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实现了对化石燃料的替代,大幅降低了碳排放,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佼佼者。
德国通过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实现了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全球提供了循环经济的典范。
德国垃圾分类回收
丹麦风能发电
VS
北京市通过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全国树立了垃圾分类的榜样。
循环水利用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用水行为。
03
CHAPTER
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法规
该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文件,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建立了排放权交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将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向低碳、环保转型。
技术进步和创新将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如废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等。
应对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强调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概念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经济转型
社会福祉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意义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及其生态意义一、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背景介绍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类型三、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四、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五、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展望和挑战一、中国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循环经济成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很多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类型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模式。
根据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的不同方式,循环经济可分为内循环经济、外循环经济和闭合循环经济。
内循环经济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自给自足,通过内部循环利用或再生利用废弃物等资源,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外循环经济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资源循环的联系,共同利用资源,如同城市的垃圾互换等。
闭合循环经济则是指将再生能源和废弃物回收利用,其目标是将所有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再生利用。
三、中国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基于国情的创新: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国情的适应性很强,综合考虑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
2.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国的循环经济模式始终坚持“节约为本、保护环境”的原则,实现了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化的实践: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循环经济,采取鼓励、进口、补贴等多种政策手段,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4.政策的支持:中国的循环经济政策较为完善,政府在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多元化的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取得了多元化的成果,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循环经济旨在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那么,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多数人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和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此,政府、社会组织和媒体应当承担起宣传的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向公众普及循环经济的知识和理念。
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科普节目、公益广告,举办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活动,让人们明白循环经济不仅关乎地球的未来,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简单的行动来参与循环经济。
当每个人都能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
对于积极开展资源回收利用、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奖励,以提高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惩罚措施,迫使企业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和认证制度,为企业和产品的循环经济实践提供明确的规范和指导。
技术创新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需要研发更高效、更环保的回收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回收质量。
例如,对于废旧电子产品中的稀有金属,开发更先进的提取技术,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比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实现原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废料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简介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着眼于减少资源匮乏,减少因生
产和消费行为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综合经济发展
模式。
它以环境保护、资源恢复和利用、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等为核心,
深度发展环境友好型生产、消费、回收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环
境污染。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系统的资源循环机制。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步是强
化资源循环,把资源循环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观的系统框架中,建立健全资
源的循环机制,建立多元的资源循环体系,实现水、空气、能源、物质等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强调生产、消费的可持续性,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以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三是推动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技术,加大新能源和新材料研发力度,建立可持续产业体系,发展绿色消费,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四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体系。
什么是生态循环经济如何推动实施

什么是生态循环经济如何推动实施在当今社会,生态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循环经济呢?简单来说,生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线性的,即“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模式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短缺。
生态循环经济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新资源的开采和依赖,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其次,生态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大量的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和大气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而生态循环经济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再者,生态循环经济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那么,如何推动生态循环经济的实施呢?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推动生态循环经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出台严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标准,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制定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引导企业积极投身于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循环经济的投入和支持。
加强对生态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加大对生态循环产业园区和示范项目的建设投入,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环境保护的内涵。
环境保护简单来说,就是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这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那么,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从根本上说,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中,资源从开采、加工、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是单向的,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而循环经济打破了这种模式,通过对资源的反复利用和循环再生,大大减少了对新资源的需求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对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领域,推行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避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的环境责任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环境风险和成本,不得不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此外,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也促使企业加大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
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效益。
一方面,它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量。
生态经济如何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生态经济如何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在当今时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那么,生态经济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促进经济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的呢?首先,生态经济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
传统经济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的原材料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能源消耗过高。
而生态经济则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
例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实现废弃物的最小化;在能源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既能减少能源消耗,又能降低碳排放。
其次,生态经济促进了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许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如化工、造纸、冶金等。
通过引入生态经济理念,这些产业可以进行绿色改造和升级。
企业可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治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比如,在化工产业中,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降低了环境风险,还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者,生态经济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板结、水体污染等问题。
生态农业则注重遵循自然规律,采用生态友好型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农林牧的复合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生态农业不仅能够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态经济催生了新兴的绿色产业。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诸如环保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这些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点,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特别是当前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解决大量的废弃物回收问题方面为环保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一、循环经济对环境保护的意义1.降低资源消耗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一种“取、用、丢弃”的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大量消耗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而循环经济正是從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的实施不仅都市建设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满足工业设计和建筑方案的要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传统的经济模式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例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这些物质会对空气、水、土地及人类等多个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循环经济采用再生资源替代原材料,推广低碳技术,降低物质能耗,减少辐射能耗,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和危害程度,保护人们的健康。
3.节约初步处理成本废弃物在循环经济模式中可以通过处理、再利用、回收等方式来重新获得价值,从而减轻了初步处理成本。
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有助于节约初步处理的资金投入,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
4.创造就业机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创造就业机会。
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措施1.加强政策引领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政策引领是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提出一系列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和投资成本,激发更多企业、行业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技术研发和推广是循环经济的关键。
在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和低碳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循环经济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浅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浅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一、引言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消耗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环境与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及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些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证明,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也必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5个方面对这些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以及列举5个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二、循环经济1. 循环经济概述循环经济,又称资源循环利用经济,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的,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生产过程,使已经使用的物质成为再生资源,不断进行再生利用和再利用的经济方式。
2. 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国内企业在以废钢为原料的生产线上,废铁的利用率可达到95%以上;废铜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此外,新疆盆地油田对污水进行处理,开发循环水的使用,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3. 循环经济的瓶颈循环经济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
例如,废弃物的质量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再生资源的市场存在着价格过低现象,企业的再生利润较低,这让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三、绿色经济1. 绿色经济的定义绿色经济是指以生态为中心的经济模式,以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需求为根本目的,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2. 绿色经济的实践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当地政府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通过引进绿色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北京市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绿色+”行动,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例如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北京能源变革等。
3. 绿色经济的瓶颈虽然绿色经济在日趋成熟,但是其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例如:一些地方性政策实施不到位导致了绿色企业较少;绿色家电等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与推广。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优势,选择好发展的定位,弄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相协调要大力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优势,选择好发展的定位,弄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到发展的思路更具现实性、可行性、效率性。
因此,发展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却是贫乏,我国的许多能源资源总量在世界名利前茅如煤炭、天然气等;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然而这些作为我国人均资源却是很低,远远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的破坏,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始终还没有真正完成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待提高和推进。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和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一、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1、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上下工夫。
我国是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特色的生态循环经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生产方式单一、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能源资源人均量低且浪费严重、科学技术落后、教育水平滞后、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等等这些摆在我国面前不可逃避的现实,都给我们发展经济带来严重的阻碍。
直接的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效果和前景。
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我国的特色,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将会处于不利地位,丧失竞争能力,那么肯定会在残酷的世界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我国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论文3篇第一篇一、循环经济生态动力的演进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决定性力量。
随着人们对传统工业化弊端的认识逐步深入,人们从生态文明高度对传统生产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生产力”的概念[2]。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生态生产力将生态因素当作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强调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主张在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类进步和发展。
因此,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在生态文明阶段兼顾生态平衡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工业化大量生产、大量消耗、高环境污染的弊端,对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开启了对传统经济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或重建的实践。
其基本演进轨迹是:(1)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污染物处理为对象的末端治理阶段;(2)始于70年代中期,以生产过程改造为对象的清洁生产阶段;(3)始于80年代中期,以产品或服务绿色化为对象的产业生态化阶段;(4)21世纪以来,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对象的循环经济阶段。
由此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进着人类对经济系统的生态化实践,促进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下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生产力以生态资源经济化和经济系统生态化为实践动力,逐渐代替传统生产力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为目标的新生产方式,其运行动力直接表现为生态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地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称之为生态动力。
上述分析表明,生态动力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推动社会经济系统不断生态化、与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融合,最终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动力。
生态化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生态化循环经济发展对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我们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垃圾围城,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不断凸显。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生态化循环经济便成为了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生态化循环经济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再利用。
这种经济模式提倡“节约、循环、环保”的理念,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的排放,同时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尽管生态化循环经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经济模式,但是实施会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要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必须要有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政策保障。
其次,消费者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于绿色消费的意识和行为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三,现有产业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对污染治理的投入不够、技术创新不够、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等。
三、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对策1. 制定科学的政策: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支持力度。
2. 提高技术水平:技术是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基础,只有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让生态化循环经济不断发展。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
3. 增加消费者意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消费者意识。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环保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宣传,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购买率。
4. 改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是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关键。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并鼓励新兴行业的发展。
5. 加强科学研究和示范工程:政府可以组织一些示范性工程,鼓励科研机构不断开展新的科学研究和尝试,从而在生态化循环经济领域打造一些典型案例。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联系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联系一、引言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联系。
二、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概念1.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通过物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
2. 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指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目标。
生态经济是以可持续性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模式。
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联系1. 共同目标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等目标。
两者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2.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实现途径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等方式,实现了生态经济的目标。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废弃物不再是无用之物,而是一种可再利用和可转化的资源。
3. 生态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可以为循环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政策来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市场上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可以促进企业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4. 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保护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从而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等方式,也可以保护自然资源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5. 生态优先原则指导循环经济发展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
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 推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都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等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绪论2(一)调查目的。
2(二)调查方法。
2(三)调查内容。
2(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2二、龙感湖国有农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3(一)农场简介3(二)农场内的生态循环经济31、积极发展有机种植业。
42、大力发展特色纺织。
53、加速开发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54、农场循环经济产业链6三、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7(一)、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降低成本。
8(二)对于地区和国家而言,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8四、给国有农场加快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点建议8(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生态循环经济发展。
8(二)重视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
9(三)积极推广生态循环经济的试点经验。
9(四)加强生态循环经济的宣传,为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图表1:大桥新村清洁养殖示范图 (4)图表2:沼气发电示意图 (6)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促进国有农场可持续发展——对湖北龙感湖国有农场考察的思考摘要:国有农场是由国家兴办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组织。
国有农场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对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农场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着变化。
本文通过对湖北龙感湖国有农场的实地考察,了解了国有农场目前的经济现状,同时发现了现在农场中一个比较好的生产模式,我认为如果此种模式如果得到更加普遍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有农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实现国有农场更好的发展。
一、绪论(一)调查目的。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对于国有农场要想有广阔的前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次研究就是想要突破国有农场的发展瓶颈,提出促进国有农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并对此进行详细描述,给以其他农场一些借鉴。
(二)调查方法。
以实地考察、采访为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加上阅读整理一些相关文献,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调查内容。
以湖北省黄冈市龙感湖国有农场为参观对象,着重了解了国有农场发展中农业和工业的经济状况,从中总结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国有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本质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①2、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3、生态循环经济:是生态伦理学与循环经济的耦合体,是以“生态价值优先"理念为导引、以“区际共容发展、整体效益最大"为原则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直观地说,生态循环经济就是一种建立在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基础上的、追求生态环境价值和整体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龙感湖国有农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一)农场简介龙感湖农场,古称“雷池”。
“不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据辞书记载,东晋时政局动乱,京都建康不安。
驻防黄梅、九江一带的江州都督温峤想领兵东下,保卫建康,护国将军庚亮就给温桥写信说:“我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人过雷池一步也。
”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场,1996年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版图面积100平万公里,总人口3.6万。
龙感湖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是京九铁路经济走廊结合部。
辖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均耕地12亩,素以"鱼米之乡"著称。
现在农场为国家提供粮食外还新建了很多厂房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众多企业在这儿落户,正在进行商业步行街的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农工商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二)农场内的生态循环经济龙感湖国有农场内除了有很多按传统方法进行工农生产的产业,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龙感湖国有农场里已经有一些生态循环经济的印记。
1、积极发展有机种植业。
①楚永生,初丽霞.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②夏新华,焉潮.园区建设点亮鄂东明珠——湖北龙感湖农场大力发展工业园区[J].中国农垦,2010随着农场大中型沼气工程的相继上马,大量的沼渣、沼液等生物肥可满足有机种植需要。
农场根据“生物动力种植”理念,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全面实施4万亩天然黄籽油菜、4万亩有机水稻、1万亩有机瓜菜等“441”工程。
有机稻品种对比试验和黄籽油菜品种繁育、试种已取得初步成果。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桥新村清洁种植基地。
大桥新村清洁种植基地是在湖北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实施的一项从推进清洁种植为目的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该区沙湖办事处在迁建大桥新村时,立足当地人多地少的实际,在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办事处和农户联手,大力发展清洁养殖和清洁种植,打造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化链条,积极推广“秸秆—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瓜菜”小循环模式,让农民在循环中实现增效、增收。
目前,该村总投资160万元的沼气站年可处理猪粪1500吨,产沼气4万立方米,产沼渣沼液3000吨。
在解决养殖小区粪便污水污染问题的同时,该村利用沼液沼渣作为高效优质的有机肥料配套建设了蔬菜大棚基地100多亩,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模式,使大棚亩均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
与此同时,沼气站所产生的沼气可为160户职工提供日常用气,每年每户可节约生活成本2000余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学彪介绍,这种以种植、养殖、沼气为链条的微型循环模式,不仅让老百姓得到经济实惠,走上富裕之路,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农业清洁生产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完美结合,大家都称赞大桥新村过上了“绿色生活”。
图表1:大桥新村清洁养殖示范图2、大力发展特色纺织。
特色纺织业是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支柱。
现规模已突破30万锭,形成了原棉加工、纺纱、织布、成衣一条龙产业格局,有望在“十二五”期内实现“百万锭”目标。
农场所发展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纺织业,而是不断调整纺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型特色纺织业,生产市场适销的特色产品。
湖北黄冈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代表,公司在“创造色彩,贡献环保”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坚持环保产品的开发,公司致力于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致力于生态纱的研发,致力于新型产品的市场导向,致力于时尚消费观的推崇,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产品、差别产品研发的发展之路。
解决了传统纱线生产的成本高、污染重、流程长等弊端,适应当前我国环保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国策,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霞客色纺公司的纺织原料不是棉花,而是利用废旧塑料瓶聚酯切片拉丝而成的聚酯短纤维,经过粗纺和细纺等十余道工序,在这里织成了高档化纤面料。
现在,公司正筹备将滁州的重心移到龙感湖,为色纺配套上游的废旧回收和切片拉丝工厂。
3、加速开发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一方面缓解能源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充分的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
湖北华电龙感湖沼气发电有限公司由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于2010年5月批准成立,由华电新能源发展有公司与湖北盛龙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成,占地面积30余亩。
湖北华电龙感湖沼气发电项目于2009年5月由湖北发改委核准,设计装机容量1338KW内燃发电机和一台68KW双螺杆膨胀动力发电机,以10KV线路接入电网,总投资约人民币5400万元。
该项目于2010年11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5月竣工投产。
该项目以湖北盛龙公司养殖场提供的粪便、尿液和冲洗水为原料,采用世界先进的德国制沼工艺和设备生产沼气,再以沼气为原料提供发电使用,还可以对粪便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可灌溉农田、沼渣可做生物有机肥。
项目每年可生产约800万千瓦时的清洁能源,产生固态沼渣肥1万余吨、液态沼液肥14万吨,可减少二养化碳排放量约4万吨,真正实现粪-气-电-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图表 2:沼气发电示意图4、农场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龙感湖国有农场正在着力打造和逐步完善“四大”产业循环链条。
一是特色纺织循环产业链条:有色棉花种植—棉花加工(废旧聚酯加工)—生产色纺纱、花式纱等特色产品—生产过程中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工业循环水用于有色棉种植;二是有机种植循环产业链条:有机种植—有机农产品—饲料—百万头生猪—沼气—生物肥—有机种植;三是打造安全养殖循环产业链条:安全养殖—健康安全的生猪、肉鸭、水产品—生猪屠宰加工、肉鸭屠宰及熟食加工、水产品加工—养殖废弃物发展沼气发电—饲料加工—安全养殖;四是新型能源循环产业链条:有机种植、安全养殖——秸秆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肥——有机种植、安全养殖。
通过这样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使废弃物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以较少的成本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