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性鼻炎116例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性鼻炎11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干燥性鼻炎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0例,分别以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记录症状、体征,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药用本院制剂干燥性鼻炎汤剂,包括沙参12 g,生石膏12 g,枇杷叶10 g,桑叶10 g,杏仁6 g,麦冬10 g,甘草6 g 等十余味中药加减组成,配合外用温0.9%氯化钠液50 ml/次,2次/d鼻腔冲洗,2周为一疗程,共1~2疗程。
对照组:维生素b2 10 mg/次,3次/d,维生素c 100 mg/次,3次/d;鱼肝油丸2粒/次,3次/d;口服共4周,外用液体石蜡油,2滴/次,3次/d滴鼻。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鼻腔无疼痛、干燥感,黏膜恢复正常,无鼻出血;显效:治疗后鼻腔无疼痛、干燥感,偶有刺痒、异物感,黏膜无糜烂;好转:治疗后鼻腔疼痛减轻,鼻腔黏膜仍有点状糜烂;无效:鼻腔干燥,疼痛,刺痒异物感无消失,鼻腔黏膜有少量出血[2]。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7.0%,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痊愈率、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见表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随访6个月,治疗组痊愈病例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12.9%,对照组痊愈病例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30.0%。
3 讨论
干燥性鼻炎一般认为是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的一种常见的职业性慢性鼻炎。病理及生理特点是鼻黏膜干燥,结痂,上皮变性,其黏膜腺体及杯状细胞退化造成鼻黏膜充血干燥,分泌物减少,粘稠,在病理分型上为萎缩性鼻炎轻型,但无鼻黏膜及鼻甲萎缩,嗅觉正常。临床表现为鼻内干痛,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一般认为它与气候、环境、全身健康有关,空气过热、过干燥,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长期处于干燥、高温环境中可诱发本病。西医治疗以局部及全身治疗为主,常应用维生素疗法,以保护鼻腔黏膜上皮,增加结缔组织抗感染能力,促进组织细胞代谢,改善黏膜血液循环。
对照组中维生素a有保护黏膜上皮及增强结缔组织抗感染的能
力,有助于上皮恢复;维生素b2有促进组织细胞新代谢的作用;维生素c有增加鼻黏膜血管的弹性及保护毛细血管壁的作用。
干燥性鼻炎中医称为“鼻干燥”,系指鼻内干燥,肌膜干缩,鼻腔宽大而言。因“气候干燥,久居燥地,高温作业,燥热袭鼻犯肺,伤耗津液,鼻失润养,则鼻燥肌干而病”,治宜“清宣燥热,生津润鼻”[3]。治疗组方药取至《医门法律》中“清燥救肺汤”化裁而成,“清燥救肺汤”原是治疗秋令气候干燥,燥热伤肺,以致气阴两损之证的主方,由清肺燥与养气阴的药物组成,具有清燥润肺之功效。治疗组方药所治是燥伤肺的症候,燥的含义一指自然界气候,如长期处于干燥、高温环境中久则耗伤津液,蚀及肌膜,以致鼻内干燥;二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于濡润,从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燥邪致病易伤津液,易损肺脏,燥伤津液就会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症状,如鼻干、鼻燥。
治疗组方中去原方人参、胡麻仁、阿胶,加沙参、白茅根、生地等组成,方中桑叶清宣肺燥,石膏清肺经之热,麦冬清肺经之燥,杏仁、枇杷叶利肺气,沙参润肺养阴,白茅根凉血止血,生地滋阴、凉血补血,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方中诸药配合,使肺气燥热得清,燥伤肺诸症自除。外用0.9%氯化钠液鼻腔冲洗,主要用于增加鼻腔黏膜湿润,减少鼻黏膜负担,避免过多异物沉积于黏膜上,与治疗组方药配合应用起到标本兼治作用。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114.
[2]魏晓丽,王世军,沙金霞,等.“通气散”配伍维生素治疗干燥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1(2):75.
[3]王永钦.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2.
(收稿日期:2012-11-05)(编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