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1-2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
3 校准仪器
使用校准仪器对系统 进行精确的校准。
校正过程
1
准备
确保校正过程中的所有设备和仪器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收集数据
通过测量系统输出和输入数据来获得基准值。
3
校准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校准。
校正的重要性
1 提高系统性能
通过校正系统,可以 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2 降低风险
3 节省成本
校正可以减少系统故 障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通过校正,可以提高 系统效率,减少能源 和材料的浪费。
校正的挑战
1 复杂性
系统可能由许多复杂的组件和控制算法组成,使校正变得复杂。
2 不确定性
不确定的环境条件和参数变化可能会对校正结果产生影响。
3 时间和资源
校正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对于大型系统。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欢迎来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第6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让我们一起探 索系统性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校正它们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系统的性能指标
1 高效性
2 准确性
确保系统可以高效地执行指定的任务。
确保系统输出与预期目标保持一致。
3 响应速度
系统对输入的快速响应能力。
4 稳定性
系统在各种工况下可靠地运行。
系统的校正
1 目标设定
确定校正所需的目标和标准。
2 数据收集
通过测量和观察收集系统的当前性能数 据。
3 误差分析
4 调整过程
分析数据并确定系统存在的误差和偏差。
制定和执行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必要 的调整。
校正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调整参数
控制工程基础- 第6章 控制系统校正
arctan 1 2
tr
n 1 2
tp
n
1 2
ts
3
n
或4
n
% exp( ) 100%
1 2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二阶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c n 1 4 4 2 2
arctan
2
1 4 4 2 2
p n 1 2 2
1
Mp
2
1 2
b n 1 2 2 2 4 2 2 4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2) 滞后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输出信号在相位上落后于输入信号,即
校正装置具有负的相角特性,这种校正装置称为滞后 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称为滞后校正(积分校正)。 主要改善系统的静态性能。 (3)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若校正装置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具有负的相角特性, 而在另一频率范围内却具有正的相角特性,这种校正 装置称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对系统的校正称为滞后超前校正(积分-微分校正)。
2. 频域性能指标
(1) 开环频域指标
开环截止频率ωc (rad/s) ; 相角裕度γ;
幅值裕度Lg 。 (2) 闭环频域指标
谐振频率ωp ; 谐振峰值 Mp ;
频带宽度ωb。
控制工程基础
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
3. 各类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各类性能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示系统的性能,它们之间
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对于二阶系统,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之 间能用准确的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它们可统一采用阻尼比ζ和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来描述。 二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经变换后接入系统,形成一条附加的、对干扰的影响进 行补偿的通道。
控制工程基础
自动控制6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复合校正
同时采用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的方法,对系 统进行综合校正,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数字校正
利用数字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具有灵 活性和高精度等优点。
02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及评价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概述
稳定性
准确性
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原来的 平衡状态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
系统稳态误差的大小,反映了系统的 控制精度。
针对生产线上的各种工 艺要求,设计相应的控 制策略,如顺序控制、 过程控制等。
系统校正方法
根据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要求,采用适当的校 正方法,如PID参数整定、 自适应控制等。
仿真与实验验证
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 验证综合与校正后的工 业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 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的注
06 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决方 案
仿真与实验验证
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验证综合与校正后 的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校正方法
针对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采用 适当的校正方法,如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等。
实例三
01
02
03
04
控制系统结构
分析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 PLC等部分。
控制策略设计
考虑多变量解耦控制
对于多变量控制系统,可以考虑采 用解耦控制策略,降低各变量之间 的相互影响,提高系统控制精度。
加强系统鲁棒性设计
考虑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加强 系统鲁棒性设计,提高系统对 各种干扰和变化的适应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控制系统综合与校正的注意事项
明确系统性能指标
系统的校正方法
超前校正装置在
机 械 控 制 理 论
10lg a 10lg 4.2 6.2dB
对应的频率
m 9s 1 ,这一频率就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c
带宽频率
截止频率 相位裕量 超调量 调节时间
(4 4 1 2 2
2 4 4 1 2 2
100 %
1 2
% e
tS
3.5
n
c t S
7 tg
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
2、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
机 械 控 制 理 论
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1
6.17 17.96
1 50 17 5 38
由式(6-37)知
1 sin m 1 sin 38 a 4.2 1 sin m 1 sin 38
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
m 处的幅值为
据此,在为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 6.2dB
例:某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 s ) 增益裕度
20 lg h
不小于10dB。
机 械 控 制 理 论
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4K K v lim s 2 K 20 , K 10 s 0 s ( s 2)
当
K 10
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正时,可使系统增加一个
1 的开环零点,使系统的相
角裕度提高,因此有助于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 单独用微分也很少,对噪声敏感。
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
3、积分(I)控制规律
机 械 控 制 理 论
具有积分(I)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I控制器。
控制工程基础 第六章系统性能指标与校正
=I
例2
xi (t ) = u (t )
E(s) X i (s) E(s)G(s)
K 1 GB ( s) K s s 1 K
b T K
b K T
K越大,响应愈快,误差愈小, 但是稳定性较差。
2).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 适用条件:过渡过程有振荡 I= 特点:重视大的误差, 忽略小的误差。
系统的性能指标 时域性能指标
频域性能指标
综合性能指标
1.时域性能指标
1.6 1.4 1.2 1 0.8 0.6 0.4 0.2
瞬态性能指标
稳态性能指标
Mp
td
0
tr
tp
5
ts
10
15
1. 瞬态性能指标
1)上升时间 t r
2)峰值时间 4)调整时间
2.稳态性能指标 准确性
稳态性能指标 t→∞,xo () 是指过渡过程结束后,实际 的输出量与希望的输出量之 间的偏差,称稳态误差ess.
tp
3)最大超调量 M p 5)振荡次数 N
ts
稳态偏差ξss 稳态误差ess
6)延迟时间 t d
度量前提:
二阶振荡系统
单位阶跃信号输入
2.频域性能指标
A m ax A (0) b) A(
AB ( )
(1)相位裕度 稳定性储备
(2)增益(幅值)裕度 K g
0 M
r b
(3)复现频率 M 复现带宽0~ M
ω (4ξ 2)ω ω ω 0
f1 ( )
2 2 2 (4 ξ 2) (4 ξ 2) 4 2 2 ωb ωn 2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三、校正方式
串联校正、反馈校正 前馈校正、复合校正 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
N(s) 对象
R(s)
E (s)
- B(s)
串联 校正
控制器 -
C(s)
反馈 校正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是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校正方式。
前馈校正(顺馈校正) 按给定输入进行的前馈校正: R(s) 前馈 校正 控制器 N(s) C(s) 对象
例6-1:比例-微分控制系统如图,分析PD控制器对系统性 能的影响。
R( s )
E( s)
K p (1 s )
1 Js 2
C ( s)
解: 1.无PD时
D( s ) Js 2 1 0
阻尼比为零,输出为等幅振荡,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2.有PD时
D( s ) Js 2 K p s K p 0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一、性能指标 1.稳态指标--稳态误差ess 常用稳态误差系数 Kp、Kv 、Ka来表示。
2.动态指标
(1)时域指标 调节时间ts 、峰值时间 tp 、超调量s% (2)频域指标 相角裕度 、幅值裕度h、谐振峰值Mr 截止频率c、带宽频率b 、谐振频率r (3)复域指标 阻尼系数 z、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n
二、有源校正装置
同相输入超前(微分)有源网络
等效电路
1 T1s G0 ( s ) K 1 T2 s
R1 R2 R3 K R1
其中: T1 ( R1 R2 R4 ) R3 ( R1 R2 ) R4 C R1 R2 R3
第六章:控制系统校正
第六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本章目录6.1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6.2 串联校正装置的结构与特性6.3 基于频率法的串联校正设计6.4 基于根轨迹的串联校正设计小结本章简介在本书第一章,曾指出控制理论学习的两大任务是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设计。
在第二章到第五章,我们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和及其性能指标。
本章考虑如何根据系统的要求或预定的性能指标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一个控制系统一般可分解为被控环节、控制器环节和反馈环节三个部分,其中被控部分和反馈部分一般是根据实际对象而建立的模型,不可变的,因此根据要求对控制器进行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同时需要指出,由于系统设计的目的也是对系统性能的校正,因此控制器(又称补偿器或调节器)的设计有时又称控制系统的校正。
本章内容包括了无源控制器设计、有源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两个内容,重点介绍控制器的结构、校正原理和设计方法。
6.1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一般的控制系统均可表示为如图6-1的形式,是控制系统的不可变部分,即被控对象,为反馈环节。
未校正前,系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控制要求,因此有必要根据希望的性能要求进行重新设计。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综合考虑控制系统的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这是在系统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
(2)控制系统结构的选择。
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一般有四种结构可供选择:前馈校正、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其框图如图6-2。
考虑到串联校正比较经济,易于实现,且设计简单,在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此校正方法,因此本章只讨论串联校正,典型的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和PID校正等装置。
(3)控制器或校正装置的选择。
校正装置的物理器件可以有电气的、机械的、液压的和气动的等形式,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根据系统本身结构的特点、信号的性质和设计者的经验,并综合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进行选择。
本书我们以电气校正装置作为控制器,详述有源和无源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内容的讲述,要让学生懂得校正的目的,校正的基本方式。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常用校正装置的特点与功能,串联超前、滞后、滞后- 超前校正的设计步骤。
关键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将前面几章的内容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本章知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思想。
二、授课主要内容: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1)性能指标2)校正方式3)基本控制规律2.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1)无源校正装置2)有源校正装置3.串联校正1)串联超前校正2)串联滞后校正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详细内容见讲稿)三、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重点掌握的内容1)掌握用解析法设计一阶、二阶串联校正装置的方法。
2)掌握本书介绍的两大类利用Bode 图设计串级校正装置的频率域方法。
3)掌握本书中介绍的前馈校正装置(包括前置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一般掌握的内容1)掌握用解析法设计串联PID 控制器的方法。
2)掌握用解析法设计并联校正装置的方法。
(3)一般了解的内容1)了解校正的四大方式及其作用。
2)了解校正装置的RC 网络实现的物理构成。
3)了解解析法设计一般二次校正装置的思想。
4)了解频率域与时域指标间的互换公式。
四、主要外语词汇性能指标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校正方式compensation mode 基本控制规律basic control rule 串联校正series compensation 反馈校正feedbackcompensation 超前校正lead compensation 滞后校正lag compensation 超前-滞后校正lag-lead compensation 复合校正complex compensation五、辅助教学情况(见课件)六、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校正?什么是串联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选取原则是什么?2. 简述串联校正方式中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并说明各设计方法的特点?3. 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对改变系统的性能有什么作用?4.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对改变系统的性能有什么作用?5. Kc、Ti 及Td 改变后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如何?6. 分析积分作用的强弱,对系统有何影响?7. 将PID 环节中的微分部分改为不完全微分形式,曲线形状如何?七、参考教材(资料)1.《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曹柱中徐薇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翁思义杨平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参考两书第六章有关内容。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章-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
2020/9/13 第13页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2020/9/13 第14页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校正的分类
根据校正环节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可分为 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顺馈校正。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是在主反馈回路中采用 的校正方式,这是两种最常用的校正方式。
I e 2 t d t
0
由于被积函数为e2(t),正负不会抵消,
该指标的特点是重视大的误差,忽略小的误差,
2020/9/13 第11页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3.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
2
I [e2tae t]dt
0
式中,a为给定的加权系数,因此,最优系统就是使 此性能指标I取极小的系统。
2020/9/13 第20页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1、超前补偿装置
GcsU U0i((ss))11TTss
a R2 1 R1R2
TR1C
2020/9/13 第21页
Gc(s)
1Ts 1Ts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2、超前补偿网络的频率特性
Gc( j) 11TTj j
相频特性: G ( j) a r c t a n T a r c t a n T 0
采用上述相位超前环节后,由于在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上有20dB/dec段存在,故加大了系统的剪切频率、谐振 频率与截止频率,其结果是加大了系统的带宽,加快 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又由于相位超前,还可能加大相 位裕度,结果是增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2020/9/13
第26页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相位超前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在研究系统校正装置时,为了方便,将系统 中除了校正装置以外的部分,包括被控对象及控 制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起称为“固有部分”。
因此控制系统的校正,就是按给定的固有部 分和性能指标,设计校正装置。
KPLeabharlann e(t) 1 TI
t
e(t)dt
0
TD
de(t) dt
u(t为) 控制器的输出; e(为t) 系统给定量与输出量的偏差
K为P 比例系数; T为I 积分时间常数; TD 为微分时间常数
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Gc
(s)
K
P
1
1 TI s
TD
s
KP
KI s
KDs
KP 为比例系数;K I为积分系数;KD 为微分系数。
(1) 原理简单,使用方便。
(2) 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部 门,按PID控制规律进行工作的控制器早已商品化, 即使目前最新式的过程控制计算机,其基本控制 功能也仍然是PID控制。
(3) 鲁棒性强,即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特性 的变化不太敏感。
自动控制原理
基本PID控制规律可以描述为
u(t)
自动控制原理
2. 频域性能指标
频域性能指标,包括开环频域指标和闭环频 域指标。 (1) 开环频域指标 一般要画出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并给出开环频域 指标如下:开环剪切频率c 、相位裕量 和幅值 裕量K g 。 (2) 闭环频域指标 一般给出闭环幅频特性曲线,并给出闭环频域指 标如下:谐振频率 r 、谐振峰值 M r 和频带宽度b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第六章
K 1 1 1 20s1
ss ess 0.05
未加校正时的频率特性:
G( j )
20
j (1 j0.5 )
系统稳定,且增益裕度≥10dB,
但相位裕度<50°,不满足性
能要求。
制作:华中科技大学
相位超前校正设计举例
需增加的相位超前量:
m=50°-17°+5°=38°
由:
m
arcsin
1 1
制作:华中科技大学
PD调节器的校正作用
dB -20dB/dec
d c
校正环节
1.相位裕度增加, 稳定性增强
20dB/dec
校正后
2. c右移,
响应速度提高
校正前-60dB/dec
3.高频增益上升,
'c 校正后
抗干扰能力减弱
例积分环节校正
M (s)
1
E(s) Kp (1 Tis )
② 减小K ———稳定,但对稳态性能不利
③ 加入新环节(改变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 ————稳定,但不改变稳态性能
制作:华中科技大学
二、系统的校正
1. 校正的概念
① 原系统(P=0) ————稳定,但相位裕度小,调整时间长 减小K,不改变相位裕度
② 加入新环节 ————产生正的相移,提高相位裕度
制作:华中科技大学
PID调节器
M (s) E(s)
Kp
(1
1 Ti s
Td s)
K p3
(1
Ti2 s)(1 s
Td2 s )
参数转换关系
Ti =(1
Td2 Ti2
)Ti2
,
Td
Td2 (1 Td2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二)
例6-7 已知系统的开环模型 要求: Kv ≥ 5,ts < 0.3秒, 5, 0.3秒, 试用二阶参考模型法作校正。
解: 1) 作固有特性 L0(ω) 2)作参考模型特性 L(ω) 由: Kv ≥ 5, ωc >5, 5, >5, 由: < 0.3,ωc >10 0.3, 2ωc = 20 由于固有系统的第二个转折为 ω = 30,取为校正后的转折频率 , 30,取为校正后的转折频率 则截止频率 为 ωc = 0.5ω1 =15
§6.4 参考模型法校正
一、二阶参考模型校正 1、二阶系统的最优模型
二阶参考模型的性能指标 1)开环频域指标 开环截止频率 ωc 转折频率 ω1 = 2ωc 相位裕度 γc =65.5° =65.5° 幅值裕度 Lg = ∞ 2)时域指标 超调量 Mp = 4.3 % 调节时间 速度误差系数 Kv = ωc
1、四阶参考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各转折频率表为相对比值
四阶参考模型 特点:
(1)斜率变化为1-2-1-2-3型 斜率变化为 (2)初始段斜率为 -1,阶跃响应无差。 可以有差跟踪速度信号, (3)中频段穿越斜率为 -1, 调节ω2, ω3来调节中频 段宽度 h ,动态性能好。 (4)高频段衰减率为 -3,抑制高频噪声,转折位置 由ω4来调节。
3)闭环频域指标 闭环频带宽度 ωb = ωn 闭环谐振频率ωr = 0 闭环谐振峰值 Mr = 1
开环传函
闭环频率特性 假设系统的闭环频带宽度无限宽
解出
对于低频频谱分量 ω << ωn 为二阶系统的最优条件 2、二阶系统的开环参考模型 ζ=0.707时,二阶系统 =0.707时,二阶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设计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Im
Gc(s)=
1+aTs 1+Ts
令
dφ(ω) dω
=0
得
ωm=
1 Ta
=
1 T
·aT1
0
φm 1ω=0 α+1
2
ω=∞
α Re
两个转折频率的几何中点。
最大超前相角:
sinφm=1+(a(a––11)/)2/2
=
a–1 a+1
φm=sin-1
a–1 a+1
滞后校正部分:
(1+ T1S) (1+αT1S)
超前校正部分:
(1+ T2S)
(1+
T2 α
S)
L(ω)/dB
1
1
0 α T1
T1
-20dB/dec
φ(ω)
0
1α
T2
T2
ω
+20dB/dec
ω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2) 有源滞后—超前
R2
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
ur R1
GGcc(式(ss))中==K:(K1(cc1(+(1+1aK+T+TTcT01=S1S1S)SR)()()12(1R(+1+1+1+RT+TaT33T2S2S2S)S))) T1=
a=
1+sinφm 1–sinφm
第一节 系统校正的一般方法
(2) 有源超前校正装置
R2 C
R3
Gc(s)=
R3[1+(R1+R2)Cs] R1(1+R2Cs)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解读
PID 不仅适用于数学模型已知的控制系 统,而且对大多数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的 工业过程也可应用。
PID 控制参数整定方便,结构灵活,在
众多工业过程控制中取得了满意的应用
效果,并已有许多系列化的产品。并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PID
控制也已得到广泛和成功的应用。
1、P控制(比例控制)
P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Kp>1
开环增益加大,稳态误差减小;
幅值穿越频率增大,过渡过程时间缩短; • 系统稳定程度变差。只有原系统稳定裕 量充分大时才采用比例控制。 2)Kp<1 与Kp>1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正好相反。
2、PD控制(比例加微分控制) U s d K p 1 Td s ut K p t K pTd t s dt
3)当中频段斜率高于-40dB/dec,系统的稳 定性难以稳定
3、高频段
中频段以后( >10c)的区段 高频段的斜率越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 强
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 的稳定性 开环频率特性 态特性 中频段表征了系统的动 高频段表征了系统的复 杂程度
加入校正环节后,应使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 图满足: 1) 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以保证稳态误差 的要求 2) 中频段使对数幅频特性的斜率等于20dB/dec,并占据充分宽的频带,以保证 系统具有适当的相位裕量 3) 高频段的增益应尽快减小,以便使噪声 影响减到最小
系统快速性指标
4 )延迟时间 td 5) 最大超调量 MP% --系统平稳性指标
2
稳态性能指标
稳态误差 eSS ----系统准确性指标
二 频域性能指标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① 闭环带宽要求较高. 若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 使得通过 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 不符合对系统的性能要求 .
② 对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 不宜采用 串联超前校正. 因为很难提供足够的相角超前量. 此时可考虑 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校正网络由隔离放大器串联在一起使用.
图6-2 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
前馈校正又称顺馈校正, 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之外采用的 校正方式.前馈校正装置接在系统给定值(或指令、参考输入信 号)之后, 主反馈作用点之前的前向通道上, 如图(a)所示.
(a)
另一种前馈校正装置接在系统可测扰动作用点与误差测 量点之间, 对扰动信号进行测量,并经变换后接入系统,形成一 条附加的对扰动影响进行曲补偿的通道, 如图(b)所示.
由
最大超前角为 m arctgaTm arctgTm
根据三角函数两角求和公式 仅与a有关, 一般a≤20.
m处的对数幅值为 Lm 20lg aGc ( jm) 10lg a
2 无源滞后网络 滞后网络传递函数为
式中分度系数 时间常数
传递函数与超前网络相似, 超前a>1, 滞后b<1
最大滞后角m发生在最大滞 后角频率m处, 且是1/T与1/bT 的几何中心. m及m分别为
为了使系统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要对系统进行调整, 通常 首先调整系统开环增益值.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但是在多 数情况中, 仅改变增益仍有可能不满足给定性能指标的要求. 此时就需要在系统中引入称之为校正装置的附加装置.
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 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 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串联滞后校正设计的一般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时域性能指标
• 1.瞬态性能指标 • 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一般是在单位阶跃输入下, 由输出的过渡过程所给出的,实质上是由瞬态响 应所决定的,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 – – – – (1)延迟时间td; (2)上升时间tr; (3)峰值时间tp; (4)最大超调量或最大百分比超调量Mp ; (5)调整时间(或过渡过程时间ts)
3.广义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
• 取 • 式中,a为给定的加权系数,因此,最优系统就 是使此性能指标I取极小的系统。 • 此指标的特点是既不允许大的动态误差e(t)长期 存在,又不允许大的误差变化率长期存在。因此, 按此准则设计的系统,不仅过渡过程结束得快, 而且过渡过程的变化也比较平稳。
6. 2系统的校正
6. 1系统的性能指标
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分为: • (1)时域性能指标,它包括瞬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 能指标; • (2)频域性能指标,它不仅反映系统在频域方面的 特性,而且,当时域性能无法求得时,一般可先 用频率特性实验来求得该系统在频域中的动态性 能,再由此推出时域中的动态性能; • (3)综合性能指标(误差准则),它是在系统的某 些重要参数的取值能保证系统获得某一最优综合 性能时的测度,即,若对这个性能指标取极值, 则可获得有关重要参数值,这些参数值可保证这 一综合性能为最优。
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要求及如何 满足要求,一般可分三种不同的情况: • 1)在确定了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后,计算与 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这在前几章已讨论 了); • 2)在初步选择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后,核算系 统的性能指标能否达到要求,如果不能, 则需修改系统的参数乃至结构,或对系统 进行校正; • 3)给定综合性能指标(如目标函数、性能 函数等),设计满足此指标的系统,包含 设计必要的校正环节。
• 系统的性能指标规定
– 总是根据它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
– 主要的性能指标包括死区、最大超调量、稳态误差和带宽等。
• 性能指标的具体数值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 一般情况下,几个性能指标的要求往往是互相矛盾的。 例如,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往往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哪个性能 要求是主要的,首先加以满足;在另一些情况下,就要采 取折衷的方案,并加上必要的校正,使两方面的性能要求 都能得到适当满足。
R(s) + E(s)
G1 (s)
+
G2 (s)
C(s)
复合校正
图3-26 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
Gc (s)
N (s)
E(s) R(s) G1 (s) (s)
G2 (s) (s) H (s)
C(s)
(b)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 串联校正 串联校正装置 有源 参数可调整 反馈校正 不需要放大器,可消除系统原有部分参数波动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的控制系统中,常常兼用串 联校正和反馈校正
• 根据具体情况有时还对过渡过程提出其他要求, 如在ts间隔内的振荡次数,或还要求时间响应为 单调无超调等。
2.稳态性能指标
• 对系统,特别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所谓准确性,它指过渡过程结束后,实 际的输出量与希望的输出量之间的偏差— 稳态误差,这是稳态性能的测度。
二、频域性能指标
• 频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 (1)相位裕度γ • (2)幅值裕度Kg; • (3)复现频率ω m及复现带宽0~ω m • (4)谐振频率ω r及谐振峰值Mr; • (5)截止频率ω b及截止带宽(简称带 宽)0~ω b。
( j 0)
L()
( j)
3
带宽
b
输入 信号
R( j) N ( j)
噪声
0
M
1
n
系统带宽的选择
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带宽频率 截止频率 相位裕度 超调量 调节时间
Mr 1 2 1 2 0 2 0.707 2
r n 1 2 2
测量元件 测量元件
• 在实际过程中,既要理论指导,也要重视实 践经验,往往还要配合许多局部和整体的试 验。所谓校正,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 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 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 性能指标
R(s)
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 校 正 方 式 反馈校正
.
E(s) Gc (s) (s)
顺馈校正
• 如图6.2. 5所示。顺馈 校正既可作为反馈控 制系统的附加校正而 组成复合控制系统, 也可单独用于开环控 制。
实际应用
为 为改善系统性能 改善系统性能
输入量
串联 串联补偿 补偿元件
输出量 输出量 放大元件
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
被控对象 被控对象
局部反馈 局部反馈 主反馈
反馈 反馈补偿 补偿元件
1.误差积分性能指标
• 对于一个理想的系统,若给予其阶跃输入,则其 输出也应是阶跃函数。 •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所希望的输出xo(t)与实 际的输出之间总存在误差,人们所希望的只能是 使误差e(t)尽可能小。 • 图6. 1. 3(a)所示为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无超调 的过渡过程,其误差示于图6. 1. 3(b)。 • 只要系统在阶跃输入下其过渡过程无超调,就可 以根据式(6. 1. 3)计算其I值,并根据此式计算出 系统的使I值最小的参数。
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
• 峰值时间tp和调整时间ts都与系统的带宽有 关。 • ω btp及ω bts,都是系统阻尼比ξ 的函数。因 此,当系统的阻尼比ξ 给定后, ω btp及 ω bts都是常数,故系统的截止频率ω b与tp 及ts,都呈反比关系,或者说,系统的带宽 越大,该系统响应输入信号的快速性越好。 • 带宽表征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Go (s)
C(s)
H (s)
R(s)
E(s)
前馈校正 复合校正
Go (s)
C(s)
Gc (s)
校正装 置
H (s)
R(s)
Gc (s)
E(s)
C(s) G(s)
N (s)
Gc (s)
C(s)
H对扰动的补偿)
N(s)
Gn (s)
(a)前馈校正(对给定值处理)
前馈校正
一、校正的概念
• 所谓校正(或称补偿),就是指在系统中增加新 的环节,以改善系统的性能的方法。
•从频率法的观点看,增加新的环节,主要是改变系统的频率 特性。
二、校正的分类
• 根据校正环节Gc(s)在系统中的联结方式, 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顺馈校 正等。 •
串联校正和反馈校
• 是在系统主反馈回路 中采用的校正方式, 如图6.2.3和图6.2.4所 示。这是两种最常用 的校正形式。
6.1.2系统带宽的选择
带宽频率是一项重要指标。 选择要求
既能以所需精度跟踪输入信号,又能拟 制噪声扰动信号。在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 输入信号一般是低频信号,而噪声信号是 高频信号。 如果输入信号的带宽为 0 ~ M 则 b (5 ~ 10)M
dB 0 0.707 ( j 0) 3
第六章 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
•系统稳定是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系统既要稳定,又要能按给定的性能指标工 作,这才是确保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充要条件。 •若系统不能全面地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则可考虑对原已选定的系统增加些必要的元件 或环节,使系统能够全面地满足所要求的性能 指标,这就是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取
2.误差平方积分性能指标
• 若给系统以单位阶跃输入后,其输出过渡过程有振荡,则 常取误差平方的积分为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即误差平方 积分性能指标的特点是,重视大的误差,忽略小的误差。 因为误差大时,其平方更大,对性能指标了的影响强烈。 所以根据这种指标设计的系统,能使大的误差迅速减小, 但系统容易产生振荡。
b n 1 2 2 (1 2 2 ) 2 1
c n
arctg
(4 4 1 2 2
2 4 4 1 2 2
1 2
% e
tS 3.5
100 %
7 c t S tg
n
三、综合性能指标(误差准则)
• 综合性能指标是系统(特别是自动控制系 统)性能的综合测度。它们是系统的希望 输出与其实际输出之差的某个函数的积分。 因为这些积分是系统参数的函数,因此, 当系统的参数(特别是某些重要参数)取 最优值时,综合性能指标将取极值,从而 可以通过选择适当参数得到综合性能指标 为最优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