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的电特性研究进展
雷电的研究报告
雷电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和分析雷电现象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综合阐述雷电的定义、形成机制、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该报告提供了对雷电研究的全面认识。
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气中带电粒子之间的放电现象。
它产生的能量极大,可以给人类、动物和物质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对雷电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雷电的定义与形成机制1.1 定义雷电是指大气中由于极其强烈的电荷积累而导致的放电现象。
通常表现为从云端或云与地面之间的闪电放电。
1.2 形成机制雷电的形成机制主要涉及到云系内的带电粒子运动和分布。
当云内的正电和负电分别集中在云的不同区域时,就会形成电势差。
当电势差超过空气的电击穿强度,就会引发雷电放电。
2. 雷电的分布规律2.1 地理分布全球范围内,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北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
2.2 季节分布雷电活动在季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常来说,夏季是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季节,而冬季则相对较少。
3. 雷电的危害性雷电对人类和物质具有巨大危害,其中包括: - 直接伤害:雷电可以直接击中人体或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 火灾:雷电放电时会引发火灾,对建筑物、森林和农作物造成破坏。
- 电力设备故障:雷电放电还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和短路,给电网带来严重影响。
4. 雷电的预防与控制4.1 预警系统建立雷电预警系统是预防和控制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前监测云层和雷电活动的数据,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
4.2 防雷技术•接闪器:在建筑物、电线电缆等高耸物上安装接闪器,通过接收雷击电流减小雷电对物体的损害。
•灭雷器:在电力设备上安装灭雷器,防止雷电放电引发设备故障。
•闪电保护网: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闪电保护网,将雷电导向到安全的地方。
结论综上所述,雷电是一种强大而危险的自然现象,对人类和物质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引言:雷暴和强对流天气是极端天气事件中的重要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准确地预报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雷暴和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将对近年来的进展进行综述。
一、雷暴预报技术进展1. 雷暴形成机理的研究雷暴是一种由云团中的电荷分离所形成的大气放电现象。
近年来,气象学家对雷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涉及到电场分布、云微物理过程等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观测和数值模拟,揭示了雷暴形成的复杂过程和机制,从而为雷暴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闪电定位技术闪电是雷暴活动中最明显的现象之一,通过对闪电的定位可以实现雷暴的追踪和预警。
近年来,闪电定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利用地面、空中和卫星观测等手段,可以高精度地测定闪电的位置和强度,从而提高雷暴的预报准确性。
3. 雷暴敏感指数模型为了更好地评估雷暴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人员提出了雷暴敏感指数模型。
这种模型结合了气象要素、环流场信息等多个因素,通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用来评估雷暴活动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这种模型在雷暴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雷暴预报的准确性。
二、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1. 强对流观测网络建设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空间性和短时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观测网络进行监测。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强对流的观测,并建立了雷达、卫星和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观测手段的网络。
这些观测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实时监测强对流的发生,还可以用来验证和改进预报模型。
2.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数值模拟技术是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环流场、湿度场和温度场等要素的变化,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以模拟出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更精确的预报结果。
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研究一、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天灾人祸常常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危害,其中雷电是其中之一。
雷电是一种极其强大的自然现象,能够在短短几百毫秒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电力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因此,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雷电形成和原理雷电是一种静电放电现象。
在云中,水蒸汽与冰晶碰撞之间造成的静电分离,形成正、负电荷。
在云底与地面之间建立了电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闪电放电,即雷电。
雷电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对电力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三、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概述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旨在减少或消除雷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害。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使用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提前获知雷电的来临,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种系统可以使用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例如电浆天线、高速相机和雷达等。
2. 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电力系统防雷保护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引导和释放雷电能量,将其有效地分散到大地中,减少对电力设备和建筑物的影响。
避雷装置主要有接闪间隙、避雷针和金属隔离线等。
3. 接地系统:电力系统的接地系统能够将任何电流回路与大地连接,从而消除雷电产生的电位差,减少雷电对电力设备的威胁。
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提供低阻抗路径,有效地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
4. 屏蔽技术:利用屏蔽技术可以减少电力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因雷电引起的电磁脉冲对电力系统的干扰。
屏蔽技术可以使用金属屏蔽罩、绝缘材料和电磁屏蔽房等。
四、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研究进展目前,关于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成果:1. 新型避雷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避雷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例如,使用可触发式避雷针可以更加准确地释放雷电能量,避免了由于传统避雷针的误引导而导致的电力系统故障。
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多普勒雷达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多普勒雷达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雷电活动是夏季天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领域对人类、动植物、农业、交通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多普勒雷达作为一种现代化观测工具,可以对雷暴的演变、雷电的时空分布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南京地区雷电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2.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1)利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对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进行实时监测,获取雷暴演变的详细特征数据。
(2)分析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南京地区雷电活动的规律。
(3)探讨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具体开展以下内容:(1)收集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相关的气象数据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
(2)利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对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进行实时监测,获取雷暴演变的详细特征数据。
(3)分析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点考察南京地区雷电活动的分布规律、频率分布、闪电密度分布等。
(4)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分析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4.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收集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相关的气象数据和多普勒雷达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
(2)利用多普勒雷达技术对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进行实时监测,获取雷暴演变的详细特征数据。
(3)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分析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
(4)利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5.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获得以下结果:(1)了解南京地区雷电活动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探究南京地区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2)发现南京地区夏季雷暴雷电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具体探究雷电活动的分布、频率、密度等因素。
雷暴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峰值电流影响研究
雷暴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峰值电流影响研究雷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强大的电磁场和电荷分布特性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雷电引发的峰值电流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雷暴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峰值电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雷暴是由云层内部的降水过程中,水滴和冰晶之间的快速碰撞而形成的。
在雷暴过程中,云层内部形成巨大的分区电荷,当累积的电荷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电击放电,形成闪电。
闪电产生的瞬态峰值电流具有很大的电磁能量,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设备寿命以及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首先,雷电引发的峰值电流对电力设备造成了潜在的损害。
雷电的峰值电流瞬时而强烈,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过电压损伤,如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容器等。
过电压可能引发设备的跳闸、断裂、烧毁等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其次,雷电峰值电流也对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当雷电引发的峰值电流通过输电线路时,电流会在线路上产生强烈的电磁感应,导致线路电压瞬时增加。
过高的电压可能引发电线的电弧放电,甚至引发闪络和烧坏线路。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应对雷电峰值电流进行有效的防护和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解决雷电对电力系统峰值电流影响的问题上,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考虑。
首先,合理设计电力系统的接地系统是防护雷电峰值电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引发的瞬态电流,减小电力设备的过电压损害。
合适的接地电阻和接地电极能够分散雷电引发的电能,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线也是防护雷电峰值电流的常用手段。
避雷针的作用是通过尖端放电,吸引雷电引发的峰值电流,将其导向地面,减小对电力设备的影响。
避雷线则是为了在避雷针不能够起到作用时,能够引导雷电电流避免对电力设备产生较大的损害。
此外,地线和距离地面足够近的金属构件能够作为雷电流的回路,将峰值电流导引至大地,防止对电力系统和设备的损害。
《2024年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范文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篇一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一、引言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界中强烈的能量释放现象,一直以来都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关注。
雷电不仅与大气电学、云物理学密切相关,同时也对通信、能源和安全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雷电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进行综述。
二、雷电研究的历史回顾早在古代,人们对雷电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神话传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认识逐渐深入。
在19世纪,科学家们开始对雷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
例如,富兰克林提出的“大气电学”理论为雷电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后,随着大气电学、云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形成、传播和放电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雷电研究的进展1. 雷电形成与传播机制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雷电形成与传播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卫星遥感、雷达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科学家们对雷电的云-地放电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利用高精度仪器对雷电放电过程中的电磁场、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测量,为雷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雷电对通信和能源领域的影响研究雷电对通信和能源领域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雷击对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减少雷击对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雷雨天气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产生了影响。
因此,研究雷电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效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3. 雷电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了减少雷击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雷电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雷电防护技术,如避雷针、避雷网、防雷接地等。
同时,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如纳米材料、智能传感器等在雷电防护领域的应用,使得雷电防护技术更加高效、可靠。
四、结论总的来说,雷电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一、引言雷电是一种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它产生的强大能量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对雷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安全。
本文将回顾雷电研究的历史,介绍目前的进展,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雷电研究的历史回顾雷电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公元前600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开始研究雷电的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观点。
然而,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和先进的观测技术,雷电研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进展缓慢。
直到18世纪,当科学家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和仪器进行实验时,雷电研究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库仑(Charles-Augustin de Coulomb)提出了库仑定律,这个定律描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这使得科学家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电荷和电场之间的关系,为雷电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电力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兴趣日益增加,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测,逐渐揭示雷电的本质和机制。
三、雷电的基本原理雷电是由云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强电荷转移。
当大气中的水蒸汽冷却后形成云朵时,云朵内部的水分子会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碰撞,使得水分子获得额外的电子,形成负电荷。
与此同时,地面上也会形成正电荷,这是由地面和大气中的其他物体的摩擦引起的。
当云朵与地面之间存在足够大的电荷差时,就会产生雷电,将电荷释放到地面。
四、雷电研究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雷电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下面将针对雷电的观测、模拟和预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 雷电观测雷电观测是探索雷电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雷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和记录,科学家们可以获得许多关键数据。
雷电观测通常使用雷达、闪电定位系统、高速摄像、电磁探针等设备。
通过这些观测手段,科学家们获得了关于雷电闪电形态、频率、强度和路径等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 雷电模拟雷电模拟是通过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对雷电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
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研究引言闪电放电是大自然中一种骇人的自然现象,广泛的研究闪电放电特征和雷暴电荷结构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预测这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闪电放电的基本特征以及雷暴电荷结构的研究入手,探讨闪电放电的成因和机理。
一、闪电放电特征闪电放电是一种极为迅速而强烈的电流流动现象,通常伴随着亮光和巨大的声响。
闪电放电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亮光和闪烁:闪电放电过程中电流通道的电离会引起空气中的分子和原子激发,产生强烈的辐射,形成宏大的光亮现象。
由于高速电离产生的瞬态通道不断变化,光亮也呈现出闪烁的特点。
2. 高温和高能量:闪电放电的电流和电压都非常高,通常可达数千安培和数千万伏特。
这种高能量的释放导致放电区域的温度升高,可以达到数万摄氏度,甚至比太阳表面还要热。
3. 巨大电磁辐射:闪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电流会引起强烈的电磁辐射,包括电磁波、射频辐射和γ射线等,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4. 巨大的声音:闪电放电的电流流动会导致周围的气体瞬间加热膨胀,形成巨大的声波。
这种声波传播的速度通常要慢于光波,因此人们往往会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二、雷暴电荷结构雷暴是闪电放电的主要环境,具有复杂而多样的电荷结构。
雷暴中常见的电荷分布有以下几种形式:1. 正电荷集中区域:通常在地面附近集中,也可以在云层中形成。
这些正电荷区域是由于大量电子被带走而形成的。
2. 负电荷集中区域:位于地面下方,通常与正电荷区域相对应。
在云层中同样存在负电荷区域,这是由于大量电子被释放到云层中。
3. 电荷分层:雷云中的正电荷在云层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分层结构。
靠近云顶的部分通常是正电荷最集中的地方,而靠近云底的部分则是负电荷较多的区域。
4. 极性反转区域:有时候,在云的不同部分中会出现极性反转的情况,即原本为正电荷的区域转变为负电荷,或者反之。
这种现象在造成雷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
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雷暴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带来了丰富的降水、狂风和雷电等天气元素。
其中,雷电是由于强烈的云内垂直气流作用下,云间大量水滴、冰晶的碰撞和摩擦,产生巨大静电能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雷电的产生与大气中大规模水汽的存在有关,虽然地球上蕴藏的水汽总量很大,但地球大气中的水汽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水汽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这些地区,强热力作用和大气扰动的影响下,产生了较强的对流和垂直气流运动,为雷电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雷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气中水汽的运动、云微物理过程、电荷的产生和分布等多个方面。
由于雷电的突发性和破坏性,能够准确预警雷电活动对于社会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成为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
地面电场是雷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地面电场的观测可以了解雷电云的垂直发展过程和活动强度。
地面电场观测用到的仪器是闪电探测器,它通常由一个接收天线和相关的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当闪电发生时,雷电放电的电流会引起感应电场的变化,闪电探测器通过接收感应电场信号,可以实时监测到雷电活动并进行预警。
除了地面电场观测,雷电预警研究还需要其他多源观测资料的支持。
例如,雷达观测可以提供雷暴云的立体结构和降水特征等信息,红外卫星观测可以提供雷暴云顶温度和云顶高度等指标,地闪观测可以揭示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
这些观测资料能够为雷电预警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并结合气象模型和预报技术,对雷电活动进行准确预测。
雷电预警研究的核心是要建立起雷电活动与各种观测资料之间的联系。
首先,需要分析和研究雷暴云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了解它们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根据雷达观测、红外卫星观测和地闪观测等数据,可以对雷暴云进行特征分析,揭示雷电形成的机制和规律。
同时,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雷电活动进行分类和分析,例如云地闪电、云云闪电和地云闪电等,以便更好地建立雷电活动的统计学模型。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导言:自古以来,雷电一直以其磅礴威力和神秘性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雷电灾害,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的雷电研究。
本文将回顾雷电研究的历史,并讨论最近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雷电研究的历史回顾古代对雷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录和解释雷电现象上。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雷鸟、雷神和闪电的描述。
著名的《淮南子》中就曾记载:“春夏之门云中雹、雨、电。
”古代人们将雷电视为神明的表现,对它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叙述和神话层面。
直到18世纪,科学家们才开始用实验方法研究雷电现象。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成功地将闪电引入到地面,并从中得出了“正负电”的观点。
这一实验标志着雷电研究迈入了科学的时代。
19世纪,随着电学的发展,人们对雷电的认识逐渐深入。
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为雷电现象的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其他科学家也通过实验和观测,明确了雷电是一种大气电现象,闪电是电荷在云和地面间放电的结果。
二、雷电研究的现状和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雷电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现代雷电研究主要包括雷电发生机理的探索、雷电探测技术的改进以及雷电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
1. 雷电发生机理的探索科学家们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和观测分析,逐渐揭示了雷电发生的物理过程。
目前,普遍认为雷电是云内的正负电荷分离,导致云与地面间放电的结果。
但具体的分离机制和放电路径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2. 雷电探测技术的改进雷电探测技术是预防和控制雷电灾害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雷电探测方法主要是基于雷达技术,能够有效地检测到雷电云的运动和闪电的强度。
但雷达探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精确探测到云内的电荷分布等。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研发更先进的雷电探测技术,如电磁探针和飞艇观测等,以提高雷电的监测准确性和实时性。
3. 雷电灾害的预防与控制雷电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发展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海南一次雷暴过程闪电特征分析
海南一次雷暴过程闪电特征分析海南一次雷暴过程闪电特征分析近年来,雷暴活动频繁,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有效地预测和预警雷暴天气,本文选取了一次海南地区的雷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该次雷暴过程发生在2021年5月10日,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海域,持续时间约为2小时。
观测记录显示,该次雷暴活动期间闪电频繁,形成了大量的电荷分离和放电过程。
首先,通过分析雷电监测数据,我们发现该次雷暴过程共计产生了2000余次闪电。
从时间分布上看,闪电频次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即存在闪电活跃期和闪电高峰期。
活跃期主要集中在雷暴开始和结束的前后一小时内,而高峰期则在雷暴中间的一个时间段内,通常持续20-30分钟。
这种时间分布特征与其他雷暴过程相似,也与雷暴云内部的电荷分布和流动有关。
进一步分析雷暴过程中闪电的空间分布特征,我们发现闪电活动主要分布在雷暴云核和云中的降水区域,这说明雷暴过程中的大气条件和云内的水汽含量对闪电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我们发现在雷暴过程中,闪电频次和雷暴云顶温度和高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当雷暴云带有较高的顶温和云顶高度时,闪电活动较为频繁。
对于闪电的形态特征,本次研究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对闪电图像和高速摄像数据的观察,我们发现该次雷暴过程中的闪电主要表现为云地闪、云云闪和地云闪。
其中,云地闪是闪电从云底部向地面放电,云云闪则是闪电在云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放电,而地云闪则是从地面向云顶放电。
这些不同形式的闪电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段内交替出现,相互作用着。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海南一次雷暴过程的闪电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该次雷暴过程中,闪电频繁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
闪电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云地闪、云云闪和地云闪。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了解雷暴天气的形成机制、提高雷暴天气的预测能力以及对相关灾害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南一次雷暴过程中,闪电活动频繁且呈现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
雷电研究报告
雷电研究报告雷电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对流天气系统,其中包括大气电荷分离和放电现象。
雷电现象对人类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损坏建筑物、引发山火等。
因此,对雷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雷电现象的发生机制、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防范和预测雷电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1. 数据采集:通过雷电监测仪和其他相关设备,收集雷电事件的相关数据,包括雷电频率、持续时间、强度等。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研究雷电的时空分布规律、频率特征等。
3. 环境观测:通过现场实地观察和监测仪器,记录并分析雷暴天气的环境特征,如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
4.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雷电的放电机制和路径选择。
四、研究内容1. 雷电的形成机制2. 雷电的放电路径选择3. 雷电的时空分布规律4. 雷电事件频率变化和趋势5. 雷电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五、研究成果及应用1. 揭示了雷电的基本形成机制和放电路径选择规律,增进了对雷电现象的理解。
2. 辨识了雷电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雷电预测和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农业、电力、建筑物抗雷设计等领域,提供相关防范和保护措施。
六、结论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雷电现象的发生机制、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揭示了雷电形成的机制和放电路径选择规律,并总结了雷电的时空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对于防范和预测雷电事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大气电学中的雷电机理研究
大气电学中的雷电机理研究雷电是大气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雷电的产生和发展涉及到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雷电是在大气中产生的一种电磁现象,通常由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
雷云中的气体和颗粒会形成电荷,从而形成极化现象。
当云体内的电荷分布不均匀时,就会产生电场强度差,从而形成闪电。
闪电会沿着电场强度梯度最大并达到临界值的路径移动。
雷电产生的机理主要有三种理论:电离撞击理论、电子离子对理论和云中气体分离理论。
电离撞击理论认为,云中产生龙卷风或雷暴引起大气局部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集中。
电子离子对理论认为,云中存在各种带电粒子,包括电子、负离子、正离子和正电子等。
云中气体分离理论认为,雷电是云中水滴与冰的共同作用导致。
这些水滴和冰在云中相互碰撞,会释放出巨大的静电能量。
除了雷电产生的机理,科学家们还对雷电的行为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根据雷电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地闪、云闪和云间闪。
地闪是指从云与地面之间产生的闪电,云闪是指在云中产生的闪电,云间闪是指云与云之间产生的闪电。
地闪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容易观测到的闪电形式。
云闪和云间闪大多发生在云体内部,所以观测和研究相对较为困难。
雷电的形成和传播速度非常快,一般可达到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
由于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强度极大,会造成电磁波的辐射,同时也会引发强烈的声波效应,即雷声。
雷电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还可能引发火灾和设备故障等灾害。
因此,研究雷电机理不仅对预防雷电灾害有重要意义,还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电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雷电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通过现代多智能体雷电观测系统、闪电定位系统等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方法,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观测和研究雷电现象。
此外,尚有一些学者在实验室中研究雷电的产生和传播过程,通过模拟云体的形成和气氛的变化,试图解开雷电机理的谜团。
《2024年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范文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篇一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一、引言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具有极高的能量和强大的破坏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雷电的认识和利用也在不断深入。
雷电研究不仅对气象学、电磁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雷电灾害的预防和减轻、雷电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对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雷电研究的回顾1. 早期研究早期的雷电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雷电现象的观测和描述上,人们试图通过观察雷电的外观、声音等特征来了解其本质。
然而,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的研究进展缓慢,对雷电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2. 现代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雷电研究进入了现代阶段。
人们开始运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雷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雷电的物理机制、化学成分、电磁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例如,人们发现雷电的产生与大气电场、云层电荷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雷电中的化学成分则对大气化学和空气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雷电研究的进展1. 雷电的物理机制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雷电的物理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通过卫星遥感、雷达观测、地面实验等多种手段,人们发现雷电的产生与云层中的电荷分布、电场强度、气流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人们还发现雷电的放电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其物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 雷电灾害的预防和减轻雷电灾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雷电灾害的预防和减轻成为了雷电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们通过建立雷电监测系统、制定防雷规范、开展防雷工程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雷电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同时,人们还在研究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进一步提高雷电灾害的预警和防范能力。
3. 雷电资源的利用除了对雷电灾害的预防和减轻外,人们还在研究如何利用雷电资源。
例如,利用雷电产生的电能、热能等资源,开发出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输电线路带来了严峻的威胁。
因此,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本文就对输电线路雷电防护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雷电特点雷电是一种极为强大的电荷释放现象,在大气条件下形成。
雷电包括云地闪电、云云闪电、云对地闪电等形式。
其特点是电荷释放速度极快(通常为大气中最快的速度),能量极大,产生的电场和磁场非常强烈。
这种强大的能量,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也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三、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即雷电直接击中输电线路,会引起输电线路的瞬时故障,导致电力系统的中断。
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强大的电能将沿着导线传播,造成线路内电荷积累和电流增大,引起电压的瞬时上升,电力设备也会受到冲击,导致设备烧毁或损坏。
间接影响即雷电引发电力系统的故障,如雷电诱发的浪涌电压、磁感应电压等,会引起设备的跨步击穿,导致线路的过电压故障。
四、雷电防护技术为了保障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雷电防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雷电防护技术。
1.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雷电防护的基础,它能将雷电引入地下,起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接地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电阻、电流分布、雷电起爆地和其他因素,以最小化雷电产生的负面影响。
2.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通过高塔或建筑物顶端突出的金属装置,能够尖顶引开雷电,起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的作用。
避雷针的设计需要考虑高度、材料和形状等因素,以提供最佳的防护效果。
3.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通过引入分流电流和吸收雷电能量的设备,用于保护输电线路。
避雷器通常安装在接地装置和电力设备之间,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内,防止因雷电引起的线路故障和设备损坏。
4. 等离子体防护:等离子体防护是一种创新的雷电防护技术,通过释放等离子体在输电线路上形成保护层,能够降低雷电击中的概率,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损害。
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
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引言: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而雷电是雷暴天气的主要现象之一,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和危险性等特点。
因此,提前进行雷电预警并加强预防措施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雷暴预警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和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
一、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雷暴云是雷电发生的重要环境之一,对雷暴云的地面电场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准确雷电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雷暴云地面电场特征主要包括雷暴云的电荷分布、电场强度和空间分布。
雷暴云内部的负电荷区域与正电荷区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电场变化,正负电荷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大气局部电磁场的形成。
其次,雷暴云地面电场的强度与雷暴发展过程中的云内温度、湿度、气流分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最后,雷暴云地面电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存在着电场强度较大的区域和电场强度较弱的区域。
雷暴云地面电场的特征研究为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提供了基础。
二、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是利用雷暴云形态、云电性质、地面观测和气象因子等多种观测数据,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雷电进行监测和预警的过程。
当前主要的多源观测资料包括雷达、卫星、地闪观测等。
其中,雷达在雷电预警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雷达反射率、速度和谱宽数据可以对雷云的变化进行实时观测。
而卫星观测可以提供雷暴云的形态和分布信息,帮助识别雷云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地闪观测则是通过对雷电产生时所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接收和分析,以实现对雷电活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多源观测资料的应用使得雷电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三、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方法在基于多源观测资料的雷电预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雷达回波组合、卫星图像分析以及地闪观测数据处理等。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
该文从雷电定位技术的研发、北京地区闪电特征和时空分布、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雷电预警预报研究、雷电物理过程研究和雷暴起电放电数值模式研究6个方面综述了雷电研究的一些结果和近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雷电多方面的研究,对雷电放电特征有了较系统地了解,特别是对北京地区的雷电时空分布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在雷电预警预报技术和方法、雷电物理过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由于雷电发生的时空随机性和瞬时性,对闪电放电物理过程的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十分困难,目前对我国闪电活动规律的认识也仍然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雷暴内动力、微物理和起电放电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开展深入和长期的基础研究,加深对雷电发生发展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这将为雷电预警预报以及雷电监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而在雷电激发和传输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地闪连接过程和不同频段雷电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等雷电成灾机理研究,将为雷电防护技术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作者:张义军周秀骥 Zhang Yijun Zhou Xiuji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刊名:应用气象学报 ISTIC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06 17(6) 分类号: P4 关键词:雷电物理雷电探测雷电预报人工引雷数值模拟。
《2024年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范文
《雷电研究的回顾和进展》篇一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一、引言雷电,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壮观且充满神秘感的自然现象之一,一直以来都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雷电研究已经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涵盖了气象学、物理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对雷电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二、雷电研究的历史回顾1. 古代认识与探索在古代,人们对雷电现象的认知较为模糊,往往将其与神灵、天象等联系在一起。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有学者对雷电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尝试探寻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2. 近代科学研究进入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运用物理学、气象学等学科的知识对雷电进行研究。
通过对雷电的观测、实验和理论分析,人们逐渐揭示了雷电产生的机理、放电过程以及雷电对环境的影响。
三、雷电研究的进展1. 雷电产生机理的研究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雷电产生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通过运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雷电的放电过程、电场、磁场等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雷电产生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同时,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为雷电预测和防范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雷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雷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也是近年来雷电研究的热点之一。
科研人员发现,雷电不仅能够影响大气中的电场、磁场和化学成分,还能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
此外,雷电还能激发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等物质,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3. 雷电防护技术的研究随着雷电研究的深入,雷电防护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科研人员针对不同领域和场景的雷电防护需求,研究出了多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和技术手段。
例如,在建筑物、电力设施、通信设备等领域,通过安装避雷针、接地装置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雷电对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影响。
此外,还研究出了多种新型的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为防范雷电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未来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电研究将进一步深入。
一方面,科研人员将继续探索雷电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揭示更多关于雷电的奥秘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雷电研究进展综述
中国雷电研究进展综述摘要:雷电是云间或云地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其在出现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进而造成人员伤亡、电子系统损坏、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本文主要是关于近年来我国气象学者对雷电活动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主要包括雷电监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尽量呈现出气象学者对我国雷电活动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雷电监测雷电灾害雷电预报防雷减灾引言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仅次于干旱和洪涝,给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
雷电被人们称之为闪电,是对流云(雷暴云)产生过程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雷暴天气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是对流云云顶发展到-20℃等温线高度以上时,就会产生雷电。
全球每秒会有2000个左右的雷暴天气出现,同时还伴随有巨大的雷电,始终维持着雷暴—电离层—晴天大气—地球之间所组成的全球电路[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强,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雷电灾害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雷电造成的损失,对雷电活动进行研究已经引起了相关学者和气象部门的高度关注。
1、雷电监测研究进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针对雷电研究就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针对雷暴云电结构、雷电电磁辐射、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掌握人工触发雷电技术的四国之一,在同南北地区成功触发了近50次的雷电,每次实验过程中几乎都获得了同雷电电流、光、电磁等相关的综合测量资料,同时还加大了对流光激发、传播、回击过程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等几个范围开展的雷电定位系统研究,在我国雷电监测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雷暴探测研究的进展
雷暴探测研究的进展陈洪滨 朱彦良【摘 要】摘 要 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是天气学、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雷暴发生和发展机制与条件的研究,雷暴 (潜势)的数值天气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预警,都需要多种技术手段获取的观测资料来支撑。
过去半个多世纪,国内外大气和气象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雷暴探测研究,中尺度地基加密观测网的观测揭示了雷暴单体过境时各种气要素的变化特征,无线电探空观测给出了雷暴发生和发展有利的热力与动力学条件,并发展了一些基于探空资料有预报意义的对流指数,早期的飞机穿云和绕云探测对了解雷暴及其环境的温度和风场结构有很大帮助,地基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成为探测雷暴尤其是超级单体风暴降水及风场演变的有力工具,卫星遥感也在雷暴的监测与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试图对雷暴探测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回顾综述,以利今后组织开展雷暴综合观测试验研究,进一步增加对雷暴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而提高雷暴的预报预警水平。
【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12(036)002【总页数】12【关键词】关键词 雷暴 探测 进展1 引言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产生在强烈的对流云中,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时有冰雹、下击暴流和龙卷风发生,每年在世界各地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
因此,雷暴是天气、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天气学方面,我们对雷暴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了一定的了解 (寿绍文等,2003;孙淑清和高守亭,2005)。
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一般需要的条件有:位势不稳定层结、足够的水汽辐合与供应、强烈上升运动和抬升促发机制、环境风场合适的垂直切变以及低空急流的存在。
一定的地形或地表覆盖差异(如陆地—水体分布),对于对流的促发与发展也有加强或抑制作用。
有关著作中有专门章节描述孤立对流系统、带状对流系统和中尺度对流复合系统的特征及其基本模式,讨论影响对流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多种因子,依据描述大气对流的理论模式定性论述大气不稳定能量、风垂直切变、云内液态水负荷、夹卷作用、对流云合并及下沉气流等因子对对流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4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Vol.33,No.42006年7月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Jul.,2006收稿日期:2005-11-23.作者简介:刘喜排(1962-),女,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雷暴的电特性研究进展刘喜排(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河北保定071003)摘要:通过对雷暴电特征研究主要进展的综合分析,阐述了雷暴电荷结构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和最新结果,分析了不同雷暴系统中电活动与雷暴动力和降水的相关性;探讨了雷暴中电过程与动力、降水之间相互作用可能的耦合机制。
关键词:雷暴;闪电;降水;电特性中图分类号:P45;P433;P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691(2006)04-0106-04Study on advancement of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understormsLIU Xi-pai(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China )Abstract:The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understorms are reviewed.The researching methods and latest results on electric structures in thunderstorms are expatiat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ning activities and dynamic processes and precipitation in thunderstorm is analyzed.This couple mechanism i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thunderstorm;lightning;precipitation;electric characteristics引言“雷电”指雷暴天气中发生的激烈放电现象,它是一种长距离的电火花,电流能够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A ,闪电穿过的地方,空气被击穿,通道温度骤然升高,能对航空飞行、森林保护、高压输电、军事工程设施和通讯系统以及人身安全等造成很大的危害。
例如1992年6月22日国家气象中心多台计算机接口因雷击被毁,造成重大损失;1989年8月12日我国黄岛油库,由于5号原油罐雷击起火,引燃了附近的4个油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大建筑物的增多以及高新技术装备、微电子器件的大量采用,雷击造成的危害及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雷暴电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雷暴云内空间电荷结构雷暴云发展过程中,云内不同降水物粒子在一些起电机制作用下会带上不同极性的电荷,从而形成一定的空间电荷结构。
文献[1~2]最早提出雷暴云内空间电荷结构是垂直偶极性的,在雷暴云上部存在一个主正电荷区,在它的垂直下方有一个主负电荷区域。
文献[3]利用气球探空,最早提出三极性电荷结构模型,即雷暴云上部为主正电荷区;中部存在一个主负电荷区;同时下部还存在一个较弱的正电荷区(见图1)。
后来的很多观测结果都证实了偶极性与三极性电荷结构是雷暴云中普遍的电荷结构[4~6]。
文献[7]分析发现在美国Florida 和New Mexico 以及日本冬季雷暴中,尽管主负电荷区所在高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但它们均处于同一温度区。
刘喜排:雷暴的电特性研究进展第4期10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实际雷暴云中,电荷结构远比上述垂直分布的偶极型或三极性电荷结构复杂得多。
除了主正、负电荷区和底部的小的正电荷区外,电荷结构也会发生倾斜[8]。
文献[9~11]通过比较MCS (中尺度对流系统)、美国南部大平原的超单体雷暴及New Mexican 山地雷暴,发现超单体雷暴中主负电荷区的高度更高,温度更冷。
统计中3种雷暴的电荷高度和上升速度之间有约为0.3km/(1m 1)的比例关系。
温度廓线并不像主负电荷一样抬升,有可能对应于主负电荷的起电机制在不同的雷暴中存在差异,或是与某个特殊的温度无关。
上升气流中的电荷区高度被抬升,呈4层结构,非上升区呈6层结构,除主负,上正,最上层负的屏蔽电荷层与上升区类似外,在地面和主负区之间还有正负正交替的三层电荷,所以有可能非上升区是上升气流发展的后期阶段,或是伴随上升气流同时发生的顺风气流。
文献[12~13]通过对闪电VHF 辐射源时空分布的三维观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某些雷暴云中或雷暴云发展的某些阶段可以呈现出与正常极性相反的电荷结构,即在雷暴云中部是主正电荷区,而上部为负电荷区,它们之间有反极性放电过程发生。
2雷暴电特征的研究方法雷暴云的起电和电荷结构研究的主要困难在于雷暴云内的恶劣环境使得直接测量很难进行,特别是现有测量手段无法对带电的小云滴进行直接测量。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
在野外试验中,目前大多利用地面多点电场仪联网观测、气球携带探空电场仪的穿云观测、地面尖端放电电流观测、飞机穿云观测和雷达及闪电定位系统观测等方法[14]。
实验室试验是对野外观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文献[15]通过实验室试验提出了著名的结霜起电机制,很好地解释了雷暴三极性电荷结构的形成过程。
结霜起电是由于在冰、水共存区,软雹表面覆盖着一层过冷水滴构成的液面,当冰晶和软雹相碰时,软雹暖结霜表面与冰晶冷结霜表面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导致了电荷的转移。
结霜软雹与冰晶之间相对扩散增长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电荷转移的重要因子,而增长率取决于温度、局地过饱和度、液态水含量和冰晶尺度。
这些因子的不同配置将引起不同极性的电荷转移。
试验发现:(1)主要的电荷传输与冰晶和软雹之间的碰撞过程紧密相关,起电主要发生在过冷水滴浓度较高的区域;(2)每次碰撞的电荷传输量与冰晶的尺度有很强的依赖性,对直径为10010~1086420图1Simpson 和Scrase (1937)观测到的三极性电荷结构Fig.1Structure chart of three polarity electric chargeobserved by Simpson and Scrase (1937)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082006年算的稳定性,模式处理上采用运动学形式,即动力基本量值利用其它成熟动力模式结果输入,其结果发现非感应起电率对液态含水量和反转温度的依赖型非常大。
尽管数值模式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事实已证实了数值模式研究对雷暴电特征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雷暴电活动与动力和降水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对于雷暴电活动与雷暴动力和降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些结果。
如对中小尺度对流天气系统的观测研究揭示出雷暴中地闪的分布呈双极性,负闪多集中在对流中心区,正闪出现于雷暴上部云砧部分[20]。
对雷暴进行的雷达回波和雷电定位资料的对比观测分析表明,雷暴中电活动与对流发展密切相关,闪电多起源于强降水中心边缘,雷电活动的发展演变与雷暴生消演变密切相关[21]。
过去曾普遍认为热带气旋中很少有雷电活动,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热带气旋内部的雷电活动确实不多,但雷电活动出现于热带风暴外侧对流雨带中的情况确很普遍,如果雷电集中出现于气旋中心100~150km范围以内,很可能预示着将来6~12h内风暴的加强。
另外,观测还发现陆地雷暴与海洋雷暴的闪电频数差别很大,陆地每分钟可产生60次闪电,而海洋雷暴的闪电频数低于10次/min[22]。
文献[23]利用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系统和电场仪网以及一车载电场仪,按照雷暴云的不同发展阶段研究了日本冬季雷暴中电荷分布随时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雷暴对流发展阶段,雷暴电荷结构为偶极性;在雷暴对流处于成熟阶段,雷暴电荷结构呈现短暂的三极性;而在雷暴对流处于消散阶段,雷暴中的正电荷散布在整个雷暴云中,呈单极性正电荷结构,且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他还指出,10℃温度层高度的上升气流速度大于3m/s时,电荷分离过程便能产生强烈的闪电活动,而当此高度上的最大上升气流速度为2~3m/s时,雷暴仅仅偶尔能或不能引起闪电活动。
另外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并配合多谱勒雷达观测发现雷暴电活动和流场的关系,表明闪电与上升气流区位置有关,闪电大多发生在靠近上升、下沉气流的界面上[24]。
雷暴电活动与降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观测发现地闪与雷达强回波和地面降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5];利用闪电频率的峰值可提前10min来预报降水和微下沉气流[26]。
文献[27]利用雷达回波(由Z-R关系计算出降水量)和雷电定位系统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发现夏季对流云降水中对地闪电密度和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以上),估算出一次对地闪电大约对应于108kg 的降水,因而有可能利用闪电资料对降水量进行预报和估算,这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的评估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但闪电与降水的因果关系至今尚无明确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结论雷暴是复杂的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结合体,闪电是雷暴活动的产物,同时对雷暴活动本身有一定的反馈作用,对雷暴中电特征的研究必须和其它的要素比如动力过程、微物理过程等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地加深对雷暴中的这些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过程如台风、暴雨、龙卷风、雹暴、沙尘暴等一般都伴随有雷电活动,这些天气过程常会带来严重灾害,雷电本身也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这种灾害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
所以,通过雷电物理研究以及闪电与其他天气要素的结合研究,不仅可以对雷电本身进行预警预报以及防护,而且把雷电作为一个信号,对其他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野外观测、实验室试验、理论研究包括数值模拟,是研究闪电必须的手段。
未来雷电学科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探测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与此同时,闪电与其他气象特征相结合的研究对于拓宽闪电研究领域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Wilson C T R.On some determinations of the sign and mag-nitude of electric discharges in lightning flashes[J].Proc Roy Soc,1916,(92):555-574.[2]Wilson C T R.Investigations i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onthe electric field of thunderstorms[J].Phil Trans,1920, (221):73-115.[3]Simpson G C,Scrase F J.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 inthunderclouds[J].Proc.R.Soc,1937,(161):309-352.[4]Simpson G C,Robinson G D.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ityin thunderclouds[J].Proc.R.Soc,1941,(177):281-329.[5]Winn W P,Moore C B,Holmes C R.Electric field structurein an active part of a small,isolated thundercloud[J].Ge-ophys Res,1981,(86):1187-1193.[6]Earle R,Williams.The tripol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s[J].Geophys Res,1989,(94):13151-13167.[7]Krehbiel P R.The charge structure of thunderstorms[M].The Earth’s Electrical Environment.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 Press,1986.90-113.[8]Workman E J,Holzer R E,Pelsor G T.The electrical structureof thunderstorms[M].Nat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Tech Note,1942.864-867.[9]Stolzenburg M.Electrical structure in thunderstorm convec-tive regions:1.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J].Geophys.Res,1998,(103):14059-14078.[10]Stolzenburg M,David R W,Marshall T C.Electricalstructure in thunderstorm convective regions[J].Geophys Res,1998,(103):14079-14096.[11]Stolzenburg M,David R W,Marshall T C.Electricalstructure in thunderstorm convective regions[J].Geophys Res,1998,(103):14097-14108.[12]Krehbiel P R.Three–dimensional lightning mapping ob-servations during meaprs in central Oklahoma[M].Pro-ceedings11th Intn’l.Conf.Atmospheric Electricity,Gun-tersville,Alabama,1999.763-770.[13]张义军,Krehbiel P R,刘欣生.雷暴中的反极性放电和电荷结构[J].科学通报,2002,(47):1192-1195. [14]Krehbiel P R.The electrical structure ofthunderstorms[M].The Earth’s Electrical Environment,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 D C,1986.90-113.[15]Takahashi T.Riming electrification as a charge generationmechanism in thunderstorms[J].Atmos Sci,1978,(35): 1536-1548.[16]Takahashi T.Warm cloud electrification in a shallowaxisymmetric cloud model[J].Atmos Sci,1979,(31): 2236-2258.[17]Chiu Chinshan.Numerical study of cloud electrificationin an axisymmetric,time-dependent cloud model[J].Ge-ophys Res,1978,(83):5025-5049.[18]Rawlins F.A numerical study of thunderstorm electrific-ation by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ncorporating theice phase[J].Q J R.Meteorol.Soc,1982,(108):779-800.[19]Takahashi T.Thunderstorm electrification-A numericalstudy[J].Atmos Sci,1984,(41):2541-2558.[20]Holle R L,Lopez R E,Hiscox W L.Relationships betweenlightning occurrences and radar echo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 Florida[M].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nd Ground Conference on Static Electricity.U.S.Dept.Transp/FAA.Fort Worth.Texas,1983.479-484.[21]Geotis S G,Oville R E.Simultaneous observations of light-ning ground strokes and radar reflectivity patterns[C].Pre-sented at21st Conference on Radar Meteorology, Edmonton,Canada,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Boston,Mass,1983.57-58.[22]Rutledge S A,Williams E R,KeenanT D.The down underdoppler and electricity experiment(DUNDEE):overview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Bull Amer Meteor Soc,1992,(73):3-16.[23]Kitagawa N,Michimoto K.Meteorological and electricalaspects of winter thunderclouds[J].Geophys Res,1994,99(5):10713-10721.[24]Ge Z M,Yan M H,Guo CM,et al.Analysis o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characteristics in mesoscale storm in Beijing area[J].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1992,(6): 491-500.[25]Carey L D,Rutledge S A.Electrical and multiparameterradar observations of a severe hailstorm[C].Proceedings of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tmospheric Electric-ity,The Society of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of Japan,Osaka, Japan,1996.212-215.[26]Laroche P,Bondiou A,Malherbe C,et al.Electricalactivity related to storm cells development[C].Proceedings of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The Soviet Geophysical Committee,St.Petersburg,Russia, 1992.737-740.[27]Richard P,Lojou J Y.Assessment of application of stormcell electrical activity monitoring to intense precipitation forecast[C].Proceedings of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tmospheric Electricity,Osaka,Japan,1996.284-286.(责任编辑:陈佳)刘喜排:雷暴的电特性研究进展第4期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