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17高铬白口铸铁的热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高铬热处理工艺

高铬热处理工艺

高铬铸热处理工艺化学成分:C2.05,Si1.40,Mn0.78,Cr26.03,Ni0.81,Mo0.351、常用的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是加热到950~1000℃,经保温空冷淬火后再进行200~260℃的低温回火。

2、高温团球化处理1140~1180℃保温16h空冷却,可以明显提高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能。

高温团球化处理可使碳化物全部呈团球状,可消除或减少大块状和连续网状碳化物对基体的隔裂作用,经团球化的碳化物受到更加均匀的基体支撑,特别受到一定数量的奥氏体的支撑。

如果适当减少保温时间,对薄截面零件也可以取得效果。

该工艺的不足是工艺消耗热能较多。

加热到1050℃,经保温空淬火后再进行550℃的回火,效果会怎么样?要控制加热速度,最好在650 750 850 时保温一定时间。

我以前做过,正火就可以了。

硬度能做到61----65HRC成熟工艺是:铸造后软化退火,便于加工,加工后空冷淬火加低温去应力回火。

使用硬度一般要求为HRC58-62,多用于比如渣浆泵零部件等耐磨易损件。

我们这里是高铬生产基地,一般提供Cr24,Cr26,Cr28,Cr15Mo3等,价格是不便宜的。

价格要包括中间的软化退火和精加后的淬火及回火。

楼主的材料应该叫Cr26做高铬磨球的,Cr%=10.2~10.5%,C%=2.2~2.7%,Si、S双零以下,要求硬度HRC>58我们现在用的是淬火液淬火,淬火工艺参数是:650度保温2小时,升温到960度保温3.5小时淬火;回火温度380~400,保温4~6小时。

磨球规格φ40-φ80。

工艺是1050淬火+250~350回火金属耐磨材料在水泥企业的研究和应用[摘要] 本文从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水泥企业常用的耐磨材料以及根据磨损原理具体的选用金属耐磨材料,对金属耐磨材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他选用金属耐磨材料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金属耐磨材料水泥企业研究应用一、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材料的耐磨性不仅决定于材料的硬度Hm,而且更主要的是决定于材料硬度Hm和磨料硬度Ha的比值。

高铬铸铁耐磨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改进

高铬铸铁耐磨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改进

高铬铸铁耐磨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改进我公司生产的2号和6号衬板是一种高铬合金铸铁,因其耐热耐磨性能好,广泛用于各大钢铁公司的高炉设备。

但由于其脆性大,无论在铸造还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极易断裂。

据我们过去统计,在热处理时,尺寸约在1000毫米×500毫米×25毫米以下的中小型衬板废品率一般在10~15%,尺寸在此以上的大衬板最高时甚至达到50%左右。

由于规格繁多,几何形状多样,生产难度较大,每年的平均废品率一般都在16%左右。

走访过一些单位,大家都认为衬板开裂的原因很多,与其铸造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

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条件。

这种衬板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变化特别突出。

加热时其体积增大,而冷却时体积缩小。

对同一块衬板来说,加热速度过快,体积增大速度上下不一,造成较大应力,导致开裂。

衬板在砂箱中摆放过挤,受热后体积增大受到限制,也会迫使它以开裂方式释放体积变化受阻产生的应力。

开裂最多是在出炉后,衬板在砂箱中以空气风冷时,边缘冷却快,体积大幅度收缩,而中部不易冷却,其红热部分收缩量滞后,中部阻止外部收缩,这时中部承受边缘施加的压应力,而边缘收缩受阻承受很大的拉应力,而衬板的韧性又较低,当拉应力达到一定极限后,外部边缘以开裂形式来释放应力。

这时如注意观察会发现,裂纹通常起源于衬板冷得最快的长边中段某处,因为这里的应力聚集最大,开口裂得较宽,裂口端部可达3~4毫米,当中部随时间延长逐渐降温收缩后,边缘与中部的收缩量接近一致,裂口便闭合在一起,然而,很长的裂纹已经产生,甚至断开。

所以我们认为冷却和加热过程中,在同一块衬板上的温度一致性,是保证衬板不裂的决定性因素。

裂因明确后,在加热过程中,我们采取逐步升温、均温的方法,这与老方法基本相同,目的使同一块衬板均匀受热,各部分膨胀系数基本一样,但必须注意要将大衬板摆放在宽松的工装或砂箱内,让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膨胀。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1. 退火由于高铬制品其铸态硬度较高,为改善工件的机械加工性能,所有毛坯必须进行必要的软化退火处理。

具体工艺( 以壁厚不超过100mm且外形较复杂铸件为例) 如下。

首先将需处理工件在室温下装入热处理炉,然后随炉缓慢升温至400 ℃左右进行保温1 ~2h,随后将炉温升至600 ℃再进行保温1 ~2h,之后以不超过150 ℃/ h的温升速度,将炉温快速升至950 ℃后进行2 ~3h 的保温,而后停止加热,待炉温自然降至820 ℃左右,此后可控制电炉以10 ~15 ℃/ h 的温降速度将炉温降至700 ~720 ℃,并在此温度保温4 ~6h ( 工件越厚其保温时间应越长) 后停炉,工件可视情况随炉冷却或出炉置于静止的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以获得珠光体基体,满足性能要求,便于切削加工) 。

具体生产中,若所处理工件形状较为简单,也可采用较快速的退火工艺,即在温升至950 ℃并保温3h 后停炉,之后可随炉冷却至400 ℃左右,然后打开炉门,继续冷却至300 ℃以下,工件即可出炉空冷。

工件退火后可进行机械加工,由于高铬白口铸铁在淬火过程中尺寸变化比铸钢和灰铸铁小的多,一般无须矫正尺寸,对于按工艺要求需磨削加工的工件所留磨削量也可很小。

2. 淬火将机械加工后的工件室温装炉,以小于80 ℃/ h 的温升速度将炉温升至600 ℃( 若工件较厚或形状较复杂,可在温升至300 ℃、400 ℃、500 ℃、600 ℃时分别给予0. 5h 的保温) ,之后以不超过150 ℃/ h 的温升速度将炉温升至淬火温度950 ~980 ℃后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2~4h ( 视工件厚薄不同保温时间有所差别,越厚保温时间越长) ,而后将工件快速出炉进行空冷,若遇环境气温较高,淬火时应辅以强风和水雾喷洒,以强化冷却,淬火工艺曲线如图2 所示。

3. 回火为降低铸件残余应力和脆性,并保持其淬火得到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也使马氏体得以回火,以及残余奥氏体有所减少,应对淬火后的工件再进行230 ~260 ℃的回火处理。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化学成分:C2.05,Si1.40,Mn0.78,Cr26.03,Ni0.81,Mo0.351、常用的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是加热到950~1000℃,经保温空冷淬火后再进行200~260℃的低温回火。

2、2、高温团球化处理1140~1180℃保温16h空冷却,可以明显提高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能。

高温团球化处理可使碳化物全部呈团球状,可消除或减少大块状和连续网状碳化物对基体的隔裂作用,经团球化的碳化物受到更加均匀的基体支撑,特别受到一定数量的奥氏体的支撑。

如果适当减少保温时间,对薄截面零件也可以取得效果。

该工艺的不足是工艺消耗热能较多。

加热到1050℃,经保温空淬火后再进行550℃的回火,效果会怎么样?要控制加热速度,最好在650? ?? ?750? ?? ?? ? 850? ?? ? 时保温一定时间。

我以前做过,正火就可以了。

硬度能做到61----65HRC成熟工艺是:铸造后软化退火,便于加工,加工后空冷淬火加低温去应力回火。

使用硬度一般要求为HRC58-62,多用于比如渣浆泵零部件等耐磨易损件。

我们这里是高铬生产基地,一般提供Cr24,Cr26,Cr28,Cr15Mo3等,价格是不便宜的。

价格要包括中间的软化退火和精加后的淬火及回火。

楼主的材料应该叫Cr26做高铬磨球的,Cr%=10.2~10.5%,C%=2.2~2.7%,Si、S双零以下,要求硬度HRC>58我们现在用的是淬火液淬火,淬火工艺参数是:650度保温2小时,升温到960度保温3.5小时淬火;回火温度380~400,保温4~6小时。

磨球规格φ40-φ80。

工艺是1050淬火+250~350回火金属耐磨材料在水泥企业的研究和应用[摘要] 本文从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水泥企业常用的耐磨材料以及根据磨损原理具体的选用金属耐磨材料,对金属耐磨材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他选用金属耐磨材料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金属耐磨材料水泥企业研究应用一、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材料的耐磨性不仅决定于材料的硬度Hm,而且更主要的是决定于材料硬度Hm和磨料硬度Ha的比值。

【干货】铸铁的热处理的常见七种工艺方案!

【干货】铸铁的热处理的常见七种工艺方案!

【干货】铸铁的热处理的常见七种工艺方案!1.消除应力退火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在加热,冷却及相变过程中,会产生效应力和组织应力。

另外大型零件在机加工之后其内部也易残存应力,所有这些内应力都必须消除。

去应力退火通常的加热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2~8h,然后炉冷(灰口铁)或空冷(球铁)。

采用这种工艺可消除铸件内应力的90~95%,但铸铁组织不发生变化。

若温度超过550℃或保温时间过长,反而会引起石墨化,使铸件强度和硬度降低。

2.消除铸件白口的高温石墨化退火铸件冷却时,表层及薄截面处,往往产生白口。

白口组织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剥落。

因此必须采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组织。

退火工艺为:加热到550-950℃保温2~5 h,随后炉冷到500-550℃再出炉空冷。

在高温保温期间,游高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分解为石墨和A,在随后护冷过程中二次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也分解,发生石墨化过程。

由于渗碳体的分解,导致硬度下降,从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3.球铁的正火球铁正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珠光体基体组织,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

有时正火也是球铁表面淬火在组织上的准备、正火分高温正火和低温正火。

高温正火温度一般不超过950~980℃,低温正火一般加热到共折温度区间820~860℃。

正火之后一般还需进行四人处理,以消除正火时产生的内应力。

4.球铁的淬火及回火为了提高球铁的机械性能,一般铸件加热到Afc1以上30~50℃(Afc1代表加热时A形成终了温度),保温后淬入油中,得到马氏体组织。

为了适当降低淬火后的残余应力,一般淬火后应进行回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作加残留贝氏体再加球状石墨。

这种组织耐磨性好,用于要求高耐磨性,高强度的零件。

中温回火温度为350-500℃回火后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加球状石墨,适用于要求耐磨性好、具有一定效稳定性和弹性的厚件。

高温回火温度为500-60D℃,回火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作加球状石墨,具有韧性和强度结合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1cr17ni2热处理工艺

1cr17ni2热处理工艺

1cr17ni2热处理工艺
1Cr17Ni2是一种不锈钢材料,其成分中含有17%的铬和2%的镍。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和可焊性,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

然而,在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1. 预加热处理
在进行正式的热处理之前,必须先进行预加热处理。

这一步可以
消除钢材中的内应力,并防止在正式热处理过程中出现裂纹。

预加热
温度一般在800℃左右,时间根据钢材的厚度而有所不同。

2.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是1Cr17Ni2热处理中最重要的一步。

该材料在800~900℃的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时间一般为1~2小时。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钢材中的各种合金元素可以在晶粒中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和韧性。

3. 冷却处理
在固溶处理后,钢材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过程中,钢材温度
很快降到室温以下。

这一步处理可以使钢材中的合金元素分布更加均匀,并提高钢材的硬度。

冷却处理需要注意温度和速度的控制,以避
免产生内应力和裂纹。

4. 热加工处理
如果需要对钢材进行加工,如弯曲、拉伸、深冲等,还需要进行
热加工处理。

热加工处理可以使钢材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其力学性能和
成形性能,同时避免产生内部应力和裂纹。

热处理对于1Cr17Ni2钢材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至关重要。

通过
以上步骤的处理,可以使该材料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更加优秀。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1.退火: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3以上20~3(FC,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

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

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

2,正火:正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

C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是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

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

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

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3淬火:淬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AC。

或Ac•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和空冷淬火等。

铸钢件淬火后应及时进行回火处理,以消除淬火应力及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铸钢件淬火工艺的主要参数:Q)淬火温度:淬火温度取决于铸钢的化学成分和相应的临界温度点。

原则上,亚共析铸钢淬火温度为Ac o以上20~30℃,常称之为完全淬火。

共析及过共析铸钢在Ac o以上30~50℃淬火,即所谓亚临界淬火或两相区淬火。

这种淬火也可用于亚共析钢,所获得的组织较一般淬火的细,适用于低合金铸钢件韧化处理。

(2)淬火介质:淬火的目的是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

为此,铸件淬火时的冷却速率必须大于铸钢的临界冷却速率。

抗磨白口铸铁件的热处理规范(GBT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的热处理规范(GBT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的热处理规范(GB/T8263-1999)
牌号
软化退火处理
硬化处理
去应力处理
KmTBNi4Cr2-DT
——
430~470℃,保温4~6h,出炉空冷或炉冷
250~300℃保温4~16h,出炉空冷或炉冷
KmTBNi4Cr2-GT
KmTBCr9Ni5
——
750~825℃,保温4~10h,空冷或炉冷
940~980℃,保温2~6h,出炉进入260~300℃盐浴等温2~6h,空冷
200~300℃,保温2~6h,空冷或炉冷
KmTBCr12
920~960℃,保温1~8h,缓冷到700~750℃,保温4~8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或炉冷
920~980℃,保温2~6h,出炉空冷
200~300℃,保温2~8h,空冷或炉冷
250~300℃保温4~16h,出炉空冷或炉冷
KmTBCr2
940~960℃,保温1~6h,缓冷到750~780℃,保温4~6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或炉冷
960~1000℃,保温1~6h,空冷
200~300℃,保温2~6h,空冷或炉冷
KmTBCr8
920~960℃,保温1~8h,缓冷到700~750℃,保温4~8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或炉冷
960~1060℃,保温2~6h,出炉空冷
200~300℃,保温2~8h,空冷或炉冷
KmTBCr26
960~1020℃,保温2~6h,出炉空冷
KmTBCr15Mo
920~960℃,保温1~8h,缓冷到700~750℃,保温4~8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或炉冷
920~1000℃,保温2~6h,出炉空冷
200~300℃,保温2~8h,空冷或炉冷

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干 态 、 非 凿 削 磨 损 工 况 条 件 下 , 主 要 采 用 高 铬 白 口铸 铁 。 其 热 处 理 工 艺 要 点 :① 完 全 奥 化 体
化 后 , 空淬 、 风 淬 或 油 淬 。空 淬 、风 淬 时 若 不 易
选 择 使 金 属 材 料 易 于 钝 化 的 合 金 元 素 对 改 善
C e u ’Wa gZ o gu h nH a, n h n je
( . qn t o te nId sr sCo a y An ig 2 6 0 , h iChn 1 An ig Ci S uh r n u t e mp n , qn 4 0 0 An u, ia y i
正 火 可 选 用 空 冷 、 风 冷 、 喷 雾 冷 。 ② 淬 火 + 回 火 ,可 选 用 油 淬 后 高 温 回火 。⑧ 等 温 淬 火 , 可 在 盐 浴 炉 中 加 热 ,视 所 获 组 织 的 需 要 ,其 温 度 在 20 8 5  ̄3 0℃ 范 围 选 择 ,温 度 应 严 格 控 制 。④ 铸 态
应 力 磨 损 , 其 典 型 应 用 为 浆 泵 、输 送 管 、 叶 片类 零 件 。腐 蚀 的 工作 环 境 分 为干 态 和 湿 态 。
1 1 凿 削磨损 工况 .
凿 削 磨 损 工 况 条 件 下 ,主 要 采 用 合 金 化 的 各 类 高 锰 钢 。 为 使 各 种 结 构 特 点 的合 金 高 锰 钢 铸 件 获 得 良好 的 淬 透 性 和 组 织 的 一 致 性 ,并 提 高 其 综
z 第 l7 年期 1
温低于 4 O℃ 。
特 性 决 定着 材 料 的 耐腐 蚀 性 能 。对 此 材 料 的热 处 理 旨在 减 少 残 余 应 力 , 降 低 成 分 偏 析 ,改 善 组 织

高铬铸铁亚临界热处理及其应用

高铬铸铁亚临界热处理及其应用
(下转第9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铬铸铁亚临界热处理及其应用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甘晓晔, 马艳萍 甘晓晔(辽宁科技学院科技产业处,辽宁,本溪117022), 马艳萍(辽宁科技学院机械工程系 ,辽宁,本溪,117022)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10(2) 2次
0.5—1.OCu、O.06S、O.10P、微量稀土RE。 炉料选用本溪生铁(Z18)、高碳铬铁、钼铁(55%Mo)、
收稿日期:2008—04—26 作者简介:甘晓华(1963一)女,湖北十堰人,辽宁科技学院, 教授,硕士研究生。
锰铁(65%Mn)、电解铜板及废钢等。采用150k中频感应 炉熔炼,纯铝炉内终脱氧,出炉温度控制在1500℃左右。用 稀土合金进行变质处理,浇注温度1350一1380℃,浇注速度 控制在1.8—2.2kg/s,砂型铸造。采用高温出炉,低温浇注 的原则可以减少气孔、夹渣和裂纹,防止冷隔和夹层缺陷,并 可获得细晶粒铸态组织。高铬白口铸铁铸态组织如图l所示。
层浅,表面至心部硬度降低很快(距表面1.5mm处的硬度已
降至30HRC以下),其表层一经磨损,模板的耐磨性就会急
剧降低。
高铬白口铸铁模板表面硬度高,且分布均匀,均为
59—61HRc,从而保证了模板工作面各处磨损同步,避免凹
坑出现,使模板寿命提高。
∞ HRC
铸铁
50

30 20
lO
图5 高铬铸铁模板和10钢制模板表面至心部硬度分布 5结论
现选用高铬白口铸铁,按照上述方法熔铸和进行亚临界 热处理(520℃×4h),制作9套模板,投入生产使用。9套模 板分成三组(每组三套),分别在不同压力机上进行压砖试 验。第1组模板平均使用寿命为30254块/套,第2组模板 平均使用寿命为30132块/套,第3组模板平均寿命为31045 块/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低碳钢(10钢)制模板使用寿命 2000~4000块/套相比,高铬白口铸铁模板的使用寿命是10 钢制模板的7倍以上。

不锈钢cr17连铸工艺总结

不锈钢cr17连铸工艺总结

不锈钢cr17连铸工艺总结不锈钢采用连铸,不仅提高了钢水收得率,从而提高了综合成材率,而且与炉外精炼相配合,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省略了开坏工序,大量节约了能耗。

不锈钢连铸工艺的特点:①不锈钢连铸一般都和精炼炉配套,严格要求钢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②为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要求采取无氧化保护浇注;③对钢水包、中间包、滑动水口、浸入式水口等实用的耐火材料要求严格;④为保证连铸坏的表面质量,选择合适的保护渣;⑤连铸过程中因结晶器的振动在连铸坏表面上形成的振痕要加以控制;⑥铁素体不锈钢连铸时电磁搅拌不可缺少。

不锈钢一般采用与碳钢相同的立式、立弯式或弧形连铸机。

精炼后的钢水倒入钢包,经过吹氨站对钢水温度进行微调后吊到大包回转台等待连铸。

上一包钢水铸完后,经过回转将待浇钢包转到中包注入口上方,然后通过长水口将钢水注入中间包。

中间包的钢水经过浸入式水口进入结晶器成形和冷凝并连续下拉。

表层凝固的铸坏经过二冷段继续快速冷却至坏心成固体后进行定尺火焰切割,从而完成整个连铸过程。

不锈钢钢水由铸锭改成铸坏工艺,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10%的成材率、节能和缩短生产周期,而且由于连铸工艺质量控制手段的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

不锈钢连铸坏产品质量集中体现在除头尾段坏外表面的不修磨率已经达到70%以上, 总的表面修磨收得率已达到99.5%。

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钢水进行精炼,达到低的氧和硫含量,搞好大包和中包的治金,精确控制钢水温度, 实现无氧化浇注,进一步降低夹杂物含量。

在此条件下根据不同的钢种做到结晶器的振动工艺与保护渣相匹配,使铸环表面的振痕深度达到≤200m,由此实现不锈钢铸坏表面基本不修磨轧制的目标。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本文以渣浆泵耐磨眼镜板为研究对象,以超高铬(Cr26)合金铸铁为原料,提高其耐腐蚀性,并设计了后续的热处理工艺。

提高合金的坚硬程度和冲击韧性。

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回火温度下,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坚硬程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010℃淬火时材料的坚硬程度最高;在相同的淬火温度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坚硬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在450℃回火时材料的坚硬程度最高;在淬火和回火之后,冲压铸造材料。

当材料坚硬程度达到最大值时,冲击韧性大大提高,冲击韧性仍然良好;因此,最佳热处理标准确定如下:在1010保持2小时,在450℃淬火2小时,在450℃回火此时,材料的宏观坚硬程度达到65.9HRC,冲击韧性达到4.6J。

/厘米2。

与铸态样品相比,宏观坚硬程度提高25%,冲击韧性提高53%,质量大大提高。

详细研究了处理前后材料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

对微结构中的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进行EDS分析。

结果表明,铸态金属中的共晶碳化物是M7C3和M23C6碳化物的混合原理。

在热处理之后,二次碳化物分散并沉淀在金属基质中。

通过EDS分析,二次碳化物的类型是M7C3。

根据每种元素的原子比,C型碳化物的分子式为(Fe2Cr5)C3。

摩擦和磨损实验表明,材料的耐磨性与坚硬程度变化一致。

在最佳热处理工艺下材料的耐磨性最好,相对耐磨性是铸态条件下的1.42倍。

通过分析磨损形态,可以看出热处理前后材料的磨损原理是磨料颗粒的微切削。

热处理后,材料的耐磨性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耐磨性,采用EPC负压铸渗透法制备了高坚硬程度陶瓷颗粒增强超高铬铸铁复合材料,镀镍提高了陶瓷颗粒与铁水的润湿效果。

预处理。

铁水的出钢温度为1520℃。

采用0.05MPa的负压制备F20,F12和F6粒度的复合铸件和高铬铸铁。

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镀镍预处理有利于液态金属对陶瓷颗粒的包封和渗透,相当于在高铬铸铁复合界面附近添加合金元素。

高铬铸钢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高铬铸钢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高铬铸钢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流程一、工艺准备1. 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高铬铸钢衬板的原材料,包括高铬铸钢材料、热处理设备、燃料等。

2. 清洗表面将准备好的高铬铸钢衬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油污,以保证热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热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冷却器等。

4. 燃料准备根据热处理工艺的要求准备好燃料,通常为煤气、重油或天然气等。

二、热处理工艺流程1. 加热将清洗好的高铬铸钢衬板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850-900摄氏度。

加热时间一般要根据高铬铸钢衬板的厚度和尺寸来确定,通常为1-3小时。

2. 保温高铬铸钢衬板经过加热后需要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时间一般为2-4小时,使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得到充分改善。

3. 淬火保温后的高铬铸钢衬板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一般为850-900摄氏度,淬火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淬火后将高铬铸钢衬板置于水中或油中进行快速冷却,使其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而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4. 回火淬火后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一般为200-300摄氏度,回火时间一般为1-2小时。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和硬度过高的问题,使高铬铸钢衬板达到理想的硬度和韧性。

5. 冷却经过回火处理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冷却,以使其温度逐渐降低,准备进行后续的加工和使用。

三、质量检测1. 硬度测试经过热处理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硬度测试,测试方法通常为巴氏硬度试验或洛氏硬度试验,以确保其硬度符合要求。

2. 金相组织检测经过热处理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金相组织检测,以观察其晶粒大小、结构均匀性等情况,以确保热处理效果良好。

3. 化学成分检测经过热处理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以确保其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四、包装出厂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高铬铸钢衬板需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防潮、防锈的包装方式,以确保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高铬铸钢衬板的热处理工艺流程,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高铬铸钢衬板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保证其在矿山、冶炼等领域的长期稳定使用。

优质高铬白口铸铁生产新工艺

优质高铬白口铸铁生产新工艺

优质高铬白口铸铁生产新工艺优质高铬白口铸铁常被用于制作承受磨料冲刷、小能量冲击、冷—热交变应力作用、在具有一定酸碱度腐蚀介质和高温下服役使用的铸件。

因此,在提高硬度的前提下,减少铸件的内应力无疑对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有利。

近年来,随着分级复合变质和其它冶金处理技术的日趋完善和发展,人们在分析传统制造工艺对组织和内应力形成的机制上,试验开发一种运用现代冶金处理技术实现铸态组织:即马氏体+适量残余奥氏体+M7C3,+MC;亚温处理后组织: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M7C3,+MC。

本文就生产以马氏体为基体的优质高铬白口铸铁新工艺为例,对此加以介绍。

1冶金处理技术冶金处理技术对优质高铬白口铸铁的改性作用受制于在处理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相关的动力学条件,其中包括温度和成分浓度条件。

实践也证明,这两个条件对提高高铬白口铸铁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高铬白口铸铁的冶炼温度以1 520-1580℃、处理温度1440—1480℃、浇注温度1380-1420 ℃为宜;碳量应控制在2.4%-3.0%范围内。

1.1 变质处理变质处理的作用主要是改善碳化物形态;减少夹杂、净化铁液;细化晶粒;稳定合金元素。

优质高铬白口铸铁采用Re—A1—Bi—Mg复合变质剂对铁液实施分级复合变质,这包括:(1)将稀土和稀土变质剂分别于炉内、炉外进行处理,这样既能细化初晶奥氏体,也能控制铁液凝固过程的结晶。

(2)将变质剂按组分元素在铁液中异质形核生核能的大小,分别溶人铁液,从而不仅有效地脱硫、脱氧、去气和净化了铁液,而且显著增强了变质组织的抗“衰退”能力”。

例如,分级变质工艺是出液前向炉内加入0.06%—0.10%的钛铁和0.3%-0.4%的1号稀土硅铁合金,出铁液前将0.08%-0.12%Si20A150Fe+0.04%-0.08%Mg合金投入铁液包,出铁液时随流加入0.05%-0.10%Bi,转包时在包中加入0.6%-1.0%的1#稀土硅铁合金或在瞬时随流浇注时加入0.04%—0.08%的Ce-RE。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研究现状_孙凯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研究现状_孙凯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研究现状_孙凯Hot Working Technology 2012,Vol.41,No.14材料热处理技术Material &Heat Treatment 2012年7月高铬铸铁是性能十分优秀的抗磨材料,它以比合金钢高得多的耐磨性,比一般白口铸铁高得多的韧性、强度,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被誉为当代最优良的抗磨材料之一[1-2]。

但高铬铸铁毕竟是一种脆性材料,材料本身在韧性方面的缺陷直接影响了它的应用范围。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3-5],虽然磨损只发生在零件的特定表面,所以耐磨材料也要有较高的韧性,以适应高要求工作环境。

1淬火热处理Karantzalis [6-8]对含铬18.22%的高铬铸铁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的热处理实验,探讨了淬火温度、碳化物和高铬铸铁力学性能的关系。

研究发现:当淬火温度为800℃时,二次碳化物主要以M 23C 6型颗粒为主,随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增加。

当淬火温度升高到900、1000和1100℃时,硬度先快速增加,在960℃左右达到最大,然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的趋势。

在960℃左右高铬铸铁组织马氏体相增多,二次碳化物以M 7C 3型碳化物为主。

当温度为1100℃,高铬铸铁的组织为奥氏体,二次碳化物溶解严重,硬度、耐磨性受到较大影响。

朱丽娟等[9-11]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对Cr26高铬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热处理工艺参数。

研究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Cr26高铬铸铁淬火硬度随之增加;而延长淬火保温时间,淬火硬度则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对Cr26高铬铸铁热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淬火保温时间。

研究还给出了最佳热处理工艺为l000℃×2h 风冷淬火+260℃×2h 回火。

对应的Cr26高铬铸铁的力学性能为硬度59.5HRC ,冲击韧度8.0J/cm 2,金相组织为马氏体+M 7C 3碳化物+二次碳化物+残余奥氏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 处理 后 试 样 的 物相 分 析 见 图 2 。可 见 , 经
热 处 理 后 相 结 构 未 发 生 明 显 变 化 , 有 A 和 a相 只 的峰值 略有 变化 。 综 上 试 验 结 果 分 析 可 知 , 处 理 的 关 键 作 用 热
是 使碳化物溶 解 , 成 合金奥 氏体 , 在空冷 时形 形 并 成合金 马氏体 , 随后 的 回火 过 程 中 产生 二次 碳 在
应 用 中 发 现 , 产 铬 系 白 口 铸 铁 的 耐 磨 性 能 与 一 国 些 进 口件 相 比仍 存 在 一 定 差 距 , 要 进 一 步 研 究 。 需 本文 对 C l r7高 铬 白 口 铸 铁 的 热 处 理 工 艺 进 行 了
2 热 处 理 工 艺 研 究
由于 C 1 r7高 铬 铸 铁 的 铸 态 性 能 不 能 满 足 高 硬 度 、 耐 磨 性 的 要求 , 而 对 其进 行 了 热处 理 。 高 因 热 处 理 工 艺 采 用 了 正 交 设 计 试 验 方 法 , 交 表 及 正 试 验 结 果 见 表 1 结 果 表 明 . 却 方 式 对 硬 度 的 。 冷
5 0 x2 5 ℃ h
6 60
1 0 ℃ ×6 00 h
空 砖
4 0 x2 5 ℃ h
6 . 55
3 热 处理 后 的组 织 分 析
用 能 谱 分 析 仪 分 析 了最 佳 热 处 理 工 艺 条 件 下
() 热 赴理 } 鲠 的扫描 电境 ( E ) 片 10x a §塑 SM 照 0
0 前 言
高铬 铸 铁 具 有 优 异 的 耐 磨 性 , 已在 冶 金 、 建
材 、 山 和 电 力 等 部 门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 许 多 进 行 了 试 验 , 火 温 度 分 别 为 9 0 、 0 0 、 矿 淬 5 ℃ 10 ℃
研究 在提高 高铬 铸铁 的力学 性 能 和扩大 其 应用方 15 ℃ , 温 时 间 分 别 为 0 5 、 h 6 , 火 温 度 00 保 .h 2 、 h 回 面做 了许 多工 作 ,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但 在 实 际 分 别 为 2 0 、 5 ℃ 、5 ℃ 。 获 5 ℃ 3 0 40
me , t 帅 珥口o茹: ∞墒 埋 a 0 0℃ f r0 5 - e i r p h e h t1 0 o . b- ∞ IllI l 证叫 l I 4 0 fr2 dn t m h 埘 t 5 ℃ o h
围 2 热 址 理 后 的试 样 x射 线 {射 曲线 j 亍
ng 2 X—r d fr c o Ⅱ 0 e t nn . 町 i a t n cr i fb a —t 哮d印喇 肿 m·
表 1 热 处 理 正 交试 验 结 果
Tab. Re u t fo t o na x e hne i He lte l e 1 s ls o r h go le p r ntol a r a: nl m
I( ) - 9
1 2

加 热 温度
90 s℃ 90 5 ℃
( )a点担 织 盹谱 曲 { b 蔓
4 01 Fe47.8% cr 3. % Mo 9. % . 5 . 41
化物 折 出, 著 提 高 硬度 。为 此 , r7高铬 铸 铁 显 Cl
的 热 处 理 工 艺 参 数 的 选 择 原 则 应 是 使 上 述 各 过 程 达到 最 佳 状 态 。
1 2. 5 5
1 4. 6 0 1 7. 6 5
6 . 55 6 . 20 4 . 25 6 20 4 30 5 . 70
槛 盏
1 . 85

6 4
1 5
根据 正交 表 的试 验 , 对 较合 理 的 热 处 理 工 大 , 有 在 经 4 0 × 2 回 火 后 硬 度 达 最 高 值 。 又 只 5℃ h
()b点衄 觑 盹 谱 曲 ! c 龟
8 36 Fe 9. 5 C , 4 4. , 8 % r 3. 5% M o. 3 2.5% S i
田 1 蛏 10 " O 5 00C x ,h空啼 +4 0 x2 5℃ h回 火 赴理 后 的 组投 噩 蠢谱 分 析 曲媛
唯 一 S e  ̄ ld曲叼 1 mat a a 印咖 I m 姆c 帆 -订 t - t r ml
空 玲 水 玲 炉 玲 至 7 0 空 降 5℃ 水 玲 炉 玲 至 70 空 净 5℃ 空 拎
1 9. l 0
1 2. 8 0 1 3. 8 0
4 0 ×2 5℃ h 2 O ×2 5℃ h 30 ×2 5℃ h 3 0 ×2 5℃ h 4 0 x2 5℃ b 2 0 ×2 5℃ h
研究 , 以期 寻找 最佳 热处 理工 艺 。
1 试验 材料 和 试 验 方 法
试验材料 选用 C 1 r7高 铬 铸 铁 , 化学 成 分 ( 影 响最 大 , 次是 加 热 温 度 , 表 中可见 , %) 其 从 加热 温
为 : .C 2 5 i10 , 7 r3 Mn 用 普 通 的 工 度 为 1 0 ℃ 时 的 硬 度 最 高 , 温 时 间 的 影 响 不 3 2 , .S, .Mn 1C , 0 。 00 保 业原料在 D L一10型 中 频 感 应 电 炉 中 熔 炼 , 炼 大 。 0 熔
加 热 工 艺 14 ℃ x0 5 00 ) .h
10℃ 0O
玲却 方 式 空 玲
回 火 工 艺 4 0x2 5 h
2 0℃ x2 5 h 3 o x2 5℃ h
பைடு நூலகம்
} mc 6 . 65
6 5 2. 6 O 4. 5 5 6.
x2 h
空 降
4 0 x2 5℃ h
维普资讯
19 9 8年 第 2期
现 代 铸 铁 MO R C S I 0N DE N AT R
甚第 7 0期
3 5
表 2 热 处 理 工 艺 对 硬 度 的 影 响
Ta 2 I lm c t h a r at e tp b. nf eo e tt e m n Ⅻ h r aes a d s
M I
MⅡ Mw
10 ℃ Oo 10 ℃ 00 10 ℃ 00 1 5 ℃ 00 15℃ 00 1 5℃ 00
1 5 51
10 0 7 1 62. 5
O5 .h 2 h 6 h 05 .h 2 h 6 h
1 . 61 0
1 4. 6 0 1 9. 5 0
艺 进 行 了进 一 步 地 试 验 , 果 见 表 2 从 中 可 见 , 根 据试 验 结 果 , 定 了 C l 结 。 确 r 7高 铬 铸 铁 的 最 佳 热 灶 00 5 5℃ h回 当加热通度一定时 , 加热时间越长 , 空冷后的硬度 理 工 艺 为 1 0 ℃ ×0.h空 冷 +4 0 ×2 火 , 越 低 , 回 火 温 度 过 高 或 过 低 时 , 度 均 增 幅 不 硬 度 值 达 6 . HRC。 而 硬 65
lg 年 1月 收卿 母 最辅 g8
阵羹玲 . .90年 7月 出生 ,j 授 . 从 事恃 追 专生 的科 研 和# 学 工作 . 攻 方 向是 辟 违奢 童 置 其 蝽 炼 . 士 16 I教 现 主 目前 研 宽 的景 盥 有 } .型 抗 磨 材转 的研 宛 , 南拓 辞 奋 叠夸 备的 研 竞 , 南强 度拓 告耆 的研 克寻 。
90 5 ℃
保沮 时 间
0.h 5 2 h
6 h
玲 却 方 式
炉 玲 至 7 0 空 降 5℃ 空 降
爿 玲 c
回火 工 艺
2 0 ×2 5℃ h 3 0 ×2 5℃ h
40 x h 5℃ 2
HR C
3 . 3O 5 . 9O
5 . 90
4 5 6 7 8 9
的组织( 图 l) 成分 分布 ( 图 1 ) 可见 , 见 a和 见 b。 热 处 理 后 组 织 发 生 了 较 大 变 化 , 晶 碳 化 物 局 部 溶 共
解, 颗粒 变 小 , 体 组织 中只有 一 种 特征 , 照硬 基 对
度 试 验 结 果 分 析 , 组 织 为 回 火 M +A +二 次 碳 该 化 物。 .
维普资讯
He tTr a me tP o e so 1 g r mim h t s r n a e t n r c s fCr 7 Hih Ch o u W ieCa tIo
温度 17 ℃ , 注 温度 16 ℃ , 0 1 E—Mg 40 浇 3 0 以 . %R — S 变质 剂 进 行 处 理 。试 样 尺 寸 为 1 ×1 ×5 m i 2 3 5 m。 热处 理分 别 对淬 火温度 、 温时 间 、 保 回火 温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