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涡流式)

合集下载

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它可以用来测量金属表面上的涡流密度,从而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检测和分析。

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效应,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涡流传感器靠近金属表面时,传感器中的线圈会产生交变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金属表面上会产生涡流,这些涡流会影响传感器线圈中的磁场分布,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频率,我们就可以间接地了解金属表面的涡流密度,进而推断出金属材料的性能。

其次,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还基于涡流效应。

涡流是一种涡旋状的电流,它会在金属导体中产生。

当涡流传感器靠近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上的涡流会受到传感器产生的磁场的影响,从而改变传感器线圈中的电流。

通过测量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我们就可以间接地了解金属表面的涡流密度,进而推断出金属材料的性能。

最后,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

传感器测得的感应电动势或线圈电流信号会经过放大、滤波、数字化等处理,然后通过算法分析和模型识别,最终得出金属材料的性能参数,如导电性、磁导率、渗透深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无损检测、表面缺陷分析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效应,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或线圈电流信号,结合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最终实现对金属材料性能的检测和分析。

涡流传感器因其非接触式、高精度、快速响应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力设备、金属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简述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简述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无磨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电涡流现象在介绍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之前,需要先了解电涡流现象。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由于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导体中出现环流,这种环流就称为电涡流。

电涡流会产生热量和磁场,并对导体产生阻力。

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结构电涡流式传感器由探头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

探头通常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金属盘组成。

线圈通常是一个螺旋形的线圈,在金属盘上固定,并与信号处理部分连接。

信号处理部分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滤波器等部件。

四、工作原理当金属盘靠近探头时,由于金属盘的运动会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在金属盘中产生电涡流。

这些电涡流会对探头产生磁场,从而改变线圈的电阻和电感,进而改变线圈的共振频率。

这个频率的变化可以被功率放大器和滤波器等信号处理部分检测到,并转换成输出信号。

五、优点和应用电涡流式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无磨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可以使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测量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直径等参数;在航空航天中,可以使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检测飞机发动机叶片的裂纹和磨损情况;在汽车制造中,可以使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检测刹车盘和轮毂的磨损情况。

六、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涡流现象、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优点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传感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设备,它通过检测被测物体表面
的电涡流来实现对物体的测量。

其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
流效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磁
场强度和导体长度有关。

而涡流效应则是指当导体放置在交变磁场中时,由于磁场的变化会引
起导体内部环流的产生,这种环流就称为涡流。

涡流会使得导体发生
能量损耗,并且在导体表面产生反向的磁场。

因此,当一个金属材料放置在交变磁场中时,它表面就会产生涡流,
并且这个涡流会改变材料内部的电阻和感性。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
出一种能够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和形态的传感器。

具体来说,电涡流传感器通常由一个线圈和一个金属探头组成。

线圈
通过通入交变电压来产生交变磁场,而金属探头则放置在被测物体表面。

当被测物体移动或者形态发生变化时,它表面的涡流也会随之改变,这个改变会影响线圈中感应电压的大小和相位。

通过检测线圈中
的感应电压就可以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信息。

总之,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涡流效应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

其能够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和形态,并且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材料科学、质量控制等领域。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涡流测量原理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原理。

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特别适合测量快速的位移变化,且无需在被测物体上施加外力。

而非接触测量对于被测表面不允许接触的情况,或者需要传感器有超长寿命的应用领用意义重大。


 严格来讲,电涡流测量原理应该属于一种电感式测量原理。

电涡流效应源自振荡电路的能量。

而电涡流需要在可导电的材料内才可以形成。

给传感器探头内线圈提供一个交变电流,可以在传感器线圈周围形成一个磁场。

如果将一个导体放入这个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内会激发出电涡流。

根据楞兹定律,电涡流的磁场方向与线圈磁场正好相反,而这将改变探头内线圈的阻抗值。

而这个阻抗值的变化与线圈到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直接相关。

传感器探头连接到控制器后,控制器可以从传感器探头内获得电压值的变化量,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出对应的距离值。

电涡流测量原理可以运用于所有导电材料。

由于电涡流可以穿透绝缘体,即使表面覆盖有绝缘体的金属材料,也可以作为电涡流传感器的被测物体。

独特的圈式绕组设计在实现传感器外形极致紧凑的同时,可以满足其运转于高温测量环境的要求。

 所有德国米铱的电涡流传感器都可以承受有灰尘,潮湿,油污和压力的测量环境。

尽管如此,电涡流传感器的使用也有一些限制。

举例来讲,对于不同的应用,都需要做相应的线性度校准。

而且,传感器探头的输出信号也会受被测物体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影响。

然而,正是这些使用过程中的限制,使。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主要利用了电涡流效应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形状、速度等参数。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的工作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其中包括了物体的相对运动、时变磁场和感应电动势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传感器中的探测线圈通常由薄线圈绕组构成,通过电流激励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3. 当目标物体靠近传感器时,它会产生电涡流,即由于交变磁场的存在而在目标物体表面产生感应电流。

4. 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目标物体的导电性和形状,并且具有弱化交变磁场的作用。

5. 接收线圈位于激励线圈旁边,用于感应目标物体产生的电涡流。

6. 接收线圈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与感应电流成正比。

7. 通过测量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可以推断出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速度等参数。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优点是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非接触式测
量、无需额外装置等特点。

它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材料检测等领域。

3.3电涡流式传感器

3.3电涡流式传感器
24
旋转体转动时,传感器将周期性地改变输出信号,此电压经放大、 整形,可由频率计测出频率值。
这种转速传感器可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抗污染能力很强,可安装在 旋转轴近旁长期对被测转速进行监视。最高测量转速可达600000r/min。
N
f n
60
f——频率值(Hz); n——旋转体的槽(齿)数; N——被测轴的转速(r/min)。
h 5030
r f
( cm )
式中, ρ——导体电阻率(Ω·cm); r——导体相对磁导率; ƒ ——交变磁场频率(Hz)。 可见,h与激励电流频率有关,故电涡流传感器按激 励频率高低,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大类。
15
1.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1. 线圈 2. 框架 3.框架衬套 4. 支架 5.电缆 6.插头
Leq
Req
由以上两式可知: 1、由于电涡流影响,线圈复阻抗的实部(等效阻抗)增大, 虚部(等效电感)减小,故线圈等效品质因数Q下降。 2、电涡流传感器的等效电气参数都是互感系数M2的函数。通 常总是利用其等效电感的变化组成测量电路,故电涡流传感器 属于电感式(互感式)传感器。
10
3. 测量电路
由式上式解得等效阻抗Z 的表达式为 h
& & & & R1 I1 j L1 I1 j MI 2 U1 ra & R I j L I 0 & & j MI1 2 2 2 2
U1
I 1

I 2
L1 L2

R2
传感器线圈
电涡流短路环
2 2 2 2 & U1 M M Z R1 2 R2 j L1 2 L2 2 2 2 2 & R2 L2 R2 L2 I1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涡流效应。

当金属材料表面靠近一个交变磁场时,会在其表面产生涡流,即电涡流。

这些电涡流会产生相应的磁场,进而对传感器内部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压。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感应磁场:传感器内部的线圈通过交变电流生成一个磁场。

2. 金属材料靠近:金属材料(被检测物体)靠近传感器的工作部分。

3. 电涡流产生:金属材料表面靠近的地方会产生涡流。

4. 感应电流:涡流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磁场,对传感器内部的线圈产生感应电压。

5. 信号处理:传感器将感应电压转化为对应的输出信号。

通过测量感应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可以确定被检测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形状、电导率等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量金属材料的位移、厚度、速度、形状等参数,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可靠性好等优点。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神奇的仪器,它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精灵,能够感知周围的磁场变化,并且告诉我们这些变化。

没错,我说的就是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这个小家伙可不仅仅是个摆设,它可是工业界的秘密武器呢!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嘈杂的工厂里忙碌着,突然,你的耳朵捕捉到了一阵微弱的“嗡嗡”声。

不用猜,这一定是你的好朋友——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发出的警告信号。

它就像是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一样,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情况。

那么,这个小家伙是怎么工作的呢?让我来给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它有个非常酷的名字——“磁敏传感器”,顾名思义,它跟磁场打交道最多。

当你的设备或者机器在运转时,会产生磁场,而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就在这个磁场中穿梭,寻找那些微小但重要的变化。

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变化,它们可是关乎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和效率的大事。

比如说,如果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比如轴承磨损了,那么这个小精灵就会立刻察觉到,然后它会发出警报,告诉你赶紧去检查一下。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再因为一个小问题而导致整个设备停摆了。

当然了,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可不单单是靠感觉那么简单。

它还得有点“智慧”。

科学家们通过精密的设计和计算,让这个小家伙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磁场的变化情况。

就好像是你用眼睛去看世界,而它则是用大脑去分析数据,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

现在,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小家伙是如何工作的吧?别急,让我来给你揭晓答案。

其实,它的工作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侦探游戏。

当有物体经过的时候,磁场会发生变化,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就会捕捉到这些微小的变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出结果。

这个过程就像是你玩电子游戏时,通过点击屏幕来控制角色一样,只不过这次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而已。

好了,朋友们,关于电涡流电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我就介绍到这里啦。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有更多的好奇,不妨自己去探索一番,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哦!记得,好奇心是通往知识的钥匙,让我们一起开启探索的大门吧!。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它通过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对物体表面微小变化的测量。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产生交变磁场
电涡流式传感器使用的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它并不会直接接触被测物体。

因此,在测量之前,需要先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这个磁场的频率通常在kHz或者MHz的范围内,其强度和形状也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2. 感应涡流
当交变磁场与被测物体进行交互作用时,会在物体表面上产生涡流。

这种电涡流会随着交变磁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用来间接地测量被测物体的微小变化。

涡流的强度和形状与被测物体的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3. 检测信号
感应到涡流之后,电涡流式传感器会将其转换成一个检测信号。

这个检测信号的特征与涡流的强度和形状有关,通常会被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4. 分析数据
最后,电涡流式传感器会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个处理过程可能包括去噪、滤波、计算等等。

最终,可以得到一个数值化的结果,用来描述被测物体的微小变化。

总之,电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依靠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测量的设备,它可以通过交变磁场感应出被测物体表面的涡流,并将其转换成可检测的信号。

电涡流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材料、机械、电子等领域中,具有快速、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一块金属放置在一个扁平线圈附近,相互并不接触,当线圈中通过以高频正弦交变电流时,线圈周围的空间就产生交变磁场,此交变磁场在邻近的金属导体中产生电涡流:而此电涡流也产生交变磁场阻碍外磁场的变化,由于磁场的反作用,使线圈中电流和相位都发生变化,也引起线圈中的等效在阻抗发生变化,线圈的电感量也发生变化,因此可用线圈阻抗的变化来反映金属导体的电涡流效应,
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是以高频电涡流效应为原理的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前置器内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同轴电缆流入探头线圈中,线圈将产生一个高频电磁场。

当被测金属体靠近该线圈时,由于高频电磁场的作用,在金属表面上就产生感应电流,既电涡流。

该电流产生一个交变磁场,方向与线圈磁场方向相反,这两个磁场相互叠加就改变了原线圈的阻抗。

所以探头与被测金属体表面距离的变化可通过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来测量。

前置器根据探头线圈阻抗的变化输出一个与距离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涡流式传感器是一种测量流量和速度的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该传感器通过测量涡流在绕流体体的力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下的旋转频率,实现对流体流速的测量。

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详细分为三个部分:涡流产生、涡流作用及涡流检测。

涡流是一种沿着绕流体体的流体旋转运动,它通常在绕流体体表面出现。

涡流产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实现,例如通过旋转导叶、在管道内部的障碍物或散热片等。

传感器中一般采用通过几何形状或设备安装在流体通道内部产生涡流。

涡流作用是传感器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绕流体体的涡流运动,在涡流传递过程中会与传感器设置在流体通道内部的电极相互作用。

电极设置在管道内部,随着涡流旋转,电极也会跟随旋转,形成电涡流。

在这个过程中,磁场是关键因素。

在涡流传递的电极和涡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感应电势,这一电势随着涡流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涡流的大小与流体速度的大小有关,如流速越大,涡流旋转的频率也就越快。

通过测量涡流旋转的频率,传感器可以确定流体的速度大小。

涡流检测是传感器测量的最后一环。

涡流检测一般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霍尔效应等方法,旋转涡流在绕流体体内部可以产生磁场扰动,通过测量这种扰动可以获得涡流的相关参数,例如涡流旋转频率、涡流大小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计算流量和速度等其他参数。

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流量测量、速度测量、压力测量、温度测量等。

涡流式传感器可以测量液态、气态以及气体与固体混合物中的瞬时流量,同时可以在宽范围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测量。

涡流式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命健康和标志、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具体介绍其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涡流式传感器在工业领域中广泛用于流量计量和控制应用,例如控制设备输出量的准确性以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测量石化工业中的液体和气体等的流量。

涡流式传感器还可用于测量流体中的固体浓度,如测量铝液中的气氧混合物。

2. 生命健康领域涡流式传感器也应用于生命健康检测领域。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

1.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高频(>lMHz)激励电流产生的高频磁场作用于金属板的 表面,由于集肤效应,在金属板表面将形成涡电流。 与此同时,该涡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又反作用于线圈,
引起线圈自感L或阻抗ZL的变化。线圈自感L或阻抗ZL 的变化与距离该金属板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激励电 流i及角频率ω等有关,若只改变距离δ而保持其它参数
成电量。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 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
上下方。由于低频磁场集肤效应小,渗透深,
当低频(音频范围)电压u1加到线圈L1的两端后, 所产生磁力线的一部分透过金属板,使线圈L2产 生感应电动势u2。但由于涡流消耗部分磁场能 量,使感应电动势u2减少,当金属板越厚时, 损耗的能量越大,输出电动势u2越小。因此, u2的大小与金属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质有关.试 验表明u2随材料厚度h的增加按负指数规律减少, 因此,若金属板材料的性质一定,则利用u2的
5

M
Φi
Φe
d
ie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高频激励信号使线圈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φi,
当被测导体靠近时,在磁场作用范围的导体表层
产生电涡流ie,而电涡流又将产生一交变磁场φe
阻碍外磁场的变化。在被测导体内存在着电涡流 损耗(当频率较高时,忽略磁损耗)。能量损耗
使传感器的Q值和等效阻抗Z降低,因此当被测 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改变时,传感器的Q值和等 效阻抗Z、电感L均发生变化,于是把位移量转换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4.3.1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涡流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导体在交流磁场中的电 涡流效应。若一金属板置于一只线圈的附近,它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1)调幅法。 调幅法电路原理如图3.21所示。
图中L为传感器线圈电感;C为
谐振电容;石英振荡器产生稳 压稳频的高频激励电压。由图
可知,LC回路的输出电压为
(2)调频法
调频法工作原理参见自感式 传感器转换电路的调频电路部 分。下面介绍一种具体调频电 路,如图3.22所示,传感器线 圈接在LC振荡器中作为电感使 用。
传感检测技术基础
电涡流式传感器
1.1 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其结构很简单,是 由有骨架或无骨架的空心线圈构成。图 3.17为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原理图,该图 由传感器线圈和被测导体组成线圈-导体
系统。
传感器线圈受电涡流效应时等效阻抗Z
的函数关系式为
Z=F (ρ,μ,r,f,x)
图3.17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3-j35)MI1 R2 I 2 j L2 I 2 0
由(式3-(36)3-35)和式(3-36)解得线圈等效阻抗Z的表达式为
Z
U1 I1
R1
2M 2 R22 (L2 )2
R2
j[L1
2M 2 R22 (L2 )2
L2 ] Req
jLeq
1.3 转换电路
由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被测量变化可以转换
1.2简化模型及等效电路 3 为了分析方便,将
电涡流式传感器模型简
化为如图3.18所示。 模型中h由以下公 ras
式求得:
12
r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
h ( )1 2
0 r f
x
(μrρ)
h
图 3.18 电涡流式传感器简化模型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可列出如下方程:
R1I1 j L1I1 j MI 2 U1

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涡流式)

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涡流式)
可以用来实现对家中各类金属家电状态的监测,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提高家居安全性。
传感器系统设计和集成方法
将电涡流传感器与其他类型传感器进行集成应用,依托数据分析与处理可快 速获得精确的位置、温度、速度等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在飞行器中的应 用
可以用于飞机表面涂层疲劳、空气动力学性能检测和导弹发动机检测等领域 中,为航空航天行业提供支撑。
车辆检测
电涡流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汽车制动器片、轴承、 传动装置和凸轮轴等的磨损和裂纹程度。
采集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
运放放大电路
用于对涡流信号进行放大和录制,一般采用低噪声 运放。
信号发生器
提供激励信号,调节激励磁场的频率和幅度。
示波器
可用于检测电涡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滤波器
对电涡流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减少 干扰和噪声。
用来产生激励磁场,检测被测物体表面涡流。
被测物体
在其表面出现的涡流产生反向电动势,与感应线圈 中的电流进行比较。
信号放大器
对感应线圈中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输出显示装置
显示并输出电涡流传感器检测到的被测物体的信息。
电涡流传感器的优缺点
1 优点
非接触检测、高精度、宽频带、可检测多种参数。
2 缺点
按照测量方法分类
有空心电涡流传感器和常规电 涡流传感器两种。
按照检测对象分类
有测量表面缺陷和测量导体尺 寸两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照尺寸分类
可以分为微型电涡流传感器和 大型电涡流传感器。
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模型建立
通过MATLAB等数学建模软件,根据相关参数构建电涡流传感器的仿真模型, 便于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理解和优化设计。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当导体置于交变磁场或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上引起感生电流ie,此电流在导体内闭合,称为涡流。

涡流大小与导体电阻率ρ、磁导率μ以及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与被测体之间距离x,线圈激励电流的频率f 有关。

显然磁场变化频率愈高,涡流的集肤效应愈显著。

即涡流穿透深度愈小,其穿透深度h 可表示ρ导体电阻率(Ω-cm);μr 导体相对磁导率;f 交变磁场频率(Hz)。

可见,涡流穿透深度h 和激励电流频率f 有关,所以涡流传感器根据激励频率:高频反射式或低频透射式两类。

目前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应用广泛。

(一)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由一个安置在框架上的扁平圆形线圈构成。

此线圈可以粘贴于框架上,或在框架上开一条槽沟,将导线绕在槽内。

下图为CZF1 型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它采取将导线绕在聚四氟乙烯框架窄槽内,形成线圈的结构方式。

1 线圈2 框架3 衬套4 支架5 电缆6 插头传感器线圈由高频信号激励,使它产生一个高频交变磁场φi,当被测导体靠近线圈时,在磁场作用范围的导体表层,产生了与此磁场相交链的电涡流ie,而此电涡流又将产生一交变磁场φe 阻碍外磁场的变化。

从能量角度来看,在被测导体内存在着电涡流损耗(当频率较高时,忽略磁损耗)。

能量损耗使传感器的Q 值和等效阻抗Z 降低,因此当被测体与传感器间的距离d 改变时,传感器的Q 值和等效阻抗Z、电感L 均发生变化,于是把位移量转换成电量。

这便是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机械位移,振幅和转速等参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非电量电测装置。

它由探头,变换器,连接电缆及被测导体组成,是实现非接触测量的理想工具。

其最大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频率响应宽、体积小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测量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基本工作原理当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就像水中的漩涡那样,在导体内部形成闭合回路,我们通常称之为电涡流,称这种现象为涡流效应。

电涡流传感器就是在涡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一个通有交变电流1I 的传感线圈,由于电流的周期性变化,在线圈周围就产生了一个交变磁场1H 。

如被测导体置于该磁场范围之内,被测导体便产生涡流2I ,电涡流也将产生一个新的磁场2H ,2H 和1H 方向相反,由于磁场2H 的反作用使通电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

当金属导体靠近线圈时,金属导体产生涡流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厚度t 、线圈与金属导体间的距离s 以及线圈激励电流的大小和角频率ω等参数有关。

如固定其中某些参数,就能按涡流的大小测量出另外一些参数。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把金属导体理解为一个短路线圈,并用2R 表示这个短路线图2 等效电路U图1 电涡流式传感器基本原理示意图1—传感线圈;2—金属导体 2圈的电阻;用2L 表示它的电感;用M 表示它与空心线圈之间的互感;再假设电涡流空心线圈的电阻与电感分别为1R 和1L ,就可画出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

经推导电涡流线圈受被测金属导体影响后的等效阻抗为L j R L L R M L j L R M R R I U Z ωωωωωωω+=⎪⎪⎭⎫ ⎝⎛+-+⎪⎪⎭⎫ ⎝⎛++==22222222122222222111 式中R —电涡流线圈工作时的等效电阻; L —电涡流线圈工作时的等效电感。

由上式可知,等效电阻、等效电感都是此系统互感系数平方的函数。

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涡流式)(课堂PPT)

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电涡流式)(课堂PPT)
1 234
1 线圈 2 框架 3 衬套 4 支架 5 电缆 6 插头
6
5
7
型号
线性范围 线圈外径 分辨力
/m
/mm
/m
线性误差 (%)
使用温度 /C
CZF1-1000 1000
7
1
<3
-15+80
CZF1-3000 3000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3
-15+80
CZF1-5000 5000
28
5
<3
-15+80
分析上表请得出结论: 线圈外径与测量范围及分辨力之间有何关系?
并联谐振回路 f
1
2 LC
是以传感线圈与调谐电容组成并联LC谐振回路,由石英震荡器提供高频
激磁电流,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正比于LC谐振电路的阻抗Z
因而传感线圈与被测体之间距离δ的变化,引起Z的变化,使输出电压 跟随变化,从而实现位移量的测量,故称调幅法
13
调频电路
调频法是以LC振荡回路的频率作为输出量。 当金属板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δ发生变化时,将引起线圈电感的变 化,从而使振荡器的频率发生变化,再通过鉴频器进行频率-电压 转换,即可得到与δ 成比例的输出电压。
10
低 频 透 射 式
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L2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上下方。由于低频磁场集肤
效应小,渗透深,当低频(音频范围)电压e1加到线圈L1的两端后,所产生
磁力线的一部分透过金属板,使线圈L2产生感应电动势e2。但由于涡流消
耗部分磁场能量,使感应电动势e2减少,当金属板越厚时,损耗的能量越
大,输出电动势e2越小。因此,e2的大小与金属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质有

电涡流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b)被测金属物上有缺陷: 穿过检测线圈的两个线圈的磁通量不相等,检测
线圈输出感应电势不为零。
交流电流
Hs
金属物
交变磁通Hp
激励线圈 检测线圈
裂纹
电涡流表面探伤
—— 检查金属表面裂纹、焊接部位的探伤
传感器与被测体距离不 变,裂纹将引起金属的 电阻率、磁导率变化, 综合引起传感器参数变 化。
油管探伤
U2
发射线圈
L1涡流式通道安全检查门
安检门的内部设置有发射线圈和 接收线圈。当有金属物体通过时, 交变磁场就会在该金属导体表面 产生电涡流,会在接收线圈中感 应出电压,计算机根据感应电压 的大小、相位来判定金属物体的 大小。在安检门的侧面还安装一 台“软x光”扫描仪,它对人体、 胶卷无害,用软件处理的方法, 可合成完整的光学图像。
五、电涡流表面探伤 交流电流
检测原理: Hs
交变磁通Hp
激励线圈 检测线圈
金属物
载有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Hp ,金属物平面 感应出电涡流,产生交变涡流磁场 H,s均在检测线 圈(反向差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a)被测金属物上无缺陷: 穿过检测线圈的两个线圈的磁通量相等,感应电
势相互抵消,输出为零。
100kHz~1MHz
i2f(,,x,d,)
电涡流
i1
Φ
H1
H2
i2在金属导体的纵深方向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而只集中在金属导体的表面,这称为集肤效应 (也称趋肤效应)。
❖ 集肤效应与激励源频率f、工件的电导率、 磁导率等有关。频率f越高,电涡流的渗透
的深度就越浅,集肤效应越严重。
R 1 I & 1 jL 1 I & 1 jM I & 2 U & 1 R 2 I & 2 jL 2 I & 2 jM I & 1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直径电涡流探雷器
10
低 频 透 射 式
发射线圈L1和接收线圈 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上下方 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上下方。 发射线圈 和接收线圈L2分置于被测金属板的上下方。由于低频磁场集肤 效应小,渗透深,当低频(音频范围 电压e1加到线圈 的两端后, 音频范围)电压 加到线圈L1的两端后 效应小,渗透深,当低频 音频范围 电压 加到线圈 的两端后,所产生 磁力线的一部分透过金属板,使线圈L2产生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动势e2。 磁力线的一部分透过金属板,使线圈 产生感应电动势 。但由于涡流消 耗部分磁场能量,使感应电动势e2减少 当金属板越厚时, 减少, 耗部分磁场能量,使感应电动势 减少,当金属板越厚时,损耗的能量越 输出电动势e2越小 因此, 的大小与金属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质有 越小。 大,输出电动势 越小。因此,e2的大小与金属板的厚度及材料的性质有 试验表明e2随材料厚度 的增加按负指数规律减少,因此, 随材料厚度h的增加按负指数规律减少 关。试验表明 随材料厚度 的增加按负指数规律减少,因此,若金属板材 料的性质一定,则利用e2的变化即可测厚度 的变化即可测厚度。 料的性质一定,则利用 的变化即可测厚度。 11
1
2
3
4
1 线圈 2 框架 3 衬套 4 支架 5 电缆 6 插头
6
5
7
型号 CZF1-1000 CZF1-3000 CZF1-5000
线性范围 /µm 1000 3000 5000
线圈外径 /mm φ7 φ15 φ28
分辨力 /µm 1 3 5
线性误差 (%) <3 <3 <3
使用温度 /°C -15∼+80 -15∼+80 -15∼+80
µ作为变换量,可以做成测量应力、硬度等传感器; 作为变换量,可以做成测量应力、硬度等传感器;
等的综合影响,可以做成探伤装置等。 ④利用变换量δ 、ρ 、µ 等的综合影响,可以做成探伤装置等。 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非接触的连续测量, 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进行非接触的连续测量,灵敏度 较高,适用性强,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较高,适用性强,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5
高频反射式涡流厚度传感器
16
涡流轴心轨迹测量
17
涡流振动测量
涡流转速测量
18
19
思 考
利用涡电流传感器测量物体位移时, 利用涡电流传感器测量物体位移时 , 如果被测物体 是塑料材料,此时能否进行位移测量? 是塑料材料 , 此时能否进行位移测量 ? 为了能对物 体进行位移测量应采取什么措施。 体进行位移测量应采取什么措施。
Z = f (δ)
并联谐振回路
f =
1 2 L π C
是以传感线圈与调谐电容组成并联LC谐振回路,由石英震荡器提供高频 激磁电流,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正比于LC谐振电路的阻抗Z 因而传感线圈与被测体之间距离δ的变化,引起Z的变化,使输出电压 跟随变化,从而实现位移量的测量,故称调幅法
13
调频电路
调频法是以LC振荡回路的频率作为输出量。 当金属板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δ发生变化时,将引起线圈电感的变 化,从而使振荡器的频率发生变化,再通过鉴频器进行频率-电压 转换,即可得到与δ 成比例的输出电压。
分析上表请得出结论: 分析上表请得出结论: 线圈外径与测量范围及分辨力之间有何关系? 线圈外径与测量范围及分辨力之间有何关系?
线圈外径越大,测量范围就越大,但分辨力就越差,灵敏度也降低。 线圈外径越大,测量范围就越大,但分辨力就越差,灵敏度也降低。
8
非接触电涡流式位移、振动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线性范围较宽, 非接触电涡流式位移、振动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线性范围较宽,灵敏度 抗扰动能力强、无介质影响、稳定可靠、易于处理等优点。 高、抗扰动能力强、无介质影响、稳定可靠、易于处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冶 化工。航天等行业中,进行位移、振动、转速、厚度、 金、化工。航天等行业中,进行位移、振动、转速、厚度、表面不平度等机械 量的检测。 量的检测。 9
20
电涡流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
干净、高 干净、 效的 电磁炉
21
电磁炉内部电流 通过励磁线圈, 通过励磁线圈, 产生交变磁场, 产生交变磁场, 在铁质锅底会 产生无数的电 涡流,使锅底 涡流, 自行发热, 自行发热,烧 开锅 内 的 食 物。
23
3
高 频 反 射 式
>1MHz
Φ1
i1
Φ2 i2
如图所示,金属板置于一只线圈的附近,它们之间相互的间距为δ, 当线圈输入一交变电流i1 时,便产生交变磁通量Φ1 ,金属板在此交 变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流i2 ,这种电流在金属体内是闭合的,所以 称之为“涡电流”或“涡流”。这种涡电流也将产生交变磁场Φ2, , 与线圈的磁场变化方向相反, Φ2总是抵抗Φ1的变化,由于涡流磁 场Φ2的作用使原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 的作用 涡电流式传感器是利用涡流效应, 涡电流式传感器是利用涡流效应,将非电量转换为阻抗的变化而进 行测量的。 行测量的。
6
基本结构:
高频反射电涡流传感器主要由线圈和框架组成。 高频反射电涡流传感器主要由线圈和框架组成。 由于电涡流式传感器的主体是激磁线圈,所以线圈的性能和几何尺寸、形状对 由于电涡流式传感器的主体是激磁线圈,所以线圈的性能和几何尺寸、 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线圈的导线采用高强度 漆包线;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用银或银合金线;在较高温度条件下, 漆包线;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用银或银合金线;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需要用 高温漆包线。 高温漆包线。 下图为CZF1型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下图为CZF1型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它采取将导线绕在聚四氟乙烯框架窄 CZF1型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槽内,形成线圈的结构方式。 槽内,形成线圈的结构方式。
测量厚度时,激励频率应选得较低。频率太高,贯穿深度 测量厚度时,激励频率应选得较低。频率太高, 激励频率为1kHz 小于被测厚度,不利于进行厚度测量,通常选激励频率为 小于被测厚度,不利于进行厚度测量,通常选激励频率为1kHz 左右。 左右。
12
测量电路:
阻抗分压式调幅电路和调频电路
阻抗分压式调幅电路
14
应用
1. 位移测量
主要用途之一,凡是可以变成位移量的参数,都可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测量。 主要用途之一,凡是可以变成位移量的参数,都可用电涡流式传感器来测量。 如:气轮机主轴的窜动,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钢水液位,流体压力等。日本 气轮机主轴的窜动,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钢水液位,流体压力等。 用电涡流传感器成功完成了北海道高速铁路的铁轨位移检测。 用电涡流传感器成功完成了北海道高速铁路的铁轨位移检测。
2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涡流的集肤效应越显著,即涡流穿透深度越小,其穿 交变电流频率越高,涡流的集肤效应越显著,即涡流穿透深度越小, 透深度 h:
ρ h =5 3 00 (cm ) µr f
ρ −导 的 阻 体 电 率 体 对 导 µr −导 相 磁 率
f −交 磁 频 变 场 率
可见,涡流穿透深度与激励电流频率有关,所以根据激励频率高低,涡 可见,涡流穿透深度与激励电流频率有关,所以根据激励频率高低, 流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大类。 流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大类。前者用于非接触式 位移变量的检测,后者仅用于金属板厚度的测量。 位移变量的检测,后者仅用于金属板厚度的测量。 由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宽、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 由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宽、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并能 进行非接触测量,适用范围广。用来测量位移、厚度、转速、温度、 进行非接触测量,适用范围广。用来测量位移、厚度、转速、温度、硬 度等参数,以及用于无损探伤领域。 度等参数,以及用于无损探伤领域。 由于目前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应用广泛, 由于目前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应用广泛,因此本节主要介绍高频反 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2. 转速测量
在旋转体上加装一个槽状或齿状(槽数或齿数为n 金属体, 在旋转体上加装一个槽状或齿状(槽数或齿数为n)金属体,旁边安装一个电涡 流传感器,当旋转体转动时,电涡流传感器将周期地改变输出信号,由频率计数, 流传感器,当旋转体转动时,电涡流传感器将周期地改变输出信号,由频率计数, 求出转速: 求出转速:
3. 电涡流探伤
f N ≈ ⋅6 0 n
可以检查金属表面裂纹、热处理裂纹、焊接处的质量探伤等。统称探伤。 可以检查金属表面裂纹、热处理裂纹、焊接处的质量探伤等。统称探伤。 探伤时传感器与被测导体保持距离不变,由于裂纹出现,将引起导体电阻率、磁导 探伤时传感器与被测导体保持距离不变,由于裂纹出现,将引起导体电阻率、 率变化,也可以说是裂纹处位移变化,即涡流损耗改变,从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 率变化,也可以说是裂纹处位移变化,即涡流损耗改变,从而引起输出电压变化。
第3章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5 电涡流式传感器
何谓涡流? 何谓涡流? 在许多电工设备中都存在大块导体(如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和端盖等 。 在许多电工设备中都存在大块导体 如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和端盖等)。 如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和端盖等 当这些大块导体处在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 当这些大块导体处在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其内部都 会感应出电流。这些电流的特点是:在大块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 会感应出电流。这些电流的特点是:在大块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呈 旋涡状流动。因此,称之为涡旋电流,简称涡流。例如, 旋涡状流动。因此,称之为涡旋电流,简称涡流。例如,含有圆柱导体 芯的螺管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圆柱导体芯中出现的感应电流或涡流, 芯的螺管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圆柱导体芯中出现的感应电流或涡流,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当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时,感应电流(涡流) 当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时,感应电流(涡流) 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通, 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通,尤其当频率较高 时,此电流几乎是在导体表面附近的一薄 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效应现象。 集肤效应现象 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效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