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杨振宁教授认为要把我国最高的研究水准提上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学问是要有传统的,这个传统是要一步一步坚持下来的,对于科研的发展不能着急,学术的前沿、第一流学术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功的,在外国是200年,至少是100年累积起来的,因此中国需要慢慢来。

杨振宁教授之所以会进行如此解读,其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上。要解决“钱学森之问”当务之急是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教育改革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我认为当今教育存在一下主要问题:第一,从教育的观念和定位上说,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强的功利性倾向,初等教育以升学为目标,高等教育以就业为目标,而不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以潜能的发现和培育、以思想和科学的追寻为根本教育观念,这是教师无心专注教学和科研、学校热心项目和赚钱的重要原因。第二,从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上说,我们现在的初等教育以分数排名、升学率、重点学校升学人数为考评标准,老师因而也以此来要求和引导学生,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不注重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塑造,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对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是以课题的数量和金额、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社会兼职与活动能力为标准,这样导致老师和学生都疲于拿项目、搞课题、发论文、做活动,因而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没有心思来教育学生,学生也没有心思潜心阅读、思考和实践,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教育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的风气与氛围。第三,从教育的方式说,我们现在初等教育几乎都是整齐划一的灌输式知识教育,基本上都以分数和升学为目的,缺少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和对特殊潜能孩子的特殊教育,孩子的教育成长模式单一。第四,从教育的主体上说,一方面,我们现在以政府主办的学校为主要教育阵地,却缺少对民间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导致我们教育样式、种类不够丰富、掌握技能的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在教育改革中,制度变迁不仅与教育改革相伴而生、相辅而成,且自始至终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状况,教育的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教育制度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任何教育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都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也不得不承认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都

必须走科学地改革和发展之路。

对于教育改革,我们不能用搞革命的形式改革,不能搞“全盘西化”,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状进行有目标、有规划的“延伸创新”的改革。我们要一步一步探索适合中国的教育发展模式。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对于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具体建议:第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人才应该是受到积极教育引导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第二,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制度。,我们每一个人的天生禀赋和兴趣爱好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性格、情感和认知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成长阶段采取不同的科学教育目标和方法。第三,进行科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改革的内容应该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观念是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思考;教育活动是指人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包括教育活动的内容、主体、方法和过程等;教育体制是指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即制度的结合体,包括由各级各类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级各类教育实施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机制是指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是解决“钱学森之问”关键所在,但是中国教育改革要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上文提出的教育改革建议也应该顺应中国基本国情,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实质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