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拜占庭ppt

拜占庭ppt

03
的保障。
手工业的发展
拜占庭帝国的手工业发展繁荣,特别是纺织业 、造船业和制陶业。
拜占庭帝国的工匠技艺高超,其产品在市场上 具有很高的价值。
手工业的发展为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带来了多元 化的特点,也为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04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发展
文学的成就
丰富的文献收藏
拜占庭帝国收藏了大量古典文献和早期基督教文献,为后世研究 古代文化和基督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济背景
03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其首都君士
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02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状况
贸易的繁荣
1
拜占庭帝国在贸易上具有极高的地位,特别是 与意大利的贸易往来。
2
拜占庭帝国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其贸易 网络覆盖了欧亚非三洲。
世研究这些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02
天文学研究
拜占庭帝国在天文学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对行星运动和历法编制等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03
数学应用
拜占庭帝国在数学应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成就,如在建筑、航海和手
工艺品制作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了数学知识。
05
拜占庭帝国的宗教信仰
东正教的传播
早期基督教
在拜占庭帝国建立之前,基督教已经在罗马帝国境内传 播,并逐渐成为国教。
民众生活
宗教信仰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家庭、节庆等 ,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
强大的海军
拜占庭帝国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之一,其海军舰 队由数百艘战船组成,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和作战。

中华书局版(2018) 九年级上册第8课 拜占庭帝国(共16张PPT)

中华书局版(2018) 九年级上册第8课 拜占庭帝国(共16张PPT)

2.帝国强盛
西起直布罗陀北达海峡,东至 两河流域,北达多瑙河和克里米 亚半岛,南抵埃及尼罗河。
3.帝国首都
君士坦丁堡:
必经之地,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经济繁 12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 荣,是重要的商业中心。 后来拜占庭帝国逐渐衰落,领土范围也缩减到君士坦丁堡及
兰教治下的城市称作伊斯坦布尔。
4.帝国文化 拜占庭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 著作和哲学思想,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
基础。
5.帝国灭亡
亡。 1453 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1)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财尽民穷,国内人民不断起义; (2)统治者心态保守,故步自封; (3)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西方军队的入侵。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 • 难点:
《查士丁尼法典》及其影响和意义。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帝国形成 2.帝国强盛 3.帝国首都 4.帝国文化 5.帝国灭亡
1.帝国形成
1)时间:查士丁尼一世(527-565) 2)通过多次对外战争,是拜占庭帝国成为
一个横跨欧、亚、非洲的庞大帝国。
1 )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明确宣布 皇权无限; 2 )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 达到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的目的;
4.历史影响
《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 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对以后西欧各国制定民法影响深远 。

其周边地区。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此后 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再次繁荣起来。西方学者们习惯上将基
君士坦丁堡很早以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 名为新罗马,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拜占庭帝国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拜占庭帝国教学课件 中华书局版

3.帝国的灭亡: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4.帝国衰落的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 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 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
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不仅战
略位置重要,而且经济繁荣,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来 自中国的丝绸、东南亚和印度的香料、象牙和珠宝、 来自俄罗斯的小麦和毛皮,以及来自巴尔干的亚麻和 蜂蜜等,都可以在这里交换,然后运到西欧和地中海 地区。君士坦丁堡及帝国许多城市的各种手工业,如 麻制业、毛织业和丝织业以及采矿、金属加工、玻璃 制造、纸草生产等也很发达。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二、《查士丁尼法典》
一、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名称由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 部分,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依然存 在并继续发展。因其首都原名拜占庭,故又称 拜占庭帝国。
2、帝国的扩张:查士丁一世在位期间拜占庭帝国 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疆 域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至两河流域,北达多 瑙河和克里米亚半岛,南抵埃及尼罗河。

初中历史:第9课拜占庭帝国课件 教学课件(最新版)

初中历史:第9课拜占庭帝国课件 教学课件(最新版)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亲率大 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君士坦丁 堡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 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 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 涂上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 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 架起浮桥,从海路两面同时攻城, 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在 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 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 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C
A
知识点一 查士丁尼及其法典 亚洲 西部和_____ 非洲 北部 1、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了希腊以及_____ 地区。 2、《查士丁尼法典》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 查士丁尼 帝的专制权利;编纂组织者:________ 3、《罗马民法大全》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法学汇纂 》 《查士丁尼法典》 《法理概要》 _________的统称。 《新法典》 4、 __________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罗马民法大全》 知识点二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5、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帝国皇帝把帝国的行省改为 军区 ____,确立了一种___________ 军事封建 制度。 年 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6、1453 _______ 7、拜占庭帝国对文化的影响:它对______ 、希腊罗马的______ 基督教 古典文化传统 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 ________ 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 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________ 文艺复兴 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 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二、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编纂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 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共4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课件(共41张PPT)

查士丁尼
查士丁尼及随从
527年查士丁尼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舅 父共同执政。同年,舅父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 君王。查士丁尼野心勃勃,精力过人,在位38年的全 部施政方针的目的,在于复兴一个强盛的罗马帝国, 重振皇权的威势。为此,查士丁尼在内政、外交和军 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 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 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 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 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 须严加惩治。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 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 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 清偿,……。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 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 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 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
解读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 世界:第一 次以
武力;第二次以宗 教;第三次则法 律。而这第三次征 服也许是其中最为 平和、最为持久的 一次。
⊙罗马法对欧洲、对 世界的巨大影响。近 代欧洲多数国家以罗 马法为本国立法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在一定 程度上也采取了罗马 法的原则。
全盛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版图: 希腊、亚洲西部 和非洲北部地区
在以后的时日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
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
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
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盛
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从中得到哪些深刻 的启示和教训?

世界古代史课件8

世界古代史课件8

贝利撒留 533-534年 征服北非的汪达尔王国。 535-554年 进军意大利并灭亡东哥特王国。 553年 重创西哥特王国并占领西班牙大部。
三、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 ◎ 隶农经济演变与农村公社解体后自由农民分化两者的结合。 ◎ 希拉克略王朝(610-711年)的军区制改革: 全国设11个军区, 将土地赐封将领和士兵, 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 建立起一整套军事化体制, 为拜占庭封建化开辟了道路。
◎ 伊苏里亚王朝(717-797年)与圣像破坏运动 国王颁布诏令, 禁止教会供奉圣像和崇拜偶像, 进而捣毁圣像, 封闭修道院, 没收教会土地与财物, 强迫修道士还俗。 使拜占廷封建关系得以扩展, 封建化的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拜占庭封建化的特点
拜占庭的长期延续,使国家政策在它的 封建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 以说,拜占庭的封建制度是在原有的奴 隶制国家机器的逐渐演变中形成的,经 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 拜占庭文明的延续: 斯拉夫人文字、 东正教的信仰 以及特定的政教体制。 (俄罗斯的政治文明可谓典型)。
拜占廷文化是三大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有着浓厚的希腊文化传统,并承袭原罗马帝国的政 治体制和法律体系;深受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影响; 深深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第八章 东欧封建社会 —— 拜占廷
一、罗马帝国分裂初期的拜占廷社会 二、查士丁尼时代 三、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 四、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一、罗马帝国分裂初期的拜占廷社会 ◎ 疆域: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亚洲的小亚细亚、叙利亚、 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上游以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等地,横跨欧 亚非三洲交界处。 ◎ 人口: 希腊、罗马人; 希腊化的东方人:叙利亚人、埃及人、波斯人等; 斯拉夫人。

拜占庭帝国(定稿篇)课件

拜占庭帝国(定稿篇)课件

手工业
拜占庭帝国的传统手工业较为发达,包括纺 织、皮革、金属加工、陶器制造等多个行业 。这些手工业产品不仅满足了帝国国内市场 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欧洲和亚洲等地。拜 占庭帝国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较 为先进,一些手工业作坊甚至采用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方式。
商业与贸易
商业
拜占庭帝国的商业较为发达,尤其是与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帝国的首都君 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商品。此外,
拜占庭帝国(定稿篇) 课件
REPORTING
•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 •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 •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与社会 • 拜占庭帝国的宗教与文化 • 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与灭亡
目录
PART 01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背景
REPORTING
罗马帝国的分裂
罗马帝国的政治分裂
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两 部分,西罗马帝国位于欧洲西部,最 终在公元476年被蛮族所灭;东罗马 帝国位于欧洲东部,即拜占庭帝国。
地理环境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欧亚两洲交界处,控 制着重要的贸易路线,这为其提供了 丰富的资源和文化交流机会。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与扩张
拜占庭帝国的起源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 东部的罗马帝国逐渐演变为拜占 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扩张
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拜占 庭帝国达到了其最大疆域,控制 了包括埃及、北非、意大利和西 班牙在内的广大地区。
内部动荡
拜占庭帝国内部政治腐败、军事力量薄弱、 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导致国家内部动荡不 安,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衰败与社会危机
要点一
经济衰败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农业生产萎缩,商业贸 易受阻,财政收入锐减。国家经济实力的削弱进一步加剧 了帝国的衰落。

古老帝国的悲剧 PPT课件

古老帝国的悲剧 PPT课件

表现
1.疆域广大 2.帝国壮丽 3.国库充实,军事强大
兴盛
强盛 帝国
衰亡
圣索非亚大教堂,高大明亮,金碧辉煌。
著名建筑物 —圣索非亚大教堂
古老帝国的悲剧
(拜占廷帝国)
建立
西罗马帝国(395年-476年)
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拜占廷帝国) (一千多年) 首都:君士坦丁堡
表现
1.疆域广大 2.帝国壮丽 3.国库充实,军事强大
14
Hale Waihona Puke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疆域广大 2.帝国壮丽 3.国库充实,军事强大
强盛 帝国

兴盛 1.地理位置优越

原因 2.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3.继承和保存了希腊罗马文明
1.满足已有辉煌,不屑于学习
衰亡
原因
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 2.西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3.土耳其人的进攻
穆罕默德二世
奥 斯 曼 土 耳 其 法 提 素 丹
原因 2.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 3.继承和保存了希腊罗马文明

1.满足已有辉煌,不屑于学习
衰亡
原因
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 2.西征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3.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简要概括本节课内容
参考词语 古老 兴盛 位置 扩张 贸易 启示 衰亡 崛起
写在最后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

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评价
奴隶制的复辟? 《法典》废除禁止释放奴隶的内 容,保护奴隶的生命权,强调直 接生产者固着于土地的经济原 则,实质在于沿袭罗马帝国的奴 隶制法律抑或上层建筑的外在形 式而承认经济社会领域剧烈变革 的客观事实。 罗马帝国政治秩序的重建、领土 的扩张与社会的转型。
四、拜占庭的封建化进程(7-11世纪)
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是 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内外皆 有建树。 1、对外扩张政策: 与萨珊波斯的战争(527-532)。 与西方“蛮族”国家的战争 贝利撒流于533-534年征服北非 的汪达尔王国。 535-554年进军意大利并灭亡东 哥特王国(占领意大利)。 553年重创西哥特王国并占领西 班牙大部分(主要是东南部)。 结果:基本恢复了原西罗马帝国 的大部分领土。
3、对外扩张
907年奥列格进攻君士坦丁堡,911年订 约。 伊戈尔大公(912-945)曾两次进攻君 士坦丁堡(941年被希腊舰队打败,945 年被德列夫良人打死)。 奥尔加大公(945-969)有所收敛。 斯维亚托斯拉夫(964-972)于967年应 拜占庭政府之邀,打败保加利亚,决 定永居多瑙河下游地区。
三、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与俄罗斯的统一
1、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蒙古西征与“弗拉季米尔及全俄罗 斯大公”的册封。 1147年莫斯科建城。 伊凡一世(1325-1340)开始取得大 公称号。 俗权与教权的结合:莫斯科公国不 仅依靠金帐汗国的支持,而且寻求 东正教会的支持。 14世纪初东正教俄罗斯地区总主教 的驻节地自基辅迁至莫斯科,标志 着莫斯科成为俄罗斯地区的政治中 心与宗教中心。
3、基督教化
诺曼人与斯拉夫人最初信仰多神崇拜 的原始宗教。贸易交往导致基督教在 基辅公国的传播。 987年,拜占庭帝国内讧,拜占庭皇帝 求助于基辅大公,双方承诺:拜占 庭公主嫁与基辅大公,双方联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外因 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制度。 (全国设11个军区,将土地赐封将
领和士兵,形成的军事封邑体系。) 3、伊苏里亚王朝(717建立)与“圣像破 坏运动”
国王颁布诏令,禁止教会供奉圣像和 崇拜偶像, 进而捣毁圣像,封闭修道院, 没收教会土地与财物,强迫修道士还俗。
破坏圣像运动的目的是遏制教会势力和 强化王权。
第七章 东欧诸国
本章主要叙述拜占庭与俄罗斯封建制度形成的历 史,重点掌握三大问题:一是拜占庭国家对东欧及 南欧的影响(波兰、捷克等)以及在西罗马帝国灭 亡后何以会延续近千年之久?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 的国家都未经过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过渡到封建社 会,原因何在?三是注意外部因素对这一地区发展 的影响(十字军东侵、蒙古西征等)。
四、拜占庭的封建化进程(7-11世纪)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 1、内因
蛮族入侵与希拉克略王朝(610-711 年)的军事、政治改革: 康斯坦斯二世(641-668年在位)与 “军区制”(Themes)及其实施的后 果——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军事力 量,能有效抵御外族入侵;社会上产 生了新的军事贵族,逐渐与旧贵族结 合,构成了新兴的封建主阶级(豪强 或称“吉那特”)。此即早期封建生 产关系的萌芽。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 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一 季度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与拜占庭文明的延续: 斯拉夫人文字、东正教的信仰以及教俗政 治的特定模式 (俄罗斯的政治文明可谓典 型)。
第二节古代俄罗斯国家
一、古代罗斯国家 ************* 相关问题**************** 1、俄罗斯文明与拜占庭文明具有密切 的联系,拜占庭文明对于俄罗斯文明 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斯拉夫文字的 起源、东正教的意识形态、皇权凌驾 于教权之上的政治制度——俄罗斯文 明构成拜占庭文明传统的延伸。 2、斯拉夫人的分布 西斯拉夫人:东欧平原的西部,大致 相当于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地区。 东斯拉夫人:东欧平原的东部,大致 相当于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地区。 南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大致相当 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与 斯洛文尼亚地区。********************
五、拜占庭的衰亡
(一)拉丁帝国(1204——1261) 1、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与第四次 十字军东侵。拉丁帝国的建立。 2、拜占庭帝国的复国 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年)的 苟延残喘。
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色雷斯、马其顿和希 腊半岛部分地区。国势始衰
(二)“吉洛特”(“人民之友”) 起义(1342——1349年)。 拜占庭政府向土耳其人借兵镇压了起 义,加速了帝国的衰亡。 (三)土耳其人的征服 1354年土耳其人侵入巴尔干半岛。1402年安哥拉战役。 封建主阶层的内讧与分裂:亲拉丁派;亲土耳其派;希腊正教派。 1452年秋——1453年春土耳其人围困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迁都。
2、内政: ①残酷镇压人民起义。 ②行政改革。 ③君主专制与法典。 529年《查士丁尼法典》(10卷)。533年《法学汇纂》(或称《法理 汇要》)(50卷)。533年《法理概要》(或称《法学家指南》)。后又 编成《新法典》(或称《法令新编》)——《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 此统称为《民法大全》(《罗马民法汇编》)。
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和规定财产契约关系。对于欧洲法律影响深 远——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法典强调皇帝具有无限的 权力,皇帝意志具有法律效力——浸透了君主专制思想。 ④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评价
奴隶制的复辟? 《法典》废除禁止释放奴隶的内 容,保护奴隶的生命权,强调直 接生产者固着于土地的经济原 则,实质在于沿袭罗马帝国的奴 隶制法律抑或上层建筑的外在形 式而承认经济社会领域剧烈变革 的客观事实。 罗马帝国政治秩序的重建、领土 的扩张与社会的转型。
“圣像破坏运动”前后持续达一个 世纪之久,教会土地大多落入军事 贵族之手,促进了新型封建贵族阶 级的发展。 (二)封建制度的发展[阿摩利亚 王朝(820-867年)与马其顿王朝 (867-பைடு நூலகம்056年)] 7-9世纪基督教异端派别保罗派流 行于小亚细亚半岛,崇尚早期基督 教之清贫生活和平等原则,采取公 社的社会形式,直至演变为起义, 其实质在于封建化进程中下层民众 的抗争。 结论:直接生产者沦为处于不同依 附地位的农民,封建生产关系得到 进一步发展。
(三)封建制度的确立(10-11世纪) 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与普洛尼 亚(监领地制)制度 国家将土地授予贵族,由贵族监领; 监领者以向国家提供兵役作为条件 终 身享用土地的租税,死后归还国家而 不得世袭。此处与采邑制度基本相同。
监领者逐渐将土地据为己有,不再 归还国家,其权力亦逐渐由征税权 扩大到行政管辖权和司法审判权, 依附农民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恶化。
中世纪的拜占庭文明与希腊化 的文明存在着逻辑的和历史的内在 联系。也就是说,中世纪的拜占庭 文明构成希腊化文明传统的历史延 伸,进而在诸多方面,有别于罗马 -日尔曼文明。
第一节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一、罗马帝国分裂初期的 拜占廷社会
1、疆域: 巴尔干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埃及、 叙利亚、巴勒斯坦及两 河流域部分地区。
2、人口: 一是希腊人。 二是希腊化的土著东方 人包括叙利亚人、埃及 人、亚美尼亚人、波斯 人。 三是斯拉夫移民。
3、经济:隶农经济;农村 公社;国家控制的过境 贸易与稳定的财源。
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部地区存续千年之久的
因素(4-5世纪东部地区社会发展特征)
1 、经济因素 ①生产基础:隶农制。 ②农村公社与自由民的大量存在。 ③发达的商业贸易与繁荣的城市的存在。 结论:奴隶制危机不象西部那样严重。 2、政治因素。 3、宗教因素。 4、文化因素。
君士坦丁堡全图
三、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
查士丁尼时代(527-565年)是 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内外皆 有建树。 1、对外扩张政策: 与萨珊波斯的战争(527-532)。 与西方“蛮族”国家的战争 贝利撒流于533-534年征服北非 的汪达尔王国。 535-554年进军意大利并灭亡东 哥特王国(占领意大利)。 553年重创西哥特王国并占领西 班牙大部分(主要是东南部)。 结果:基本恢复了原西罗马帝国 的大部分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