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
2018小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

2018小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国学经典考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共15道;1-10单选;11-15多选;)(30分)1.先秦两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通过人物描写来反映历史面貌的是()A《左传》B《史记》C《国语》D《汉书》《战国策》2.“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3.一段经典的关于“安知鱼之乐”的辩论,出自道家的代表之一,它是()A.《庄子》B.《论语》C.《大学》D.《荀子》4.“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A.XXXB.XXXC.XXXD.XXX5.XXX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A.XXXB.XXXC.XXXD.XXX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D.笃于行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D.天气逐渐加热8.他是一位历史人物;他在西周的建立过程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兵家.纵横家皆以他为先驱;《六韬》是他的军事思想方面的著作;相传他钓鱼时杆短线长,钩直无饵,自谓“愿者上钩”。
他是()A.魏尚B.魏征C.姜尚姜子牙D.管仲9.我国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XXX”是()A.谥号B.庙号C.尊号D.年号10.我国书法艺术广博精深,下面是我国古代书法家的是()A.XXXB.XXX.XXXD.XXX11.对“平沙落雁”表达了的心境相识不正确的是()A.志存高远B.游子思乡C.追求爱情D.立志报国12.下面属于XXX说的“益者三友”的是()A.友谅B.友柔C.友直D.友多闻13.下列哪写成语典故与XXX有关?()A.四面楚歌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4.XXX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下面的哪几家学派不属于这种思想()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15.下面各项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有()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二、判断题(30分)1.“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8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532)_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8 年10 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532)1、《诗经》的《颂》分为()A、《夏颂》、《商颂》、《周颂》B、《夏颂》、《商颂》、《鲁颂》C、《周颂》、《鲁颂》、《商颂》D、《周颂》、《鲁颂》、《秦颂》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2、下列史书中采用编年体的是()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认为其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批驳的对象是()A、苏秦B、张仪C、辛垣衍D、冯谖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在秦围邯郸、赵国求救于魏时,鲁仲连挺身而出,批驳辛垣衍尊秦为帝、向秦屈膝的投降主义主张,使辛垣衍惭愧而退。
4、《齐桓晋文之事》中与孟子对话的是()A、齐闵王B、齐宣王C、齐景公D、齐桓公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齐桓晋文之事》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5、《劝学》选自()A、《老子》B、《庄子》C、《孟子》D、《荀子》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劝学》选自《荀子》。
6、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术叶下”出自()A、《离骚》B、《湘君》C、《湘夫人》D、《涉江》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术叶下”这句诗出自屈原的《湘夫人》。
7、先信任、后疏远贾谊的汉代帝王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贾谊十八岁就以文才闻名,二十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升为太中大夫。
贾谊提出积极地政治改革建议,得到汉文帝的信任,但遭到周勃等权贵的忌恨排斥,被文帝疏远,贬为长沙王太傅。
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

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那么你知道2018高考语文要如何进行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呢?下面,店铺来为你介绍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一起来做做看这些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1-5】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答案: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答案: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墨竹画的源流析尹石①中国人有寻根问祖之美德,对墨竹画亦然。
据今资料显示,唐代墨竹已始流行,但都‚道听途说‛而已:一云吴道子作画‚不施丹青已极形似‛,二云王维为开元寺画过两丛竹,三云萧悦是唐代画竹名家,四云唐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有侍女旁立三竿墨竹者。
尚有一传说:后唐大将军郭崇韬伐蜀虏得西蜀美才女李夫人,因李氏本非情愿,终日寡欢,月夕独坐南轩,对影感怀,见竹影徘徊于窗纸上,即使笔墨摹写于其上,明日视之,生意俱足,一时有人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凡此说,可暂定为墨竹画的源头吧。
不过,在晚唐至五代,有张立、李颇、徐熙等人的作品流传却是可信的。
②至于北宋,文同(与可)、苏轼则使墨竹画发展到一高峰。
两人均为四川‚老乡‛,都为官,诗书画皆名其世。
因文同当时出任湖州知州,人称‚文湖州‛,被誉为‚竹圣‛。
后学者众,故有‚湖州竹派‛之说。
苏东坡称其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并形容与可画竹‚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的神态,一气呵成之,在技法上创‚以墨深为面,淡为背‛的竹叶法,强调意在笔先,传神抒情的感悟。
文、苏二人为挚友,‚文竹苏题‛,皆得益彰。
文与可的墨竹理论文字亦尚不见闻,反而,从苏东坡‚表扬‛文与可画竹的诗文却透露出一些‚堂奥‛来。
由于宋太宗赵匡胤、宋徽宗赵佶等皇帝倡爱书画,皇家画院的专职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但都以工为上,不敢‚偷工减料‛。
于是虽然有‚文湖州‛一派的存在,却仍然还是以双构、着色的宫庭画竹法占主导地位。
③但是到了元代,赵孟兆页及夫人管道昇‚夫唱妇随‛带动了一批文人画家。
李衍、高克恭、张彦辅等均为墨竹画的佼佼者,给墨竹画注入了新的生机。
尤其李衍(息斋),效法文同功夫最深,编著了《竹谱详录》(10卷)传世。
为后世竹谱之楷模,后人画竹之蓝本,但亦因其偏于教学,故有‚息斋之竹真而不妙,东坡之竹妙而不真‛的说法。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二 版含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二(4~5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此之谓自谦B。
上恤孤而民不倍C。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D.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析:A项,“谦”通“慊”,满足;B项,“倍”通“背”,违背;D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B.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鲜:很少C。
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去:前往D。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患:祸害,灾祸解析:去:离开。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修身也,尊贤.也C。
上长长.而民兴弟D。
圣人之所以为圣.解析:A项,“明"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A项,“者”,①表停顿;②代词,的人.B项,“其”,①代词,他;②语气词,表推测。
C项,“乎”,都相当于“于”,介词。
D项,“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他.答案:C5。
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3分)(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大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3)法即一种,见有迟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坛经》)答案:(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博学之审问之(3)见迟即渐见疾即顿6。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中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指的是什么?A. 复习B. 练习C. 实践D. 重复答案:C2. “道可道,非常道”出自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A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罕篇答案:A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位儒家学者的教育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A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中的哪一章?A. 明德章B. 诚意章C. 正心章D. 治国章答案:D8. “上善若水”是哪位道家学者的思想?A. 老子B. 庄子C. 列子D. 韩非子答案:A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儒家学者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答案:B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自《庄子》中的哪一章?A. 逍遥游B. 齐物论C. 养生主D. 大宗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诗经》答案:A, B, C, D12. 《道德经》中提到的“无为而治”包含哪些含义?A. 顺应自然B. 减少干预C. 强调权威D. 放任自流E. 以德治国答案:A, B, E13. 下列哪些是《易经》中的基本卦象?A. 乾C. 震D. 巽E. 离答案:A, B, C, D, E14. 《庄子》中提到的“逍遥游”包含哪些思想?A. 自由自在B. 超脱世俗C. 追求物质D. 无为而治E. 顺应自然答案:A, B, E15. 下列哪些是《孟子》中提到的“四端”?A. 仁C. 礼D. 智E. 信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论语》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语文】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三67单元版含解析

【关键字】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三(6~7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居:居处,接受B.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忤:冒犯,触犯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机:机会D.则文辞不能达辞:言辞解析:机:关键。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便即护短不纳B.亦犹夫人之情也C.须大段著力D.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解析:A项,护短:为自己的缺点或过失辩护。
古今含义相同。
B项,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C项,古义:仔细;今义:大的段落。
D项,古义:文章体裁;今义: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B.传之子孙,受享无穷C.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解析:履:名词作动词,踩。
答案:C4.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古之学者为己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B.用之则愈明木受绳则直C.事已却悔,如何今当读何书D.也知此为天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解析:C项,第一个“何”,与“如”连用,表“怎么样”;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
A项,结构助词“的”。
B项,连词,表顺承关系,就。
D项,判断动词,是。
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6分)(1)人欲自照,必须明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谏》)(2)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子语类》)(3)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为根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心说》)答案:(1)主欲知过必藉忠臣(2)如临深渊如履薄冰(3)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练习【2018.10】1.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观点的是 A.荀子 B.庄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A.知人论世B. 兴观群怨 C. 大象无形D.天人合一【答案】A3.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 A. 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B. 文学为政治服务 D. 文以明道 C. 文学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模仿 【答案】A4.对于文学作品功用的认识,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一说法的是 A.《文心雕龙》B.《左传》 D.《论语》 C.《毛诗序》【答案】D5."文以气为主"的提出者是 A.王充B.王国维C.曹植D.曹丕 【答案】D 6.陈子昂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六朝余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的作品是 A.《与元九书》B.《诗格》 C.《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诗式》【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批评观点的是A."味外之旨"B."词别是一家"C."尚于作用"D.“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答案】B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李白【答案】A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严羽C.苏轼 D. 王安石【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好问诗论著作的是A.《论诗绝句三十首》B.《滹南诗话》C.《瀛奎律髓》D.《宋元戏曲考》【答案】A11.下列理论家中,论戏曲主"本色"的是A. 朱权B.何良俊C.李开先 D.李贽【答案】B12.下列批评家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是A. 沈璟B.李贽C.方回 D.汤显祖【答案】D13. 清代诗论中,"格调说"的提倡者是A.王夫之B. 沈德潜C. 钱谦益D.顾炎武【答案】B14.《原诗》的作者是A.叶燮B.顾炎武C. 黄宗羲D.王士祯【答案】A15. 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是A."意境说"B."境界说"C."天才说"D."气象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6.下列选项中,对"兴观群怨"说的理解,正确的有A."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2018高考语文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接下来,店铺跟你分享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一起做一做这些古代文化常识题吧。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part1】81.(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8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一般对平辈或尊辈要称字。
B.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C.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礼部侍郎是礼部的最高长官。
D.崩,也称做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或皇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82、C(礼部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8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冠礼在宗庙L}I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83.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12 月中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科)答案

(?)问孝。
子曰:“无违。
”(?)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9 分)(1) 第1 空 (3.03 分)A.子游B.子夏C.孟武伯D.孟懿子☆考生答案: D★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2) 第2 空 (3.03 分)A.子游B.子夏C.孟武伯D.孟懿子☆考生答案: C★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3) 第3 空 (3.03 分)A.子游B.子夏C.孟武伯D.孟懿子☆考生答案: B★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2. 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乎?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9.09 分)(1) 第1 空 (3.03 分)A.乐B.说C.不愠D.悦☆考生答案: B★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2) 第2 空 (3.03 分)A.乐B.说C.不愠D.悦☆考生答案: A★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3) 第3 空 (3.03 分)A.乐B.说C.不愠D.悦☆考生答案: C★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3. 《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 分)(1) 第1 空 (3.03 分)A.孔子B.弟子C.弟子的弟子D.子弟☆考生答案: A★考生得分: 3.03 分(2) 第2 空 (3.03 分)A.孔子B.弟子C.弟子的弟子D.子弟☆考生答案: C★考生得分: 3.03 分(3) 第3 空 (3.03 分)A.孔子B.弟子C.弟子的弟子D.子弟☆考生答案: B★考生得分: 3.03 分4. 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
(1) 第1 空 (3.03 分)A.终B.德C.道D.远☆考生答案: A 评语:评语:评语:9.09 分)★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2) 第2 空 (3.03 分)A.终B.德C.道D.远☆考生答案: D★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3) 第3 空 (3.03 分)A.终B.德C.道D.远☆考生答案: B★考生得分: 3.03 分评语:5. 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在线考试教学文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在线考试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组合题(共33题,共100 分)1.《论语》是⑺的弟子以及他的⑺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分)⑴第1空(3.03分)☆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⑵第2空(3.03分)☆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⑶第3空(3.03分)☆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3.03分评语: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9.09分)⑴第1空(3.03分)⑵第2空(3.03分)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9.09分)⑴第1空(3.03分)☆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⑶第3空(3.03分)☆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3.03分评语:4.子曰:道之以⑺,齐之以⑺,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9.09分)第3空(3.03分)★考生得分:3.03分评语:5. 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
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9.09分)⑴第1空(3.03分)☆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⑵第2空(3.03分)☆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⑶第3空(3.03分)☆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3.03分评语:6. 学而时习之,不亦⑺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⑺ 乎?人不知而⑺,不亦君子乎?(9.09 分)⑴第1空(3.03分)☆考生答案:B⑵第2空(3.03分)☆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⑶第3空(3.03分)7. 六十而⑺,七十而⑺。
广博易良,⑺教也。
(9.09 分)⑴第1空(3.03分)☆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3.03分评语:☆考生答案:B⑶第3空(3.03分)A. 耳顺B .从心所欲C. 从心所欲不逾矩D. 诗* E.乐☆考生答案:E★考生得分:3.03分评语:8. 曾子曰:慎⑺,追⑺,民⑺归厚矣⑴第1空(3.03分)* A.终B. 德C. 道'D.远☆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⑵第2空(3.03分)WL B.德C.道D. 远☆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3.03分评语:⑶第3空(3.03分)* B.德C.道冬远☆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3.03分评语:(9.09 分)9.吾十⑺五而志于学。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相关读物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相关读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相关读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四单元相关读物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相关读物《中庸》节选生命没有永远的精彩鲁先圣苏东坡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惆怅。
月就是有圆有缺的,每月的十五是满月,每月的初一是新月,这早已经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定论,也由此不知产生了多少美丽凄婉的诗篇.其实,月亮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它永远是圆的。
我们之所以看到了它的圆缺,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地球有时候遮挡了它的身影,才让它失去了自己本来的容颜.月亮并没有变,是我们让它变了。
人类早已经登上了月球,那里是一个没有水,没有植物,没有生命的荒漠.但是,千百年来,在我们人类的世界里,月亮上发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这一切美丽的故事,在月亮上都没有发生过,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象它发生了。
我们的人生一如我们对月亮的赋予,很多时候,世界本来没有变,生活本来没有变,别人本来也没有变,可是我们自己却把自己搞得惶恐不安.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分清醒,是我们自己的虚妄遮挡了我们的眼睛。
世界本来的面目于我们总是隔着一层纱,如果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不会迷惘和困惑。
古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的过去,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追求,往往是因为追求太多而束缚了手脚;不是我们没有期望,也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而迷失了方向.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1)《中庸》成书经过《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阶段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

阶段综合测评(一)(一~五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知者动.,仁者静动:活跃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克服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显露D.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停留【解析】B项,克:能够。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C.见君子而后厌然.使之然.也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解析】A项,介词,把/介词,因;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 项,连词,表转折。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及其..壮也,血气方刚B.不忘恭敬..,民之主也C.少私寡欲,绝学..无忧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解析】A项,及其,古义:等到他;今义: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后者和前者是从属关系。
C项,绝学,古义:抛弃学问;今义:失传的或高明独到的学问。
D项,烈士,古义:刚烈之士;今义:为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况史.之为务A.所以事.君也B.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C.提弥明死.之D.而身处尧舜之安.【解析】史:名词作动词,写史。
A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B项,诚:使动用法,使……诚。
C项,死,为动用法,为……死。
D项,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
【答案】 A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以知其然也A.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B.天下莫柔弱于水C.唤慧能堂内D.何适而无有道邪【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臵句。
A项,判断句。
B项,状语后臵句。
C项,省略句。
【答案】 D二、阅读鉴赏(45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0题。
2018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2018 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 题(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先秦到唐)》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先秦到唐)》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先秦到唐)》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下列关于《卫风·木瓜》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描写亲情的诗歌B.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C.“投桃报李”出自该诗歌答案: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2、关于《宫之奇谏假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宫之奇谏假道》出自《战国策》。
B.文章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的紧密关系,然后揭露出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最后提醒虞国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与神灵。
C.文章批判了迷信宗族关系和神权至上的迂腐,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
答案:《宫之奇谏假道》出自《战国策》。
3、以下不是出自论语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答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宋玉的辞赋作品。
B.《登徒子好色赋》出自《汉书》C.《登徒子好色赋》描写的是齐国的故事答案:《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宋玉的辞赋作品。
5、刘向整理的《楚辞》不包括()的作品。
A.屈原B.宋玉C.李白答案:李白6、“春秋三传”是为()做注解的书。
A.《三国志》B.《史记》C.《论语》答案:《论语》7、《宫子奇谏假道》选自《左传》,《左传》的作者是A.左丘明B.孔子C.孟子答案:左丘明8、墨子是()学派创始人。
A.墨B.道C.法答案:墨9、下列不属于《诗经》中“小雅”部分的是A.《鹿鸣》B.《文王》C.《采薇》答案:《文王》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出自A.《诗经》B.《史记》C.《楚辞》答案:《诗经》第二章1、著名的“楚汉之争”最终以()的胜利而结束。
A.刘邦B.项羽C.韩信答案:刘邦2、刘邦曾经做过的职位是A.泗水乡长B.泗水亭长C.泗水县令答案:泗水亭长3、下列对出自《战城南》的字词解释错误的是A.郭:外城B.激激:清澈的样子C.野死:莫名而死答案:野死:莫名而死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汉赋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8年4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15.《曹子建集》的作者是() A.曹丕 B.曹彰 C.曹彪 D.曹植 答案:D 解析:曹植字子建。 16.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 A.举荐 B.考察 C.观察 D.审查 答案:A 解析:“察”的意思是举荐。 17.《神仙传》的作者是() A.葛洪 B.干宝 C. 丘迟 D.孔稚圭 答案:A 解析:葛洪著有《神仙传》、《西京杂记》、《抱朴子》。 18. 名句“兰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 A.《归园田居》 B.《陈情表》 C.《北山移文》 D.《归去来兮辞》 答案:D 解析:“兰径就荒,松菊犹存”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与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是() A.鲍照 B.韦应物 C.江淹 D.陶渊明 答案:A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简析《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案:(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的两章,比喻两人从情爱 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爱情失去光泽;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反比男子坏到极点,简直无所约束。 37.举例说明李斯《谏逐客书》所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1)正反并举,反复对比。 (2)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 (虚笔)的对比; (3)四君用客与秦王轻客对比; (4)重物与轻人对比。 (5)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38. 王粲《七哀诗》可分几个层次,各写什么内容?
2
B.六十篇 C.七十篇 D.八十篇 答案:C 解析:《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七十篇。 11.汉乐府基本艺术特色是擅长() A.叙事 B.抒情 C. 绘景 D.写人 答案:A 解析:语言比较口语化、叙事性是汉乐府的基本艺术特色。 12.《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诗经》 答案:A 解析:《孔雀东南飞》是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 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13.《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A.曹丕 B.曹操 C.曹植 D.王粲 答案:A 解析:曹丕著有《典论·论文》。 14.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西京”是指() A.洛阳 B.汉阳 C.长安 D.金陵 答案:C 解析:“西京”指的是长安。
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

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总共33题共100分一. 组合题(共33题,共100分)1. (?)问孝。
子曰:“无违。
”(?)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9分)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9.09分)3. 子曰:“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 (9.09分)(3) 第3空(3.03分)4. 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是(?)也,孰(?)也!” (9.09分)5. 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
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9.09分)6. 六十而(?),七十而(?)。
广博易良,(?)教也。
(9.09分)7. 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乎?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9.09分)8. 《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分)(1) 第1空(3.03分)9. 吾十(?)五而志于学。
兴于(?),立于(?),成于乐。
(9.09分)10. 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
(9.09分)11. 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
” (9.09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专)100分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选读
总共33题共100分
一. 组合题(共33题,共100分)
1. (?)问孝。
子曰:“无违。
”(?)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09分)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9.09分)
3. 子曰:“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 (9.09分)
(3) 第3空(3.03分)
4. 孔子(?)季氏:“八佾舞于庭,是(?)也,孰(?)也!” (9.09分)
5. 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
加而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9.09分)
6. 六十而(?),七十而(?)。
广博易良,(?)教也。
(9.09分)
7. 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乎?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9.09分)
8. 《论语》是(?)的弟子以及他的(?)编的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书。
(9.09分)
(1) 第1空(3.03分)
9. 吾十(?)五而志于学。
兴于(?),立于(?),成于乐。
(9.09分)
10. 以公元前(?)年左右为中心——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赖以生存的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希腊出现。
(9.09分)
11. 曾子曰:“慎(?),追(?),民(?)归厚矣。
” (9.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