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章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本册以至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也是通过实验验证气体性质的开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氧气是学生熟悉的一种气体,虽有了一些了解,但对它的性质并未做过系统的研究。

实验基础: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了解氧气的性质及用途.2.认识化合反应,知道化合反应的基本特征.了解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气性质实验的探究,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2.通过对氧气的认识,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气在生活生产中重要用途的了解,感受学习化学的价值,领悟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意义.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理解。

教学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联,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及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三瓶氧气(一瓶中留少量水)、木炭、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燃烧匙、火柴、镊子、坩埚钳、酒精灯板书设计一.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二.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镁 + 氧气氧化镁石蜡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气化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教学反思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正确分析,能较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科粤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科粤课标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粤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对之前所学过的“燃烧”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基于此,本节课关于燃烧条件并未用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而是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归纳探讨了燃烧的概念与特点。

对于燃烧所需的条件利用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再利用实验探究进行验证,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对燃烧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深层次认识的探究过程中。

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注重源于生活,这样,老师在此基础上的情景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指导学生提炼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发生时的基本逃生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较好渗透了“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生命观。

上好本节课,对于学生从身边素材入手研究化学、从身边事件应用化学、让化学服务人类生活的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燃烧有一定的接触,在之前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也对一些物质的燃烧情况有所了解,对于如何灭火也具备最初步的了解。

这些都对探究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有一定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有趣、有效、有用的教学方法,实现最优化教学。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将主要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燃烧发生的一般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并通过视频材料还原危险火灾现场以帮助学生了解火灾及自救办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还应重视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学、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跨学科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形成深层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

【学情分析】在与观念建构相关的各种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作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分子”、“原子”和“离子”,学生始终难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运用起来就更加捉襟见肘。

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亲身经历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微粒模型以解决这一化学难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整个项目的系统规划和实施,体验实践创造价值的过程,感受合作、协同创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组成,探究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2.探索物质结构的意义,制作微观粒子模型。

3.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4.自觉地挖掘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实践化要素。

5.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难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分子原子知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然界存在着繁多的物质,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物质是怎么构成的?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说课稿
3.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科学家探究过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实验操作:在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关键环节。我会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究。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分类元素周期律。
(4)化学键的概念及分类。
2.探究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究化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互动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视觉和操作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提问与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化学键的概念,能区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5)使学生理解分子结构,能描述分子几何形状及分子间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分子与原子之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剖析
《分子和原子》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的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世界,从微观角度学习化学,认识世界的初步,对物质微观的认识决定着后边学习的成败。

所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我确立本节课的教课目的、重、难点以下: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观点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平时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联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说平时现象。

充足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运用比较、剖析、概括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感情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教课要点:
1、分子和原子观点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细小粒子组成的。

教课难点:
1、成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领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一样点。

2、怎样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差别与联系。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说课稿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价值观;
(3)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火、灭火的自救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燃烧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2.中间为主干知识,包括燃烧的定义、条件、灭火原理等,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右侧为课堂小结和作业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关键内容,提示课后作业。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引导思考的作用。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精心设计,避免冗余信息,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展开,引导学生跟随板书思路学习。
2.燃烧需要的条件;
3.灭火原理及方法;
4.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定义、特点及燃烧所需的基本条件;
(2)掌握灭火原理,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灭火;
(3)学会分析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些前置知识或技能,如对化学反应的基本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等。然而,他们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燃烧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灭火原理的认识可能局限于生活常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在实验操作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观察不细致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化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材,涵盖了九年级的化学知识内容。

本节课为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的命名方式。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命名元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能力与技能: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元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元素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元素是什么。

2. 学习元素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3. 元素的命名方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解释元素名称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元素的命名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来运用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延伸•提供一些拓展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元素。

6. 总结与展示•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归纳元素的命名方式。

•展示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的成果。

五、教学资源•《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卷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举手等。

2.收集学生在练习中的答案,评估他们对元素的命名方式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命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元素的命名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例、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说课稿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说课稿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物质组成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的分类和分布,为后续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元素的概念。

接着,教材介绍了元素的符号表示、元素周期表等内容,使学生对元素有更系统的认识。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探究活动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和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元素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

(3)知道元素的分类和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元素符号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规范书写的习惯。

(3)通过对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建立。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第三章 教材分析

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第三章 教材分析

[本章结构](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学习和探究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之后,学生了解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及制取和用途,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不同物质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为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本章将带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走入奇妙无比的微观世界,帮助学生用微观粒子的观念去解释宏观现象,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前两章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灵活、方便使用化学用语,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做好准备,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燃料、金属以及酸、碱、盐知识奠定基础。

(二)本章知识结构本章共分四节,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四个问题概括本章内容: 1、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2、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 3、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什么特征? 4、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由雪花、汞、冰糖、铝、硫酸铜晶体、钻石的图片,展示绚丽多彩的物质,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通过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稀释的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3)探究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变小;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的事实,让学生感知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元素开始,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

九年级化学三地单元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三地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本单元的教科书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所以,本单元教科书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单元的特点:总体特点:抽象思维多,难点集中。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单元化学基本概念多,涵盖了全书基本概念的一半以上,涉及到的概念有元素、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化学实验少。

此外,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核外电子排布观念以及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内容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没有直接经验,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加上前几个单元学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教学会有一定的困难,事实证明,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极易形成第一次分化。

(2)内容精练,整体难度稍大。

学生对微观的理解是很困难的。

(3)图示和表格多,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原子构成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等。

另外,本单元首次采用符合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卡通画来展示物质的形成过程,可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降低难度。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

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阶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本单元教材设计思想●增加图示、表格,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增加课堂活动,如讨论、活动与探究,以活跃学生思维、及时消化。

本单元需要说明的问题1、课程标准中“微粒构成物质”的内容在新教科书中是由多个步骤共同完成的。

先出现了“分子”“原子”的名词,又安排了“分子和原子”一个课题专门讲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最后在进入到原子的内部,讲原子的构成,只是再引出一个高潮,这几部分内容是逐步深入的,有利于学生建立粒子观。

初中化学_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知道三种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能认识并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点1、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2、分子、原子、离子的特征,以及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化合价的运用及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分子特征的探究,认识元素周期表。

2、化合价的灵活运用和商品标签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过程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九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

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二)复习方法通过考纲要求明确复习方向;通过知识再现回忆旧知,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知识网络;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把“双基”落实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现,变定向思维为发散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以通过复习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让学生自主归纳物质的分类,画树状分类图;二是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掌握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三是让学生整理知识网络图,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溶液【教材分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溶液【教材分析】

《溶液》教材分析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块知识点。

第一点: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第二点: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三点: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

三部分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由难易程度,前两个知识点在上册第二单元中学习,而后两个知识点则在下册第八单元中学习。

在复习课中则对它们进行系统复习,对知识点整合理清。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

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

第三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大家好,现在我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说课。

我讲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主要是复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部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包括微粒的性质和种类等;和第二部分“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包括元素的种类、元素与人体健康等。

通过本次的复习加深学生从宏微观层面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认识“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各种变化”等问题。

复习的主旨在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网络图,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二)教学目标复习的主要目标是为中考做铺垫,所以以中考要求呈现:1.分子、原子和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知道)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3.元素的简单分类(知道)4.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5.根据原子序数找到元素周期表中指定的元素(知道)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理解)7.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理解)二、学情分析1.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第三章的第一、二节,已经初步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可能知识较为零碎,没有形成系统。

所以复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图,使所学知识更为条理、系统化。

2.情感方面:初三学生已不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独特见解的“学习者”,他们的某些思维已超越了教师既定的思维框架。

他们希望教师能创设让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为更好的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学和学法做了如下设计: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的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设计(1)自主学习采用知识清单式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元素的知识,使知识可视化。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溶液配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九年级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第二课时溶液的配制学习目标】(1)学会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2)稳固药品的取用,量筒及托盘天平的使用,并会分析错误操作对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影响。

(3) 学会与伙伴沟通合作,反思商量,养成良好的科学严谨的试验看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溶液配制的步骤及留意事项;难点:配制溶液的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在很多状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

例如,医疗用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假如太稀就起不到向体内补充盐分的作用,太浓则会带来生命危险。

如何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引导阅读】P67“活动天地〞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㈠溶质是固体1、欲配制50g质量分数是16%的NCl溶液,请你将操作步骤整理完好。

⑴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是______,需水_________mL 〔水的密度当成1g/mL〕;⑵称量和量取:称量所需的溶质,量取溶剂水,需要的仪器;⑶溶解:将所称的NCl放在_________里,加入所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

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装瓶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商量】在上述两例配制溶液中,如下的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有何影响?1、称量氯化钠时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2、将所称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3、用潮湿的烧杯来溶解氯化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4、将所量取的水注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5、量取所需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6、量取所需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7、将所配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所得溶液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当堂达标】1、现欲配制肯定质量分数的N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2、某医院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2000g,需将g医用氯化钠溶解在mL的蒸馏水中?〔蒸馏水的密度为1g/mL〕简述配制步骤。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分子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课的内容。

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今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为继续学习原子结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

2.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

3.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4.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二.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和原子,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增强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溶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三单元溶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设计思想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某种溶质。

二、活动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两者的转化;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2、能力培养:通过探索实验形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4、科学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活动重点1、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建立起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通过几组探索性实验活动,培养对比思维的能力。

四、活动难点: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条件的探索。

五、活动模式:引导──探究──发现。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活动目标,插入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创设情境(播放一段青海湖美丽的风景,配音介绍咸水湖的知识,最后提出湖水日益咸化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向一杯水中加盐,是不是一直变咸?(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讨论后说:"不会,盐放多了就不能溶解了。

")师:是这样的吗?生(讨论):不信你试试看。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我们不仅用食盐做实验,我们还用另一种物质──硝酸钾来实验。

[投影1](活动一)[活动一]固体在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学生实验]依据活动方案一进行学生实验。

(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意识)[投影2](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提出)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二)通过实验探究与讨论,学习影响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因素师:要想让刚才的饱和溶液中剩余的固体溶解,你们有什么好主意?生(讨论):热水中可能溶解得多,水多的时候也能溶解得多。

(这时候有些学生已经开始动手给溶液加热或加水了)[投影3](活动二)[活动二]影响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因素[学生实验]依据活动方案二进行学生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说课稿
4.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元素的神奇性质,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设计元素周期表填空题,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编排原则。
2.布置元素性质与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编排原则,能够正确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3)认识常见元素,了解它们的性质、用途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元素周期表的制作,并互相检查、评价。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组织学生互评,鼓励他们相互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通过了解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元素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编排原则及应用。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通过PPT展示元素的定义、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元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分析[本章结构](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学习和探究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之后,学生了解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及制取和用途,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不同物质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为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本章将带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走入奇妙无比的微观世界,帮助学生用微观粒子的观念去解释宏观现象,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前两章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灵活、方便使用化学用语,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做好准备,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燃料、金属以及酸、碱、盐知识奠定基础。

(二)本章知识结构本章共分四节,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四个问题概括本章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3、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什么特征?4、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由雪花、汞、冰糖、铝、硫酸铜晶体、钻石的图片,展示绚丽多彩的物质,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通过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稀释的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3)探究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变小;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的事实,让学生感知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元素开始,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

(2)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引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物质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的依据。

(3)介绍地壳中、海水中、人体中元素的分布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活,指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1)首先结合水、铁、氧化铜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2)其次,让学生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并学会命名,熟练掌握化学用语。

(3)从量的角度深化对化学式的理解,对物质组成的认识。

这些质量关系为①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②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重点、难点]第一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粒子之间存在空隙。

2、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学会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第二节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1、会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能根据单质、化合物、纯净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3、了解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第四节1、能正确书写化学式,知道化学式的含义,并能进行命名。

2、能根据化学式进行各元素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培养定量处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课时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第三节,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2课时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整理归纳1课时测试,1课时2、教法设想与建议①第一节,第1课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建议用多媒体展示绚丽多姿的各种物质(或实物展示),如:铜、铝、胆矾、石墨、金刚石、冰糖、汞、干冰等物质,启发学生探究物质的结构。

学生实验:高锰酸钾溶于水,稀释溶液,便于操作,现象明显补充学生实验:无色溶液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补充演示实验:加热,使固体碘升华;致冷,使碘蒸气凝集。

然后,通过交流实验现象,感受、想象、解释现象,建立微粒的观念。

最后,讨论,P58页联想与启示中的问题。

第2课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第58页的活动探究中的实验1:1-2分钟后,现象明显。

(建议由4人一组来完成,因为浓氨水的挥发性很强,同时做实验时,刺激性气味太浓。

)实验2:在酚酞溶液中可加入稀氨水,减少浓氨水的挥发。

可以补充学生实验:品红扩散。

也可补充演示实验:二氧化氮(或溴蒸汽)的扩散。

第59页的活动探究:做学生分组实验时,可以用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

(也可改为5mL水和5mL酒精混合,现象同样明显。

)②第二节,第1课时,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离子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原子的质量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Kg,m(氧)=2.657X10-26Kg,m(碳)/12=1.993X10-26Kg/12= 1.66X10-27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X10-26Kg/1.66X10-27Kg=16。

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③第三节,第1课时,元素与元素符号让学生先收集资料,将知道的元素、含该元素的物质、该元素的作用,填入第70页表3-2中,大家相互交流。

然后,引出元素的概念,注意讨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符号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出现多次,故学生不陌生,但元素符号的含义要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如:H、2H的含义。

另外,离子符号的书写学生有一定困难,建议降低难度。

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有些学生尚不熟练,再加上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学生会有困难,建议多加练习巩固。

第2课时,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元素与人体健康建议由学生查找资料,相互交流,教师作一些指导补充。

④第四节,第1课时,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化合价化学式在前面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多次,难点是化合价的引出。

建议:淡化化合价的概念,重点应在指导学生记忆常见化合价上。

第2课时,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命名建议:先写出一些化学式,标上化合价,让学生讨论探究书写化学式的规律,得到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和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

然后,由学生根据找到的规律练习书写化学式,反馈矫正,练习巩固。

第3课时,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通过示范、模仿、矫正、变式训练,让学生熟练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建议:注意有效数字,难度不能太大。

3、教学中的注意点(1)本章内容抽象,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以及学生成绩的分化,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从宏观走进微观世界。

(2)要降低要求,淡化某些概念,控制化学式计算难度。

[问题讨论]1、微粒是否改为粒子。

?2、计算格式是否按照Ar(Fe)X2/Mr(Fe2O3)X100%?3、有效数字是否一般为3位?[参考资料]进入原子世界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一种重要思想。

按希腊语,"原子"一词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

后来,罗马人卢克莱修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物体或者说物质要素,都是由原始粒子集合而成;虽有雷霆万钧之力,要破坏物质要素也不可能。

随着电子的发现和对放射性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终于在明世纪初抛弃了原子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开始思考原子结构问题。

1904年,汤姆孙首先提出一个被叫做"面包夹葡萄干"的原子模型。

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小球,球内平均分布着质量很大、带正电荷的物质,其中嵌着质量很小、带负电的电子,因而整个原子保持电中性。

1910年,另一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其助手在研究α粒子的散射时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事实。

他们用α粒子作炮弹去轰击金属铂片,按卢瑟福的预料,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七千多倍,它在轰击铂原子时应该一冲而过。

但实验结果却表明,在射向铂原子的八千到一万个α粒子中,会有一个α粒子被原子反弹回去(形成散射)。

这好比对一张纸射出一发炮弹,结果被弹了回来一样不可思议。

卢瑟福认为原子内部必定存在一个原子核,这个核的体积只有整个原子的100万亿分之一,但它却集中了整个原子质量的99. 99%;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绕原子核旋转,就好像地球绕太阳运行。

这就是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后来的实验进一步表明,核外电子的运动很特别,它不像行星绕着太阳旋转一样有固定的轨道,而是既像声波、水波一样具有波动性,又像子弹一样具有粒子性。

因此,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依据当时的实验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模型,后经索未菲等人的修正和改良,终于成功地解释了元素周期律和其他原子现象,从而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原子世界内部的奥秘打开了大门。

(摘自《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英文缩写是STM。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新型表面分析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和三维扫描。

它是用一个极细的尖针(针尖头部为单个原子)去接近样品表面,当针尖和样品表面靠得很近,即小于1纳米时,针尖头部的原子和样品表面原子的电子云发生重叠。

此时若在针尖和样品之间加上一个偏压,电子便会穿过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势垒而形成纳安级(10ˉ9A)的隧道电流。

通过控制针尖与样品表面间距的恒定,并使针尖沿表面进行精确的三维移动,就可将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子态等有关表面信息记录下来。

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横向可达0.l纳米,纵向可优于0.01纳米。

它主要用来描绘表面三维的原子结构图,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还可以实现对表面的纳米加工,如直接操纵原子或分子,完成对表面的剥蚀、修饰以及直接书写等。

目前扫描隧道显微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出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以及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

(摘自《世界科技大博览》)最小的物质--分子把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可以看到红颜色不断向四周扩散,很快整杯水变成淡红色;晾着的湿衣服不久就干了;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是一种叫"萘"的物质做成的,它会逐渐变小,而箱中的衣物都有它的气味。

这些现象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