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金融行业普惠金融发展我的实践与心得
金融行业普惠金融发展我的实践与心得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普惠金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名从业者,我深切感受到了普惠金融在金融行业的积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心得。
一、普惠金融的定义与意义普惠金融,顾名思义,是指将金融服务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解决金融服务不平等和金融服务空白区域的问题,推动全民金融包容。
普惠金融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得融资支持,个人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消费和投资,农民可以更方便地办理农业金融业务。
普惠金融不仅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二、我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积极参与了普惠金融的实践工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首先,我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
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支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
因此,我积极学习金融科技相关知识,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其次,我注重金融知识普及。
在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很多客户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容易出现盲目投资、理解模糊等问题。
因此,我努力将复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并提供相关培训和讲座,帮助客户提高金融素养。
另外,我积极参与社区普惠金融活动。
社区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通过组织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服务咨询等活动,可以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系,解决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体验。
三、我的普惠金融实践心得在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普惠金融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需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需要金融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与支持。
只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才能实现金融服务的公平与普惠。
普惠金融发展专班方案
普惠金融发展专班方案普惠金融发展专班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然而,仍有很多地区和群体无法享受到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发展成为了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二、目标设定通过开设普惠金融发展专班,培养一批具备普惠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深入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三、专班设置1.课程设置(1)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2)金融机构创新与发展(3)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4)普惠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5)普惠金融市场分析与预测(6)普惠金融产品设计与推广(7)金融法律与普惠金融发展(8)普惠金融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2.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方式,锻炼学员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导师辅导:为每位学员分配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帮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四、培养要求1.掌握普惠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2.具备金融机构创新与发展的能力3.熟悉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法4.了解普惠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的措施5.具备分析金融市场与预测趋势的能力6.掌握普惠金融产品设计和推广的技巧7.熟悉金融法律和普惠金融发展政策8.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普惠金融案例问题五、推进措施1.组织专家进行课程教学2.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3.与普惠金融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4.建立就业对接平台,为学员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六、预期效果通过普惠金融发展专班的培养,预计将培养一批具备普惠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通过与金融机构和相关机构的合作,提高了专班人员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融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
金融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一、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银行开始采用数字技术自动化操作,但是这种技术仅仅是熟悉金融业务的程序员将银行操作自动化。
1990年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在线银行和支付平台。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兴起给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新的动能。
二、金融科技创新理论1、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的记账系统,通过加密技术和链式结构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过去,区块链技术为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它也可用于征信和金融风控。
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赋能技术,它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和模型来自主学习,进行预测、分析和决策。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处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来分析用户行为模式,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建议。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就是将物体和互联网连接,使物体之间互相协作。
在金融领域,物联网技术可用于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保险精算、车险和民宿险的预测、用户的花销限制等方面。
三、金融科技创新实践1、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指的是通过金融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或者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移动支付、移动理财、P2P借贷等金融科技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为广大贫穷地区打开了小额金融服务的通道,也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2、金融风控金融风控就是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对金融业务进行风险管理。
金融科技创新的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实现高质量的风控效果。
3、智慧投资智慧投资就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复杂的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金融工具进行分析、筛选和管理,达到科学化、精细化的投资效果。
这一领域也是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应用之一。
四、金融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1、安全问题金融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数据和交易的安全性,而在现实中,有一些不法组织和个人,会通过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泄露等形式来进行非法活动,因此金融科技创新的安全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交易对象
正规和合法的金融工具
不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金融工具
经营场所
多数拥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大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合法性
大多是合法形式
大多是非法和地下形式
监管
受银监会和银行等监管
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普惠金融的体系
国际普惠金融的主要模式
福利主义小额贷款:带有救助和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为主,不是以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国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须有赖对应的法治体系的建立 配套立法和现有法律的完善:如法人和自然人的破产法; 金融资产的权益和处置及分割; 司法(从国内民间借贷问题的处置和香港“小额钱债审裁”运作情况看)。
普惠金融的发展不能等、靠、要“政策”——“政策红利”短效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玻利维亚团结银行模式:玻利维亚团结银行(BancoSOL)成立之初是一个以捐款为资金来源的非盈利性组织,其贷款对象是中低收入阶层,不是赤贫者,贷款小组一般由3-7人组成,贷款发放时所有会员可同时获得贷款,贷款期限灵活、还款方式灵活。但每笔借款数额较大,贷款的利率也较高(47.5%-50.5%),还需要支付2.5%的佣金,高利率贷款使得银行实现财务自立,不必依赖政府补贴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Report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汇报人姓名
普惠金融的概念
联合国于“国际小额信贷年”(2005)首次明确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个能够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口)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周小川(2013)将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定义为“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
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
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
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
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
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
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中国经验对其他国家致力于探索和完善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金融管理者有所裨益。
普惠金融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
普惠金融的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作者:曾春冀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17期摘要: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政策思想。
从普惠金融的理论逻辑出发,以公平与效率角度,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先进性。
进一步梳理我国普惠金融实践的各项措施,提出我国普惠金融落地的“三位一体”框架。
普惠金融政策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公平性及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必须在监管和发展的框架下,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助力经济社会的腾飞。
关键词:普惠金融;理论逻辑;政策实践中图分类号:F83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001-03一、研究背景金融深化是金融发展的纵向维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发展,金融机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资产随之增长。
然而,与传统的经济部门一致,金融部门同样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这一动机驱使下,相对弱势的群体在金融深化中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少,而相对强势的群体则相反,产生了一定的不平等现象。
为了解决金融深化带来的种种弊端,金融的发展需要引入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
普惠金融又被称为包容性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强调的规模方面,普惠金融更加强调金融服务的公平性。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普惠金融是能够使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广泛、无障碍地享受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体系[1]。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普惠金融以广泛包容性为核心,以为各个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目的,进而改善现有金融资源空间密度不均的困境[2]。
普惠金融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金融深化的制约:金融业扩张的同时,也必须兼顾社会公平。
这一观点在我国语境下显得更有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我国的基尼系数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处在高位,徘徊在0.465—0.468之间,距离国际公认的0.5红线仅有一步之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不合理的分配结构会造成经济增长的迟滞。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普惠金融理论——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由联合国于2005 年“国际小额信贷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将其 定义为“一个能够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 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口——提 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的四大目标
国内普惠金融的实践 ——第五阶段:大发展阶段
经济背景
2003年后,农业重回“重中之重”;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 2012年,先后设立了三个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 2013年,国务院“金十条”等重要文件,作出具体部署;
银监会提出了针对小企业和农村贷款的“两个不低于” 目标。
和金融支持,对于发展一国经济,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至关
重要。 1) 减轻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 2) 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3) 改善教育,促进知识的传播
4) 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地位
5)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普惠金融的概念辨析(一)
普惠金融与包容性金融的争论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一般翻译为“包容性金融体系”, 然而国内普遍接受的一种翻译方法为“普惠金融体系”,强调其 服务对象的全面性和普惠性。
4.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支持是小额贷款获得成功的前提。
国际普惠金融的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是有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判断,从小额贷款 (Microcredit)向微型金融(Microfinance)转变,即从单 一的信贷服务向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转变; 二是小额信贷的制度主义倾向,从福利主义到制度主义转 变,即国际小额信贷机构正从扶贫性质的机构向商业性企 业转变;
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中传统金融服务与相关产品成本、门槛过高,难以实现产品普及,但也进一步证实了在农村地区普及普惠金融正确性。
因此,应将农村普惠金融推广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
而在实际进行乡村振兴中,为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需要加强对普惠金融了解,明确其特征以及面临的問题,并对有关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思考,了解乡村振兴中农村普惠金融作用,以此助力“三农”问题解决。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面临问题;应对策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金融能力提升成为满足农村经济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保障。
这就使得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维持相互促进状态,农村普惠金融也成了推动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经济方式,对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但在实际展开农村普惠金融工作中,应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掌握普惠金融特征前提下,发挥其助力作用。
同时为确保普惠金融有关工作开展顺利性,还应明确普惠金融推行期间面临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思考应对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此为农村地区生产经营活动开展提供更多金融资源,并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支持。
一、普惠金融理论(一)普惠金融概述普惠金融主要提供客户资产管理、融资租赁、交易和项目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普惠公司在计算机和打印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普惠金融基于普惠公司对客户需求的深刻了解,为其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资产、提高购买力、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加速现金流和转型创新等方面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普惠金融还提供企业级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咨询和IT服务,帮助客户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作为普惠公司的金融服务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并帮助其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
(二)普惠金融理论一方面,金融排斥理论。
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金融管理制度逐渐放松,很多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一定运营支出,开始从中小城市、乡镇或社区覆盖服务营业网点,也会从该方面入手精简营业网点,这两种现象同时出现,就会引发金融排斥现象,进而产生金融排斥理论,该理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特定社会阶层。
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实践
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实践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服务模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的创新,降低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
在传统模式下,金融机构由于运营成本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往往难以覆盖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小微经济体。
然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成本,使得小额贷款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可及范围。
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在线借贷平台和支付系统的出现,使得资金转账几乎可以实时完成,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效率的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大型企业或高净值人群,普通的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也能受益。
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无论是理财、保险还是贷款。
金融产品创新的速度也因此加快,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当然,互联网金融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个人和企业在享受金融服务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隐私泄露。
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实践还涉及到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
普及金融知识,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资知识,对于保障消费者能够正确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避免金融风险至关重要。
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者,正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产品多样性等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全面的金融服务。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和监管政策的完善,互联网金融将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概念界定
普惠金融的实践与概念界定普惠金融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各地频繁开展普惠金融实践。
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并不唯一,不同的地域、机构和学者对普惠金融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研究普惠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普惠金融项目的实践效果,并探究普惠金融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其实就是将金融服务推广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财富增值和风险控制。
国际普惠金融联盟(Impact Investing Institute)把普惠金融定义为“为低收入及贫困人群提供物质和非物质金融产品和服务”。
与传统金融服务不同,普惠金融服务注重覆盖人口广泛、服务方式简捷、利率合理、决策透明和门槛低等方面。
目前国内的普惠金融主要有四种形式:以小贷公司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基层金融机构、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以金融扶贫“三农”扶贫政策为代表的公共金融机构。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0年到1990年代,此期间贫困人口往往只能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许多NGO(非政府组织)和社区金融组织成立,开始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贷款、储蓄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众多发展中国家创建了规范的普惠金融制度和政策,同时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
在这个时期,普惠金融机构之间开始合作,不同的机构之间互相借贷,将资金覆盖面扩大到更多的服务对象。
第三个阶段是近年来,全球社会力量不断加强对于普惠金融的支持,同时金融科技进步快速,smartphones等工具使得普惠金融变得更为直接和普惠。
同时普惠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服务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型的金融科技服务向社会推出的普惠金融得到了广泛关注。
三、普惠金融的实践效果普惠金融由于其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其实践效果也逐渐显现。
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在理论层面,本文将系统梳理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包括其定义、特点、发展背景等,并深入探讨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普惠金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实证层面,本文将利用相关数据和统计方法,对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本文将检验普惠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性。
本文还将对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机构和学术界提供有关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体系的发展理念,旨在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
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普遍”和“包容”,即无论个体或企业身处何地、规模大小、收入高低,都能以合理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广泛且深厚,它涵盖了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源于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资本的形成和流动。
而普惠金融则强调这一功能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即金融体系不仅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和高收入群体,更要覆盖到小微企业、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等被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领域。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密切相关。
普惠金融经验总结和典型案例
普惠金融经验总结和典型案例文章标题:普惠金融经验总结与典型案例探析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普惠金融在为越来越多的人群提供服务的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普惠金融的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二、普惠金融的定义和意义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群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支付等,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金融服务无法覆盖到的群体,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
普惠金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的金融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通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金融系统中来,可以促进交易的便利和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实现了经济的普惠增长。
三、普惠金融的经验总结1.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利用大数据技术,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客户的需求和信用状况,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智能化的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壁垒传统的金融服务通常会面临着种种壁垒,例如高门槛、繁琐的手续等。
而普惠金融则需要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打破这些壁垒,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地获取金融服务。
一些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建立线上借贷评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从而实现了普惠金融的目标。
3. 加强金融教育和意识培养普惠金融的推广还需要加强金融教育和意识培养。
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些工具。
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人们对普惠金融的认识,让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其中的好处。
四、典型案例分析1. 我国农业银行的“小贷通”计划我国农业银行通过“小贷通”计划,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一、本文概述1、普惠金融的定义与背景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一种金融理念,其核心目标是确保金融服务的广泛覆盖和公平获取,无论个体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地理位置或其他特征如何。
普惠金融的提出,旨在纠正传统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的排斥性现象,使更多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背景源于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金融排斥问题。
金融排斥不仅表现为物理上的距离排斥,即偏远地区居民难以接触到金融机构和服务;还包括条件排斥,即由于高昂的服务成本、复杂的操作流程或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导致部分人群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
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阻碍了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普惠金融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手段,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可负担性。
它不仅关注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还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的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2、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与意义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包容性的金融理念,其重要性与意义在当今社会中日益凸显。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旨在让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特别是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上。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惠金融通过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更多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从而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普惠金融通过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
普惠金融还有助于提升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关于普惠金融的课题名称
普惠金融研究:探索、创新与实践这个课题名称强调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涵盖了研究、创新和实践三个关键领域。
它旨在探讨普惠金融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以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公平性。
以下是对这个课题名称的详细解释:1. 研究:普惠金融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和挑战。
这个课题将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政策、市场结构、技术、监管和消费者行为等。
我们希望通过深入了解普惠金融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2. 探索:在普惠金融的领域中,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
这个课题将尝试探索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以应对普惠金融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3. 实践:普惠金融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这个课题将关注普惠金融的实践应用,包括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估和优化普惠金融的实践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实践研究,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实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4. 创新:普惠金融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这个课题将关注创新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创新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推动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5.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这个课题将关注普惠金融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研究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实践如何影响和反馈于理论的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关系的研究,更好地理解普惠金融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6. 国际比较和借鉴:这个课题将关注国际上普惠金融的实践和经验,以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将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差异和共性,以便更好地了解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总的来说,“普惠金融研究:探索、创新与实践”这个课题名称强调了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涵盖了研究、探索、实践和创新等关键领域。
它旨在探讨普惠金融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以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公平性。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2019/10/19
8
8
国际普惠金融的主要模式
制度主义小额贷款特点:强调制度建设、市场导向和可持续 发展。
典型代表: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独立运营,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村银行,村银行是 基本经营单位,独立核算,自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抵押,具体 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
2019/10/19
12 12
可编辑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巴西代理银行业务模式:巴西允许代理银行在更大的范围、 以更多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务,巴西各大城市的零售商店、邮局、 彩票销售点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补充。
菲律宾Novaliches发展组织模式:属于非政府组织,经菲律 宾农业合作发展局批准设立。这种模式通常是在拥有一定的初 始资本后,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核准注册,再通过吸纳存款、 收取会费等方式招募成员,并选举产生贷款审核委员会等机构, 向成员提供资金信贷等系列服务。
2019/10/19
14 14
国际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
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支持是小额贷款获得成功的前提。
自动瞄准机制:所有的小额贷款都有严格的特定服务对象, 从而在一系列的管理安排上减少各种成本。(拷贝)
小组担保动力机制:缺乏正式抵押品,是贫困农民获得传统 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自愿基础上建立互助组织, 形成小组担保,是一种最常见的替代方式。
2019/10/19
9
9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拉美的村银行模式:小额信贷机构以一个村的整体信用为支 撑,在村范围内发放小额贷款。具体模式为村银行一般由3050个会员(95%以上为贫困妇女)组成,会员自主决定存贷款 利率,一般均高于商业银行,贷款者的存款额要达到贷款额的 20%以上方能借贷,属于强制性储蓄,由存款规模决定下轮贷 款的规模。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普惠金融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目标。
普惠金融是指将金融服务扩展至未被服务的低收入、农村、女性、贫困人口等群体,旨在推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源于公平、平等、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早在1970年代就被提出,随着金融创新和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变迁。
普惠金融是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方案之一,该方案旨在为表层社会补充资本和基础知识。
同时,现代化程度低的国家普遍存在信贷饥渴现象,这对普惠金融的发展也提供了支持。
2. 服务范围。
普惠金融能够服务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农民、中小企业家、物流和旅游行业从业者、学生和非正规就业人员。
3. 金融服务。
由于上述优势,普惠金融在国内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
二、普惠金融的现实问题然而,普惠金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1. 风险控制不力。
由于部分受众群体信贷记录不良、收入低、信用背景不够清晰,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较高,也会对普惠金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监管不严。
一些不法分子会借机从普惠金融中牟取暴利,导致普惠金融的成本过高、收益过低。
3. 融资渠道不畅。
由于套路变化及理性应对等原因,一些银行、群体信用工程等机构暂时遇到融资问题,导致普惠金融的发展缓慢。
三、普惠金融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界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1. 财政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协助,比如提供经费、信息、网络等用于普惠金融的各种服务。
2. 监管规范。
作为公共服务项目,政府应将普惠金融纳入监管范畴,防止机构重复发放贷款等行为。
3. 深入研究。
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不断探讨新的普惠金融模式,提高服务的效率和人们的获得感。
在普惠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水平和发展的质量,有助于更多的人获得金融服务,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多维度内涵与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1、1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使更多人享受到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进而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在中国,随着政府对普惠金融政策的持续推动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普惠金融的作用愈发凸显。
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关乎金融服务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更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维度内涵紧密相连。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多维度内涵的剖析和实证分析,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接下来,本文将从普惠金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其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创新创业、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作用。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普惠金融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风险控制、政策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2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发展理念,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多维度的内涵。
普惠金融强调金融服务的普及性,旨在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可负担的金融服务。
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存贷款、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还涵盖了支付、理财、保险等多元化金融产品。
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即无论地理位置、收入状况、职业身份等因素如何,人们都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降低服务门槛,使更多人群受益。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普惠金融还承载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服务需要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普惠金融通过为中小企业、农村地区等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支持,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外研究综述
作者: 唐亚晖[1];刘吉舫[1]
作者机构: [1]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战线
页码: 260-265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7期
主题词: 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指数;包容性增长;供给约束;数字普惠金融
摘要:普惠金融是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倡导的21世纪金融发展理念,是实现全球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目标。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甚至将发展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文章全面梳理关于普惠金融内涵、发展水平及作用评价、影响因素、发展策略及困境等的研究成果,厘清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了未来研究普惠金融的方向。
民生银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案例
民生银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案例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增长。
而在这一领域,民生银行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地位,通过不断创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民生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2006年,民生银行率先提出了普惠金融战略,将普惠金融纳入其战略规划,明确了普惠金融是银行业务的重要方向之一。
自此,民生银行加大对普惠金融业务的投入,并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和服务网络等方面持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普惠金融经营模式。
在普惠金融的产品创新方面,民生银行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金融产品,如小微企业贷款、个人小额贷款等,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量身定制。
这些产品不仅提供了融资支持,还为客户提供了金融知识培训和风险防范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民生银行还通过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网点和推动线上金融服务,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网络,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民生银行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应用,如手机银行、智能ATM等,方便客户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
三、民生银行普惠金融的实际案例1. 小微企业贷款支持民生银行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并加大信贷资金投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
某制造企业因订单紧急需要资金周转,但由于规模较小无法获得较大的信贷额度,通过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成功获得了所需资金,支持企业按时完成订单生产,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 个体户小额贷款服务为了支持个体户的创业发展,民生银行推出了个体户小额贷款服务。
某农村个体户因家中需要资金改造店铺进行扩张,但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无法获得传统信贷支持。
通过民生银行的小额贷款产品,该个体户成功获得了所需资金,店铺改造后生意兴隆,有效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低收入者,让金融服务惠及他们, 考虑现代金融体系的包容性不足,进一
使其享受现代金融的服务
步加以完善,而不仅仅服务大企业、
VIP客户和发达地区
2020/7/11
3
普惠金融的目标
一是增强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二是家庭和企业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较广泛的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机构稳健运行,接受市场监督和审慎监管; 四是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提供金融服务;
2020/7/11
10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印度的“正规金融机构+农民互助组织”模式:创始于1991年 的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与非正规农民互助 组(SHG)的结合。NABARD通过其员工和合作伙伴(亦称互助 促进机构,如NGO、基层商业银行、信用社、农民合作组织、 准政府机构等),对由15-20名妇女组成的互助组进行动员和 建组培训,互助组内部先进行储蓄和贷款活动,NABARD验收后 直接或通过基层商业银行间接向农民互助组发放贷款。
2020/7/11
14
国际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
市场化运作机制:
(1)信贷行为商业化。小额贷款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不是权宜之计, 这就需要小额贷款机构运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提高其运营水平,实现 盈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2)利率标准市场化。坚持小额贷款的市场运作,允许小额贷款机构 根据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使其利息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 成本和呆账损失。 (3)技术手段先进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小额贷款机构均充 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业务,改善运营条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 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各地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中 小企业私募债券
互联网金融、农村信用共同体、典当行、民间资本发起 设立的各类针对小微金融的机构(民营银行)
20
中国经济转型与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的全面崛起,金融业发展是短板。要避免实体经济崛起 后的“金融战败”,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转型不能仅限于实体 经济领域,金融服务领域亟待转型。
2020/7/11
15
国际普惠金融的发展趋势
有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判断:从小额贷款向微型金融转 变,即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向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转变。
小额信贷的制度主义倾向:从福利主义到制度主义转变,即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正从扶贫性质的机构向商业性企业转变。
小额信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国际上关于小额信贷(行业) 监管原则的一致意见正在形成,即区分审慎性监管和非审慎性 监管;逐步放松有关小额信贷的利率管制。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拉美的村银行模式:小额信贷机构以一个村的整体信用为支 撑,在村范围内发放小额贷款。具体模式为村银行一般由3050个会员(95%以上为贫困妇女)组成,会员自主决定存贷款 利率,一般均高于商业银行,贷款者的存款额要达到贷款额的 20%以上方能借贷,属于强制性储蓄,由存款规模决定下轮贷 款的规模。
中国现有的金融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大金融”,普惠 金融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自2006年以 来的爆发式增长折射出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不平衡和中国普惠 金融巨大的发展空间。
2020/7/11
21
金融体系建设与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存在“错位、缺位和越位”的 缺陷。
2020/7/11
19
国内普惠金融的体系概览
小额信贷
保险 直接融资 其他
2020/7/11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联保联贷、质押(知识产权、 应收账款等)贷款、投贷联动、核心企业担保等
农信社、邮储银行: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农业 科技专利抵押
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产融结合、产业链融资、商圈融 资
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农业再保险、直接向小微企 业输血
2020/7/11
4
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微型金融
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国情,普惠金融的涵义不尽相同。
2020/7/11
5
普惠金融与民间金融
普惠金融是体制内的、正规的金融体系,服务于所有自然人和 法人;民间金融是体制外的、非正式金融,服务于自然人,主 要在农村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普Hale Waihona Puke 金融目的 客户 提供者2020/7/11
18
国内普惠金融的大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1)小额信贷仍是主体:提供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种类增加、 小额信贷的服务种类在增加 (2)保险落后于其他普惠金融行业,但也已开始发力 (3)直接融资较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形成 (4)互联网金融开始在普惠中崭露头角 (5)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大量出现 (6)金融生态环境方面,政府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 的建立
2020/7/11
2
普惠金融的概念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亦可翻译为“包容性金融体系”, 然而国内普遍接受的一种翻译方法为“普惠金融体系”(焦谨 璞,2006),强调其服务对象的全面性和普惠性。
不同意向
普惠金融
包容性金融
注重价值判断和技术层面
注重制度设计和基础设施层面
2020/7/11
13
国际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
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支持是小额贷款获得成功的前提。
自动瞄准机制:所有的小额贷款都有严格的特定服务对象, 从而在一系列的管理安排上减少各种成本。(拷贝)
小组担保动力机制:缺乏正式抵押品,是贫困农民获得传统 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障碍,因此,在自愿基础上建立互助组织, 形成小组担保,是一种最常见的替代方式。
以扶贫为目的,为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体现和谐金融理念
社会几乎所有阶层和群体,主要是广大的贫 困和低收入群体
非政府组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 行金融机构、信贷联盟等
具体形式 小额信贷、储蓄、保险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民间金融
解决“三农”和小企业的资金紧缺,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从正式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群体,比如农 民和创业企业
2020/7/11
12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巴西代理银行业务模式:巴西允许代理银行在更大的范围、 以更多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务,巴西各大城市的零售商店、邮局、 彩票销售点成为银行分支机构的补充。
菲律宾Novaliches发展组织模式:属于非政府组织,经菲律 宾农业合作发展局批准设立。这种模式通常是在拥有一定的初 始资本后,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核准注册,再通过吸纳存款、 收取会费等方式招募成员,并选举产生贷款审核委员会等机构, 向成员提供资金信贷等系列服务。
2020/7/11
23
国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须有赖对应的法治体系的建立 (1)配套立法和现有法律的完善:如法人和自然人的破产法; (2)金融资产的权益和处置及分割; (3)司法(从国内民间借贷问题的处置和香港“小额钱债审
裁”运作情况看)。
普惠金融的发展不能等、靠、要“政策”——“政策红利” 短效
民间金融中介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 金会、私人钱庄等
非法集资、高利贷、友情借贷等
交易对象 正规和合法的金融工具
不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金融工具
经营场所 多数拥有固定的交易场所
合法性 监管
大多是合法形式 受银监会和银行等监管
大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大多是非法和地下形式 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2020/7/11
8
国际普惠金融的主要模式
制度主义小额贷款特点:强调制度建设、市场导向和可持续 发展。
典型代表: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独立运营,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村银行,村银行是 基本经营单位,独立核算,自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抵押,具体 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
2020/7/11
9
2020/7/11
24
2020/7/11
16
国内普惠金融的实践轨迹
2020/7/11
17
国内普惠金融的大发展阶段
经济背景: 2003年后,农业重回“重中之重”;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 2012年,先后设立了三个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 2013年,国务院“金十条”等重要文件,作出具体部署;银监 会提出了针对小企业和农村贷款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2020/7/11
11
国际普惠金融的其他模式
玻利维亚团结银行模式:玻利维亚团结银行(BancoSOL)成 立之初是一个以捐款为资金来源的非盈利性组织,其贷款对象 是中低收入阶层,不是赤贫者,贷款小组一般由3-7人组成, 贷款发放时所有会员可同时获得贷款,贷款期限灵活、还款方 式灵活。但每笔借款数额较大,贷款的利率也较高(47.5%50.5%),还需要支付2.5%的佣金,高利率贷款使得银行实现 财务自立,不必依赖政府补贴就可以获得高收益。
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深度不足、结 构失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欠缺流动性、欠缺规范和系统性 同业合作、无序竞争等。
2020/7/11
22
国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
普惠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一个孤立模块: (1)不应只着重融资信贷业务,完整系列的金融服务同样重 要(金融资产管理、信托、租赁、保险和典当等)。 (2)不应仅限于法人和自然人,还应包括各类组织(政府和 非政府的组织、慈善机构等)。 (3)不应全由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且要有不同的层次(尤其 是中间层和同业层,如专门为小额贷款机构进行融资和再融资 的机构)。
2020/7/11
6
普惠金融的体系
2020/7/11
7
国际普惠金融的主要模式
福利主义小额贷款:带有救助和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为主, 不是以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典型代表: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主要向贫困农民,尤其是妇女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其支柱是以 小组为基础的农民互助组织,其特色是“互助、互督、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