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为了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技术在胰胆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方法:使用最新扫描机扫描自旋回波重T2加权数据,使用最大强度的投影,建立相应的影像资料库,围绕50名疑似胰胆管疾病病人,开展胰胆管成像检查,采取一些手术实践,对比和分析临床数据。

结果:胰胆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定位与定性的精准度也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相比于B超和CT检查更有效。

结论:胰胆管成像能够更好地把握胰胆管疾病的位置,做好定性的诊断和分析,比CT和BU检查更加有效,并且无放射线的损伤,它还可以取代十二指肠镜的逆行胆胰管造影方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磁共振成像;胰胆系疾病;CT引言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分别有胰胆管成像技术、磁共振泌尿系统成像技术、磁共振椎管造影技术、磁共振内耳成像技术和磁共振涎腺管成像技术等。

相关科室对胰胆管疾病进行定位和定性的时候需要使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方式,但是还会受限于临床应用,这属于有创性检查,随时容易出现并发症。

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广,技术发展更加完善,能够代替逆行胆胰管造影技术。

所以我们医院选择了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我院接受胆管梗阻性疾病治疗的50名病人,为他们开展胰胆管成像检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入我院接受胆管梗阻性疾病治疗的50名病人,入院前对病人开展分泌物检查、逆行胆胰管造影和CT检查。

分别有26名男病人和24名女病人;他们的年龄范围大致在34岁-51岁之间。

其中,患有胆管结石的病人有18位,患有壶腹癌的病人有7位,患有胰头癌的病人有16位,患有胆管癌的病人有6位,患有胰体癌的病人有3位。

病患都通过手术、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分泌物检查和病理检查,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治疗。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均应用mrcp 胆管水成像技术进行扫描检查。

结果 31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检查,而且患者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结构显示清晰,各类病变部位和病变的性质均显示清晰,诊断结果:胆管囊肿32例,占10.1%,壶腹癌24例,占7.6%,胰头癌32例,占10.1%,胆总管癌24例,占7.6%,肝门胆管癌24例,占7.6%,病变包括胆管结石158例,占57.0%。

结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检查胰胆管系统疾病具有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胰胆管系统疾病;mr胆管水成像;临床应用胰胆管系统疾病(pancreatic biliary duct system diseases)临床比较常见[1-3],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也得到迅速发展[4-5],为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道系统病变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316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05例,占64.9%,女性111例,占35.1%,男女之比为1.85:1,年龄6-77岁,平均52.3岁。

疾病类型胆管囊肿32例,占10.1%,壶腹癌24例,占7.6%,胰头癌32例,占10.1%,胆总管癌24例,占7.6%,肝门胆管癌24例,占7.6%,病变包括胆管结石158例,占57.0%。

1.2 方法应用1.5t的phillips磁共振机进行检查,选用腹部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常规仰卧位,平静呼吸,腹带加压,所有患者检查前空腹8-12小时;采用常规自旋回波脉冲序列(se)横轴位t1w1和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se)横轴位t2w1扫描,扫描范围自双侧膈顶至胰腺下部,连续无间隔扫描,mrcp检查以常规冠状位图像定位,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轴位t2w1薄层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重建图像进行观察。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武传华
隋汝德
蔡 自强
辛德友
a t o g r a p h v , M R C P ) 是近年来应用 于临床 的一种 胰胆管成像新
技术 , 又称磁 共振 水成像。它是利用相对静止 的液体在 磁共
表1 MR C P诊断准确率
振重 T 2 加权时表现出明显高信号强度 , 通过各种后处理技术 获得类似于 X线造影效果 的液体磁共振影像 , 使含水 的结构 显影 , 达到水 造影 的 目的。此技术无创伤 , 不需 造影剂 , 无 电
管扩张呈“ 枯树” 状, 断端呈 “ 杯 口” 状( 见第 8 4 3页图 4 ) 。2例
脂肪抑制技术。M R C P采用常规 T WI 图像定位 , 冠状 F S E序
列 连续多层重 加权 扫描 : T R 6 0 0 0 ms , T E 2 0 0 I n s , 快速因 子1 6 , N E x 2 , F O V 3 5 , 矩阵2 5 6  ̄ 2 5 6 , 层厚 3 n l l T l , 间隔 0 , 层数 2 8 ~ 3 5 , 所得原始图像 进行三维 ( 3 D) 最 大密度投影 ( MI P ) 重建

8 4 2・
医堇杂志 2 3 年8 月第 2 O 卷第 8 期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a l " r e c h n i q u e s , A u s t 2 0 1 3 , v o 】 . 2 0 , N 0 . 8
可 见 中央高信 号( 靶征 ) , 系胆 色素 结石含 有较 多 的液体 胆 汁成分 , MI P重建图像无原始 图像满意。1 例胆 总管空肠吻合
术 后粘 连 , 表 现为狭窄段呈“ 尖角” 状 1 例胆管炎表现 为胆

ssh—MRCP、sMRCP—3D序列对胆囊管显像价值的比较研究

ssh—MRCP、sMRCP—3D序列对胆囊管显像价值的比较研究

ssh—MRCP、sMRCP—3D序列对胆囊管显像价值的比较研究目的:探讨ssh-MRCP、sMRCP-3D序列对胆囊管显示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236例连续性临床胆系疾病患者同时采用ssh-MRCP、sMRCP-3D序列的MRCP检查资料,比较分析两种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和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sMRCP-3D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及显示率均优于ssh-MRCP序列(P<0.05)。

结论:MRCP能准确显示各种胆囊管解剖变异,sMRCP-3D序列可作为显示胆囊管的首选MRCP成像方法。

胆囊管是连接胆囊颈和肝外胆管之间的一段细小管状结构,其解剖形态变异和病变发生率均较高。

胆囊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准确显示胆囊管是否存在解剖变异,对减少医源性胆道损伤、降低LC手术中转率和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1-4]。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多平面、多角度显示胆系解剖结构,尤其是可同时显示胆囊管细小解剖结构,但不同的MRCP成像序列对胆囊管的显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5-6]。

本研究对236例临床诊断为胆系疾病、术前同时采用ssh-MRCP和sMRCP-3D序列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着重评价两种序列对胆囊管详细解剖、变异及病变的显示价值,从而优选出最佳磁共振检查序列,为胆囊切除术前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临床拟诊为胆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全部患者术前除行常规MRI检查外,均进行了MRCP序列扫描,共236例,并且均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

其中男108例,女128例,年龄29~85岁,平均46.7岁。

临床主要症状为反复右上腹痛,持续时间1 d~5年不等,伴或不伴发热、畏寒等。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孙涛;石银龙;韩善清【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MRCP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iliary calculi.Methods The MRCP images of sixty biliary calculi patients who had been conifrmed by using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to August 2012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Results Among all the patients, 19 case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12 cases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as well as 29 cases of liver and extrahepatic stones were found by using ERCP versus 19, 10 and 27 cases respectively by using MRCP. MRCP failed to diagnose four cases and its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missed diagnosis rate were 93.3% and 6.7% respectively.Conclusion MRCP demonstrated its safe, simple and non-invasive features with high success rate, which deserved wider promotion.%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

3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和手术,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感谢观看
THANKS
多模态成像技术
将MRCP与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CT等)相结合,实现多模态成 像,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临床研究和发展方向
新型对比剂研究
01
研发新型对比剂,提高MRCP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动态成像技术
02
研究和发展动态成像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评估胰胆管系统的
功能和动态变化。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03
原理
MRCP基于重T2加权脉冲序列, 通过采集重T2加权信号,能够清 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形态和结 构。
mrcp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无创、无辐射、无痛、无需使用造影剂、可重复性强。
局限性
对小的病变或早期病变可能显示不佳,对胰胆管内功能性改变无法评估。
mrcp的应用范围
诊断胰胆管系统疾病
随访观察
MRCP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胆管系统的 形态和结构,对于胰胆管结石、炎症、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MRCP可 以用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评估病情 变化。
术前评估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MRCP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帮助医生 制定手术计划。
02
mrcp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准备
患者应提前了解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
患者应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以便于检查时的操作。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数据,实现胰胆管疾病的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
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和价值
1 2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管疾病应用技术论文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管疾病应用技术论文

磁共振水成像在胰胆管疾病中的应用技术[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重t2加权多次激发对100例临床拟诊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或临床资料证实。

mrcp较清晰地显示各种胰胆管疾病的部位和形态。

结果 mrcp检查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0%,诊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阳性预测值为85%。

结论 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胰胆管疾病;磁共振;水成像;胆道梗阻[中图分类号] r44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16-01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共搜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100例临床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和拟诊胆胰疾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且图像资料质量满意。

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为16—84岁,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

恶性梗阻28例,其中胰头癌9例,壶腹癌6例,胆管癌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直接侵犯3例;良性梗阻62例,其中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切除术后狭窄8例,胆囊炎或结石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硬化性胆管炎3例。

正常10例。

1.2 检查方法成像设备: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成像。

患者仰卧位,行常规腹部mr平扫,横轴位t1wl,横轴位和冠状位t2wi,必要时加扫横轴位t1wl抑脂序列。

以肝门水平横轴位为定位像,应用半傅立叶多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行mrcp成像,后用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对源图像进行后处理。

1.3 检查前准备 (1)训练患者的呼吸,尽量使呼吸幅度一致并采用胸式呼吸;(2)调整扫描参数,既满足图像质量的要求,又要尽量缩短扫描时间;(3)使用相控阵线圈,加呼吸门控,流动补偿,预饱和技术,努力使图像质量更佳;(4)胃肠道准备,为了使胰胆管及胆囊显示良好,应常规禁食禁食6~8 h,可避免胃肠道的水显示高信号与胰胆管感兴趣区域影像重叠,影响诊断。

202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磁共振腕胆筐成像自描技术及临床应用申国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磁共?辰膜胆筐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腰胆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将进一步提升MRCP 在膜胆筐疾病的||伍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患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最新M阳技术和||伍床实际需求,起草了MRCP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并总结图像分析时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前言磁共振膜胆筐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膜胆筐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目前,关于MRCP 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尚无统一标准或相关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了国内相关专家,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临床工作的心得体会,起草了MRCP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以期通过该共识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进一步提升MRCP在膜胆筐疾病的||伍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患者。

MRCP是重T2WI序列,利用长的回波时间便膜筐及胆筐内液体呈明亮高信号,而肝脏及真他实质性器官因信号衰减呈低信号,从而形成类似内镜下逆行膜胆筐成像(endoscopic retrograde c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效果[1,2]。

该成像方法无创、无辐射、无需额外引入对比剂,MRCP已被广泛应用于膜胆管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3,4]。

1 MRCP适应证和禁忌证1.1适应证MRCP适应证主要包括膜腺和胆道两大类型的疾病[2,5)。

1.1.1在膜腺疾病的应用( 1 )膜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租定性,通过判断膜腺囊性病变是否与主膜筐相通从而辅助鉴别导管内乳头状茹液瘤与真他膜腺囊性病变;(2)辅助鉴别膜腺实性病灶的良恶性,通过评估主膜筐梗阻部位及形态辅助鉴别膜腺实性病变,如自身免疫性膜腺炎与膜腺癌的鉴别;(3 )辅助膜管内病变的鉴别诊断,如膜筐内肿物与膜筐内结石;(4 )辅助诊断膜筐发育异常,如膜腺分裂、膜胆筐汇合处畸形、环形膜腺等。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 C P ) 的临床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 C P ) 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检查前准备:禁食禁水4~6小时,检查前30分钟和扫描前分别口服T2隐性造影剂。

一、MRCP的临床应用1.胰胆管扩张的判定:①肝内胆管≥5mm ②肝总管≥8mm③胆总管≥10mm④主胰管径≥3mm2. 胆胰管先天变异是 M R C P 的重要适应症。

①先天性胆管囊肿病理分型:I型:肝外胆管囊状扩张;II型:肝外胆管憩室;III型:胆总管末端囊肿;IV型A:肝内外胆管多发囊肿;IV型B:肝外胆管多发性囊肿;V型:肝内胆管单发或多发囊肿。

②胆囊管发育畸形:胆囊管冗长、胆囊颈细小。

③胰腺分离3.胆管结石:表现为胆管高信号内的低信号充盈缺损。

4.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内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低信号充盈缺损。

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 S C ):典型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狭窄或扩张,胆管呈“串珠样”表现,疾病晚期,周围胆管闭塞导致切断征。

6.慢性胆管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呈“枯树枝”征。

7.胰腺炎①慢性胰腺炎: 胰管及分支扭曲扩张、狭窄,重度可伴有主胰管内结石、胰腺钙化或囊肿。

②急性胰腺炎:结合常规 MRI可观察相关液体储溜、坏死,胰管破裂及假性囊肿。

8.胆道蛔虫病:表现为胆道系统内条状低信号充盈缺损伴相邻胆道扩张。

9.肿瘤①胆管癌: 胆管截断,梗阻以上胆管扩张。

②胰腺导管腺癌: 导管均匀扩张伴有突然截断。

如病变在胰头,可并发胆管阻塞,导致双管征,高度提示恶性。

③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I P M N):表现为阶段性或弥漫性主胰管扩张; 单房或多房的囊性病灶是其典型表现,主胰管扩张大于 1 c m通常被认为恶性。

④胰头癌:“四管征”为特异征象,指肿块上方扩张的胆总管、胰管及肿块下方正常存在的胰管及扩张的胆总管;若侵犯胆总管,肝内外胆管扩张呈“软藤征”。

10.胆管梗阻良恶性鉴别①良性病变:以杯口状及圆形充盈缺损为主,梗阻端胆管常呈移行性狭窄。

磁共振胰胆管影(MRCP)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影(MRCP)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影(MRCP)的临床应用
卢延;洪闻
【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1)003
【摘要】目的:估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用重T2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作MRCP102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和脂肪抑制技术,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

结果临床检查102例疑为胰胆疾患者,其中96例阳性,6例阴性。

此技术可清楚描画胰胆管的形态,展示各种疾病的异常改变,正确性高。

结论:MRCP是安全、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不用造影剂能较好的估价胰胆系统的解剖和病理变化,提高诊断能力。

【总页数】4页(P217-220)
【作者】卢延;洪闻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
【相关文献】
1.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曹俊华;戴捷;李铁柱
2.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舒大翔;万能;
3.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舒大翔;万能
4.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 [J], 宋腾腾
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 [J], 宋腾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RCP与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比较

ERCP与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比较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分型
ERCP与MRCP对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诊断比较
两者检查图像显示相似; 但MRCP为非侵入性,又能客观地反映生理
状态下胆管扩张程度; MRCP应首选.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ERCP
MRCP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先天性胆管囊样扩张
ERCP与MRCP对轻度胆管病变诊断比较
图2 胆总管下端结石 2A :MRCP提示胆总管扩张,未显 示结石; 2B : ERCP 显示 胆总管扩张,证实胆总管下端 类圆型结石
CT、M RCP、ERCP 检查对胆胰系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图1.肝门区胆管细胞癌,CT平扫见肝门区等 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明显扩张
图2.同一病例,压脂T2W1肝门区稍高信 号肿块,肝内胆管明显扩张
ERCP与MRCP对慢性胰腺炎诊断比较
MRCP对主胰管显示率可达100%; 但对2级、3级分支敏感性较低; 故MRCP对轻型慢性胰腺炎诊断较ERCP逊色.
ERCP对胰腺癌诊断
主胰管狭窄,可偏心性狭窄、管壁僵硬; 梗阻可呈截断样或鼠尾样改变,可见造影剂
外溢; 若侵犯胰头内胆总管,可呈“双管状”.
胰腺分裂症
胰腺分裂(不完全性),副乳头置入支架
MRCP
ERCP
壶腹部周围癌
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壶腹癌及十二 指肠癌;
四种癌其手术后预后不尽相同;
胰头癌最差,胆总管下端癌次之,而壶腹癌, 十二指肠癌较前两种癌为好;
故对壶腹部周围癌应尽可能明确诊断,选择 最佳治疗方案.
ERCP与MRCP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
ERCP与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比较
主要内容
胆系疾病诊断 胰腺疾病诊断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磁共振水成像在胆管、胰管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水成像在胆管、胰管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水成像在胆管、胰管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目的探讨胆胰管水成像对胆胰系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60例疑有胆胰系统疾病患者,使用GEHDX1.5T超导型扫描仪,腹部线圈,加呼吸门控并使用预饱和技术,行常规上腹部屏气系列扫描,二维及三维磁共振水成像(MRCP)扫描。

结果60例病例在MRCP图像上均清楚、三维立体显示出病变形态、位置,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论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图像清晰,对胆道结石、胆道系统病变、胆道先天发育异常等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效果优于CT、超声检查。

标签:超导磁共振;水成像;胆胰系统病变胆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胆胰管细小,位置较深,开口位置多变,周围有较多组织重叠,在影像诊断方面带来很大困难。

胆管、胰管磁共振水成像能清楚显示胆管、胰管系统全貌,本文就该技术在胆胰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怀疑有胆胰病变而需要进行进一步明确诊断的60例患者,年龄18~75岁,男性29例,女性31例。

1.2 扫描技术1.2.1扫描前准备排除磁共振检查禁忌患者,检查前禁食4~8h,训练患者闭气。

1.2.2 扫描方法使用设备:采用GEHDX1.5T超导型扫描仪,腹部线圈,患者仰卧,加呼吸门控、使用预饱和技术、脂肪抑制技术。

上腹部常规扫描范围上界包括肝顶,下界包含胰头全部。

行冠状FIESTA屏气扫描,T2WI脂肪抑制序列,胆胰管2D连续单层厚块水成像、3D-MRCP薄层水成像。

1.3 图像后处理技术所获3D-MRCP原始数据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进行三维后处理。

1.4 其他检查60例患者同时行上腹部B超检查,42患者例行上腹部CT检查。

2 结果2.1 60例患者中,胆囊结石并胆囊炎15例;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梗阻16例;胆囊结石、肝内胆管、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7例;胰管结石并胰头区囊腺瘤、胰管扩张2例,胆囊多发性息肉并胆囊肿大3例;胆道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4例,胆总管狭窄3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管细胞癌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证实。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阻塞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p t l i dans r l ia d goi,teac rc a f C h tlg a da oi o bt c v an i a oo c i oi o i cl in s h cuayrt o h g g s cn a s e MR P i teeooi i s f su t eju dc n i c l n g s o r i e w s9 . ,teacrc aeo R P i h tlg a da oi o bt c v an iew s9 .% . C n ls n a 08 % h cuay r fE C te eoo c i s fos ut eju dc a 8 t n i il n g s ri 0 o cui o M C o d a e a a n ee o g a da n s f bt ci u d e I i akn f ei l , a n o - v s e R Pi g o t v l t gt t l i ig oi o s u t ej n i .t s id o l b e s f a dn ni ai s u i h io c l s o r v a c r a e n v
管多呈 “ 软藤 样 ” 扩张【 1 6。 ' 7 在胆 管梗 阻定 性 时 : ①恶 性肿 瘤 : C MR P显 示准
吐、 发热等症状 。
2 结

1 检查方法 : 磁共 振成像 ( R ) : . 2 ① M I 检查 使用美 国 G E公司
Sg f i . T超导 MR机 , 通道体线圈。扫描序列 : i I n e15 ma n t i 8 轴 位 T WIF F E 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 ;冠状位 FE T 2 ,R S + ISA
J u dc ,o srcie a n ie btu t v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刁强;张军;唐晓俊;李林【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08(21)10【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2D、3D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的异同点,探讨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分别对118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和10名健康人行MRCP检查,包括2D和3D成像.比较两者成像技术的异同点,分析患者2D和3D水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①成像技术:2D 水成像较3D 水成像简便、易行,成像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②临床应用:胰胆管正常解剖的显示上,2D图像显示率为80%,3D图像为30%;对于较大的单发或多发胆囊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泥沙样结石,2D图像优于3D图像,2D图像的显示率为86.7%,3D图像仅为20%.胆管癌患者2D和3D图像的显示率分别为68%和72%;胰头及壶腹部病变两者显示率无明显差异;胰头癌2D和3D图像的显示率分别为66.7%和75%. 结论: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理想方法.【总页数】4页(P1063-1066)【作者】刁强;张军;唐晓俊;李林【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低张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结合肝脏三维容积转移期动态技术增强扫描在壶腹周围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J], 郭廷贞;郭锡城;王莉;张晓杰;高玉泉2.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J], 袁维军;李平;江涛3.高磁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扫描技术及体会 [J], 刘啟泽; 刘国瑞4.1.5T核磁共振在儿童胰胆管水成像(MRCP)扫描技术的运用 [J], 高宇5.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应用的比较 [J], 刘明;万元春;杨位轩;杜乃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CP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MRCP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MRCP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作者:许晨彭秀达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14期【摘要】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经过近30余年不断发展,如今其已成为能够与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相媲美的胰腺、胆道疾病诊断工具,并且随着仪器及技术的持续发展,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更为精确及高效。

本文将对MRCP的原理与应用、误区与局限、进展及未来展望展开讨论。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现状;进展doi:10.14033/ki.cfmr.2018.1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4-0-031991年Wallner等[1]首次提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是通过增加TE回波时间,获取重T2WI序列,从而显示具有长T2弛豫时间的胰胆管内液体的技术,MRCP结合了许多明显的优势,诸如非侵袭性、无ERCP与PTC的相关风险和并发症、较少的操作者、不需要麻醉剂与对比剂以及无辐射等[2]。

随着计算机及技术的进步,MRCP在不远的未来有望替代ERCP检查胰胆管。

除此之外,其还可以评价原发性胆管炎、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和胆肠吻合等。

下文将综合叙述当前MRCP在胰胆管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1 MRCP的成像原理1.1 检查前准备检查者于扫描前详细阅读患者资料及检查目的和要求,了解患者有无MR禁忌证,嘱患者除去干扰成像的因素(例:磁性金属、电子元件等);检查前禁食8~12 h,成像前4 h禁水,使胆囊得以充盈,促进胃肠道排空;嘱患者呼吸屏气配合扫描;解痉药常规不需使用。

1.2 MRCP成像MRCP依据胆汁和胰液富含静止或缓慢流动的自由水的特性,通过增加TE回波时间,获取重T2WI序列,即利用体内组织弛豫时间的差别,从而显示不同程度的信号差值,实质性器官,如肝脏等因其弛豫时间短,显示为低信号,快速流动的液体,如肝动静脉内血流等因自身流空现象,其在背景上表现为信号缺失,而相对静止的胆胰管内液体则表现为高信号,当信号的差值直接反映于图像之后,采用梯度回波、快速自旋回波、单次激发的FSE等成像技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再将采集的水成像源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常用的后处理功能包括:最大信号强度投影、表面重建、三维重建、仿真内镜、流动分析软件等。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20192019年2月第9卷第3期·放射与影像·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谭敏仪 曾燕妮 吴志成 袁 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800[摘要]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50例医院收治的疑为胆管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并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判断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50例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胆管梗阻,其中MRCP与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94.0%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RCP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RCP(P<0.05)。

结论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避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引起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9)03-128-04MRI MRCP imaging principle and imaging technologyTAN Minyi ZENG Yanni WU Zhicheng YUAN QiangPeople's Hospital of Huadu District,Guangzhou 5108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MRI MRCP imaging.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ile duct obstruct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were performed MRI (MRCP) and ERCP examination (ERCP).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used as the standard to judg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two kinds of examinations,and the incidence of examination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recorded.Results All the 50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bile duct obstruction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ies of MRCP and ERCP were 94.0% and 96.0%,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the incidence of ERCP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RCP (P<0.05). Conclusion MRCP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bile duct obstructive diseases,and can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which has a good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I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Biliary obstruction;Diagnostic value胆管梗阻性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医学主要是利用影像学技术来辅助临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 胰疾 病是 普 外科 常见 疾 病 , 随着 影 像 设 备 的
2 结 果
发展 、 影像 技术 的 改进 , 临床 治 疗 手 段 的 多样 化 , 及
如何合 理选 择检 查手段 , 轻患 者经 济负 担 , 大 MR P为 9 . % , R C 65 E . C P为 9 . % , 者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83 两 P 0 0 ) 其 中 MR P误 诊 的 为胆 总 管 微 小 结 石 或 胆 .5 , C
摘要 : 目的
通 过 磁 共 振胰 胆 管 水 成 像 ( C ) 内 镜 下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术 ( R P 对 胆 胰 疾 病 诊 断 的 对 比研 MR P 与 E C)
究 , 临 床更 好 地 选 择 诊 治 方 案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为 证 实 为 胆 胰 疾 病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结 果
0 0 ) R P有较好 的治疗作用 。结论 .5 。E C
M C R P与 E C R P各有优势 , 可以互相 补充 , 根据胆胰疾病患者 的临 床表现 、
检 查 目的 及 治 疗 手 段 对 两 者 的合 理 选 择 至 关 重 要 。
关 键 词 : 道 疾 病 ; 共 振 胰 胆 管 水 成 像 ; 镜 下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术 胆 磁 内 中图 分 类 号 : 5 57 R 7 .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2 6 2 1 ) 40 6 2 10 —6 X(00 4 - 9 0
12 2 E C . . R P检 查
检查 前 禁食 水 , 口服利 多 卡 因
本组 病例 中 , R P在 不 同 疾 病 中 的确 诊 率 均 EC
较 高 , 于胆 总管 结石 更 是 可 进 一 步做 内镜 括 约 肌 对
切 开取石 术进 行 治疗 。在 胆管 癌 的诊 断 中 , 可 以 它 确定 病灶 的位 置 、 态 , 可行 内镜 下胆 管引 流术 减 形 并 黄, 为手术 做术 前准备 或作 为一 种姑 息治疗 的方 法 。
道疾 病 中 的应 用价 值 , 讨更 合理 的影 像检 查方 法 。 探
1 资料 与方法
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0 0 ) P< . 5 。对 慢性 胰 腺 炎确 诊 选 择 20 0 7年 2月 ~ 0 9年 3月我 20 率 MR P为 6 . % , R P为 10 , 者 比较 差 异 C 66 E C 0% 两
MR P虽 为“ 兴 ” C 新 的检 查方 法 , 以其无 创 、 但 操作 简 单 而迅速普及 , 学术 上不 乏两 者 相 比较 的文 章 , 大 但
多有所倾 向、 侧重 。而我们 通过对 大量病例 的总结 及 理论研 究 , 觉得两者各 有优势 , 以互相补 充 , 可 根据 患
者痴 隋及治疗 目的不 同, 以有不 同选 择 。 可
同 顾 性 分 析 10例 行 E C 2 R P和 ( ) C 或 MR P检 查 并 经 手 术 、 理 等 病
MR P和 E C C R P对 胆 道 结 石 和 胆 管 癌 诊 断 的 总 符 合 率 比较 , 统 计 学 差 异 无
( P均 > .5 , 壶 腹 癌 、 性 胰 腺 炎 、 囊 切 除 术 后 胆 汁 漏 或 梗 黄 诊 断 符 合 率 比 较 ,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00 )对 慢 胆 差 P
慢性 胰腺 炎 6例 , 手术 后 胆道损 伤 2例 。 12 方法 . 12 1 MR P检 查 . . C 使用 西 门子 A a t 1 5 vno . T超 导 型磁 共振 机 , 查前 禁 食 水 、 检 空腹 , 胰 腺 钩 突 开 始 从 向上 扫描 , 能全 面显 示胰 胆管及 其 分支 。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 第 4 4期
磁 共 振 胰 胆 管 水 成 像 与 内 镜 下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术 临 床 应 用 的 对 比研 究
白 东 张 , 健 闫兆鹏 , ( 1沈 阳 医学 院附属奉 天 医院 , 阳 1 0 2 ; 沈 1 0 4 2中 国医科 大学 附属 盛 京 医院 )
有 统计 学 意义 ( 0 0 ) P< .5 。胆 囊切 除术 后 胆 汁漏 或 梗 黄 MR P确诊 率 为 5 % , R P为 10 , 者 比 C 0 EC 0% 两 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0 0 ) P< . 5 。 3 讨 论 EC R P作为胆胰疾 病诊 断金标 准 已应用 多 年 , 而
1 1 临床 资料 .
科 收治 的经 MR P和 ( ) R P检查 , 经手 术 、 C 或 EC 并 病 理 等证 实 的胆 胰 疾病 患 者 10例 , 中男 5 2 其 0例 、 女 7 0例 , 龄 l 年 6~8 2岁 、 均 5 平 4岁 。临 床 表 现 包 括
腹痛 、 热 、 疸 、 漏 、 瘦 等 ; 手 术 、 理 等 证 发 黄 胆 消 经 病 实 , 总 管结 石 6 胆 1例 , 管 癌 3 胆 1例 , 腹 癌 2 壶 0例 ,
度降低 患者 治疗 并发症 , 善预 后 , 改 日益受 到普 外科 医生 的重视 。本研 究对 10例胆 胰疾 病患 者做 回顾 2
性 研 究 , 合 对 比 分 析 磁 共 振 胰 胆 管 水 成 像 综 ( C ) 内镜下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术 ( R P) 胆 MR P 与 EC 在
泥 淤积 , E C 而 R P误 诊 的 为 x线 阳性 结 石 。对胆 管
癌 的确诊 率 MR P为 9 . % , R P为 9 . % , C 67 E C 6 4 两 者 比较差 异无 统计学 意 义 ( 0 0 ) P> . 5 。对壶 腹癌 的 确诊 率 MR P为 6 . % , R P为 1 0 , C 25 E C 0 % 两者 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