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着巨大的责任去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并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等问题的加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开始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具体而言,其目标包括: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3.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

4.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

5.构建法治环境:完善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监管。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1. 能源政策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例如,推广使用节能灯、制定新能源汽车政策、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等。

2. 环境保护政策我国加强了环境监管和环境保护力度。

设立了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并提倡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3. 农业和生态保护政策我国加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政策。

采取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推行有机农业等。

4. 城市规划和建设政策我国加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

鼓励城市绿化、节能建筑、低碳交通等,提倡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效果和挑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例如,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1.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第二,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必须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居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第三,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

第四,强化城乡污染治理。

着力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和大中城市的污染治理。

强化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综合治理。

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

高度重视化学品无害管理,预防化学物质污染环境。

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

第六,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完善有关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本章要点:1、“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目标。

3、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讲解

二、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讲解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 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人口问题: 人口现状 基数大 增长快
解决途径
点我
年龄结构老 龄化速度快
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人口分布 不平衡 身体素质 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使就业 压力日 益沉重
对自然资源和 生态环境压力 日益沉重
人 口 问 题 4 、 全 球 性 问 题 解 决 可 持 续 发 措 施
环 境 问 题
我 国 基 本 国 策
计划生育
保护环境、资源
回主菜单
40年前,我国人口在6 亿 左右。而到如今,2000 年11月全国人口 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 人口已近13亿。
要 求
①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代人 的利益 ②要求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 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①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 长,大力推广优生优育,逐步提高人口 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 协调。 ②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充分、有效、合 理地开发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依法治理 污染,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

人口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我国的环境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2)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⑤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
答案:
(1)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发展了,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等。
(2)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例3、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观察下边漫画,回答问题。
1、提出两个与漫画内容相关的观点: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②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摘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s a whole system, intrinsic factor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e have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pace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key link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trategy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Must control growth of population quantity,improve the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hanging economic growth mode,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ng energy-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and build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take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Key words: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正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指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经历着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实现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出发,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并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对于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经济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对于经济学的研究较早,人口经济学作为社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加以建设,人们的认识略显有些不完善或者不完备。

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日益提出的资源损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资源学家、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的重新思索,严重的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激起了社会的强烈抗议,从而也把人口资源环境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WCED在对联合国提交的关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这么认为的:“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而不损害后人需求的发展”。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称之为一个重大的战略。

通过控制人口、保护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出发,为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1 人口问题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尽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策略,有些地区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现象,但是从总体看来人口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

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浅谈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1.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经济大系统中,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资源不仅为人类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转化成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环境是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供给。

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影响。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减轻了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了各类自然资源。

2.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即人口发展。

同时,人口又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是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的能动要素。

一方面,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对经济发展也起到阻碍作用。

3.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又与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人口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使资源利用合理和环境优化;也可以阻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可见,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这就要求人口本身也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又不能孤立地发展。

这是因为,离开了资源、环境,就不可能有人类;离开了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有人口发展。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1-是有条件的,不顾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人口增长是不能长久的。

上述诸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只有各方面都能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别的方面创造条件,人类生存和发展才能步人良性循环轨道。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

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

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

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

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

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

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

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纪念《公开信》发表30周年20世纪以来,人类的发展得到空前的快速提高,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一番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破坏景象。

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因此,人类开始反思过去工业革命时期所走的道路,并积极探求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1980年的一封公开信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给多少人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提高了中国经济。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第二次世界环保大会,大会研究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号召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说明人类对自身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四届亚太人口会议发表了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巴厘宣言,主题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走向21世纪的目标和战略”,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21 世纪的发展目标。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的人口达到13亿之多,据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在随后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项基本国策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人口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增长率下降到千分之十左右。

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因地制宜开展大规模的防护林工程建设
生态破坏
(2)把防治荒漠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 大力开展治沙工作。 (3)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 牧等工程,恢复自然环境的本来面目。
(1)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展开重点治理。
环境污染
(2)工业三废要严格控制排放量,做到先净化,后排放。 (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统一处理。
a.健全法制,完善制度,把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纳入法制轨道。
表现(3)
b.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转变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人均观念,培养节约意识。 表现(4) 跨区域调配资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我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我国很多地方正在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从网上查到的信息
1.资源问题的表现 --我国资源主要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小。(资源基本国情) (2)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3)资源人为浪费、破坏严重。 (4)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资源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3)又带来了安全生产、环境破坏等问题。
★温馨提示
1、反映了我国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比较差,忽视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甚至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 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 节约资源协调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 (3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污染环境和浪费 资源的违法行为; (4)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我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 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 的条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化改 革,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和使用量,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保护,才能全面完成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 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做出的承诺。1992年6月,联合国在第二次环境会议上发表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并签署了几个单项环境保护公约,提出了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同年7月,我国也开始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经过反复讨论、论证与修改, 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件。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从人口、经济、社会、资 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进步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 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充裕的国家,但目前我国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低,文盲率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控制 人口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 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 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 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 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第 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略环境型 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 裕”型转变。
公益性国有企业
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在中央层面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 领域的企业;在地方层面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 企业。
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其产品或服务关系到国 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由政府控制,企业并没 有定价权;企业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常会承受政策性亏损等。
发展要有和谐性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维持人类与自然相和 谐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现代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 的支撑,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 有限了。
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 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优势和利用落后国家急于发展经济的 心态,在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把那些科技含量低、 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 把严重的环境问题留在了发展中国家。这在客观上无形中降 低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持续支撑能力,造成了现实发展的不 公平。
2019年人均能源消耗量对比(单位:标准煤)
世界GDP排名
GDP排名 1.美国 2.中国 3.日本 4.德国 5.法国 6.英国 7.巴西 8.意大利 9.俄罗斯 10.印度

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

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

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和评估方法研究∗(摘 要)我国县级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就我国大多数县级地区来说,过多的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但要实现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在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下进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和评估问题。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就在于对传统的以产值──收入为中心的发展评价方法进行变革,并创建一套系统的中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管理方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释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

在国际文件中最早曾出现于1980年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strategy)。

在大纲中,“可持续发展”被理解为:“为使发展得以继续,必须考虑社会和生态因素以及经济因素,考虑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基础。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联合国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 女士在1987年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和发展。

” 这一定义为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出版的《关心地球》(Caring for the Earth)所采用,成为1992年里约高峰会议的主题;同时,这一定义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

但由于在该报告中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性解说有多处,且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一个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

但不管怎样,“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范畴和命题已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所共同接受,许多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学者(生态学、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技术等)分别从本学科的观念出发,提出了数以千计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性解释。

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现如今人类文明变革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在高新科技的不断催化下迎来了新的历史革命,逐步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力等在内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工作效率和成果逐步提升。

但是随之而来的高能耗、环境差、空间小等不利因素逐渐扩大化,影响着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所体现出的矛盾冲突伴随着时间向前推移进一步加深[1]。

改变并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压力冲突促进科学化建设进程刻不容缓。

成为了未来我国推进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当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现状(一)目前我国人口资源发展现状1.人口资源总量方面。

从人口总数来看,我国人口基数仍然很大,在近期乃至未来几年时间段内将依然是人口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现有人口分布总人数约为13亿人左右,其中按照不同生活区域来划分包含了城市生活人口与农村生活人口,各占据人口比例的四成和六成。

而对于人口生活聚集区来讲,东部沿海地区比西北部高海拔地区人口稠密,并且受思想观念意识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人口增速处在平稳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二胎政策以来,人口增长率出现小幅度攀升,会使我国人口总数发生重要变化。

2.人口素养水平结构。

从人口素质方面来看,具有良好职业技能、高层次知识等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总量依然还处在稳步增强阶段。

而具有中等层次知识水准的人才总数依然占据主要份额。

一方面,在我国范围内广泛推广进行了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从思想、目标以及思路等内容上进行了革新,从而适应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然而受经济、地域文化、人口分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促使在区域范围内教育的重视及投入力度不尽相同,致使教育教学质量层次不齐。

另一方面,高尖端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成本。

而高昂的教育投入为中等及贫困人群的日常消费带来了巨大压力,处于对稳定就业、获取生活资源的需求,则降低对高层次技能的培养热衷程度。

(二)当下我国环境建设的发展现状1.自然环境建设。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之后不久,就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该《议程》是世界上首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

它的编制成功,不但反映了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履行国际承诺、率先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做贡献的姿态与决心。

近几年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开始全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和观念、新的思维与方法,已渗透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融入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

各部门、各地方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制定了适应各自情况和需要的议程、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并正在为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正满怀信心与憧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冷静反思的结果,也是顺应国际潮流、履行国际承诺的需要。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国情的认识是国家知道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低。

这个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人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996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2、24亿(不含台湾和港澳),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

人口众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首先是,我们必须在占世界7%的国土面积和7%的耕地面积上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要不断地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与我国目前的底子比较薄、国力尚不十分雄厚存在很大的矛盾。

1980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加920亿元,而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人。

第十二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二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六 )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国际战略,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经济学系——杨松茂
阅读文献
1. WCED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 出版社,1989 . 2.刘思华等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 北人民出版社,1998. 3.杨云彦等,2004,《人口、资源与环境 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4.鲁传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 人口、资源与环境 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 §12-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2-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战略
经济学系——杨松茂
§12-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涵义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资源环境可持续 支撑能力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 经济、资源、环境各要素相互协调,有机 结合的整体体现。
经济学系——杨松茂
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
(1) 经济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再生能力;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互替代能 力; 环境污染吸收和净化能力;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平衡的自我维护和稳定能力。
经济学系——杨松茂
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学系——杨松茂
课后作业及讨论思考题
1.谈谈你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以 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的理解。 2.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理解。
经济学系——杨松茂
经济学系——杨松茂
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
经济学系——杨松茂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按照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包含:科学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 本的积累以及区域自然系统的供给能力。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试析如何实现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广北农场宋海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这一要求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发展模式。

然而,影响我国当前的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则表现为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

而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口与资源环境存在的直接矛盾,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因此,必须实施中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缓和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一、我国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人口数量200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

(二)人口素质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力投资微薄,致使中国人口素质低下。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但文盲半文盲却占世界人口1/4,平均文化程度不足5年。

虽然政府加大教育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04年,城镇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3年,乡村为7年;城镇文盲率为4.91%,乡村为10.71%。

人口红利:现状、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人口红利:现状、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人口红利:现状、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人口红利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其在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详细分析我国人口红利面临的变化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在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可能蕴含的新机遇。

并基于此提出实现人口红利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旨在为充分利用人口因素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人口因素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

人口红利作为一种因人口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现象,在过去几十年间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深入研究人口红利的内涵、发展阶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于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口红利的概念与产生条件(一)人口红利的概念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够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性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二)人口红利的产生条件1.人口生育率下降2.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口生育率逐渐降低,导致少儿抚养比下降。

这使得家庭和社会在少儿抚养方面的负担减轻,从而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经济活动中。

3.预期寿命延长4.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加,但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仍相对较高。

这一阶段,老年抚养比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抚养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5.劳动年龄人口的充分就业6.拥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只是人口红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口能够充分就业,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劳动力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

这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就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持。

三、人口红利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及影响(一)经济领域1.劳动力供给充足2.丰富的劳动年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使得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政治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政治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政治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经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

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

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摘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s a whole system, intrinsic factors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we have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pace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key link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trategy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should be correctly handled. Must control growth of population quantity,improve the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hanging economic growth mode,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promoting energy-saving & emission reduction,and build a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and take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Key words: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正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缺乏,是中国的国情,也是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并将继续获得发展,但伴随这种发展而形成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形势也在不断地加剧。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因此,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1、人口问题(1)人口总量大我国现有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是世界人口的第一大国。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在2035年人口将达到16亿以上,并且呈现人口的严重老龄化现象,并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之快远远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

(2)人口总体素质低我国是人口数量大国,但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相对贫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目前贫困人口的比例依然很高,就业率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依然有几千万的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对人口质量缺乏认识。

在总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农村和城市人口素质又存在较大差别的现状,这种现状,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3)人口分布不均,流动人口规模大我国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南方流动。

相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人口外流严重。

虽然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致使劳动缺乏科技含量,造成劳动力廉价。

因此,有很多劳动力外流实现自身的再生产过程以提高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或者直接参与到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劳动中,便形成了人口外流的结果。

2、资源问题(1)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人口众多,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会相应减少。

这会造成资源短缺甚至耗竭,阻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我国优势资源比例低,如石油、天然气,而煤炭等劣质能源比例偏高,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

这对于矿产资源来说,增加了采炼的难度和成本,造成资源短缺,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资源分布不平衡在时间和空间上,我国煤炭、石油、铁矿、淡水、土地资源不平衡表现的较为严重,这会造成运输地和消费地相分离,而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还会带来环境的污染。

(4)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国人对保护资源的意识不强,且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导致科学技术比较薄弱,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3、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人口过多的压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包括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和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政府人口生育政策是影响人口生育率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村人民的科学文化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资力度,并建立终身教育机制,提高全民素质。

另外,由于现在中国社会存在严重老年化趋势,不能像几年前一样一味强调只生一个好,而是既要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也要考虑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人口数量。

2、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就业需求相协调。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我们仍需不遗余力地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

另外需要树立的观念是适度消费,国家需要在经济取得发展并保持一定积累率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盲目消费奢侈品,忽视自己的消费能力也是不可取的。

3、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对于资源的合理保护首先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现状,分析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有关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双向发展。

另外,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对资源的利用率,并建立各级保护区。

对于自然资源: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不能像己经或基本工业化的国家那样靠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经济高速增长。

我们需要大力投入资金和人力促进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资源利用技术进步,提高原始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探索发现替代资源并找到可行经济的利用方式等。

同时,需要维持和加强自然资源基础,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要以不破坏其再生机制为前提。

对于人力资源:大力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人口城镇化,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内容。

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要与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4、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改变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只有在农民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彻底消除滥垦、滥牧、滥伐等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消除贫困—人口增长—资源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

另外在发展经济、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对耕地、淡水、草地、森林等可再生资源,要在不破坏其再生机制的前提下开发。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措施和管理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改善,扭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5、走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主要表现值第三产业方面,对于旅游产业来说,积极开发本地域的自然景观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工作,普及和落实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6、真正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我们需要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真正落到实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科技体制,加强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社会等系统在内的总体协调发展战略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目前社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门槛低,注重创新且获利丰富,腾讯、百度等企业便是乘着互联网的风潮雄起的。

因此以高新企业引领经济发展,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不失为发展中国家的一条战略。

总之,“协调发展战略”需要把经济发展置于中心的位置,但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同时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事实上,发展经济,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才是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间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协调发展”必须以不影响长远的持续发展为前提,如维持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维持可再生资源的再生机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等等。

三、结束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开发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完善人口结构调整入手,实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从而推进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战略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我国的人口迅速增加,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护土地资源,良化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增长的转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