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物性对比表格

合集下载

矿物物性对比表

矿物物性对比表

矿物名称化学式形态矿物光学性质矿物力学性质其他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解理断口比重硬度1石墨 C 片状板状;鳞片状,土块状铁黑色亮黑色不透明金属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无 2.21~2.261~2 导电性,污手,滑感2自然硫S 双锥或厚板状;块状土状硫黄色浅黄色透明晶面金刚,断口油脂光泽不完全贝壳状 2.05~2.081~2 不导点,摩擦负电,熔点低3方铅矿PbS 立方体;粒状,致密块状铅灰色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三组立方体完全解理无7.4~7.6 2~3 弱导电性,良好检波性4闪锌矿ZnS 四面体;粒状,有时肾状,葡萄状棕褐色淡棕褐色半透明半金属光泽六组菱形十二面体解理无 3.9~4.1 3.5~4 不导电5黄铜矿CuFeS2 少见;致密块状铜黄色绿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不发育无 4.1~4.3 3~4 性脆,能导电6磁黄铁矿Fe1-xS 少见;致密块状粒状浸染状暗古铜黄色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不发育无 4.6~4.7 4 性脆,导电性和弱—强磁性7辰砂HgS 菱面体或厚板状,致密块状,粉末状鲜红色红色不透明金刚光泽完全无8.05~8.22~2.5 导电性差8辉锑矿Sb2S3 柱状针状;柱状放射状,少见粒状铅灰色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二组柱状完全解理无 4.6 2~2.5 性脆,熔点低9辉铋矿Bi2S3 柱状针状,晶面上有明显纵纹;柱状放射状粒状铅灰色锡白色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二组柱状完全解理无 6.4~6.8 2~2.5 性脆10雌黄As2S3 板状短柱状;片状土状,少见梳妆柠檬黄色鲜黄色半透明解理珍珠,油脂—金刚光泽一组片状解理极完全无 3.5 1.5~2 薄片具挠性,熔点低11雄黄AsS 短柱状针状;致密块状土状橘红色淡橘红色透明—半透明晶面金刚断面树脂二组柱状解理完全无 3.6 1.5~2 性脆12辉钼矿MoS2 六方板状片状;鳞片状,片状铅灰色亮铅灰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无 5.0 1 有滑腻感13斑铜矿Cu5FeS4 少见;致密块状粒状不规则状暗铜红色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无无 4.9~5 3 性脆,导电性14黄铁矿FeS2 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致密块状,分散粒状浅铜黄色黑色不透明强金属光泽无参差状 4.9~5.2 6~6.5 性脆15毒砂FeAsS 柱状,柱面有条纹;粒状,致密块状锡白色至钢灰色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解理不完全无 5.9~6.295.5~6 性脆灼烧后具磁性,锤击发蒜臭16刚玉Al2O3 腰鼓状,柱状;粒状,致密块状灰,黄灰色无透明玻璃光泽无有裂开 3.95~4.109 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腐蚀18赤铁矿Fe2O3 板状;显晶质有片状鳞片状块状。

2 储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储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二章
① 毛细管模型
将式(2.3)和式(2.4)代入式(2.5)可得
K=
(2.6)
迂曲度
迂曲度测量方法 ——测电阻率 (Pirson,1983)
取值范围:在孔隙介质中总有τ>1 ,高者可达 10以上。 在一般储层中,迂曲度在 2~ 5之间
球体规则堆积,迂曲度为 25/12
第一节 储层的物理特性
2.1.3 渗透率
3
v
毛细管两端的压差,Pa
(2.3)
流体的视粘度,Pa.s
第一节 储层的物理特性
2.1.3 渗透率
1. 渗透率与孔隙尺度的关系 ① 毛细管模型
定义储层中流体的真实速度为 孔隙介质中的流量,m 3 /s
第二章
v=
Q Ac
流通截面上的孔隙面积,m 2
在渗流力学的研究中常用的不是孔隙中的真实速度 v ,而是表观
12. 什么是吸附?化学剂在储层中的吸附有哪几种?
13. 请解释阳离子交换吸附的概念。 14. 什么是粘土的水化膜?什么是粘土的水化作用?
第二章思考题
二、试证明在毛细管油藏模型中的渗透率k与孔隙度φ、迂曲度τ、以岩石
骨架为基准的比面等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3 k= 2(1 )2 v2
7. 在油藏中,“微观”的含义是什么?解释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意义。
8. 简述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意义。
第二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9. 表征储层垂向渗透率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简述各参数的意义。 10. 简述正韵律储层的沉积特点、渗透率分布及其开采特征。 11. 简述反韵律储层的沉积特点、渗透率分布及其开采特征。
下,以储层中的剩余油和残余油 为开采对象的强化采油技
术。因此,储层及其中流体(原油、水、气)的性质、原油在 储层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状态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 用的基础。

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物性特征

地区层位 砂体类型 砂岩累厚 孔隙度 渗透率 伊 盟地 区西部 东 部西缘逆冲带天环北段陕北中段陕北南段渭北晋西4.3 储层物性特征争论区石炭~二叠系砂岩储层属于一套低渗、特低渗透致密型、非均质性格外强的储集层。

孔隙度一般<1%~21%,渗透率<0.01×10-3μm 2~561×10-3μm 2 之间,争论区南北,东西都具有很明显的差异。

不同的区块,不同的沉积相带, 储集物性差异较大(表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各地区、不同沉积相带物性统计表 表5(m) 〔%〕 〔×10-3μm 2〕 下石盒子组 河道砂体 60~150 7~13 0.3~1.3 山西组 冲积扇砂体 20~80 5.5~8.0 0.1~0.6 太原组 扇三角洲砂体 40~90 6~11 0.1~0.4下石盒子组 河道砂体40~1008~20>0.6 山西组 冲积扇砂体 25~55 6~10 0.3~2.5 太原组 扇三角洲砂体 10~30 5~10 0.1~1.0 上石盒子组 湖泊三角洲砂体50~80 12~16 6.9 下石盒子组 河道砂体50~70 6~16 6.6 山西组 河道、分流河道砂体20~80 4~12 5.0 太原组 扇三角洲砂体 60~90 7~12 15.0 下石盒子组 扇三角洲砂体 50~60 5~8 0.3~2.8 山西组 近海三角洲砂体20~30 2~4 0.1~0.8 太原组 潮坪砂坝10~20 2~3 0.1~3.0 下石盒子组 河道砂体、分流河道砂体 40~80 6~11 0.3~2.0 山西组 分流河道砂体、河口砂坝 30~50 4.5~8.0 0.15~1.3 太原组 潮夕砂坪、障壁砂坝 10~20 5~10 0.25~2.0 下石盒子组 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 40~70 5~10 0.4~2.0 山西组 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25~50 4~8 0.15~0.12 太原组 三角洲前缘砂体 5~25 5~90.2~1.5 本溪组 河口坝砂体 0~10上石盒子组 浅湖三角洲砂体 30~50 4~6 0.1~0.6 下石盒子组 浅湖三角洲砂体 15~35 5~7 0.1~0.35 山西组 浅湖三角洲砂体 10~25 3~7 0.1~0.15 太原组 宾浅海障壁砂体 10~30 1.24 <0.01 下石盒子组 河道、三角洲砂体 30~70 / / 山西组 河道、三角洲砂体 30~50 //太原组 三角洲浅海砂体 10~15/ /本溪组海相三角洲、潮坪砂体4~8 6~1013.09〔据杨俊杰,2023年〕4.3.1 佳县—米脂地区:盒7孔隙度分布区间主要在6%~12%,平均8.9%, 渗透率分布区间〔0.1~0.5〕×10-3μm 2,平均0.18×10-3μm 2;盒8上部储层孔隙度分布区间4%~8%,平均6.21%,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 0.1~0.2〕×10-3μm 2, 平均0.17×10-3μm 2;盒8下部砂岩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 6%~10%之间,平均7.2%,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0.2~0.5〕×10-3μm 2,平均0.3×10-3μm 2;山1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4%~6%之间,平均4.97%,渗透率〔0.1~0.2〕×10-3μm 2,平均0.15×10-3μm 2;山2砂岩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4%~6%至8%~12%之间,平均6.41%,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 0.2~0.5〕×10-3μm2,平均0.21×10-3μm2,盒8下、山2 砂体物性好于其它层位。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哪些是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
它们主要是指流体的粘度、相对密度、体积系数、 压缩系数、分子量 、天然气的偏差因子 、原油的溶解 油气比和两相体积系数等等。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
对储层流体物性的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研究中的首要 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储层流体物性参数是油 气藏的重要参数,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在实验 室中进行测定。
T p cT p c 14 4y 9 4 N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2、拟对比压力PPr和拟对比温度TPr的计算
对比参数就是指某一参数与其应对应的临界参数之比:即
p pr
p p pc
T
T Pr
T pc
3、天然气偏差因子Z的计算
定义:天然气偏差因子Z的计算是指在某一压力和温度 条件下,同一质量气体的真实体积与理想体积之比值。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主要方法: 1.经验关系式法 2 .非线性神经网络法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第一节 地层天然气的物性参数计算
地层天然气主要是指干气气藏气体、凝析气藏气 体和煤层气气体,其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天然气的偏差 因子、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和粘度。
1、拟临界压力ppc和拟临界温度 Tpc的计算
LC7 M7c
M M 7 /c c7 0.0001
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为7.4%。
储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第二节 地层原油的物性参数计算
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包括原油饱和压力、溶解气 油比、压缩系数、体积系数和粘度。
1、原油饱和压力
饱和压力Pb(泡点压力)是原油中第一个气泡出现时的最

储层分类标准之欧阳育创编

储层分类标准之欧阳育创编
37-49
>49
表3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类标准
储层物性分类
孔隙度α
渗透率k(10-3um2)
特高孔高渗
α≥30
k≥2000
高孔高渗
25≤α≤30
500≤k<2000
中孔中渗
15≤α<25
50≤k<500
低孔低渗
10≤α<15
5≤k<50
特低孔低渗
α<10
K<5
类别
亚类
空隙类型
粒度范围
物性
毛管压力特征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um
11.54-11.58
>11.58
分选系数
>2
1.95-2
1.92-1.95
<1.92
偏态
>-1.43
-0.28
-0.55
<-1.98
变异系数
>0.18
0.17-0.18
0.16-0.17
<0.16
最大连通孔吼半径
>1.2
1.13-1.2
1.1-1.13
<1.1
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比
<17
17-37
表1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比较
时间:2021.02.04
创作:欧阳育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评价
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30
>2000
中国石油

>25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五、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一)、储层的“四性”关系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

沉积相是控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电性是对其三者的综合反映,不同的沉积相带,决定了不同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并决定了不同的电性特征.只有正确地认识岩性,准确地掌握沉积环境、沉积规律和所处的沉积相带,认清各种岩性在电测曲线上的反应,才能正确地认识它的物性和含油性,才能与电性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正确地进行油水层判断,提高解释符合率和钻井成功率.测井曲线能反映不同的岩性,尤其对储集层及其围岩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南泥湾油田松700井区长4+5、长6储集层测井显示:自然电位曲线为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稳定,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

泥岩表现为:自然电位为基线,自然伽玛高值,微电极两条曲线重合,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高,且有波动,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中-高阻.过渡岩性的特征界于纯砂岩与泥岩之间.储层的钙质夹层显示为,声波时差低值,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高值;而泥质、粉砂质夹层显示为,自然伽玛增高,电阻率增大。

普通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对应高阻层底界面。

感应曲线及八侧向曲线在储集层由于侵入而分开,而在泥岩及致密层3条曲线较接近。

但是,由于该区大部分井采用清水泥浆,所以,井径曲线在渗透层曲线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特征不明显。

长4+5储层岩性致密,渗透率值比较集中,在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段,一般含油性较好。

长4+5油层组含油层的曲线特征比较明显,油、水层的特征总体上便于识别.电阻率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最重要的曲线。

理论上来说,感应曲线因其在地层中的电流线是环状的,那么,地层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的,它比普通视电阻率曲线及侧向测井更能识别相对低阻的地层。

所以,一般最好用感应测井曲线识别油水层.油层电阻率幅度大,含油段的储层电阻率是水层电阻率的1。

储层物性对比表格

储层物性对比表格

成 岩 作 用 阶 段 主 要 成 岩 作 用 类 型
早成岩作用 阶段和晚成 岩作用阶段
机械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溶蚀 作用,另外还包 括粘土矿物转化 和交代、充填作 用等
机械压实作 用、胶结作 用、交代作 用
压实作用、 压溶作用、 自生矿物 充填作用、 溶解作用、 粘土矿物 转化重结 晶作用等
机械压实作用和 自生矿物的胶结 作用、压溶作用
克拉玛依油田 位于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克—乌断 裂上盘六区东部。 该区南以克—乌 断裂与七区为界, 西部与六中区相 邻,东部与九区为 邻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寒 武系—下奥陶 统白云岩分布 广泛,下寒武 统白云岩厚度 为100~200 m。 在雅克拉、巴 楚和塔中地区 发现了寒武 系—下奥陶统 白云岩潜山型 和内幕型油气 藏。 中寒武统和下 寒武统主要发 育于白云岩潮 坪和蒸发泻湖 环境下奥陶统 和上寒武统发 育台缘高能滩 相沉积。碳酸 盐的快速沉积 使得台地不断 向东南部的盆 地加积增生,同 时海平面的升 降变换,形成多 个旋回的滩体 和层序界面。
名 称 地 理 位 置
尕斯库勒油田 位于青海省柴达 木盆地西部南区, 属西部茫崖拗陷 区尕斯断陷亚区
滨南油田 位于渤海湾 盆地济阳坳 陷东营凹陷, 滨县凸起的 南部,北靠单 家寺油田,西 接尚店油田, 南邻平方王 油田,东为利 津洼陷
志丹油田 位于志丹 县西南部 的义正乡 境内, 区域 构造位置 位于伊陕 斜坡中部
志丹油田 矿物成熟 度低, 结构 成熟度高, 为致密砂 岩储集层 单向斜层 理、交错 层理
克拉玛依油田 岩石成分、结构 成熟度低,颗粒分 选性差、磨圆度 为棱角状、次棱 角状 平行层理、槽状 交错层理
塔里木盆地 岩石的结构成 熟度较高,分 选较好,磨圆 较好,粒度小 生物扰动构造

储层分类标准之欧阳与创编

储层分类标准之欧阳与创编
粒间孔,溶孔,构造缝
细,极细
13-20
5-50
0.3-0.5
1.5-3
20-35
1.5-2.5
中等
c
微孔,晶间孔,剩余粒间孔
溶孔
细,粉
12-18
1-20
0.5-0.7
1.5-3
25-35
1.07-1.5
中下等

a
微孔或晶间孔,溶孔
层间缝,构造缝
细,极细
9-12
0.2-1
0.7-0.9
3-6
25-45
37-49
>49
表3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类标准
储层物性分类
孔隙度α
渗透率k(10-3um2)
特高孔高渗
α≥30
k≥2000
高孔高渗
25≤α≤30
500≤k<2000
中孔中渗
15≤α<25
50≤k<500
低孔低渗
10≤α<15
5≤k<50
特低孔低渗
α<10
K<5
类别
亚类
空隙类型
粒度范围
物性
毛管压力特征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um
评价
主要的
次要的
孔隙度
束缚水饱和度%

a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细、中(粗)
>25
>600
<0.02
0.07-0.2
<10
>37.5
非常好
b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中、细
20-30
100-600
0.02-0.1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苏里格气田Z30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或 凹凸状 接触 , 胶结 类 型 以孔 隙 式为 主 , 其 次 为基底 式胶 结 , 接触 式胶 结很 少 。
山东科描 大学
学丰

2 第 0 1 3 3 2 年 卷第 1 0 月 5 期
V O O c l t 3 2 2 0 1 N 3 o 5
3 储 层 物 性特 征
层非 均 质性 和 明显 的低 渗 、 低压、 低产特征 , 严 重 困扰 着 天
然气 的 开发 3 ] 。
2 储 层 岩 石 学特 征
Z 3 O区块 山 段 主要 为岩 屑砂 岩 , 盒。 段 主要 为岩 屑石 英砂 岩 和岩屑砂 岩 ( 图2 ) 。颜 色多 为浅 灰 绿色 、 灰 白色 、 灰绿 色 , 偶见 杂色 , 反 映其沉 积 于半 干 旱一 潮湿 气 候 , 弱 氧 化一 还原 环 境 , 发育块状层理、 平行 层 理 、 楔 状 交错 层理 、 板状 交错 层理 和 冲刷 面等 沉积 构 造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因素 , 对 下一 步勘 探 与开发 提供 地质 基 础依 据 。
l 研 究 区 概 况
苏里 格气 田东 区地 处鄂 尔 多斯 市乌 审旗 和榆林 市 榆 阳
区境 内 , 南 接 乌审旗 和靖 边 气 田, 东 邻 榆林 气 田( 图1 ) 。 区 域 构造 位 于鄂 尔多 斯盆 地伊 陕斜 坡 中北部 , 呈 北东 高 、 南 西 低 的西 倾单 斜构 造 , 其 内部发 育一 系 列 北东一 南 西 走 向鼻 隆
岩等 ; 岩浆 岩 岩屑 次之 , 以喷 出岩为 主 , 隐 晶岩少 量 ; 沉积 岩岩 屑少量 , 以粉砂 岩 、 泥质岩 为 主 , 可见 少量 云母 ;

储层物性研究

储层物性研究

4.3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3.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统计油田范围内46口取心井3043个孔、渗样品数据,孔隙度0.6~33.8%,平均值10.83%;渗透率0.01~4093mD,平均值32.37mD(图4-3-1、4-3-2)。

其中,Ⅰ油组孔隙度1.7~27.1%,平均值12.53%;渗透率0.01~2681mD,平均值55.47mD;Ⅱ油组孔隙度2.5~21.9%,平均值12.95%;渗透率0.01~4093mD,平均值154.03mD。

图4-3-1 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图4-3-2 储层渗透率分布直方图根据中石油储层评价标准(表4-3-1)判断铜钵庙组储层物性以低孔、超低渗为主,特低孔、特低渗次之。

对应油层段991个物性样品资料统计,孔隙度6.0~27.1%,平均值13.58%,主峰分布于7~17%之间(图4-3-3);渗透率0.1~4093mD,平均值2.57mD,主峰分布于0.1~4.2mD之间(图4-3-4)。

其中Ⅰ油组孔隙度6.0~27.1%,平均值12.53%;渗透率0.1~2681mD,平均值1.47mD。

Ⅱ油组孔隙度6.0~21.9%,平均值13.95%;渗透率0.1~4093mD,平均值3.03mD。

图4-3-3 油层段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图4-3-4 油层段渗透率分布直方图孔隙度和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相关关系,随孔隙度的增大渗透率也增大(图4-3-5)。

油层段孔-渗和含油气显示之间相关性较差,总体表现出随孔-渗的增大逐步由荧光、油斑显示变为油浸和含油显示,当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20mD时,含油显示级别为油浸和含油显示。

图4-3-5 铜钵庙组油层孔-渗~含油性关系图根据储层属性反演结果,以测井解释孔隙度值为人工调整依据,完成了铜钵庙组孔隙度平面分布特征研究。

从各油组孔隙度等值线图分析(图4-3-6、图4-3-7),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明显,在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区和近物源的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分布区物性较好,而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和滨浅湖区物性明显变差。

储层分类标准

储层分类标准
0.02~0.1
0.2~1.5
<20
7.5~37.5
很好
c
粒间孔或溶孔,微孔
矿物解理缝
中、细、极细
20~30
100~300
0.02~0.1
1.5~3
<30
7.5~37.5


a
微孔,晶间孔,剩余粒间孔
粒间孔,溶孔,构造缝
细、极细
13~20
10~100
0.1~0.3
0.5~1.5
20~35
2.5~7.5
物性
毛管压力特征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μm
评价
主要的
次要的
孔隙度%
渗透率10-3μm2
排驱压力Mpa
饱和中值压力Mpa
束缚水饱和度%

a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细、中(粗)
>25
>600
<0.02
0.07~0.2
<10
>37.5
非常好
b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层间缝,解理缝
中、细
20~30
100~600
储层分类评价
储层分类标准(表1)和碎屑岩储层分类标准(表2,3)
表1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比较
分类
部门
储层
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分类
部门
储层
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评价
原石
油天
然气
总公司

>30
>2000

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为例

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为例

[收稿日期]20220606[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中深层砂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差异性成岩成藏演化的响应机制研究 (2021M 700537);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开放基金项目 致密砂砾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量化表征及其与差异性成岩演化㊁烃类充注的响应机制研究 (U O G 2022-11)㊂ [第一作者]康玉柱(1936),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与勘探研究工作,k a n g y z .s y k y @s i n o pe c .c o m ㊂ [通信作者]李阳(1990),男,博士(后),讲师,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和油气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l y u g l y@163.c o m ㊂康玉柱,张金亮,徐耀辉,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 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0(5):1-20.K A N G YZ ,Z H A N GJL ,X U Y H ,e t a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v o l u t i o nm o d e l o f p o r o s i t y i n g 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u n d e rm u l t i -p r o v e n a n c e s ys t e m s :T a k i n g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E s 3a n dE s 4of C h e z h e nS ag [J ].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2023,20(5):1-20.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康玉柱1,张金亮2,徐耀辉3,李阳3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3.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武汉430100[摘要]随着勘探程度及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断陷盆地砂砾岩储层已成为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勘探目标之一㊂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北部的车镇凹陷作为典型的陆相断陷凹陷,其砂砾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的研究对该区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㊂基于岩心观察㊁薄片鉴定㊁扫描电镜分析,将车镇凹陷沙河街组三段㊁四段(以下简称沙三段㊁沙四段)砂砾岩储层分布区划分为碳酸盐岩物源区㊁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㊁变质岩物源区和不稳定物源区4种类型㊂孔隙演化历史和演化模式研究表明,物源类型控制了储层岩石的抗压实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初始孔隙度㊂整个凹陷内储层孔隙度的减少主要受压实作用控制,碳酸盐物源区的陡坡带压实作用最强㊂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的陡坡带和洼陷带少部分储层的胶结作用是孔隙度减少的主控因素,其缓坡带储层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均弱于陡坡带和洼陷带㊂碳酸盐岩物源区的陡坡带和洼陷带储层处于封闭体系下,溶蚀作用主要控制了储集空间类型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其净增孔隙度有限㊂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及变质岩物源区储层抗压实作用较强,溶蚀作用减缓了储层孔隙度的降低㊂不稳定物源区储层处于相对开放的成岩环境中,溶蚀作用可有效改善储层孔隙度,局部较强的溶蚀作用和超压导致的储层裂缝是异常孔渗带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㊂[关键词]多物源体系;砂砾岩储层;孔隙演化;车镇凹陷[中图分类号]T E 12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23)05000120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v o l u t i o nm o d e l o f p o r o s i t yi n g 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u n d e rm u l t i -p r o v e n a n c e s y s t e m s :T a k i n g a c a s e s t u d y o fE s 3a n dE s 4o fC h e z h e nS a gK A N G Y u z h u 1,Z HA N GJ i n l i a n g 2,X U Y a o h u i 3,L IY a n g31.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 O P E C ,B e i j i n g 1000832.F a c u l t y o fG e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i e n c e ,B e i j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8753.H u b e i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n430100,H u b e i A 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 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e g r e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g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f a u l t e d b a s i n h a v eb e c o m e o n e 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e x p l o r a t i o nt a r g e t s f o r s u b t l e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T h eC h e z h e nS a g,l o c a t e d i n t h en o r t ho f J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i nB o h a i B a y B a s i n ,i s a t y p i c a l c o n t i n e n t a l f a u l t e d s a g ,a n d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p o r o s i t ye v o l u t i o nm o d e l of i t sg 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th e e x pl o r a t i o n o f s u b t l e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B a s e do n c o r eo b s e r v a t i o n ,t h i n s e c t i o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e a n a l ys i s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d i v i s i o n o f t h e t h i r da n d f o u r t hm e m b e r o f S h a h e j i e F o r m a t i o n (h e r e i n a f t e r r e f e r r e d t o a sE s 3a n dE s 4)i nC h e z h e nS a g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t y p e s :c a r b o n a t e p r o v e n a n c e ,c a r b o n a t e -m e t a m o r p h i c m i x t u r e p r o v e n a n c e ,m e t a m o r ph i c p r o v e n a n c ea n d u n s t a b l e p r o v e n a n c e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h i s t o r y a n dm o d e l o f p o r o s i t y e v o l u t i o n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p r o v e n a n c e t y p e s c o n t r o l t h e c o m p a c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d e g r e e o f r e s e r v o i r r o c k s a n dd e t e r m i n e t h e i n i t i a l p o r o s i t y of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o f r e s e r v o i r p o r o s i t y i nt h ew h o l es ag i sm a i n l y c o n t r o l l e db y c o m p a c t i o n ,a n dth es t e e p s l o pez o n ew i t hc a r b o n a t e p r o v e n a n c eh a s t h e s t r o n g e s t c o m p a c t i o n .T h e c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a f e w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 s t e e p s l o p e z o n e a n d s u b -s a g z o n e w i t hc a r b o n a t e -m e t a m o r p h i cm i x t u r e p r o v e n a n c ed o m i n a t e s t h e r e d u c t i o no f p o r o s i t y .T h e c o m p a c t i o na n dc e m e n t a t i o no f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g e n t l e s l o p ez o n ea r ew e a k e r t h a nt h o s e i ns t e e p s l o p ez o n ea n ds u b -s a g z o n e .T h er e s e r v o i r s i ns t e e p s l o p e z o n e a n d s u b -s a g z o n ew i t h c a r b o n a t e p r o v e n a n c e a r e i n a c l o s e d s y s t e m ,a n d t h e d i s s o l u t i o nm a i n l y co n t r o l s t h e a d j u s t m e n t a n d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p a c e t y p e s ,w h i l e t h en e t p o r o s i t y i n c r e a s e db y di s s o l u t i o n i s l i m i t e d .T h e c o m p a c t i o nr e s i s t a n c eo f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m i x t u r e p r o v e n a n c e a n d m e t a m o r p h i c p r o v e n a n c e i s s t r o n ge r ,a n d t h e d i s s o l u t i o ns l o w s d o w n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of r e s e r v o i r p o r o s i t y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t h e u n s t a b l e p r o v e n a n c e a r e i n a r e l a t i v e l yo p e nd i a g e n e t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 ,w h e r et h ed i s s o l u t i o nc a ne f f e c t i v e l y i m p r o v et h er e s e r v o i r p o r o s i t y .T h e l o c a l s t r o n gd i s s o l u t i o na n dre s e r v o i rf r a c t u r e sc a u s e db y o v e r p r e s s u r ea r e i m p o r t a n tc o n t r o l l i ng f a c t o r sf o r t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b n o r m a l p o r o si t y a n d p e r m e a b i l i t yz o n e s .K e yw o r d s :m u l t i -p r o v e n a n c e s y s t e m ;g 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p o r o s i t y e v o l u t i o n ;C h e z h e nS a g ㊃1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0卷第5期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 2023,V o l .20N o .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㊃2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9月近20年来,我国断陷盆地中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实现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断陷盆地陡坡带的砂砾岩储层㊂济阳坳陷胜利油田的砂砾岩储层探明储量超过4600ˑ104t,可达总探明储量的12.5%[1]㊂随着勘探程度加深及勘探技术的提高,断陷盆地砂砾岩储层逐渐成为隐蔽油气藏的主要勘探目标之一[2]㊂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因具有较陡的坡度㊁较近的物源㊁较大的地形起伏和强烈的构造活动而广泛分布不同类型的砂砾岩储层[3]㊂陡坡带发育的砂砾岩储层距离生烃中心较近,与烃源岩和盖层接触紧密,常发育不同种类的隐蔽油气藏[4-5]㊂车镇凹陷的北部陡坡带广泛发育砾岩㊁砂岩和砂砾岩储层㊂其中,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6-8]㊂2008年的油气储量评价结果显示,车镇凹陷的砂砾岩储层中石油的剩余资源量达2ˑ109t,是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区[9-10]㊂在车镇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车66区块在砂砾岩储层中获得单井日产100t以上的开发成果[11],标志着车镇凹陷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取得重大进展[12-14]㊂但是,由于车镇凹陷复杂的构造特征,较大的沉积速率和沉积厚度,其勘探开发进程也进入了瓶颈期[15]㊂因此,车镇凹陷的物源体系㊁储层物性分布㊁储层演化及储层分类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㊂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兴起,近年来,针对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因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㊂然而,沉积作用㊁成岩作用㊁地温特征以及超压分布等因素常常作为独立的研究内容用于储层物性的表征和预测[16-17]㊂不同的储层发育和演化的控制因素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如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原始物质组成㊁储层的初始孔隙度及早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18]㊂对于物源体系多样的砂砾岩储层来说,其储层演化历史更为复杂㊂不同的物源体系下,其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如溶蚀作用在不同的成岩条件下可对储层物性产生几乎相反的影响[19-23]㊂因此,针对物源体系复杂的储层,研究其孔隙演化历史要综合考虑其物源㊁深度㊁成岩环境㊁超压分布等条件,才能得到研究区储层的差异性演化模式㊂笔者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㊁孔渗测试㊁薄片鉴定等手段,定量分析多物源体系下不同次级构造带内砂砾岩储层的孔隙演化历史,总结了碳酸盐岩物源区㊁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㊁变质岩物源区和不稳定物源区的孔隙演化模式㊂1区域地质背景车镇凹陷在构造位置上位于济阳坳陷的北部,平面上呈北东向展布,是一个典型的北断南超的斜 S 型的一个中㊁新生代次级凹陷(见图1(a))㊂其北部与埕子口凸起相接,东部以义东断层为界与沾化凹陷相邻,南部整体与义和庄凸起相连,面积约2390k m2[24-25]㊂车镇凹陷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发育车西㊁大王北以及郭局子3个洼陷,南北方向上则分为陡坡带㊁中央洼陷带及缓坡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见图1(b))[26]㊂车镇凹陷陡坡带目的层段主要发育杂基支撑砾岩㊁颗粒支撑砾岩㊁含砾砂岩㊁块状砂岩等岩石相㊂砾岩以细中砾岩为主,单个颗粒最大粒径达10c m,多数颗粒直径约为5~6mm㊂砾岩的杂基类型有砂质杂基(见图2(a)㊁(a'))和泥质杂基(见图2(b)㊁(b'))两种㊂由于搬运距离较长,洼陷带发育的砾岩储层杂基含量减少,颗粒磨圆度较好,主要为颗粒支撑砾岩岩石相(见图2(c)㊁(d)),颗粒支撑砾岩的粒径较大,平均粒径约为2c m㊂含砾砂岩中可见滑塌变形构造(见图2(e)㊁(e')),洼陷带和缓坡带还发育块状砂岩储层,可见灰绿色细砂岩(见图2(f))㊁灰色中砂岩(见图2(g))㊁灰色细砂岩岩石相(见图2(h))㊂砂岩中常见平行层理(见图2(g'))和交错层理(见图2(h'))㊂2样品与方法为了更加全面地解释车镇凹陷不同物源区和不同次级构造带砂砾岩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本次研究在取样位置上实行全面覆盖原则㊂取样井位在南北方向上覆盖各个次级构造带,在东西方向上覆盖各个物源区,实现不同次级构造带以及不同物源区储层性质㊁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的对比研究,从而准确判断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和孔隙演化模式㊂在样品类型(岩石类型)上实行兼容并包的原则㊂陆相断陷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注:N g 为新近系馆陶组;E d 为古近系东营组;E s 1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E s 2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 s u3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E s m 3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E s l 3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以下简称沙三下亚段);E s 4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M z 为中生界;C +P 为石炭系+二叠系;ɪ+O 为寒武系+奥陶系㊂图1 车镇凹陷地理位置与构造分布F i g .1G e o g r a p h i c a l l o c a t i o n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C h e z h e nS a g盆地储层具有岩石类型多样的特征,因此为了明确不同岩性储层的孔隙结构,取样时根据岩性差异分别㊃3㊃第20卷第5期 康玉柱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㊃4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9月选取同层位砂岩和砾岩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定量分析车镇凹陷砂岩和砾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㊂为了明确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河街组四段(以下简称沙四段)储层在纵向上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情况,从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收集储层孔隙度数据2133份,渗透率数据543份㊂注1:(a)车57井,沙三段,2184.9m,砂质杂基砾岩;(b)车57井,沙三段,3811.6m,泥质杂基砾岩;(c)车古201井,沙三段,2919.0m,颗粒支撑砾岩;(d)车660井,沙三段,4241.20m,颗粒支撑砾岩;(e)车57井,沙三段, 3895.9m,含砾砂岩中见滑塌变形构造;(f)车252井,沙四段,3586.14m,灰绿色细砂岩;(g)车252井,沙四段, 3627.07m,灰色中砂岩见平行层理;(h)车253井,沙四段,4116.35m,灰色细砂岩见交错层理㊂注2:(a')㊁(b')㊁(c')㊁(d')㊁(e')㊁(f')㊁(g')㊁(h')为对应岩心的刻画图㊂图2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砂砾岩储层岩心照片及岩心刻画图F i g.2C o r e p h o t o s a n d c o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g l u t e n i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i nE s3a n dE s4o fC h e z h e nS a g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岩心孔渗测试㊂首先采用岩心钻样机钻取形状规则的岩心样品圆柱体(需要根据岩心样品的岩性特征合理选取钻样直径)㊂将规则的已知体积的岩心样品置于检漏完成的氦孔隙仪中测定岩心孔隙度㊂同一样品要多次测量,保证误差在0.5%以下㊂类似地,将规则的已知体积的岩心样品置于检漏完成的渗透率仪中测定岩心渗透率㊂研究涉及部分样品的孔渗测试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完成㊂2)薄片鉴定㊂薄片鉴定包括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两种类型㊂普通薄片鉴定主要用于粒度分析,铸体薄片鉴定主要包括识别矿物㊁确定砂岩类型㊁孔隙类型和计算面孔率等内容㊂岩心铸体薄片的制作经历洗油㊁磨片和染色等流程㊂薄片鉴定使用的是偏光显微镜,通过镜下矿物颗粒的晶型和消光特征判断矿物类型,镜下孔隙呈蓝色,其中溶蚀孔隙的溶蚀程度越高,其颜色越深㊂薄片鉴定用以明确储层样品的粒度㊁分选性㊁磨圆程度㊁颗粒接触关系㊁支撑类型和胶结类型,为确定储层基本性质提供最原始的统计资料㊂本次研究的薄片鉴定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沉积学实验室完成,所用设备为Z E I S SS C O P E A 1偏光显微镜㊂为了明确成岩作用㊁超压等因素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利用A d o b e p h o t o s h o p 软件完成面孔率的统计㊂首先选择同一样品的显微照片,读取其照片总像素值;然后利用A d o b e p h o t o s h o p 软件的魔棒工具读取孔隙(粒内孔和粒间孔分别读取)的像素值,容差设置为20~50;孔隙像素值与照片总像素值的比值即为面孔率㊂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同一个样品统计3次,取平均值㊂3)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S E M )㊂扫描电镜分析可明确储层黏土矿物类型和产状,确定孔后特征㊂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处理样品,将储层样品沿着垂直其层理面的方向用地质锤敲出边长2c m 左右,厚度0.5c m 的规则形状,保证底面平滑;选取3~8块样品,使用导电胶粘在样品盘上,记录样品相对位置;然后将样品盘置于喷金设备中,抽真空喷金300s ,喷金完成后,将样品置于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㊂电压设置为10k V 或20k V ,工作距离为20mm ,使用E D S 分析矿物元素组成时,工作距离调至15mm ㊂本次研究的扫描电镜分析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完成,扫描电镜设备型号为S -4800,配E MA X -350能谱仪㊂3 物源体系划分与分布通过岩心观察以及偏光显微镜下铸体薄片鉴定,重点分析了车镇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以下简称沙四上亚段)南部缓坡带以及沙三下亚段北部陡坡带到南部缓坡带的物源体系类型与分布㊂车西洼陷的沙四上亚段南部缓坡带以石英㊁长石等刚性碎屑颗粒为主,母岩成分以片麻岩等变质岩为主(见图3(a))㊂位于郭局子洼陷带的南部缓坡带则以盆内碎屑夹杂盆外石英㊁长石等碎屑颗粒为主,显示了不稳定物源的特征(见图3(b ))㊂车西洼陷沙三下亚段北部陡坡带以碳酸盐岩碎屑为主(见图3(c)),车西洼陷东部以及大王北洼陷西部的陡坡带储层岩屑具有变质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含量相当且占主导地位(含量高于50%)的特征(见图3(d )),据此将其划分为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型物源分布区㊂大王北洼陷东部碎屑颗粒以石英㊁长石为主,显示变质岩母岩特征(见图3(e))㊂郭局子洼陷沙三下亚段的缓坡带与沙四上亚段具有相同的镜下特征,即以盆内碎屑夹杂盆外石英㊁长石等碎屑颗粒为主(见图3(f))㊂由于该区碎屑颗粒既有来自于盆地本身的盆内碎屑(如生物有机碎片等),也有来自盆地之外的碳酸盐岩和变质岩岩屑颗粒,表明其母岩来源较为复杂,物源不恒定,故将具有上述母岩来源特征的储层分布区划分为不稳定物源区㊂从车镇凹陷的构造演化历史来看,在沙四段沉积时其断陷盆地的雏形已经具备,到沙三下亚段沉积期,凹陷北部的埕子口凸起是北部陡坡带的主要物源供给区[27]㊂埕子口凸起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应力变化,造成了向北东方向逐渐抬升的构造格局㊂从南西向到北东向地层的剥蚀程度逐渐增强,剥蚀程度的差异导致了母岩类型的不同㊂根据偏光显微镜下铸体薄片照片特征,分析了车镇凹陷沙四上亚段南部缓坡带不同类型碎屑颗粒组成情况,结果显示,车镇凹陷沙四上亚段南部缓坡带分布有变质岩物源区以及不稳定物源区(见图4(a))㊂㊃5㊃第20卷第5期 康玉柱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注1:(a )车276井,沙四段,2450.20m ,正交光,片麻岩母岩,石英㊁长石颗粒发育;(b )大603井,沙四段,2490.2m ,正交光,盆内碎屑夹杂石英㊁长石颗粒;(c)车63井,沙三段,2890.35m ,正交光,碳酸盐岩碎屑颗粒为主;(d )大斜722井,沙三段,4065.50m ,正交光,碳酸盐岩与变质岩矿物组成的混合型母岩;(e )大358井,沙三段,2465.34m ,正交光,片麻岩母岩,石英㊁长石颗粒发育;(f )大602井,沙三段,2508.76m ,正交光,盆内碎屑夹杂石英㊁长石颗粒㊂注2:Q 代表石英;F 代表长石;L 代表岩屑;内代表盆内碎屑,生物碎片㊂下同㊂图3 车镇凹陷沙四上亚段及沙三下亚段不同物源区储层岩样镜下照片F i g .3 M i c r o s c o p i c p h o t o s o f r e s e r v o i r r o c k s a m p l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v e n a n c e s o f t h e u p pe r E s 4a n d l o w e r E s 3s u b m e m b e r s of C h e z h e n S ag 在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车镇凹陷埕子口凸起的中生界被严重剥蚀,导致其西部下古生界出露地表,东部则出露了太古界[28]㊂车西洼陷紧邻埕子口凸起的西部,其母岩主要来源于埕子口凸起出露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颗粒以碳酸盐岩为主[28]㊂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从北向南,车西洼陷沙三下亚段储层的碳酸盐岩母岩成分有所减少㊂由西向东来看,埕子口凸起出露的地层发生变化,太古界的片麻岩开始遭受风化剥蚀,母岩供给的变化导致车西洼陷东部的碳酸盐岩碎屑颗粒含量减少,变质岩母岩含量逐渐增多㊂到大王北洼陷的西部,上述两类碎屑颗粒含量趋于相同,故将此类母岩分布区划分为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型物源区㊂再往东到大王北洼陷东部和郭局子洼陷,物源区变为埕子口凸起东部的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母岩以变质岩碎屑颗粒为主㊂综上所述,沙三下亚段储层母岩成分复杂,其物源体系从西向东依次划分为碳酸盐岩物源区㊁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型物源区㊁变质岩物源区㊁不稳定物源区(见图4(b))㊂4 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4.1 储层孔渗分布特征统计车镇凹陷59口井的2591个孔隙度数据表明,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布区间为0.1%~29.2%,平均值为8.34%㊂依据13口井的803个渗透率数据分析,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的渗透率分布区间为0.01~983m D ,平均值为11.49m D ㊂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随埋深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在降低,储层物性逐渐变差㊂需要注意的是,埋藏深度在3300~3600m 以及4050~4200m 范围内存在两个孔隙度高于正常压实条件下最高孔隙度的异常高孔带(见图5(a )黄色区带);在4200~4650m 埋藏深度范围内存在一个具有相对较㊃6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9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低孔隙度(<8%),较高渗透率(>10m D )的低孔高渗带(见图5粉色区带)㊂图4 车镇凹陷沙四上亚段及沙三下亚段不同物源区平面展布F i g .4 P l a n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v e n a n c e s i n t h e u p pe r p a r t o fE s 4a n d l o w e r p a r t o fE s 3s u b m e m b e r s o fC h e z h e nS a g分析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不同次级构造带孔渗数据(见表1)表明,车镇凹陷陡坡带储层物性较差,洼陷带和缓坡带储层物性相差不大,缓坡带储层物性略高于洼陷带储层物性,且远高于陡坡带的储层物性㊂其中,洼陷带和缓坡带的沙三段储层孔隙度略高于沙四段储层,渗透率则远高于沙四段储层,表明随着埋深增大,压实作用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㊂需要指出的是,陡坡带储层的最大孔隙度和渗透率值与其平均值差别很大,可能是陡坡带裂缝发育导致局部优质储层分布㊂㊃7㊃第20卷第5期 康玉柱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5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纵向分布图F i g.5V e r t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p o r o s i t y a n d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i nE s3a n dE s4o fC h e z h e nS a g表1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各次级构造带储层物性统计表T a b l e1S t a t i s t i c s o f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e a c h s e c o n d a r y s t r u c t u r e o f E s3a n dE s4o f C h e z h e n S a g层位次级构造最小孔隙度/%最大孔隙度/%平均孔隙度/%最小渗透率/m D最大渗透率/m D平均渗透率/m D沙三段陡坡带0.1024.822.970.00198.302.78洼陷带2.1021.8010.990.001199.0210.65缓坡带3.1025.7012.120.1298.6011.46沙四段陡坡带0.1011.492.680.0173.122.21洼陷带1.1016.208.450.0139.433.21缓坡带2.3021.809.030.01189.032.72为了进一步分析车镇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带储层物性分布特征,对各次级构造带储层不同级别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统计分析㊂由于车镇凹陷洼陷带和缓坡带物性相似,因此将洼陷带和缓坡带合并统计㊂结果表明,车镇凹陷沙三段陡坡带81%的储层孔隙度低于5%,70%的储层渗透率低于1m D(见图6(a)㊁(b))㊂沙三段缓坡带+洼陷带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20%,占比63%,渗透率高于1m D的频率显著提高,达53%(见图6(c)㊁(d))㊂车镇凹陷陡坡带沙四段储层物性与沙三段储层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沙四段陡坡带相对高孔隙度(>10%)频率略低于沙三段储层(见图6(e)㊁(f)),可见压实作用对陡坡带物性的影响较大㊂沙四段缓坡带+洼陷带储层孔隙度峰值集中在5%~ 10%,72%的储层渗透率低于1m D(见图6(g)㊁(h))㊂4.2孔隙类型与常规碎屑岩储层相同,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孔隙类型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㊂按孔隙与颗粒的接触关系以及孔隙在岩石中的分布位置可分为粒间孔隙㊁粒内孔隙和填隙物内孔隙(见图7)㊂其中粒间孔隙多为原生孔隙,存在少量次生溶蚀粒间孔,粒内孔则主要为次生溶蚀作用的产物㊂由于车镇凹陷物源类型和沉积体系复杂,不同次级构造带发育的孔隙类型存在较大差异㊂㊃8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9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6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不同次级构造带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直方图F i g.6D i s t r i b u t i o nh i s t o g r a mo f r e s e r v o i r p o r o s i t y a n d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e c o n d a r y s t r u c t u r a l z o n e si nE s3a n dE s4o fC h e z h e nS a g ㊃9㊃第20卷第5期康玉柱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 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㊃01㊃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9月注:(a)车古20井,车西洼陷东部陡坡带,沙三段,2551.20m,砾岩,单偏光;(b)大72井,大王北洼陷西部陡坡带,沙三段,3098.71m,砾岩,单偏光;(c)大358井,大王北洼东次洼陡坡带,沙三段,2372m,砂岩,单偏光;(d)车古201井,车西洼陷东部陡坡带,沙三段,2564.50m,砂岩,单偏光;(e)车276井,车西洼陷西部缓坡带,沙四段,2447.30m,砂岩,单偏光;(f)大602井,郭局子洼陷东部缓坡带,沙三段,2486.30m,单偏光㊂图7车镇凹陷沙三段、沙四段储层孔隙类型F i g.7P o r e t y p e s o f r e s e r v o i r s i nE s3a n dE s4o fC h e z h e nS a g车镇凹陷陡坡带距离物源区较近,以砾岩储层为主,碎屑颗粒粒度较大,受压实作用影响,粒间孔含量较低㊂受溶蚀作用影响,碳酸盐岩物源区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㊁粒内溶蚀孔(见图7(a))㊂位于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的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见图7(b))㊂变质岩物源区抗压实能力较强,原生粒间孔广泛发育(见图7(c))㊂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陡坡带南部储层碎屑颗粒粒度变小,成分成熟度升高,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存在少量次生溶蚀孔(见图7(d))㊂缓坡带溶蚀作用较强,以次生溶蚀孔为主,溶蚀作用剧烈的区域,可见碎屑颗粒完全溶蚀形成的铸模孔(见图7(e))㊂位于不稳定物源区的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注:(a )车271井,沙三段,2729.10m ,高岭石充填粒间孔,K 代表高岭石;(b)车274井,沙四段,2567.25m ,窄长型微孔隙;(c )车408井,沙四段,3339.5m ,窄长型孔隙;(d )车272井,沙四段,2604.50m ,不规则溶蚀微孔隙㊂图8 扫描电镜下沙三段、沙四段储层孔隙类型F i g .8 P o r e t y p e s o f E s 3a n dE s 4r e s e r v o i r s u n d e r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e 储层,灰质成分含量高,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具备较高的面孔率(见图7(f ))㊂场发射扫描电镜下最常见的是高岭石充填的残余粒间孔(见图8(a )),亦可见窄长型微孔隙(见图8(b )),其沿孔隙长轴直径可达40μm (见图8(c)),形状不规则的溶蚀微孔隙亦有分布(见图8(d))㊂4.3 定量计算不同物源区孔隙演化历史本次研究将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储层孔隙演化大致分为初始孔隙度㊁机械压实后孔隙度㊁早期胶结后孔隙度㊁溶蚀后孔隙度和晚期压实胶结后孔隙度(现今孔隙度)5个阶段㊂针对车镇凹陷不同物源区各个阶段的孔隙度进行了定量计算,进而恢复出储层孔隙演化历史,并结合镜下铸体薄片照片特征确定了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㊂在大量铸体薄片照片分析基础上,运用A d o b eP h o t o s h o p 软件的选取功能,定量计算出压实作用㊁胶结作用㊁溶蚀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29]㊂车镇凹陷目的层段储层孔隙演化历史定量计算过程如下:1)初始孔隙度(ϕ1)恢复㊂未固结砂岩原始孔隙度的恢复采用的是BE A R D 等于1973年提出的湿砂在地表条件下的分选系数与孔隙度的关系式[30]: ϕ1=20.91+22.90S 0(1) S 0=Q 1Q 3æèçöø÷12(2)式中:S 0为特拉斯克分选系数;Q 1和Q 3分别为粒度累计曲线上颗粒累积含量25%和7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㊂运用大量粒度数据计算可得碳酸盐岩物源区储层的ϕ1均值为36.52%,碳酸盐岩变质岩混合物源区储层的ϕ1均值为38.23%,变质岩物源区储层的ϕ1均值为39.25%,不稳定物源区储层的ϕ1均值为38.78%㊂2)机械压实后孔隙度(ϕ2): ϕ2=P 1+P 2P 3æèçöø÷ˑϕ3+C (3)式中:P 1为粒间孔面孔率;P 2为胶结物溶孔面孔率;P 3为总面孔率;ϕ3为物性分析孔隙度;C 为胶结物总量㊂3)胶结㊁交代后储层孔隙度(ϕ4): ϕ4=P 1P 3æèçöø÷ˑϕ3(4)4)溶蚀作用净增孔隙度(ϕ5):㊃11㊃第20卷第5期 康玉柱等:多物源体系下砂砾岩储层差异性孔隙演化模式 以车镇凹陷沙三段㊁沙四段为例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4 结论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分布范围 广,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砂砾岩油气藏的研究越来 越受到重视。但是砂砾岩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强,砂砾岩油 气藏成为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随着石油工业技术的发展, 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自然伽马能谱、核磁共振测井和地 震等新技术,对其砂砾岩储层的识别、油气水层的判别等方 面都有了进展,但是砂砾岩储层中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需要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发扬创新的精神,充分利用新技 术、新方法取得砂砾岩油气藏勘探的更大突破。
10
论著
砂砾岩储层研究现状
谈健康 1,2 张洪辉 2 熊 钊 1
(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录井工程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砂砾岩油气藏是中国油气勘探领域之一,由于砂砾岩体近物源、厚度大、相变快的特点,表现出沉积类型多样,空 间展布复杂,非均质严重的储层特征,给砂砾岩储层预测,油气层识别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国内外砂砾岩发育的沉积 环境、砂砾岩储层特征、储层识别和储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的砂砾岩储层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砂砾岩;扇三角洲;浊积扇;储层预测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3.01.005
图 1 陡坡带砂砾岩体发育模式[12]
冲积扇是指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山口因坡 度急剧变缓,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 状堆积体[15]。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三系为代表,砂砾岩主要 发育在三叠系的克拉玛依下亚组、克拉玛依上亚组,克拉玛 依下亚组是一套砂砾岩和泥岩互层沉积,克拉玛依上亚组是 一套砂砾岩和泥岩交替沉积。根据其沉积特征,认为克拉玛 依下亚组砂砾岩沉积环境为冲积扇,将冲积扇相进一步划分 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2]。

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

大牛地气田储层特征

前言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伊陕斜坡是一个延西走向的背斜。

岩层由高向低,由北东至南西小于1°倾角延伸。

经研究表明,气藏主要由横向尖灭的砂岩河流沉积形成。

河流沉积的主要特征为多层纵向堆积,薄层交错的砂岩体。

其砂岩体沉积相主要为二叠系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灰白色中、粗砂岩夹煤层及炭质泥岩。

由于砂岩在河床两边沉积,造成大牛地气田主力气层之一的山1-1组具有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条件差、厚度小的特点。

由于储层物性条件较差,各开发井均需要进行后期增产改造。

所以,储层有效开发成为华北分公司技术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大牛地气田地层层序、储层特征分析1地层特征及层序分布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

伊陕斜坡是一个延西走向的背斜。

岩层由高向低,由北东至西南小于1°倾角延伸。

经研究表明,气藏的分布与其气藏构造和塔巴庙区块之间无物性关系。

气藏主要由横向尖灭的砂岩河流沉积形成。

其砂岩体沉积相主要为二叠系深灰、灰黑色泥岩与浅灰、灰白色中、粗砂岩夹煤层及炭质泥岩。

由于砂岩在河床两边沉积,造成山1-1为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条件差厚度小,南北走向的薄砂气层。

含气砂岩的分布主要被沉积相条件所控制。

三角洲平原沉积是山1-1砂岩的主要岩特征。

河流沉积的主要特征为多层纵向堆积,薄层交错的砂岩体。

因此气藏山1-1由河道床和砂泥岩多错层沉积而形成。

本井设计钻遇目的层为山1-1气层,在大探1井、DP1井一带砂体发育厚度较大,可达12m以上。

山1-1气层在该区构造不发育,气层顶面相对平缓油层厚度分布稳定。

大牛地气田地层层序分布情况见表2-1。

2储层特征2.1岩石学特征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岩石粒度以中、粗粒为主,碎屑岩石英含量67~90.5%,长石含量0.7~3.8%,岩性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

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岩石特征相似,碎屑颗粒含量平均为87.65~89.0%,其中石英平均含量68~75%,长石平均含量1.4~2.4%,岩屑平均含量24~30%。

3-1储层物性

3-1储层物性
――碎屑岩类储层主要储集空间。
次生孔隙——沉积成岩之后的后生变化过程中,由于化
学、物理等作用,使岩石组分溶解、收缩、破裂等产生的孔 隙。
――溶蚀孔隙、收缩孔、裂隙。
(2)根据岩石中孔隙的大小:
超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大于0.5mm,裂缝宽度大于0.25mm,
重力 作用下流体在其中自由流动。
毛细管孔隙—— 孔径0.5-0.0002mm,裂缝宽0.25-0.0001mm,
孔隙 和 喉道
孔隙(Pore):空隙中的粗大部分,既影响储存流体的
数量,也影响岩石渗滤能力;
喉道(Throat)——沟通孔隙的通道,主要影响岩石
渗滤流体能力。
Pore Throat Pore
2、孔隙的类型
(1)根据成因:
原生孔隙——在沉积成岩过程中与岩石本身同时生成的
孔隙。包括粒间孔隙、岩层层理、层面间的层间孔隙和喷发 岩中的气孔等。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主讲人:张传河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绪论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五章 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 •第六章 油气藏的类型及特征 •第七章 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 •第八章 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理论技术 •第九章 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和任务
100-1 较差
10-1 低渗透
<1
致密
〈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表〉
岩石物性分级标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17—95)
级别
特高



特 低
渗透率 (×10-3μm2)
孔隙度(%)
>2000

储层分类标准

储层分类标准
储层分类标准
表1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比较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分类部门
储层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评价
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30
>2000
中国石油

>25
>1000
最好

25-30
500-2000

20-15
100-1000


15-25
100-500

排驱压力MPa
饱和中值压力MPa
束缚水饱和度%

a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细、中(粗)
>25
>600
<0.02
0.07-0.2
<10
>37.5
非常好
b
粒间孔或溶孔
微孔,晶间孔,矿物解理缝
中、细
20-30
100-600
0.02-0.1
0.2-1.5
<20
7.5-37.5
很好
c
粒间孔或溶孔,微孔
15-20
10-100
较好

10-15
10-100

10-15
1-10
较差

<10
<10

5-10
0.1-1.0

表2碎屑岩储层分类评价表
分类依据
Ⅰ类储层
Ⅱ类储层
Ⅲ类储层
Ⅳ类储层
渗透率
>100

原油物性碎屑岩储层分类简表.doc

原油物性碎屑岩储层分类简表.doc

原油物性分类简表碎屑岩储层分类表(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 0217-2005 )注:来源于加拿大学者GJ狄索尔斯Desorcy)归纳的世界不同类型气藏的采收率1.石油(1) 按产能大小划分单井工业油流高产一特低产标准千米井深的稳定日产量[t/(km.d)]高产中产低产特低产>15 >5-15 1-5 <1(2) 按地质储量丰度划分作为油田评价的标准:地质储量丰度(1x104t/km2)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特低丰度>300 >100-300 50-100 <50(3) 按油田地质储量大小划分等级标准:石油地质储量(1x108t)特大油田大型油田中型油田小型油田>10 >1-10 0.1-1 <0.1(4) 按油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油气藏埋藏深度(m)浅层油气世故(田)中深层深层超深层<2000 2000-3000 >3200-4000 4000此外,还有几种特殊石油储层的划分标准:稠油储量指地下粘度大于50mPa • S的石油储量。

高凝油储量指原油凝固点在40E以上的石油储量。

低经济储量指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石油储量。

又有称为边界经济储量。

超深层储量指井深大于4 000m,开采工艺要求高的石油储量。

2•天然气(1) 按千米井深的单井稳定天然气产量划分标准:千米井深稳定产量]104m3/(km • d)] 高产中产低产>10 3-10 <3(2) 天然气田储量丰度划分标准:天然气储量丰度(108 m3/km2)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10 2-10 <2(3) 天然气田总储量划分大小标准:田天然气田总储量(108m3)大气田中气田小气田>300 50-300 <50(4) 按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天然气藏埋深(m)1500-32003200-4000 >4000此外,还有特殊天然气储量,例如:非烃类天然气储量: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氦气。

原油物性、碎屑岩储层分类简表

原油物性、碎屑岩储层分类简表

气藏采收率大致范围表单位:f注:来源于《天然气储量规范》气藏采收率大致范围表单位:f注:来源于加拿大学者G.J狄索尔斯(Desorcy)归纳的世界不同类型气藏的采收率1. 石油(1) 按产能大小划分单井工业油流高产—特低产标准千米井深的稳定日产量[t/(km.d)]高产中产低产特低产>15 >5-15 1-5 <1(2)按地质储量丰度划分作为油田评价的标准:地质储量丰度(1x104t/km2)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特低丰度>300 >100-300 50-100 <50(3)按油田地质储量大小划分等级标准:石油地质储量(1x108t)特大油田大型油田中型油田小型油田>10 >1-10 0.1-1 <0.1(4)按油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油气藏埋藏深度(m)浅层油气世故(田) 中深层深层超深层<2000 2000-3000 >3200-4000 4000此外,还有几种特殊石油储层的划分标准:稠油储量指地下粘度大于50mPa·S的石油储量。

高凝油储量指原油凝固点在40℃以上的石油储量。

低经济储量指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石油储量。

又有称为边界经济储量。

超深层储量指井深大于4 000m,开采工艺要求高的石油储量。

2.天然气(1)按千米井深的单井稳定天然气产量划分标准:千米井深稳定产量[104m3/(km·d)]高产中产低产>10 3-10 <3(2)天然气田储量丰度划分标准:天然气储量丰度(108 m3/km2)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10 2-10 <2(3)天然气田总储量划分大小标准:田天然气田总储量(108m3)大气田中气田小气田>300 50-300 <50(4)按气藏埋藏深度划分标准:天然气藏埋深(m)浅层气藏(田) 中深层深层超深层<1500 1500-3200 3200-4000 >4000此外,还有特殊天然气储量,例如:非烃类天然气储量:二氧化碳、硫化氢及氦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是一套受构 造控制的由西南 向东北推进的扇 三角洲体系,个别 层位物源来自北 面。整体沉积物 较粗,以砾岩、砂 砾岩为主。
中寒武统和下 寒武统主要发 育于白云岩潮 坪和蒸发泻湖 环境下奥陶统 和上寒武统发 育台缘高能滩 相沉积。碳酸 盐的快速沉积 使得台地不断 向东南部的盆 地加积增生,同 时海平面的升 降变换,形成多 个旋回的滩体 和层序界面。
小于1mD, 属于中、 于0.0057×10-
低孔渗性储层
3μm2-7.93×10-
3μm2,平均为
1.23×10-3μm2
孔喉最大配位数 为2- 4; 孔喉直径 比为2. 24- 12. 18; 平均孔隙直径最 小值17. 9mm、最 大值286. 9mm、 平均152mm
中期成岩作用阶 段
压实作用、 压溶作用、 自生矿物 充填作用、 溶解作用、 粘土矿物 转化重结 晶作用等
粒间孔一 溶孔型、 溶孔一粒 间孔型及 复合型等
克拉玛依油田
塔里木盆地
岩石成分、结构 成熟度低,颗粒分 选性差、磨圆度 为棱角状、次棱 角状
平行层理、槽状 交错层理
岩石的结构成 熟度较高,分 选较好,磨圆 较好,粒度小
生物扰动构造
次生孔隙粒间溶 溶孔-溶洞和裂 孔、基质溶孔为 缝、溶缝、压 主, 少量粒内溶孔、 溶缝、构造缝 微裂缝
名 尕斯库勒油田 称
滨南油田
地 位于青海省柴达 位于渤海湾 理 木盆地西部南区, 盆地济阳坳 位 属西部茫崖拗陷 陷东营凹陷, 置 区尕斯断陷亚区 滨县凸起的
南部,北靠单 家寺油田,西 接尚店油田, 南邻平方王 油田,东为利 津洼陷
大 柴达木盆地西部 本区沙二段
地 地区经历湖侵后, 沉积处于第
构 随西南缘昆仑山 二断陷旋回
孔隙度一 般7 %-18%
一般为 (0.310.0)×103μm2,平 均为 2.6×103μm2
大孔粗喉 型、小孔细喉型及 小孔-微喉 型,平均 孔喉半径 为0.171.42μm
早成岩作 用阶段阶 段
孔隙 度一般小于10%
孔隙度介于 0.58%-4.01%, 平均1.16%
平均渗透率一般 平行渗透率介
塔里木盆地
位于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克—乌断 裂上盘六区东部。 该区南以克—乌 断裂与七区为界, 西部与六中区相 邻,东部与九区为 邻
塔里木盆地寒 武系—下奥陶 统白云岩分布 广泛,下寒武 统白云岩厚度 为100~200 m。 在雅克拉、巴 楚和塔中地区 发现了寒武 系—下奥陶统 白云岩潜山型 和内幕型油气 藏。
机械压实作用和 自生矿物的胶结 作用、压溶作用
孔 孔隙度一般 隙 13.4%-19.2% 度
渗 一般为(3.56透 552.63) ×10率 3μm2
孔隙度一般 20 %-26%
一般为(0. 050-2. 0) ×10-3μm2
孔 北区最大孔径分 隙 布在0.64结 27.29μm,平均孔 构 径5.71μm;南区 参 最大孔径分布在 数 0.44-13.40μm,平
储 以砂砾岩原生孔 集 隙为主,混合孔 空 隙次之,有少量 间 次生孔隙 类 型
滨南油田
志丹油田
岩石的结构 成熟度较低, 磨圆度次棱 角状为主,分 选中等到好
矿物成熟 度低, 结构 成熟度高, 为致密砂 岩储集层
平行层理、 单向斜层理、 交错层理及 粒序层理
单向斜层 理、交错 层理
原生粒间孔 隙,粒间孔 隙、裂缝
长石细砂岩 和长石粉砂 岩
粉-细粒长 石砂岩及 中-细粒长 石砂岩
泥岩、砂岩、砂 砾岩和砾岩四种 岩性
粗晶白云岩、 细晶白云岩、 粉晶白云岩、 中晶白云岩
名 尕斯库勒油田 称
储 岩石的结构成熟 集 度中等偏低;碎 岩 屑颗粒以次棱状 结 - 次圆状为主; 构 分选中等到差
储 块状层理、楔状 集 交错层理、槽状 岩 交错层理等 构 造
造 脉的大规模隆升, 加快沉降期
背 开始进行湖退阶 的末期,为浅
景 段,湖盆沉积中 水沉积,湖泊
心自西南向东北 逐渐萎缩至
方向迁移
露出水面遭
受剥蚀反映
了水退、盆
地断陷速度
和幅度减缓
的特征
志丹油田
位于志丹 县西南部 的义正乡 境内, 区域 构造位置 位于伊陕 斜坡中部
三角洲前 缘沉积背 景
克拉玛依油田
时 晚第三纪 代
沉 沉积的湖泊- 网 积 状河- 辫状河三 环 角洲- 河流体系 境

下第三系
三叠系
水下分流河 道微相、河 口砂坝微相、 席状砂微相、 远砂坝微相
滨浅湖相 沉积
石炭系、三叠系
扇三角洲扇缘、 前扇三角洲亚相
寒武系-下奥陶 统
台缘高能滩相 沉积,碳酸盐 台地相沉积, 深海盆地相沉 积
岩 长石岩屑砂岩和 石 混合砂岩为主 类 型
均孔径2.8μm
储层孔喉半 径一般为 1.9~3.9μm, 为中等渗透 型
成 早成岩作用阶段 岩 和晚成岩作用阶 作段 用 阶 段
主 机械压实作用、 要 胶结作用、溶蚀 成 作用,另外还包 岩 括粘土矿物转化 作 和交代、充填作 用 用等 类 型
早成岩作用 阶段和晚成 岩作用阶段
机械压实作 用、胶结作 用、交代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