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整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然经济解体有何特点?
①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
夺原料的冲击
②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 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③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 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
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4.影响 5.地位 积极: 地位:在近代仍然占主导地位 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条件 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消极: 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积极; 消极)
材料三: 1853年的《顺德志》载:女布原遍于县市,自外洋以 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A 、倾销商品 B、掠夺原料 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2008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 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 直接证( ) •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 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 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 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 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 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 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答案 C
• 材料二 •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 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 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 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 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 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 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 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年,李鸿章、 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l875年, 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 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亏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胡思燮
•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 化的尝试”) •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 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概括这些企业 的经营状况。(4分)。
• (2)(10分) • 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 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 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 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分) •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 不善,存在时间短。(4分)
• 三种经济的共同点:都属于近代企业,使用机 器化大生产;都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都使 用雇佣劳动;
课堂小结
近 代 中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变 动
自然经济 解体
仍占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 义入侵
外商企业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刺激
近代教育 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 创办海防 民用工业 军事工业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自给自足,有较强的自我调适功能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产生上:
当中国传统经济遇到鸦片战争……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1.条件 2.形式 3.影响
自 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然1840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4.影响 5.地位 经 三、洋务经济出现(洋务运动) 1.背景 2.目的 3.代表人物 及指导思想 济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 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 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 旗”。这反映了(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答案】C • 【点拨】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发展缓慢。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了逃避政 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 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 旗’”。可以看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封建主义 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 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 (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 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
中 国 传 统 经 济 结 构
中 国 传 统 经 济 结 构 特 征
结构上:农业为主体,手工业和商业作为补充 规模上:小 技术上: 布局上: 环境上: 封闭 守旧 分散
• (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6题)1889年张之洞调任 湖广总督,选址汉阳建铁厂。 • 如图2所示,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 A.节约生产成本 • B.便于官府监管 • C.带动民用企业 • D.与洋商争利 • 【答案】B • 【点拨】题目的指向性,问选址的主要考虑因素, 铁厂的选址,从成本,利润的角度都应该选在铁 矿附近,看图汉阳铁厂距离铁矿很远,可见其选 址主要考虑的是官府如何有效监管。
学以致用
3、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 民族工业包括( A )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④江南制造总局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中国 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 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 的是: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 用企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2.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 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 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一: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 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 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 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 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鸦片战争前 1845年 1851年 1853年 茶叶 生丝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8010 9919 10122 13220 23040 62896
• (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12题)“欲人诵经史、明 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 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 务派的言论 •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 固派的言论 • 【答案】C • 【点拨】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诵经史、明 大义”“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是既要 继续维护中国旧统治秩序,又要反对采取措施达 到富国强兵的应是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21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 自主决策,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主要是为 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加快自身发展 的决策,其结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 必将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向 世界水平迈进。
瓦解
抵制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
洋务经济
依赖抵制 诱导压制
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经济造成猛烈冲击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
自然经济解体 还有哪些原因? “纺”与“织”分离 洋纱 A.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织” 洋布 B.传统手工业破产 与“耕”的分 (沿海为主) 离 c.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学以致用
1、1864年,包世臣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 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大都折本。”上述史料反映的情况是 ( )A A 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B 松太地区的棉纺织业水平迅速下降 C 棉纺织品在当时的需求量下降 D 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所谓的 “内外交困”指的是( B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鸦片战争 ④西方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 A ①②④ C ③④ B ①③ D ①②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 表3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 直隶磁州煤矿 开办年份 1875 停办年份及原因 1883 退股 创办人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台湾基隆煤矿 直隶开平爆矿 徐州利国驿煤铁 矿
1875
1876 1878 1882
1879
1892
经费无着
亏损
盛宣怀
沈葆桢 李鸿章
1886
诱导
洋务经济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 义经济的侵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 生了重大的变化:自然经济逐渐瓦 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并逐渐产 生了三种形态的资本主义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经济正经历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 (2009年上海高考29题)郑观应主张:“欲富华 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 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 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 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 【答案】B • 【点拨】“兴商务”“必自上海始”,体现了上海 商贸业的发达;上海为“中西总汇”,体现了上 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A、C、D在材料中均没有 反映或反映不充分
• (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6题)1898年8月, 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 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 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 【答案】A
• 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5题)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 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 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 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 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 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 君主专制的加强 • 【答案】B
4.主要内容 1.产生条件 5.结局 6.影响 2.概况 3.影响 练习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四种经济间的关系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和21世纪初的中国他们 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有何不同?
前者是被迫进入世界市场,贸易来往是在不平 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 要,其结果使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 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极 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2、表现
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重要前提 内部原因 ③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④本国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及航运、铁路等交通 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2、表现
a.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b.传统手工业破产 c.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 .(2008年广东高考9题)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 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 是( )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 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 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 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 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答案】C • 【点拨】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洋布的涌入使“女工几停 其半”,直接打击家庭手工业,促使“男耕女织”紧密结 合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故选C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