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泵叶轮水力模型设计参数

合集下载

第十章 轴 流 泵

第十章 轴 流 泵

第十章轴流泵第一节概述轴流泵属于叶片式泵,其基本理论大致与离心泵相同。

图10—1a是轴流泵叶轮,泵的过流部分如图10—1b所示,由吸人管、叶轮、导叶和出水管组成,图10—1c是轴流泵结构图。

叶轮上带有叶片,根据叶片是否可调,轴流泵分为:固定叶片式轴流泵——叶片固定不可调;半调节叶片轴流泵——停机拆下叶轮后可调节叶片角度;全调节叶片轴流泵——通过一套调解机构,泵在运行中可以自动调节叶片角度。

m3,比轴流泵属于低扬程、大流量泵型。

一般的性能范围为:扬程1~12 m;流量0.3~65s转数500~1600。

轴流泵主要用于农田排灌,此外还用在热电站中输送循环水,城市给水,船坞升降水位和作为船舶喷水推进器等用。

近年来,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叶轮直径为1.1、2.8、3.0、3.1、4.5m的全调节叶片大型轴流泵先后投入运行。

在江苏、湖北等南方几省的排灌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全国有 1.6m直径以上大型铀流泵500多台投入运行。

为了给南水北调等工程用大型轴流泵提供先进模型,原一机部曾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了模型研究,表10—1是规定的新水力模型性能参数。

第二节液体在叶轮中的运动分析液体在轴流泵叶轮内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空间运动。

任何一种空间运动都可以认为是三个互相垂直的运动的合成。

研究水流在轴流式叶轮中的运动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采用圆柱坐标系,。

其中:z——和泵的轴线重合;R——半径方向;u——圆周方向。

(f,u)zR下面我们研究轴流式叶轮中运动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

通常在分析和设计轴流泵叶轮时,提出了圆柱层无关性假设。

一. 圆柱层无关性假设液体质点在以泵轴线为中心线的圆柱面上流动,且相邻各圆柱面上的液体质点的运动互不相关。

即在叶轮的流域中,不存在径向分速度(0=r v )。

显然,圆柱面即是流面。

根据圆柱层无关性假设,可以把叶轮内复杂的运动,简化为研究圆柱面上的流动。

在叶轮内可以作出很多这种圆柱流面,每个流面上的流动可能不同,但研究的方法是相同的,因而只要研究透彻一个流面的流动,其它流面的流动也就类似地得到解决。

水泵改型前后的泵装置数值模拟

水泵改型前后的泵装置数值模拟

水泵改型前后的泵装置数值模拟卢强武警水电三支队一大队,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南水北调大型泵站水力模型在更新改造时,考虑到现场改造条件的限制,满足工程需求的水泵轮毂比可能不能保证一致,因此需要对水力模型进行改型设计。

本文采用CFD技术预测改型前和改型后的泵装置性能,即在轮毂比不同的条件下,得到改型后的方案与改型前的方案泵装置性能,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轮毂比下的泵装置性能的差异。

并得出了当泵站更新改造时,轮毂比成为不可更改因素时,改型设计时可行的。

关键词:更新改造;轴流泵;泵装置;改型中图分类号:TH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49-0150-04Axial-flow pump modification research basic on pump device simulationAbstract:Pump hydraulic model of the selection of pump station renovation, due to the design of lift decreas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ield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hub ratio should keep the original value, hence the need for modification of hydraulic model. This paper adopts CFD technology to predict the pump device performance, ensure the accuracy can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in the early control pump remodeling of rationality.Key words: Renovation; Axial-flow Pump; Hydraulic Model; Modification1 概况由于泵站工程水泵机组设计不合理、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水泵机组运行扬程长期偏离设计扬程、泵装置效率长期处于非高效区、水泵汽蚀非常严重[1]。

叶轮结构参数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叶轮结构参数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叶轮结构参数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摘要]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CFX基于标准RNGk-ε紊流模型,对轴流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流场及其运行特性进行数值分析。

通过计算结果,探讨了轮毂形状、叶片安放角度等结构参数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的结果。

该结论对轴流泵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叶轮结构参数轴流泵性能影响1 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1.1计算模型和网格剖分计算模型中进出水流道采用CFX的几何造型模块ICEM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和网格剖分,叶轮和导叶则是用Turbo-grid进行建模和划分网格,最后再把所有模型导入CFX中进行总装如图1。

本次计算所采用的模型泵,其主要参数包括:叶轮直径为300mm,叶轮转速为1450r/min,叶轮叶片数为4片,导叶数为7片。

由于轴流泵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生成网格时,叶轮和导叶部分网格采用结构化的网格,并且进行了加密,而对于进出水流道的网格则适当的降低。

1.2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采用三维雷诺时均N-S方程来描述贯流泵内不可压缩流体的湍流流动。

湍流模型采用RNGk-ε紊流模型,因其适用于计算曲率较大、旋转流动、分离流动等较复杂的流动。

RNGk-ε紊流模型的k、ε方程为:1.3边界条件采用质量进口,给定进口边界上的流量。

压力出口,设定出口的压力。

在固体壁面处规定无滑移条件。

2 计算结果及分析为便于研究各参数对该泵性能的影响,在改变一个叶轮结构参数时,其它参数均保持不变。

2.1叶轮轮毂形状变化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本文计算了在相同轮毂比时轮毂形状分别为圆形(h17t7archub)和圆柱形(h17t7hub)时,流量在299L/s~388L/s的多个不同流量工况下的装置运行特征,得到其性能曲线见图2、图3。

由图2、图3可以看到,在相同的轮毂比的情况下,当球形轮毂变为圆柱形轮毂时,叶轮内部过流面积减小,相对于球形轮毂来说圆柱形轮毂的叶轮排挤系数变大,计算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流量下其扬程和轴功率减小,效率也有所减小,并且最大效率点向小流量偏移。

已开发的系列轴流泵水力模型研究介绍

已开发的系列轴流泵水力模型研究介绍

优 性 能 参 数 列 于表 2,综 合 性 能 曲线 如 图 2所
示。
在 表 1及 图 2 的 轴 流 泵 模 型 当 中 ,
"( ) % C n ‘ 研制 单位
表 1 18 年 ( 京 ) 国 农 机 院 集 中 试 验 结 果 (l 4 0r mi) 91 北 中 t=15 / n ,
见 表 1 。
从 表 1 见 ,国 内轴 流 泵模 型 技 术 指 标 比 可
前 有 了 明显 提 高 ,并 为 国 内 制 造 轴 流 泵 的 工 厂
广 泛 采 用 。 18 9 2年 以后 ,中 国水 科 院 、江 苏 大 学 [[ 、扬 州 大 学 、上 海 7 8所 、华 中科 技 大 学 23 3) 0 等 都 进 行 了 有 关 轴 流 泵 模 型 的研 究 。
2 研 究 成 果
本 课 题 组 在 研 究 成 功 7 1 型 以后 , 合 9 模 结
水 利 部 南 水 北 调 办 公 室 和 江 苏 省 水 利 厅 的 课
题 ,连 续 开 展 了 系列 轴 流 泵 水 力 模 型 的 研 究 ,
几 种 模 型 转轮 如 图 1 示 。 系 列 轴 流 泵 模 型 最 所
轴 流 泵 属 低 扬 程 泵 ,在 水 利 、市 政 、电厂 和 船 坞 等 部 门有 着 广 泛 应 用 。目前 ,在 我 国水 利 工 程 中 已 拥 有 大 型 泵 站 3 0多 座 ,已 启 动 0 的南 水 北 调东 线 工 程将 新 建大 型泵 站 7 5座 , 这 些 泵 站 几 乎 全 部 使 用 轴 流 泵 。 流 泵 由于 扬 轴 程 低 ,而 且 重 新 设 计 往 往 预 计 性 能 与 实 测 偏 差 较 大 ,一 般 均 采 用 相 似 换 算 ,因 而 优 秀 的 水 力 模 型 是 决 定 泵 性 能 的 关 键 …。 1 8 9 0年 以 前 ,国 内 基 本 没 有 开 展 轴 流 泵 模 型 研 究 ,当 时 应 用 的 n =7 0模 型 ,一 种 来 自美 国 ,一 种 0 来 自前 苏 联 ;而 n =5 0的 模 型 也 来 自前 苏 。 0 联 。 16 9 8年 全 国研 制 的 轴 流 泵 模 型 集 中 在 上

ZWX系列轴流泵水力设计与流动模拟

ZWX系列轴流泵水力设计与流动模拟

O47 . o 2
1_ 33 。
图 2 WX90型轴流泵轮毂与轮缘处 的叶型形状 Z 0
图 3 计算 区域及网格划分
式中,q为翼型升力系数 , 为叶栅稠密度 , 其余为流动参数。 Z WX 系列 轴 流 泵 的 叶轮 水 力 设 计 参 数 如 表 1 所示。 本文以 Z 90 WX 0 为例给出水力计算的结果 。
图 1 Z 90型 轴流泵 的各 计算 断 面 ,表 1 为 WX 0 为Z WX 系列 轴 流泵 叶轮 的水 力设 计 参 数 ,表 2为
水平低 ,主要 原 因是对 轴流 泵 内的真实 流动 现象研 究不 够 ,设 计方 法 不先进 。我 们 在对 Z WX系 列轴

1 1 a +tnA, r tl a 。
( 1 、)

’ ■ 1 3 慢

I I I 【

, I


— 一 ,
20 年第 1 08 期
小 森 柱 采
表 2 WX系列 轴流 泵的叶轮水力设计 结果 Z
ZWX6 0 o ZW X7 0 o ZW X8 0 o ZW X9 0 o ZWX1 0 Oo
・ 7 1・
ZWX 1 0 20
泵 口径 (m) m
6o 0
70 0
80 o
90 0
25 7
效率( ) % 轮毂 风 处升力系数 c T
轮毂 尺 处安放 角
≥7 2 2 79 . 5 5
7 . 1。 5
≥2 7 2 26 . 6 1
6 .。 67
≥7 6 1 5 .9 4
5 .。 6 O
≥7 8 1 12 . 5 2

轴流泵叶轮导水锥型式设计及其流道水力特性模拟

轴流泵叶轮导水锥型式设计及其流道水力特性模拟

i t s p a s s a g e [ J ]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S A E ) , 2 0 1 5 , 3 1 ( 1 1 ) : 8 1 -8 8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0 d o i :1 0 . 1 1 9 7 5 0 . i s s n .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5 . 1 1 . 0 1 2 h t t p : / / ww w. t c s a e . o r g
第3 1 卷 第 1 1 期
2 0 1 5焦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中 图 分 类 号 :T H3 1 2 ;T VI 3 1 . 4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5 ) 一 1 卜0 0 8 1 ~ 0 8
杨敏官 ,孟 8 1 -8 8 .
宇 ,李
忠 ,等.轴流泵叶轮导水锥型式设计及其流 道水 力特 性模拟 [ J ] . 农业工程 学报 ,2 0 1 5 ,3 1 ( 1 1 ) : h t t p : / / ww w . t c s a e . o r g

(完整版)基于Solidworks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方法

(完整版)基于Solidworks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方法

基于Solidworks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方法关键字: 轴流泵叶轮叶片曲面零件几何造型Solidworks 三维建模轴流泵叶轮叶片是一种特殊的曲面零件,这种零件的几何造型是三维建模中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建模功能,研究了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方法,并以具体实例实现T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模型。

1 引言在叶轮机械的水力设计中,为了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泵,目前的发展是采用正反问题相互迭代的方法,根据初步设计的泵,进行三维湍流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修正某些几何边界,再进行流动计算,采用人机对话,反复迭代,会得到性能优良,即高效率,并满足空化条件及其它要求的泵。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和流体计算动力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三维流动分析的使用,三维数值模拟应用越来越广。

这里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建模功能,研究轴流泵叶轮叶片的三维建模方法。

2 基于Solidworks轴流泵叶轮叶片三维建模方法在轴流泵叶轮叶片的设计和加工中,叶片的表面是由翼型的型值点给定的。

用半径为:和r十dr的两个无限接近且与叶轮轴同轴的圆柱面截取一个微小圆柱层,取出并沿其母线切开展为平面,叶片被圆柱面截割,其截面在平面上展开就组成等距排列的一系列翼型,这一系列翼型称为平面直列叶栅。

在用平面直列叶栅理论设计轴流泵叶轮时,得到在平面上给定的型值点,如果把各型值点拟合的型值曲线直接作为半径r处的截面轮廓曲线,由此得到的叶轮叶片三维模型误差较大。

因此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三维模型,必须寻找一种好的方法。

经分析可知,如果能得到半径r处的截面,问题就解决了。

如何由翼型型值点得到半径r处的截面呢尸根据Solidworks的建模功能,研究了如下的方法:先由翼型型值点找到对应的截面在翼型展开面上的投影点,把各投影点拟合为投影曲线,然后通过一些命令就可得到轴流泵叶轮叶片的截面。

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出型值点与投影点的对应关系。

下面对型值点与投影点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推导。

轴流泵技术参数

轴流泵技术参数

轴流泵技术参数一、引言轴流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其主要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效率高。

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中,轴流泵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轴流泵的技术参数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轴流泵。

二、流量流量是轴流泵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

轴流泵的流量通常以立方米/秒(m³/s)或立方米/小时(m³/h)来表示。

具体的流量大小取决于泵的类型、叶轮直径和转速等因素。

三、扬程扬程是轴流泵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参数,它表示泵能够克服液体的静压力差,将液体抬升的高度。

扬程的单位通常为米(m)。

轴流泵的扬程与叶轮直径、转速、进口直径和出口直径等因素有关。

扬程越大,泵能够输送液体的高度也就越高。

四、效率效率是衡量轴流泵性能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泵转化输入功率为输出功率的能力。

轴流泵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较高的效率意味着泵能够更有效地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流体的动能。

泵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泵的设计、叶轮形状和转速等。

五、功率功率是轴流泵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表示泵转化或传输能量的速率。

轴流泵的功率通常以千瓦(kW)或马力(HP)来表示。

功率的大小取决于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功率越大,泵的输送能力也就越强。

六、转速转速是轴流泵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泵的叶轮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转速通常以转/分钟(rpm)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轴流泵具有不同的转速范围,一般在几百到几千转之间。

转速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泵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七、进口直径和出口直径进口直径和出口直径是轴流泵的两个重要技术参数,它们分别表示泵的进口和出口管道的直径大小。

进口直径和出口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流泵的流量和扬程。

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管道设计,合理选择进口直径和出口直径可以提高轴流泵的运行效率。

八、材料轴流泵的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泵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第06章-轴流泵叶轮设计教材

第06章-轴流泵叶轮设计教材

升力法设计
3.翼型的质量 合力与升力之间的夹角为λ,将1/tgλ 称之为翼型的质量。
c y1 1 = tgλ c x1
角度λ越小,则1/tgλ越大,质量越高。
升力法设计
4.哥廷根翼型 这种翼型因早年被哥廷根实验室实 验而得名,翼型的坐标数据均以翼型弦 长l的百分数给出。在设计时可根据需要 对翼型进行减薄或加厚。上述翼型的减 薄或加厚时所采用的相对厚度δ/l 或 ymax/l均不得超过20%。坐标改变后的 翼型特性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轴流式叶轮
叶栅的主要特性有参数有:
栅距
t
2 r
轴流式叶轮
z
翼型弦长L
翼型相对厚度
翼型相对弯度
c L h f L
稠密度:叶弦l与栅距之比l/t叫叶栅稠密度
安放角:栅中翼型的弦与圆周方向的夹角βe 称之为翼型在栅中的安放角
轴流式叶轮
在水轮机设计,特别是转轮设计时, 确定其比转速及其设计参数是一项很重 要的工作。国外流行用统计法确定水轮 机的比转速及其有关参数,它是在统计 已经制造和运行水轮机参数的基础上, 经统计分析绘成比转速、空化系数等和 水轮机设计水头的关系曲线供设计参考。
c y mLcy1
升力法设计
三、升力法设计轴流泵叶轮的基本方程 叶轮所进行的能量传递是通过叶片 和液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了满足 能量转换的条件,就必须使叶栅和翼型 的几何参数与液流运动参数之间有确定 的关系。这就是设计轴流泵叶轮的基本 方程。
升力法设计
t
l Px Pu βe λ α β∞ w∞ Py R β∞
升力法设计
在选择翼型及其冲角时,应考 虑下述原则: 要求设计出来的叶轮效率高; 要求设计出来的叶轮抗汽蚀性能 良好。

聚丙烯轴流泵设计分析

聚丙烯轴流泵设计分析

多种方案制作成模型泵进行试验遴选%近年来, 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发展,通过数值计算 分析,对泵全性能进行 和性能预测%
1设计参数 介质PP +丙烯、密度420〜560 k/温度20〜
90 °C;进口压力(表压)3.4 MPa;流量(7 000 ±560) m3/h;扬程(33 ± 1.15) m;转速 # 二 1 480 r/min%
:2]关醒凡•现代泵理论与设计:M] •北京:中国宇航岀 版社,2011.
:3 ]张德胜•轴流泵叶轮非线性环量分布理论及实验研 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0.
:4 ]秦武•固液两相流离心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D]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5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 用& M] •北京:清华大学岀版社,2004-
是在设计研制阶段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
・36・
乙烯工业
第33卷
计算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轴承动特性分析,系统临 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计算,各种激励下的瞬态响 应计算以及系统稳定性分析%掌握了转子系统的 这些动力学特性,就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理 参数,如轴径、轴承、质量分布、轴承特性等。
对转子系统进行刚性支承、弹性支承模态分 析,比 承单元不同模化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 响,精确地计算出转子系统的一阶临界转速和相 应振型。
12.2 4 408
1.2 22.36
1.0
11.0 4 408 0.0 17.28
1.0
8.5 4 408 -0.8 13.72
1. 1
通过Fluent完成整个模型的求解,使用Phass Coupled SIMPLE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采用 MRF模型对主轴流泵转动进行模拟,在转动的叶 片区使用旋转坐标系,其它区域使用静止坐标系,

泵水力模型[参考]

泵水力模型[参考]

泵水力模型
以关醒凡教授为首的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小组,从2000年起坚持试验8年多,研制成功系列轴流泵模型、贯流泵模型,双向泵模型、系列可调节叶轮导叶式斜流泵模型。

系列轴流泵模型(含双向泵模型)参加水力部南水北调工程天津试验台同台试验,性能指标排在前列。

贯流泵模型经河海大学试验台复试,装置效率达到79%。

斜流泵模型(JHM-450),在天津试验台进行装置试验(引嫩入白工程五家子泵站),最优装置效率达83.4%。

这些模型已与上海KSB、日立泵制造(无锡)、高邮水泵厂、长沙水泵厂、合肥三益等合作,用于南水北调工程万年闸站、台儿庄站、刘山站、江都四站;南水北调支线大套站、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灌南河北泵站、后善河南泵站。

双向泵用于广东黄麻涌、北窖、五沙三村泵站。

斜流泵用于上海陈行泵站、广西安平泵站、引嫩入白工程五家子泵站等。

本模型也在中部四省泵站改造工程中得到应用。

一、贯流泵装置模型性能参数
1、JGZM-3贯流泵
水泵模型装置性能参数表(河海台,D=300mm, n=1450r/min)
2、JGZM-4贯流泵
水泵模型装置性能参数表(江大台,D=300mm, n=1450r/min)
二、江苏大学系列轴流泵模参数表(8个泵段模型)
三、导叶式混流泵模型试验资料(泵段)。

对称翼型导叶的轴流泵数值模拟

对称翼型导叶的轴流泵数值模拟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4 ) 0 2 — 0 1 2 5 一 O 5
轴 流泵具有低 扬程 、 流量 大 、 转速 高的特性 , 广
该研 究 采用 NA C A0 0 0 6翼 型 的轴流 泵 , 基 于
泛应用 于农 田灌溉 、 冶金 、 石油化 工 、 防 洪排涝 和跨 流域调水 等 领 域 , 有 着 巨 大 的 应用 价 值 和 发 展 潜 力 。轴流 泵的叶 轮和 导 叶是 构成 轴 流泵 装 置 的核 心部 件 , 是实 现能 量转 换 的重 要 组 成 , 直 接关 系到 水 泵的性能 。提高整个 泵装置 的性 能 , 基 本都 是从
场特性 的研 究 广 泛 采用 数 值 模 拟 技 术 ( C F D分 析 技术 ) 。国内外对 于轴流 叶轮 内流场 的数值模 拟 已 经作 了一定 的研 究 , 例如 , 王 国玉 等 2 ] 研 究 湍 流模
型在轴 流泵性 能 预 测 中 的应用 中发 现 , R NG k 一£
翼 型 的轴 流泵 高效 的流 动 参 数 特 征 和性 能 特 征 , 为进 一步改 变轴 流泵 导叶形 状从 而 提高轴 流泵 水
力设 ‘ 水 平 提供借 鉴 。
结构 对水 泵 性 能 的 影 响 具 有 现 实 的指 导 意 义_ 】 ] 。 目前 , 在对轴 流泵设 计 研究 时 , 大 多数 采用 模 型 实 验 的方法 , 然而 , 此方 法不仅受 到模 型尺 寸的 限制 、
的对 比分 析 。因此 , 在 采用 C F D技 术研 究 轴 流 泵
数为 6 。 设计 的三 维轴 流泵 模型 见 图 l 。
的同时结合 流场 实验技术 , 为深入研 究轴 流泵 的性

大、中型立式轴流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大、中型立式轴流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大、中型立式轴流泵型式与基本参数1.引言1.1 概述立式轴流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类型,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排水系统、城市供水等领域。

它采用立式布置的结构,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装置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本文主要探讨大、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大型立式轴流泵一般用于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如大型水库的引水工程和流量较大的河流调水工程。

而中型立式轴流泵则适用于中小型工程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循环水泵。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常见型式,包括单级与多级泵、带叶片与无叶片泵等。

同时,我们还会分析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基本参数,如流量、扬程、效率等,以便读者了解其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

随后,我们会转向中型立式轴流泵的讨论,介绍其常见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中型立式轴流泵主要包括垂直泵和横置泵两种类型,它们在结构上有所差异,具有不同的工作特点和适用场合。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大型立式轴流泵和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以便读者对于这两类泵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对大、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大、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文章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概述了大、中型立式轴流泵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随后,我们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大、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首先,我们将详细讨论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各种型式,包括单级、多级、混流等类型,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然后,我们会介绍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转而讨论中型立式轴流泵的型式和基本参数,分析其与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异同,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轴流泵水力模型压力脉动和振动特性试验

轴流泵水力模型压力脉动和振动特性试验

轴流泵水力模型压力脉动和振动特性试验张德胜;耿琳琳;施卫东;潘大志;王海宇【摘要】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对某一轴流泵模型叶轮进口、叶轮出口和导叶出口3个压力测量点,分别在3个转速1 450、1 200、1 000 r/min的额定流量工况条件下,进行了系列压力脉动测量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转速下的压力脉动峰峰值不符合泵相似定律准则;不同转速条件下,叶轮进口处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频,但叶轮出口的压力脉动主频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发生漂移;泵内最大压力脉动峰峰值在泵内的位置也随之改变.通过分析转速变化对不同压力测点处的主频和泵不同位置的振动特性影响,发现试验泵不同位置处的振动以流体诱导的低频信号和转子系统质量不均匀诱导的轴频及其倍频为主要特征信号.从振动与压力脉动的频域来看,在0~2倍轴频范围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速度变化对二者有相似的影响.在不同转速条件下,压力脉动的频率以1~4倍轴频为主要频域信号范围,但在不同位置处,振动频域范围仍主要以1倍和2倍的轴频信号为主.【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5(046)006【总页数】7页(P66-72)【关键词】轴流泵;压力脉动;振动;频谱;试验【作者】张德胜;耿琳琳;施卫东;潘大志;王海宇【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12轴流泵内部压力脉动是诱导水力激振的主要原因,但其物理机理极其复杂[1-2],同时轴流泵装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流固耦合振动系统[3-4]。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压力脉动以及振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离心泵及水轮机等方面[5-9],对轴流泵压力脉动特性的研究不多。

泵水力模型

泵水力模型

泵水力模型
以关醒凡教授为首的水力模型试验研究小组,从2000年起坚持试验8年多,研制成功系列轴流泵模型、贯流泵模型,双向泵模型、系列可调节叶轮导叶式斜流泵模型。

系列轴流泵模型(含双向泵模型)参加水力部南水北调工程天津试验台同台试验,性能指标排在前列。

贯流泵模型经河海大学试验台复试,装置效率达到79%。

斜流泵模型(JHM-450),在天津试验台进行装置试验(引嫩入白工程五家子泵站),最优装置效率达83.4%。

这些模型已与上海KSB、日立泵制造(无锡)、高邮水泵厂、长沙水泵厂、合肥三益等合作,用于南水北调工程万年闸站、台儿庄站、刘山站、江都四站;南水北调支线大套站、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灌南河北泵站、后善河南泵站。

双向泵用于广东黄麻涌、北窖、五沙三村泵站。

斜流泵用于上海陈行泵站、广西安平泵站、引嫩入白工程五家子泵站等。

本模型也在中部四省泵站改造工程中得到应用。

一、贯流泵装置模型性能参数
1、JGZM-3贯流泵
2、JGZM-4贯流泵
水泵模型装置性能参数表(江大台,D=300mm, n=1450r/min)
二、江苏大学系列轴流泵模参数表(8个泵段模型)
三、导叶式混流泵模型试验资料(泵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轴流泵叶轮水力模型设计参数叶轮直径D=300mm ; 转速n=1450r/min ;流量Q=380L/s ; 扬程H=6.0m ; 空化余量NPSHre<7.0m2 叶轮设计流程第一、确定转速n 和比转速n s 第二、估算泵的效率第三、确定叶轮主要结构参数(1)确定叶轮的轮毂比h d ;(2)叶片数Z ;(3)外径D 。

第四、叶片的设计(流线法、升力法、……) 第五、叶片的绘型3 叶轮基本参数的选择3.1 比转速的确定已知转速n 后,就可根据公式计算出比转速来。

轴流泵的比转速ns 一般为500-1200,但根据需要,可以超出此范围,有些资料介绍ns 的范围为400-2000.851≈851.02=65.343HQn n s =3.2 叶轮外径D 和轮毂直径d h 的确定叶轮直径D 和轮毂直径d h 应根据轴面速度Vm 的大小来确定。

轴面速度Vm 的可按下面式计算:式中 Q——设计流量n——转速Vm——液体进入转轮以前的轴面速度轮毂比D d h 与比转速s n 有关,其值根据表1或图 1选取:表1 轮毂比D d h 与比转速s n 的关系sm Q n m V /495.6380.0145007.0307.0322=⨯⨯==图 1 轮毂比D hd 与比转速sn 的关系曲线从图及表中可看出,轮毂比D d h 随比转速s n 的减小而增大,这是因为:为了减小叶片在液流中的迎面阻力,必须使叶片后面不产生漩涡层,必须要使每一计算截面上围绕翼型流动的速度环量Γ1相等。

所以根据以上叙述,选择轮毂比为3.3 叶片数Z 的选择轴流泵叶轮的叶片数Z 与比转速s n 有关,其统计数据列于表2表2 叶片数Z 与比转速s n 的关系根据上表选择叶片数Z=44 叶片各截面的叶栅计算(流线法)如果用半径为r 和(r+dr )的两个同心圆柱面去切割轴流泵的叶轮,则得到一个包括翼型在内的液体圆环,如图2所示,如将这个圆环剖开并展开于平面上,则得到一个无限直列叶栅,如图3所示。

0.45=D d h ()。

m d m D d Vm Q D H h 13111.00.30m ≈29136.035.01495.6380.0414222==-⨯⨯⨯=⎪⎪⎭⎫⎝⎛-=ππ图 2 用圆柱面切割叶轮示意图图 3 无限直列叶栅这个叶栅是由许多相同的翼型组成的,当液体流过叶栅时,每个翼型像单个翼型那样,会受到升力和迎面阻力的作用,但由于邻近翼型的相互影响,叶栅中翼型上的升力和迎面阻力的数值与作用在单个翼型上的升力和迎面阻力的数值不同。

用流线法设计叶轮叶片时,按下述程序进行。

4.1 流线法设计叶片总体步骤流线法设计的总体详细步骤如下:(1)完成第3部分中的比转速、转速和叶轮外径的确定;(2)分流面(一般分为5个),流面间距一般相等,并且轮毂、轮缘可作为两个流面;(3)选择叶栅稠密度l/t ,计算弦长 l/t t =l ⨯;(4)确定容积效率V η,各截面的容积效率V η可以取同一值。

(5)叶片厚度计算,轮毂处最大厚度,从轮毂到轮缘的叶片厚度按线性规律变化;()()H KD H D K H 5.10.015~0.0125.10.015~0.012max ==δ(6)估算各截面的排挤系数max213sin L Yt ψβ⎛⎫=- ⎪⎝⎭。

叶弦角L β一般可近似取轮缘处20︒,轮毂处40︒,从轮缘到轮毂按线性规律变化; (7)水力效率h η,中间截面按(0.020.03)h η=-确定,从轮缘到轮毂线性变化;(8)选定'2u V 的修正系数,计算'22u u V V ξ=。

(9)计算各截面进口液流角'1β,选择冲角1β∆,确定叶片进口角'111βββ=+∆;(10)计算各截面出口液流角'2β,'2m V 认为等于各截面进口轴面速度;(11)确定叶片出口角'222βββ=+∆,考虑有限叶片数等因素影响,2β∆的选用范围为(0︒~3︒);(12)确定叶弦安放角L β,计算型线半径R 。

4.2 分计算截面通常选取五个计算截面,如图 4所示,各计算截面的半径按下列各式确定: R5=H d /2+0.020D=0.131112/2+0.020×0.291363=0.071383 m R1=D/2-0.020D=0.291363/2-0.020×0.291363=0.139854 m R3=(R1+R5)/2=0.105619 m R2=(R1+R3)/2=0.122736 m R4=(R5+R3)/2=0.088501 mD1=0.279708m ;D2=0.245472m ;D3=0.211238m ;D4=0.177002m ;D5=0.142766m ;图 4 分计算截面4.3 选定叶栅疏密度l/t, 计算弦长 l=t*l/t叶栅稠密度l/t 是轴流泵叶轮的重要几何参数,他直接影响泵的效率,也是决定空化性能的重要参数。

(1)从能量转换和空化性能考虑,不论叶片数多少,叶片都应当有一定的长度,用以形成理想的通道,所以选择还应当考虑叶片数的多少。

根据研究,推荐一下几组外缘处的l/t 值,供设计时参考:3,0.65~0.75l z t ==;4,0.75~0.85l z t ==;5,0.84~0.94lz t==(2)另外应当适当减小外缘侧的,增加轮毂侧的,以减小内外侧翼型的长度差,均衡叶片出口扬程。

推荐轮缘和轮毂翼型稠密度的关系为(l/t)轮毂=(1.3~1.4)(l/t)轮缘,轮缘和轮毂之间各截面的l/t 按照线性规律变化。

其主要依据是关醒凡教授给出了江苏大学系列模型用的叶栅稠密度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也有文献推荐,按照图 6所示的曲线(l/t)轮缘=f(KH)来确定轮缘处的l/t ,K H 按下式计算22H HK Dπ=式中 H——泵的扬程n——转速D——叶轮外缘直径图 6 (l/t )轮缘与K H 的关系曲线常取(l/t )轮廓=(1.2—1.3)(l/t )轮缘,并且从轮毂到轮缘的l/t 是按线性规律变化的。

4.4叶片厚度y 的确定轮毂处叶片最大厚度可按下式粗略计算()。

mm 12.1-9.7 =1.5H KD0.015-0.012=max Y式中:D——叶轮外径(m )H——扬程(m)m ax Y ——轮毂处叶片最大厚度(m )K 为材料系数,近似取K=1轮毂处的叶片相对厚度Y max 通常为10%-15%左右。

轮缘处的叶片厚度应尽量薄一些为好,通常按照工艺条件条件确定,相对厚度通常取为2%-5%。

从轮毂到轮缘的叶片厚度按线性规律变化。

以上公式仅用来作为叶片厚度的粗略计算,待叶轮设计完后,应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4.5 确定进口轴面速度V m1轴面速度ψ'm1m1V V =(考虑各截面的排挤影响) 其中,进口前轴面速度'm 1V 可按下式计算:()()s m d D Q V H /29.798.013111.029136.0380.044V 2222'm1=⨯-⨯=-=πηπ 式中 Q——流量D——叶轮外径 H d ——轮毂直径V η——容积效率,各截面的容积效率V η可以取同一值。

容积效率通常按照V η=0.96~0.99之间选择,此处取为 0.98;ψ——各截面的排挤系数max213sin L Y t ψβ⎛⎫=-⎪⎝⎭。

叶弦角L β一般可近似取轮缘处20︒,轮毂处40︒,从轮缘到轮毂按线性规律变化。

叶轮环量Γ可根据泵基本方程式求得m 2t 7077.2767.151667.681.92gH 2=Γ=⨯⨯⨯=πωπ式中g——重力加速度,g=9.81s m 2ω——角速度t H ——理论扬程 t H =H/h η h η为水力效率ω=30nπ=151.767 rad/s4.6 确定出口圆周速度V u2轴流泵叶轮的设计中,有一种叶片出口流动为自由旋涡模式( const R V ur =)的设计理论。

按照自由旋涡设计理论算得的相对液流角,轮缘侧小,越到轮毂侧越大,叶片的扭曲角0βββ-=∆h 很大,影响泵的效率,尤其在非设计工况下,泵的效率下降的比较快,泵的高效率范围窄。

有关专家根据不同比转速模型不同出口环量分布试验结果,为了提高轮缘侧环量,减小轮毂侧环量,给出了一种从轮缘到轮毂按照线性变化修正环量分布的规律,如下所示:'22u u V V ξ=式中,'2u V ——按'2u V R const =计算的旋转分速度,m/s ;2u V ——修正后旋转分速度,m/s ;ξ——'2u V 修正系数,ξ=0.9~1.1。

如图 7 所示图 7 修正系数分布图对于出口圆周分速度'2u V ,可按照下式计算:m6.667=6/0.9 =H/=H h t η'12T u u gH uv V u+=1u h gHv u η=+ 式中,u ——圆周速度,60nD u π=(D -研究圆柱流面的直径) H ——扬程,m ;H T ——理论扬程,m ;H T = H /h η1u V ——进口圆周分速度,1u V 由吸入条件决定,通常1u V =0;h η——水力效率。

水力效率h η,中间截面按(0.020.03)h η=确定,从轮缘到轮毂线性变化。

4.7确定各截面叶片进出口角1β和2β(1)计算各截面叶片进口角1β一般是,计算各截面进口液流角'1β,选择冲角1β∆,确定叶片进口角'111βββ=+∆。

按照速度三角形,'11arctanm V uβ=。

冲角1β∆的选用范围为0︒~3︒,从轮毂到轮缘增加,比转速大着取小值。

此处取为 0~1.2°由内至外线性分布。

(2)计算各截面叶片出口角2β一般是,计算各截面出口液流角'2β,选择冲角2β∆,确定叶片出口角'222βββ=+∆。

按照速度三角形,计算各截面出口液流角'222arctanm u V u V β=-。

通常,12u u u ==,21m m m V V V ==,即认为2m V 等于各截面进口轴面速度。

考虑有限叶片数等因素影响,2β∆的选用范围为(0︒~3︒); 此处取为 1°。

4.8确定叶弦安放角L β,计算型线半径R叶片型线是连续曲线,通常采用单圆弧或抛物线,如图 8 所示:图 8 叶片型线示意图对于圆弧叶片,各角度关系为:1L ββγ=+,2/)(21βββ+=L ,γββ-=2L ,θββ=-12,2/θγ= 型线的高度 H型线的拱度 h :1cos ()()2sin 2tan 2sin l l l h R R h γγγγ-=--=-= 型线的半径 R :2112cos cos 2sin2sin22l lHR θββββ===--222()()2l R R h =+-,21()82l h R h =+4.9 选择翼型轴流泵设计中所用到的翼型技术资料,有的是从飞机翼型资料中得来的,有的是从水洞中研究的来的,一般飞机翼型的能量性能可能是较好的,但抗空化性能可能很差,而利用水洞对翼型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寻找适用于水力机械的翼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