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赏析 启示课
一、“四大名著”的概念。
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明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二、“俗文学”与“雅文学”。





三、文学就是人学。
探究人的生活轨迹;
探究人的感情世界;
探究人的社会变迁的真谛。
小说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生活的一面 镜子,是“国民之魂”。(梁实秋语)

四、小说与经济
市民阶层,是小说发展的沃土。
五、明清小说与江苏。
六、“四大名著”是华夏文化的瑰宝。
七、学习“四大名著”,必须找到合理的切 入点。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红楼梦》

曹雪芹

红楼梦引子 曹雪芹
开辟鸿蒙,
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怀旧日,
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开天辟地以来谁人 是天生的情种?
都只因情场上男女之间感情太重。
在这悲伤寂寞无可奈何的时候啊。
请让我用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激动:
因此啊,才写出这部悲悼爱情的《红楼梦》。



二、坎坷的人生,深切的感悟。
1.曹雪芹的家事和阅历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约出生于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乾隆二十七/八? 年(1763年)。
远 祖:曹世远、曹振彦。入旗籍,振彦曾立军功,官至
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
曾祖父:曹玺,其妻为康熙的乳母,第一任江宁织造。“少 好学,深沉,有大志。”
祖 父:曹寅,少时做过康熙的“侍读”;《全唐诗》、 《佩文韵府》均共奉旨刊刻。是著名学者、著名 校勘家、并擅长诗词戏曲。
父 辈:曹(fu)。在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公款”
被革职抄家。江宁织造在曹家经营了六十年,就此
解体。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着繁华富贵的贵族生活,自幼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自抄家后,曹雪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三、四岁迁北京,初为“舍夫”,乾隆间曾宽免过曹家,但后来又一次抄家。(原因不明,至今是个谜)曹家从此彻底败落。晚年迁西郊小山村,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贫困生活,生活的落差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对其贵族世家的堕落和衰败,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为创作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曹雪芹,傲骨嶙峋,愤世嫉俗,性格诙谐,喜酒健谈,又具有多方面的才艺。




前言


《红楼梦》是贾家这个封建家族衰落为描写中心,以贾宝玉叛逆性格的成长和黛玉、宝钗爱情婚姻悲剧为基本线索,以封建主义卫道者和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矛盾,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广阔场景,对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婚姻、宗法、奴婢、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制度等,皆作了颇为深刻的批判。同时,热烈歌颂了反映新兴社会势力要求的叛逆者的叛逆精神,赞美了他们表现的,渴望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对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基于共同的进步思想,情投意合的爱情原则,比较平等合理的人际关系等,从而,揭示出“死而不僵”的古老的封建制度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内容梗概
前五回是序幕,以甄士隐家的败亡做引子,说明创作源起:“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巧妙的介绍了小说的主要环境和主要人物。叙写了黛玉、宝钗寄居贾府的因由,男女主角一一登场。第五回揭示了大观园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归属,也就预示着贾府的一败涂地的结局。
6~8回,写贾府的繁华与欢乐,是贾府“鲜花着锦”的盛期,实际写生活的糜烂和腐朽,其中“茗烟闹书房”、“贾瑞起淫心”、“可卿大出丧”、“元妃省亲”等,写出贾府教育的溃败、道德的沦丧、生活的糜费。尤其是“出丧”、“省亲”,极力渲染了贾府的豪华和奢侈。





1


2005-11-09 23:13 回复

qq46410
73位粉丝 2楼

19~118回,写贾府衰败的过程,其中“宝玉挨打”、“除夕祭祠”、“探春理家”、“偷娶尤二姐”、“抄检大观园”、“黛玉之死”、“查抄宁国府”等,写贾府后继无人,经济困窘、道德败坏、人情浅薄、家族内部矛盾加深。
最后两回,写宝玉“中乡魁”,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第五回是全书的纲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个回目本身已说明问题,它说明一部《红楼梦》是由“仙曲”“演”绎而来的。具体为:
1、为《红楼梦》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自采仙茗——千红一窟
亲酿美酒——万艳一杯





金陵十二钗正册

人物剖析 绝世情痴作主人——宝玉
甲戌本眉批:“宝玉情不情。凡世间之名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情不情就是对不知情之人和不知觉之物皆有情。读者视之为痴情痴。这种情不情有其成长过程。
一、尊重女性是宝玉思想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故脂批说:“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

。”这种平等博爱精神,有个发展过程,起初并不纯,比如与袭人偷试云雨,茜雪洒了茶被撵,丫头迟开门,抬腿就踢。这些都表明宝玉纨绔习气未尽。

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这种情感日益升华。“女儿们”在他心目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常为“女儿们”顶缸、受过。如第60回芳官用“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以敷衍贾环,弄得赵姨娘大闹怡红院,让柳五儿受冤,后来找出扒手彩云,这一系列纷争,不仅伤害了众丫头,甚至要伤及探春,他便一人顶缸息事。
在“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三常五纲”的封建意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宝玉这样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故他的“情不情”是其叛逆精神的基础。

二、对仕宦之途藐视,是宝玉叛逆性格
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宝玉对经书
索然无趣,对仕途经济不屑于齿,
而喜读《西厢记》、《牡丹亭》这
类“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却手不
释卷

三、宝玉爱情观及其准则。
 1.“混帐话”——仕途经济。(反其道而行之)
反封建的“志”,是第一要素,即志 同道合。
 2.心心相印。
 3.平等博爱与爱情专一,泾渭分明。
千古情人独我痴——林黛玉
在“警幻情榜”上的评语,黛玉是“情情”二字,道出了她用情专一。因此,黛玉的思想感情、脾气秉性、兴趣爱好等,都是从情字里酿造生发出来的,都铭刻着“情情”的印记。
二小初遇,似曾相识,亲密相处。“一桌吃、一床睡、从小一处长大的。”到二十回“林黛玉俏语谑娇音”,道出“我为的是我心”,说明宝黛情窦已开。后经读“西厢”、“妒金玉”、“妒麒麟”等一系列冲突,使宝黛的爱情得以发展和确认。

其实宝黛两人早就一心。为什么还会产生如此多的矛盾冲突。作品作了如是交代:宝玉“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黛玉“将真心真隐瞒起来,都只用假情,假意试探。”这是两人物的矛盾的表层原因,至于深层的原因,皆是黛玉身世的使然。(当然爱情的排他性,也是一个因素。)明白了这些,黛玉的娇情妒意,可以理解为清纯率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她对宝玉确实是“期望之情殷切”,真可谓:“未形猜妒情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作者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是宝黛爱情成熟的标志。“私赠手帕”是宝黛爱情的高峰处。


然而,在“礼”的世界里,容不了她的情,结果贾府不接纳她,社会抛弃了她,时代拒绝了她。她只能焚稿断痴情,唤着宝玉的名字而去。

 黛玉的一生,爱,爱得轰轰烈烈;死,也死得“轰轰烈烈”。她为情而生,因情而死,这个“情情”的痴心女,可谓是“爱”的化身,“情”的精灵。
黛玉性格应是刚柔相济。

终身误(第五回)
都道是金玉良缘,




2005-11-09 23:13 回复

qq46410
73位粉丝 3楼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36回:“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个花瓣,忽见宝玉 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
得?什么‘金玉良缘’?’我遍说‘木石姻缘’!
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
在“警幻情榜”上的评语,宝钗是“无情”二字。在情与礼的态度上,与宝黛完全相反。宝钗出身于皇商世家,重实利而轻性灵成为她的主要思想特征:她自幼就以礼克制自己,以修炼成“德言工容”俱臻完美的封建淑女的典范。(不施脂粉艳冠群芳)63回。
宝钗洞明世故,人情练达,随分从时,善结人缘,是她的另一特征。如元春的灯谜,贾母的喜爱,湘云的家庭,薛蟠的土仪等。


宝钗不仅以礼法压抑、束缚自己,还依次约束他人。如四十二回劝导黛玉。
宝钗在曲意奉承,慷慨助人的背后,其实是一副冰冷的心肠。如金钏投井自杀,其态度令人不寒而栗。宝钗这样的重实际,这样势利,就是其“重礼”的“无情”本质。
宝钗对爱情是矛盾的。她有顽固的排斥心理,讨厌别人提“金玉良缘”。如与薛蟠发生口角,因提“金玉”之论,“到房里哭了整整一夜”。又如红玉与贾芸的爱恋之事,她将红玉视为“奸淫狗盗之人”。有时甚至排斥到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如玉琴新编十首怀古诗,最后两首典出《西厢记》、《牡丹亭》。宝钗评论道:“前八首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两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不如另作两首为是。”这两个典可谓人人皆知,她却故作不解,其“矫揉造作”之态显现无余。此论不仅黛玉、探春反对,连李纨也不以为然。可见在爱情的态度上,宝钗比年轻守寡,心如死灰的李纨还要保守。

宝钗毕竟是一位少女,如果说她不为情动,那是不现实的。如对“金玉良缘”之论,在三十二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劝宝玉时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理也……”刚说了半句就咽住,红着脸,低下头来;元春省亲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

意思,而宝玉要看时,她却毫无推委之意,甚至露出白白的膀子,也不在意,由此所见她还是在意宝玉的。直到最后偷梁换柱许配给宝玉,她“明知其事,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事已至此,不肯多言。”可见宝钗虚假到何等程度,也可见其城府之深。
宝钗的另一特色,就是“装愚”。装愚是为了遮盖真实。
机关算尽太聪明——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只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鸟中凤凰生不逢时正值末世,
人家只知道夸赞她一生的干才;
谁想到遭遇的是听从、冷淡、休弃,
哭返金陵的结局更加使人悲哀。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
家亡人散各奔腾。
耍尽了尖心眼儿真是太聪明,
算来算去反断送了你的性命!
生前使碎了心,
死后落得个白机灵。
原指望家庭富贵人安宁;
终不免家破人亡各自奔前程。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尽。
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
终难定!
半辈子提心吊胆,枉费了心机,
好比半夜三更梦,飘飘悠悠一场空。
忽喇喇一声响,好比那高楼大厦倾,
昏惨惨天地暗,好比那灯火将灭油耗尽。
呀!
一场欢喜变悲辛。
可叹人间事,
贫富兴衰真难定!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的重要性,仅次于宝黛钗,作者对她有褒有贬;读者对她的爱恨掺半。她是一个性格生动,意蕴深厚的艺术典型。
一、爽朗、泼辣。
二、精明、干练。冷子兴说:她“心机又极深细,竟是男人万不及一的。”(二回)周瑞家说,她“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六回)贾府中女子,无人可比,即便“须眉男子”,也难望项脊。




2005-11-09 23:13 回复

qq46410
73位粉丝 4楼




三、骄矜好强。“本性好强,不肯落人褒
贬”。“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十 三回)
四、“毒设相思局”,不动声色将好色的贾 瑞置于死地;杀害尤二姐,其手段更 胜一筹。
(宁国府总管赖升):“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十四回)

风流灵巧招人怨--晴雯
《红楼梦》里所有的丫头,最惹人同情与喜爱的是晴雯。
晴雯“心比天高”,却“身为下贱”。十岁时卖给贾府大管家赖大,赖大妈把她作为礼品“孝敬”贾母,贾母又把她当玩物一样“赏”给宝玉,成了怡红院的大丫头。
晴雯身份虽极卑贱,人品却极出众,她是位美丽

而灵巧的姑娘。“若论这些丫头,总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而“勇晴雯病补孔雀裘”表现其能干、灵巧。因而成使她成为大观园的“富贵闲人”,尽情享受小姐似的生活,更使她心高气傲,锋芒毕露。她对袭人的嘲讽,不是嫉妒,而是对她那种媚主求荣的卑劣品质。如“我们”,“撕扇”等,是晴雯为人格、尊严,争取人的平等,是一种叛逆性格的集中表现。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法社会里,她的心性和身份极不相称,最后受王夫人的帮凶王善保家的诽谤,被诬为“妖精”,逐出大观园。自尊心极强的晴雯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一病而亡。“一盆才抽出嫩箭来的兰花”就这样被封建的“体统”揉碎了。
又副十二册判词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枉自温柔和顺——袭人
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头,性情温顺、工于心计,是尽心竭力地要做一个好奴才的典型。
“心地纯良,克尽职任”,侍侯谁,心中只有谁。
“温柔和顺”,宝玉与晴雯发生口角,宝玉恼羞成怒,要赶晴雯出去,但受到晴雯无情嘲弄的袭人,却跪地为其求情。

工于心计:
“宁当富家奴才,不做穷苦的自由人。”这是袭人的处世哲学。(其母兄要赎她回家,她断然拒绝,而对宝玉又佯装要回家。借此向宝玉提三项要求:一不许说“化灰化烟”之类的疯话;二要读书上进,依顺父母教诲;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欲置宝玉于礼教规矩之中。)


三十二回,听到宝玉对黛玉的肺腑之言。袭人惊畏交加,从而她成宝黛爱情的破坏者(可恨处),宝玉挨打后,她提议宝玉搬出大观园。
晴雯之死。袭人有很大的罪责。(七十七回)
“花袭人有始有终”一回颇讽刺意味。宝玉出家后袭人嫁给琪官,还曾接济过落难的宝玉宝钗夫妇。
这样一个“有始有终”的奴才,真是既可恨,又可怜。
五、《红楼梦》的艺术与价值
一、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世情小说,同是写男女爱情,而《红楼》却在孔孟之道的一心一性之中楔进了一个“情”字。一般才子佳人小说重“才色”,而《红楼》的择偶重才、色、情,是过去小说从来没有表现的,是一种叛逆。(“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


二、写实的典范。
遵重生活的真实,遵循生活的逻辑规律。“叙述借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所重的现实,就是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灭,是美好在丑陋压迫下的败亡。一座贾府,善善恶恶,各色人纷呈并现,最后“落

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颇有点玉石俱焚的味道,这是决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能涵括的。

三、《红楼》在结构上宏律、完整和严密,超过了中国任何一部古典小说。
四、人物描写,是《红楼》取得惊人艺术成就的关键。《红楼》中写的人物,既突出其性格特点,又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五、《红楼》的语言。人物的对话多用口语,叙述语言则口语中熔进通俗的文言成分。其基本特色:准确、洗炼、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语言的风格跟作品艺术风格相一致。显得朴素自然、明快流畅,含蓄深厚。很少用夸张、华丽的词藻,而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犹如家常絮语,却在普通中寓深刻,于平淡中见神奇。

对封建社会的全面批判
一、政治上的黑暗与腐败。
薛蟠、冯渊、贾雨村。
二、经济上的奢侈和衰败。
秦可卿出丧,元春省亲。
三、道德上的腐败和堕落。
“安富尊荣的尽多,远筹谋画者无一”(冷字兴)
贾赦、贾琏、贾蓉,老中青年都是好色之徒。
四、统治思想的腐朽与瓦解。
贾环告发,宝玉挨打;“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顽童闹学堂”——“读了书倒更坏了”。(宝钗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