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悦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与悦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实施,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也提出了新要求: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就此探讨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乐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196
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已经成为教师教学时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各种名言激励着我们走进阅读的海洋。新课标的实施更是对学生的阅读总量和各年级的阅读分量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充分保证阅读的质和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
题。教师应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鼓励学生愉悦读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与语文学习兴趣。
2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强调“自主”这两个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求知,主动探究,自主理解,独立思考,自主寻求阅读合作伙伴。学生阅读取得的收获大小直接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相关。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虽然也在读书,但是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自主阅读能力没得到提升。因此,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1 培养学生的自读兴趣,激发学生“悦读”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好的兴趣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动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只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篇好的文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所教学生现有的阅读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阅读,严重缺乏主动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实做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对阅读内容和质量严格把关,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鉴赏,学会审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个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笔者在实践中并没有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
同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在学生中开展了自主阅读活动,使学生的阅读有计划、有目标地实现。这种根据学生自身需要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点滴训练,一次次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悦读”的好习惯。
2.2 巧设阅读提问,激发学生的“悦读”好奇心
好的疑问是学生思维的源泉。在指导学生阅读前,教师必须设置一些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强烈需求。在指导学生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前,笔者提前为学生阅读设置了提问:你知道圆明园令人陶醉的美景来自哪里吗?你想知道这些美景变成了什么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力,这对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另外,教师在设置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怎样设置提问才更有价值,教师设置疑问可以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处、关键处、困惑处体现。例如:在讲解《小儿垂钓》前,笔者给学生提问:“路人借问遥招手”中到底是小孩在招手还是路人在招手?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并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关系,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对于实在难以解决的提问可以共同探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遇事比较好奇,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只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每次阅读的提问,就可以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以及活跃
思维的养成。
2.3 课内外阅读结合展开,激发学生“悦读”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学生的阅读必须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程监控,将好的语文阅读方法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设置阅读提问,正确引导小学生阅读课文,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掌握的知识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层次提出阅读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达到不同时期的阅读要求。因为,过深的要求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浅的要求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浮躁的情绪。
首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布置好自学内容与教材课文相关的材料。可以指导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到:读文章、查阅不认识的生字、思考文章的分层及分段、写出文章大意、划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对文中的懂得问题重点标注等。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自主阅读的相关历史背景,查阅并了解作者的相关介绍,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如此感人的文章的。
其次,课内检查并及时反馈。对于学生自主阅读的结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评价与检测。例如:对阅读文章中词语的解释、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句子的解释、对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总结等。对于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必须及时提出表扬。
最后,课后作业布置要延伸。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选择阅读内容时不
仅要注意与教材的紧密结合,更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阅读兴趣。
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加快,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这种不断现代化的趋势,必须教育学生养成多元化的阅读习惯。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图表阅读、视频阅读等形式的阅读。网络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优势,通过视频这种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悦读”欲望。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有益于学生语文课的学习。
2.4 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悦读”表达的内容
每篇文章作品都具有美的意境,这种美的意境很难用语言来表达,阅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创设出绝美意境展示给读者。这种意境美需要借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实现。丰富的想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和联想,在脑海中生成一幅生活的美景,从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手段来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例如:对于《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或播放录像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感知。这种声情并茂的引导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文章的特定环境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由学生自己想象而开启的生活美景,远比任何文字所打开的范围更加广阔,形象感更加丰富。学生在这种强烈的情感的熏陶下,所体会到的美感、情景、生活感悟是通过阅读感知到的。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阅读兴趣,更能提高的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看书、识字、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