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病人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及护理指导意见(最新版)

病人早期预警评分评估及护理指导意见(最新版)

早期预警评分评估与护理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患者在出现急性病情变化之前会发生潜在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及意识水平等,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在疾病恶化早期,采用早期预警评估系统监测评估能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可为病情恶化提供预防措施,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1997年由英国Morgan等首先提出,是一种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评分系统,通过对患者各项生理参数(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进行观察并赋值,将所有参数评分相加得到EWS评分,根据事先规定的触发值,有效地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

经过不断改良,临床使用较多的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

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2001年Subbe等对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良,并命名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一种用于急诊急救系统和ICU患者评估病情、预测危险分层的方法。

2.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2012年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在MEWS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并命名为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 在MEWS基础上,对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做出调整,并增加是否氧疗和血氧饱和度评分。

将其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识别危重病患者、持续监测病情变化的工具。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1)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1)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1)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危重病人的抢救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能够及时识别出危重病人。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助危重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一、常见的危重病人病情表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常常是突然发生的,且危急程度较高,因此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把握疾病发展的能力。

常见的危重病人病情表现如下:1.呛咳喉咙痛;2.心脏疼痛;3.呼吸困难;4.意识状态异常;5.持续高热;6.津液减少、四肢厥冷;7.恶心、呕吐、腹泻等。

二、早期识别危重病人的方法对于危重病人的识别,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生命体征观察包括血压、呼吸频率、脉率、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检查,若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则需要进一步关注其病情发展。

2.病历和症状分析及时了解病人的病史、用药史等资料,并结合他们的症状进行分析,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危重病人识别。

3.观察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是评估危重病人病情的重要指标,若病人意识障碍,及时进行床边神经系统检查非常必要。

三、危重病人救治及管理在识别出危重病人后,医护人员需要尽快进行治疗。

以下是危重病人救治和管理的一些细节:1.保护生命体征平稳包括输液、氧疗、循环支持等治疗措施,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夜间严密观察由于夜间病人的活动较少,唤醒次数也较少,因此夜间需要严密监测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若病情出现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3.营养支持危重病人通常没有胃口,不能正常进食,需要通过管路营养的方式进行支持,保证病人体内营养供给,促进机体恢复。

4.护理清洁危重病人脆弱,容易感染,因此需要制定周密的清洁护理,并掌握合理的卫生防控措施。

总之,识别危重病人的早期病情、及早开始实施治疗与管理十分重要。

同时,在识别病人的过程中,也需要与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危重病人治疗的任务。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02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
识别危重病人的症状
意识障碍:病人 出现昏迷、嗜睡 等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费力,甚 至出现窒息
循环障碍:血压 下降、心率失常, 甚至心跳骤停
严重创伤:多发 性骨折、大出血 等严重创伤
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 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病人的思维 方式和行为习惯,改 善其心理状况,提高 应对能力。
及时处理心理危机: 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 题的病人,及时采取 心理干预措施,避免 病情恶化。
05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交接
转运前的准备工作
评估病人的病 情:确保病人 病情稳定,具 备转运条件。
通知接收医院: 提前通知接收 医院病人情况, 准备接收工作。
危重病人的早期 识别与评估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危 重 病 人 的 早 期 识 别
03 危 重 病 人 的 评 06 危 重 病 人 的 转 运 与 交 接
危重病人的家属沟通 与教育
01
添加章节标题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和心理测试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评估内容:关注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注意事项:尊重患者隐私,关注患者感受,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
家庭支持:评估家庭成员对患者 的支持程度和照顾能力
社交网络:评估患者是否有良好 的社交网络,以及是否有足够的 支持来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总结
• 作为临床基层医务人员,我们要细心、 耐心,及时发觉问题及时汇报医生, 在第一时间内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 脉通道,做好抢救准备。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6/26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0/26
高血压急症处理
• 适合用于伴有心绞痛或胸闷者。 3、安 定2.5毫克—5毫克口服,用于烦躁不 安者。
• (六)如我院不能治疗及时打120转院。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1/26
转院注意事项
• 送往医院时注意: 一、病人症状已基 本缓解。 二、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三、严重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四、 必要时吸氧。 五、保持静脉通道、。 六、途中严密监护患者神志、呼吸、 脉搏、心率、血压及并发症等病情改 变。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8/26
抢救
• 首先要马上通知医生,观察生命体征,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 氧。低血糖症抢救应快速增补高液体 浓度葡萄糖,快速更正血中低血糖。普 通静脉注射50%或25%葡萄糖液 20~40ml,视病情可重复使用,直至病人 神志转清,出汗遏制,心率变慢为止。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4/26
心脏病
• 2、表现异常。患者突然出现原因不明 体力下降,难以形容胸背疼、咽部异 物感、无原因牙疼、上腹不适或疼痛、 胃突然反酸或有严重烧灼感、脉搏细 弱跳动无规律、大汗淋漓、皮肤湿冷、 呼吸困难和神志不清等,即使患者无 心绞痛,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信号。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5/26
危重病人早期识别
2/26
• 药及阿托品等抢救药品,常规连续以 上30分钟,宣告患者进入临床死亡。 病情观察和抢救是护理危重病人关键, 心肺功效复苏,缺氧病人给氧,窒息 病人气道通畅、痰液吸引,出血部位 压迫止血,服毒病人洗胃等都对病人 预后及转归起决定性作用。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

收治标准和收治流程
收治标准:根据病情和医疗需求,确定危 重病人是否需要转运和收治
收治流程:联系接收医院,协调转运安排, 确保病人安全转运,及时接受治疗
收治后的评估和护理计划
评估内容:生命 体征、病情状况、 认知情况等
评估频率:根据 病情需要定期进 行评估
护理计划: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包括饮食、 用药、康复等方 面的指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 估
汇报人:XX
题 02 危 重 病 人 的 识 别 03 危 重 病 人 的 评 估 04 危 重 病 人 的 紧 急 处 理 05 危 重 病 人 的 护 理 和 监 测
06 危 重 病 人 的 转 运 和 收 治
并发症的识别
并发症的定义: 指疾病本身或 治疗过程中引 发的其他疾病
或症状
常见并发症: 感染、心血管 疾病、肺部感
染等
并发症的危害: 加重病情,影 响治疗,甚至
危及生命
并发症的预防 与控制:及时 发现、早期治 疗、加强护理
03
危重病人的评估
病史采集
采集内容:患者的既往病史、家 族病史、用药情况等
06
危重病人的转运和 收治
转运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转运风险 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通知接收医院和医生,确保接收方做好准备 确保转运路途中的安全和舒适
转运过程中的监测和急救措施
添加标题
监测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 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 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监测指标和监测频率
监测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监测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计划,确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如每小时、每2小时、每4小时等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1)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2)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3)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4)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 (5)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
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
41
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
APACHEⅡ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 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作为重症患者 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 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Ⅱ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B项:即年龄
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 ,分别评为0~6分。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需要初步诊断,判断出危 及生命的异常情况,
简单的处理,如输液、输 氧等,为下一步检查治疗争 取时间
如何能钓到鱼?
什么样的病人算是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存在威胁生命的高风险疾病 的病人
经过恰当的治疗有可能恢复
临终病人 消耗性疾病晚期病人
概述

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 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
是否需要气管插管? 什么时机?
3
概述
普通疾病的医学诊治模式:按一定的顺序来 进行
采集完整 病史
详细 查体
辅助 检查
诊断
治疗
治疗
诊断
概述
普通疾病的医学诊治模式:按一定的顺序来 进行
采集完整
详细
辅助
病史
查体
检查
不适合 危重病患者诊断
治疗
治疗
诊断
概述
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与病情评估PPT课件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与病情评估PPT课件

意识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清醒、嗜睡、昏睡、 昏迷等,可以判断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状态。
皮肤黏膜观察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 度、弹性以及有无出血点 、瘀斑等,可以了解患者 的循环功能和营养状况。
系统评估方法
呼吸系统评估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 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发 绀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呼 吸功能。
病情变化时
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评 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 措施。
定期检查时
对于住院患者,应定期进行病情评 估,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干预。
评估内容的确定
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心率、呼吸 、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命
状态。
器官功能
评估患者各器官的功能 状态,如心、肺、肝、 肾等,以了解病情对器
官功能的影响。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 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评估结果的应用
制定治疗方案
预测病情发展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 者病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1
02
根据评估结果,预测患者病 情的可能发展趋势,以便提
前做好干预准备。
03
04
调整护理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患者的 护理措施,如加强病情观察
MRI检查
03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如 脑梗死、脑出血、脊髓病变等。
超声检查
04
可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心功能不全、腹部脏器 病变等,对于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评估具有
重要意义。
05
病情评估的注意事项
评估时机的选择
急诊接诊时
对于急诊患者,应在接诊时立即 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病情的严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V1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V1

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V1危重病人是指生命体征异常、需要立即干预的病人。

对于严重疾病的评估和对危重病人的识别,是医疗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

下面,我们来看看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

一、识别1.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危重病人意识改变的表现非常明显,比如瞳孔扩大、眼球转动缓慢、朦胧状态、昏迷等症状。

当发现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所改变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2.查看病人的血压变化血压变化是危重病人重要的表现之一,高血压、低血压、脉搏弱、脉搏快等不正常的状态都需要及时处理。

3.观察病人的呼吸和心跳呼吸和心跳的突然变化常常预示着病人的情况不太妙。

当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急促、浅表、心跳缓慢、昏迷等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尽快救治病人。

4.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身体状况的改变也是危重病人的重要表现。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出现的各种异常症状,如出汗、面色发紫、皮肤干燥、体温高低不正常等等,这些都需要及时处理。

二、评估对于危重病人的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帮助医疗工作者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救治方案。

1.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基于病人的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疾病发展的速度。

需要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2.评估病人的病因评估病人的病因有助于医疗工作者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病人患上肺炎,按照肺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就可以更为有效地缓解病情。

3.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评估病人的身体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这包括查看身高、体重、BMI等身体指标,还需要排除病人是否存在其他的慢性病,并且确定病人的影响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等。

以上便是危重病人的识别和评估,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需要掌握这些知识,以便及时地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方案。

同时,也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了解其过往病史和家族病史,以便更为科学的进行评估和治疗工作。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

根据病情采 取相应的救 治措施。
救治中继续观 察病情变化、 重复评估和更 改救治效果。
ICU评分系统
➢ 量化,公平 ➢ 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 评价不同单位之间的治疗效果 ➢ 评价临床研究中不同组别的病情危重程度 ➢ 评价新药及新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 质量控制,资源分配
常用评分系统
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病因 原 发:缺血,心律失常,瓣膜病变,心肌病变,心包填塞; 继 发:药物,缺氧,电解质紊乱,贫血,感染等; 看 外周灌注下降,失血,少尿,神志改变等; 听 心脏杂音; 感觉 脉搏节律,奇脉等;
危重患者的初始评估及早期治疗
第一步
基础生命体征
回顾第一步 病历记录
– 心率,心律
– 查体记录
当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危及生命时,首先“对症” 迅速控制病情进展、保护器官功能,从而为更有效的对 “因”治疗赢得时机、创造条件。
“降阶梯”思维必须遵循的流程
评估
判断
抢救
再评估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如有生命危险, 立即开始抢救。
最重要的是评 估病情严重程 度。无论是否 能即刻做出临 床的诊断。
✓ 血气分析:动脉
或者静脉
第二步
• 血常规,生化 • 胸片
✓ 快速血乳酸 ✓ ScvO2
• 心电图 • 微生物检查
✓ 血糖
创伤病人的“致命三联症”
低体温 酸中毒 凝血障碍 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乳酸升高是危重症的 信号。
第一步
治疗
回顾第一步
与上述(检查检验)步骤同 时进行
完善治疗,评价反应,回顾病情 趋势
不足: 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 对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

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病情评估

跨区域、跨种族 人群的适用性
本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不 同区域和种族的人群,还需 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THANK YOU.
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模型进行病情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评估方法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
炎症反应蛋白,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对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在细菌感染时升高,病毒感染时不升高,对鉴别感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病情评估体系的建立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病情评估体系,有 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干预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和死亡率。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研究样本量较小
由于本研究仅纳入了500名 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可 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
贫血往往提示出血或营养不良;
血生化
血生化异常往往提示电解质紊乱、酸碱失 衡。
03
病情评估方法
重症病情评估量表
简化的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系统:包括急性生 理学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状 况评分,能够较全面评估危重病患 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04
早期识别与病情评估在临床的应用
在急诊科的应用
1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接待和治 疗急危重症患者。
2
早期识别和评估患者的病情,能够及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精选全文完整版

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精选全文完整版
次日9:00患者由两名家属共同搀扶解小便的过程中晕倒,咯血两次,约400ml,呈暗红色,患者意识模糊,心律80次∕分,呼吸:33次∕分,血压158∕61mmHg。
胃镜检查:1.食管静脉曲张(重度)2.胃底静脉曲张(重度)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窦、体)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
3分
案例 × × ,68岁,女,1.肝硬化 2.门静脉高压 3.脾大,生命体征平稳,二级护理,等待辅助检查结果后作进一步治疗安排。 23:00患者告知医生痰中带血丝,医生查看后嘱观察。夜间患者多次诉不适无法入睡,遵医嘱予地西泮口服后间断入睡。
危重病人是指存在威胁生命的高风险疾病、经过恰当的治疗有可能恢复的病人,临终病人、消耗性疾病晚期的病人不属于危重病人!
运用评估工具将识别指标量化有助于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呼吸是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指标!
关注患者主诉与重要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并注意病史、常见并发症与临床症状的结合!
先“救人”,再“治病”,先“开枪”,再“瞄准”!
处理危重病人时采用“降阶梯思维模式”,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威胁生命的主要矛盾!
记住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的五项首要基本急救措施:体位、气道、给氧、静脉通路、保持水电酸碱平衡!
谢谢
THANK YOU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
注意病史、常见并发症与临床症状的结合!
04
早期危重病人的初步处理
但暂不诊断
但暂不对因
但暂不治病
判断
对症
救命
先“救人”,再“治病“,C(Cardiopalmus):心悸
端坐体位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C(Coma):昏迷
开放气道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从看似低危的患者中识别出潜在的高危患者
一般患者与危重患者病情观察的内容与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诊断?
——患者需要哪种级别的护理?
——需要立即进行哪些干预治疗?
严重全身性感染与感染性休克
SIRS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非特异性损伤引 起的临床反应, 满足 2条标准:
T > 38C or < 36C HR > 90 bpm
RR > 20 bpm WCC > 12,000/mm3
的重要现象 发现和干预越早,预后越好 不要盲目应用升压药物
意识障碍
意识水平下降: 嗜睡、昏睡、昏迷。 意识混乱: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所谓“闹
(烦躁)”的病人。 有时 “烦躁”可以是严重疾病的唯一表现 原因是皮层功能紊乱,多数是全身性疾病所
致。
意识障碍——烦躁
尿潴留 缺氧 休克 心力衰竭 颅内压增高 濒死前征兆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低血容量 休克复苏指南(2007)编写工作小组:低血容 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
病例3-病史很重要
32岁男性,肥胖,既往史不祥 腹痛,左下肢麻痛无力一天 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左下肢皮温低,足
背动脉搏动弱 ——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抗凝、改善循环治疗 症状缓解不明显,呼叫上级
腹胀—不令人注意的症状
“气胀”:为胃肠功能衰竭,,为肠麻痹,叩 诊呈鼓音,或称假性肠梗阻,多脏器功能衰 竭的一部分
“水胀”:是腹腔积液,有移动性浊音,常见 于坏死性胰腺炎, 宫外孕,腹膜炎等
胃肠功能衰竭,是比呼吸循环衰竭更难 处理的危重症
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
高龄病人(>80岁),初来时病情并不严重, 但逐步进展,最后死亡
如初诊时可能仅是肺部感染,但随之心力衰 竭、呼吸衰竭或肾功能衰竭、接踵而来
重视高龄病人
最基本的急救首要措施
体位——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 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建立静脉通路——应通畅可靠 纠正水电酸硷失衡——酌情静脉输液
病例1-感染
一个被收入急诊室的有意识改变的 80 岁患 者,过去 2 天有咳嗽咳痰症状 BP80/50mmHg,HR 120 次/分,T 39℃, R30次/分,5L/min鼻导管吸氧下, SpO2:92%
进一步检查
血压204/120 反复询问病史:先背痛后腹痛,剧痛,大汗 四肢脉搏不对称 诊断?
急诊CT
胸腹部增强CT:夹层自降主一直撕裂到双 侧髂主动脉,左髂主不显影(这就是诊断左 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一侧肾主完全 不显影,另一侧肾主部分显影
诊断明确: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轻化趋 势
全面检查,查明原因
生命体征、血气、SpO2
可用适量镇静剂(不可盲目 使用)
意识障碍
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意识水平下降—— 存在系统严重的疾病
由于神经疾病造成的意识改变,要经常检查 瞳孔的变化
抽搐
危重症状 不能控制者几乎均死亡 绝大多数病因危重,例外:如低钙血症、癔
病等 青少年不明原因抽搐高度怀疑中毒
气道问题
气道梗阻病人可以没有喘鸣,尤其是严重病 例
血氧饱和度正常也不能除外气道损伤 高碳酸血症和意识水平下降—代偿机制衰竭 气道梗阻的病人心率下降—心跳呼吸即将停

脉搏氧饱和度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接近 60
90%
< 50
80%
< 40
70%
极低氧饱和度( <70% )——濒死
血压与循环
低血压是休克较晚出现的临床表现 评估组织灌注
小结
一份预防方,胜过百份药 患者极少会出现突然恶化 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前提下问病史和全面体检 重视呼吸急促、尿量减少 烦躁病人、高龄病人
病情稳定前 不要离开!
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识别危重病人
临床首要工作 在第一时间识别判断轻、中、危程度 早识别、早重视,早抢救,早告知 提高抢救存活率,减少医疗纠纷
危重病人
存在威胁生命的高风险疾病的病人 经过恰当的治疗有可能恢复 除外临终病人和消耗性疾病晚期病人
正确识别危重病人
大多数经初始观察就可确定
由“I先CU开工枪作再思瞄准路”到移动靶向射击… …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正常范围内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可能是 恶化的早期征兆
症状缺乏特异性:细菌感染(SIRS) 生理异常可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量化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 :动态监测
三条界限
1
2
3
即死? 非即死?
致命? 非致命?
器质性? 功能性?
意识水平、末梢循环、尿量、酸中毒 判断休克原因
心率、中心静脉压、外周循环
休克—临床表现
四肢冰冷(血管收缩)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动过速 呼吸频率(低灌注时加快)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压 尿量减少 意识状态恶化
灌注不足更 为严重
休克
是常见危急重症 定义 少尿(尿量<0.5ml/kg/h >2h)是低灌注
部分病人,貌似“轻症”,进展迅速,最后 死亡,称为“潜在的危重病” —“走着来的, 躺着到太平间的”,为纠纷高发人群
难点——从貌似低危的患者中拣出高危患者
急危重症的专业特点
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 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 尽快实施目标治疗 注重器官功能,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濒死—立即心肺复苏
血压测不到或只 在某处听到一下,
如60/0
脉搏消失或极微弱
濒死
呼吸慢而不规则、 双吸气、长吸气 及淹气样呼吸
瞳孔散大、居中 及对光反应消失
www,
致命——几大生命体征
呼吸
氧饱和度
血压
尿量
致命
意识Βιβλιοθήκη 心率呼吸—2/3危重病人存在呼吸异常
最敏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最紧急—窒息、张力性气胸 最常见—端坐呼吸 最复杂—ARDS 最隐蔽—肺栓塞、心包积液、神经肌肉病
or < 4,000/mm3 or > 10%杆状核
SIRS及可疑或 全身性感染 明确的感染 伴器官衰竭
顽固性低血压
SIRS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感染性休克6小时内复苏目标
测定血清乳酸水平 应用抗生素前留取血培养 1小时内应用抗生素 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 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 尿量:≥0.5 ml/kg/h 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分别≥70%
呼吸困难
频率>30次/分或<8次/分 半句话都不能说完 激惹,意识模糊或昏迷 紫绀或脉搏氧饱和度<90% 在进行治疗但病情持续恶化
呼吸困难
呼吸明显增快是病情严重的很好指标 明显的氧饱和度降低是通气不足较晚才出现
的征象
没有呼吸衰竭时呼吸增快可能是由于代谢性 酸中毒引起
呼吸频率降低提示呼吸即将停止
病例2-限制性复苏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 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心动过速, 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 100mmHg 以上, 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推荐的治疗手段是什么?
限制性复苏
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病人,早 期采用控制性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以保证重要脏器的基本灌 注,并尽快止血;出血控制后再进行 积极容量复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