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糖测定

合集下载

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测定

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测定

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测定一、目的通过对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测定,初步掌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和仪器使用技术。

二、原理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本实验采用蒽酮比色法。

在强酸条件下,蒽酮与可溶性糖(包括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作用生成蓝绿色糖醛衍生物,该蓝绿色颜色深浅与含糖量成正比,可在625nm下进行比色测定。

三、仪器用具和试剂仪器用具:分光光度计、试管、移液管、离心机等。

试剂:蒽酮:100mg蒽酮溶于50ml浓H2S04(化学纯)中,当天配制当天使用。

蔗糖标准液(1mg/ml已配制好):精确称取0.1000g蔗糖(分析纯),在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定容至100ml,加2-3滴浓H2S04,该溶液可长期保存。

四、测定方法1.样品处理方法:将水样放入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2min后,准确吸取1ml作为待测样品,每个样品重复一次。

若是植物样品,则取干粉末样品0.05~0.1g左右, 放入塑料小试管中,加6-8ml蒸馏水,在沸水浴中煮沸20分钟,取出冷却,35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重复提取2次,收集上清,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作为待测样品,每个样品重复一次。

2.标准曲线的配制:准确吸取1mg/ml的蔗糖标准液5ml,加水定容量50ml,得到浓度为0.1mg/ml蔗糖同时取待测液1.0ml,加蒽酮4.0ml,在40℃水浴中显色10-15分钟。

(注:各管在加入蒽酮试剂时要迅速,加完后用力振荡1-2分钟。

)3.1 Cary分光光度计:打开分光光度计,机器预热5-10分钟:打开计算机,双击Carywin进入Cary软件包主菜单;双击Concentration图标,进入操作界面,单击Setup进行参数设置:仪器参数:分析波长:625nm; 狭缝:2.0nm; 丫轴读值:Abs标准曲线参数:浓度单位:mg/ml;个数:6; 浓度值:将计算所得值填入;待测样品参数:个数:20(多设,预防不够)设置完毕,单击OK,退出Setup,当右侧出现红色625nm,则表明仪器已准备好。

(整理)可溶性糖测定.

(整理)可溶性糖测定.

引言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和双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植物,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

因此,可溶性糖的定量研究对植物的品质育种、储藏、加工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溶性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块和种子中,是人体热量的最最主要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本文重点介绍蒽酮比色法、铜还原碘量法、费林试剂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及连续流动法这几种实验如何定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1 蒽酮比色法1.1 原理糖在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糠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绿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

在625 nm波长下的OD值与糖含量成正比。

由于蒽酮试剂与糖反应的呈色强度随时间变化,故必须在反应后立即在同一时间内比色。

1.2 仪器与材料1.2.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炉,铝锅,电子天平,20ml刻度试管,刻度吸管5ml 1支、1ml 2支,漏斗。

1.2.2实验试剂(1)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取分析纯蒽酮1g,溶于50ml乙酸乙酯中,贮于棕色瓶中,在黑暗中可保存数星期,如有结晶析出,可微热溶解。

(2)浓硫酸(比重1.84)。

1.2.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

1.3 实验方法1.3.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1支,从0~10分别编号,按表24-1加入溶液和水。

然后按顺序向试管内加入1ml 9%苯酚溶液,摇匀,再从管液正面快速加入5ml浓硫酸,摇匀。

比色液总体积为8ml,在恒温下放置30min,显色。

然后以空白为参比,在485nm 波长下比色测定,以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直线方程。

按表1加入标准的蔗糖溶液,然后按顺序向试管中加入0.5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5ml浓硫酸,充分振荡,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逐管均准确保温1min,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空白作参比,在63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光密度为纵坐标,以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线性方程。

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显色法、比色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1. 显色法:显色法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可溶性糖发生反应,产生有色产物来测定糖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试剂有硝酸铜和菲林试剂。

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硝酸铜溶液混合,加热沸腾,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用氨水中和。

3)将中和后的溶液与菲林试剂混合,加热沸腾,产生显色反应。

4)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可溶性糖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2. 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有色产物,并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色,从而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试剂有邻苯二酚、菲林试剂和磷酸重铈。

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使其发生特定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2)根据反应产物的颜色强度,与标准溶液的颜色强度进行比较,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通过利用可溶性糖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测定电流、电势或电导率的变化来确定糖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极谱法和电导法。

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电解质溶液混合,形成电解质溶液。

2)将电解质溶液置于电极中,测量电流、电势或电导率的变化。

3)根据电流、电势或电导率的变化,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浓度。

4. 色谱法:色谱法是通过使用色谱柱将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分离,并通过检测分离后的峰面积或浓度来测定糖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技术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步骤:1)将待测样品溶解,注入色谱柱。

2)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和流速,使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分离。

3)通过检测分离后的峰面积或浓度,计算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总结: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有显色法、比色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等等。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可溶性糖测量方法

可溶性糖测量方法

实验 12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在作物的碳素营养中,作为营养物质主要是指可溶性糖和淀粉。

它们在营养中的作用主要有:合成纤维素组成细胞壁;转化并组成其他有机物如核苷酸、核酸等;分解产物是其他许多有机物合成的原料,如糖在呼吸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可作为 NH 3 的受体而转化为氨基酸;糖类作为呼吸基质,为作物的各种合成过程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由于碳水化合物具有这些重要的作用,所以是营养中最基本的物质,也是需要量最多的一类。

Ⅰ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一、原理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测定。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与己糖含量,而且可以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不然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

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 620 nm ,故在此波长下进行比色。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任何植物鲜样或干样。

(二)试剂1. 80 %乙醇。

2. 葡萄糖标准溶液( 100 μg/mL ):准确称取 100 mg 分析纯无水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 100 mL ,使用时再稀释 10 倍( 100 μg/mL )。

可溶性糖测定

可溶性糖测定

可溶性糖测定1、费林试剂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分析纯)34.6 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过滤,贮于棕色瓶内。

2、费林试剂乙称取氢氧化钠50g和酒石酸钾钠(KNaC4O6H4·4H2O,分析纯)173g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用石棉垫漏斗抽滤。

3、亚甲基蓝溶液称取1g亚甲基蓝(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

4、酚酞指示剂称取酚酞(C20H14O4)1g,溶于95%酒精90ml,再加蒸馏水10ml装入滴瓶内。

5、20—30%NaOH 用粗天平称取NaOH20—30g,溶于100ml蒸馏水中6、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000g葡萄糖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浓HCl(分析纯)0.5ml,加水至1000ml。

即为2mg\ml转化糖标准溶液,可保存3—4个月。

7、费林试剂的标定取费林试剂甲、乙各5ml混合液于100ml三角瓶中,置500W电炉上加热,使其在2min左右沸腾,准确煮沸2min,此时不离开电炉,立即加入0.5%亚甲基蓝指示剂6滴,并继续以每4—5s的滴速滴加标准糖液,直至溶液蓝色褪尽为终点。

用准确滴定标准糖液的毫升数乘以标准糖液浓度(2mg\ml),即得10ml费林试剂所相当的糖的毫克数。

8、样品预处理取待测枣样品适量,去核,切块,60℃恒温箱烘干,磨碎。

称取20g 样品加入160ml水,充分混合为匀浆,双层纱布过滤至烧杯中。

9、还原糖测定用吸管取45ml待测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定溶,摇匀。

取费林试剂甲、乙各5ml加入100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5ml,加热至沸,加2—3滴1%亚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测液滴定至蓝色泡沫全部褪去,呈现红色,记录待测液消耗毫升数。

待测液单糖含量(%)=滴定标准糖液的毫升数×4÷待测液滴定的毫升数10、可溶性总糖测定吸取待测液45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20—30ml,再加浓HCl 3ml,在80±2℃水浴加热10min,放入冷水槽中冷却后,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20—30%NaOH溶液中和,用稀酸和稀碱调节至微红色,用水定溶。

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原理:可溶性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羟甲基糠醛,其与蒽酮生黄绿或蓝绿的糠醛衍生物,该物质在630nm(620)处有最大吸收峰,其浓度与可溶性糖的含量成正比。

试验用品: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1mL,2mL,5mL 移液管各一支、容量瓶(根据需稀释倍数选择25或50mL)、10mL 刻度试管或离心管、试管架(别用胶的)、指型管(大一点的便于震荡混匀液体)、漏斗、滤纸、洗瓶试验药品:蒽酮、乙酸乙酯、分析纯蔗糖、浓硫酸(优级纯或分析纯)、蒸馏水试验样品:玉米叶(干样)标液及标曲配制:蒽酮-乙酸乙酯试剂:称取分析纯蒽酮1g溶于50mL乙酸乙酯中,贮于棕色瓶,至于黑暗中保存,如有结晶析出可加热溶解。

1%蔗糖标准液:精确称取1.000g分析纯蔗糖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0.5mL浓硫酸,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100mg/L蔗糖标准液:精确吸取1%蔗糖标准液1mL,加入1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

标曲:项目管号0 1 2 3 4 5各管中蔗糖含量(ug) 0 20 40 60 80 100 100mg/L蔗糖液(ml)0.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ml) 2.0 1.8 1.6 1.4 1.2 1.0 蒽酮乙酸乙酯试剂(ml)0.5 0.5 0.5 0.5 0.5 0.5浓硫酸(ml) 5 5 5 5 5 5 吸光度A630样品测定:称取0.05g样品于干燥的10mL刻度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后放入水浴锅内沸水浴30min,再过滤到50mL容量瓶内混匀。

取干燥的指型管分别加入1.5mL蒸馏水、0.5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0.5mL样品溶液和5mL浓硫酸快速震荡摇匀后冷至室温比色(摇匀后反应10min左右可放入冷水中冷却)。

结果计算:可溶性糖含量=Mx×V×D×100V1×W×103Mx:标准溶液查得的糖含量(ug)V :样品总体积(mL)V1:测定时的取用体积(mL)D :稀释倍数(mg)103:样品重量单位由mg换算成ug的倍数。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可溶性糖测定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食品、饮料、果汁等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可溶性糖是指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甜味程度,还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等方面。

目前常用的可溶性糖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是比色法。

这种方法基于可溶性糖分子与特定试剂的反应,生成具有一定颜色的复合物。

比色法最常用的试剂是菲龙试剂、安利试剂和硝酸铜试剂等。

测定步骤一般包括样品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和比色测定。

样品的准备通常是将食品或饮料样品经过适当处理后,将溶液通过滤纸滤除杂质。

试剂的配制则是根据给定的比例将试剂与溶剂混合。

比色测定时,则是将样品溶液和试剂溶液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测量其吸光度。

根据比色复合物的吸光度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即可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其次是光度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可溶性糖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的。

光度法需要使用专用的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测定步骤与比色法类似,首先是样品的准备和试剂的配制,然后将试剂与样品溶液混合,并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光度计中进行测量。

光度计会根据样品溶液对光的吸收情况,输出吸光度值。

根据吸光度与可溶性糖浓度的相关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最后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样品中可溶性糖与色谱柱中的填料分离,进而进行测定的。

测定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设置。

样品的制备一般涉及样品的提取和净化等过程。

提取过程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将可溶性糖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净化过程则是通过固相萃取等手段去除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设置则是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设置适当的流动相条件和检测波长。

测定时,样品溶液会经过自动进样器注入色谱柱,可溶性糖在柱中与填料相互作用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吸收峰面积或浓度,最终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植物生理学、食品科学、医学等。

通过对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植物的生理状态、食品的品质和加工工艺,以及人体血液中血糖的水平等。

因此,对可溶性糖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主要基于糖类的水解和还原性质。

在碱性环境中,糖类可以被碘化钾氧化,同时生成可滴定的碘。

通过测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可溶性糖的含量。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新鲜植物叶片、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乙醇、丙酮、酚酞指示剂、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容量瓶、滴定管等。

样品制备:将新鲜植物叶片剪成小段,称取一定质量,加入50 mL 80%乙醇,在80℃下加热10 min,然后过滤得到提取液。

蒸馏:将提取液倒入蒸馏瓶中,加入5 mL浓盐酸,蒸馏至100 mL。

萃取:向蒸馏液中加入10 mL丙酮,用力摇动后静置分层,弃去水层。

滴定:向丙酮层中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1 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和实验条件,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

称取样品时要保证叶片的质量和大小基本一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加入盐酸进行蒸馏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在萃取步骤中要保证丙酮完全覆盖水层,以确保糖类物质被完全萃取。

在滴定过程中要保证滴定管洁净,避免残留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每个样品需做至少3个平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通过对不同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的糖含量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植物生长环境、品种等因素造成的。

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操作细节,如称样量的控制、萃取时丙酮的使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实验操作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可溶性糖的测定

可溶性糖的测定

实验1 可溶性糖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蒽酮比色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样品中的还原单糖及在本法测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还原单糖的蔗糖、麦芽糖和可部分水解为葡萄糖的淀粉。

蒽酮比色法是测定样品中总糖量的一个灵敏、快速、简便的方法。

其原理是糖类在较高温度下被硫酸作用脱水生成糠醛或糖醛衍生物后与蒽酮(C14H10O)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溶液含糖量在150μg /ml以内,与蒽酮反应生成的颜色深浅与糖量成正比。

蒽酮不仅能与单糖也能与双糖、糊精、淀粉等直接作用,样品不必经过水解。

三、实验器材1.试管(或具塞试管)2. 吸量管及试管架(1 ml、10 ml)3.沸水浴 4. 冰浴5.721型分光光度计6.蒽酮试剂称取100 mg蒽酮溶于100 ml 98%硫酸溶液(A.R)中,用时配制。

7.葡萄糖标准溶液(100 μg/ml)200 ml精确称取100 mg干燥葡萄糖,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8.样品溶液200 ml 可自选待测物制成样品溶液。

举例:称取500 g市售白薯(或淀粉),洗净切碎后用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磨成浆,4层纱布压滤、弃滤液溜渣,将渣放于烘箱内80~85℃烘干后,再用植物粉碎机(微型)研细,过筛,取100目筛下物为待测样品。

取样品在烘箱内105℃烘干,恒重后,精确称取1~5 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80 ml沸蒸馏水,放入沸水浴。

不时摇动,提取0.5 h。

取出立即过滤,残渣用沸蒸馏水反复洗涤并过滤,合并滤液。

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9.白薯。

四、实验步骤:每管加入葡萄糖标准液和水后立即混匀,迅速置于冰浴中,待各管都加入蒽酮试剂后,同时置于沸水浴中,准确加热7 min,立即取出置冰浴中迅速冷却。

待各管溶液达室温后,用1 cm厚度的比色皿,以第一管为空白,迅速测其余各管的光吸收值。

然后以第2~7管溶液含糖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OD620)为纵坐标,画出含糖量与OD620值的相关标准曲1要在冰浴条件下加入蒽酮,以防止发热,影响颜色反应。

可溶性糖的测定3

可溶性糖的测定3
3、操作步骤:
10、11、13、14、试管号0 1、2、3 4、5/ml标准蔗
0 0.2 0.4 0.6 0.8 1糖溶液(mL)
蒸馏水(mL) 2 1.8 1.6 1.4 1.2 1蔗糖浓度(µg) 0 20 40 60 80 100
按上述取样量取好后+加5mL蒽酮试剂(加蒽酮期间最好放在冷水中以使反应时间一致)?震荡?95?水浴10分钟?震荡?自来水中冷却至室温?630nm比色4、绘制标准曲线:在excel中以蔗糖终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作散点
可溶性糖的测定
可溶性糖的测定
一、标准曲线制作
1、标准蔗糖溶液(100µg/ml):标准称取0.5g烘干的分析纯无水蔗糖溶于水?
蒸馏水定容到50mL?取0.5mL?蒸馏水定容至50mL
2、蒽酮试剂: 84ml浓硫酸(比重1.84)+16mL蒸馏水冷却至不烫手,称取0.15g
蒽酮,溶解其中,贮于具塞棕色瓶中,当天配置当天用。
2、查标准曲线,计算蔗糖浓度
注意事项:
与硫酸含水量、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有关,所有控制好这些条件,最好一致
2图,并拟合直线,看其拟合度R越大越好
二、样品测定
1、称0.1g过100目筛的烘干样品—?10ml离心管中—?6—7ml蒸馏水—?100?水浴,30分钟—?4800转/分5分钟—?收集上清液—?加水6-7ml离心,如此重复提取3次,收集三次上清液于5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取待测液1.0ml—?加水1 ml—?加蒽酮5ml—?与标准曲线制作步骤同—?630nm下测,,,

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

因此,可溶性糖的定量讨论对果树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材及用具1.试材新奇或冷冻的植物材料2.仪器及试剂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锅、1000W调温电炉以及200mL、25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及50mL碱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试剂主要包括费林试剂及亚甲基蓝溶液等。

二、原理本试验的主要原理:在加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肯定量的费林试剂时,将费林试剂中的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稍过量的还原糖马上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

通过试验,学习并把握用费林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和方法。

三、方法步骤(一)试剂配制1.费林试剂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分析纯)34.6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过滤,贮于棕色瓶内。

2.费林试剂乙:称取氢氧化钠50g和酒石酸钾钠(KNaC4O6H44H2O,分析纯)138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用石棉垫漏斗抽滤。

3.转化糖标准溶液:称取9.5g蔗糖(分析纯)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6mol/L HCl(分析纯)10mL,加水至100mL。

在20~25℃下放置三天或在25℃保温24h,然后用水定容(此为酸化的1%转化糖液,可保存3~4个月)。

测定时,取1%转化糖液25.00mL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一滴,用1mol/L NaOH溶液中和后用水定容,即为1mg/mL转化糖标准溶液。

4.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5g亚甲基蓝(分析纯)溶于10mL水中。

5.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Zn(OAC)22H2O,分析纯]溶于水中,加冰乙酸3mL稀释至100mL。

现代农业分析与测试13可溶性糖的测定

现代农业分析与测试13可溶性糖的测定

二、还原糖的测定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 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的半缩醛 羟基的双糖都具有还原性。
根据糖分的还原性的测定方法叫还原糖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碱性铜盐法、 铁氰化钾法、碘量法、比色法及酶法等。
(一)碱性铜盐法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是由碱性酒石酸铜甲、 乙液组成。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酒石 酸钾钠等配成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还原 糖能将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中Cu2+→ Cu+ →Cu2O↓ 。根据此反应过程中定量方法不同, 碱性铜盐法分为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及蓝-爱农法等。
糖成分(干扰组分)尽量排除。
常用提取剂: 1、水(40-50℃) 2、70%-75%乙醇溶液
主要考虑:
1、提取液含糖量最好控制在0.5~3.5 mg/mL; 2、含脂肪样品,如乳酪、巧克力、蛋黄酱、调味品等,需先经脱脂后再用水
提取; 3、含有大量淀粉及糊精的食品,用水提取时,应避免糊精和淀粉的溶出(用
化性质等); 4、食品工业生产中重要控制参数和指标。
四、食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方法
直接法:根据糖类物质的理化性质作为分析原理 制定的各种分析方法。
间接法:根据已知食品的组成,扣除测定的水分、 蛋白质、粗脂肪、总灰分等含量以后,利用差减 法计算出来的,通常以总碳水化合物来表示。
直接法比间接法更基本更实际,主要包括:
界中含量均很少,大多通过酶法合成。属功能性成分。 淀粉广泛存在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籽粒、根茎和块茎中,
水果中以香蕉含量较高。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麸糠、麸皮等存在于组织中。
三、食品中糖类物质测定意义
1、食品中主要含量指标; 2、标志着食物的热量; 3、食品中的风味物质(质构、形态、口感、物

可溶性糖的测定

可溶性糖的测定

实验1 可溶性糖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蒽酮比色定糖法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糖是指样品中的还原单糖及在本法测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还原单糖的蔗糖、麦芽糖和可部分水解为葡萄糖的淀粉。

蒽酮比色法是测定样品中总糖量的一个灵敏、快速、简便的方法。

其原理是糖类在较高温度下被硫酸作用脱水生成糠醛或糖醛衍生物后与蒽酮(C14H10O)缩合成蓝色化合物。

溶液含糖量在150μg /ml以内,与蒽酮反应生成的颜色深浅与糖量成正比。

蒽酮不仅能与单糖也能与双糖、糊精、淀粉等直接作用,样品不必经过水解。

三、实验器材1.试管(或具塞试管)2. 吸量管及试管架(1 ml、10 ml)3.沸水浴 4. 冰浴5.721型分光光度计6.蒽酮试剂称取100 mg蒽酮溶于100 ml 98%硫酸溶液(A.R)中,用时配制。

7.葡萄糖标准溶液(100 μg/ml)200 ml精确称取100 mg干燥葡萄糖,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

8.样品溶液200 ml 可自选待测物制成样品溶液。

举例:称取500 g市售白薯(或淀粉),洗净切碎后用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磨成浆,4层纱布压滤、弃滤液溜渣,将渣放于烘箱内80~85℃烘干后,再用植物粉碎机(微型)研细,过筛,取100目筛下物为待测样品。

取样品在烘箱内105℃烘干,恒重后,精确称取1~5 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80 ml沸蒸馏水,放入沸水浴。

不时摇动,提取0.5 h。

取出立即过滤,残渣用沸蒸馏水反复洗涤并过滤,合并滤液。

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

9.白薯。

四、实验步骤:每管加入葡萄糖标准液和水后立即混匀,迅速置于冰浴中,待各管都加入蒽酮试剂后,同时置于沸水浴中,准确加热7 min,立即取出置冰浴中迅速冷却。

待各管溶液达室温后,用1 cm厚度的比色皿,以第一管为空白,迅速测其余各管的光吸收值。

然后以第2~7管溶液含糖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OD620)为纵坐标,画出含糖量与OD620值的相关标准曲1要在冰浴条件下加入蒽酮,以防止发热,影响颜色反应。

实验五可溶性总糖的测定(精)

实验五可溶性总糖的测定(精)

管号 1
葡萄糖 0
标准液 (ml)
蒸馏水 1
(ml)
葡萄糖 0
含量 (μg)
2
3
4
5
6
7
0.1 0.2 0.3 0.4 0.6 0.8
0.9 0.8 0.7 0.6 0.4 0.2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试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试剂4.0ml, 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0分钟取 出,用流水冷却,室温放置10分钟,在620nm 波长下比色。以标准葡萄糖含量作横坐标,以 吸光值作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三角瓶;大管;试管架; 漏斗;容量瓶;试管;水浴锅 2、试剂 葡萄糖标准液;浓硫酸; 蒽酮试剂:0.2g蒽酮溶于100mL浓硫酸中当日配制 使用。 3、材料 小麦
四、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大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
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一、目的
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强酸可使糖类脱水成糖醛,生成的糖醛或羟 甲基糖醛与蒽酮脱水缩合,形成糖醛的衍生物, 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在10 -100μg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 成正比。
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 0μ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 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 较合适。
2、植物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
将小麦剪碎至2mm以下,准确称取1克, 放入50三角瓶中,加沸水25ml,在水浴中加盖 煮沸10分钟,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在50ml容 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吸取提取液2ml置另一 5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定容不,摇匀测 定。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Part Four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 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准确称取样品, 保证测量精度
严格控制实验条 件,如温度、pH 值等
使用合适的提取 剂,充分提取可 溶性糖和可溶性 蛋白
测定过程中要避 免污染,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前必须穿 戴好防护服和护目 镜
实验前准备:确保实验器具干净、无 菌,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材料。
样品处理:将植物样品进行研磨、离 心,取上清液进行测定。
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记录吸光度值。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吸光度值 计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 染,确保试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Part Three
实验结果分析和应 用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Excel或类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和绘图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或不同组织之间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差异,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生物学意义 可靠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如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确定数据可靠性
结果呈现: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便于观察和分析
避免使用过期的试 剂和仪器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 理现场,确保安全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和饮食
实验误差控制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误差来源: 取样、试剂加 入、读数等环

误差控制措施: 准确称量、规 范操作、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

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图表绘 制、计算变异
系数等
数据可靠性分 析:置信区间、
误差范围等
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材料:植 物组织样品
试剂:乙醇、 酚酞、氢氧化 钠、硫酸铜、 双氧水、亚甲

可溶性糖测定

可溶性糖测定

可溶性糖测定
可溶性糖是指在水或其他溶液中能够被溶解的糖类物质,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少量
的多糖。

可溶性糖在生物体中起到了重要的营养供应和能量代谢作用,因此对于可溶性糖
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可溶性糖测定方法以及其原理。

1. 酚硫酸法
酚硫酸法是一种常见的可溶性糖测定方法,适用于各种单糖和双糖的测定。

其原理是
将样品加入到酚硫酸试液中,糖与试剂中的酚反应能够产生紫红色的复合物,根据复合物
的颜色深浅可以测定糖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样品干扰和部分糖类无法测定的缺点。

2. 酶法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的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色谱
柱对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检测柱後样品分离出来的不同组分的质量和相对浓度来确
定糖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测定精度高、可同时测定多种糖类等优点,但需要高精度设备和
技术人员,操作较为繁琐。

4. 紫外光度法
综上所述,各种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具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选择最适合
的方法进行研究。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可溶性糖测定是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测定食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可溶性糖是指在食品中可溶于水并能发挥甜味的一类糖类化合物,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

常用的可溶性糖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可溶性糖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的糖进行分离和检测。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热转化为液体状态,然后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

分离完成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出糖的吸收峰,根据峰的面积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的酶催化反应将可溶性糖转化为可以检测的产物。

常用的酶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蔗糖酶和果糖酶等。

首先,将食品样品与适当的缓冲液混合,加入酶催化剂后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等检测方法测定反应产物的含量,从而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红外光的特征吸收峰来鉴定和定量可溶性糖的含量。

首先,将食品样品制备成薄片或粉末,并放置在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定。

红外光谱仪会发射红外光,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谱进行测定。

通过与标准样品的比较,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以上是常用的可溶性糖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样品的性质、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和实验室的经验等因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方法可能会测得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比较不同样品或不同研究结果时需要谨慎处理。

另外,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储存条件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可溶性糖测定是食品分析中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提供不同角度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

无论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法还是红外光谱法,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和双糖,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植物,可溶性糖与酸的含量及其配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

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低糖中酸,风味淡,品质差。

因此,可溶性糖的定量研究对植物的品质育种、储藏、加工特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可溶性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块和种子中,是人体热量的最最主要来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本文重点介绍蒽酮比色法、铜还原碘量法、费林试剂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及连续流动法这几种实验如何定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

1 蒽酮比色法1.1 原理糖在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糠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绿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

在625 nm波长下的OD值与糖含量成正比。

由于蒽酮试剂与糖反应的呈色强度随时间变化,故必须在反应后立即在同一时间内比色。

1.2 仪器与材料1.2.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炉,铝锅,电子天平,20ml刻度试管,刻度吸管5ml 1支、1ml 2支,漏斗。

1.2.2实验试剂(1)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取分析纯蒽酮1g,溶于50ml乙酸乙酯中,贮于棕色瓶中,在黑暗中可保存数星期,如有结晶析出,可微热溶解。

(2)浓硫酸(比重1.84)。

1.2.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

1.3 实验方法1.3.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1支,从0~10分别编号,按表24-1加入溶液和水。

然后按顺序向试管内加入1ml 9%苯酚溶液,摇匀,再从管液正面快速加入5ml浓硫酸,摇匀。

比色液总体积为8ml,在恒温下放置30min,显色。

然后以空白为参比,在485nm 波长下比色测定,以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直线方程。

按表1加入标准的蔗糖溶液,然后按顺序向试管中加入0.5ml蒽酮乙酸乙酯试剂和5ml浓硫酸,充分振荡,立即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逐管均准确保温1min,取出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以空白作参比,在63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以光密度为纵坐标,以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线性方程。

1.3.2可溶性糖的提取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表面污物,剪碎混匀,称取0.10~0.30g,共3份,或干材料。

分别放入3支刻度试管中,加入5~10ml蒸馏水,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 (提取2次),提取液过滤入25ml容量瓶中,反复冲洗试管及残渣,定容至刻度。

1.3.3显色测定吸取样品提取液0.5ml于20ml刻度试管中(重复2次),加蒸馏水1.5ml,以下步骤与标准曲线测定相同,测定样品的光密度。

1.3.4结果计算可溶性糖含量(mg/g) = (从回归方程求得糖量/吸取样品液的体积)×提取液量×稀释倍数÷样品干重×10-62 铜还原碘量法2.1 原理试剂中的Cu2+与还原糖作用,生成氧化亚铜(Cu2O)沉淀。

加入H2SO4后,氧化亚铜溶解生成Cu+,试剂中的KIO3与KI在酸化的同是生成I2。

KIO3+5KI+3H2SO4→3K2SO4+3H2O+3I2,然后Cu+被I2氧化,2Cu++I2→2Cu+ + 2I-溶液中剩余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 I2→Na2S2O6 + 2NaI同时以水代替样试液做空白滴定,将空白与样品的滴定差值带入由滴定标准系列糖液计算的回归方程中,即可求得所求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

2.2 仪器与试剂2.2.1实验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 规定的至少三级水。

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铜试剂,盐酸溶液[c(HCl)=1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w[K4Fe (CN)6·H2O=15%]},硫酸锌溶液[w(ZnSO4·7H2O)6·H2O=30%],硫酸+草酸混合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硫代硫酸钠工作溶液[c(Na2S2O3)=0.005mol∕L],淀粉指示剂,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葡萄糖标准液。

2.2.2仪器和设备分析天平,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磁炉、可调温电炉或恒温水浴锅,25mL滴定管,(酸式、减式皆可),鼓风干燥箱。

2.3 实验方法2.3.1样品制备(1)新鲜样品: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洗净,把水吸干,用四分法取样,切碎,混匀,用组织捣碎机匀浆。

黄瓜,番茄等多汁蔬菜可直接制成匀浆。

其他样品蔬菜可称取切碎混匀的样品100.0g,加入100mL水制成匀浆,韭菜等水分较少的蔬菜可称取切碎混匀的样品100.0g,加入200mL水制成匀浆。

去相当于10g样品的匀浆,精确到0.01g,用水洗入100mL容量瓶(V1)中,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各1mL(如菜豆累高蛋白蔬菜可加入2mL)。

摇匀后定容,放置片刻,等沉淀分离后过滤备用。

(2)干制品:将样品至于63℃~67℃鼓风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0.5mm筛。

去1.00g~2.00g粉碎的样品防雨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湿润,用水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沸水浴加热10min,冷却后,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和硫酸锌溶液各1mL,摇匀后定容,过滤后备用。

(3)制品各种酱腌菜:去切碎混匀的样品100.0g,加入100mL水制成匀浆。

蔬菜罐头可直接制取匀浆,操作步骤同5.1。

番茄酱混匀后,可直接制取5.00g样品用水洗入100mL容量瓶同5.1操作。

蔬菜汁称取混匀的样品20.00g用水洗入100mL容量瓶同5.1操作。

2.3.2还原糖的鉴定(1)标准曲线的制作:用移液管吸取0、1.0、2.0、3.0、4.0、5.0mL的葡萄糖标准液与100mL锥形瓶中,或200mm×25mm的试管中,各加水至5.0mL,加入5mL的铜试剂,锥形瓶或试管口上加小漏斗,用相应的架子固定,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

取出后立即置于冷水中,冷却至25℃到30℃。

将加盖小漏斗更换为表面皿(不可摇动)。

加入2mL硫酸+草酸的混合液,立即摇动,使氢氧化亚铜完全溶解。

用硫代硫酸钠工作溶液滴定至浅黄绿色时,加入约0.5mL的淀粉指示剂,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以糖的含量(mg)为y,空白与糖液滴定差值为x,计算回归方程y=bx+a并计算出a和b的值。

标准曲线于没新配一次铜试剂和硫代硫酸钠储备液制备一次即可。

(2)试样还原糖的测定:根据不同样品中糖的含量,用移液管吸取5mL~10mL(V2)与50mL或100mL(V3)于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含糖量低的样品不作次稀释处理)。

从容量瓶中吸取5.00mL(V5)与锥形瓶或试管中,加入5.00mL的铜试剂。

以下按6.1.1标准曲线的制作步骤操作。

记录滴定值(V4)。

同时以水代替试样作空白(可不加热)。

将试样与空白滴定差值带入回归方程即可算出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

如试样与铜试剂加热反应后,砖红色氧化亚铜的含量较多看不到蓝色,则样品含糖量偏高,可酌情吸取1mL~4mL样液,加水至5.00mL测定。

滴定值应不少于标准曲线的最高点。

(3)试样可溶性总糖测定:用移液管吸取5mL~10mL与50mL或100mL于容量瓶中,加入1mL的盐酸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加入酚酞试剂1~2滴,用约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红色,再用稀盐酸调定红色刚刚消失,定容。

以下按还原糖步骤操作[1]。

2.3.3结果计算试样中可溶性总糖的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1计,单位以百分率(%)表示,计算式如下:W1=[a+b(V0-V4)×V1×V3]/V2×V5×m×10003 费林试剂法3.1 原理在沸热条件下,用还原糖溶液滴定一定量的费林试剂时将费林试剂中的二价铜还原为一价铜,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

3.2 仪器与试剂3.2.1仪器设备高速组织捣碎机,电热恒温水浴,1000W调温电炉,200ml,250ml容量瓶,250ml 锥形瓶,50ml碱式滴定管。

3.2.2实验试剂(1)费林试剂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分析纯)34.6g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过滤,贮于棕色瓶内。

(2)费林试剂乙:称取氢氧化钠50g和酒石酸钾钠(KNaC4O6H4·4H2O,分析纯)138g 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用石棉垫漏斗抽滤。

(3)转化糖标准溶液:称取9.5g蔗糖(分析纯)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6MHCl(分析纯)10ml,加水至100ml。

在20~25℃下放置三天或在25℃保温24h,然后用水定容(此为酸化的1%转化糖液,可保存3~4个月)。

测定时,取1%转化糖液25.00ml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一滴,用1MNaOH溶液中和后用水定容,即为1mg/ml转化糖标准溶液。

(4)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5g亚甲基蓝(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

(5)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Zn(OAC)2·2H2O,分析纯]溶于水中,加冰乙酸3ml,稀释至100ml。

(6)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分析纯]溶于水,稀释至100ml。

3.3 实验方法3.3.1样品提取液制备取待测样品适量,洗净,用不锈钢刀将可食部分切成适当小块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取样。

称取100g鲜样加入等重量的水,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成1:1匀浆,有些材料匀浆比例可适当调整,多汁果蔬类可直接捣浆。

称取匀浆25.0或50.0g(相当于样品12.5或25.0g)放入150ml烧杯中,含有机酸较多的材料加0.5~2.0g粉状CaCO3调至中性(广范试纸检试)。

用水将样液全部转入250ml容量瓶中,并调整体积约为200ml。

置80±2℃水浴保温30min,其间摇动数次,取出加入乙酸锌溶液及亚铁氰化钾溶液各2~5ml,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过滤备用。

3.3.2可溶性糖测定(1)费林试剂的标定:取费林试剂甲、乙各 5.00ml或在测定前先等体积混合后取10.00ml混合液于250ml锥形瓶中,放入玻璃珠4~5粒,先加入比预测(按6.2进行预测)仅少0.5ml的1mg/ml转化糖标准液。

将此混合液置1000W电炉上加热,使其在2min 左右沸腾,准确煮沸2min,此时不离开电炉,立即加入0.5%亚甲基蓝指示剂6滴,并继续以每4~5s的滴速滴加标准糖液,直至二价铜离子完全被还原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溶液蓝色褪尽为终点。

用准确滴定标准糖液的毫升数V1,乘以标准糖液浓度[mg/ml],即得10ml费林试剂所相当的糖的毫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