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专题复习【精选】
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人教版】复习指导:溶解度新版汇总
![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人教版】复习指导:溶解度新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67e15fcaf45b307e87197f1.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
重点知识精选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人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溶解度
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8bc7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1a291bceb19e8b8f6baba.png)
溶解度计算题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氮气3.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A.A的溶解度比B大B.B的溶解度比A大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D.无法比较4.在20℃时,30g水最多溶解1.3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A.难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易溶物质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一定6.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7.将80℃的饱和溶液冷却至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时的()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稀溶液D.浓溶液8.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时,该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9.已知在60℃时,溶液加热蒸发水分后,得到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60℃时的溶解度为50gC.60℃时的溶解度为100g D.无法计算它的溶解度10.有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恒温蒸发20g水后,A刚好饱和,则关于B溶液正确的说法是()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B.仍是不饱和溶液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D.有晶体析出剩余不饱和溶液11.要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压降温B.加压升温C.减压降温D.减压升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所含该溶质的量一定是该条件下的最大值B.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在温度一定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对于任何固体物质来说,用加热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它的浓溶液13.已知下列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其中属于可溶物质的是()A.为0.0013g B.食盐为36g C.熟石灰为0.17g D.为7.4g14.t℃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蒸发去15g水后,析出晶体6g,又蒸发去10g水,析出6g晶体,再蒸去10g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4g B.6g C.10g D.15g答案:1.D 2.A、D 3.D 4.B 5.C 6.B 7.A 8.C9.D 10.C 11.A 12.A、C 13.D 14.B例析溶解度曲线试题[例1](江苏赛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溶解度专题-复习
![溶解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68cf1710a6f524ccbf8597.png)
(1)、tº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a
g;
(2)、M点表示温度在tºC时,A和B和溶解度 相等 ; 此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填 “<、>、或=”) (3)、在温度 大于 tºC 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 质的溶解度;
不要漏掉“饱和”两字, 不要漏写单位“ ºC”
解题思路:二、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线”的涵义
感谢各位莅临指导!
例: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下图所示。 (1)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 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若 乙的固体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具体操作步 骤 溶解、过滤、蒸发至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是 降温结晶 。 (2)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 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若 甲的固体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具体操作步 骤 (3)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丙采用的方法 升温结晶 。 是 是 。
解题专题指导类型二: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解题思路: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点”的涵义
(1)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例:如右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例. 70 ℃时,将100 g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1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 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 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_____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2)从70 ℃降到50 ℃的过程中,该溶 不变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3)要配制50℃时50 g R的饱和溶液, 5 g 需要R的质量是 ________ , 需要的玻璃 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资料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题(含答案)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b04d6a2011ca300a7c39004.png)
溶解度专题复习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04溶液为蓝色FeSO t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一一碘的酒精溶液)、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 C时NaCI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I或在20C时,NaCI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②温度如如KNO3NaClCa(OH)2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例:B(7)(1)(2)(3)物质,t3C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N 点为t?C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力口入A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A和C的溶解度相同(4)t1C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6dee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0.png)
溶解度练习题(打印版)题目一:溶解度计算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35g。
如果将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求在20℃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答: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5g,意味着在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5g该物质。
因此,当5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时,只有35g能够溶解,剩余的15g会以固体形式存在。
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5g。
题目二: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已知某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40g,而在50℃时的溶解度为60g。
求该物质在40℃时的近似溶解度。
解答:由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常不是线性的,但在此题目中,我们可以假设溶解度随温度线性变化来进行近似计算。
从30℃到50℃,溶解度从40g增加到60g,增加了20g。
这个温度变化是20℃。
因此,每增加1℃,溶解度增加1g。
那么在40℃时,溶解度增加的量为(40℃ - 30℃) × 1g/℃ = 10g。
所以,40℃时的溶解度为30℃时的溶解度40g加上增加的10g,即50g。
题目三:溶解度积常数计算某难溶盐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为1×10⁻⁸。
已知溶液中A⁺的浓度为2×10⁻⁴M,求B⁻的浓度。
解答:AB的溶解度积常数Ksp表示为:\[ Ksp = [A^+][B^-] \]给定的Ksp为1×10⁻⁸,A⁺的浓度为2×10⁻⁴M,代入公式得:\[ 1 \times 10^{-8} = (2 \times 10^{-4})[B^-] \]解得:\[ [B^-] = \frac{1 \times 10^{-8}}{2 \times 10^{-4}} = 5\times 10^{-5} \text{M} \]所以,B⁻的浓度为5×10⁻⁵M。
题目四:饱和溶液的制备如果需要制备100mL饱和溶液,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求需要多少克该物质和多少毫升水。
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1ed519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7.png)
1、下表是KNO 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
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2、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
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现象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07860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9.png)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溶解现象一、单选题1.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0℃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D.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减小2.下面关于溶解度及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物理性质,不受溶剂种类的影响B.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含溶质较少,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硝酸铵可作制冷剂,因为其溶于水吸热D.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3.下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 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有()甲同学: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且两溶液质量相等乙同学: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时,a、b都有晶体析出丙同学:从a →b:先将a降温到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t2丁同学:从b →a:保持温度不变,在b中加入M至刚好饱和A.1B.2C.3D.44.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有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液的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5.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也不能再分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6.广州健力宝公司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三种物质混合后溶解度不干扰,且它们不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B.配置c物质的浓溶液时,必须在低温时进行C.将50℃时10%a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D.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初步提纯a8.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食盐10克B.加入水50克C.蒸发掉水50克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9.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
![溶解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8841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2.png)
溶解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2.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该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度增大B. 溶解度不变C. 溶解度减小D. 无法判断3. 下列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B.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8g硝酸钾C.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氢氧化钙D.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5g硫酸铜二、填空题1.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______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2. 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物质的______与______的关系。
3.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1.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2. 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
()3. 溶解度曲线越陡,说明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四、简答题1. 请解释溶解度的概念。
2.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3.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 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计算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该物质?2. 已知25℃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20g。
现有50g硫酸钠,需要多少克水才能在25℃时将其溶解?3.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硝酸钾,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六、匹配题将下列物质与其溶解度(单位:g/100g水)进行匹配:A. 氯化钠 1. 36B. 硫酸铜 2. 20C. 硝酸钾 3. 100D. 碳酸钙 4. 21. 20℃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2. 25℃时,B的溶解度是______3. 10℃时,C的溶解度是______4. 30℃时,D的溶解度是______1. 设计一个实验,测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2. 如何通过实验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八、应用题1. 在冬天,为了快速溶解道路上的积雪,通常会撒一些盐。
溶解度复习
![溶解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d6179c82f60ddccdb38a01e.png)
温度(t)
溶液的分类:
不限条件粗略分 浓溶液
稀溶液
溶液
饱和溶液
一定条件下分类
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稀溶液
不饱和溶液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 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一 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知识板块三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 3、溶解度曲线
知识回顾
1、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晶
80 70
情
60
况
50 40
30
20
10
固体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
氯化钠
结晶的方法
1、降温结晶
(又叫冷却热 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较大的 物质的分离如 :KNO3 2、蒸发溶剂法 适用于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影响较 小的物质的分离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如:NaCl
②蒸发溶剂;(蒸发结晶)
思考:我们都知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从 溶液中析出的晶体的质量能不能算作溶液的质量?
在溶液中未溶解的溶质或析出晶体的质量, 都不能算作溶液的质量。
从溶
溶 解 200
解 度 曲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线 分
140 130
120
析
110 100
结
90
溶解度(克211109870000几种物硝酸质铵的溶硝解酸度钾曲线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硝酸钠
100
90
80
氯化铵
70
60
50 40
2022年中考化学溶解度的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2022年中考化学溶解度的基础知识综合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89e03d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7.png)
溶解度的基础知识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两者的相互转化: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下列方法中,不能使一定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A.降低温度B.蒸发水分C.加入硝酸钾固体D.倒出一部分溶液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且随时间变化质量不变,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4、溶液的饱和情况与浓稀之间的关系(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的联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或减小。
(3)要明确指出哪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还可能再继续溶解蔗糖。
例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C.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其中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例1向50 mL水(密度是1 g/mL)中加入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9-2-6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7所示。
专题溶解度(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
![专题溶解度(高三化学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6d869576eeaeaad1f330d3.png)
专题5 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1)公式:S=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100 (克) (2)影响因素: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消石灰。
2.气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1.01×105Pa 下,1体积的水里达饱和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数(指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数)。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二、关于溶解度的计算1、若温度不变,在饱和溶液中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剂变化的质量x =100溶解度 练习1 T ℃时,足量A 的溶液分别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至T ℃。
若蒸发2g 水时,无溶质析出,若蒸发4g 水时,析出溶质1g ,若蒸发6g 水时,析出溶质3g 。
则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为(上述析出的溶质不带有结晶水) ( )A. 33.3gB. 100gC. 50gD. 25g2、若溶剂不变,只改变饱和溶液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x =100两溶解度之差 或 原饱和溶液的质量x =原溶液的溶解度两溶解度之差 100 练习2 某盐在30℃时的溶解度为50g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g 。
(1)若将100g30℃时的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 )A. 1gB. 10gC. 16gD. 20g(2)若将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该盐溶液从30℃冷却至20℃,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为( )A. 1gB. 10gC. 16gD. 20g3、溶剂和温度均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练习3 60℃某盐的溶解度为40g ,现有140g60℃此盐的饱和溶液,蒸发掉20g 水,再降温到10℃,可析出无水晶体20g ,则该盐在10℃时的溶解度为 ( )A. 10gB. 15gC. 18gD. 25g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练习4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g 无水硫酸铜粉末,搅拌,静置后析出bg CuSO 4•5H 2O 晶体。
初中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6dea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7.png)
初中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
一、认识溶解度
1. 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
二、溶解度的表达方式
1. 溶解度的量的单位:克/升或摩尔/升。
2. 饱和溶解度: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溶解度。
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 温度:大部分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压力:对固体-液体系统和液体-气体系统影响不大;对气体-液体系统影响较大。
3.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种类、溶剂的性质等会影响溶解度。
四、溶解度曲线
1. 饱和溶解度曲线:描述在不同温度下饱和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2. 选择性溶解度曲线:描述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五、溶解度与物质的相关性
1. 溶解度规律:亚硫酸钠、氢氧化钙、氨、氯化钾等物质的溶解度规律。
2. 溶解度的应用:控制结晶过程、用于浓缩、净化溶液等。
六、练习题
1. 试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氯化钠的饱和溶解度在20℃下为36g/100ml溶剂,40℃下为45g/100ml溶剂,60℃下
为65g/100ml溶剂,80℃下为90g/100ml溶剂。
请问该物质的溶解度是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2. 某溶质在30℃下的饱和溶解度为40g/100ml溶剂,溶质种类不同于氯化钠。
问:在50℃下该溶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是,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根据溶解度温度关系可知,溶质在50℃下的饱和溶解度为55g/100ml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质量将 减少 (填“增加”、“减少” 或“不变”)。 (4) t2℃时,分别用50g A、B制成饱和溶液,
需要水的质量A< B(填“>”或“<”)。
…
2013山西中考
【2010】23.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 识。右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
(3)小红提出,也可用一定量20℃时31.6%的KNO3溶液稀释配 制5%的溶液,你认为是否可行_不_行___(填“行”或“不 行”)。
原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最大浓度为
【2009】1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在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成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 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继续加KNO3固。 体至指针指向正中央,天平平衡
(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是 降饱温和结溶晶液法法。或冷却热的
(4)当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
(1)查阅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从图中可得到 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50℃时,将85.5g 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_不__饱_和____(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将KNO3提纯的方法是 __降_温__结_晶__法_(__或_冷__却_热__的_饱__和_溶液)
不饱
饱和【过饱】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 ___固_体__部_分_溶_解__或_固_体__剩_余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__A_、_C__、__D________。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3_7_.5_%___________。
60 g
(3)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 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降_温__结_晶_法____ ;
(4)将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 ___›______ B.
22. (2012山西,22题7分)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 数的KNO3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NaCl的KNO3固体药品。
溶解度专题复习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关系【23小题】
1、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溶解度的含义: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
最多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可达到饱和状态。 3、如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结
合溶解度曲线图像来回答)? 大部分固体物质:不饱转化为饱常采用:加 该溶质或蒸发溶剂水或降低温度;饱转化为 不饱常采用:加溶剂水或升高温度【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例如: KNO3固体;而熟石灰【氢氧化钙 Ca(OH)2】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 NaC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g[来源
:Z]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 36.6g。
(2) 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 液,可采用的方法加有甲物质或降 低温度或蒸发水(写出一种)
(1)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 的信息是(写一条)_2_0℃__时_,_硝_酸__钾_的_溶__解_度_为_3_1_.6_g________。
(2)小明参照右图在常温20℃时进行了
如下实验: 40g-31.6g=8.4g
剩余固体: 60g-31.6g=28.4g
不饱
饱和【过饱】 不饱
100 % 37 .5%
100 g 60 g
【2011】1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t1℃时,A、B两物质的溶
(1)P点的含义是 _解__度__相__等__ ;
(2)t2℃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 解所得溶液为 _饱__和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 和”)溶液,其质1量50为 _________ g;
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C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3>NaCl C.溶液质量:KNO3<NaCl
22. 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A 物质,
t1℃时A 、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 25 g 。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
(2)小明用提纯后的KNO3固体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KNO3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称_量____、溶_解____、装瓶贴标 签。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KNO3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 因可能是_①__②_
①KNO3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烧杯中有少量水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某温度 下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不能超过该 温度下该物质溶解的度溶解度×范1围00%。最大浓度为:
100g +溶解度
5、引起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原因:溶质的质量 、溶 剂水的质量
(1) 降低温度,如果没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不变;如果有晶体【固体】析出,溶质的 质量变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小,溶质的 质量分数【浓度】变小
(2)蒸发溶剂水,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 大
6、溶液中提纯固体方法: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的 饱和溶液法【适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增大的趋势大的固体物质】
积累23小题
6、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相同的是质子 数,不同的是核外电子数
积累:22小题(1);24小题
【2014】2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