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_沈东升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_沈东升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_沈东升](https://img.taocdn.com/s3/m/8653db35482fb4daa58d4b1a.png)
第 21 卷 第 7 期 2005 年 7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 r ansactions of the CSA E
V ol. 21 N o . 7 July 2005 111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沈东升, 贺永华, 冯华军, 周旭辉
(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10029)
摘 要: 该文根据厌氧生物膜技术和 推流原理, 采用内充空心球状填 料的地下厌氧管道 式或折流式反应器 为处理设备, 研 究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 理技术( U U A R ) 。经过一年多的小试、中试及实际应用 , 结果表明: 在水力停留 时间 1d 及常温条件下, U U A R 对农村生活污水 CO DCr 、BO D5、SS、T -N 、T -P 、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蛔虫卵的平均去除 率分 别达到 66. 1% ~68. 3% 、70. 8% ~76. 8% 、80. 5% ~90. 2% 、18. 26% ~ 23. 0% 、33. 9% ~35. 2% 、95. 8% ~ 99. 8% 、37. 4% ~82. 9% 和 78. 7% ~100% , 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通过优化设计和调节球状填料的配比, 并延长水力 停留 时间至 2d, 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且未出现剩余厌氧污泥的积 累问题。U U A R 无日常运行费用, 适宜于农村 生活 污水的分散处理。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厌氧处理; 地埋式; 无动力 中图分类号: X 70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819( 2005) 07-0111-05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社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社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2371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0.png)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社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是一种有效的社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本文将探讨该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并重点研究其在社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技术。
该反应器主要由一个混合污泥床和一个滤料床组成。
污水进入混合污泥床后,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和水。
然后,污水通过滤料床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生物膜形成的生物膜效应,最终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水。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具有多项优势。
首先,其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适合在社区等有限空间中应用。
其次,该技术不需要外部能源供给,运行成本较低。
此外,反应器内部的滤料床能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微生物附着的机会,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最后,该技术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较强,能够稳定处理不同水质的污水。
在社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由于社区生活污水量大,地埋式反应器能够满足处理大量污水的需求。
其次,社区通常存在用水集中、水质波动大等特点,而地埋式反应器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能够有效处理不同水质的污水。
此外,该技术适用于社区的地埋式设计,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不会对社区环境造成影响。
在社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反应器的设计应考虑到社区的污水流量,确保能够稳定处理污水。
其次,反应器的运行条件需要适宜,如温度、pH值、进水速度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有机物的效果。
此外,社区污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对于反应器的滤料床来说,需要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另外,应加强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减少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
需要指出的是,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其处理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运营管理,以确保其处理效果达到预期。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6页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f7036b9b89680203d825ff.png)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引言水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其主要来源于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水[1]。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比重逐年增加。
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7亿m3,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297.5亿m3,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5.4%[2]。
目前,国内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A/O工艺、A/A/O工艺、氧化沟工艺等,处理效果良好,工艺纯熟。
然而,它们都依赖于完善的排水管网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城市排水管网不能覆盖的生活小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小城镇地区以及需要对特定污水进行单独处理的机构单位的污水处理来说就显得不是很适合。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是指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体构筑物埋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污水处理技术。
其主要有占地面积小、噪音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1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类型及应用现状1.1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1.1.1 早期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开发出了一系列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如生活污水处理沼气池、CL型地埋式不耗电生活污水处理装置、A-A2/O无能耗污水净化系统、HW系列无动力高效生活污水净化装置、GW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及A2/O2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等等。
这些处理技术的主体工艺大都运用厌氧消化——好氧降解、两段生物膜法等传统理论使污水、粪便得以净化,污水按水力位能原理自行运行而无需外加动力。
凭借投资省、无需运行费用、便于维护与管理等特点在国内部分省市得到广泛应用。
其基本流程为:生活污水→厌氧消化→厌氧生物过滤→接触氧化→排放。
1.1.2UUAR2005年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的沈东升等人研究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理技术(UUAR)。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19080b79563c1ec5da71a1.png)
环 境 科 学 ENV IRONM EN TAL SCIENCE
Vol. 25 ,No. 3 May ,2004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试验 研究
王君琴 , 沈东升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杭州 310029 , E2mail :wjq @zju. edu. cn) 摘要 :以生活垃圾中 COD 溶出量为研究参数 ,试验研究了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和渗滤液直接回灌填埋场中的有机物降解 规律与产甲烷特征. 结果表明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可显著促进生活垃圾及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加速填埋垃圾 稳定化 ,其 COD 溶出总量与填埋时间的对数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中产甲烷反应器的产气量占总产气 量的 80 % ,甲烷含量 55 %~69 % ,较适容积 COD 负荷为 615~715g/ (L·d) . 关键词 :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 ;生活垃圾 ;数学模型 ;产甲烷 中图分类号 :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023301 (2004) 0320160204
表 2 的结果表明 ,虽然垃圾有机物降解过程实 质上是一个同时进行着复杂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反 应过程 ,但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有机物降解 过程是以生物反应占主导地位的复杂过程 ,相关系 数的大小表明 U1 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更典型 、 更稳定 ,而渗滤液直接回灌的 U0 生物反应器则较
162
113 试验方法 本实验分为 2 个系统 ,一是渗滤液直接回灌填
埋场 (U0 生物反应器 ,对照) ,即一般卫生填埋场的 渗滤液未经任何处理直接用泵送到填埋场的表面进 行回灌 ;二是厌氧分步生物反应器系统 ( U1 生物反 应器) ,由厌氧水解相和产甲烷反应器组成 ,厌氧水 解相出水 (即渗滤液) 经产甲烷反应器处理后再回灌 到厌氧水解相的表面. 厌氧水解相在室内常温进行 , 试验开始时气温为 20 ℃左右 ,后来上升到 35 ℃左 右. 产甲烷反应器试验在恒温室内进行 ,温度控制在 28 ℃±1 ℃. 其中产甲烷反应器接种污泥取自于杭州 柠檬酸厂和四堡污水处理厂 ,试验前先采用模拟废 水对厌氧活性污泥进行活化培养 ,然后用渗滤液驯 化起动产甲烷反应器 ,直至全部用渗滤液作为进水 进行厌氧处理. 114 主要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
![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3c1fca8bd63186bdebbc0d.png)
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摘要:针对贵州山区地势落差的地形条件,我们设计了跌水生物接触氧化装置,结合氧化塘的工艺处理方式处理山地农村生活污水,通过三个月连续检验设备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监测结果:CODcr、TN、TP的出水平均浓度为42 mg/ L,4.0 mg/ L和0.41 mg/ 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9%、78%。
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设备依靠地势落差建造,实现无动力消耗运转。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跌水处理;监测长期以来,由于农村治理资金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薄弱,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根据贵州山区自然地势落差,我们设计了跌水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同时结合氧化塘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无动力处理,实验装置安装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堡村。
水样检测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处理如下:1 水质情况水质为贵州同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活区的污水,包括职工宿舍和食堂产生的废水,每天排水量约4.0 m3。
2 试验装置接触氧化池总体积为1.35 m3,有四个单池,采用四级跌水,跌水高度0.5m。
池体采用焊接钢板,池内装填弹性填料,池中设隔板,水流从隔板一侧流入,穿过隔板底部,从另一侧流出。
第一个单池体积为0.6 m3,后三个单池体积均为0.25 m3。
出水设置出水堰,采用900三角堰。
在山区该处理装置依山而建,工艺中水流是完全靠自然流动,靠水的重力作用流过处理单元,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动力消耗,实现无动力消耗运转,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基建费用,降低乡村生活污水的处理费用。
氧化塘是将工厂现成水池改造的,氧化塘的表面面积为8×6 m2,水深为1m,在该氧化塘中投放鱼苗。
3 水质监测3.1 采样装置于2012年12月建成并进行了挂膜调试,采样分析时间从2013年3月至5月水样是公司职工生活废水,采样分析频度为每5 d采样 1 次,3个采样点分别是接触氧化池进水口、出水口和氧化塘出水口,从2013年3月至5月连续监测3个月,共采样分析13次。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处理工艺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08fbef9b89680203d8259c.png)
氧, 氧 生 化 处理 等 3大 类 农村 生 活 污 水 处理 工 艺 ,同 时提 出 了农 村生 活污 水 处 理工 艺 选 择 的 基本 原 则 。 好 关 键 词 农 村 生 活 污水 ;处 理 工 艺 ;研 究 进展
农村 生活 污水 的处理 由于受地 理条件 、生 活方 式 、经 济发展程 度等 多方 面因素 的影 响 ,一直是 环 境保 护 的难题之 一 。中 国长 期 的城乡二元 结构 导致
塘 处 理太 湖 地 区农 村 生 活 污 水 ,C D、N N和 O H+ _ 1P 平 均 去 除 率 分 别 在 7 %、9 %和 5 % 以上 。 1的 0 3 0
水生 植物 塘是利 用高 等水 生植物 提 高稳定 塘处理 效
率 ,控 制 出水藻类 ,去 除水 中污 染物质 ,研 究表 明 生长速 度较快 和 改善水 质效果 较好 的水 生维 管植 物 有水 葫 芦 、 花 生 和宽 叶香 蒲 等嘲 陈广 等 利用 水 花 水 。 生塘作 为高效 藻类 塘 的后续处 理 工艺 ,研究 了其对 藻类 、S 、C D 等污 染 物 的去 除 研 究 ,研究 结 果 S O
围环境 的不 良影 响 ,如滋 生蚊蝇 等 。
杨 文婷 等【 用潜 流 人 工湿 地 对江 苏省 常熟 市 3 1 利
的农 村生 活 污水 在经 过厌 氧 池预 处 理后 进行 处 理 , 结果 表明 出水 水质 可达 到国家城 镇污 水处理 厂污染
2 1 年 第 2期 01
宁
科 技
型 。赵 建芬 [ 1 1等利 用慢 速 渗滤 土 地处 理 系统 对北
京 市郊一生 活小 区的生 活污水 进行处 理 ,处 理效果 较 好 ,除 总氮 外 各 指 标 浓 度 均 满 足 地表 水 环 境 I I
群策群力打造幸福家园
![群策群力打造幸福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1391dcfc4693daef5ef73d4f.png)
群策群力打造幸福家园摘要: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一派祥和的大发展局面。
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像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
本文以山东省汶上县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为例,揭示适应于农村的处理办法,以期能以点带面,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入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集中处理汶上县属北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降水年季变化大,春季多南风,少雨干旱,由于气温回升快,季末高温,常出现干热风,夏季多东南风,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日照时间长,湿度大;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因东南风和西北风频繁互易,常出现秋旱和连阴雨;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雪。
1 汶上县农村的基本概况汶上县地处鲁西南,面积877平方公里,480个村庄,179317个农户,总人口为715774人。
现有32个村庄进行了新农村社区建设,配备了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南站镇路通社区、南站镇欣欣社区、南站镇王庄社区及义桥镇金桥新城社区距污水处理厂较近,生活污水收集后经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汶上县郭楼镇温馨家园社区、南旺镇观音阁社区、康驿镇康北社区、军屯乡桃花园社区、刘楼社区、寅寺镇金地花园社区、军屯乡锦绣佳苑社区、汶上镇祥云社区离污水处理厂较远,需要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2 汶上县农村生活污水的基本特征2.1 水量汶上县地区用水类型包括自来水、井水,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部分发达农村的用水量已接近城市居民用水量。
汶上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活习惯不同,农村生活用水量存在显著差异。
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变化幅度大,一日之中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夜间基本不外排废水。
农村生活污水排水系数为0.3-0.6,远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水系数。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农村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农村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2449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1.png)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农村废水处理的可行性分析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废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废水处理中。
本文将对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农村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废水处理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废水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将有机质转化为气体和沉淀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二、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农村废水处理中的优势1. 适应性强: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农村废水,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等。
2. 处理效果好: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3. 占地面积小: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采用垂直流方式,可大大减小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节省土地资源。
4. 维护成本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频繁更换部件,降低了经济负担。
三、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农村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1. 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如果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会引起污染。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降解,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2. 农田排水处理:农村地区的农田排水中含有一定的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农田排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质,净化水体。
3.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农村地区的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可以利用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沉淀物,同时去除废水中的营养元素,达到净化效果。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809f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8.png)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昂贵、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研发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就地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在于规模较小、水量波动大、水质较差、投资少、运行维护成本高等。
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就地处理技术,以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难题。
第一种就地处理技术是厌氧处理技术。
厌氧处理技术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并生成沼气。
这种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非常适合农村地区的特点。
利用沼气可以做餐饮烹饪,能够解决农村地区的燃料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
第二种就地处理技术是植物净化技术。
植物净化技术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协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植物生长的养分,净化水质。
这种技术不需要外部能源,占地面积小,对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变废为宝,用于农田灌溉,既净化了污水,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
第三种就地处理技术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具有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三者协同作用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人工湿地对农村地区的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且可以与美化景观相结合,提高农村环境的整体品质。
以上三种就地处理技术各有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厌氧处理技术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运营管理,植物净化技术需要较高的植物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人工湿地对土壤的选择与植物的配置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在技术推广和培训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要加大对就地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c86a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6.png)
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而有机物是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它们的存在对环境和水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寻找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处理能力强、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和城市等地的污水处理厂。
本研究旨在探究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从生活污水处理厂收集了一批经过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样本,这些样本包含了各种有机物的成分。
接下来,我们将这些样本放入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中,并根据一定的操作条件进行处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我们采集了反应器出水样本,并进行了相关的化学分析和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远高于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去除有机物方面的优势来自于其特殊的反应器结构和运行机制。
首先,反应器中的厌氧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物作为氧的替代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其次,反应器中的流态设计使得污水与微生物之间充分接触,加快了有机物的去除速率。
最后,地埋式反应器的低运行成本和易于维护的特点,使得其具备了在实际应用中推广的潜力。
除了去除有机物的效果,我们还评估了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其他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该反应器在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氨氮去除率和总磷去除率等指标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这些指标的达标水平证明了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是显著的。
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发酵+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在广西北海的应用
![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发酵+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在广西北海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732b0214791711cc791770.png)
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发酵+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在广西北海的应用摘要:论述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发酵+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的机理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广西北海市平阳镇生活污水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农村污水具有投资省、处理效率好、维护简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等诸多优点,可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地埋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农村污水引言我区属于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村具有以中小型为主、地域广、多山地、居住分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特点,加上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效率低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造成我区农村很多河流和湖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恶化,甚至有些水体已出富营养化。
解决好面源污染为主的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是当前我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湿地系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氮磷营养及有机物的能力,出水水质可达到或超过常规一级处理水平,且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比常规一级处理厂低得多,因而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畜牧业、食品业和矿山等工农业废水的处理。
经实地调查,我区农村(村级)污水放排量基本为1000m3/d以内,属小型排污项目,建设市政管网将农村污水统一收集处理难度高、费用大,适合采用规模小、投资及处理成本低、无需专业人员值守、维护方便、可分散建设且占地面积小的污水处理设施。
1 工艺技术来源预处理工段采用改良型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依靠“厌氧发酵+生物滤池”工艺,用进出口的合理落差维持整套设施的连续运行,不需动力设备,大幅降低投资费用,几乎不产生维护费用,整个系统埋于地下,不占用地表面积,排放污水中除氮、磷稍高外,其他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非常适合农村地区无人值守的污水设施前段预处理。
后处理阶段采用的技术为近年发展起来的复合垂直流(下行流+上行流)人工湿地,相对于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它能明显提高脱氮、除磷效果,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 标准,可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或湖泊,作为景观或农业灌溉用水。
基于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基于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7ce4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d.png)
基于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研究摘要:生活污水处理处置效果和成本仍然是环境工程、环保工程以及民生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大水量污水处理的设备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村等地区存在的经济水平低、地理位置局限等问题的凸显,使得小水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开发尤为迫切。
基于此,本文拟以小水量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监测的方式,探究无动力污水处理设备对小水量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处理的生活污水进水COD Cr平均浓度为133.4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31.04 mg/L,对COD Cr的去除率达到76.73%;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8.35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46 mg/L,对NH3-N的去除率达到82.56%;进水TN平均浓度为20.80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2.49 mg/L,对TN的去除率达到39.95%;进水TP 平均浓度为1.260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041 mg/L,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17.41%;装置稳定运行时,对污水中COD Cr、NH3-N、TN、TP处理后浓度均能稳定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626—2019一级标准。
1引言生活污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地表水、土壤乃至大气等环境要素都与生活污水关联紧密。
从人居环境来划分,生活污水可划分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具有量大、污染物复杂、来源广泛(面源污染为主)以及治理难等特点[1]。
《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显示,2021年成都市生活污水氨氮排放量达25072吨,是我国氨氮排放量最大的城市之一[2]。
其中,总磷、总氮、无机离子以及重金属等也是生活污水的重要污染因子[3]。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革命、科学研究以及大量经济投入,处理处置系统逐渐完善[4]。
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置是一个关乎民生和环境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
其中,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以及地理环境等问题,其生活污水往往难以做到科学、完善的处理处置[5]。
江苏沿海地区村镇生活污水微动力生物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应用
![江苏沿海地区村镇生活污水微动力生物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3a236766529647d262852a3.png)
江苏沿海地区村镇生活污水微动力生物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应用作者:施朱峰邹志国王小寅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12期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面广、分散,通过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农村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各处理工艺进行比选,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探索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选取适合本地区的高效、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生物生态;人工湿地;村镇生活污水1 试验部分1.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本项目采用“调节池+厌氧+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生物生态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试验装置设置在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根据实地情况,取设计流量为0.5 m3/h,调节池尺寸2 m×2 m×3 m;厌氧+接触氧化池设计容积为10.7 m,有效水深1.5 m;人工湿8 m×2.5 m×1.8 m,种植菖蒲、芦苇。
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并通过潜污泵提升到厌氧池,池内安装弹性立体填料,接触氧化池分两级,HRT=5.0 h,池底安装可变微孔爆气器,池内填装YTD-150型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78%,接触氧化池成熟后在池内及填料表面悬浮和栖息大量的好氧微生物,污水在流经填料表面时微生物不断地氧化、分解、吸收有机物使之转化为CO2和H2O,然后由出水槽进入到后续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进行深度处理。
1.2 试验原水水质试验以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生活污水为原水,污水水量及浓度随着每日早晚以及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波动,实际处理水量为2~5 m3/d(见表1)。
表1 生活污水原水水质pH COD COD(mg/L)TN(mg/L) NH/-N(mg/L)TP(mg/L)6.5~8.0 40~205 12~45 2.5-42.3 1.2-4.91.3 试验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定期对进、出水的COD、TP、TN等项目进行监测(见表2)。
表2 试验项目及方法分析项目测试方法仪器COD 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COD 消解仪TP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721型分光光度计TN 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HJ636-2012)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NH3-N 纳式试剂比色法HJ535-2009 721型分光光度计pH pH计法GB6920-1986 pH计2 结果与分析2.1 COD的去除效果在整个运行期间,进水COD质量浓度在40 mg/L与205 mg/L之间变化,平均为95 mg/L,人工湿地的出水质量浓度在10~25 mg/L之间,平均出水浓度17.6 mg/L,平均去除率为81.4%。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ba9e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存在着工艺复杂、能耗高等问题,高额的运维成本也给村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逐渐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热点研究方向。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的优势。
本文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提出更加经济、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案。
首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综述,详细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和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质、氨氮、磷等,且浓度较高,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充分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接着,本文提出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该技术通过自上而下流穿式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甲烷等可再生能源,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代谢有机物质,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伴随着酸化和乳酸发酵反应。
该反应器采用多层填料结构,能够提高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和降解能力,有效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本文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在处理效果和运维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在有机物质的去除率上有明显提高,同时具有更低的工艺复杂度和能耗。
最后,本文对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该技术具有适应性强、运维成本低等优点,在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特点的差异性,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未来,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提出更加完善的操作管理和运维模式,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的发展。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村落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村落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0a7e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a.png)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村落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村落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土地和高昂的运营成本,对于农村富余土地资源缺乏的问题,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村落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污水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原理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是一种集厌氧和好氧处理于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生物膜技术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有害物质分解为可降解的无机物,从而达到清洁处理污水的目的。
1. 厌氧反应器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首先进入厌氧区域,此区域通过人工构建好氧和厌氧交替排布的生物膜,增大了微生物接触和吸收污水中有机物质的能力。
同时,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质通过厌氧菌的代谢作用被分解为低分子有机酸和甲烷等无机物质。
2. 好氧反应器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好氧区域,此区域通过大量的氧气供给和生物膜技术使得微生物继续降解有机物质,同时利用好氧菌的代谢作用将甲烷等无机物质完全氧化,从而实现对污水有机物质的完全降解。
二、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优势1. 显著节约土地资源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可以将处理设备地埋,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资源。
特别适用于村庄等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
2. 低运行成本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的运行成本低。
其具有自净能力,不需要使用大量化学物质,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或供暖,降低了能源消耗。
3. 处理效率高该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并且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基于地埋式竖向流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采用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对污水处理的适应性强,处理效果持久。
低浓度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误区
![低浓度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ea488e1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e.png)
低浓度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误区
冯华军;沈东升
【期刊名称】《中国沼气》
【年(卷),期】2005(23)4
【摘要】厌氧工艺具有许多好氧工艺所不具备的优点.本文分析了厌氧处理工艺未能在国内外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厌氧处理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并对这些认识误区进行了理论解析.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冯华军;沈东升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S216.4
【相关文献】
1.低浓度生活污水厌氧处理的试验研究 [J], 杨凯;王向德
2.厌氧池-潜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J], 杨文婷;王德建;纪荣平
3.国内城镇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徐章春
4.国内城镇生活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徐章春
5.川西林盘生活污水厌氧复合生态分散处理技术研究——以成都市新津区串头村十二组林盘为例 [J], 彭朝晖;孙家宾;朱顺熙;樊战辉;杨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https://img.taocdn.com/s3/m/88e414f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a.png)
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黄武;陈明晖;赵光桦;刘银秀;王志荣
【期刊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8(24)20
【摘要】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系统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结合浙江省的实际应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工艺的设计要点及处理效果,从而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43-45)
【关键词】无动力;地埋分散式;厌氧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作者】黄武;陈明晖;赵光桦;刘银秀;王志荣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天台县龙溪水力发电站,浙江天台31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41
【相关文献】
1.运用无动力人工湿地分散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J], 谭迪;雷鸣;龙九妹;李冰玉;江湛如
2.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组合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分析 [J], 潘腊青;余海霞;迟怡;叶永根
3.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J], 沈东升;贺永华;冯华军;周旭
辉
4.厌氧池-集水池-阶梯跌水充氧曝气塔-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J], 桂伦;马吉平;姚健;陈柳萌;徐德胜;陈庆隆
5.无动力高效组合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在杭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J], 虞益江;魏国庆;陈铬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npow er ed Anaero bic React or, 简称 U UAR) 的研究, 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途径提供依 据。
1 试验研究 方法
1. 1 工艺流程 本研究采用生活污水自流的方式, 应用厌氧生物膜
技术及推流原理, 采用内充固定空心球状填料的地下厌 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应器装置为唯一处理设备, 利用附 着于空心球状填料内外表面或悬浮的专门驯化专性厌 氧或兼氧微生物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病原菌 和部分氮、磷, 从而达到净化生活污水的目的[ 12] 。小试、 中试和实际应用时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基本相同, 如图 1 所示。
在小试时采用模拟污水进行起动, 然后再用实际污 水进行试验; 中试时直接采用浙江大学试验农场内的实 际污水进行起动和运行, 其水质如表 1 所示。
表n par ameter s of domestic w astew ater in the test
要是微生物较易利用的物质, 因此反应器对低浓度模拟 废水的 CO Dcr 去除率较高, 达到 90% 以上; 而实际生活 污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 其中有些是厌氧微 生物不易利用或不能利用的, U UAR 对实际生活污水 的 CO Dcr 去除率有所下降, 但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 连 续 一 个 月 的 运 行 结 果 表 明, 在 HRT ( Hy draulic ret ent io n t ime, 水力停留时间) 1 d 及常温条件下, 平均 进水 CO Dcr 为338. 2 mg / L , 平均出 水 CO Dcr 仅为93. 2 mg / L , 平均 CO Dcr 去除率为 72. 4% , 达到 GB8978- 96 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2. 2 中试
小试和中试时, 接种了经专门驯化的厌氧活性污
11 2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年
泥, 其接种量约为反应器容积的 5% ~10% , 接种污泥 比产甲烷速率为 32. 4 mL / g vss·d ( 每天每克挥发性 悬浮固体所产生的甲烷体积毫升数) , 接种后用模拟或 实际生活污水进行起动。 1. 3 供试废水种类和水质
沈东升, 贺永华, 冯华军, 等.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 理技术研究[ J]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 7) : 111- 115. Shen Dongsheng , He Yo nghua, F eng Huajun, et al. U nderg ro und unpow er ed anaero bic reacto r fo r r ur al domestic sew age tr eatment[ J] . T r ansact ions of the CSA E, 2005, 21( 7) : 111- 115. ( in Chinese w ith English abst ract )
pH 、CO D cr ,
BO D 5
和
SS 。T
-N 、T
-P、N
H
+ 4
-N 、细 菌总 数、
总大肠菌群数、蛔虫卵, 在设备稳定运行时分别由浙江
大学环境工程系和浙江省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督检
验所测定。其中 CO Dcr 、BO D 5、T -N 、T -P 、pH 和 SS 的分
析方法见参考文献[ 15] , 气体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 细 菌总数采用稀释平板法, 总大肠菌群数采用多管发酵
1) 起动 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际生活污水厌氧达标处理的可 行性, 本文在小试的基础上, 进行了 1 m 3 规模的中试研 究, 每个中试装置分成相同的二级串联, 分别对应于水 力停留时间 1d 和 2 d, 即第一级出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1 d, 第二级出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2 d。 U UAR 中试反应器起动时同时采用了接种 5% ~
HRT /d 1 2
沈东升等: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表 2 U U A R 正常 运行期间对 CO Dcr 、BOD 5 和 SS 的去 除效果 T able 2 Rem ova l o f CO Dcr , BOD 5 and SS dur ing the nor mal r unning perio d o f U U A R
第 21 卷 第 7 期 2005 年 7 月
农业工程学报 T r ansactions of the CSA E
V ol. 21 N o . 7 July 2005 111
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沈东升, 贺永华, 冯华军, 周旭辉
(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杭州 310029)
摘 要: 该文根据厌氧生物膜技术和 推流原理, 采用内充空心球状填 料的地下厌氧管道 式或折流式反应器 为处理设备, 研 究了农村生活污水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 理技术( U U A R ) 。经过一年多的小试、中试及实际应用 , 结果表明: 在水力停留 时间 1d 及常温条件下, U U A R 对农村生活污水 CO DCr 、BO D5、SS、T -N 、T -P 、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蛔虫卵的平均去除 率分 别达到 66. 1% ~68. 3% 、70. 8% ~76. 8% 、80. 5% ~90. 2% 、18. 26% ~ 23. 0% 、33. 9% ~35. 2% 、95. 8% ~ 99. 8% 、37. 4% ~82. 9% 和 78. 7% ~100% , 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通过优化设计和调节球状填料的配比, 并延长水力 停留 时间至 2d, 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且未出现剩余厌氧污泥的积 累问题。U U A R 无日常运行费用, 适宜于农村 生活 污水的分散处理。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厌氧处理; 地埋式; 无动力 中图分类号: X 70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819( 2005) 07-0111-05
收稿日期: 2004-09-10 修订日期: 2005-06-16 基 金项目: 浙 江省环保 局科技计 划项目( 9617) ; 浙江大学 - 宁波市 科技合作专项 作 者简介: 沈 东升( 1963- ) , 男, 博士, 教 授, 博士生 导师, 主 要从事 环境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310029。 Email: s hend s@ zju. edu. cn
10% ( V/ V) 的液态种泥和延长起动初期的水力停留时 间( HRT = 2~3 d) 的方法, 于 11 月 13 日正式用浙江大 学试验农场的实际生活污水起动反应器。一个月后, 在 HR T 为 2~3 d, 平均进水 CO Dcr为 288. 9 mg / L 及常温 条件下, 管道式和折流式反应器的平均出水 CO Dcr 分别 为 139. 4 m g/ L 和 131. 4 mg / L , 平均 COD cr去除率分别 达到 51. 7% 和 54. 5% 。约于次年的 5 月 1 日完成起动, 在水力停留时间 1 d 及常温条件下, 出水 CO Dcr 达到国 家二级排放标准, 中试反应器从此进入正常运行阶段。
图 1 U U A R 试验装置示意图 F ig . 1 Flow -sheet o f U nder gr ound U npo wer ed A naer obic
R eact or ( U U A R ) fo r r ur al do mestic sewag e tr eatment
中试设计采用了二套装置, 分别是管道式和折流式 厌氧生物反应器[ 13, 14] , 内充空心球状填料的空隙度约 为 0. 2~0. 3。两套装置的有效容积均各为 1 m 3 左右。 因整个装置运行过程中没有动力消耗, 根据进出水的水 位落差而实现水力自流, 因此称为无动力装置。又因整 个反应器 全部埋于地 下( 池顶标高 - 0. 3 m ) , 上覆绿 地, 因此又称为地埋式装置。 1. 2 接种和驯化
2) 运行 5 月 1 日完成起动进入运行阶段, 其后 5 个月的连 续运行结果表明, 本地埋式无动力厌氧达标处理技术设 备可以稳定有效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有效地去除污水 中的有机物质及病原菌。 ¹ CO Dcr 、BO D5 和 SS 的去除 长达 5 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 UU AR 装置可以有 效地去除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如图 2 所示( 横 坐标第 1 d 为 5 月 5 日) , 运行时间越长, 出水 CO D cr 浓 度越低, CO Dcr 去除率越高, 且受进水浓度的波动影响 越 小, 耐 冲 击 负 荷 越 强。U UAR 正 常 运 行 期 间 对 CO Dcr 、BO D5 和 SS 的去除效果列于表 2 中。在 HR T 为 1 d 及常温条件下, 管道式装置和折流式装置的 CO Dcr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66. 1% , 68. 3% , BO D5 平均去除率 70. 8% , 76. 8% , SS 平 均去除率 80. 5% , 90. 2% , 出水 水质可以稳定地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96) 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0 引 言
生活污水包括粪便及其冲洗水、厨房炊事用水、洗 浴废水等所有的废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国农 村人口约 8. 88 亿, 占人口总数的 70. 1% [ 1] 。随着乡镇、 农村的迅速发展和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及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 人口居住日趋集中, 农村生活 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到 2010 年, 中国村镇污水排放 量约 270 亿 t [ 2] 。然而, 我国乡镇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能 力低、处理方式落后, 主要的手段是修建标准化粪池, 现 在采用的沼气化粪池则必须经过后续兼性或好氧滤池 处理才能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3] 。近年来, 国内研究者套用城市或工业污水生化处理或物化处理 技术, 如采用 U 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SBR( 序批式 生 物反 应 器) 、膜生 物 反 应器 和 地 埋 式 接触 氧 化 池 等[ 2, 4- 6] 都由于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管理难度 大等原因难以在农村推广应用; 而目前研究较多的人工 湿地技术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人工复合生态床等 处理技术也存在有机负荷较低、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较 大和日常维护难的缺点[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