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健康

合集下载

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健康研讨: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益生菌哪个品牌好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典型代表新选择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

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

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法正常形成。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

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

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其对健康的影响

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其对健康的影响

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与其对健康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婴儿肠道菌群是指在出生后不久,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婴幼儿体内的微生物群落。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另一类是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而正确形成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对于宝宝以及长期健康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婴幼儿肠道菌群形成原因1.1 孕期影响:母体孕期中存在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宝宝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部分细菌。

孕妇所处环境中的微生物也可能通过唾液或者粪便等途径传给胎宝宝。

1.2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会使胎宝宝接触到母体生殖道的采样,进而受到其中存在的多种有益菌群的影响。

而剖腹产方式则会选拔出较多的致病微生物进入宝宝肠道。

1.3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对于肠道菌群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母乳中含有大量优秀的益生菌来源,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

这些有益菌可以促进婴幼儿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增加,并且减少致病菌的滋生。

相比之下,人工奶粉中则缺乏这些有益细菌。

二、婴幼儿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2.1 免疫系统调节:正确形成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调节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抵抗力,减少感染和过敏发生的风险。

2.2 消化吸收能力:婴幼儿肠道内存在着大量产酶细菌,它们能够帮助婴幼儿消化和吸收外界摄入的食物。

而没有这些产酶细菌的婴儿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2.3 神经发育:肠道菌群与神经发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良好的肠道菌群可以促进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并且降低患上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疾病(如自闭症和抑郁症)的风险。

2.4 营养代谢:某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我们食物中难以直接被消化吸收的纤维素,通过发酵过程产生营养物质对婴幼儿的健康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肠道菌群还能调节血糖、血脂水平和体重控制。

三、如何促进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3.1 母乳喂养:母乳中富含有益生元,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为益生菌提供优质的营养源。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疾病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疾病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疾病在人类肠道内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其中绝大部分菌种都是有益的,并且对肠道的正常生理和代谢活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个微生物群落统称为肠道微生态系统。

肠道微生态系统中的菌群可以产生大量的酶类物质、代谢产物等对人体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而如果菌群失调则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癌、肥胖症等等。

因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影响因素肠道微生态系统包含了多达1000余种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的构成是相对稳定的。

常见的微生物有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菌群的平衡与否可以影响人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肥胖/瘦身、精神状态等多方面健康。

在胎儿期,人类肠道内没有任何微生物,出生后的肠道菌群的构成首先受到溶菌酶、胃酸等机制的影响,而母体分娩方式、早产、喂养方式、生活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婴幼儿的肠道菌群构成产生影响。

而成年后,饮食、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对菌群构成产生影响。

肠道微生态系统健康与常见疾病1.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便秘等。

肠道微生态居住的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菌群有很大差异。

微生物群落失调会增加肠道对刺激的敏感性,导致肠蠕动异常而发生腹痛,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菌群结构,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2.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这些疾病与肠道微生态紊乱相关性比较明显,肠道菌群的失调和细菌感染可以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3. 肠癌:肠癌的发生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肠道微生态也是重要的环节。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衡可以导致慢性炎症,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异常增殖的风险。

而这正是导致肠癌的基础。

4. 肥胖症:肠道微生态对人体能量吸收和代谢具有很大的影响。

微生物群落失衡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异常,这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与预防

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与预防

河北医学院附属三院张琳等报告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双 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数量 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降下。随着腹泻症状 消退伴有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但厌氧菌的上升速度缓慢,与症状的 恢复是同步的,但菌群恢复速度较临床症状好转速度为慢,而且菌群 失调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
五肠、道消菌群化→3系13篇疾(1病994与~2肠008)道菌群失调
消化系疾病→73篇
1、急、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肠炎、痢疾时常伴胃肠道 菌群严重比例失调,常住菌(如拟杆菌、 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减少,外袭病菌 异常增多。慢性腹泻原因较复杂,常见的 有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菌痢后腹泻、吸收 不良综合征及原因不明等,与肠道菌群失 调互为因果。
人体中定居的细菌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 被称为正常菌群。
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
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 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
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 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 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
消化道细菌的分布
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 胃肠道影响很小。
胃: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 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 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 小于103/ml,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 多。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 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 病因子。
侯晓华,张锦坤等报告慢性腹泻病人粪便菌 群的检测结果以肠杆菌、粪杆菌、双歧杆菌群 失调有关。

婴幼儿发育如何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

婴幼儿发育如何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

婴幼儿发育如何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从出生开始,婴幼儿的肠道充满了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构成了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在婴幼儿的发育和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乳酸菌,能够帮助婴幼儿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

母乳还含有抗体和免疫物质,能够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因此,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肠道菌群发育非常有益。

第二,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害菌和益菌都具有杀菌作用,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婴幼儿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因此,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给婴幼儿随意使用抗生素。

第三,多样化的膳食。

适当引导婴幼儿摄入多样化的膳食,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可以为肠道菌群提供多样的营养物质,促进菌群的平衡发展。

同时,也要避免给婴幼儿过多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对肠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避免频繁使用消毒剂。

现代家庭常常会使用各种消毒剂来清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但过度清洁也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因此,家长应该适度清洁,避免频繁使用消毒剂,让宝宝在相对清洁的环境中接触微生物,有助于肠道菌群的发育。

第五,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婴幼儿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

因此,父母要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六,合理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是能够生存并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

如果婴幼儿的肠道菌群紊乱或存在问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益生菌补充。

总之,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母乳喂养、避免滥用抗生素、多样化的膳食、避免频繁使用消毒剂、关注情绪和心理健康以及合理使用益生菌,都是促进肠道菌群发育的重要措施。

父母需要重视婴幼儿的肠道健康,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母乳喂养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因子”是配方奶无法模拟的。因此, 双歧杆菌的增殖,进而破坏婴儿肠道
尽管配方奶粉已在很多方面与母乳十 菌群的平衡。
分相近,但仍无法替代母乳。
因 此, 在 怀 孕 及 产 后 要 慎 用 抗 生
母乳喂养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素类药物。生病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
抗生素对人体的副作用已被公认, 就诊,以免滥用药物对婴儿造成更大
营养与健康
DOI:10.16043/ki.cfs.2016.30.074
大量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到 3 岁 究母乳喂养对于肠道菌群的改变尤为 的过程中,肠道菌群在其中起到非常
左右的生长发育期会决定其一生的健 重要。
重要的作用。激活新生儿的免疫细胞,
康情况,新生儿期则是人一生中最重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形成及生理 生状况、地理环境和抗 的保护,且为防止胎儿和母体间发生 IgA 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
生素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母乳喂养 的免疫排异,胎儿和母体的免疫系统 杆菌及其它致病菌的增殖;帮助婴儿
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和发育的影响, 都处于 Th1 功能较弱而 Th2 功能相对 避免因这些致病菌感染而患的疾病。
同 时, 益 生 菌 作 为 一 种 通 过 改 善 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施加有益 影响的微生物,也会通过怀孕和母乳 过程影响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如怀 孕后期的妈妈如服用益生菌(鼠李糖 乳杆菌等),分娩后的婴幼儿肠道内 双歧杆菌的数量会有一定的增加。
近 年 来, 随 着 婴 幼 儿 配 方 奶 粉 的 不断更新,益生元已被广泛的加入其
植,如双歧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 厌氧菌约占 98%。
影响
许多因素均可影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
胎 儿 在 未 分 娩 前, 处 在 基 本 无 菌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肠道菌群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概述肠道菌群的概念、历史及其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并探讨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肠道菌群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通过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产生影响。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

肠道菌群通过影响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

通过对比不同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科学家们发现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

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受到宿主代谢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影响宿主代谢来调节人体健康。

例如,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影响脂肪和糖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方式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肠道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益生菌还可以缓解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等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

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差异,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方法、样本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部分研究发现可能仅仅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益生菌的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益生菌种类和剂量的选择、益生菌的安全性等。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代谢、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加强肠道菌群与常见疾病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益生菌在改善人体健康方面的效果;研究不同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个体化营养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益生菌的安全性及其对肠道微生态的长期影响,为益生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发育的关系剖析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发育的关系剖析

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发育的关系剖析近年来,人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尤其是婴幼儿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发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剖析。

1.肠道菌群的构成与功能婴幼儿肠道菌群是由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生活在肠道中,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

其次,肠道菌群还可以合成和分泌维生素,如维生素B和K。

最重要的是,肠道菌群还具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的功能。

2.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婴幼儿期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

首先,肠道菌群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它们的分化和功能发挥。

研究发现,婴幼儿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种可以促使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免疫因子,增强身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其次,肠道菌群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来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3.母乳喂养与肠道菌群的建立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对于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而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建立健康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母乳中富含乳酸菌和益生菌等有益菌种,可以直接进入婴儿的肠道,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此外,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益生元,可以作为有益菌的营养源,帮助它们在肠道中生长和繁殖。

因此,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调节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促进免疫力的发展。

4.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它们对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抗生素不仅会杀死病原微生物,还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导致有益菌种减少,同时也给有害菌种提供了机会。

研究表明,抗生素使用与婴幼儿过敏、肠道炎症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肠道菌群与精准营养健康

肠道菌群与精准营养健康

《肠道菌群与精准营养健康》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肠道菌群和精准营养健康方 面的诸多内容,从基本概念到具体应用,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指导。通过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和精准营养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 体健康的奥秘,为自己的健康保健提供有益的指导。希望这本书能对广大读者 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精彩摘录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多样性、平衡性和稳定性与人体 健康密切相关。这些微生物不仅参与消化、代谢和免疫过程,还对人体健康产 生深远的影响。
肠道菌群通过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例如, 益生菌可以促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而有害菌可能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 或流失。
作者简介
这是《肠道菌群与精准营养健康》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接下来,本书详细探讨了肠道菌群与营养健康的关系。一方面,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影响人体的消 化和吸收来影响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利用和需求。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一些研究表明,肠道 菌群的平衡与否可以影响人体对过敏、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等疾病的易感性。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和多样性。肠道菌群是人体内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由数百种不同的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建立了密切的共生关系,对人体的消化、吸收、 代谢、免疫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肠道菌群,这些差异可以影 响人们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健康状况。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肠道菌群的营养保健方法。通过合理饮食、补充益生菌、益 生元和合生元等方法,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提高肠道免疫 力,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还介绍了不同食材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指导读者选 择合适的食材来调节肠道菌群。

婴幼儿营养学宝宝的饮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

婴幼儿营养学宝宝的饮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

婴幼儿营养学宝宝的饮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婴幼儿期是宝宝快速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消化系统仍处于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因此合理的饮食与消化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婴幼儿营养与饮食对于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性。

一、婴幼儿饮食与肠道菌群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对于消化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母乳中含有大量益生菌,可以帮助培养宝宝的肠道菌群,维持菌群的平衡。

因此,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建立健康肠道菌群的最佳方式之一。

母乳中的益生元和益生菌有助于保护婴儿免受肠道感染,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预防过敏等问题。

相比之下,人工喂养的婴儿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二、婴幼儿饮食与肠道蠕动消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肠道蠕动。

蠕动是指肠道内食物通过肠道的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宝宝在婴幼儿期,以液体或半固体的形式摄入食物,相较于成人来说,其消化系统的肌肉和神经系统仍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促进肠道蠕动。

婴儿在添加辅食后,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合适的食物质地和纤维含量对于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非常重要。

丰富的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软化度,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适度的运动也对促进肠道蠕动有帮助。

三、婴幼儿饮食与消化酶的分泌消化酶是消化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它们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使其能够被宝宝的身体有效吸收利用。

适当的饮食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消化酶的分泌,母乳被认为是理想的营养来源。

母乳中的酶活性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过程。

然而,当宝宝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时,消化酶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介绍给宝宝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在饮食逐渐过渡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消化酶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结论在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适度的饮食习惯对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平衡与腹泻的关系研究

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平衡与腹泻的关系研究

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平衡与腹泻的关系研究婴幼儿时期,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而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婴幼儿腹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难题。

那么,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平衡与腹泻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性肠道微生物,也就是肠道菌群,是指在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群体。

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增强免疫力:肠道微生物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2.促进消化吸收: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宝宝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维持肠道健康。

3.防止有害物质入侵:肠道微生物可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宝宝体内,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4.调节生理功能:肠道微生物能够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情绪、睡眠等生理功能。

二、婴幼儿腹泻与肠道微生物失衡的关系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其中肠道微生物失衡是导致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

1.肠道微生物失衡导致腹泻:当宝宝肠道微生物失衡时,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

2.腹泻加重肠道微生物失衡:腹泻时,肠道内的有益菌大量流失,有害菌繁殖,进一步加重肠道微生物失衡。

3.肠道微生物失衡引发其他疾病:肠道微生物失衡不仅会导致腹泻,还可能引发过敏、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三、如何维护婴幼儿肠道微生物平衡1.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有助于宝宝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

建议妈妈们尽量母乳喂养,至少持续6个月。

2.合理添加辅食:在宝宝4-6个月时,逐渐添加辅食,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

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宝宝餐具的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肠道感染。

4.适当补充益生菌:在宝宝腹泻或肠道微生物失衡时,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5.定期检查: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了解肠道微生物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苏芬玲,贾阳,王昌燕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陕西西安710016【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肠道菌群变化并分析其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大兴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早产儿,所有早产儿均在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早产儿肠道菌群及感染检测,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6例和非感染组54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肠道菌群丰度、菌群物种丰富度(Chaol 指数)、菌群群落多样性(Shannon 指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早产儿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早产儿感染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

结果感染组早产儿的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为(16.77±3.20)×109/L 、(17.65±4.41)mg/L 、(3.82±0.55)ng/mL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11.18±3.42)×109/L 、(4.93±1.19)mg/L 、(0.35±0.08)ng/mL ,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为(86.46±4.23)分,明显低于非感染组的(93.36±4.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早产儿的感染性肺炎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3.08%、57.69%、34.62%,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46.30%、31.4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早产儿的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拟杆菌属的丰度分别为(23.65±1.26)%、(16.60±0.95)%、(15.72±0.90)%、(8.88±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1.36)%、(22.45±1.28)%、(17.81±1.11)%、(9.78±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早产儿的链球菌属、沙门菌属、瓦氏菌属、梭菌属、葡萄球菌属丰度分别为(12.92±0.82)%、(5.75±0.55)%、(4.85±0.30)%、(6.76±0.56)%、(8.51±0.64)%,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5.82±0.36)%、(4.27±0.33)%、(3.95±0.21)%、(2.20±0.18)%、(1.97±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早产儿的Chaol 指数及Shannon 指数分别为284.46±17.78、2.73±0.35,明显低于非感染组的395.52±21.60、3.99±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Chaol 指数、Shannon 指数是早产儿感染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 <0.05);链球菌属、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属是早产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经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NCIS 评分与双歧杆菌属丰度比(r =0.652)、乳杆菌属丰度比(r =0.589)、去球菌属丰度比(r =0.618)、拟杆菌属丰度比(r =0.602)、Chaol 指数(r =0.547)、Shonnon 指数(r =0.551)呈正相关(P <0.05),与链球菌属丰度比(r =-0.524)、沙门菌属丰度比(r =-0.611)、瓦氏菌属丰度比(r =-0.514)、梭菌属丰度比(r =-0.531)、葡萄球菌属丰度比(r =-0.529)呈负相关(P <0.05)。

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殖及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殖及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殖及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一、简述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是儿童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正常的肠道菌群对人体生理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婴幼儿时期正是肠道菌群建立和完善的关键时期。

本文旨在综述有关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殖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在婴幼儿时期,肠道菌群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母亲乳腺中的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以及婴儿摄入的食物和水中所含细菌。

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极少,但随着喂养过程的进行,肠道菌群逐渐增加,至2岁时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个体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1.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重要性婴幼儿时期是肠道菌群构建的关键阶段,对于以后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天内,肠道菌群开始定植,在婴幼儿期,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这个阶段的肠道菌群被称为“共生微生物群”,它不仅帮助婴幼儿建立自身免疫系统,还参与营养物质代谢、营养合成以及能量平衡等方面。

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的健康影响可能对潜在的疾病发展产生影响,例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肥胖症、糖尿病等。

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幼儿园儿童肠道菌群研究的必要性对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是理解和改善婴幼儿健康的关键。

幼儿期是人体生命的起始阶段,也是肠道微生物群落发展的重要时期。

通过对幼儿园儿童肠道菌群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一生命早期的发育过程及其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这种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揭示婴幼儿肠道菌群与多种健康状况之间的潜在联系,并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对幼儿园儿童进行肠道菌群的研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肠道相关疾病的发展。

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接触环境的变化等原因,其肠道菌群结构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肥胖、炎症性肠病、过敏性疾病等肠道相关疾病的的发生有关。

婴幼儿的肠道保健与肠道菌群培养

婴幼儿的肠道保健与肠道菌群培养

婴幼儿的肠道保健与肠道菌群培养引言: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肠道健康对其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的肠道保健与肠道菌群培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肠道保健的重要性、肠道菌群的构成、肠道菌群与婴幼儿健康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关于婴幼儿肠道保健的科学指导。

一、肠道保健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肠道保健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健康的菌群,提高肠道免疫力,预防肠道感染和过敏等疾病。

为了实现肠道保健的目标,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度消毒和生活环境的清洁等。

二、肠道菌群的构成肠道菌群由数千种细菌组成,其中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为代表。

这些菌群既可以在婴幼儿肠道中产生乳酸,维持肠道酸度平衡,又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同时,胆汁盐、胆酸和胆固醇代谢也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三、肠道菌群与婴幼儿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与其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一个健康的肠道菌群可以减轻婴幼儿对抗感染的能力,降低过敏的风险,甚至有助于预防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培养健康的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的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四、肠道菌群培养方法1. 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

所以,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肠道健康非常有益。

2. 合理添加辅食:从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要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少加调味品,避免过度消毒,以保留食物中的益生菌,并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帮助婴幼儿培养多样性的肠道菌群。

3. 避免过度消毒:孩子需要适应一定的微生物环境,家长应该避免过度消毒,保持适度的清洁,让孩子与微生物接触,有助于肠道菌群的培养和免疫力的提高。

4. 注意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污染源,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有害菌的滋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结论:婴幼儿的肠道保健与肠道菌群培养对其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 161 -[28] LEE E J,JUNG H K,KO K H,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s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which parameter to us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d breast masses?[J]. Eur Radiol,2013,23(7):1803-1811.[29] JIA W,LUO T,DONG Y,et al. Breast elasticity imagingtechniques: comparison of strain elastography and shear-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same population[J]. Ultrasound Med Biol,2021,47(1):104-113.[30] LEE E J,CHANG Y W.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parameters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to evaluate breast masses[J]. Korean J Radiol,2020,21(9):1045-1054.[31] AU F W,GHAI S,MOSHONOV H,et al. Diagnostic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solid breast masses: determination of the most discriminatory parameter[J]. AJR Am J Roentgenol,2014,203(3):W328-36.[32] YOUK J H,GWEON H M,SON E J,et al. Diagnosticvalu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hear-wave elastography for breast cancers: integration into BI-RADS classification with subcategories of category 4[J]. Eur Radiol,2013,23(10):2695-2704.[33] DIAO X,ZHAN J,CHEN L,et al. Role of superbmicrovascular imaging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malignant and benign solid breast masses[J/OL]. Clin Breast Cancer,2020,20(6):e786-e793.https:///32863154/.[34]黄颖敏,陈智毅.人工智能技术在乳腺疾病超声诊断中的新应用与思考[J].广东医学,2021,42(2):170-174.[35]高思琦,牛司华,黄剑华,等.超声人工智能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7):752-755.(收稿日期:2023-09-25)*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Z20200951)①百色市人民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翟刚① 【摘要】 早产儿在母体内成长时间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娩出,但早产儿机体内部组织、器官、系统存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特殊护理和喂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障碍、自 闭症
Curran et al.,2014
Bager et al., 2008; Thavagnanam et al., 2008; Roduit et al., 2008; Tollanes et al., 2008; Koplin et al., 2008 Sevelsted et al., 2014; Lee et al., 2014; Li et al., 2015; Toro-Monjaraz et al., 2015; Huang et al., 2015
Fichorova et al., 2011 Petricevic et al., 2014 Wen et al., 2014
Brand et al., 2011 Rautava et al., 2012 Fiochi et al., 2015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20天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地域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基因对于菌群定植的影响 我们的认识来源于对双胞胎的研究
异卵双胞胎
Palmer et al., 2007
遗传影响
双胞胎的肠道菌群类似
环境因素
胎盘与羊水
第一次接触 怀孕
多样性 改变
第二次接触 出生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妊娠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 肠道菌群
疣细菌 无壁菌 TM7 互养菌 变形菌 粘胶球型菌 梭杆菌 厚壁菌 蓝细菌 拟杆菌 放线菌 未分类 孕早期 孕晚期
n=91 个孕妇 Koren et al., 2012
乳房组织中的菌群 菌群失调与乳腺癌相关
维持母乳菌群平衡的意义
母乳-菌群的魔力
Ma等人最近提出假说认为母乳菌群中存在的金葡菌等 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被母乳菌群中一系列有益菌 所抑制。但环境改变时,可能会成为乳腺炎的致病因 素
对健康的启示
对母亲而言
对婴儿而言
降低乳腺癌发生 降低乳腺炎发生 影响 母乳喂养率 快速恢复 降低糖尿病风险
生命早期建立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最早是一片无菌的表面…
但在第一批殖民者(定植菌) 来了之后…
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生 态系统!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20天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细菌转移
日龄 age (days)
* p<0.001; **p=0.009
Adopted from Grönlund et al., JPGN, 1999
分娩方式的影响
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延迟定植
双歧杆菌 拟杆菌与普氏菌
细菌相对丰度(%)
阿托普菌
乳酸杆菌与肠球菌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
3天
1个月
3个月
1年
图3 不同分娩模式的粪便菌群的横向比较 混合线性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如地点、 断奶年龄、同胞数量、母乳喂养时间,湿疹 ,产前抗生素使用)用虚线表示剖 宫产(LSCS),实线表示阴道分娩(V)
肠上皮 细胞
Harry J. Flint1, Nature : 488,Pages:601–602: August 2012
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治疗导致婴儿菌群不完全的短期的复原
在生长发育重要的阶段,即便是 短期的效果也会造成长期的后果
Fouhy et al., 2012
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围产期 出生 4天 20天 4-6个月
真细菌-梭状芽胞杆菌组
主要组分3 双歧杆菌 主要组分1
母乳喂养儿 配方奶喂养儿
Roger & McCartney, 2010
母乳中含有益生元
脂肪
53-61 g/l
30-50 g/l 8-10 g/l
低聚糖 蛋白质
10-12 g/l
乳糖
氨基酸
低聚糖
脂肪酸
母乳
牛奶
乳糖 总低聚糖
55-70 g/L 3.0-15.0 g/L
20天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三种接触母体菌群的方式
细菌转移
胎盘与羊水
第一次接触 怀孕
分娩 方式
第二次接触 出生
第三次接触 母乳喂养
母乳
母亲肠道
Rautavaet al., 2012
婴儿 肠道
剖宫产儿有不同的肠道菌群
• 1/延迟定植
• 2/降低多样性 • 3/ 远期影响
辅食添加期的营养变化将会继续塑造 肠道菌群
怀孕9个月 出生 断奶
羊水
母乳
各种食物
肠道菌群的发展
宝宝 月龄 日龄
母乳
添加配方奶
添加辅食
断奶后多样性增加
Favier et al, 2002.. AEM, 68:219-226.
我们给小孩子吃什么食物是很关键的
拟杆菌门 厚壁菌门
拟杆菌门 厚壁菌门
非洲婴儿比意大利婴儿有更多的拟杆菌
菌种可能对免疫印记产生重要作用,可能对抗病毒(HIV) 有一定作用 母乳中有核心菌群
菌群依赖于健 康状况与环境 而存在
母乳中的菌群随着母亲的健康状况而改变,如压力、分娩模式
Jeurink et al., 2013
科学在快速发展
2014
健康母亲与乳糜泻患者的母乳组成不同
母乳中的乳酸菌与双歧杆菌:抗生素治疗与临床因素的影响 哺乳阶段、孕龄与分娩方式对母乳菌群的影响

(增加过敏、肥胖风险)
生产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母体细菌
口腔 阴道 皮肤
婴儿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 剖宫产
Across body habitats
分娩方式塑造新生儿不同身体部位早期菌 群的获得及组成
分娩方式影响早期定植
剖宫产:
医院环境里的细菌、母亲皮肤上的菌群
阴道分娩:
母亲阴道与粪便中的细菌
双歧杆菌 脆弱拟杆菌类 大肠杆菌 艰难梭菌
40-50 g/L 微量
不同表型的双歧杆菌对母乳低聚糖的利用
不是所有的细菌都能利用不同的低聚糖的
Sela and Mills, 2010
婴儿双歧杆菌能利用母乳低聚糖而成人的 双歧杆菌则不可以。
Haarman & Knol 2005; David Mills, Locascio et al., 2008

健康成长发育 更好的心理发育 防止腹泻 降低湿疹发生 防止呼吸道感染与喘息 防止耳部感染 降低糖尿病风险
1. 2. 3.
Belderbos ME, Houben ML, van Bleek GM, Schuijff L, van Uden NO, Bloemen-Carlier EM, Kimpen JL, Eijkemans MJ, Rovers M, Bont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2;23:65-74. Ip S, Chung M, Raman G, Chew P, Magula N, DeVine D, Trikalinos T, Lau J. B Evid Rep Technol Assess 2007; 153:1-186. Kramer MS, Kakuma. Adv Exp Med Biol. 2004; 554:63-77.
结论:多种因素协同影响我们 一生的菌群
喂养方式 分娩方式
基因 孕龄
住院
母亲的感染 与疾病
母亲的压力 环境
抗生素
……最终将影响一生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早期定植总结
• • • • 肠道菌群在生命早期就通过定植过程开始建立。 早期定植受到几个因素影响。 第一批的定植菌是出生时从母亲获得。 母乳也是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重要因素,并且优于配方奶。

哮喘和喘息风险增加 炎症性肠病风险增加
McKeever et al., 2002; Jedrychowski et al., 2006; Metsala et al., 2014, Stensballe et al., 2013
Kozyrskyj et al., 2007; Alm etal., 2008; Mai et al., 2010; Risnes et al., 2011; Jedrychowski et al., 2011; Martel et al., 2009
%infants 婴儿 %
60 40 20 0 3 10 30 60 180
% %infants 婴儿
% %infants 婴儿
60 40 20 0
3
* *
60 40 20 0
*
10
30
60
180
3
10
30
60
180
日龄 age (days)
* p=0.003
日龄 age (days)
* p<0.001
各个阶段有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产前
无菌?
出生
4天
从母体/环境接种的细菌
20天
4-6个月
基因 孕龄 分娩方式
食物的影响 母乳 配方奶 断奶过渡 到成人饮 食
喂养方式的影响
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由双歧杆菌主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