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罗春兰)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罗春兰)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初三“记”类散文阅读教学方法新中初级中学罗春兰虽然语文教改在不断深入,但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
即教师投入多、学生收获少。
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言文用词精炼、表意深奥,学生无法轻易走进作者表述的文字世界,学习难度大;二是教法单调,许多教师教读文言文,重内容讲述分析、轻方法点拨介绍,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以及结构的分析无所不及,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文言知识,导致效率低下;三是背诵内容多,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并且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易产生文言文“无用论”的想法。
长期以来,学生阅读文言文,没有“类”,只是“累”,没有主动地吸取,只是被动地应试。
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深入到“人文”的内里,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亲身体验感悟的过程。
一、趣味导入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堂课,导入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可以运用形象、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把学生思想引入课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后导入新课。
我上《桃花源记》一课,学习新课前,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
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激趣”
浅论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激趣”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把余弘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四条策略:重视诵读、创造情境、鼓励质疑和展开想象。
通过对这些策略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字:初中文言文有效性激趣策略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有很大比重。
新课标提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就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教学时侧重于对翻译和语法的讲解,采用“逐字落实”“串讲灌输”的教法,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恐惧甚至厌恶的心理。
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更是大大降低了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要实现初中文言文的有效性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距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很遥远,学生普遍对其有疏离感,再加上小学时缺少文言文积累,对文言文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
所以,初中文言文教学,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美妙境界,流连于古代文化的迷人海洋。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几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一、重视诵读,培养情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道出了读的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无拘无束的诵读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动口的同时也在动脑,以读带动理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言作品中的内容进行现象和再创造,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陶冶情操。
读,要做到有效的“读”,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诵读,应遵循读准——读顺——读懂——读美的程序。
首先,是要读准字音,只有读准音,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原意。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七年级下册《口技》)的“间”,不读jiān而读jiàn;“曳屋许许声”(同上)的“许”,不读xǔ而读hǔ。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彩焦点[]2012.【学习策略】P 11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知识的传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学好文言文知识,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
但是文言文用字凝练,词语的意思和语法习惯与现代文差别较大,让学生感到艰涩难懂,所以有一种畏学的心理。
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师翻译、学生笔记、学生背诵的模式,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更生动有趣呢?一、通过多次的诵读,来培养丰富的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在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得到较为丰富的和牢固的语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我们不断地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慢慢理解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当我们理解了文章的意义,就能了解作者的心情。
而当我们通过不断地积累文言文常识后,也可以水到渠成地解释文言文的意思。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音、读顺句子、不念破句。
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一犬”是两个单音词,中间必须稍作停顿,如果连读就会对句意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诵读、分角色读、相互译读等不同的形式。
这样,教师在这些形式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能力增强,使得他们理解文意的能力增强,累计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对某些字句产生顿悟,能够和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
另外,在学生们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佳作后,对很多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就会有理性的认识,这就为更深入地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们的信心也会随着增长,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能力也会不断增强。
二、通过再现课文描写的场景,使学生们有直观的体验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要创造课文描写的场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情趣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趣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引言: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趣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应用策略如下: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化身古代名人或扮演相关角色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古代社会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
2. 运用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或分享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
在讲解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 创造情感磨合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方式,创造情感磨合的机会,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布置作文任务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内互相修改、评价对方的作文,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兴趣是学生坚持阅读的重要动力。
情趣教学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具体应用策略如下:1.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材料内容应新颖、有趣、生活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使阅读材料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诵读古代诗词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中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读物,并进行阅读分享。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感悟和收获,从而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1. 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写作讨论、写作展示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情趣教学
龙源期刊网 浅谈小学文言文的情趣教学作者:雷玲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13期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文章大多内容简短,却意蕴深刻。
由于语义略帶晦涩,小学生普遍感到难读且难懂。
如果重字、词、句这些知识落实,而忽略文言文本身之美,那么课堂将枯燥无味。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投入其中,产生自己的感悟,能轻松展开文言文学习,为中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借故事增趣文言文多是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而故事最能吸引学生。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灵活利用故事为课堂服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文本的重难点可以用故事补充,用复述故事代替传统的逐句翻译。
以《伯牙绝弦》为例,上课一开始,我从俞伯牙的故事背景引入,使学生对文章的兴趣激增,满怀期待地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中的情感,我给学生补充了二人故事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子期虽为樵夫,却甘为伯牙寻觅世间难寻的乐谱。
二是伯牙为楚王弹琴助兴时想到与子期的友情,一曲《高山流水》从胸中倾泻而出。
两人感人至深的情感打动了每个学生,再让学生来诵读全文,教学效果自然不同。
二、以诵读提趣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式诵读,要通过多种方法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生动有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小故事。
故事中展现了两个小孩据理力争太阳远近的问题,一个认为太阳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认为太阳早上远中午近。
两人据理力争,谁也不肯罢休,文中称为“辩斗”。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了“辩斗”之后,我再带领学生进行“辩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辩斗”的场景。
最后,我再让学生进行同桌分角色合作朗读,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在反复的趣读体验中得到迅速提高。
三、用表演激趣文言文语言凝练,文中的一些词语与句式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也有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上台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角色体验,还原故事情境,真正实现从“读”到“理解”。
爱为学问之始——浅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不失趣味性
爱为学问之始——浅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不失趣味性发表时间:2013-07-10T14:36:52.12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5月总第120期供稿作者:王艳鹏[导读] 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王艳鹏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一中学256600文言文在高考中考察的比重很大,因此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不由自主地带有功利性,几乎成了考试的附庸,导致文言文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光芒,教师把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死记硬背学得枯燥无味,最终师生身心俱疲,收获无几。
反思教学,如何改变一下这种状况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常言道:爱为学问之始。
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不失趣味性?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经验:首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培养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
所以针对所学篇目基础知识,老师可在导学案的预习案中列出具体要求,比如注音、找出通假字、解释词类活用、指出特殊句式、理清文章思路等,让学生预习时完成。
课上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其他学生点评、补充、拓展。
这样学生们可以平等地交流,学习氛围就会轻松愉悦。
他们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看到自己独立学习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会倍增学习信心;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
其次,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优化设计,激发兴趣。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精心地组织和精妙地点拨引导,力争把文言文富有文化内涵的“沉香”渗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切身体会:第一,巧设导语。
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
情趣: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亮点
情趣: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亮点文言文由于其语言使用时代距今较远,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历来较大。
难度大的内容更容易产生厌倦感,若再加上老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以教师“串讲”或翻译全文的方式进行,偶尔提问学生也是课堂占比较小。
高中语文教师要将这样传统文化以新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习文言文时兴致盎然。
一、让文言文与时事相连文言文学习中的提问要注意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
作为教师来说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言文,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细致梳理史传类和叙事类两大类文本的行文思路,补充适当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就会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充分運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从而真正地走进课堂,读懂文本的真正内容。
比如说我在复习《书过善人事》一文时,教师可以尝试这样的问法,假如其他地方发生灾荒,灾民无以为生,纷纷拥聚到我们这里,气势汹汹。
那么请问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呢。
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还是慷慨解囊竭力相助,对于那些富人的善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学生联系最近的巴厘岛撤侨,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很明显这样的提问紧扣时事,学生有话可说,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性,也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让文言文与讨论相伴这里重点说一下文言词汇,文言词汇是基础,这个基础必须夯实,这毋庸置疑,但是怎么操作却是个问题,我们不能陷入“背—默”的简单粗暴的模式,这样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一般注释中的词汇在读的时候解决,重点词汇快速讲解,还有一些有争议的词汇教师也必须讲。
有老师说讲有争议的词汇是浪费时间。
其实目的不是说得弄清楚这个词的意思,而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和探究能力。
如《前赤壁赋》,教师可以这样问,洗盏更酌的“洗”究竟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表示惊讶,洗就是清洗的意思,特别是高三有些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说,高一课本上注释就是清洗。
让文言教学焕发青春气息——触摸语言激发情趣
三 水浒 传 》 、 《 花扇 》 、 《 桃 红 天性 。郑 谷之 所 以被 称 为 “ 一字 之师 ”,是 因为 他建 议 游 记 》 、 《 国演 义 》 、 《
将 “ 前村深 雪里 ,昨夜数 枝开 ”改为 “ 昨夜一梅开 ”。因 楼 梦》、 《 官场现 形记 》、 《 林外史 》、 《 儒 金瓶梅 》、 此 ,一个语 词 ,在某 一个 特定的 时间,经 由作者 的挑选 , 界是一 片森 林 ,那么语 词就是构成森 林的一花一 叶,一草
隙 的阳光,点缀绿草 的野花 以及各种 生命 。或者 说构成境 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 《 登泰 山记》一文中,
壶 界 的词 语本身就 具有 生命 ,那没有 生命的语词所 建构的物 可 引用 “ 天 阁 ” 的对 联 ,登 此 山一半 , 已是 壶天 ;造 绝 顶
体不 能称之为 “ 界” ,它们只 是一堆支离破碎 ,结构松 千重。尚多福地和 “ 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说 明泰山 境 万 散的什物,一堆语言垃圾 。
砂土 ,亦 吉;平地 、石榴 ,无土 则凶 ;大林 乃东南蚕食 之 的天涯游 子在经历 了苦 痛的烽烟 离乱又回到久别 的家乡,
里 是不是有滚滚 的暖流在涌动 昵?
穿越历史 的尘烟 ,千年 之后 的我们在 读到这些 “ 桑兮
括 的说法 ,还 因为算命者 的出生 时辰 ,男女性 别有异又各 梓 兮 ”、 “ 兮柘兮 ”的时候 ,汹涌在你 我眼眶里 的思乡 桑 有不 同说法 ,其 实无非是 说的天花 乱坠 ,实则万 变不离骗 之泪又是怎样 的滚烫啊 ! 人二字 ,掩人 耳 目而 已。这 次是 “ 柘木 ”做 了道 具,打 了
一
“ 言两 拍 ”、 《 古奇 观 》、 《 三 今 聊斋 志 异 》、 《 西厢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如何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
张旺平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2(0)33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知识的传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学好文言文知识,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表现。
但是文言文用字凝练,词语的意思和语法习惯与现代文差别较大,让学生感到艰涩难懂,所以有一种畏学的心理。
【总页数】1页(P0-0)
【作者】张旺平
【作者单位】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古文不古,文言有趣——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
2.让英语课堂充满情趣——情趣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3.为儿童建构充满情趣的课堂——情趣课堂理念下优化小学教学行为的课例研究与思考
4.情趣:文言文教学的出发点
5.情趣为引诵读为本化境为要
——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三重境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活力
学《 爱 莲说》 时, 找了几张荷花图片 , 配上古典音 乐赏荷 , 一下把学 堂课 学生始终 处在不 断寻找美 、 收获美 的兴奋状态 。 这样就走进 生 的注意力 吸引 了过来 , 这堂课的效果也很好。 在 教学 《 三峡》 时, 了人物 , 了解 了人 物 , 品味 了内涵 , 自然地解决 了教学 问题 , 轻松
我从不走 力? 现本人结合 自己平时 的教学实践 , 谈谈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 角色读等形式也可 以使诵读进行得 如火 如荼。诵读 时 , 心得 和体会。我认为初中文 言文教学应该侧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
一
过场 ,我会抽 出多半节课 的时 间让学生 诵读。叶圣 陶先 生说 过 :
“ 吟诵就是心 、 眼、 口、 耳并用 的一种 学习方法 ……吟诵 的时候 , 不
探索篇・ 方 法 展示
让 文 言文教 学 充 满 活 力
汪 万 梅
( 甘 肃 省 永登 连 铝 学校 )
摘
要: 摒 弃传 统教 学方式 , 让 文言文教 学充 满活力, 从预 习开始 , 对 课文初 步了解 , 有趣 的导入 , 激发 阅读 兴趣 , 诵读 培养语感 ,
以达到诵读成诵 , 夯 实基础 , 更深地理解课文 内容 , 从 而品析美 文。 关键 词 : 文言文教 学; 活力 ; 导入 ; 兴趣 先 自己有感情地 范读 , 力求读 出古文 文言文 是 中国的古文 化 , 2 0世纪 以后 , 在 中国 , 文言 文 的地 根据 内容选择合适 的音乐 , 位逐 渐被 白话 文取代。文言文深奥难 懂 , 而 文言文又是初 中语 文 的韵味 。 记得刚上班时 , 我 的老师告诉我 , “ 教师要有魅力 , 才能 吸 因此 , 在工作 中我很注意 自身的影响 , 时刻牢记诵 教学 中重要 的一个组成部 分 , 文言文对 于学生来说 就是一部 “ 天 引你的学生 。” 我都 以饱满 的情感 、 专 注 的态 度来 朗 书” ,他们学 习文言文时痛苦万分 ,这 主要 是 由传统 的教学方 法 读从我 开始 。每次 范读时 ,
文言文教学应有情有味
学方法。一旦离 了这根拐杖, 就寸步难行。长此以往, 我们
就 缺少 了一 份面 对文 本 的底气。 因此只有 教师 走进 文本, 对 文 本进 行认 真细 心地解 读, 能在 课堂 中教 学 自 才 如, 出味 上
打开一本本教育杂志, 几乎看不到有关上文言文的论文
和 案例; 出去 听课 , 很难 听到 上文 言文 的课。 因为 大家 走 也
探究 学 习既是 新课程 改革 的 明确 要求 , 又是 新课 改理念
的具体体现, 因而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
自主探 究 和合作 探 究学 习的积 极性, 学 习的主 动权真 正地 把 还 给 学生 , 而让 学生 既 能牢 固地 掌握知 识, 能够提 升各 从 又 项 能 力。在 多年 的教 学摸 索 中, 者产 生 了如 下几 点感 悟。 笔 首先, 究 学 习要 注 重 问题意 识 的形成 与 培养。问题 意 探 识会 激 发 学生 强烈 的求 知欲 , 以及 学 生敢 于探 索, 勇于创 造 和追 求真 理 的科 学精 神。没 有强 烈 的 问题 意识 , 就不 可 能调 动学 生 的 “ 冲动 性 ” 激 发学 生活跃 的思想, , 更不 可能 开发 学
生齐 读: 有难 言聊 志怪, 非毋 语更 搜神。 事 人 师: 上有 难言 之人、 事, 世 之 不得 已寄情、 托心 于鬼 狐神 妖, 下来 的故事 读来 真是 感慨万 端哪! 这 就是对 文言 文志 记 怪小 说 的评价( 书: 言志 怪小 说) 板 文
片断 2 :
、
细 读 文本, 昧从 中来
师: 回到文 字 中, 找鬼 怎样? 找 生: 我 是鬼” 看 出鬼很 诚 实。 “ , 生: 惟 不喜人 唾 ”也 可 以看 出鬼 很诚 实。 “ , 生: “ 从 鬼言: 卿太 重, 非鬼 也” 将 中的 “ 字, 以看 出 卿” 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情趣”导航扬阅读之帆启学习之舟
力
我们 知道如果是把 学生的语 文能力 比作是 一只飞 鸟的话 ,那 么课 堂教学 和课 外 阅读就是它 的两翼。前苏联 教育家 苏霍 姆林斯
基 曾说 过 : “ 让 学 生变 聪 明的 方法 ,不是 补 课 ,不是 增 加作 、 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 。” 吕叔湘先生 也说 : “ 回忆 自己 的学 习过程 ,得之 于老师课堂 上讲 的 占多少 ,得之于 课外 阅读的 占多少 。我 想 自己大概是三七 开 ,也就是说 ,百分之 七十 得之于 课外 阅读 。”在 当今 信息量激增 的社会 里 , 让 学牛学 会搜 集 ,处 理信 息 ,培 养学生 较强的课外 阅读能力 已刻不 容缓 , 我 所支教 的农村小学生课外 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 1 、学生对课外 阅读 缺乏兴 趣 : 在农 村, 良好的课外阅凑氛同 难 以形成 。在家 中 ,家长不能 成为学生 课外阅读 的榜样 ,l l I 于受 自身条件 的限制 ,工作之余 ,家长很少 去阅读 书籍 ,也较 少督促 子女去博览 群书 。在他们 的心 目中能 自觉完成 家庭作 业的孩 子, 就是一个乖孩子。 2 、课 外阅读 涉及的范 围 较小: 在 家长和小学生 的头脑 中,一 听说要买课 外书 ,8 0 %的家长、学 生买 的是优 秀作文籍 。形成 r 优 秀作 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 一种狭 隘的概 念。 3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阅读 书籍 囫同 枣 , 粗 粗浏览一遍 即是 阅读 。很 少做 读书笔记 ,即使 做了笔 记 ,也无非 是几句好句 ,几个好词。 为 了较 大改 变农村小 学生课 外 阅读 现状 ,达到新 标准所规定 的要求 ,我们学校 根据实 际情况 ,对农 村课外 阅读的 开展 进行 了 研究和改革。 ( 一) 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情趣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趣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情趣教学是一种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情趣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以下是应用情趣教学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策略。
一、选取富有情趣和互动性的教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趣和互动性的教材。
选取一些有趣的短篇小说、童话故事、幽默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如故事串讲、语言游戏、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通过黑板和教科书传授知识。
而在情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背景、情节等,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情趣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贴近实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教授古文课文时,可以模拟古代社会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六、鼓励学生表达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等,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思考。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途径
3 情 感 美 .
美 的能力 , 主体趋向 自由 、 使 和谐 的全面 发展 。 在初 中语文 的文言文教学 中, 多 许
老 师过 于注重语 法教学而 忽略 了文字美 的赏读 ,过 于注重条分缕 析而忽视 了内
审美从 来都不是 被动的 ,语文教学
面造就一种节奏美和韵 律美 。中学文 言 文教 学 , 要用美来 吸引学生 , 指导学生进 行美读 。 通过美读 , 培养 学生感受美 的能
文言 文教学 中美的 因素
含 的情感 , 人物 同喜 同悲 , 与 更进 一步 , 在对人物 的生平事 迹 、 写作 背景 、 缘起等
有 了较为深入 的了解之 后 ,让学 生置身
2 形 象 美 .
“ 移情” 和共 鸣 , 在性情上 得到陶冶 , 使其 心灵 日臻 “ 化 ” 摈 弃 假 、 、 , 于 净 , 丑 恶 趋
真、 、 。 善 美。
传统 的伦理道 德思想是 我国古代文 化 中极为辉煌 的一 个篇章 。经过 历史冲 刷而流传下来 的作 品 ,当然是思 想文化 的精华 ,文言 文教 学有责任 和义务把我 国古代优 秀的文化遗产 ,尤其是 至今仍 熠熠 闪光 的思想传 授给学生 。像 范仲淹
蓦
蓦 誊
…
誊
置叠
羞
… .
誉 誊 翳 鬻 蓦 囊 墨 囊 誊 囊 一 l 羲 蓦 萋嚣 骞强 誊 囊 誊 誊垂 蓦
矗誊 誊
支言支教学申审美情趣 语 乔逮径
口 柳 州市第十三 中学 李逢春
审 美教 育也 称美 育或 美感 教育 , 它
遵循文章 的思路 ,认识 文章 中的艺术形
新课改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富有情趣
新课改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富有情趣作者:赵江满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03期【摘要】新课标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的三维教学。
新课标强调情感目标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新突破,体现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关键词】文言并重文言知识成语典故巧用歌诀文言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老师,老师煞费苦心,学生竭尽全力,最后还是事倍功半。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应该以情感教学为主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体会中华精神;用探究思想引导学生,汲取积极向上的情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本文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文言文情感教学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的要领是要引导学生触摸语言,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品的情感之美。
一、从重言轻文到文言并重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在文言知识的逐一讲解上,强调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第一,“重言”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重言轻文甚至文言剥离,显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培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
第三,文言文作为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文与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重言轻文导致许多附丽于“文”上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甚至抛弃。
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也要改革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记“文”,不能把一篇篇古文留下的经典文言文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
教师要注重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重新解读文言文,还文言文本来的面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文”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积累文言知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要学生深入学习,掌握一些文言知识。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
如何让古诗文教学“五味俱全”作者:仇竹娥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36期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
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读出韵味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他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
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
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
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
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
如上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
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
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二、读出情味“情者,文之经;词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词畅,此立文之本源者也。
”再扩展开去看古诗文的内容,也不外情、事、景,三者之中,情也为本。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
教师只有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
让“情趣”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绽放
让“情趣”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绽放作者:姚显福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趣教育;有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85-01情趣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能使人修身养性,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
高雅情趣可以拓宽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发展人的想象力使人充满活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
高雅情趣能催人上进,改变精神面貌,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使人道德高尚使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趣呢?一、情趣教育的内涵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学生在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教师要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的有情有趣的迷恋活动。
情趣教育的实施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教学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篇章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早期培养。
小学阶段正是情感学习形成的关键时期,这阶段儿童学习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好奇心,惊异感和强烈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会迅速提高,这一切会给语言教学带来动力。
因此,在情趣教育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力求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努力建立一种有情有趣的教学模式。
二、情趣教育的实施小学语言教学中的情趣教育主要矛盾是教师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是否与学生的心理需要相吻合,合则情趣生,不合则情趣失。
让语文课洋溢“情趣”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手段 王琼
让语文课洋溢“情趣”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手段两河口镇中心小学王琼语文课堂若没有“情趣”滋润,就会令人疲乏、生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效语文课堂就是纸上谈兵。
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情趣”呢?我的做法是:一、寻找趣点,让学生感到兴味盎然。
有些课文,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其“趣”所在,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有关小艇样子的描写。
《可爱的草塘》中“我”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
《暮江吟》一诗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妙景象。
这些“趣”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玩味其中,既能帮助他们开启思维,读懂课文,又可使他们产生浓浓的学习兴趣。
有些课文的趣点不在文内而在文外。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意搜集相关资料平加以整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备教学的所需。
如教学《赠汪伦》一诗,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这首诗的传说;《军神》一课,刘伯承受伤的经过及古代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可用作学习这篇课文的“趣”点。
这样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也对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了催化作用。
二、激发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有滋有味。
课文中有很多充满激情、真情的课文。
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以这些课文的“情”为基调,以自身真挚的“情”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上让他们适度的“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要求学生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剧本,然后排练表演。
我则扮演电视评论员对“观众”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看了这出小话剧后的感想。
这项活动使学生受得了父子亲情的感染,增强了做人的责任感。
语文教学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声情并茂、入情入境的朗读,能使学生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汇;如泣如诉、慷慨激昂的音乐,能渲染情境、创造气氛。
这两种听觉各异的艺术手段,应在语文课堂上广为运用。
而且,小学生“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的形象,并把他们很深的保持在记忆里”,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还应适当的实物、图画、动画形式展现课文内容,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给学生强烈的感染。
谈谈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激发
谈谈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激发摘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很大比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氛围文言语感兴趣发展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很大比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简练准确, ,但枯燥的串讲加上背翻译和默写,学生疲于应付,效果甚微.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依然是广大的师生们的“心头大患",大多学生提不起兴趣,为何如此?怎样激发其兴趣乐而学之?如何才能学到手、背得牢?下面就上述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音乐的熏陶与感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悠扬动听的音乐往往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从而深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如,《黄河颂》是选自《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在抗日战争时的作品。
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上好这篇课文的首要条件。
为了激发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我们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
上此课时,笔者先请同学们唱《国歌》作为情感铺垫,接着播放录音带中的《黄河颂》配乐示范朗读,其中充满感情的朗读以及激昂的音乐旋律深深震撼了学生们的心灵,接下来要学生体会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也就不难了。
二、营造情感氛围,引发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厌弃文言文学习,归根结底是对文言文学习缺乏自信。
记得去年我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时,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让学生以“语文”为话题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当同学们谈到有关语文学习兴趣的问题时,有不少同学都说“我喜欢语文,但又怕学文言文,听说文言文很难学的。
”试想,同学们还没接触文言文,就对文言文产生了畏惧,心中有了“学不好”的暗示,下次看到“之乎者也”之类的篇目时心中自然就会产生叛逆。
所以,在学习文言文之前,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讲清楚,文言文并非我们同学想象中得那么难学,只要有信心,掌握好方法,一定可以学得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文言文教学充满情趣——初三“记”类散文阅读教学方法新中初级中学罗春兰虽然语文教改在不断深入,但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
即教师投入多、学生收获少。
大部分学生不大喜欢甚至厌恶学习文言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文言文用词精炼、表意深奥,学生无法轻易走进作者表述的文字世界,学习难度大;二是教法单调,许多教师教读文言文,重内容讲述分析、轻方法点拨介绍,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以及结构的分析无所不及,学生在被动中接受文言知识,导致效率低下;三是背诵内容多,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并且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易产生文言文“无用论”的想法。
长期以来,学生阅读文言文,没有“类”,只是“累”,没有主动地吸取,只是被动地应试。
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深入到“人文”的内里,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直接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亲身体验感悟的过程。
一、趣味导入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拔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一堂课,导入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师生学习新课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可以运用形象、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把学生思想引入课文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后导入新课。
我上《桃花源记》一课,学习新课前,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神游桃花源,“这是一片桃花林,你看,河流两岸长达数里的地方,竟然没有一棵杂树,远远望去,盛开的桃花就像一片粉红的彩霞……;你看,红瓣纷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你看,这里面的土地坦荡如砥一望无垠……;你看……”随着我的讲解,学生陶醉其中,遐想联翩。
有一调皮学生接口就道:“此景真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一处呀!您该不是要带我们进入仙境吧?”学生开怀大笑,我当即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朗读课文,“人间难觅神仙境,书中神游桃花源”,还是让我们一起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
以往学生一听要读,就会失声喊苦,可这一次,学生被我口述的境象吸引住了,都想去了解书中的桃花源,读得异常流畅、响亮,可见,只要教师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就能获得激发兴趣的效果,而且有助学生背诵。
其次,故事激趣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的文言作品,特别是一些历史久远的作品。
教者可从作者的经历及特定的历史背景事件入手,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上《醉翁亭记》,可讲述欧阳修小时候家境贫寒,连纸笔都买不起,母亲只能用树枝在沙盘上教他写字。
经过刻苦努力,后来他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也可以从“六一居士”名号的由来介绍欧阳修: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这样写道,“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勉励学生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滴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直白而动情的情节,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和故事激趣一样,设疑导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它通过设置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疑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
可以在开头讲一个内容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或举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来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故事及相关事物产生关切感,从而仔细听下去。
教学《岳阳楼记》时可以这样导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从南宋人编的《宋文鉴》开始,直到当代的各类散文选,都选有这篇文章。
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岳阳楼记》,想想其中的道理。
”这样设疑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也可在上课伊始就提出问题,制造悬念,请学生和自己一道思考,这样可以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一边迅速思考,一边留神听讲。
二、趣味品读1、涵泳诵读叶圣陶先生讲过:“熟读史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
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
仅仅分析研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然而然近乎完美。
”初三新授“记”类散文中,有三篇要求全文背诵,而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背诵又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背诵也要讲究方法,应以理解内容为前提,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
结合笔者及同行们的一些教学实践,在此略举几例:(1)按照写作顺序背诵。
如《岳阳楼记》可以按叙事——写景——议论的顺序背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远眺洞庭湖的景色——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抒发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2)根据课文线索背诵。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记叙,从他逢桃林、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这样容易记忆。
(3)利用课文画面背诵。
如《醉翁亭记》第一段,分别描绘了“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作者在二、三两段分别描绘了两幅画面,一是朝暮四季图;二是太守宴游图。
若能将这些山水风光、游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画面印记于胸,就能快速成诵。
优美的文字,诉诸听觉,自然会有语音感。
谐音押韵、平仄变化、工整的排偶句、错落的整散句、和谐的音律让读者心情愉悦。
匠心独运的词语使用,越规逾矩的超常搭配,句式与句型的奇妙变幻,得当的简繁,精妙的修辞等,通过反复的诵读、体味、涵泳,定会使读者动情励志。
要让学生深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一定要经过他自己的诵读与涵泳。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文学爱好者,那些出口成章、口若悬河的演说家,那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文学家,哪个不得益于熟读背诵、记忆积累?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是需要学生自主感悟探究的。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感,融入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文言语感。
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缩短了,才能饶有兴致地品读文言美文,深入探究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才能受到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品读体验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实词、6个文言虚词和主要的文言句式的用法。
这个量应该是不大的,但关键是教法、学法的处理是否恰当。
古今汉语的差异,给学生的文言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去“求同”、“辨异”,帮助学生发现古今汉语表现样式、用法和意义的不同及古汉语自身语言运用的灵活多变。
教学中,指导学生用分析比较的眼光进行审读,发现文言文行文组句的一些特点。
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词语、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让学生达到理性的认识,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
如句式的变化,就可以通过古今比较总结一些规律,例如:倒装句中状语后置的句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翻译时正确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倒装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应译为“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再如《醉翁亭记》中有许多的判断句“望之蔚然而深秀浙,琅琊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等都要补充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标志“是”。
还有《桃花源记》中许多的省略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句子都要结合语境补充承前省略的主语成分。
又如词语的古今异义,如“妻子”、“绝境”、“无论”、“鲜美”等,还有一词多义现象,如“临”字在古汉语中就有多种解释: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②来到(临溪而鱼《醉翁亭记》),③面对(把酒临风《岳阳楼记》),④临近,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此外,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因为对象、场合的不同,会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或语气。
区分这些不同之处,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有23处用“而”做连词,“而”字贯穿全文,读起来别有韵味,其用法可以归纳为五种:①表并列关系(溪深而鱼肥);②表承接关系(日出而林菲开);③表修饰关系(杂然而前陈者);④表递进关系(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⑤表转折关系(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通过对一个词不同用法的品味辨析,一方面可以理清词语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诵读把握语气,恰当地传达语意而利于文章理解。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文言文中一些词语,形式虽然和现代汉语中一些词一样,但用法、意义却不同。
整理出这些词的构成特点,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对文言文进行逐句审读的习惯。
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不论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立地背解释、记术语,而应该把字、词、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文本)中,通过诵读课文并对课文中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达到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灵活运用增减法、调换法等多种方法,通过诵读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如苏轼的《记承天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好不好呢?添加语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同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能否改成“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呢?很显然原句用了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