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PPT
社会工作理论ppt课件
![社会工作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4686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c.png)
• (三)、女性主义理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 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
• (四)、后现代主义学说
• (五)社会福利思想:迪尔凯姆和道德福利、韦伯和国家 福利
•
• 二、实务理论: • (一)、精神分析观点 • (二)认知行为理论 • (三)、危介入理论 • (四)、任务中心模式 • (五)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结
构化理论
客
激进结构主义(改革学
二、外借与实务理论
• 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基础包括外借理论和 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两部分。
• 实务理论又分成评估和介入理论。
• 一、外借理论 • (一)、当代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功能主义
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结 构化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
第三节 认知行为理论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来源
• 主要有两个来源: • 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 二是认知学派
二、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一:认知、情绪和行为二者当中,认知扮演着 中介与协调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动。
• 第二,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即 人们有时会不加思考地按照既有的模式行动。
• 第三,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 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 第四,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 第五,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
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二、增能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可以从三个层面协助案主增能: • 第一,个人层次,包括个人感觉有能力去
影响或解决问题; • 第二,人际关系层次,指的是个人和他人
女性主义简介PPT课件
![女性主义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39d961ed9ad51f11df2d3.png)
主要观点
一、阶级和性别压迫的双系统理论
双系统理论认为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压迫 系统,代表两组不同的利益,当他们相互交织时,妇女受到更加严重 的压迫。
米歇尔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和父权制的意识形态模式组成 了压迫妇女的两大社会体系。她提出的双系统理论架构是:非物质的 父权社会系统+物质的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她认为,要铲除性别歧视, 使妇女获得彻底的解放,就要同时推翻父权制和资本主义两大压迫妇 女的社会制度。
五,后现代的女权主义
后现代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由有色 人种妇女、工人阶级妇女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对西方女 权主义展开的反思和批判组成。它否认自由女权主义、激 进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普适性,强调在特定 历史背景下的女性经历的独特性,强调语言、妇女生活经 历和主客体的性别研究是重要的开展理论的源泉。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 发源于17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以西欧的启 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自由主义思 想是其理论根底。
• 代表人物:Marry Wollstonecraft, 米尔 〔John Stuart Mill〕,Betty Friedan,布鲁 斯等。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主要观点
一、理性和能力等同论
〔1〕女性和男性具有一样的理性,理性是公民资格 的根底。
〔2〕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女性的屈从地位是 早期的历史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 群人的结果,女性的能力看上去比男性低,是长 期的社会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鼓 励另一方的结果。
女性主义与社工价值理念
![女性主义与社工价值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f0cb6ddbb4cf7ec4afed05c.png)
参考文献
顾艳玲.《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台北:女书文1997.53-54 西蒙· 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年版 谢新华.王炎丽.当社会工作邂逅女性主义:评《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J].山东 女子学院学报.2012(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邓朝宏.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功能分析[J].经济师.2011(06)
2017/10/23 28
我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内容
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
容。他以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 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 “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要补充。社会工作关注人的感受, 关注人类关系,就不能不重视“人情味”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作用。
女性主义不同的声音
•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诚实面对自我,重新定义自己的存 在 • 「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主张沒有永恒固定的女 性气质或女人的宿命。尽管女人这样一个「与全体人类一 样自由而独立的存在,卻发现自己在这世界上为男人逼迫, 不得不采取『他者』(the other)的身份」,但透过存在 主义所強调的诚实面对自我与处境,勇敢地作抉择,努力 改变处境,女人仍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存在,进而全面 參与塑造过去一直由男人所塑造的世界。
女性主义不同的声音
•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自由、理性與平等的追求 • 基本主张:激进女性主义(radical feminism),认为父权是 造成社会最严重问题的根本原因。 • 目标:男女机会均等。如受教育权、工作权、同工同酬
• 行动方向:追求自我实现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dd2d730242a8956aece47f.png)
③ 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 生物角色的延伸。
④ 社会性别的角色既然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 是后天学习来的,那么它是可以改变的。
⑤ 社会结构有利于男性,女性是受歧视和排斥
的群体。
PPT学习交流
⑥ 性别既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公共
25
3、社会性别主流化
1997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通过一致结论: 认为把性别问题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它对任何 领域各个层面上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 政策或项目计划对妇女和男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 析。
1.针对流动妇女的服务 (1)针对流动妇女人群要强调包括性别在内的社
会平等; (2)从宏观层面来说,要从国家大的战略布局中
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的状况,建立完善的农 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城乡差距上下功夫,让 妇女们在自己的家乡愉快工作。 (3)社会工作机构致力于建立他们之间的社会 支持网络和互助系统,增强她们一起争取各种权 益的能力,为她们链接资源,提供就业咨询和P心PT学习交流 理辅导等义务。
二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2021精选ppt23三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1社会性别的含义社会性别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形成的对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等的观2021精选ppt242社会性别的主要观点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1
妇女社会工 作的主要内容
13
2.留守妇女
(1)留守妇女是指出去打工而自己留在家中承担农 业生产并照顾孩子和家庭的农村妇女。 (2)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
①妇女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加重; ②由于长期夫妻分离也导致夫妻感情和家庭出 现危机; ③针对留守妇女的性侵犯等犯罪案件上升。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e8fbc33ed630b1c59eeb586.png)
激進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有天生差異;性別主義造成權力不平衡,社會與家 庭內男性被賦予較多權力;女性內化男性所希望女性 角色,迎合男性需求,受到心理控制。 (二)目標—解放女性 家庭制度根本變革,使女性免於被宰制;追求女性性與 生育的自由。 (三)行動方向 爭取社會對兒童照顧責任;倡導女性意識覺醒;受暴婦 女救援。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因社會化而產生差異;資本主義將女性邊緣 化為次等勞工(負擔家務),抹煞女性貢獻。 (二)目標 經濟與家庭面向的結構改革 (三)行動方向 倡導家務與兒童照顧是公共責任,如兒童照顧支 出或家務津貼。
文化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天生不同且禮讚此天生差異,強調女性特質優於男 性;女性自我發展在與他人建立關係與依附;透過直 觀與情緒表達(她的故事)來瞭解女性。 (二)目標 建立女性文化,經由文學藝術媒介表現讚賞女性特質。 (三)行動方向 建立女性中心,提供專門服務與平日休閒的觀點 (一)社會結構因素 「個人的即政治的」—社會文化否定女性價值。 (二)人在情境中的典範 情緒、認知、情境和文化規範互動而決定行為。 與社會工作使命及原理原則之連結 (一)雙重焦點:個人改變與社會變遷 (二)工作員與案主平等關係 (三)關心個人價值與尊嚴、排除自我實現障礙
基本假設
★對實證主義研究典範的反動—知識主觀性(vs.客觀性)、行動 價值(vs.純知識旨趣)、個人性(vs.一般性)、質性或多元 方法(vs.量化方法) 社會結構優惠男性,而女性是被壓迫的群體。 知識與價值間是整合的。 知識是整體與全觀的(找尋值得信賴的詮釋),而非線性(理 論 假設 實證或否證)或二分的。 知的方法有許多種,包括非客觀、直覺的訊息來源。 心理社會發展著重在依附和連結(vs.分化與獨立)。 兩性差異不等同於女性次於男性。 個人問題和社會政治條件彼此相關。 增強權能包括個人和社會變遷。
女性主义理论ppt课件
![女性主义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cb30a552ea551811a68785.png)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主要观点: 1、女性受压迫有着深刻的阶级根源 2、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了妇女压迫的物质基础
朱丽叶特·米切尔《妇女的地位》 3、反对强调男女两性的区别 4、为妇女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和阶级斗争
局限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一个矛盾的混合物。因为它过度强调阶级利益,忽 略同一阶级中的性别关系,忽略了不同国家、种族之中妇女的差异。
精神病理学治疗方法强调病理传统社会工作服务忽视女性需求分析女性问题时流于个人化过于功利性传统社会工作中家长制的专家与案主关系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强调女性独一无二的经验传统社会工作中的公私二分法传统的社会工作者习惯认为妇女和儿童受虐待只是个人问题而不是公共问题
女性主义理论
目录
Contents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女性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影响和评价
案例2
案例2
个案二则得到了外界的支持 ,由此,她也坚定了离婚的 决心。
凌女士,大学毕业,在一个外贸公司工作,与丈夫结婚已有8 年。案主自诉婚后与丈夫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可是最近两年, 夫妻一吵嘴,丈夫就动手打她。而案主的丈夫是公务员,中专 学历。不过,在这个家庭中,妻子的经济收入与学历均要高于 丈夫。案主自诉,她赚的钱比丈夫多,丈夫心里就不平衡。如 此,凌女士进一步分析说,丈夫的施暴行为,完全是大男子主 义所致。同时,案主的家人也非常支持她离婚,认为这样的丈 夫不值得留恋。
02 Part Two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女性主义三大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 主义女性主义
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
总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70年代以社会主义女性主 义为主;80年代全面保守回潮;90年代是各流派的综合。90年代,性别概 念出现危机,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
第1章 妇女社会工作概论PPT课件
![第1章 妇女社会工作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ce590db8f67c1cfbd6b80f.png)
2021/3/25
19
*五、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 (二)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 •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公平对待女性的现象,这
些现象使妇女社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创造一个男女 平等的社会环境,让女性有同男性一样的生活和发 展的机会。
2021/3/25
20
五、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 (三)服务内容往往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联 • 实践表明,妇女社会工作的具体服务内容往往与
婚姻和家庭问题相关联,并且女性往往成为受害者。 因此,为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权益受损的女性提供 辅导服务和权益保护,成为妇女社会工作中最大量 的工作。
8
2.当前主要的妇女问题
• (1)妇女与经济 • 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
男女平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 了一些成果,但是妇女的社会经 济地位仍较低。 • (2)妇女与消除贫困 • 在我国贫困人口中,妇女占多 数,出现贫困妇女化的问题。
2021/3/25
9
2.当前主要的妇女问题
(3)妇女参与决策与管理
•
国家法律法规为提高妇女参政水平
奠定了法律政策基础,但妇女参与国家
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数和比例较少,能
力需不断增强。
• (4)妇女与教育
• 国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保障妇女受 教育的权利。但是,各项统计表明,妇 女中的文盲较多,妇女受教育年限较少。
2021/3/25
10
2.当前主要的妇女问题
• (5)妇女与健康 • 政府把妇女健康作为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优
• 第四,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树立男女平等、社会性别 意识,建立有利于促进妇女发展、推进男女平等的 社会环境。
2021/3/25
18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ee959061ddccda38376bafbd.png)
女性主義與社會工作壹、前言女性主義協助我們了解社會結構中因性別所產生的權力關係,雖然社會工作中關切女性議題並不等同於女性主義(Sands & Nuccio,1992;Simon,1988.etc),但是透過女性主義對社會文化的解釋與批判,有助於社會工作實務上,權力、資源的分配關係探討,打破主流價值的運作,協助案主由其自身經驗獲得自覺與解放,並結合受壓迫個人或團體,試圖再建構社會中的兩性關係與權力分配。
貳、女性主義發展歷程(Rebcca Morrison van voorhis,p351-358)女性主義具有不同的流派,每一流派對婦女處境及壓迫根源有不同的解釋,因此所提出的策略亦有所不同,以下尌自由女性主義、基進女性主義、文化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義(Rebcca Morrison van voorhis,p351-358)分別說明之。
(一)自由主義(Liberal)女性主義最普遍為大家熟悉的女性主義觀點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該理論強調男女兩性應是相同的,而性別的分工為社會上不平等的根源,因而形成資源與機會分配的不平等。
因此,該理論強調同工同酬,並消除社會之歧視與或不公平的待遇,主張透過任何形式以使男女平權。
此外,還倡議包括合法墮胎、反歧視、性騷擾、爭取法案改革及職業訓練方案(使女性亦可有機會與男性競爭,從事如建築工、消防員等工作)。
自由主義可分為古典自由主義與福利自由主義,前者強調政府責任在於(1)保障公民自由(2)提供全民均等機會,後者則強調政府角色在規制市場,提供人民最起碼的經濟正義(economic justice)。
社會工作者常運用福利自由主義觀點,提出滿足婦女經濟上需求的(尤其撫育子女者)政策,主張政府應提供必要的經濟扶助方案。
(二)基進(Radical)女性主義基進女性主義認為婦女面對的男性優勢的壓迫,源自最古老的壓制—父權制度,由於父權制度是由男性操縱,因此,性別不平等的問題實際為政治問題,如只謀求在法律層面改革,並不能解決女性最根本的壓迫問題,因此女性應自我組織對抗男性的控制。
女性主义理论.ppt
![女性主义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cb2dbb02020740bf1e9ba1.png)
6
• 符号互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心灵、自我 和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和话语制造出来的。正
更关注人际关系和养育性;男孩在成为男人之后,
更关注个人,拒绝情感表达,总想通过在社会上
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导致了男性在公
领域的统治和仇女倾向。男女两性发展出不同的
道德和理性模式,男性强调抽象原则,女性则更
加关注具体情况。
7
父权制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地位
一、基督教文明中的妇女观 在基督教<<圣经>>创世纪故事中,上帝用
子”
16
希腊神话中的女人是美丽诱人的“祸 水”。
12
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都把妇女视为“文 明
的敌人”,认为妇女在本质上是与自然 Nhomakorabea 相联的,代表自然界中的一切非理性的、原
始的、反社会的因素。奠定了西方男主女
次、男尊女卑的二元论思想,女人处于被
动无权状态。
13
习俗:日本 韩国把丈夫看作君主 非洲:割礼 阿拉伯国家:妇女蒙面纱 印度:沙帝 中国:裹小脚
谦卑、谨慎、沉默是基督教文化衡量妇女 的标准。
9
基督教文化对女性有两个负面评价: 第一、把妇女列为万恶之首 第二、女人是男人的附庸
10
二、古希腊文明中的妇女观 古希腊的神话形象地反映了父权制取代母
权制的历史变革。 希西阿德《神谱》描写母权制的瓦解和父
权制的确立。 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
《妇女社会工作》PPT课件
![《妇女社会工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e2b6a2f242336c1fb95e99.png)
4、行动
(二)干预方法
1、透明化
2、鼓励和肯定
3、权力分析
4、意识觉醒
精选课件ppt
13
5、倡导政策改变
三、性别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 (二)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 (三)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
对的问题 (四)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1、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 2、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
A、邻里互助
B. 社区紧急支援
C. 妇女自救
D. 经济援助
E. 情感关怀
4 、王红是一名失业女工,失业后生活面临很多困难,
她参加了一个由失业女工组成的互助小组,在小组
中她们发现由于失业带给她们一些共同的问题,这
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包括的就是( )。 E
A、家庭问题
B、子女供养
C、再就业
D、夫妻关系问题 E、生殖健康问题
❖ A男女两性的合理分工
❖ B男女两性各取所长的分工
❖ C社会性别影响下的两分工
❖ D生理性别基础上的两性分工
精选课件ppt
19
练习题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 1、妇女的需要包括( B )以及特殊的妇女保护。
A、男女平等
B、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发展环境和条件
C、机会和权利平等
22
❖ 2、单亲母亲家庭往往存在经济收入锐减、生活困难增 多、亲子关系容易出现矛盾等问题,需要社会工作专
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其服务内容包括( ABC )。
A、在现有的福利制度框架内寻找资源,帮助单亲母 亲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助救助,以缓解因收入减少而出 现的生活困难; B、协助单亲母亲顺利度过婚姻变迁初期阶段的心理 适应阶段,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对今后家庭生活 有一个长远规划; C、协助调整好单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寻找社会资 源帮助单亲母亲解决诸如子女学习适应、家庭变迁后 心理适应和情感适应等问题; D、帮助单亲母亲日常照顾子女,让其减少生活压力 E、为单亲母亲组织交友活动,为再婚创造机会
女权主义 ppt 政治
![女权主义 ppt 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a7f20017f18583d0496459c9.png)
(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五)后现代的女权主义 (六)生态环境保护的女权主义 (七).走向多元合金文化的女权主义 (八).走向性属融容的女权主义
…………
乌克兰性感的女权主义者
为了抗议乌克兰的男人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在互联网上找到含有不正当男 女关系的内容,一群来自女权主义运动的美女决定不穿上衣进行无声的控诉。 可怜的google又一次当了替罪羊......
世界十大禁片之 一:
女权主义者在电影中,如果只是通过表 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处受挫来表达 自己对男性的失望,或是以大胆直露的 镜头和禁忌话题,故意挑战色情和艺术 的界线,并以此作为自己女性独立的宣 言,那就陷入了纯粹为斗争而拍摄,为 证明而证明的怪圈。
在这个坚硬疏离的世界中, 女人可以拒绝邀舞,让孤独沉 默。却不应该停止追诉关怀与 爱;即使不必求助于世俗的认 可,不假于男人恩威并施的情 欲,却不应该停止温情的一次 注视。 纵使女人自己,也难舍纯 然婉约的风情,女人注定应该 美丽,爱情注定应该地久天长, 女人的世界需要冷静的自省同 时,更需要男性世界的真实关 注。
(三)文化的女权主义
文化的女权主义强调对性属平等,以及 对人的关怀,而且这种关怀是独特的和 对每个个体的个性的 。文化的女权主义 注重以爱施以女性关怀与道德的关怀。
(三)文化的女权主义
文化的女权主义强调对性属平等,以及 对人的关怀,而且这种关怀是独特的和 对每个个体的个性的 。文化的女权主义 注重以爱施以女性关怀与道德的关怀。
(一)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
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的主旨是建立社会 公正,争取性属间的机会平等,实行家 庭自治,获得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最终走出性属, 超越社会性别差别,通过人道主义的公 正而获得新的解放。
妇女社会工作PPT课件
![妇女社会工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606417af45b307e871973b.png)
目的包括:
7
• ——让家庭有效地履行本 身的角色;
• ——改善各种社会系统, 以减少对补救性服务的需 求;
• ——检视社会政策、服务 项目与实践方面的连贯、 矛盾、成果及效能。这些 一切对家庭的福利与团结 来说,有重大的意义;
8
• 强调家庭为本,是指以人格平等为原则的 现代家庭,而非为了家庭整体而忽视个人 的需求,牺牲个人的需求,而是重视个人 的要求并维持家庭关系的协调。
其间丈夫的好有李俊经常来看望他们久而久之慧平和他之间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慧平很早知道他们夫妻感情不好曾经做过他们两个人的工作现在李俊的关心和照顾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柱在一个很特别的日子他们俩之间有了性关系起初说好仅仅是这样的关系但自此后两个人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在友情亲情和自己说不出视爱情还是需要的感觉面前慧平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它将如何抉择那
• 要强调确立及促进家庭的强处而非取代家庭; • 确立家庭是社区的一部分,增强社区就是增强家
庭;针对家庭之个别不同情况与需求增加家庭的 选择,促进其可以做选择,增加家庭的自我增权;
14
以家庭为本的服务
社区工作 家庭生活教育、寄养服务、临床心理服务 家务助理、家庭辅导等等;
15
妇女为本的服务理念
• 起源于女权主义理论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等都是
30
伦理原则2 :同等对待与不同等对待并举
• 第2个原则指的是对同等人给予同等对待,对不同 等的人给予不同等对待。如在家庭治疗中,夫妻 地位是平等的,应该给予平等对待,而在虐待儿 童的个案中,儿童与施虐的人是不平等的,相对 于父母的权益而言,儿童的权益应当优先考虑
31
伦理原则3: 自主与自由
女性主义ppt课件(2)
![女性主义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ecf7be9c1eb91a37f0115ca0.png)
关系的转换点:存在于男性与女 性、年轻人与老年人、父母和子 女、教师和学生、传道者和信徒 、行政管理机关和人群之间。〞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社会性别〔gender〕
• 社会性别(或译“文化性别〞)是西方第二阶段女 性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它将自然天成的男女性 别角色解析为“生理性别〞(基因性别)与“社会 性别〞两局部,从而把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意义 从其所依托的生物性载体中别离出来。
从生物性别到社会性别
• 从“生物性别〞到“社会性别〞的转变突 出了对文化力量塑造了人的行为和思想这 一观点。
• 社会性别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的差异 是根源于文化原因,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 外表现象,男性和女性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 1980年,不仅大局部对女性不利的法律被 废除,而且大局部目的在于帮助女性的法 律也被废除了。
•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人文社科杂志上,仅有12 篇关于社会性别的文章。
• 80年代到达210篇;90年代,剧增至2607篇。 • 2004年在GOOGLE上搜索“feminism〞,有上百万
项相关链接,键入中文“女权主义〞,也有两万 多项链接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女性主义概况
• “女权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 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 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後現代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不贊同分類或對女性下定義,強調去中心化的多
元性。 (二)目標 解構文化中男性所建構的意識型態。 (三)行動方向 分析與瞭解女性世界觀如何受權力知識所影響。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因社會化而產生差異;資本主義將女性邊緣
化為次等勞工(負擔家務),抹煞女性貢獻。 (二)目標 經濟與家庭面向的結構改革 (三)行動方向 倡導家務與兒童照顧是公共責任,如兒童照顧支
出或家務津貼。
文化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天生不同且禮讚此天生差異,強調女性特質優於男
處遇原則
對案主問題所抱持的觀點 (一)社會結構因素 「個人的即政治的」—社會文化否定女性價值。 (二)人在情境中的典範 情緒、認知、情境和文化規範互動而決定行為。 與社會工作使命及原理原則之連結 (一)雙重焦點:個人改變與社會變遷 (二)工作員與案主平等關係 (三)關心個人價值與尊嚴、排除自我實現障礙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內容綱要
發展歷史 基本假設 主要理論觀點 處遇原則與過程 理論評估
發展歷史
十九世紀初期—爭取選舉權 1960年代 多類型新社會運動興起,其中包含女性主義社會運動—
反省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如婚 姻、家庭照顧、工作、健康照顧等。 1970年代—女性主義治療發展 協助女性瞭解「個人的即是政治的」!早期由非專業性 的意識覺醒團體,提供電話協談與緊急救援服務。 1985以後 論文出版、委員會設立(發展教學與實務方法、創新方 案)、多元文化觀點
處遇目標及取向 (一)短期目標 意識覺醒(問題的結構根源)、自我價值感與環
境掌控的提升、社會行動的參與。 (二)長期目標 去除社會對女性壓迫、女性解放、兩性平等、獲
得自我實現機會。
處遇過程
評量重點 (一)是否應有正式評量之爭論 病態、男性觀點的疑慮 (二)方向 聆聽案主故事瞭解生活經驗,包括: 1.壓迫的社會情境對案主的心理效應 2.案主個人經驗的政治面向,哪些可反映女性普遍受迫
婦女主義 (一)基本主張 強調非特定性別的壓迫(性別、種族、階級),而是基
於人文與人權的關懷;發展有別於白人中產階級女性 的女பைடு நூலகம்主義。 (二)目標 去殖民化與個人自我療傷 (三)行動方向 找出殖民主義與壓迫的系統與社會脈絡,察覺殖民主義 心態,尋求個人或殖民狀況的改變(消除所有人權障 礙);增強自我肯定、認同與自主性。
主要理論觀點
女性主義的共通性 (一)兩性平等。 (二)重視女性價值。 (三)以女性經驗作為理論與行動基礎。 (四)顧及他人權益下,爭取自我實現機會。 (五)集體行動達到社會變遷。
自由派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無差異,具有同樣的理性思考能力;社會給予男
女機會不均(白人中產階級女性觀點?)。 (二)目標 公領域中男女機會均等,如受教權、工作權、同工同
經驗。 對專業關係界定 平等(避免形成依賴、使案主參與處遇決策)或夥伴
(共同瞭解案主需求和設定目標)
專業人員角色—朋友、觸媒、協助者、資源提供者 (一)促發案主意識覺醒與成長 (二)提供支持的環境讓案主以自己步調漸進改變 (三)協助案主拋棄過去想法 (四)提供案主技巧、資訊或其他資源 處遇方向與策略—增強權能 (一)鼓勵女性以自己語言訴說自己生命經驗,並賦予
意義,激發個人能力。 (二)檢視男性主導社會對其生活影響 (三)鼓勵案主以健康方式表達不滿與憤怒 (四)鼓勵發展支持團體或集體行動
酬。 (三)行動方向 去除女性追求自我實現與成就之障礙。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激進女性主義 (一)基本主張 男女有天生差異;性別主義造成權力不平衡,社會與家
庭內男性被賦予較多權力;女性內化男性所希望女性 角色,迎合男性需求,受到心理控制。 (二)目標—解放女性 家庭制度根本變革,使女性免於被宰制;追求女性性與 生育的自由。 (三)行動方向 爭取社會對兒童照顧責任;倡導女性意識覺醒;受暴婦 女救援。
基本假設
★對實證主義研究典範的反動—知識主觀性(vs.客觀性)、行動 價值(vs.純知識旨趣)、個人性(vs.一般性)、質性或多元 方法(vs.量化方法)
社會結構優惠男性,而女性是被壓迫的群體。 知識與價值間是整合的。 知識是整體與全觀的(找尋值得信賴的詮釋),而非線性(理
論 假設 實證或否證)或二分的。 知的方法有許多種,包括非客觀、直覺的訊息來源。 心理社會發展著重在依附和連結(vs.分化與獨立)。 兩性差異不等同於女性次於男性。 個人問題和社會政治條件彼此相關。 增強權能包括個人和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