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简介
北京大学保研—北大中文系保研推免研究生简章
![北京大学保研—北大中文系保研推免研究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e1fd51e6c175f0e7cd137a4.png)
北京大学保研—北大中文系保研推免研究生简章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起点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北大中文系保研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及名额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北大中文系保研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微博]究生申请表2份(下载网址:/zsxx/sszs/tjms/);2、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个人陈述1份(下载网址:/zsxx/sszs/tjms/);3、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专家推荐信3封,即需要3位专家分别推荐,且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下载网址:/zsxx/sszs/tjms/);4、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后,装入自备信封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加盖教务处公章;5、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6、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IELTS成绩、或GRE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7、通过北京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申报系统打印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信息表》1份。
此外,申请者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北京大学本校推免生申请攻读本院系研究生可提交上述1、2、6、7项各一份,外校及本校跨院系申请的推免生须向院系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以上全部申请材料。
申请者必须保证提交的申请表和其它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若申请者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三、北大中文系保研申请办法1、专业目录申请者请访问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查阅招生专业目录。
2、北大网上申报2014年9月7日,北京大学开通北京大学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申报系统(网址:/tjms/),具体安排请见其网站的有关通知。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5c1e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6.png)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目前,中国语言文学考研比较火热,很多同学争相报考,但在选择选择院校上,却出现了很多的困惑,为了确保大家科学理性地选择报考院校,今天小编为你专门整理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相关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即有“文学”科目,但并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
1910年分科大学开办,中国文学门正式成立。
1919年改称中国文学系,并实行选科制。
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北大国文系的建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
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北大中文系语言、文学、古文献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目前北京大学中文系共设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系现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民间文学;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师99人。
教师中教授54人,副教授37人,研究员1人,讲师7人;教授中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和讲座教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文史馆馆长和国务院参事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3人。
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共设9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个实验室(语言学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北大国学研究院、中国诗歌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系统“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5个虚体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简介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f1bb58d02d276a200292e30.png)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介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2003年正式挂牌成立,隶属北大中文系,是专门从事语文教育科研与教学的单位,由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温儒敏担任所长。
成员主要是北大教授,亦有部分外聘的研究员,其中包括曹文轩、漆永祥、程郁缀、孔庆东、王宁、钱理群、陆俭明、蒋绍愚、巢宗祺、王理嘉、吴晓东、蔡可、汪锋等。
语文教学是各层次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面对社会转型与时代的需求,中小学语文教学继续围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推行变革,特别是语文高考内容方式的改革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语文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但是,到底改什么、怎么改,以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矛盾也必将不断出现,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要思考的问题。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情系教育改革,致力研究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和出路,十多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主持最新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现已施行;参与编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广泛使用;教育部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统编本的编写,2014年即将在1、7年级开始使用,随即全学段普及;主办北大“国培项目”,辅助全国范围内的优秀教师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创新教师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学习常态化、生活化、终身化成为现实,对课改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开展课改的全面调查,强调实事求是,不搞“主题先行”,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搞清楚当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对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专业的支持;推动高考制度改革,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语文高考改革,正是在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老师多年的呼吁下实施的,这种改革也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我们愿意通过申报和承担与语文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培训语文骨干教师,实施语文“新课标”实验,提供语文教育科研与改革的定制化指导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式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提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水平,重塑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70797f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北大院系设置沿革
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沿革可以追溯到1902年,当时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时,设有文、理、法、医、工五个系,其中文系包括文学、史学、哲学三个专业,理系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业,法系包括法律、政治经济学两个专业,医系包括医学和药学两个专业,工系则包括机械、电气、土木和矿山四个专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也发生了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在1949年建国后,北京大学逐步建立了新的院系,其中包括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外文系、政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地球物理系、生物系、化学系、材料学系、信息科学系、环境学系、人口研究所等。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的院系设置沿革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发展,也体现了北京大学在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和追求卓越的历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国语言文学类)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中国语言文学类)](https://img.taocdn.com/s3/m/153d255b910ef12d2bf9e760.png)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的有效衔接,特制定培养方案如下。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一、基本情况1. 专业简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1910-2020),一百多年来,中文系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
杰出的汉语言文字学家有:陈独秀、黄侃、刘复、王力、魏建功、唐兰、罗常培、朱德熙、高名凯、林焘、徐通锵等。
中文系目前共设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学、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本科专业。
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教师潜心治学,勤奋著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获得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2016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被评为A+。
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与中文系紧密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学、现代语言学和语言学三个学科入选。
在世界大学QS学科排名中,与中文系密切相关的有两个学科:(1)“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s),2016-2020年,连续5年稳居前10名,分别列第8名、第7名、第6名、第10名、第9名;(2)“语言学”(Linguistics),2016-2020年,连续5年分别列第10名、第10名、第10名、第17名、第16名。
中文系教师获得的科研奖励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等级上,都在国内中文学科居于前列。
2. 师资队伍北大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
教师中,教授5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8人,助理教授5人。
中文系师资队伍齐整,年龄结构合理,学科布局均衡,教学和科研实力强劲,几代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辉煌,为中文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努力奋斗,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000009227916888486d7ef.png)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 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 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 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 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12所 教学医院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 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 深圳研究生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1 、著名校友
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 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 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 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 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 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 《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 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 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 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 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 《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 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 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 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介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fe794efe4733687e21aae6.png)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介绍【字体:大中小】考研调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成立于1910 年,是我国诞生最早的中文系科之一,至今已有95 年历史,从上个世纪50 年代起,就形成了文学、汉语和古典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基本格局。
2002 年又率先设立了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部分面向理科招生。
北大中文系是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有4 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4 个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2 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6 个全国重点学科,7 个博士点、12 个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和教学层次最全的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兼容并包,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一批大师级著名学者,就研究领域而言是古今并重,中西交汇;就学风而言是既重考据实证,又重创新发明;既重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又重在学术前沿引领新风。
最近几年来,为适应时代变化,北大中文系又提出“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守正”就是坚持和发扬近百年形成的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严谨的学风,坚持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基础性,抵制急功近利的浮泛的风气;“创新”就是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术的生长点,力求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更能适应时代变化和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的需要。
全系7 个博士点(学科)共有23 个研究方向,大致的情况如下:(1 )中国古代文学,全国重点学科,依时序分为 4 个研究方向,涵盖面广,目前在岗的教师13 人,博导8 人,其中50 岁以下的教授5 人,中青年在不同学科分支上已经形成各自的学术格局。
其中先秦方向的特色是侧重文学现象与相关的社会思想史研究,近年有《儒家经典与文化》(褚斌杰)、《秦汉士史》(于迎春)以及《诗经全注》(褚斌杰)、《汉赋辞典》(费振刚)等一批厚重的著作;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方向是本学科的“亮点”,有袁行霈、葛晓音、钱志熙等一批名家,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袁行霈)、《汉唐文学的嬗变》、《八代诗史》(葛晓音)、《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 登科记> 考》(孟二冬)等一批重头的著作,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已经成为各校普遍采用的教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这两个方向突出的成果除了《全宋诗》(76 卷)的整理出版,还有《三国演义考评》(周强)、《近代文学史》(孙静)、《晚期社会与文化》(夏晓红)等一批著作。
北大与南大中文系考研难度
![北大与南大中文系考研难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b7800da8114431b90dd8d6.png)
北大与南大中文系考研难度一、北京大学中文系:不指定数目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作为中国社科类排名第一的高校,作为文学类老大的北大中文系而言,其考研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一句“未名湖在召唤你”就能让亿万学子怦然心动。
北大之难一在其报考者众多,二在其不指定书目。
推荐理由: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北大中文系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独立学科。
现在的北大中文系是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
拥有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今天的地位来看,北大中文系无疑执中国语言文学类之牛耳。
北大中文系在其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吸纳和涌现过一批著名的学者,其中不乏大师级的人物。
如林纾、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王力、冯沅君、俞平伯等,都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产生过大批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论著,对学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现在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
如由乐黛云、严绍璗教授长期镇守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以全国知名学者李家浩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以陆俭明、蒋绍愚等语言学研究名家为学术带头人的汉语言文字学等。
另外,北大有一大批资深学者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如主编《中国文学史》的知名学者袁行霈先生;还有现当代文学的资深教授严家炎、钱理群、洪子诚等。
报考难度:作为中国的顶级学府,作为中国社科类排名第一的高校,作为文学类老大的北大中文系而言,其考研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一句“未名湖在召唤你”就能让亿万学子怦然心动。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https://img.taocdn.com/s3/m/3fd77d8cce2f0066f433222c.png)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现状:据不完全统计~从建系以来到1999年~北大中文系培养出约6000名本科生~2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1000多名硕士生和300多名博士生。
科研成果仅新时期以来22年间~发表出版专着约600部~学术论文4500篇~其科研项目量和获奖成果的质与量~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近20多年来~北大中文系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先后应邀派出近百名教员到十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任教~与十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平均有五、六十名国外的学者来访或进修。
北大中文系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
拥有3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全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在编的教工有126人~其中教授51人~有博士学位教员39人~45岁以下教员58人。
本科生359人~留学生147人~研究生330人~其中博士生155人。
北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高度评价。
1997年12月~国家教委委派由各高校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北大中文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进行了中期检查。
专家组的《评审意见》认为:"中文系学术根底深厚~名家众多~历来为国内同行众望所归~基地建设的起点高。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发扬光大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一方面培养提倡活泼、创新精神~在不长的时间内~产生了一批影响重大的学术成果~承担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科研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学术梯队~从而保持了在全国中文学科中的整体领先水平。
北大中文系本科课程 孔庆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大中文系本科课程 孔庆东 中国现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496258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9.png)
北大中文系本科课程孔庆东中国现代文学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北大中文系本科课程之一,由孔庆东教授授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
本课程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跟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学生将对中国当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程首先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史脉络,对于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接着,课程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和作品,如鲁迅、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人。
学生将深入了解这些优秀作家的生平、创作经历以及代表作品,从中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风格。
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创作思潮,结合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思想解决诸多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宏大历史背景下不同时期的表现特点和意义,进而明晰中国当代文学的请求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
课程的授课形式多样,包括讲座、阅读讨论、研究报告等。
通过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辨,学生将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深入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锻炼自己的批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这门课程也注重了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北大中文系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深入学习该课程,学生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和批判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篇示例:孔庆东先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
他的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旨在通过系统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历程,掌握关键作品和文学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从而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https://img.taocdn.com/s3/m/a844ec768e9951e79b89273d.png)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8000多名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进修教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
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个历史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这里列举100位著名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
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许多优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
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个领域的平衡。
广义上说,凡是曾在中文系就读或任职者,都是校友,但限于篇幅、资料等原因,这里只收录在本系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或者曾在本系就读过的。
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很多知名学者,也都是本系的毕业生,由于前面已另有专门章节述及,此处也就不再列名(调离本系者除外)。
姚梓芳,1871-1952,书法家,维新派人士,民国时期曾任暹罗华侨宣慰使等职。
1910级本科。
刘赜,1891-1978,文字学家,曾任武汉大学一级教授。
1914级本科。
范文澜,1893-1969,历史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1914级本科。
傅斯年,1896-1950,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1916级本科。
罗常培,1899-1958,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曾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等职务。
1916级本科。
许德珩,1890-1990,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16级本科。
杨振声,1890-1956,教育家、作家,曾任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校长、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及中文系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https://img.taocdn.com/s3/m/7bcb1dbe360cba1aa911da23.png)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双学位招收简章一、培养要求、目标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双学位本科生,应较好地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古典文献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以及进一步从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深造与研究的初步能力。
能够提升个人的整体文化素养,胜任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各类社会工作,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三、报名条件及时间2013年中文系报名时间:5月2日到5月20日,报名地点:中文系本科生教务办公室(五院119房间),办公电话:62751602绩点要求:本校2011、2012级本科学生,GPA不低于2.5,无不及格科目上缴材料:报名表、学籍表、成绩单(经学生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盖章)四、接收名额不超过50人。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40学分。
其中:1.必修课程:18学分2.选修课程:22学分1.必修课程(18学分)课程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基础平台课) 4 4 每年春季中国现当代文学 3 3外国文学与文论 2 2古代汉语(基础平台课) 4 4 每年秋季现代汉语 2 2中国古文献学(基础平台课) 3 3 每年春季2 2中文工具书(中国古代文化、原典选读3门中任选1门)文学理论 2 2(注:A 必修课程共有22学分,要求选课不低于18学分;B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古文献学》既是基础平台课,也是中文系主干基础课,一般情况下要求必选。
)2.选修课程:22学分(注:从中文系各专业必修、限选与选修课中任意选课)。
北大中文系77级: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恢复高考40周年
![北大中文系77级: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恢复高考40周年](https://img.taocdn.com/s3/m/aa42caf5c1c708a1284a4443.png)
北大中文系77级: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恢复高考40周年【导读】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
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
新三届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北大中文系77级原载:南方人物周刊(2007-12-18)1978年春,18岁的北京姑娘查建英推着自行车站在北大南门外,望着校门上“北京大学”4个字愣了愣神儿。
“特想掐自己一下。
”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天,查建英爽朗地笑出了声儿,“感觉自己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怎么第二天就成大学生了,还是北大!”29岁的杨迎明没有她这么好的心情,锁上家门的时候,他甚至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恼。
恢复高考前,他已经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两年,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女儿。
“高考只是试一试,没想到真考上了,通知书下来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生活的惯性一下子被打破了。
”身材高大的他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32号宿舍楼,发现自己所在的班级绝大多数都是北京人,大家很快熟络起来。
葛兆光一觉醒来,就先听到了走廊里咋咋呼呼的北京话。
他坐在床上发了一会呆,定睛看了一眼周遭,谁也不认识。
他是前一天晚上从北京站被学校直接拉到32号楼的。
一个人从贵州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咣啷咣啷的火车上,老母亲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的样子总在眼前浮现。
如今,自己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将要改变命运的地方。
“但是未来究竟会怎样,在哪里,那时候并不清楚。
”高考他们的入学档案上都写着北京大学中文系77级,但分属于3个不同专业,查建英是文学专业,杨迎明是新闻专业,葛兆光则是古典文献专业。
1977年冬,关闭12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全国共有570万考生参加冬季高考,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报考了文科,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这些考生心中的太阳。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是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对于查建英他们这些考生来说,那一年他们的确是在“战斗”。
在北大读书期间的查建英。
2022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2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3f43896a763231126edb11ea.png)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北京大学招生简章......................1.2北京大学专业目录........................1.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北京大学专业综合介绍.................2.2北京大学专业就业解析.................2.3北京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院校介绍】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博
![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博](https://img.taocdn.com/s3/m/9dacc02d376baf1ffc4fad70.png)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考试内容备考指南-育明考博一、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审复审内容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年14人2014年9人2015年2人申请—考核制1、学术水平的考查:笔试(100分)现代文学专业及基础当代文学专业及基础面试(100分)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7: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2个研究方向:01.现代文学02.当代文学。
3、同等学力申请者加试政治课(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要求: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外语考试过及格线。
外语考试后中文系根据研究生院提供的建议分数线确定外语及格线。
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申请者的外语成绩要求可适当降低。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外语成绩20%+学科笔试成绩30%+面试成绩50%。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
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
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2013年外语44分专业一60分专业二60分51人/44人2014年外语50分专业一60分专业二60分55人/43人2015年外语45分专业课60分52人/36人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要求:北京大学组织的博士生外语考试过及格线。
北京大学中文系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743f1ef5ef7ba0d4a733bd5.png)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成立于1910年,是我国诞生最早的中文系科之一,
至今已有95年历史,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形成了文学、汉语和古典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基本格局。2002年又
率先设立了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部分面向理科招生。北大中文系是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
施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工程、明代诗学研究、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文学理论学术史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史及当代文
化问题研究等。
(4)汉语言文字学,全国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依托的主体单位,包括4个方向,曾经拥有罗常培、王力
、魏建功、唐兰、高名凯、岑麒祥、袁家骅、周祖谟、朱德熙等一代名家。现有教师33人,其中博导16人,陆俭明、蒋
50岁以下的教授5人,中青年在不同学科分支上已经形成各自的学术格局。其中先秦方向的特色是侧重文学现象与相关
的社会思想史研究,近年有《儒家经典与文化》(褚斌杰)、《秦汉士史》(于迎春)以及《诗经全注》(褚斌杰)、
《汉赋辞典》(费振刚)等一批厚重的著作;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方向是本学科的“亮点”,有袁行霈、葛晓音、钱志熙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有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4个研究所(古典文
献研究所、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
基地(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6个全国重点学科,7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
课程40多门。各个研究方向都有一些影响较大的著作,如《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董学文)
、《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董学文)、《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董学文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5f20772e3f5727a5e962a1.png)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汉语方言学 理论语言学 文字学 版本学 古文献学史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指导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747af7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2.png)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
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
发展至今,很多高校该专业设置普遍,特别是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大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初等教育、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
专业课程主要有文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民间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
各门课程学习合格后,需要撰写毕业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证.二、毕业论文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一种为了获取毕业资格而写的论文。
它应该反映出学位申请者在某一专业中的学识水平、学术成果以及独立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
通常网路教育的学生各门课程学习合格后,需要撰写毕业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证,毕业论文一般要求不能低于4000字,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清晰,表述准确,结构完整.从字数和难度上会略低于学位论文的要求,但是选择写毕业论文一般将会失去申请学位的资格.是不是写好毕业论文就很容易的呢?也不是,写好毕业论文同样需要同学们认真选题,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然后才可能写出好的毕业论文来。
毕业论文写作一般应该有个封皮,封皮上写明论文题目、指导教师、个人信息等,一般参照既定格式模版填写即可;接着另起一页写上论文题目,题目一般居中,题目字号要大于正文字号,一般用黑体字标注并加粗;然后就该写正文了,正文一般分绪论(也就是引论)、本论、结论三大块儿来写;文末结尾应该有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5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中文系简介
如果说北大是一片圣地,那么中文系就是这圣地中一泓流淌不尽的溪流,她上承中华数千年人文传统的血脉,下系中文学术的百年现代学科传统,经过众多大师先贤的努力打造,现如今已是国内外无数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
如果你对汉语的魅力充满好奇,如果你打算遨游于中国文学的瑰丽殿堂,如果你有志于一窥历代典籍的奥秘,如果你十八岁的青春理想已经准备好与中文结缘,那么,北大中文系热诚欢迎你!从这一泓溪流出发,你将从此走进这个世界最深广的语言文学海洋。
——陈跃红——
中文系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即有“文学”
科目,但并无作为一种独立组织形态的系科。
1910年分科大学开办,中国文学门正式成立。
1919
年改称中国文学系,并实行选科制。
1937年因抗战全面爆发,随学校南迁,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北归,恢复北大国文系的建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在原燕京大学新闻系基础上设立新闻专业(1958年转中国人民大学)。
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加强了语言学专业(后改称汉语语言学专业,并于2002年增设应用语言学专业);1959年设立古典文献专业,至此,北大中文系语言、文学、古文献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目前北京大学中文系共设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全系现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民间文学;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师99人。
教师中教授54人,副教授37人,研究员1人,讲师7人;教授中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和讲座教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文史馆馆长和国务院参事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3人。
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共设9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个实验室(语言学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北大国学研究院、中国诗歌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系统“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5个虚体研究机构。
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秘书处挂靠本系。
在首次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定中(1986年-1988年),中文系5个二级学科入选,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在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定中(2001年-2002年),中文系6个二级学科入选,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2007年,北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全国一级重点学科。
2012年国家一级学科评估北大中文系再次名列全国第一。
在《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和《泰晤士报增刊》(英国)2011年至2013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排名前列,始终居于16名至22名区间。
百年学术,薪火相传。
从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开始,北大中文系名师辈出,林纾、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马叙伦、黄侃、钱玄同、沈兼士、杨振声、刘半农、胡适、马裕藻、孙楷第、罗常培、游国恩、杨晦、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废名、唐兰、魏建功、沈从文、袁家骅、岑麒祥、浦江清、吴组缃、杨伯峻、林庚、高名凯、季镇淮、王瑶、周祖谟、阴法鲁、朱德熙、林焘、陈贻焮、徐通锵、金开诚、褚斌杰等众多名家任教于此。
众多知名退休教授学者依旧在学术上不断开拓,并有大量新成果问世。
他们秉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理想,为学科建设、学术传承、文化进步乃至民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师德标兵”孟二冬是我系教师育人的先进典型代表。
今天,每一个在北大中文系求学的学子,不仅可以浸润于前辈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积淀,更可真切地感受诸多当代名师和一大批有为中青年学者的个性风采,从中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滋养,不断成长为中华学术文化的栋梁人才。
中文系现职领导班子
系主任陈跃红
副系主任郭锐漆永祥金永兵(兼)。
党委书记金永兵
副书记窦克瑾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