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剂投加计算
医疗废水混凝沉淀工艺加药量计算
![医疗废水混凝沉淀工艺加药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15eba6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9.png)
医疗废水混凝沉淀工艺加药量计算一、阻垢剂的加药量脱盐水处理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回水率按75%计算,在20-50℃条件下,该水质有较强的结垢倾向,这说明必须加入适量的膜用分散剂,以保证反渗透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膜的使用周期。
二级反渗透进水为一级反渗透产水,硬度碱度低不需加入阻垢剂。
经过反渗透专用软件计算得知:水质在75%的回收率下的建议投加药量为:3ppm(以进水计),每天加药量=药剂浓度×进水量×24h≈8、64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二、PH调节调节pH系统采用X015型隔膜泵和120L水箱,在水箱中配制浓度为0.1%~0.5%的Na0H溶液,通过隔膜泵进行药物的投加。
根据产水pH值以及产水电导率调节加碱量使产水的值达到适中值,根据实际二级产水电导率来确定投加浓度。
隔膜泵与二级反渗透同步运行。
调节加碱量的一般原则:1、当电导率急剧上升,则说明加碱量大。
2、当电导率较稳定但较高,则说明加碱量太小。
3、当加碱量太小再增大加碱量时,电导率急剧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又马上上升,则加碱量增加太大。
4、碱隔膜泵刻度调至最大还无法达到加碱量,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小。
5、碱泵刻度在20以下且调节的灵敏度太高,则说明水箱碱浓度太高。
三、杀菌剂的投加1、由于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系统中的细菌较少,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尤其是在夏季,会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所以应投加一定量的杀菌剂,以控制细菌的生长,保护反渗透膜不受微生物的侵害,该药剂连续投加至系统预处理中,维持进水中余氯量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因此药剂投加量应以系统实际所受生物污染程度来定,建议投加量为2ppm(以进水计)。
2、脱盐水处理系统每天加药=药剂浓度×进水量×24h≈5、76公斤(进水量按120m3/h计)。
四、还原剂的投加1、为了避免氧化型杀菌剂进入反渗透膜将膜元件氧化,在反渗透系统前设置还原剂加药系统。
所投药剂型号为DCL95,具体加药量要根据加完氧化型杀菌剂后反渗透系统进水余氯量而定,一般为所剩余氯量的3-5倍左右,以加药量为2ppm为计。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3df64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转化或稀释,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使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和设计要素。
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解释。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Q) = 平均日流量(Qd) / 24小时其中,平均日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总量。
2. 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污染物负荷(L) = 污水流量(Q) ×污染物浓度(C)其中,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E)= (进水浓度(Ci)- 出水浓度(Co))/ 进水浓度(Ci)× 100%污水处理效率用于评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数值越高表示去除效果越好。
4.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泥产生量(S) = 污水流量(Q) ×污泥产生系数(Ks)污泥产生系数是指单位体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5. 曝气池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量(A) = 污水流量(Q) ×曝气时间(T) ×曝气量系数(Ka)曝气量用于确定曝气池中所需的气体供应量,曝气时间是指污水在曝气池中停留的时间。
6.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混凝剂投加量(D) = 污水流量(Q) ×混凝剂投加浓度(Cd) ×混凝剂投加系数(Kd)混凝剂投加量用于确定在混凝过程中所需投加的混凝剂量。
7. 活性污泥量计算公式:活性污泥量(X) = 污水流量(Q) ×活性污泥浓度(Cx)活性污泥量用于确定污水处理系统中所需的活性污泥量。
8.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Ss) = 污泥干重(Ws) / 污泥体积(Vs)污泥浓度用于评估污泥的浓度水平,污泥干重是指污泥中除去水分后的重量。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计算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e4d9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a.png)
水处理计算公式范文水处理计算公式是用于计算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的数学公式。
水处理是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旨在改善水的质量,使其适用于特定的用途,如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水处理计算公式。
1.清洗水需求量(CWR)计算公式:CWR=[(Q×T)/C]×100其中,CWR为清洗水需求量(L),Q为每分钟进水流量(L/min),T 为清洗时间(min),C为清洗浓度(%)。
清洗水需求量是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清洗设备而需要的水量。
通过计算清洗水需求量,可以合理规划清洗水的使用量。
2. 混凝剂(coagulant)投加量计算公式:C=(V×M)/Q其中,C为混凝剂投加量(mg/L),V为混凝剂体积(mL),M为混凝剂质量(mg),Q为水样体积(L)。
混凝剂投加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混凝剂的适当投加量,以达到最佳的混凝效果。
混凝剂通常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3. 净水效率(water treatment efficiency)计算公式:E = [(Cin –Cout) / Cin] × 100其中,E为净水效率(%),Cin为进水浓度(mg/L),Cout为出水浓度(mg/L)。
净水效率是衡量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的指标。
通过计算净水效率可以评估水处理过程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消毒剂剂量计算公式:D=(C×V)/Q其中,D为消毒剂剂量(mg/L),C为消毒剂浓度(mg/L),V为消毒剂体积(mL),Q为水样体积(L)。
消毒剂剂量的计算公式是为了确定适当的消毒剂投加量,以达到对水中的病原体进行有效灭活的目的。
5. 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计算公式:DO=(P–Pv)/H其中,DO为溶解氧浓度(mg/L),P为大气压力(mmHg),Pv为饱和水蒸气压力(mmHg),H为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分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加药系统计算
![加药系统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21862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8.png)
加药系统计算
加药系统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溶液池容积、加药量等。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和经验数据:
1. 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W1 = Q ×(a / c) ×n
•解释:W1为溶液池容积(m³);Q为设计处理水量(m³/h);a为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c为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n为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2. 加药量:
•对于单独采用锅内水处理的情况,加药量需根据具体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如磷酸三钠用量Yl 的经验计算式:Y1=(65+5YD)VU)(7-8)
•对于常用有机药类,其用量根据不同的防垢剂和给水硬度有所不同,如拷胶一般为5~10g/t,腐殖酸销为每l mrnol/L 的给水硬度投加了3~5g,有机聚磷酸盐或有机聚宠酸盐则根据不同的水质,一般在1~10g/t。
请注意,上述加药量仅为理论计算值,实际运行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包括锅炉负荷、实际排污率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加药后的锅水的实际碱度。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解加药量和锅炉排污量,使锅水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混凝实验步骤
![混凝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f177a06b52acfc789ebc9d2.png)
混凝实验步骤(一)配置药品1、按需要配制溶液,用三氯化铁作混凝剂,配制浓度2g/L;以阴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配制浓度0.05g/L。
2、确定原水的最佳透光率(吸光度)时的波长,由数据绘图求得。
3、测定原水特征。
(二)混凝剂最小投加量的确定1、调整原水pH并记入表3。
2、取6个500 ml杯子,分别取400 ml原水。
3、分别向烧杯中加入氯化铁,每次加入1.0 ml,同时进行搅拌(中速150r/min,5min),直至出现矾花,在表3中记录投加量。
4、停止搅拌,静止10min。
5、根据测得的浊度或吸光度或pH确定最小投加量A。
(三)混凝剂的最佳pH的选择1、用6支500 ml烧杯,分别取400 ml原水。
2、调整原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1、2、3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2.5 ml、1.5 ml、1.0 ml HCl,再向4、5、6号装有原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2 ml、0.7 ml、1.2 ml NaOH。
3、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
从每只烧杯中取50 ml水样,依次用pH仪测定各水样的pH值,记录在表4中。
4、用移液管依次向装有原水烧杯中加入相同剂量的混凝剂,投加剂量按实验最小投加量算。
5、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中速搅拌150 min,10 min;慢速搅拌70r/min,10 min。
6、静止10 min,用50 ml注射筒分别抽取6个烧杯中的上清液(共抽三次约150 ml)放入200 ml烧杯中,同时用浊度仪测定水的剩余浊度,用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用pH计测得pH值,记录在表4中。
(四)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的选择1、用6个500 ml烧杯,分别取400 ml原水,将装有水样的烧杯置于六联搅拌机上。
2、将混凝剂按不同投量分别加入到400 ml原水样中,利用均分法确定此组实验的六个水样的混凝剂投加量,记录在表5中。
3、快速搅拌300 r/min,0.5 min;中速搅拌150 min,5 min;慢速搅拌70r/min,10 min。
0721.混凝浑液面沉速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研究免费范文精选
![0721.混凝浑液面沉速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研究免费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1e6ce72dd88d0d233d46af1.png)
混凝浑液面沉速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研究混凝沉淀是黄河高浊度水处理常用的方法。
提高浑液面沉速,节约药剂(PAM)的投加量达到多出清水是高浊度水处理的主要目标。
然而混凝过程极其复杂,影响浑液面沉速的因素有高浊度水的性质、PAM投加量、速度梯度C、搅拌时间T等。
因为高浊度水自然沉淀沉速与原水的性质密切相关。
在实际处理一定组成的高浊度水时,可以借助实验得到的经验关系,根据浑液面的自然沉速以及所希望达到的浑液面沉速来确定PAM的投加量。
本文先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混凝过程的混合、反应的最佳水力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浑液面沉速与PAM投加量及高浊度自然沉速之间的关系。
1实验方法1.1自然沉降实验高浊度水采用郑州上街段黄河泥沙配制而成。
试验过程中所有水样水温151℃。
用NSY-1光电颗分仪测泥沙粒度,其当量直径dm由下式计算:dm=1/(∑(△pi/di))式中di——颗粒粒径,Pi——粒径di颗粒占所有颗粒质量百分数。
选出dm相近的几组水样用比重瓶测定其含沙量,以Cw(kg/m3)表示。
然后用直径62mm,高500mm,有效体积1500mL的自制沉降筒做静置沉降实验,根据沉降曲线求得等速沉降段混液面沉降速度作为自然沉速,以从(mm/s)表示。
试样的含沙量Cw,浑液面自然沉速U0,当量直径dm,见表1:表1试样情况试样编号1234Cw/(kg.m-3)46.579.584.2101.5dm/μm5.59.59.49.4Uo/(mm.s-1)0.01570.01750.01610.01301558.012.80.0385675.612.80.0270794.512.80.02108115.312.80.0161935.518.40.09901067.518.40.04921183.218.40.03811294.718.40.03451346.025.30.11001455.025.30.09551564.025.30.07901679.525.30.06451769.830.10.086018125.530.10.0467表2各试样实测浑液面沉速与计算值对照Uo/Cw/(kg.mD/(mg.L-1U/(mm.s-1U计算/相对误差试样编号(mm.s-1)-3)))(mm.s-1)/%10.015746.57.50.2020.214-6.0120.017579.5150.3510.3422.5930.016184.2200.4650.481-3.5040.0130101.5250.4590.4462.7420.4980.2090.6241.1491.7212.6040.7020.5710.7160.2730.5840.08781.2950.07421.22 30.7240.6680.7860.5880.5240.2190.6051.1441.8212.6250.6970.6040.7510.2680.5400.8891.3090.0811.1880. 8130.7270.7630.625-5.26-4.613.030.43-5.79-0.820.75-5.70-4.891.957.49-1.27-1.06-8.592.88-12.27-8.782.93-6.351.2加药混凝实验实验所选的药剂为江苏南天生产的阳离子型PAM,阳离子度30%,配制成0.5%溶液。
PAC加药计量计算详细解释
![PAC加药计量计算详细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6b6633ad02de80d4d84081.png)
一般情况下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浓度约为10-15%。
需要提前知道的参数:1.待处理水量Q(m3/h);2.药剂投加量g(mg/l或ppm,1mg/l=1ppm);下面以处理量Q=100m3/h,n=3,g=1mg/l为例:配置溶液浓度M=0.2%(重量浓度);b)投药量计算:PAC自动加药装置投加量计算:Q--待处理水量(m3/h)B%--药剂商品纯度g--药剂投加量(mg/l或ppm,1mg/l=1ppm)c)溶液量计算:所需溶液总量R=G/M=2.4/0.2%=1200kg/d=1200L/d每次溶药量P=R/n=1200/3=400?kg/次=400L/次每小时投加量S=R/24=1200/24=50L/hPAC聚合氯化铝的溶解与使用:(1)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最佳用药量;(2)将固体产品按1:3加水溶解为液体后,再加10-30倍清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后使用。
(3)为便于计算,实验小试溶液配臵按重量体积比,一般以2~5%配为好。
如配5%溶液:称PAC5g,盛入洗净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4)使用时配成5-10%的溶液(按商品重量计算),而后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在溶解时先加水慢慢投料,并不断进行搅拌。
(5)使用配制时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上述浓度即可(PAC桶容积5吨);固每次配臵一桶需加入固态聚合氯化铝250千克(6)在兑制药液和制水过程中,充分搅拌,防止药物稀释不均和药物沉淀后堵塞输药管道,影响水质。
为保证药剂浓度一致,在兑制好药液后,不得再向药液中加水。
简单的计算公式一般污水投加量为150PPM,投加药剂的浓度一般为10%-15%,知道这两个数据基本就能算出具体项目的加药量及计量选择如果Q=100m3/h的污水,则投药量为:100*150=15000克/小时,那么药剂配置浓度10%的话,总的溶液用量为:15000/0.1=150KG/小时=150L/小时需要配置的溶药罐为:150*24/2=1800L,选用2吨的溶药罐即可!。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计算方法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8ea98bec3a87c24028c497.png)
水质决定了聚合氯化铝的用量,根据水质的不同,用量也会有所不同。
要根据不同的水质,投放不同的用量,净水和污水也不一样.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要看处理的原水浊度,及什么样的水质还有其水处理用的反应池构造有关,不同构造的水池,反应时间,水流速度都不一样,最终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也不一样,第一,固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聚合氯化铝固体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颜色为:金黄色、土黄色、褐色、红色颗粒状/片状的粉状固体,处理一般原水净化的其投加量为水的十万分之一左右(1公升水投加0.01克),净化后的水质优于硫酸铝絮凝剂,净水成本与之相比低15-30%,絮凝体形成快、沉降速度快,比硫酸铝等传统产品处理能力大,消耗水中碱度低于各种无机絮凝剂,因而可不投或少投碱剂,适应的源水PH5.0-9.0范围均可凝聚,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溶解性优于硫酸铝,处理水中盐分增加少,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制水,对源水温度的适应性优于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
第二,液体聚合氯化铝投加量聚合氯化铝液体的产品可适应PH值范围为5.0-9.0,最佳PH 值为6.5-7.6,产品可直接投加或稀释10倍后投加,固体产品稀释5-10%液体投加,有利均匀混合,效果好,稀释后的溶液最好在4-8小时内用完。
含量30%的,一般为1:1000用量. 第三,原水浊100-500mg/I时,投加量为3-6mg/I。
固体聚合氯化铝(固体)与常温水按1/3的重量比边搅拌边投加,至完全溶解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浓度,原水浓度100~500mg/时投加量为3~6mg/L.具体投加时,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水试,选出最佳投加量而后投用。
铭海环保一直坚持:用户至上,信誉第一。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备的检测手段,可靠的产品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灵活的经营方式,热诚欢迎新老朋友前来考察洽谈业务,共铸辉煌!。
自来水厂配药计算方法
![自来水厂配药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68ef0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7.png)
加药配比消耗计算方法已知数据:自来水厂南池面积20.5m2, 深 2.15m自来水厂北池面积20.5m2, 深 2.15m自来水厂均使用到药池药剂为80cm时,切换使用另一池药剂,所以每池可以使用的深度为135cm.自来水厂一泵房每天出水量200000m3混凝剂夏季配方密度为1.25g/ml等于1.25×103Kg/m3冬季配方密度为1.28g/ml等于1.28×103Kg/m3计算公式:体积=药池面积×药剂消耗深度质量=体积×密度稀释后液体密度=药剂质量÷稀释后药剂体积以实例介绍:假如目前使用的药剂为夏季配方,配比采用1:9,南池每小时消耗4cm。
计算每天的用药量及千吨水消耗量。
解答:第一步,向池中加入原液135÷(1+9)=13.5cm等于13.50×10-2m,加水搅拌至液面达到2.15m。
第二步,计算药剂质量:20.5m2×13.50×10-2m× 1.25×103Kg/m3=20.5×13.5×1.25×10=3459Kg.(划线部分,近似为池面积×加药公分数×密度×10) 第三步,稀释后药剂密度:3459÷(20.5×1.35)=125Kg/m3=0.125×103Kg/m3第四步,计算稀释后每公分含混凝剂:20.5m2×1×10-2m×0.125×103Kg/m3=20.5×1×0.125×10=25.6Kg.第五步,计算一天24小时内,南池消耗药剂:消耗深度24×4=96cm,消耗混凝剂质量25.6×96×0.125×10=3072Kg.第六步,计算千吨水单耗:3072÷200000×1000=15.36KG/Km3。
混凝剂投加计算
![混凝剂投加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8ccfc4958fb770bf78a55ea.png)
——仅供参考 混凝剂投加计算
1. 参数
水厂处理水量1.5万m 3
/d ,原水浊度平均低于100NTU ,采用碱式氯化铝作为混凝剂。
2. 确定混凝剂投加量
由于没有混凝试验数据,根据相似水质水厂混凝剂应用情况确定本水厂投加量:
加量到3.
操作人员每天配药一次,在溶解池中加药300kg ,加水0.8~1m 3,搅拌溶解后进入溶液池,稀释到3m 3。
4.药剂投加方式
采用重力投加,需要设置一个恒位箱以保证出药流量恒定,药剂从溶液池进入恒位水箱通过转子流量计或苗嘴计量设备投加到混合池中。
投药流量:
恒位箱可用10mm厚塑料板焊成,尺寸0.65×0.4×0.4m,并在末端分成2格,可供2个计量设备投药,预留备用。
系统示意图
注意事项:
1.每天配药完成后,向溶液池进药和稀释过程中应临时关闭溶液池出口阀门,以防止浓度过高,稀释完后再打开阀门;
2.长时间运行后流量计应定时校准,确保流量恒定;
3.
——仅供参考。
加药系统的计算
![加药系统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d7a5bd55ef7ba0d4b733b26.png)
加药系统的计算1、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1417aQ w cn= 式中W 1——溶液池的容积(m 3);Q ——设计处理水量(m 3/h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c ——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例:Q=1500 m 3 /h 混凝剂为聚丙稀酰胺,最大投药量为30mg/L ,药溶液浓度为c=10%,混凝剂每日配置次数为2次。
1417aQ w cn ==30150041715n××=3.6 m 3 a =30 mg/L ,Q=1500 m 3 /h ,c=10%(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c 值为百分数的份数值), n=2次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 ,溶液池设置2个,每个容积W 1。
单池尺寸:B ×L ×H=5.5×3.0×(1.3+0.3+0.3)m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0.3米。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W 1′=5.5×3.0×1.3=21.44 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米,池底坡度为0.02。
底部设置DN100mm 的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2、溶解池容积计算公式:W 2=(0.2~0.3) W 1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 3);一般采用(0.2~0.3) W 1;W 1——溶液池容积(m 3)。
例:溶解池的容积W 2 =0.28 W 1=0.28×21.44=6.0 m 3溶解池的尺寸:B ×L ×H=2.0m ×2.0m ×(1.5+0.3+0.2)m高度中含超高0.3米,底部沉渣高0.2米。
为方便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8米。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 2′=2.0m ×2.0m ×1.5m=6.0 m 3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池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坡度为0.02。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https://img.taocdn.com/s3/m/ca5eed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e.png)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包括确定水质、确定投加量、确定投加方式、确定反应条件、确定助剂、确定操作顺序、确定处理时间、确定后续处理等方面。
1. 确定水质------在进行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前,首先需要了解污水的水质情况,包括COD、BOD、SS、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
2. 确定投加量-------混凝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试验确定。
不同的混凝剂有不同的最佳投加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通常,混凝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来确定。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可以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
干投法是将混凝剂直接加入污水中,而湿投法则是在水中溶解混凝剂后再加入污水中。
两种投加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
4. 确定反应条件--------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确定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
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5. 确定助剂------为了提高混凝剂的净化效果,有时需要添加助剂。
助剂的类型和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常用的助剂包括酸、碱、氧化剂等。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将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按照规定的投加量加入到污水中。
接着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使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充分反应。
最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沉降、过滤等步骤。
7. 确定处理时间--------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确定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一般来说,处理时间越长,净化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处理成本。
加药量计算
![加药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0fb1b3c3968011ca30091dd.png)
量计算
CAF涡凹气浮 100 50 5 10% 50 含盐污水 DAF溶气气浮 高密度沉淀 100 100 30 50 3 5 372 10% 10% 30 50 3.72 3 0.3 26.4 0.10% 300 26.4 3 0.3 0.10% 300 流砂过滤 100 25 2.5 10% 25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需补充碱度ALK NaHCO3 投加量 干粉投加量 配比浓度 计量泵 药剂量
mg/L mg/L kg/h kg/d L/h m3/d
ALK=(ALKN+ALKE)-(ALKW+ALKF+ALKC) 102.87 15.43 370.34 5% 308.61 7.41
5 0.5 0.10% 500
0 0 0 0
氢钠(C:N:P=100:5:1)
含盐污水 AO生化池 100 300 15 50 15 60 20 11.61 1.16 27.87 2% 58.06 1.39 0.683363 100 98.24 29.36
PAC、PAM加药量计算
名称 污水流量Q 混凝剂PAC 投加量 干粉投加量 配比浓度 计量泵 药剂量 絮凝剂PAM 投加量 干粉投加量 配比浓度 计量泵 药剂量 单位 m3/h mg/L kg/h kg/d L/h m3/d mg/L kg/h kg/d L/h m3/d CAF涡凹气浮 150 50 7.5 10% 75 含油污水 DAF溶气气浮 高密度沉淀 150 150 30 50 4.5 7.5 558 10% 10% 45 75 5.58 3 0.45 39.6 0.10% 450 39.6 3 0.45 0.10% 450 流砂过滤 150 25 3.75 10% 37.5
加药系统的计算
![加药系统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7bb5bcc168884868662d65d.png)
加药系统的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加药系统的计算1、溶液池容积 计算公式:1417aQ w cn= 式中W 1——溶液池的容积(m 3);Q ——设计处理水量(m 3/h );a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mg/L )c ——混凝剂的浓度,一般采用5%~20%;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
例:Q=1500 m 3 /h 混凝剂为聚丙稀酰胺,最大投药量为30mg/L ,药溶液浓度为c=10%,混凝剂每日配置次数为2次。
1417aQ w cn ==30150041715n××=3.6 m 3 a =30 mg/L ,Q=1500 m 3 /h ,c=10%(注意:在带入上式计算时,c 值为百分数的份数值), n=2次溶液池采用钢混结构 ,溶液池设置2个,每个容积W 1。
单池尺寸:B ×L ×H=××(++)m高度中包括超高0.3m,沉渣0.3米。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W 1′=××=21.44 m 3(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米,池底坡度为。
底部设置DN100mm 的放空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用给水管DN80mm 一条,于两池分设放水阀门,按1h 放满考虑。
2、溶解池容积计算公式:W 2=~ W 1式中:W 2——溶解池容积(m 3);一般采用~ W 1;W 1——溶液池容积(m 3)。
例:溶解池的容积W 2 = W 1=×=6.0 m 3溶解池的尺寸:B ×L ×H=2.0m ×2.0m ×(++)m高度中含超高0.3米,底部沉渣高0.2米。
为方便操作,池顶高出地面0.8米。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W 2′=2.0m ×2.0m ×1.5m=6.0 m 3溶解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池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池底坡度为。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https://img.taocdn.com/s3/m/6cf5b8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4.png)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凝剂是指在水泥混凝土或其他水泥基材料中,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中的胶凝体部分凝固或胶凝的一种物质。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过程是水泥基材料生产与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混凝剂的作用与分类混凝剂在水泥混凝土中起到促进和调控水泥的胶凝反应、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调节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等作用。
根据混凝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将混凝剂分为水泥胶凝物质添加剂、减水剂、早强剂、凝固控制剂等多种类型。
2. 混凝剂的配制过程混凝剂的配制过程包括原料选择、比例配制和混合搅拌。
在原料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混凝剂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物质作为原料。
在比例配制方面,需要根据混凝剂的种类和性能要求,合理确定各个原料的配比比例。
在混合搅拌方面,需要采用适当的搅拌设备和工艺条件,确保混凝剂各个原料之间充分混合均匀。
3. 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混凝剂的投加方法包括直接投加和间接投加两种方式。
直接投加是指将混凝剂直接加入到水泥混凝土中,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与水泥胶浆进行混合。
间接投加是指将混凝剂预先与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并在投入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搅拌之前,将混凝剂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到混凝土中。
4. 混凝剂的影响因素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原料的质量和配比比例,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剂的性能和效果,配比比例则需要根据混凝剂的种类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其次是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土质等因素,它们也会影响混凝剂的性能和投加效果。
最后是混凝剂的储存和保管方式,混凝剂在储存和保管过程中需要避免与水分、空气和其他化学物质接触,以免影响混凝剂的有效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过程对于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化学物质作为原料,并根据混凝剂的种类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各个原料的配比比例。
混凝剂PAC投加策略详解
![混凝剂PAC投加策略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bbb6a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d.png)
混凝剂PAC投加策略详解1、确定药剂最佳投加量为什么先提加药量?因为这不仅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更关系到成本。
因此,关于“加多少药”的讨论,需要慎重,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根据所处理的水质,通过混凝搅拌实验来确定。
毕竟,对于不同的水质,所使用的混凝剂种类和最佳用药量也不一样。
以下为烧杯混凝沉淀实验中确定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具体操作方法:所用器材:烧杯、混凝试验搅拌器、量筒、原水样、浊度仪、PH值、温度计;确定原水特征(如:水样的浊度、PH值、温度等)并记录;取6只1000ml的烧杯分别装入等量的原水样;将6只烧杯放置在混凝试验搅拌器的固定位置,并设定六个搅拌杯的不同转速、时间;将事前配置好的混凝剂用移液管依次向加药试管中加入同量的药剂,并启动搅拌器;搅拌结束后,关闭搅拌机,观察不同搅拌杯中在静止沉淀中矾花形成的现象;10min后,可用50ML注射针筒(移液器)抽出6只杯中的上清液30-50ML 放入500ML的搅拌杯内;在再浊度仪立即测定6只杯中的不同浊度,记录对比;取当中浊度最小的烧杯为最佳投加量的选择。
当然,确定混凝药剂投加量的方法还有很多,水友们也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写下你认为最简单有限的方法,以供大家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投加量的计算,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参考借鉴水质相似的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资料,在前者的基础上再做适当的调整。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T=aQ/1000T—日混凝剂投量(kg/d)a—单位混凝剂最大投量(mg/L)Q—日处理水量(m³/d)2、固体、液体混凝剂的区别如果按药剂的固、液状态分,加药方法可分为干法加药和湿法加药两种。
以PAC为例,采用固体PAC方便药剂储存,且缩小储药池占地面积。
但也存在如下缺点: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劳动人员,且劳动强度较大;固体药剂拆包过程中,难以避免编织袋碎屑掉入溶药池中,从而造成管道堵塞;可能出现药剂与水混合不均匀,混凝效果受影响;储药、搬药过程对加药间卫生环境影响较大。
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
![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f3238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d.png)
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什么是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和处理要求,计算磁混凝铁盐在水处理中的正确投加量的公式。
相关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磁混凝铁盐投加量计算公式:1. 按总悬浮物浓度计算公式投加量(kg)= 总悬浮物浓度(mg/L)× 水流量(m³/h)× 反应时间(小时)× 投剂加药系数例如,假设总悬浮物浓度为20mg/L,水流量为100m³/h,反应时间为8小时,投剂加药系数为,则投加量为:投加量= 20mg/L × 100m³/h × 8小时× = 19200kg2. 按铁离子浓度计算公式投加量(kg)= 铁离子浓度(mg/L)× 水流量(m³/h)× 反应时间(小时)× 投剂加药系数÷ 铁(III)离子含量通过水质分析可以得到水中的铁离子浓度和铁(III)离子含量,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投加量。
3. 按总溶解性有机物(TDOM)浓度计算公式投加量(kg)= TDOM浓度(mg/L)× 水流量(m³/h)× 反应时间(小时)× 投剂加药系数× TDOM消减率这个公式适用于有机物较多的水处理过程,其中TDOM消减率是指投加磁混凝铁盐后,总溶解性有机物的消减率。
示例解释假设某水处理厂需要处理水中的总悬浮物,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得到总悬浮物浓度为30mg/L,水流量为200m³/h,反应时间为6小时,投剂加药系数为。
根据投加量计算公式1,可以计算出投加量为:投加量= 30mg/L × 200m³/h × 6小时× = 54000kg所以,该水处理厂每次需要投加磁混凝铁盐54000kg来处理水中的总悬浮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投药量
配药体积:
高浊度时投药量:
操作人员每天配药一次,在溶解池中加药300kg,加水0.8~1m3,搅拌溶解后进入溶液池,稀释到3m3。
4.药剂投加方式
采用重力投加,需要设置一个恒位箱以保证出药流量恒定,药剂从溶液池进入恒位水箱通过转子流量计或苗嘴计量设备投加到混合池中。
投药流量:
恒位箱可用10mm厚塑料板焊成,尺寸0.65×0.4×0.4m,并在末端分成2格,可供2个计量设备投药,预留备用。
系统示意图
注意事项:
1.每天配药完成后,向溶液池进药和稀释过程中应临时关闭溶液池出口阀门,以防止浓度过高,稀释完后再打开阀门;
2.长时间运行后流量计应定时校准,确保流量恒定;
3.水温较低、浊度较高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量增加投药量。
平均26.1
上海市
浊度12~460度,平均63度,水温3.5~32.5℃
碱式氯化铝
15~30
成都市
浊度6~1200度,平均100度,水温5~24℃
碱式氯化铝
32
松江市
浊度10~100度,水温4~33℃
碱式氯化铝
14~20,平均18
湖州市
浊度50~250度,水温7~32℃
碱式氯化铝
8~14,平均13
通过对比并考虑安全因素,确定该水厂混凝剂投加量为20mg/L,暴雨时浊度增加到400NTU以上,可提高投加量到25mg/L。
混凝剂投加计算
1.参数
水厂处理水量1.5万m3/d,原水浊度平均低于100NTU,采用碱式氯化铝作为混凝剂。
2.确定混凝剂投加量
由于没有混凝试验数据,根据相似水质水厂混凝剂应用情况确定本水厂投加量:
水司名称
原水水质
混凝800度,平均219度,水温1~30℃
碱式氯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