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V级:心源性休克,尿少,四肢发冷,表情淡漠,左室充盈 压降低,心排血量重度降低,血压低至休克水平,病死率 85~95%
整理课件
10
治疗对策
▪ ACS患者的早期治疗,治疗总则包括:
• 减少梗死心肌的坏死面积 • 预防主要心脏性并发症的发生 • 防止心室颤动(VF)的发生,若有室颤,应
尽早快速除颤
• 禁食至胸痛消失,其后予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 使用缓泻剂,以免用力排便导致心脏破裂或引起心律失常、心衰
▪ 若收缩压>90~100 mmHg,舌下含服或气雾喷入硝酸甘 油
▪ 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 ▪ 若出现室颤,立即开始非同步除颤,随即开始心肺复苏
整理课件
13
镇痛
▪ 吗啡:3~5 mg静注,每5分钟可重复,总量 不宜超过15 mg
▪ II级:有左心衰竭的证据,呼吸困难、肺底湿啰音(小于两 肺野的50%)及室性奔马律等,左室充盈压升高但<20 mmHg,心排血量轻、中度降低,病死率10~20%
▪ III级:急性肺水肿,明显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左室 充盈压明显增高(≥20wenku.baidu.commmHg),心排血量降低,周围血 管阻力增高,血压正常或降低,病死率35~40%
• 低危组:初发、恶化劳力性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 分钟,发作时ST段下移≤0.1 mV,肌钙蛋白T或I正常
• 当某1档组内各指标不一致时,应按危险度高的1组归类
• 如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危险度应上调1级
整理课件
7
危险度分级
▪ 此外,以下指标预测非ST段抬高型AMI或UAP继发 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价值亦高:
整理课件
2
整理课件
3
定义
▪ 临床上,ACS包括:
•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 非ST段抬高型AMI • ST段抬高型AMI • 心脏性猝死
整理课件
4
机制
▪ ACS发病机制的关键在于粥样斑块稳定 及破裂与否
• 尽管病变冠脉粥样斑块所致狭窄较小,但破 裂后一旦形成大血栓,即小斑块大血栓,最 易引发AC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整理课件
1
定义
▪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
• 是指一组心血管急危重症
• 主要是病变的冠脉发生急剧变化,包括冠脉内粥 样斑块破裂或表面破损,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 加之冠脉痉挛,引发冠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导 致冠脉血流突然减少甚或中断
• 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ST段下移和无诊断意 义的ST段及T波变化异常
整理课件
11
治疗对策
▪ 对于UAP或非ST段抬高型AMI,主张抗栓 而非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极为重要
▪ 对于ST段抬高型AMI,早期、充分、持续 再灌注乃是治疗的核心,尽早开通闭塞的 冠脉,挽救心肌和生命
▪ 对于心脏骤停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整理课件
12
常规措施
▪ 绝对卧床休息 ▪ 吸氧 ▪ 心电、血压及血氧等监测 ▪ 建立静脉通路 ▪ 饮食和通便
• 年龄>65岁 • 至少并存3种或以上冠心病公认的危险因素 • 既往冠心病史 • ST段明显下移 • 近24小时内至少有2次心绞痛发作 • 近1周内有服用阿司匹林史 • 血清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T或I升高 • 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 • 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
整理课件
8
危险度分级
整理课件
15
再灌注治疗
▪ 介入治疗
•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 • 同时可施行冠脉支架术(STENT)
▪ 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整理课件
16
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
• AMI患者只要无禁忌证通常使用静脉使用硝酸甘油24~48小时,然后改用 口服硝酸酯类制剂
• 静脉泵注射:10 μg/min开始,每5分钟增加5 μg/min,增至症状控制、血 压正常者收缩压降低10 mmHg或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30 mmHg,最大 剂量可达200 μg/min
▪ 对于ST段抬高型AMI,危险度分级如下:
• 如持续胸痛,或既往有AMI、冠脉介入治疗史 者,血清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T或I) 显著升高,广泛ST段抬高,伴有左室功能不 全甚或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均属高 危组
• 否则,属中、低危组
整理课件
9
Killip分级(泵衰竭)
▪ I级:无明显心功能不全,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左室充盈压 轻度增高或心搏量轻度减少,心排血量接近正常,病死率 0~5%
• 持续静脉使用硝酸甘油开始24小时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24小时后若疗效 减弱或消失,可增加剂量
• 副反应:头痛、反射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
• 禁忌证:AMI合并低血压(收缩压≤90 mmgHg)或心动过速(HR>100 次/分)
• 下壁伴右室梗死时,即使无低血压也应慎用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ISDN
• 异舒吉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ISMN
• 鲁南欣康
整理课件
17
抗血小板聚集
▪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最初3日每日300 mg, 以后每日50~100 mg
整理课件
5
机制
▪ 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型ACS发病机制有 所差异
• 在ST段抬高型ACS,形成以纤维蛋白为主的红 色血栓,为完全闭塞性血栓,治疗应尽早充分 溶栓
• 在非ST段抬高型ACS,形成以血小板为主的白 色血栓或血管痉挛所形成暂时性的或微小血管 的完全闭塞,治疗决策为抗栓而非溶栓
整理课件
6
危险度分级
▪ 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危险度分级如下:
• 高危者: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性心绞痛,或梗死后心 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分钟,发作时ST段改变>0.1 mV,肌钙蛋白T或I升高
• 中危组: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性心绞痛,但48小时内无发 作者,或梗死后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分钟,发作 时ST段下移>0.1 mV,肌钙蛋白T或I正常或轻度升高
▪ 哌替啶:50~100 mg肌注或静注,每4小时 可重复
• 副作用: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呼吸抑制 • 若出现呼吸抑制,可每隔3分钟静注纳洛酮0.4
mg(最多3次)以拮抗之
整理课件
14
再灌注治疗
▪ 溶栓治疗
• 静脉内溶栓 • 冠状动脉内溶栓
▪ 可选用以下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或重 组链激酶(r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
整理课件
10
治疗对策
▪ ACS患者的早期治疗,治疗总则包括:
• 减少梗死心肌的坏死面积 • 预防主要心脏性并发症的发生 • 防止心室颤动(VF)的发生,若有室颤,应
尽早快速除颤
• 禁食至胸痛消失,其后予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 使用缓泻剂,以免用力排便导致心脏破裂或引起心律失常、心衰
▪ 若收缩压>90~100 mmHg,舌下含服或气雾喷入硝酸甘 油
▪ 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 ▪ 若出现室颤,立即开始非同步除颤,随即开始心肺复苏
整理课件
13
镇痛
▪ 吗啡:3~5 mg静注,每5分钟可重复,总量 不宜超过15 mg
▪ II级:有左心衰竭的证据,呼吸困难、肺底湿啰音(小于两 肺野的50%)及室性奔马律等,左室充盈压升高但<20 mmHg,心排血量轻、中度降低,病死率10~20%
▪ III级:急性肺水肿,明显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左室 充盈压明显增高(≥20wenku.baidu.commmHg),心排血量降低,周围血 管阻力增高,血压正常或降低,病死率35~40%
• 低危组:初发、恶化劳力性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 分钟,发作时ST段下移≤0.1 mV,肌钙蛋白T或I正常
• 当某1档组内各指标不一致时,应按危险度高的1组归类
• 如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危险度应上调1级
整理课件
7
危险度分级
▪ 此外,以下指标预测非ST段抬高型AMI或UAP继发 心血管事件危险的价值亦高:
整理课件
2
整理课件
3
定义
▪ 临床上,ACS包括:
•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 非ST段抬高型AMI • ST段抬高型AMI • 心脏性猝死
整理课件
4
机制
▪ ACS发病机制的关键在于粥样斑块稳定 及破裂与否
• 尽管病变冠脉粥样斑块所致狭窄较小,但破 裂后一旦形成大血栓,即小斑块大血栓,最 易引发AC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整理课件
1
定义
▪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
• 是指一组心血管急危重症
• 主要是病变的冠脉发生急剧变化,包括冠脉内粥 样斑块破裂或表面破损,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 加之冠脉痉挛,引发冠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导 致冠脉血流突然减少甚或中断
• 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ST段下移和无诊断意 义的ST段及T波变化异常
整理课件
11
治疗对策
▪ 对于UAP或非ST段抬高型AMI,主张抗栓 而非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极为重要
▪ 对于ST段抬高型AMI,早期、充分、持续 再灌注乃是治疗的核心,尽早开通闭塞的 冠脉,挽救心肌和生命
▪ 对于心脏骤停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整理课件
12
常规措施
▪ 绝对卧床休息 ▪ 吸氧 ▪ 心电、血压及血氧等监测 ▪ 建立静脉通路 ▪ 饮食和通便
• 年龄>65岁 • 至少并存3种或以上冠心病公认的危险因素 • 既往冠心病史 • ST段明显下移 • 近24小时内至少有2次心绞痛发作 • 近1周内有服用阿司匹林史 • 血清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T或I升高 • 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 • 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
整理课件
8
危险度分级
整理课件
15
再灌注治疗
▪ 介入治疗
•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 • 同时可施行冠脉支架术(STENT)
▪ 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整理课件
16
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
• AMI患者只要无禁忌证通常使用静脉使用硝酸甘油24~48小时,然后改用 口服硝酸酯类制剂
• 静脉泵注射:10 μg/min开始,每5分钟增加5 μg/min,增至症状控制、血 压正常者收缩压降低10 mmHg或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30 mmHg,最大 剂量可达200 μg/min
▪ 对于ST段抬高型AMI,危险度分级如下:
• 如持续胸痛,或既往有AMI、冠脉介入治疗史 者,血清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T或I) 显著升高,广泛ST段抬高,伴有左室功能不 全甚或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均属高 危组
• 否则,属中、低危组
整理课件
9
Killip分级(泵衰竭)
▪ I级:无明显心功能不全,无血流动力学改变,左室充盈压 轻度增高或心搏量轻度减少,心排血量接近正常,病死率 0~5%
• 持续静脉使用硝酸甘油开始24小时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24小时后若疗效 减弱或消失,可增加剂量
• 副反应:头痛、反射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
• 禁忌证:AMI合并低血压(收缩压≤90 mmgHg)或心动过速(HR>100 次/分)
• 下壁伴右室梗死时,即使无低血压也应慎用
▪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ISDN
• 异舒吉
▪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ISMN
• 鲁南欣康
整理课件
17
抗血小板聚集
▪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最初3日每日300 mg, 以后每日50~100 mg
整理课件
5
机制
▪ 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型ACS发病机制有 所差异
• 在ST段抬高型ACS,形成以纤维蛋白为主的红 色血栓,为完全闭塞性血栓,治疗应尽早充分 溶栓
• 在非ST段抬高型ACS,形成以血小板为主的白 色血栓或血管痉挛所形成暂时性的或微小血管 的完全闭塞,治疗决策为抗栓而非溶栓
整理课件
6
危险度分级
▪ 对于非ST段抬高型ACS,危险度分级如下:
• 高危者: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性心绞痛,或梗死后心 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分钟,发作时ST段改变>0.1 mV,肌钙蛋白T或I升高
• 中危组: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性心绞痛,但48小时内无发 作者,或梗死后心绞痛,胸痛持续时间<20分钟,发作 时ST段下移>0.1 mV,肌钙蛋白T或I正常或轻度升高
▪ 哌替啶:50~100 mg肌注或静注,每4小时 可重复
• 副作用: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呼吸抑制 • 若出现呼吸抑制,可每隔3分钟静注纳洛酮0.4
mg(最多3次)以拮抗之
整理课件
14
再灌注治疗
▪ 溶栓治疗
• 静脉内溶栓 • 冠状动脉内溶栓
▪ 可选用以下药物:尿激酶(UK)、链激酶(SK)或重 组链激酶(rS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