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数额的认定问题(论文)
《刑法》关于盗窃数额大小的认定
《刑法》关于盗窃数额大小的认定《刑法》关于盗窃数额大小的认定主要是在罪名的适用、刑事责任的认定、刑事判决的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盗窃罪中,盗窃的数额是判定罪名、量刑以及司法裁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对于盗窃数额的认定需要做到准确、合法、公正,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认定导致不公正的司法判决。
首先,盗窃数额的认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推断。
一般来说,盗窃数额的认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盗窃物品的价值盗窃物品的价值是判定盗窃数额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盗窃物品的价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取决于市场行情、地区差异、年代不同等因素。
因此,认定盗窃物品的价值需要参考多种资料,比如价格表、市场调查、专家评估等。
二、盗窃物品的性质盗窃物品的性质也是盗窃数额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物品的性质分为两类:贵重物品和普通物品。
如果盗窃的物品是贵重物品,根据其价值、珍贵程度进行计算,所产生的盗窃数额就会大一些。
如果盗窃的是普通物品,那么价值也相应较低。
三、盗窃时间和地点盗窃时间和地点也是重要的认定因素。
如果盗窃发生的时间是在夜间、假日等非正常工作期间,通常情况下就会被认定为盗窃情节较重,被扣上更重的罪名和刑罚量。
而盗窃地点如果是在军队、学校等公共机构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也会被视为社会危害程度更大的情节,从而加重惩罚。
四、盗窃手段和数额增进程度盗窃的手段和数额增进程度也是判断盗窃数额的重要因素。
如果盗窃手段极其残忍、暴力、危害甚大,这也会被视为加重惩罚的情节之一。
而如果盗窃数额在后期明显增加,也会被视为更严重的罪行。
综上所述,在认定盗窃数额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合理的结果。
对于恶意炒高盗窃数额、恶意少算盗窃数额等不良情况,应当及时进行监管和处置,避免影响司法公正。
同时,对于因盗窃数额不确定,导致刑事判决不明确的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调整,以保证社会公正和安全。
盗窃适用法律问题研究(2篇)
第1篇摘要:盗窃作为一种常见的侵犯财产犯罪,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盗窃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盗窃罪的法律特征、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旨在为我国盗窃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盗窃罪作为侵犯财产罪的一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犯罪呈现出高发态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深入研究盗窃罪的适用法律问题,对于打击盗窃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盗窃罪的法律特征1. 违法性:盗窃罪违反了我国刑法的规定,侵犯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 犯罪性:盗窃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刑事犯罪。
3. 应受刑罚性:盗窃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以警示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三、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要件: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盗窃罪的主体。
2. 客体要件:盗窃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即盗窃行为侵犯的是财产所有人的财产权益。
3. 主观要件: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盗窃行为会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仍然故意为之。
4. 客观要件: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四、盗窃罪的法律后果1. 刑罚:盗窃罪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民事责任:盗窃行为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 行政责任:盗窃行为情节较轻,未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盗窃罪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1. 认定盗窃数额:盗窃数额是判断盗窃罪情节轻重的重要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盗窃财物的价值、数量、次数等因素,综合判断盗窃数额。
2. 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
对于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盗窃罪法律案例论文(3篇)
第1篇摘要:盗窃罪是我国刑法中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一起盗窃罪的案例分析,探讨盗窃罪的法律规定、定罪标准以及刑罚适用等问题,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盗窃罪作为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其法律适用和刑罚执行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以一起盗窃罪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盗窃罪的法律规定、定罪标准以及刑罚适用等问题,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被告人张某,男,25岁,某市人。
因涉嫌盗窃罪被依法逮捕。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于2019年10月28日凌晨,窜至某市某小区,采取撬锁手段,盗取被害人王某家中价值人民币10万元的财物。
案发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赃物已全部追回。
三、盗窃罪的法律规定及定罪标准1.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定罪标准(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是指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以上的;(2)多次盗窃,是指两年内盗窃3次以上的;(3)入户盗窃,是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盗窃的;(4)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盗窃国家禁止个人收藏的珍贵文物盗窃的;(5)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财物。
四、案例分析1. 定罪分析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及定罪标准,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入户盗窃,盗窃数额巨大,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因此,法院对其以盗窃罪定罪。
2. 刑罚分析根据本案被告人张某的犯罪情节,法院综合考虑其认罪态度、悔罪表现、赃物追回情况等因素,依法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关于法律案例分析的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某盗窃案为例,通过对案件事实的梳理、法律问题的分析以及判决的评析,探讨盗窃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本文首先对盗窃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盗窃罪的认定标准、量刑问题,最后对判决进行评析,以期对盗窃罪的法律适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盗窃罪;法律适用;案例分析一、引言盗窃罪是刑法中常见的犯罪行为之一,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盗窃案件频发,如何正确认定盗窃罪、合理量刑成为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某盗窃案为例,分析盗窃罪的法律适用问题,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盗窃罪概述(一)概念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1. 客观要件:盗窃行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实施了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 主观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益,仍故意为之。
三、案例分析(一)案件事实2019年10月,被告人张某因生活困难,产生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
10月15日,张某窜至某居民小区,采用撬锁的方式进入一住户家中,窃得现金人民币5000元。
案发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法律问题1. 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 如果构成盗窃罪,如何确定其刑事责任?(三)分析1. 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盗窃罪。
2. 确定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如下:(1)数额较大:人民币1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2)数额巨大:人民币5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3)数额特别巨大:人民币10万元以上。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是对盗窃行为中涉及的财物价值进行界定和认定,从而确定盗窃罪的性质和数额等相关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下面将对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进行详细的解析。
首先,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基本原则是以财物的价值作为认定的依据。
在我国刑法中,对盗窃罪数额的认定主要依据于盗窃行为中所涉及的财物的价值。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主要分为三个档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其中,数额较大是指盗窃财物的价值在3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的;数额巨大是指盗窃财物的价值在3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的;数额特别巨大是指盗窃财物的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
其次,对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具体适用,需要考虑到盗窃财物的实际价值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罪数额的认定并非仅仅依据于财物的价值,还需要综合考虑盗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影响等因素。
比如,如果盗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或者社会影响,即使财物的实际价值不高,也可能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盗窃罪。
最后,对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罪数额的认定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能简单地以财物的实际价值作为唯一依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盗窃行为的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从而确定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综上所述,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是对盗窃行为中涉及的财物价值进行界定和认定的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罪数额的认定需要遵循以财物的价值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盗窃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影响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只有在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认定,才能保证对盗窃罪数额的准确认定和公正裁决。
论盗窃罪与认定毕业论文
不同,所以对一些特殊物品要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看待。
第二部分,盗窃罪客观行为的认定。秘密窃取是盗窃罪与其他财产侵占型犯
罪相区别的一个主要的行为方式,本部分在论述盗窃罪的行为方式时,仍然坚持
of secret filch, such as subjectivity, time limiting , relativity.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spirit of the amendment of criminal law (8) ,discuss a few kinds
law experts are studying and arguing the specific shape changes and verification about
burglary.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e concerning of Stealing: the first is that it
为直接故意。因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在最大区别在于,意志因素的不同,所
以那种见到什么就偷什么的心态,不能评价为间接故意。问绕着直接故意,笔者
认为,不管是从理论的发展还是从实践的需要来讲,都应对故意的构成要素:
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如认识因素包括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对
犯罪对象的认识等。对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把握,,有利于司法人员准确的认
第六部分,盗窃罪与相关财产犯罪的界分。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罪与其他
财产犯罪的区分和辨别是很重要的,本部分主要通过选取一些财产型犯罪与盗窃
罪进行比较,如诈骗罪、侵占罪、毁坏公私财物罪等。通过这些对比,希望司法
确立盗窃数额的一般原则
浅析确立盗窃数额的一般原则摘要:数额是指可以用某种度量衡来表示的量,在众多的犯罪情节中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因为数额的大小是评判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及其主观恶性的重要标尺。
本文通过对被盗财物的价值、主客观价值相统一以及行为时、行为地的价格为基础的三个原则的分析来确定盗窃数额。
关键词:盗窃数额;价值;原则;一、以被盗财物的价值为基础确定盗窃数额的原则认定盗窃数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综合考虑,在认定数额中应该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盗窃物品的价值都应该以人民币的价值来衡量;二是盗窃罪中的数额仅指直接损失的价值,不包括间接损失的价值,间接损失的价值只能作为其量刑的参考;三是物品和货币是盗窃的主要对象。
货币的价值一幕了然,认定起来比较容易。
(一)盗窃罪对象的特征从财物的三属性来考察,盗窃罪的对象应当具备如下三个特征1:1、从财物的经济属性来看,盗窃对象必须具有经济价值。
可以成为盗窃对象的主要有如下几种:(1)具有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商品;(2)货币;(3)有价证券;(4)可以直接导致财产丧失的财产权利证件;(5)可以从中获利的特种票据;(6)从人体分离出来的器官等;⑺其他具有经济价值之物。
2、从财物的物理属性来看,盗窃对象应当是能够被人们通过秘密手段利用支配或转移的财产。
3、从财物的法律属性来看,盗窃对象应当是未被法律除斥的他人财产。
从法律属性来考察,下列之物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1)特殊条件下的自有物;(2)共有物;(3)有主野生物;(4)非法持有物;(5)违禁物;(6)假冒伪劣物品;等等。
(二)认定盗窃数额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无价物品的价值认定。
无价物品是指没有明确的价格或难以确定价格的物品。
这类物品,应该委托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专业人员核定,对其价格和价值作出鉴定结论。
2、差价物品的价值认定。
差价物品是指被盗物品的实际价值明显低于或高于被盗当时的价值。
此类价值应以被盗时的物品价值进行计算。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
盗窃罪是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行为,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
盗窃罪数额的认定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
准的制定,对于保护公民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刑法中,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主要是根据被盗窃财物的价值
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被盗窃财物的价值越高,盗窃罪的数额认定
标准也就越高。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主要分
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是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下的,第二档是盗窃数
额在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第三档是盗窃数额在5000元以
上的。
对于不同档次的盗窃数额,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处罚标准。
其次,对于盗窃罪数额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
被盗窃财物的价值外,还需要考虑盗窃行为的情节、影响和后果等
因素。
比如,如果盗窃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严
重的心理创伤,那么即使被盗窃财物的价值不是很高,也应当依法
从重处罚。
此外,对于盗窃罪数额的认定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
如果盗窃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非以牟取财物为目的,那么在认定盗窃罪数额时,应当考虑非法占有的价值而非被盗窃财物的价值。
综上所述,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以被盗窃财物的价值作为唯一标准。
同时,对于盗窃行为的情节、影响和后果也需要进行全面的考量。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正、合理地认定盗窃罪数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案例论文分析(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某盗窃案为例,通过对案件事实的梳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一、案件事实2019年5月,被告人王某因生活所迫,产生了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
一日,王某在夜间潜入被害人李某家中,盗走现金人民币5000元。
案发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件分析1.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被害人李某的现金5000元,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刑事责任(1)盗窃罪的主观方面盗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具有盗窃的故意,其主观方面符合盗窃罪的要求。
(2)盗窃罪的客观方面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在夜间潜入被害人李某家中,秘密窃取现金5000元,其行为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要求。
(3)盗窃罪的客体盗窃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盗窃的现金5000元属于被害人李某的合法财产,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所有权,符合盗窃罪的客体要求。
3.刑罚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盗窃的现金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对其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结论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应当充分考虑犯罪情节、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依法对被告人王某进行判决。
同时,本案也为类似盗窃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盗窃案件法律适用研究(2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盗窃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盗窃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盗窃案件的法律适用现状,探讨了盗窃案件法律适用的原则和具体规定,旨在为司法机关正确处理盗窃案件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案件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正确适用法律处理盗窃案件,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盗窃案件法律适用现状1.盗窃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盗窃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盗窃案件发案数达61.8万起,涉案金额高达110亿元。
盗窃案件的高发态势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2.盗窃案件类型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盗窃案件类型逐渐多样化。
从传统的入室盗窃、扒窃等,发展到利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实施的盗窃,如网络盗窃、盗窃企业内部财物等。
3.盗窃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突出在盗窃案件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盗窃数额认定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对盗窃数额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判决结果不一致。
(2)盗窃情节认定模糊:盗窃情节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判决结果存在争议。
(3)盗窃案件法律适用不平衡:部分盗窃案件因法官主观判断、人情关系等因素,导致判决结果不公。
三、盗窃案件法律适用原则1.依法治国原则依法治国是盗窃案件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司法机关在处理盗窃案件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
2.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盗窃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定罪量刑。
3.平等适用法律原则平等适用法律原则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盗窃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一视同仁,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
论盗窃罪毕业论文
论盗窃罪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 (1)1盗窃罪概述 (2)1.1盗窃罪的概念 (2)1.2盗窃罪的犯罪构成 (2)1.2.1盗窃罪的犯罪客体 (2)1.2.2盗窃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4)1.2.3盗窃罪的犯罪主体 (5)1.2.4盗窃罪的犯罪主观方面 (6)2盗窃罪的认定 (7)2.1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 (7)2.2盗窃罪的犯罪形态 (8)2.2.1盗窃罪的着手 (9)2.2.2盗窃罪未遂的特征 (9)2.2.3盗窃罪未遂的标准 (10)3盗窃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10)3.1盗窃罪与抢劫罪 (10)3.2盗窃罪与诈骗罪 (11)3.3盗窃罪与抢夺罪 (11)3.4盗窃罪与侵占罪 (12)4特殊盗窃行为探析 (12)4.1使用盗窃 (12)4.2网络盗窃 (13)4.3单位盗窃 (14)4.4利用ATM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 (15)4.4.1许霆案回顾 (15)4.4.2 ATM机的性质 (15)4.4.3关于案件争议 (16)5盗窃罪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的建议 (17)5.1我国盗窃罪存在的缺陷 (17)5.2完善我国盗窃罪的建议 (18)结论 (19)引言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
”①中国也有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法律上创设所有权制度,通过法律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受非法侵害,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选择。
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多种侵财犯罪,其中盗窃罪是侵财犯罪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罪名。
盗窃罪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犯罪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
多发的盗窃犯罪造成了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更容易造成民众的恐惧感和生活的不安全感。
所以,世界各国均将盗窃罪视为主要的犯罪类型,盗窃罪自然就成为司法实践中最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最具有疑难性的犯罪之一。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_论盗窃罪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_论盗窃罪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处罚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盗窃罪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认为,盗窃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到犯罪时的社会背景、个人情况等因素进行量刑,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盗窃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处罚Introduction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是一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刑期可以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因此,对于盗窃罪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我们必须要对其构成要素、刑事责任、处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这种犯罪行为。
一、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占有他人财物;2.行为主体具有犯罪故意;3.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其中,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盗窃罪的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只有在行为主体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盗窃罪。
此外,占有行为必须是直接占有和实际占有,而且必须是占有他人财物而非自己的财产。
二、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盗窃罪属于客观犯罪,只要犯罪构成要件全部成立,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如果情节较轻,如财物价值较低或是属于初犯等情况,可以酌情从轻或免除处罚。
另外,如果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有限或完全无责,或者是因为种种原因迫不得已犯罪的,也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三、盗窃罪的处罚盗窃罪的惩罚力度相对较大,处罚程度也较重。
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处罚可以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在量刑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财物的价值、作案工具的凶器性质、作案的方式、惯犯与初犯等等情况,从而作出准确合理的量刑决定。
四、实际案例分析2017年,某小区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犯罪嫌疑人小张利用业主们不注意时,从业主家中盗走了价值3000元的金项链和5000元的现金,随后逃匿。
法律案例分析论文题目(3篇)
第1篇《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案例解析:以“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盗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盗窃罪认定标准的适用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以“张三偷盗案”为切入点,通过对盗窃罪认定标准的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盗窃罪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盗窃罪;认定标准;刑法理论;案例分析一、引言盗窃罪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侵犯财产罪,一直以来都是司法实践中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盗窃罪认定标准方面,由于刑法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多样性问题,盗窃罪认定标准在适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争议。
本文以“张三偷盗案”为案例,分析盗窃罪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与完善。
二、盗窃罪认定标准的理论分析1. 盗窃罪的定义与构成要件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客体: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方面: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 盗窃罪认定标准(1)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罪的核心要件,是区分盗窃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关键。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②行为人是否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③行为人是否实施了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
(2)秘密窃取的认定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未经财物所有人同意,采取隐蔽手段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秘密窃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行为人是否采取隐蔽手段;②行为人是否在财物所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窃取行为。
三、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张三偷盗案”是一起典型的盗窃案件。
张三趁某商场营业员不注意,将价值5000元的手机藏入衣内,准备离开商场。
在出口处,被保安人员发现并抓获。
经调查,张三承认自己偷窃手机的事实。
法律规定盗窃案的金额(3篇)
第1篇一、引言盗窃罪,作为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常见犯罪,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在司法实践中,盗窃罪的认定往往与涉案金额紧密相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盗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与盗窃金额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文将从我国法律规定出发,对盗窃案金额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盗窃罪的定义及法律依据1. 定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盗窃案金额的认定标准1. 数额较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 次数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年内入户盗窃三次以上,或者盗窃公共场所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3. 入户盗窃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入户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携带凶器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是指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携带凶器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案例评析一千字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张某涉嫌盗窃案”为例,对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评析,旨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完善。
一、案件背景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查,张某于2019年10月某日凌晨,采取撬锁手段,窃取了邻居李某家中的笔记本电脑一台,价值人民币5000元。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案例分析(一)盗窃罪的构成要件1. 客观要件:张某采取撬锁手段,窃取了李某的笔记本电脑,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所有权,符合盗窃罪的客观要件。
2. 主观要件:张某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具有非法占有李某财物的故意,符合盗窃罪的主观要件。
3. 主体要件:张某已满18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
(二)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案中,张某盗窃李某笔记本电脑价值人民币5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三)法律适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本案中,张某在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结论通过对“张某涉嫌盗窃案”的评析,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要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注重法律的人性化,对犯罪分子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此外,还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有一定的标准,下面将对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依据。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主要依据被盗财物的价值大小。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的规定,盗窃罪数额在1000元以上的,属于盗窃罪;在1000元以下的,则不构成盗窃罪。
二、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适用于盗窃罪的认定和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罪的定罪和量刑,都需要根据被盗财物的价值大小来进行认定。
这一标准的适用范围较为明确,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
三、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适用问题。
在适用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
例如,对于被盗财物价值的认定,可能会存在争议;对于多次盗窃行为的累积计算,也需要进行具体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四、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意义。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确立,有利于规范司法实践,保障被盗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于盗窃罪的过度定罪和过重量刑。
五、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适用原则。
在适用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适用原则。
具体来说,需要坚持依法认定,坚持事实认定,坚持量刑适用,确保盗窃罪数额认定的公正和合理。
综上所述,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适用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时,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具体操作,确保司法裁判的公正和合理。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适用效果,为司法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保障。
法律案件分析学术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某盗窃案件为例,从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刑法在处理盗窃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旨在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并对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一、案件简介某盗窃案件,被告人张某,男,30岁,某市居民。
2019年6月,张某为谋取非法利益,采用撬锁手段,盗窃邻居李某家中现金人民币5000元。
案发后,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犯罪构成要件分析1. 犯罪主体:张某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求。
2. 犯罪客体:张某盗窃李某的财物,侵犯了李某的财产所有权,符合盗窃罪的客体要求。
3. 犯罪主观方面:张某具有非法占有李某财物的故意,符合盗窃罪的主观方面要求。
4. 犯罪客观方面:张某采用撬锁手段,窃取李某家中现金人民币5000元,符合盗窃罪的客观方面要求。
综上所述,张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三、刑事责任分析1. 刑事责任能力:张某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应承担刑事责任。
2. 犯罪情节:张某盗窃数额较大,属于盗窃罪情节较重的情形。
3. 自首情节:张某案发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具有自首情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张某的犯罪情节和自首情节,对其刑事责任进行分析。
四、刑罚适用分析1. 刑罚原则: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对张某的刑罚应与其犯罪情节相适应。
2. 刑罚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刑罚适用:根据张某的犯罪情节和自首情节,对其适用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五、结论通过对某盗窃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在处理盗窃案件中的适用问题。
盗窃价值鉴定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盗窃罪是我国刑法中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
在办理盗窃案件时,准确鉴定被盗物品的价值对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盗窃价值鉴定的法律规定,分析鉴定程序、鉴定机构、鉴定标准以及鉴定结果的法律效力等问题。
二、盗窃价值鉴定的法律规定(一)盗窃价值鉴定的概念盗窃价值鉴定是指依法对被盗物品进行评估,确定其市场价值的过程。
在盗窃案件中,被盗物品的价值鉴定对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盗窃价值鉴定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对案件中的财物、文件进行鉴定。
鉴定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独立进行鉴定,对鉴定意见负责。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者数额特别巨大,以及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2. 鉴定机构盗窃价值鉴定应由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鉴定人法》的规定,鉴定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有鉴定资质,经省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2)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鉴定设备;(3)有专业鉴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鉴定能力;(4)有完善的鉴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鉴定程序(1)委托鉴定:侦查机关或当事人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价值鉴定。
(2)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当指派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盗窃案件适用法律难点(2篇)
第1篇一、引言盗窃案件是我国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复杂。
在处理盗窃案件时,适用法律存在诸多难点,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处理结果和司法公正。
本文将从盗窃案件适用法律的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盗窃案件适用法律难点分析1.盗窃数额的认定盗窃数额是盗窃案件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认定盗窃数额时,存在以下难点:(1)盗窃数额的认定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盗窃数额认定标准,各地法院在认定盗窃数额时存在较大差异。
(2)盗窃物品的价值认定困难。
部分盗窃案件中的物品,如艺术品、文物等,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3)盗窃物品折价计算困难。
对于部分难以折价的物品,如精神损失、隐私权等,如何进行折价计算存在争议。
2.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在认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时,存在以下难点:(1)犯罪主体认定困难。
部分盗窃案件中的犯罪主体身份难以确定,如未成年人、无照经营人员等。
(2)犯罪客体认定困难。
盗窃案件中的犯罪客体较为复杂,包括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如何准确认定犯罪客体存在争议。
(3)犯罪主观方面认定困难。
部分盗窃案件中的犯罪动机、目的难以确定,导致犯罪主观方面认定困难。
3.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在盗窃罪的定罪与量刑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1)盗窃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如盗窃与抢夺、诈骗等犯罪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
(2)盗窃罪的量刑标准不统一。
各地法院在盗窃罪的量刑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同一起盗窃案件在不同地区可能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
(3)盗窃罪的累犯认定困难。
部分盗窃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在判决前可能存在其他盗窃犯罪记录,但如何认定累犯存在争议。
4.盗窃案件证据收集与运用在盗窃案件的证据收集与运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难点:(1)证据收集困难。
部分盗窃案件中的证据难以收集,如目击证人、现场勘查等。
(2)证据审查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窃数额的认定问题
摘要:犯罪数额认定在财产犯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于盗窃罪,盗窃数额的多少直接影响犯罪形态认定以及是否构成犯罪。
盗窃货币等金钱财物,自然以比之直接认定盗窃数额,然而,由于财产本身形态的不同,导致实践中盗窃数额往往难以确定。
当然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并不要求数额较大,本文暂且不谈这些。
从盗窃罪来看,至少涉及三方面的财产关系:被害人的损失、行为人获得的实际利益、以及被盗窃财产的实际价值,这就让数额认定成为难点问题。
再者,实践中不乏共同盗窃的情形,如何对各个行为人的盗窃数额进行认定,也是存在争议的。
关键词:盗窃数额、被害人损失、获得利益、实际价值、共同犯罪
在开始论述之前,让我们来先看一个案例:
张某于1998年5月6日以4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块民国时期的怀表,商家提供了发票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凭证。
该怀表由纯金打造,做工精细,并且表盖上还镶嵌钻石一颗。
张某购买不久,怀表的市价便开始攀升,至2012年,该怀表的市价已经涨到2.8万元,并且仍然在升值。
张某小心翼翼地保管此怀表,每天带在身上,生怕被偷走。
一日,李某看见张某的怀表,顿生歹念,于是找到王某(女),商量一起把怀表偷走。
2012年7月13日,李某和王某又遇到张某,王某假装孕妇被张某撞倒,引来群众围观,李某趁乱偷走了张某的怀表。
得手后,李某到黑市销赃得4.9万元。
李某欺骗王某说销赃仅得9000元,王某分得4500元。
案发不久,俩人被抓获。
在这个案件中,出现5个数据,首先是被害人张某购买怀表的凭证写明400元,其次是怀表市价值2.8万元,然后是销赃所得4.9万元,再者是李某说销赃所得9000元,最后是王某分得的4500元。
在这个案件中如何认定李某、王某的盗窃数额,直接关系到二人的定罪量刑问题,可是到底应该如何认定盗窃数额呢?下面笔者讨论之。
一、盗窃数额是行为人窃取财产的数额,还是被害人的损失数额
刑法第264条,仅仅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对数额如何认定却没有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皆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数额,是指行为人窃取的公
私财物的数额,从司法解释字面意思看即财产本身的价值。
然而《解释》本身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如第五条第(一)项,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被盗物品价值的有效证明确定,第(六)项同时规定,失主以明显低于被盗当时、当地市场零售价购进的物品,应当按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的核价方法计算,即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
由此可知,在通常情况下,应以被害人的直接损失认定盗窃数额,而非以财物本身的价值认定。
这条规定,对于被害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果按照此规定,上述案件中,对于李某和王某以400元认定盗窃数额,连数额较大都算不上,只能按一般的治安管理案件处理。
若按照怀表的市场价值认定盗窃数额,则李某不仅构成盗窃罪,而且属于“数额巨大”,应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将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作为刑法的任务之一。
这种保护不仅及于公私财物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的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等权能,还包括公私财物的完整性和经济价值性,当然也应该包括预期利益。
虽然张某以400元购得此物,但是不能认为张某损失的仅仅是400元,还有蕴含在财物本身中的预期利益,若张某将此物出售的话,将会得到2.8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若以400元计算盗窃数额,很显然是否定了财物本身的价值,对被害人而言有失公允。
笔者认为,当盗窃所得财物的实际价值高于受害人的直接损失时,应当以盗窃财物本身的价值作为盗窃数额进行认定才是恰当的;当盗窃所得财物的实际价值低于受害人的损失时,应当将受害人的损失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二、盗窃数额是行为人窃取财产的数额,还是行为人销赃数额
销赃数额低于财物本身的实际价值,按照财物本身的实际价值来认定盗窃数额是理论界的共识。
但是,当销赃数额高于财物本身的价值呢?正如上述案例,李某销赃得4.9万元,但怀表市价仅值2.8万元,此时如何认定盗窃数额呢?
《解释》第五条第(七)项规定,销赃数额高于本解释计算的盗窃数额的,盗窃数额按销赃数额计算。
不少学者对此条解释多有诟病,认为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不管行为人销赃数额多高,被害人的财产损失数额并不因此而增加,既然如此,就应该按被害人的实际损失数额计算行为人的盗窃数额。
1初看到这条解释,笔者也认为不合理,行为人盗窃得财物,即为既遂,事后的销赃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既然销赃这种行为本身不可罚,为什么要以销赃所得的数额
1参见张明楷著:《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437~438页
来认定盗窃数额呢?本条解释明显是在打击犯罪,对犯罪分子从严处罚。
然而细细想来,本条规定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销赃的情形下,一般还涉及到没收犯罪所得及返还财物的问题。
若以《解释》的计算方法认定盗窃数额的话,那么销赃所得多出来的部分,就没办法予以没收,反而转化会行为人的合法财产。
众所周知,犯罪分子不能从犯罪活动中获得利益,对于违法所得应当全部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否则,刑法打击犯罪的功能将会大大弱化,变相鼓励大家通过犯罪活动谋取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当行为人销赃数额高于行为人窃取财产的数额时,应以销赃数额作为盗窃数额。
三、共同盗窃数额的认定
共同犯罪一直是刑法研究的热门问题,在共同盗窃中,数额认定对各个行为人的定罪量刑至关重要。
《解释》第一条规定,审理共同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对各被告人分别作出处理:(一)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得总数额处罚;(二)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三)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
不难看出,本条规定仅适用于集团犯罪或者主从关系明确的共同盗窃的情形,而一般共犯中,主从关系往往难以确定,那么此时应如何分别认定盗窃数额呢?学者们对此看法不一,观点各异,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盗窃犯罪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数额的多少,反映了其罪行及其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构成了其承担何种刑事责任的依据,因而主张每个共同盗窃犯罪人只对其非法占有的数额负责,而不承担公私财物全部损失的责任。
2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处理,而不是根据分赃数额来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的分赃数额与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大体相当,但是少数情况下,行为人所起的作用与分赃数额并不相应,此时,应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处理,否则会导致对共同犯罪人的处罚缺乏合理性。
3
第三种观点认为,各个盗窃行为人应当对全部损失数额负责。
共同盗窃主观上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在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盗窃犯罪的行为,正是这种共同故意
2陈兴良:《盗窃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3参见张明楷著:《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第435页
和共同行为给公私财物造成了损失结果,各个行为人的行为与公私财物损失的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因而每个盗窃行为人都应当对他们共同造成的危害结果承担责任。
4
第四种观点认为,在一般共同盗窃中,分赃所得数额的多少并不影响行为人在共同盗窃中的作用,但是若一共同盗窃行为人对其他共同盗窃行为人隐瞒盗窃数额,其他共同盗窃行为人对此并不知情。
这种情况下,其他共同盗窃行为人对别人所隐瞒的盗窃数额不承担刑事责任,仅对其知晓的全部数额承担责任。
5第一种观点根据共同盗窃行为人分赃所得数额来分别认定,不符合共同犯罪的法理,也不符合相关规定,根据《解释》,哪怕是从犯,都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更何况是在主从犯无法区分的场合。
第三种观点太过于绝对,不分情况,所有共同盗窃的行为人都以全部损失数额来认定,对在共同盗窃中作用小、分赃少的行为人来说,有失公允。
第二种观点虽然是根据共同盗窃行为人所起的作用大小来定罪量刑,但是忽略了数额,本末倒置,定罪量刑应当是在数额确定以后,再根据行为人的犯罪情节定罪量刑。
笔者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
行为人盗窃的目的便在于非法获取财物,在共同盗窃中,一般情况下,主从关系无法区分,此时,对共同盗窃的各个行为人,都以全部数额进行认定,然后再根据各行为人作用的大小进行定罪量刑。
若一行为人故意隐瞒部分财物,其他行为人对此并不知情,剥夺了其他行为人对此“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此时,其他行为人对隐瞒的财物数额不承担责任。
我们一直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犯罪分子并没有享有那部分权利,为什么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义务呢?因此,在一行为人隐瞒部分财物的情况下,其他行为人仅对知晓的部分盗窃数额承担刑事责任,隐瞒部分盗窃所得之人,应对全部盗窃数额承担刑事责任,这样才能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综上所述,李某的盗窃数额应当认定为4.9万元,王某的盗窃数额为9000元。
4逄锦温:《论盗窃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报》第10卷,2002年4月第2期
5丁夫球著:《侵犯财产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