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知识讲座.ppt
合集下载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ppt课件
*
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称为同位素丰度。例如天然存在氧的同位素有三种核素 : 16O 17O 18O, 其天然含量的百分比即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756%, 0.039%, 0.205%。天然铀的同位素有两种, 238U 和235U,其天然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276%和0.724%。氢的同位素有三种11H 21H 3 1H,其丰度分别为11H99.985%, 21H为0.015%,3 1H在天然中不存在。
这一术语在核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是指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并处于同一能态的一类原子。核素用符号AZX表示,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A为质量数,Z为核电荷数。
1、 核素:
*
实际上核素符号X和质子数Z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所以用符号AX足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核素
*
2.半衰期 表征放射性核素自发核跃迁的另一参数是半衰期,它是指某种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素因发生自发核跃迁而减少到原来原子核数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量纲:年(a)、天(d)、小时(h)、分(min)和秒(s)。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T1/2的差别可能很大,如:238U:T1/2=45×108a,镭衰变产生的氡-222(室内监测项目),T1/2=3.825d。
*
*
(1)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粒子)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相同。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它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个厘米。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几米至十几米。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它具有间接电离作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
γ射线是光子流,其波长很短,也可以说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由于它们不带电,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放出γ射线的原子核其质量数、电荷数均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状态发生了变化,故又称这种过程为:“同质异能跃迁”。例如常用γ放射源137Cs和60Co都是由于母核发生β-衰变后,子核处于较高激发态能级,在向较低能态或基态跃迁时便发出光子。137Cs的γ射线能量为662Kev;60Co放出两个γ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Mev和1.33Mev。
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称为同位素丰度。例如天然存在氧的同位素有三种核素 : 16O 17O 18O, 其天然含量的百分比即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756%, 0.039%, 0.205%。天然铀的同位素有两种, 238U 和235U,其天然同位素的丰度分别为99.276%和0.724%。氢的同位素有三种11H 21H 3 1H,其丰度分别为11H99.985%, 21H为0.015%,3 1H在天然中不存在。
这一术语在核辐射防护中经常用到,它是指核内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并处于同一能态的一类原子。核素用符号AZX表示,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A为质量数,Z为核电荷数。
1、 核素:
*
实际上核素符号X和质子数Z具有唯一、确定的关系,所以用符号AX足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核素
*
2.半衰期 表征放射性核素自发核跃迁的另一参数是半衰期,它是指某种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素因发生自发核跃迁而减少到原来原子核数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量纲:年(a)、天(d)、小时(h)、分(min)和秒(s)。 不同的放射性核素T1/2的差别可能很大,如:238U:T1/2=45×108a,镭衰变产生的氡-222(室内监测项目),T1/2=3.825d。
*
*
(1)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又称α粒子)组成的,所以它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相同。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它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个厘米。 (2)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在空气中的射程因其能量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几米至十几米。 (3)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它具有间接电离作用,贯穿本领很大,在空气中的射程通常为几百米。
*
γ射线是光子流,其波长很短,也可以说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由于它们不带电,所以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放出γ射线的原子核其质量数、电荷数均保持不变,只是能量状态发生了变化,故又称这种过程为:“同质异能跃迁”。例如常用γ放射源137Cs和60Co都是由于母核发生β-衰变后,子核处于较高激发态能级,在向较低能态或基态跃迁时便发出光子。137Cs的γ射线能量为662Kev;60Co放出两个γ射线,其能量分别为1.17Mev和1.33Mev。
核辐射防护知识- PPT课件
封好食品 勿饮海水淡化水
•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 内或冰箱里。事先没 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 清洗再放入容器。不 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
• 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 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 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严防死守五官
• 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 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 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 布料等捂住口鼻,减 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核辐射带来怎样的危害?
资料来源:互联网(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依据)
核辐射后症状
• 1、恶心和呕吐 • 恶心和呕吐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剂量越多, 这些症状出现越早。收到辐射后一个小时开始呕吐的人极 有可能会死亡。有时放射病起初让人感觉不好,然后开始 感觉好多了。但通常会“潜伏”几小时、几天,甚至是接 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伴有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 2、自发性出血 • 放射病可引起鼻腔、口腔、牙龈和肛门出血。它可以很容 易引起人们的磋商和内部出血,甚至吐血。这些问题发生 的原因是辐射耗尽了体内控制出血的血小板。 • 3、出血性腹泻 • 辐射“瞄准”体内细胞迅速繁殖,这细胞该行倡导。放射 病的原因主要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Hale Waihona Puke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级 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 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 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核泄漏· 影响 据共同社报道,爆炸前,核电站反应堆附近曾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每小时释放的辐射量达1015微 西弗特,相当于平常人1年所能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国内某核电站专家解释称,核泄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 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人类如果感染核辐射,会产生的症状有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并增 加细胞癌变、DNA变异、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核辐射量化值 1微西弗特等于1次X光照 人体每年至多承受 1000微西弗特的放射性物质 ●名词· 微西弗特 核辐射的单位,即使少至2微西弗特,也会使人体面临一定几率感染核辐射 ●链接 次要影响 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洋,随日本暖流向北汇集,或会造成北海道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 核泄漏· 流向 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日本暖流为顺时针流向,一旦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水,极有可能随日本暖流流向 北美洲及北太平洋地区。 最高级 第7级 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 诺贝利核事故。 当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30人当场死亡,超过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那次核泄漏 事故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致使320多万人受核辐射。
第一章 核物理与辐射防护基本知识ppt课件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原发作用分类
12
10
频率
•
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蛋白质、
8 6
核酸等生物活性大分子,产生 4
电离或激发,或引起化学键断
2 0
裂,造成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改 0 1 2 3 4 剂量
变,进而导致正常功能和代谢 作用的障碍。
• 间接作用:射线作用于体内水 分子,引起水分子活化,生成 自由基并通过自由基又间接作 用于生物大分子,造成辐射损 伤。
• 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至少需要800年,而持续的核辐射 危险将持续10万年。
年仅8岁的乌克兰小女孩维卡·切尔温斯卡正在饱受癌症的折磨,她正和母亲一起 在基辅的一家医院中进行治疗,照片拍摄于2006年4月18日。
第一节 核素与核衰变
放射性核素:是指原子核能自发产生成分或 能级的变化,变成另一种核素,同时伴有射线 发射的元素。(P3) 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不过十几种。现在, 用人工方法得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
想一想
棉花在结桃、开花的时候需 要较多的磷肥,但是什么时候的 吸收率最高、磷在作物体内能停 留多长时间、磷在作物体内分布 情况如何呢?
我们知道,把磷肥喷在棉花叶子上,磷 肥也能被吸收。那么我们可以用放射性同位 素30P制成肥料,喷洒在棉花叶面上,然后 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棉株各部位的放 射性强度,就能研究棉花对肥料的吸收情况。
外照射
定义:放射性物质经吸入、食入或 皮肤(完好的或伤口)进入体内,从
内照射 而造成放射性核素的体内污染
混合照射
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人
体表面(皮肤或粘膜)。
以外照射为主,有伤口,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
易形成内照射
核辐射防护原则和标准课件
放射性工作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 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 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眼
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应当按照规定使用 、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性能良好
。
在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 ,还需要配备高强度辐射防护服
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
空气净化与排放控制
放射性工作场所应当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对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过滤、吸
放射性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标志,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人员能够及时 撤离。
05
核辐射防护评价与监测
辐射剂量测定与评价
辐射剂量测定
对核辐射场进行详细的剂 量测量,以评估和控制辐 射剂量。
个人剂量监测
为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 计,以监测他们所受到的 辐射剂量。
剂量评价
根据国际标准和规定,对 辐射剂量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其对健康的影响。
03
核辐射防护标准
国际辐射防护标准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发布的标准
ICRP是国际上最权威的辐射防护组织之一,其制定的标准被广泛采纳。
推荐剂量限值
ICRP推荐了剂量限值,即工作人员在一年内所受的平均辐射剂量不应超过50mSv。
国家辐射防护标准
各国国家辐射防护机构制定的标准
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参照国际辐射防护标准,制定了自己的辐射防 护标准。
核辐射防护原则和标准课件
目 录
• 核辐射防护基本概念 • 核辐射防护原则 • 核辐射防护标准 • 核辐射防护措施 • 核辐射防护评价与监测 • 核辐射防护研究与发展趋势 • 结语
01
核辐射防护基本概念
核辐射的类型和来源
核辐射的类型
包括α、β、γ、X射线等,每种类 型的辐射都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 生物效应。
[课件]核辐射防护PPT
阻塞通道: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粘膜、皮肤等途径进 入体内。阻塞这些通道,阻止放射性物质入体,是 内照射卫生防护的根本性措施。 室内要通风,要有适于密封操作的通风橱设备,工 作人员要戴工作口罩,放射性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要有液体污物的处理措施等。
药物预防
检验核医学工作场所常用开放型 125I 标记物,为 阻止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可采用口服碘剂药物 (KI)预防法,让非放射性碘预先封闭甲状腺, 可有效阻止放射性碘进入。常用简便的方法是经 常食用富碘食物(海带等)。
影响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与机体相关的因素 物种 个体 组织和细胞 其他因素物种:演化程度越高,敏感性越强。 个体敏感性: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发
育阶段,其辐射敏感性各不相同,一般胚胎期较 胎儿期敏感,幼年较成年敏感。
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机体的内环境: “氧效应”和“温度效应”。
核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标志
核医学辐射防护的目的
就是要把放射性对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影 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放射线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可能对人体 造成损害。
核医学辐射的特点
绝大多数放药是使用开放性放射源 对病人主要是内照射 对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照射 因放药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人全身受 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防护屏可制成固定式或移动式,形状大小
可按需要制作,如铅围裙、铅眼镜等。
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工作中产生的废物有气态、 液态和固态三种,即放射性废水、 废物、废气,称为放射性三废。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方法
放置衰变法: T1/2<30d的废水、废物,集中放置10
个半衰期以后,可按一般废物处理。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预防核辐射主题健康课 课件(共19张PPT).ppt
银杏叶制品: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多元酚类对防止和减少辐射有奇效,对 于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经常服用银杏叶茶,能升高白细胞,保护造 血机能。
1、能量供给要充足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 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谷物中 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 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 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 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接触核辐 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胡萝卜、番茄、海带、瘦肉、 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 全营养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粉 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5-30g,其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并且呈游离状态,极易 被人体吸收。花粉中还含有40%的糖和一定量的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 和维生素A、D、E、K等,其中维生E、K都是被科学家证实的能延缓人体细胞 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花粉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10多种无机盐和30 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4
放射性污染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对人体 造成危害。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危害主要有两 方面,即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体 细胞基本分子结构的电离,破坏分子结构和 细胞而造成伤害。体外辐射主要是指具有强 穿透能力的射线从人体外照射人体后所产生 的生物效应,放射性水平太高的话,会对人 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 化系统造成损伤,严重者诱发癌变导致死亡。
1、能量供给要充足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 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谷物中 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 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 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 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接触核辐 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胡萝卜、番茄、海带、瘦肉、 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 全营养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粉 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5-30g,其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并且呈游离状态,极易 被人体吸收。花粉中还含有40%的糖和一定量的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 和维生素A、D、E、K等,其中维生E、K都是被科学家证实的能延缓人体细胞 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花粉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10多种无机盐和30 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4
放射性污染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对人体 造成危害。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危害主要有两 方面,即体内辐射和体外辐射。体 细胞基本分子结构的电离,破坏分子结构和 细胞而造成伤害。体外辐射主要是指具有强 穿透能力的射线从人体外照射人体后所产生 的生物效应,放射性水平太高的话,会对人 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 化系统造成损伤,严重者诱发癌变导致死亡。
《核辐射的防护》课件
《核辐射的防护》PPT课 件
核辐射是一种无形又危险的威胁,了解核辐射的防护原则和技术是至关重要 的。本课件将带您深入探索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帮助您有效减少 核辐射对人类的伤害。什么来自核辐射1 核辐射的定义
2 核辐射的种类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原子 核衰变或人造核反应释 放的高能粒子或电磁波。
主要有阿尔法粒子、贝 塔粒子、伽马射线和中 子射线。
人员防护
提供合适的防护服 和个人防护装备, 限制进入受辐射区 域的人员。
食品和水源 防护
监测食品和水源的 辐射污染,确保人 们摄入的食物和水 的安全。
动植物防护
保护农作物和动物 免受核辐射的影响, 避免传播到食物链。
建筑物和设 备防护
使用防护材料和设 备,降低辐射的渗 透和泄漏。
核辐射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的制定
结论
1 核辐射的威胁仍然
存在
核事故和核废料仍然存 在辐射威胁,需要保持 高度警惕。
2 核辐射防护的重要 3 核辐射防护的措施
性
和技术可以有效减
核辐射防护是保护工人 和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少核辐射对人类的 伤害。
3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
害
核辐射可以损伤细胞、 导致基因突变,增加患 癌症和遗传病的风险。
核辐射的防护原则
1 时间原则
2 距离原则
减少暴露于核辐射的时 间,尽量缩短接触时长。
增加和辐射源之间的距 离,以减少辐射剂量。
3 遮蔽原则
使用合适的屏蔽物,如 铅板或防护服,以阻挡 辐射粒子或波。
核辐射防护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和事故场景,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步骤。
2
应急预案的实施
迅速响应和执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辐射泄漏的控制。
核辐射是一种无形又危险的威胁,了解核辐射的防护原则和技术是至关重要 的。本课件将带您深入探索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帮助您有效减少 核辐射对人类的伤害。什么来自核辐射1 核辐射的定义
2 核辐射的种类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原子 核衰变或人造核反应释 放的高能粒子或电磁波。
主要有阿尔法粒子、贝 塔粒子、伽马射线和中 子射线。
人员防护
提供合适的防护服 和个人防护装备, 限制进入受辐射区 域的人员。
食品和水源 防护
监测食品和水源的 辐射污染,确保人 们摄入的食物和水 的安全。
动植物防护
保护农作物和动物 免受核辐射的影响, 避免传播到食物链。
建筑物和设 备防护
使用防护材料和设 备,降低辐射的渗 透和泄漏。
核辐射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的制定
结论
1 核辐射的威胁仍然
存在
核事故和核废料仍然存 在辐射威胁,需要保持 高度警惕。
2 核辐射防护的重要 3 核辐射防护的措施
性
和技术可以有效减
核辐射防护是保护工人 和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少核辐射对人类的 伤害。
3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
害
核辐射可以损伤细胞、 导致基因突变,增加患 癌症和遗传病的风险。
核辐射的防护原则
1 时间原则
2 距离原则
减少暴露于核辐射的时 间,尽量缩短接触时长。
增加和辐射源之间的距 离,以减少辐射剂量。
3 遮蔽原则
使用合适的屏蔽物,如 铅板或防护服,以阻挡 辐射粒子或波。
核辐射防护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和事故场景,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步骤。
2
应急预案的实施
迅速响应和执行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辐射泄漏的控制。
核污染及其防治PPT
核/污/染/危/害/宣/传
核污染及其防治
核污染带来的环境危害专题讲座
汇报人:xxx
前言 F O R E W O R D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
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 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 对人畜的伤害
第一章 第一章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核/污/染/危/害/宣/传
第三部分
辐射防护技术方法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 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
分类
外照射: 接触放射源
呼吸道吸入 内照射: 消化道吸入
皮肤沾染
内照射防护:
➢ 指定区域操作 ➢ 避免环境及操
作场所污染 ➢ 定期检查与监
测 ➢ 严格存放放射
性药品及其他 放射源
措施
➢ 避免食入 ➢ 减少吸收 ➢ 增加排泄 ➢ 清除污染
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
2.距离防护
3.屏蔽防护
辐射防护原则--时间
Dose rate x Time = Dose 剂量率x时间=剂量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固化技术
2.减容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
焚烧炉灰、
蒸发残
污染用品、
湿
渣、沉
干
工具、设
固
淀泥浆、
固
备、废过
体
废树脂
体
滤器芯、
等
活性炭等
固化对象:
1.固化技术 固化:
弥散性物质 放射性废液处理产生的泥浆、
蒸发残渣和废树脂等湿固体; 焚烧炉灰等干固体
核污染及其防治
核污染带来的环境危害专题讲座
汇报人:xxx
前言 F O R E W O R D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
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 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 对人畜的伤害
第一章 第一章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核/污/染/危/害/宣/传
第三部分
辐射防护技术方法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 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
分类
外照射: 接触放射源
呼吸道吸入 内照射: 消化道吸入
皮肤沾染
内照射防护:
➢ 指定区域操作 ➢ 避免环境及操
作场所污染 ➢ 定期检查与监
测 ➢ 严格存放放射
性药品及其他 放射源
措施
➢ 避免食入 ➢ 减少吸收 ➢ 增加排泄 ➢ 清除污染
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
2.距离防护
3.屏蔽防护
辐射防护原则--时间
Dose rate x Time = Dose 剂量率x时间=剂量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固化技术
2.减容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
焚烧炉灰、
蒸发残
污染用品、
湿
渣、沉
干
工具、设
固
淀泥浆、
固
备、废过
体
废树脂
体
滤器芯、
等
活性炭等
固化对象:
1.固化技术 固化:
弥散性物质 放射性废液处理产生的泥浆、
蒸发残渣和废树脂等湿固体; 焚烧炉灰等干固体
核辐射防护知识讲座.ppt
防治辐射的“专业食谱”
蔬菜类: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 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 效。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 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 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 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
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 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 例如,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 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 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 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 牛皮癣)患者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 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 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 而擅自服用。
公众在核事故后应如何控制情绪?
涉及核与辐射的突发事件易引起人们的恐 惧心理。对此首先要贯彻预防的原则。对 于受到心理打击的受害者,可以采取一些 对内心有安抚作用的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 有的受灾者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也 有的表现为抑制、退缩、被动和消极的特 征,可能还有一些人出现失态的表现。这 些情况要求心理学家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患 者的家属和相关的人员应及时为有这些表 现的人员安排心理治疗。
中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 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 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 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 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 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 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 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 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 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 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核辐射安全与防护》PPT课件
• 路易斯(Louis)观察了10名肾功能正常患者X射线照射后的反应,4Gy照射后出 现了肾流量进行性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暂时抑制;5.5~16.25Gy照射后肾流量反 而增加;20~24Gy照射后肾流量又减少并持续12个月之久。有人报道在3~4周内照 射25~32.5Gy后的55名病人中,有40%的病人出现辐射所致的肾炎,其中7人死亡; 在35~36Gy照射的50名病人中,有7人在5年内发生了肾萎缩。估计肾的耐受剂量 为40Gy/50d。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推测,引起肾炎、高血压的一次急 性照射的剂量约为8Gy,局部分次照射的剂量约为20Gy/30d或30Gy/40d。
1.4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表现。影响人体损伤的因素有: • 外照射 • 内照射 • 随机效应与非随机效应 • 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 • 辐射敏感性
外照射
• 外照射引起的人体效应与吸收剂量大小、剂量率大小、受照时间(连续照射还 是间歇照射)、照射范围(全身照射或局部照射)、受照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 感性、电离辐射的种类和能量等因素有关。
• 非随机效应是指那些发生几率(俗称机会)和严重程度都随剂量大小而变化的 效应。它是有剂量阈值的,就是说,受照剂量低于阈剂量时,一般不会发病。 阈剂量是指能使1~5%受照个体发生特异性效应所需的剂量,一般认为不超过 0.5Gy不会产生非随机性效应。
随机效应
• 另一种人体效应,就如同人们吸入或食入化学致癌物质那样,可在若干年后 引起癌症或白血病,但它的潜伏期很长,有些可达几十年之久,这种效应称 为随机效应。随机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受照剂量大小有关,但没有剂量阈值, 也就是说,很小的受照剂量也可以致癌,但它的发生率很小。这种效应主要 包括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它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损伤后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用稳定性碘应注意什么?
对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性碘服 用量应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对有些人, 例如,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 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 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 切除者,有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 牛皮癣)患者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性碘。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 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 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 持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 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自 己的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 隐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地方政 府的安排实施有组织、有序地撤离。当判断有放 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切忌不能迎着风,也不能 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 建筑物内隐蔽。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 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粒子。若怀疑身体 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 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健康有哪些不利 影响呢?
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Gy时,才会出现急性 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然而,对于核电站 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 性烟云经过长距离的输运后,是不大可能 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
早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早期是指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的1~2 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 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 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 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 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 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 腺内沉积。
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 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 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 而擅自服用。
公众在核事故后应如何控制情绪?
涉及核与辐射的突发事件易引起人们的恐 惧心理。对此首先要贯彻预防的原则。对 于受到心理打击的受害者,可以采取一些 对内心有安抚作用的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 有的受灾者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也 有的表现为抑制、退缩、被动和消极的特 征,可能还有一些人出现失态的表现。这 些情况要求心理学家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患 者的家属和相关的人员应及时为有这些表 现的人员安排心理治疗。
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
这个是很难预测的。它取决于风速和其它 气象条件。
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会造成多大的辐射 剂量
取决于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公众受到 的剂量可能会在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围。 世界人均天然辐射本底剂量是2.4mSv/年, 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的值会有所不同,例 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达200mSv。
睌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 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 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 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 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 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 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去污 等。
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该怎么办?
撤离多远才是安全的?
在通常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限制辐射暴露 的发生。主要通过疏散或隐蔽受影响人口, 来减少放射性烟云沉降的影响。根据大气 中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 (例如风向和降水等),并依据爆炸的中心范围, 国家将会确定在多大半径范围内应采取紧 急隐蔽防护措施。
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首先避免恐慌,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 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动。在可能有放射性污 染存在的情况下,待在室内。
“隐蔽”指的是什么?
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 风系统,以减少烟羽(沉降灰)中放射性 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 沉积物的外照射。
“撤离”指的是什么?
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 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 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 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 住地。
中期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 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 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 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 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 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 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贮存的食品和 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 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 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 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核辐射防护知识讲座
在核能大肆利用的今天,核事故一旦发生,我们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核设施或者核活动中发生的严 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若有关的专设安全设施不能按设计要求发 挥作用,则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会达到 不可接受的水平。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 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 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 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 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 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 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 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服碘防护”指的是什么?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 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 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 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什么情况下服用稳定性碘?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 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 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此时服用稳定性 碘就可减少甲状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 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 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 左右。对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 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 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