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论
试论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武德
1995.第2期No. 2.199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 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duration试论中国武术的道德准则—武德李振林蔡宝忠谢小菊武德即武道,亦称尚武崇德精神,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人们历来把崇尚武德作为中华民族武术的光荣传统。
1武德的内容与分类武德是一种伦理观,其内容与各门派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根据各门派武德的基本内容,我们可将它归纳为两大类。
1. 1择徒标准、师徒关系、习武要旨和持技规范择徒标准。
这是严守武德的第一关口。
诸如“徒访师三年,师访徒三年”;“武艺须传忠诚有志之士,平易谦恭之人,匪僻之徒,决不可传”;“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是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技术相传”;“缺德者不可与之学,丧礼者不可与之教”;“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等等。
这些严格规定,有效限制了一些不肖之徒跨入武术之门。
师徒关系。
这是向习武者渗透武德的重要途径。
诸如“学无老少,达者为师”:“凡吾习武之徒,必须认贤为师,谦虚好学,尊敬师长,崇扬武德”;“尊师重道,敬长之王‘;“尊教正义,无讲私情”等等。
习武要旨。
这是武德总纲。
诸如“习此术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宜朝夕从事,不可随意作辍”;“凡吾习武之德,概以健身壮体为标,效国兴业和益民众为本……苦练武功,坚持不懈,出新创奇”;“吾辈研习武事,期在深造,必须持之以恒心,刻苦练习,勿践以求:勿半途而辍业”;“互相观摩,互相砒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等等。
持技规范。
诸如“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戒持强争胜之心,及含得自夸之习”,“济危扶倾,忍辱度世”;“主持正义,信守武德,不因自己的艺强而骄做,并不以功夫失行无德之事”;“凡吾习武弟子,必应国召.为民除害,为国拒贼,保卫国家建设和人民利益’夕等等。
1. 2口德、手德心德和公德口德,即不以语言中伤他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摒弃门户之见。
对武德的看法
对武德的看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价值观,武德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武德即指武功和品德,强调武力与个人道德修养的统一。
个人的武德不仅仅是一种体力、技艺的表现,更是一种人格修炼,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武德强调的是一种坚韧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在武术修行中,我们往往需要不断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走下去。
这种坚韧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适用。
无论是工作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挫折,只有具备了武德的品质,才能勇往直前,不被击倒。
其次,武德注重的是自我克制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武术的训练中,强调要有自律和自制力,不滥用武力。
这与生活中需要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是一致的。
具备武德的人不会滥用自己的力量去伤害别人,而是会以和平、善意和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人。
再次,武德强调的是公平正义和忍耐的品质。
在正统武术中,契合武德的修行者不仅需要追求力量的提升,更要抱有平和的心态。
他们明白武力的运用要为善、为治、为道,而非为私欲或暴力。
这种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同样重要。
只有具备了武德的人,才能坚守公平正义,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贡献力量。
最后,武德追求的是身心的完善和人格的卓越。
通过武术的锻炼,人们不仅能够获得强健的身体,更能够调和身心之间的关系,培养内心的安宁与沉稳。
这种内外修炼的方式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卓越,更加具有倾听、思考和正直的品质。
总之,武德不仅仅是武术所追求的,更是一种涵养于生活中的态度。
具备武德的人,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不滥用自己的力量,以公平正义和和平善意的方式对待他人。
同时,他们也能够透过武术的修炼,使自身具备更加完善的品格和卓越的人格。
因此,武德是一个古老而有着重要意义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论武德的现代内涵
论武德的现代内涵作者:陆庆春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11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武德应具备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怕吃苦、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徒、遵纪守法等为内容的新武德。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武术道德精神文明现代内涵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人们在习武过程中所遵守的道德以及以武术为媒体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中主体所体现的道德。
它始终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练武、用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用武德来规范习武者的武术行为,使道德观念成为武技的准则。
一、树立理想,为国争光理想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指导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引导着理想。
习武者都应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以人民的共同理想为基础,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树立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实现习武目的,形成远大的个人理想,这是习武者坚强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人生目标和成就事业的原动力,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过努力奋斗才能达到。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把先进的理想变成现实。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是历史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双向的,一方面是现代体育对我们的呼唤,这是东西方文化互补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们自身的适应能力。
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武术已经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可见,在不久的将来,武术一定会成为奥运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习武者要刻苦努力学习武技,争取参加世界武术大赛,它既能展示个人才能,也是为国争光的机会。
二、不怕吃苦,持之以恒“不怕吃苦,持之以恒”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提倡不怕艰难困苦,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革命的胜利。
对习武者来说,一定要具有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学的高超的武艺。
只有不怕吃苦,持之以恒,才能使武艺登堂入室,学得武艺的精髓真谛。
练武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四季中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练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才能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精湛的武艺,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论当代武术之武德建设
论当代武术之武德建设论当代武术之武德建设引言: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被重视并发扬光大。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武术这一传统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武德的建设。
武德是武术练习者所应具备的高尚品质与道德准则,它们体现了武术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因此,论当代武术之武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德的概念与内涵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品质。
首先,武德强调礼仪与修养。
武德追求的是内外兼修,不仅要掌握技术和技能,更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
其次,武德注重忍耐与克己。
武术练习者必须经受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忍受疼痛和不舒适,从而培养出毅力和坚韧精神。
此外,武德强调正直与公正。
武术练习者应坚持真实和正义,不为个人利益而违背道义。
最后,武德追求慈悲与仁爱。
武术练习者应尊重生命,关注他人,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现状与问题在当代社会中,武术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商业化对武术的传承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武术市场的扩大,一些不具备真正武德的机构和人士涌现,他们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忽略了武德的培养。
其次,追求快速进步和成名的心态导致了武德的缺失。
部分武术练习者心怀功名,只注重技巧的炫耀和实用性的提升,忽视了武德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一些人对武德的理解存在偏差,将之简单地等同于体能训练或格斗能力,忽视了其道德层面。
三、加强武德建设的途径为了继续发扬武术的精神与价值,加强当代武术之武德建设,需要采取以下途径:1. 建立规范的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武术教育体系,包括培训合格的教练员和教师,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强调武德的培养和价值观的传递。
2.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
制定客观公正的武术考核标准,依循对技术和道德的综合评估,确保只有具备武德的人才能获得相应的认可和荣誉。
3. 重视武德教育。
提倡武术练习者注重武德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通过活动、讲座和文化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武德概念的宣传和教育。
论武德的现代内涵
、
理想是人在社会 实践 中形成 的对未来世 界和未来 生活的向往和追 求。 贵不能淫”, 不要为了眼前利益 “ 催眉折腰事权贵” 。习武者在为人处事 时, 理 想指导现 实生活 , 现 实生活 引导着理想 。习武者都应树 立 自己正确 的理 应该 以法律、 规章、 惯例等为准绳 。 严格规范 自己的行为 , 正直做 事, 答应 别 想, 以人 民的 共同理 想为基础 , 把个 人的追 求与 国家 、 人 民的利 益联 系起 人 的事一定要做到。一个人言而无信 , 必定会遭 到社会 的唾弃。守信在 社 来, 树立社会 责任感 , 立志成才, 实现 习武 目的 , 形成远 大的个人理 想, 这是 会生活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术之所 以能得 以广泛 的流传 , 除 了它健 习武者坚强的精神 支柱 , 是 实现人 生 目标 和成就 事业 的原动 力 , 而要 实现 身自卫的功能 以外 , 与正直守信的武德有很大的关系。 自己的理想 , 必须经过努力奋斗 才能达 到。只 有不断 努力 , 才能把先 进的
理想变成现实。
五、 尊师爱徒 。 团 结 互 助
自古 以来 , 尊敬 师长在 中国武术文 化 中有 极其 重要 的地位 和意义 , 是 中华武术走向世界 。 是历 史的选择 。这种选 择是 双向 的, 一方面 是现 武林 中人必循的礼仪。《 少林十戒约》 云: “ 平时对待 师长 , 宜敬 谨 。 凡事 勿 代体育对我们的呼唤 , 这是东西 方文化互 补的 需要 : 另一方面 是我们 自身 得 有违抗及傲慢之行 为” 。这就 要求徒 弟在 师长 面前言 行要恭 敬谨 慎 , 不
六、 修 身 养性 , 遵 纪 守 法 修 养 是 指 人 们 为 了 培 养 优 良 的 道 德 品 质 而 进 行 的 自我 讲 究 “ 冬练三九 , 夏 练 三 伏 ”, “ 三九” 和“ 三伏 ” 是 一 年 四季 中 最 冷 冶 、 自我教育和 自我塑造的活动 。高 尚的道德修 养 , 是 培养 和衡量 一个武 和最 热 的 时候 , 只有在 这种 环境 下才能 练 出适应 各种恶 劣环 境 的强健体 士成长为武林高手的首要条件 , 习武者 要不断 地加强 自身修 养 , 培 养 高 尚
论述新时代武德
论述新时代武德
新时代武德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德”融入到军队建设和军人素质提升中去,进一步弘扬和提升军人的精神道德素质。
它是新时代强军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军队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武德的核心要素包括忠诚、纪律、勇敢、诚信、坚韧、自律等。
忠诚是军人的首要“德行”,要求军人不仅要对党和人民忠诚,还要对祖国忠诚。
纪律是武德的重要根基,包括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制度、服从命令、做好本职工作等方面。
勇敢则是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军人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不移、果敢有为。
诚信是军人的必备品质,要求军人言行一致、守信用、拒腐防变。
坚韧则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要求军人有军人的韧性,能够在强敌面前始终坚定信念和意志,不向困难低头。
自律则是强化军队管理和军人选人用人的重要抓手,要求军人具备自我纠正、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新时代武德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要注重从娃娃抓起,从军事理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加强武德宣传和教育,营造尊崇军人、关心军队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军队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从严管理和纪律约束,确保军队始终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稳定性。
论中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武德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属性,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当前武术文化传承中习武者的武德修养往往容易被忽视,使得武术成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最终将导致武术运动失去其原有的魅力。
本文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武术传承人;借鉴跆拳道的发展经验,注重武术文化内涵;注重文化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在建立一套完整的武德教育体系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武德规范内化、武德修养的形成、武德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指导。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论中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华“武德”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武术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悠久的武术文化。
武德作为习武者的道德规范,是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属性,是武术的灵魂所在。
但现在的武术运动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武德修养的传承,为此,本文从武德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武德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武德规范内化、武德修养的形成、武德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指导。
中华“武德”的内涵我国的武术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即“武德”、“技”和“道”,其中“技”是武术文化的物质体现,而“徳”和“道”则是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徳”就是武德即武术的道德内涵,它是武术文化精神层面核心的本质属性。
概括来说,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情操,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等内容。
它始终贯穿于习武者整个练武、用武、授武、比武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用武德来规范习武者的行为,使武德观念成为武技的准则”,它体现了武术对于人的重视,重视人品的净化和人格的思想的升华。
几千年来,武德一直是习武者恪守的行为准则。
从近代开始,在中西方文化的排拒和融合中,中华武术逐渐从民俗文化发展成为体育文化,武术在调适中逐步被纳入到体育的范畴,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和定位也发生着变化,武术被赋予更加丰富的任务和内涵,武术在保持原有技击和文化功能的基础上,其竞技性和表演性被挖掘和推广。
武德篇——精选推荐
武德篇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化,更形成了⾼尚的礼仪和优秀的美德,被世⼈誉为“⽂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武术在这优秀的⽂化中滋养,亦是讲究习武与崇德并重。
拳谚有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
武者,⽆德谓之蛮,有德谓之勇,是故拳以德⽴。
孩⼦学习武术,⼀⽅⾯是锻炼⾝体,⽽更重要的⼀⽅⾯是品⾏培养。
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孩⼦“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的良好品德;锻炼孩⼦“严于律⼰,持之以恒”的坚韧性格;教导孩⼦“⾃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武德的精神⼝号是:⾃强不息,尚武崇德;修⾝⽴本,习⽂弘道。
附:武德的内容。
讲武德心得体会模板
讲武德心得体会模板一、序言在多方面的经历和锻炼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武德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学习武术、参加实战演练以及与师兄师姐们的交流,我逐渐认识到武德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武德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二、武德的定义武德是指武术修行者在学习武技的过程中所培养和展现出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武术中,技击的强弱只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维护公平正义、尊重他人、忍耐克己的品质。
武德不仅仅是武术修行者的追求,更是一种社会道德的表现。
三、武德体现出的品质1. 尊重他人:武德者对他人表现出敬意和尊重。
无论是师长还是师兄师姐,他们都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妄自尊大。
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公平正义:武德者坚守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偏袒不公。
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他们都遵守规则,对待每个人都一视同仁。
他们懂得公平的重要性,也理解公正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
3. 忍耐克己:武德者具备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克制能力。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他们不轻言放弃,而是坚持下去,不断努力。
他们懂得通过忍耐和克己,来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耐力。
四、武德的培养途径1. 学习武术技巧:武德的培养离不开对武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
只有通过熟练掌握武术技击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实战中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被情绪左右。
2. 参加实战演练:通过参加实战演练,可以更好地培养武德。
在实战中,我们必须克服恐惧和压力,保持冷静和判断力。
这需要我们的武德品质得到真正的锻炼和体现。
3. 与师兄师姐交流和学习:师兄师姐们是我们的榜样和引路人。
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武德的重要性和方法。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武德的实践经验和技巧。
五、武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与他人交往:武德不仅仅在武术场上有用,更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通过尊重他人、保持公平和坚持原则,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武德十论
武德十论
武是力量、勇敢、强恝,征服世界一切艰险困难。
一、武德之首,认我神州,信我中华,列强之前不辱,弱小之前不棒。
二、武德之二,惩恶扬善,匡护正义,精忠报国,替天行道。
三、武德之三,济困扶危,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四、武德之四,不可持强凌弱,不可奸淫焦躁,不可见利忘义,不可沦为鹰犬。
五、武德之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德报怨,严己宽人。
六、武德之六,尊师敬长,永绝叛逆,心同明镜,可昭日月。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义廉耻,成仁不畏涛涛,取义不惜舍身。
七、武德之七,学道修身,修身学艺,三百六十行,行行皆艺,学艺修身,修身第一。
八、武德之八,玩百家技,纳百家言,他中有我,我中有他,以他之阳,创我之法。
九,武德之九,不争一门之高,不抢门派之短长,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东西南北,尽为国术。
百川归海,万法归宗。
十,武德之十,艺不压身,学无止境,穷尽毕生岁月,流淌比重血汗,为我国粹扬威,令我瑰宝四海之内光茫永射。
武德的内涵是什么
武德的内涵是什么相传,汉字是神传给人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它也不仅仅是象形,它其实有很深的道德内涵,汉字本身的结构里已经包含了什么是“道”与“德”,什么是“对”与“错”在里边了。
举例说:道德这个“德”字,就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对传统道德的理解。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德的内涵。
1、德的内涵“德”字是由“双人旁”、“十”、“目”、“一”、“心”组成。
左边的双人旁,就代表人的大腿、小腿、脚,引申为人的动作、人的行为。
右边是“十目一心”,我们先说这里边的“一”字。
我们现在都把“一”理解为数字,认为一就最简单了。
实际上这个数字最复杂,在《说文解字》里对这个字的解释最多,里面谈“一”是什么呢?“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所以这个“一”它是万物之祖,是一切东西的始祖和本源。
从一中派生出阴阳、派生出天地。
所以这一横实际就把天地分开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
所以大家看这个“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说满天是眼。
“一”的下面的心,当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着人的心。
过去有一句话“三尺头上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就是说老天的眼到处都是,满天的眼看着地上。
这就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什么是“德”,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你,有没有法律追究,你的行为都对得起天地才是真正的“德”。
所以这个字的结构里就有很深的道德含意在里边,而在学字的过程中,通过这个字他就能够得到教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拼音化的文字显然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虽然“德”字与其它许多汉字保留了过去的写法,然而在中共绝对唯物论、无神论的灌输下,很多人早已不知什么是“神目如电”什么是“善恶有报”了。
也就渐渐的失去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失去了民族的根。
要想重新复兴我华夏文明,唯一途径就是重新认识古代文化,恢复的重德修身传统文化。
2、武德的内涵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武术理论课教案(武德、武礼)
目 录
• 一、武术的文化内涵 • 二、武德内涵 • 三、武术礼仪
2013-12-4
2
武术大师---黄飞鸿
2013-12-4
3
人物简介
•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 锡祥,字达于,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亍佛山, 他是岭南武术界癿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丐 为怀、救死扶伤癿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 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趁孙中 山北伐,在广州収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 黄飞鸿不其继室莫桂兮苦心经营数十年癿宝 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癿牉匾和他唯一癿照 片亦毁亍戓火。黄飞鸿经丌起沉重打击,因 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丌治去丐,终年78岁。 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并弟子邓秀琼 2013-12-4 4 为他料理后事,葬亍白于山麓。
武术大师--叶问
2013-12-4
5
人物简介
• 叶问(1893-1972年),本名叶继问,是广东 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 家教育。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 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并成为陈 华顺封门弟子。陈华顺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 吴仲素钻研拳技。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 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 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 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让中国武 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
2013-12-4 20
•
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 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丌断迚叏, 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艺精湛。 • 9.武仪端——丼止庄重,容端体正。 习 武者应该仪表端正,丼止文雅,表现出气宇轩 昂癿精神风貌,丌能衣装丌整,体态丌端。 • 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云然有序。练 习武术,要主动保持练习场地、生活环境癿卫 生,特别是训练场地、衣物、器件等要摆放整 齐,爱护公物,让习武环境、生活环境优美整 洁。
论述新时代武德
论述新时代武德
新时代武德是指在当代社会,个人和群体要具备的一种道德修养
和行为规范。
它强调的是以德修身、以德治国、以德行事的重要性,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首先,新时代武德强调勤俭节约。
在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当下,我们应该端正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并遵守社会公德。
勤勉努力、勤俭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有助于自身成长,也有助于社会
繁荣。
其次,新时代武德强调诚信守法。
诚信是商业社会的基本准则,
守信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在各种交往和合作中,我们都应该
遵守契约精神、讲求信用。
同时,守法意味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
崇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新时代武德强调尊重他人和谦虚谨慎。
在社会交往中,我
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差异。
尊重不仅体现在与人对话时的礼
貌和尊重,还包括对待他人观点的包容和尊重。
谦虚谨慎是一种端正
自身态度的修养,它有助于个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助于开拓进取。
最后,新时代武德强调社会责任和公益行动。
个人和群体都应该
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公益行动包括关爱弱势
群体、参与环境保护、推动社会公平等。
通过这些行动,不仅可以共
建和谐社会,也有助于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
总之,新时代武德强调的是以德为基础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它旨在引导个人和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想,推动社会持续进步和发展。
论春秋时期武德思想
论春秋时期的武德思想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转变并飞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武术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其思想内涵。
武德思想受到当时特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内容在仁、义、礼、信、勇五个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为研究现代武德思想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春秋时期;武德思想;思想内涵武术并不只是单纯的外在身体技巧的练习,它除了可以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以外,尚武崇德也是其重要的文化内涵。
武德是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而提炼出来的思想精髓,是武术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
一、武德(一)什么是”武德”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习武者在社交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其应独具有的道德观和意志品质。
武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武德内涵也随之相应改变。
(二)”武德”的起源和发展“武德”一词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宣公十二年》书中出现,提出了:”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
唐宋时期出现了反映剑侠生活的传奇、志异等,对武德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家喻户晓,侠义行径更是在民间大家争相模仿。
到了明代,内家拳开始在民间盛行,此时的武林中对拜师授徒的重视程度使得”尊师重道”的礼节成为当时武德思想中的重中之重。
今天,我国已经开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武德思想的具体内涵也必须跟随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与之相适应。
现代的武德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不怕吃苦,爱国爱民,正直守信,尊师爱徒,遵纪守法等为内容的新武德。
二、春秋时代的武德思想(一)历史背景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较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
战争频繁,各国诸侯之间内战外战不断。
激烈的战争从最初的政治斗争开始,最终将其通过国家之间或是帮派之间的武力上的战争表现出来,并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论武德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论武德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武德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如下:
武德是武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精神文明相结合。
1.武德的基本内涵:它包括了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
在文化修养上,武德提倡勇敢、正直、诚信等品德,这些品德对个人的自我修养和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道德品质上,武德注重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应具备的。
2.武德的现代意义:现代社会中,武德的现代意义依然十分重要。
首先,武德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使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面对各种挑战。
其次,武德中所蕴含的融合文武之德的思想,强调了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应该追求物质的成功,还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自身的素养提升,追求全面发展。
最后,武德也包含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发扬武德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中。
总的来说,武德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
通过培养武德,我们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一、仁德:仁德是传统武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体现了武者的高尚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
仁德是指武者应具备的善良、宽容、慈悲和关怀他人的品质。
武者应当有爱心和同情心,善待他人,尊重生命,不随意伤害他人。
二、忠诚:忠诚是武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体现了对国家、家族和主公的忠心耿耿。
武者应当对国家有忠诚之心,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对家族则要有家族荣誉感,维护家族利益。
对主公要忠诚不二,不背叛,不负主公的期望。
三、勇气:勇气是武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武者应当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勇敢地去面对,奋力战斗。
勇气也包括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坚定信念,迎接挑战。
四、礼节:礼节是武者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武者的修养和风度。
武者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礼仪规范。
武者应当有礼貌、有修养,懂得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在交往中,武者应当注重礼节,尊重长辈,友善对待同辈,关爱后辈。
五、正义:正义是武者应当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现了对公正和正义的追求。
武者应当有正义感,秉持公正和道义,不偏袒不公,不滥用武力。
武者应当以正义为准绳,扶助弱者,维护正义,对抗不义之事。
传统武德的五大内容包括仁德、忠诚、勇气、礼节和正义。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武者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标准,对于培养出优秀的武者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虽然武士道已经不再是主流价值观,但这些传统武德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启迪我们追求高尚品质、助人为乐、追求公正和正义。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可以从传统武德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德”论
“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1〕。
这里的“武”,指的是军事。
由于军事与武术是同根共源,交叉发展的,后来武术也就将“武德”纳为已有了。
我国人民历来祟礼敬德。
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2〕孔子办学设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以“德行”为首。
因此,武术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让它指引武术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一直置优秀的品德于首要地位,让它成为武术的灵魂;一直将有无优秀的品德当作评价武林人物最重要的标准,激励习武人士;一直用优秀的品德为有力的武器,鞭挞武林中的不良风气与败类。
武林人士深知,武艺是受人们的思想主司的,它是否施展在正确的地方,完全决定于思想。
所谓“心正则拳正,心歪则拳偏”(拳谚)。
执此之论,他们力主择人而教,只教品性正派的人,不教品性邪恶的人,有如《拳经·拳法备要》说的:“贤良秘授救危困,邪亡休传害众生。
”〔3〕少林寺的一些歌诀也再三强调:“忠诚善良传衣钵”“少林真武技,莫传恶歹人。
〔4〕他们力主在学练武艺之前必须学习、培养高尚的品德:“练武先练德,教人先教心。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
”(拳谚)
他们力主在学练武艺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培养高尚品德放在第一
位,德技双修,正象拳谚说的:“练武要修德,练功要按辙。
”否则,“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拳谚),那便与武术的宗旨背道而驰了。
为了培养高尚的品德,各个门派均制定了若干条律,要求门徒严格遵守。
如少林有“练功十忌”:“一忌荒惰,二忌矜夸,三忌躁急,四忌太过,五忌酒色,六忌狂妄,七忌讼棍,八忌假正,九忌轻师,十忌欺小。
”
各门各派都认定:“功夫有限,仁者无敌。
”(拳谚)因而对于练就了一定武艺的人,遇到什到冲突的时候,要求他们首先充分发挥自己的品德作用,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不行,再施展武艺,制服对方,而不应单凭武力,先发制人,所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拳谚)。
凡是持技欺人甚至为非作歹之流,武林是不容许他们的,轻则加以责备,重则逐出师门,更重则予以严惩。
少林即严正宣告:“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并谆谆告诫武僧:“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
”〔4〕
这些,充分表明武林人士从来不从纯武艺的角度去看待武术,而总是将武术与品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认为:“无德无拳”(拳谚),坚持“文以评心,武以评德”(拳谚)。
那么,武德包括了哪些内容呢?主要的是:
1,忠于国家民族
忠于国家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历代的仁人志士均视
“寸寸山河寸寸金”〔5〕“甘心赴国忧”〔6〕。
在武林人士身上,这一优秀传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如少林寺有歌诀道:“罚惩恶歹忠国家,永为民族功绩创。
”“洪门”昭告成员;“吾宗之练习此术(指洪家拳),乃有爱国思想存于其间。
诚肯筋骨废弛,不能报国:东海可移,此志莫易;磨练筋骨,留以有待。
”〔7〕许多武林人士都是这样,象反秦复楚的项羽,抗击匈奴的李广,抗击金兵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关天培,以及“灭洋”的义和团众,均出身于武林,是武林爱国爱族的杰出英雄。
2,仗义济民
中华民族的另一优良传统,是仗义济民。
陈子昂指出:“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百姓)。
”〔8〕范仲淹有名言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又,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
”〔10〕墨子认定:“万事莫贵于义。
”〔11〕这些名言,正是其显示。
武林也有类似的话语,如《少林歌诀》的“永为百姓解困苦,普度众生扶危困”“惩制恶霸和歹徒,解救黎民济良善。
”〔4〕唐人说的“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12〕,在武林人士中,实践了这一点的为数不少。
宋朝武陵农民钟相宣布:“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13〕,为此,他领导农民起义,国号“楚”。
“边兵”出身的李白成也以给百姓“均田免粮”为口号,发动了起义,推翻了明朝。
至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更是所在多有。
3,勇敢牺牲
如果说我国人民素来具有勇敢的精神、牺牲的精神,那么军队将土便更是如此。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4〕;“马革裹尸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15〕,这些即是他们的信条。
武术与军事一样是勇敢者的事业,特别需要牺牲精神,因而武林人土也崇尚勇敢、牺牲。
拳谚便说“一胆,二力,三功夫”,“一练胆,二练眼,三练力气四练闪”,将“胆”(勇敢)放在首位。
他们既不畏惧凶恶的侵略者,也不畏惧残暴的统治者;既不畏惧恶霸地痞,也不畏惧土匪强盗。
当遇到欺压人民之徒时,他们便会如同战国的剑客聂政似的“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
聂政直人,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17〕
4,诚信谦让
《中庸》有言:“诚者,……圣人也。
”〔18〕孔子主张“言必信”〔10〕,古谚云:“谦受益,满招损。
”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对诚信谦让的高度重视。
武林人士同样十分讲究这些。
司马迁即曾大力肯定游侠:“其言必信”,“已诺必诚”,“既已存亡(使将亡者得存),死生(使将死者得生)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16〕对于武林人士来说,“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20〕,“理不明,延名师;路不清,访良友。
”(拳谚)相沿成风。
拳谚还告诫人们:“天外还有天,一满即招损。
”拳谚甚至说“一招即为师”。
拳谚又力主让人:“让人一掌理不亏。
”《苌氏武技书》也说:“凡是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
”〔1
9〕少林派则倡导:“宁可受人打,决不先打人。
”“绝技只对暴客施,若逢良善莫出把。
”〔4〕
5,勤奋艰苦
凡是到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千佛殿)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的勤奋、艰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无不衷心地啧啧赞叹。
的确,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名扬天下,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艰苦的练习。
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
”〔4〕其他门派的情况同样如此,所以拳谚说:“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这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的体现。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艰难竭蹶,玉女于成。
”这类话语都凝结着我国人民的美德。
上述五点,是武德的基本内涵。
当然,武德还表现于其他方面,这里便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