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罗勃金斯基定理
2.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不用答假设,只答结论)
3.国际商务
4.汇率超调
5.最优货币区理论
6.费雪效应
二、简答(每题12分)
1.结合当代国际分工的新趁势。谈谈我国企业应如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2.结合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简述理论),谈谈我国重视内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3.为什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4.在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对本国产品需示暂时减少,应采取什么政策来保持就业稳定?分析不同政策的有效性。
5.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比较二者的不同。
6.简述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对发展中国家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4分)
1.论述外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发展途径和措施。
2.分析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201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罗勃金斯基定理
答:罗勃金斯基定理(Rybezynski Theorem)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勃金斯基定理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大国,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所以,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恶化。
2.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不用答假设,只答结论)
答: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是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即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国际商务
答: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例如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4.汇率超调
答: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提出的关于汇率变动的理论。多恩布什认为短期内价格水平具有粘性,不会立即因货币市场失衡发生调整。只有在长期中价格才会完成因货币市场失衡所引起的均衡调整。货币市场失衡后,证券市场的利息率会立即变动,使其恢复均衡。汇率水平正是在证券市场调整过程中被决定的。但变动后的汇率水平只是短期均衡水平,当商品市场价格开始调整,逐渐向长期均衡水平过渡时,汇率水平就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决定。当调整过程完成,商品市场也达到长期均衡的汇率水平,也就达到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式所说明的长期均衡水平。
在调整过程中,由于商品价格具有粘性,而证券市场反应极其灵敏,利息率将立即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正是由于价格短期内粘住不动,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完全由证券市场来承受,利息率在短期内就必然超调,即调整的幅度要超出其新的长期均衡水平,如果资本在国际间可自由流动,利息率的变动就会引起大量的套利活动,由此带来汇率的立即变动。与利息率的超调相适应,汇率的变动幅度也会超过新的长期均衡水平,亦即出现超调的特征。
多恩布什总结了汇率现实中的超调现象,并在理论上首次予以系统的阐述。他还认为汇率在短期内不仅会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而且还会不符合购买力平价说的相对形态。这些论
述对于分析购买力平价说和理解现实汇率的波动有一定的意义。
5.最优货币区理论
答: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性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相互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和区域外国家的汇率保持浮动。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由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其后麦金农、德拉姆、哈伯勒和弗莱明等经济学家对其理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完善。但在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上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解释。麦金农提出的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时这些国家的经济高度开放性。加入通货区的成本表现为丧失部分经济自主权。
蒙代尔认为理想的货币区是封闭的,根据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要素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设,那么基于国家货币的浮动汇率就可以有效地运转,但要素流动的区域往往和国界不重叠。因此“最优”是指货币区成员间要素是完全流动的,而货币区成员国和货币区以外的国家不发生经济联系,货币区是封闭的。蒙代尔认为要素充分流动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对货币区结构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
6.费雪效应
答:费雪效应反映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著作《利息理论》中提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名义利率高于实际利率,而且还要高到足以抵消预期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购买和持有各种金融资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两国名义利率之差等于它们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它还体现了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化的作用,是购买力平价得以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人们预期一个国家的货币将贬值,那么为避免该国资本外逃,该国的名义利率必须高到足够抵消因贬值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继续持有该国的金融资产。
二、简答(每题12分)
1.结合当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谈谈我国企业应如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答:(1)首先,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情况,对比较成本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和改造,提出了一些新学说,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这是因为,在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普遍发展的情况下,再坚持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方法,很难对这些贸易新现象作出有力的说明。
传统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的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跨国公司的决策对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的影响已不可忽视。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以说明这些国际贸易新现象。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对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作出解释。对公司行为和公司特定优势的分析,由于其连接市场结构的不完全、公司的垄断优势和新产品新技术,被认为更能说明当代贸易格局的演变,更能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同时也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思路。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
但是,这些“新理论”又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