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PPT课件(第1课时)
你知道中国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役?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故事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 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 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 别逃到莒(jǔ)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被公 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 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
论述战争取胜之道。
事件发展的线索
迎战
备战
胜战
评战
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
请问
参战
释疑
虚词归纳
代词
之
结构助词 “的”
助词,补足音节
虚词归纳
介词,凭借
以
介词,把
介词,根据、按照
文言句式
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判断句
必以分人(省略宾语“之”,应为“必以之 分人”)
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省略句 倒装句
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应为“于长勺战”) 倒装句
思考探究
《曹刿论战》五问
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是如何看待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 人物形象的?
《曹刿论战》五问 3.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 的全过程。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4.你觉得文章还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写 作手法?
曹刿论战
第1课时
单元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意义的 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讽 谏艺术及强烈的家国情怀。
3.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关注作者在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方 面的独特之处。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6张PPT).ppt
h.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 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 们。
全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 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 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 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 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 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必以情( 介词,根据 ) 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
故
公问其故( 名词,缘故、原因 )
民弗从也( 动词,听从 )
从
战则请从( 动词,跟随 )
小信未孚( 名词,信用 )
信
必以信( 名词,实情 )
③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 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
重点句子。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
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 理。
f.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 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
g.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
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 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未可
可矣 遂逐齐师 谋略过人
军事才能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 “侵犯”。
曹刿的身份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 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 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 什么?
部编版教材-初中语文曹刿论战优质课PPT1-PPT精美课件
三国时有众多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 比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 战”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 是人心所向,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但今天要 说的这场战役比前面几场还要早,这就是长勺之 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如此 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个究竟, 学习课文《曹刿论战》。
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 纠
小白
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
迎击逼杀纠 齐桓公
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
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
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
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
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
长勺
战于长勺。
鲁国
莒国
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 大夫(类似于丞相)。
他“论” 的是春秋时以弱 胜强的战役之一—齐鲁长 勺之战。
进攻时机: 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之时
5、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 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 有什么好处?
详写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 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 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允许我跟随着去。”
详细叙述 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经过,通过他和鲁庄 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先讲了:战争的时间(十年春),作战对象(齐师),战 争性质(伐:攻打),请见原因(肉食者鄙)
主第动一请次见::把说取胜明希曹望刿寄有托强在烈近的臣拥爱护国上情感民弗从
三次 对话
第二次:否把定取前胜两希个望肯寄托定在第神三灵个保佑上
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 纠
小白
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
迎击逼杀纠 齐桓公
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
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
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
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
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
长勺
战于长勺。
鲁国
莒国
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 大夫(类似于丞相)。
他“论” 的是春秋时以弱 胜强的战役之一—齐鲁长 勺之战。
进攻时机: 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之时
5、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 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 有什么好处?
详写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详写人 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争双方对峙、 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允许我跟随着去。”
详细叙述 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经过,通过他和鲁庄 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先讲了:战争的时间(十年春),作战对象(齐师),战 争性质(伐:攻打),请见原因(肉食者鄙)
主第动一请次见::把说取胜明希曹望刿寄有托强在烈近的臣拥爱护国上情感民弗从
三次 对话
第二次:否把定取前胜两希个望肯寄托定在第神三灵个保佑上
【部编版】初中语文曹刿论战公开课PPT1
(4)一鼓作鼓气,再(
鼓)而衰,三(表示反问)而,竭该。句不 是倒装句。
7.课文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__肉__食__者__鄙__,__未__能__远__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小大之(狱2),文虽中不表能明察鲁,庄必公以政情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聊城)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 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
人教部编版九级语文下册课件:.曹 刿论战
16.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__【__甲__】__文__论__述__了__战__时__要__善__于__观__察__,__把__握__战__机__。______________
【乙】文强调战时不__仅__要__“__存__有__余__不__尽__之气”,还要善于 __用__“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宋何罪之有?
B.又中何的间句焉子?都是倒装
C.何以战?
D.甚矣句,,汝正之常不语惠序!分别
为“宋有何
6.将下列句子中的省略部分填入罪括”号“内以。何
(曹1)刿乃入见。(
)问:“何战以”战“?汝”之不惠甚
我
(2)战则(
)请从。矣”;B项中“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PPT教学电子课件
1.曹刿对战争有哪些论述?你认同吗?
(1)论战前准备:
曹
取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论从战指挥:
刿
齐人三鼓——反击
论 战
下视探望——遂逐 (3)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文中着重刻 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战于长勺(
下视其辙(z
登轼( 而望
望其旗靡(mǐ)
彼竭(jié)我盈 (yíng)
辨析词义
齐师伐我 指鲁国
又何间焉 参与
肉食者鄙
鄙陋。指目 光短浅
衣食所安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有“养” 指猪、牛、羊等 的意思 祭品
虚报
何以战
即“以何”, 凭什么
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 服
望其旗靡,故逐之 故
既克,公问其故
(所以) (缘故,原因)
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 忠: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
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词类活用
5.下视其辙 下: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7.必以情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请见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
战前准备:
前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评价:
备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部编版《曹刿论战》课件完整版PPT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败
阐明要取信于民、详察敌情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14. 既克 已经 本文记叙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鲁庄公看中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卑鄙。 夫大国,难测也 推测,估计
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 文章共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④曹刿非常谨慎、稳重。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夫肉大食国者,鄙难,测未也能远推谋测”是,曹估刿计“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对阐乡明人 要,取是信直于接民解、答详疑察虑敌,情简及洁善明于快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夫吾大视国 其,辙难乱测,也望其推旗测靡,估故计逐之。
对曹乡刿人 (,gu是ì)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又何间(jiàn)焉
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答案示例: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见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
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②曹刿明 下对列乡赏 人析,有是误直的接一解项答是疑虑(,简)洁明快;
“③衣曹食刿所具安有,卓弗越敢的专军也事,才必能以和分高人超”表的现作了战鲁指庄挥公才把能取,胜从的“夫希战望,寄勇托气在也近”臣可的以拥看护出上他,深突知出军其队“士鄙气”。在战争中的作用;
。 C.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大败
阐明要取信于民、详察敌情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14. 既克 已经 本文记叙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鲁庄公看中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卑鄙。 夫大国,难测也 推测,估计
的拥护上,突出其“鄙”。
B. 文章共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相关情况,其中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略写了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④曹刿非常谨慎、稳重。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当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夫肉大食国者,鄙难,测未也能远推谋测”是,曹估刿计“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对阐乡明人 要,取是信直于接民解、答详疑察虑敌,情简及洁善明于快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夫吾大视国 其,辙难乱测,也望其推旗测靡,估故计逐之。
对曹乡刿人 (,gu是ì)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又何间(jiàn)焉
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
答案示例: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可见曹刿能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
积极向鲁庄公出谋献策,说明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献身精神与爱国情怀。②曹刿明 下对列乡赏 人析,有是误直的接一解项答是疑虑(,简)洁明快;
“③衣曹食刿所具安有,卓弗越敢的专军也事,才必能以和分高人超”表的现作了战鲁指庄挥公才把能取,胜从的“夫希战望,寄勇托气在也近”臣可的以拥看护出上他,深突知出军其队“士鄙气”。在战争中的作用;
。 C. 曹刿对民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完美版PPT课件
难句翻译:
夫战,勇气也。 1. 作战,要靠勇气。 2. 打仗,是靠勇气的。 3. 打仗,靠的是勇气。
倒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怕有伏 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辙混乱, 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 们。”
注意归纳:
说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
讨论:第二段
本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讨论:第三段 1、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用文中语句回答:进攻时的最佳 战机什么时候? “辙乱”“旗靡” 是怎么发现的? “彼竭我盈”之时 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
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 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长勺之战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 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
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jǔ)。庄
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 公子无知,庄公9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 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 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 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时(地名)打 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 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 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 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古义
间
参与
今义
隔开,不连接
可以 可以凭借 表示可能、许可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 羊等祭品
为正义事业舍生, 引申为丢弃某种 利益
狱
案件
监狱
⒈古今词义 伐 齐师伐我 古义: 攻打、讨伐。 今义: 砍伐。 间 又何间焉 古义: 参与。 今义:中间。
人教部编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课件1
同学们这篇文章集中写了哪两个人物? 1.曹刿是在什么情势下请见鲁庄公的?(用原文回答) 2.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明确:曹刿、鲁庄公
明确: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明确: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
1、在曹刿的眼里,“肉食者”都是些怎样的人?(原话回答)2、曹刿请见鲁庄公提出了什么问题?鲁庄公是怎样回答的?曹刿是怎样批驳、回答他的?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未可,可矣;未可,可矣。
6、战争结束后,鲁庄公知道战争胜利的原因吗?那一句话可以体现出来。(集体原句回答) 7、曹刿又中如何阐述的?(集体用原话回答)曹刿的战术思想: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抓住时机)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之。(谨慎果断)
明确:公问其故。
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齐国军队大败,落荒而逃。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辙
古代车前的横木
追赶追击
4118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513难句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
击鼓进军
451·5长勺图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一.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二.评析人物形象。三.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重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文句,抓住“论战”,解读人物形象。
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明确:曹刿、鲁庄公
明确: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明确: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
1、在曹刿的眼里,“肉食者”都是些怎样的人?(原话回答)2、曹刿请见鲁庄公提出了什么问题?鲁庄公是怎样回答的?曹刿是怎样批驳、回答他的?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未可,可矣;未可,可矣。
6、战争结束后,鲁庄公知道战争胜利的原因吗?那一句话可以体现出来。(集体原句回答) 7、曹刿又中如何阐述的?(集体用原话回答)曹刿的战术思想:
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抓住时机)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之。(谨慎果断)
明确:公问其故。
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齐国军队大败,落荒而逃。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辙
古代车前的横木
追赶追击
4118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513难句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
击鼓进军
451·5长勺图
识记词义 理解文意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一.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二.评析人物形象。三.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重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文句,抓住“论战”,解读人物形象。
曹刿论战完整PPT课件
元前684年。
战争过程
齐国军队在鲁国长勺(今山东曲 阜北)地区发动进攻,鲁庄公亲 自率军迎战。曹刿在此次战役中 担任鲁国军师,为鲁庄公出谋划
策。
战争结果
经过激战,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指 挥下成功击败齐国军队,取得了
长勺之战的胜利。
2024/1/25
12
齐鲁之战
战争背景
齐鲁之战是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 之间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
22
PART 06
曹刿论战的学习与借鉴
2024/1/25
23
学习曹刿的军事智慧
2024/1/25
深入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曹刿在战前通过详细询问和观察,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了深入了 解,为制定战争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善于把握战机
曹刿在战争中善于观察和判断,能够准确把握战机,以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胜利。
被誉为“春秋第一谋士” ,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深 远影响。
5
战争背景
01
02
03
04
战争起因
齐国侵犯鲁国边境,鲁庄公决 定迎战。
双方实力对比
齐国兵力强大,鲁国相对较弱 。
战争经过
曹刿通过精心策划和指挥,成 功击败齐国军队。
战争结果
鲁国取得胜利,保卫了国家领 土和主权。
2024/1/25
6
PART 02
机密信息,为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支持。
21
敢于担当,勇于胜利
2024/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敢于承担责任
曹刿在战争中敢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国家 的利益和荣誉而奋斗。
勇于面对挑战
曹刿在战争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战争过程
齐国军队在鲁国长勺(今山东曲 阜北)地区发动进攻,鲁庄公亲 自率军迎战。曹刿在此次战役中 担任鲁国军师,为鲁庄公出谋划
策。
战争结果
经过激战,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指 挥下成功击败齐国军队,取得了
长勺之战的胜利。
2024/1/25
12
齐鲁之战
战争背景
齐鲁之战是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 之间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
22
PART 06
曹刿论战的学习与借鉴
2024/1/25
23
学习曹刿的军事智慧
2024/1/25
深入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曹刿在战前通过详细询问和观察,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了深入了 解,为制定战争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善于把握战机
曹刿在战争中善于观察和判断,能够准确把握战机,以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胜利。
被誉为“春秋第一谋士” ,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深 远影响。
5
战争背景
01
02
03
04
战争起因
齐国侵犯鲁国边境,鲁庄公决 定迎战。
双方实力对比
齐国兵力强大,鲁国相对较弱 。
战争经过
曹刿通过精心策划和指挥,成 功击败齐国军队。
战争结果
鲁国取得胜利,保卫了国家领 土和主权。
2024/1/25
6
PART 02
机密信息,为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支持。
21
敢于担当,勇于胜利
2024/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敢于承担责任
曹刿在战争中敢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国家 的利益和荣誉而奋斗。
勇于面对挑战
曹刿在战争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0《曹刿论战》 (共23张PPT)(优质版推荐)
•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人。 •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 役之一。
《 左 传 》 简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 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 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 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 内容。是一部文学名著、史学名著。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 见……
作业:
• 1、掌握本节课学习的要点
(长勺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曹刿
庄公形象分析),背诵一、二 段。 • 2、自读预习第三段。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 役之一。
《 左 传 》 简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 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 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 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 内容。是一部文学名著、史学名著。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 见……
作业:
• 1、掌握本节课学习的要点
(长勺之战以少胜多的原因、曹刿
庄公形象分析),背诵一、二 段。 • 2、自读预习第三段。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才能取得胜利。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 文意。说说曹刿是怎样进行“论 战” 的。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曹刿论战
军队 攻打 鲁庄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 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
怕被连累,于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
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
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
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和掌握重要文言 词语的古今异义和文言句式的特点;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 因。(重点)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 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难点)
3.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学习曹刿机智沉着,敢于以 弱战强的精神。(素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 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 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 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 很大。《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更 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今天我们就来 走进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齐鲁长 勺之战吧。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九年级语文下册
20 曹刿论战
第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你简要地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课文讲了一个叫曹刿的人协助鲁庄公用策略战胜齐
国的故事。
2.曹刿为什么要“论”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1.从“十年春,齐师伐我”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1)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十年春) (2)作战的双方。(齐国、鲁国) (3)战争的性质。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齐国发动战争,
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
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
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双方战于长勺。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预习检查
读一读
guì
jiàn
bǐ bó fú
曹刿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玉帛 弗敢加也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 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所以后 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 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 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 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参与
鄙陋,目光短浅
于是
见。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鲁国)。 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说:“做官掌权 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回答说:“做官 掌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拜见( 庄公)。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知识备查
公羊传 作者公羊高
春
秋
谷梁传 作者谷梁赤
三
传
左传 作者左丘明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其中成就 最高的是 《左传》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知识备查
历史散文体例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 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 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 以记事为主。
fú
小信未孚
shì
登轼而望
chéng
公与之乘
mǐ
望其旗靡
sháo
zhé
长勺 下视其辙
fú
夫战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整体感知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 /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
同学们,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以少胜多、以 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战例吗?
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 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 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 巨鹿之战、长勺之战……
部编人教版-曹刿论战PPT完美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