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的设计手法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7cb550be23482fb4da4cab.png)
•
根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 分析,据此勾画出西溪湿地 自然保护区分区示意图。 • 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 包括:一级核心保护区、二 级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 保护性开发区、外围景观保 护区、旅游区域六个层次。
青 衣
西溪湿地原有水岸特征
• 西溪湿地以“千塘百堰” 的地理形态为其主要特征,而 这些“鱼鳞状”的水塘并不是 天然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人 们围堰养鱼的结果。分割池塘 的是纤细的堤岸,高出水面不 过1 米,堤岸时断时续,一些 毗邻的池塘因此连成一气,形 成珠箔银屏迤逦开”的丰富景 观层次。湿地内也有清晰的较 宽阔的河道以及蜿蜒曲折,窄 小幽暗的河道。水岸多样,概 括起来可以分为:池塘垂直驳 岸、河道驳岸、开阔河岸护坡3 类。 青 衣
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
二路延伸段。
青 衣
面积: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约为10.08平方公里。
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湿地生态: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分布着维
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浮游植物7门;鸟类有12目26科89种,占
杭州所有鸟类总数近50%。
衣
• 民俗文化展示区: • 位于花蒋路北段两侧,整合现有农居,降低建筑密度,营造良好的湿 地农(渔)耕生态环境,恢复西溪湿地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景点。 • 曲水庵湿地景观区: • 位于花蒋路南段西侧,整合现有农居,大幅降低建筑密度,恢复西溪 湿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如交芦庵、厉杭二公祠、曲水八景等,恢复种 植传统湿地植物,以历史文化和湿地景观为主题。
青 衣
西溪草堂:为明晚期国子监祭酒冯 梦祯(字开之)(1546-1605)别业。梦 祯工于诗词,喜好收藏,晚年慕西溪山 水幽胜,乃于安乐山永兴寺旁(现留下 西湖高级中学)置地筑山堂别业,名 “西溪草堂”。现移建于此。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西溪、溱湖、潘安湖)](https://img.taocdn.com/s3/m/b5237563168884868762d650.png)
泰州溱湖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考察分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
环园游步道长约8公里,步行一圈需3个半小时以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0.08平方公里。
现在向游客开放的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区1.71平方公里,生态恢复区1.54平方公里,历史遗存保护0.074平方公里,服务设施区0.136平方公里[1]。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
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
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
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
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b6a6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0.png)
社区福祉
提供优美的休闲环境, 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可持续发展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 能技术,实现景观的可
持续发展。
保障措施与建议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按时完成 ,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强化沟通协作
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保持 密切沟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
注重公众参与
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 游和休闲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 发展的实现。
02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生态优先
保护自然环境
在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保护西 溪湿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确保湿地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
0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总体规划布局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划理念
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打 造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湿地生态旅 游度假中心。
功能分区
根据用地条件和游客需求,将度假中心划分为湿 地观光区、休闲度假区、户外探险区和服务配套 区等四个功能区。
空间布局
以湿地为中心,各功能区沿周边分布,形成环状 空间布局,保证游客的便捷流动和景观的连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邀请 周边居民参与,听取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
落实资金保障
确保项目资金充足,避免因资 金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成功打造了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西溪 湿地度假中心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成功地 营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相融合的度假环境,为游 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文化的理想场所。
浅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造景
![浅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造景](https://img.taocdn.com/s3/m/d81185ceb90d6c85ed3ac605.png)
2018年第3期现代园艺浅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造景姚金星1杨青2毛岸奇3(1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0;2浙江绿城佳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浙江绿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摘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杭州市典型的湿地公园,承载着杭州城西区域的人文、休闲与娱乐的功能性公园。
结合西溪湿地的乡土特征、文化底蕴、生态生态风貌,分析了湿地植物的造景美学。
关键词:湿地;植物造景;生态;美学中国通过筑山理水,将精神与自然融会贯通,感受意境的深远与广袤,以小空间筑就大意境,以有限创造无限,形成奇妙而深远的意境。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基于中国传统的园林营造手法,也美在草木繁茂,植物配置因姿态色相,取意而栽,融会于自然与建筑、山水空间,从而园因景色而取胜。
1西溪湿地风貌曾经的当地居民生活在西溪湿地这片物产丰盈的土地上,信步于绿树掩映的庄园中,阡陌纵横,柳暗花明,摇橹船姗姗划过,飞鸟啼鸣,野鸭徘徊游弋水中……呈现给世人一个宜居的世外桃源。
西溪湿地中传统的民居院落、大家庄园、寺庙禅院经历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增建修缮,更显清新雅致。
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溪湿地形成了其特有的品格,处处成诗,风景如画。
2西溪湿地植物概述在几千年前,西溪的地势较低,受天目山春夏洪流的影响,这里被淹没成湖泊,干旱时,湿地就出现了。
此后,湿地随着气候变化随隐随现。
西溪湿地的文化积淀与自然氛围形成了今天风景如画的灵魂,然而,西溪湿地的植物成景也具有特色。
西溪湿地植物科属种类很多,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四季景色怡人。
3西溪湿地植物造景手法西溪湿地以田园景色为大空间立意,颇有旷达古意之风。
植物依地势、水域自然生长,种群之间层次错落、疏密有秩,根据景致需要,应用特有的手法配置植物,力求生态科学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统一。
此外,在表现以植物为主题的景观中,常常突出某一种植物的观赏特性来表达特色的景观主题效果。
园中植物的形、色、香是最直接具有达到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植物造景注重色彩的表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精品PPT课件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bf7ec4e87101f69f3195bb.png)
•
西溪湿地上的旧有民居有多种类型,居民将多年临水而居的经验凝结
在不断变换的界面处理上。从中,我们提炼出形态模型A.B.C。湿地公园中
不乏新的形态的建筑和界面的处理手法,如模型D。在湿地二级核心保护区
域内,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民自己新修了二楼的房屋,在河
道驳岸上见缝插针种上了蔬菜:如模型E 。
青 衣
西溪湿地呈现显著的块状景 观空间格局特征。不同特征的单 元格以不同规律聚集在一起,形 成了不同性状的斑块,用统计数 据来表达。在64个单元格中,如 果一类格数量较多,说明该斑块 中水面分布较为集中,明水面积 较大;如果二类格或三类格数量 较多,则水面分布较均匀且量多 ;如果四类格数量较多,则该斑 块以农田地貌为主或水面面积较 少;五类格的数量说明了该斑块 内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青 衣
青 衣
西溪湿地独特的肌理特征
现状问题
•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
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
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
方公里。
青
衣
1980-2003年西溪湿地变迁
•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
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
减少到目前的10.08平方公里。很多房产
项目也在争夺这个地盘。
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
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03年,杭州市
政府正式启动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青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衣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f0bc34580216fc700afd85.png)
人文主题特色设计简析
• 西溪文化积淀深厚。从东晋至民国,这里建起了众多的寺 庙庵堂和藏书楼,成为赏景、修行、栖居、耕读、唱和、 祭祀的场所,历朝文人雅士歌咏西溪的诗文辞赋、笔墨丹 青不胜枚举,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典故和轶闻,构成 了西溪宝贵的历史文化,即所谓的西溪“梵、隐、俗、闲 ”文化。设计者通过文化与植物配置的相结合,使得西溪 湿地成为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湿地公园。
2弘扬名人文化
• 在造景中,借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 蓬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文心雕龙》中所述“辞之待骨,如 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骨”的 立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树 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 既体现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添浓郁的 生活气息。 在处理西溪“三雪”胜景上,即梅花( 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 (意寓飞雪),营造“千顷蒹葭十里洲 ,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 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 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 青 人间万户侯”的氛围。
论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起步 较晚,尤其是湿地公园出现的时间 并不长。针对我国用地高度紧张, 自然湿地破坏严重的现状,决定了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在保护 自然湿地原生态格局的情况下,针 对我国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内部及周 边建设大量的城市湿地公园,在景 观生态设计和城乡绿地系统建设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4年,《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
青 衣
被杭州市政府正式批复。
西溪且留下。(宋高宗) 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 。(康熙)
秋芦飞雪
蒹葭泛月
莲滩鹭影
龙舟胜会
渔村烟雨 洪园余韵
曲水寻梅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dbc8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2.png)
以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设计在长期的规划设计中,专家们发现无论是客户还是旅游从业者几乎都认为湿地公园就是生态的,自然的。
其实不然,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除了保留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以为,我们一样可以给湿地公园贴上文化的标签。
下边以比较有特色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文化主题湿地公园的设计。
西溪除了具有迷人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以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与西湖、西冷印社并称为“三西”名胜点,是文人墨客每年驻足之地。
北宋时期任杭州通判的杨蟠写过一首至今公认为最早颂赞西溪的诗:“为爱西溪好,尝忧溪水穷。
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就西溪湿地公园而言,使其保持完整的外在界面与内涵,是位于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的这块土地仍具有高度的生态和理性与精致和谐的美感,让人们能永远持久地拥有和欣赏其自然和人文美景,是规划的宗旨所在。
一、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条件(一)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特点突出西溪湿地内集中了河泽溪塘,山林田园、民俗风情、建筑遗迹、历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风景资源,资源的互补,适合组织多类旅游项目。
在众多的风景资源中尤以自然质朴的溪流河荡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田园风情最为突出,而这些风景资源正好迎合风景旅游发展的趋势。
回归自然、山水游览、民俗采风、古迹及历史文化探寻以及休闲娱乐等旅游内容将成为未来风景旅游发展的主流。
(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西溪湿地的开发史与杭州这七大古都之一的城市发展不可分的,吴越和南宋两度建都杭州营造了许多寺观建筑、名胜园林建筑、私家园林建筑,虽然至今仅留下遗址,但还是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宋、明两代皆有《西溪百咏》,清《四库全书》收录两卷,足见其文化价值,清代对西溪歌画者不少;现代林纾、郁达夫等西溪游记又颇为时人所喜爱,都有欣赏价值。
(三)生态环境健全西溪湿地池塘遍布、河道贯通、水域广阔、芦荡飘曳,周边无严重污染的工业厂矿,水质较清澈,少受工业污染。
湖岸曲折,两岸树木苍翠,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于人们修身养性、休闲度假。
景观生态案例
![景观生态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b760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6.png)
景观生态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景观生态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生态设计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手法,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景观生态设计的案例,以期为更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位于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
这座花园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海滨地带,占地101公顷,是由多个花园和景观组成的综合性公园。
在设计中,滨海湾花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系规划,打造出了一个生态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绿肺。
同时,花园内还设置了多个生态湿地和人工湖泊,为当地的鸟类和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整个花园不仅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生态岛。
阿姆斯特丹生态岛是由废弃的码头改造而成,整个项目旨在通过生态设计和再生利用,将废弃的城市空间转化为具有生态功能的公共空间。
在岛上,设计师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并在其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植被,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生态景观。
此外,岛上还设置了多个雨水收集池和植物过滤系统,有效地净化了周围的环境水体。
阿姆斯特丹生态岛的成功案例证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城市中的废弃空间可以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中国的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郊,是中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西溪湿地公园充分考虑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域规划,打造出了一个生态完善、景观优美的城市湿地公园。
公园内设置了多条生态步道和观鸟塔,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湿地生态景观,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鸟类和水生动物栖息地。
西溪湿地公园的成功案例为中国的湿地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树立了榜样,也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和生态教育的好去处。
建筑设计及原理
![建筑设计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d56a9e84868762caaed5c6.png)
浅谈湿地公园设计原理——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的设计原理必须考虑生态优选原则;弹性发展原则;植被演替原则等。
本文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阐述湿地公园的设计。
一、项目概况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 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
“西湖西进”工程是杭州市于2001年开始规划实施的旨在恢复湿地环境,建设良好水生态,给西湖清“肺”,为西湖形成自然良性生态循环创造条件的工程。
此次,在西进区块内种植了50多个品种、9万余枝水生植物,地被植物2万平方木,这样大规模应用水生、湿生植物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二、设计概述1.总体布局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二期)、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一期)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三期)。
2.规划方案湿地公园一期一期保护工程约为3.46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109f3972f242336c1eb95ebd.png)
西溪湿地公园案例借鉴一、城市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借鉴湿地公园,按照《国际湿地公约》的要求,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科学利用,通过适度科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
对其利用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是在其环境负荷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应该是必须的。
国际湿地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作为一名国际湿地专家,先后考察过英国、日本、美国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湿地。
他考察西溪湿地后认为,有着1800多年人为干预的历史,属于次生态自然湿地,它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原生态湿地完全不同。
也正因为这样,西溪不适合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更适合走“湿地公园”的发展之路。
“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
陈先生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肯定能在发挥湿地的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可持续利用效应上为全国作出示范。
陈克林先生特别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结合的,中国湿地种类多、分布广、区域面积大,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拿出极大的一笔资金进行完全的原生态保护”。
纯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利用的问题。
杭州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它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游客的管理、污水的处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充足的经验。
杭州很好的处理了西溪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做全国在湿地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范。
为大黄浦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湿地公园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经验借鉴(一)水主题旅游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与大黄堡湿地相同,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该项目充分挖掘这一优势条件,发展水主题旅游,这种开发方式即保护了湿地环境又打造了旅游特色,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达到了完美结合及和谐发展。
项目在湖面景观布置、沿岸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水路交通路线及水上交通工具的设计等方面均做足“水”文章,着力为杭州西溪湿地项目营造出江南水乡的主题基础特色。
将项目设计得景色旖旎、特色鲜明,有别于其他生态公园,为喧嚣城市里来此的游客带来宁静优美的游览感受。
合而不同的设计思想_杭州西溪国家湿地艺术村规划与建筑方案
![合而不同的设计思想_杭州西溪国家湿地艺术村规划与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33084b9d528ea81c7793c.png)
小城镇建设 27
S tyle s & Fe a ture s of Citie s & Towns & De s ign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独特、独创, 要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 二) 尊重自然 艺术村在规划阶段就提出并 尊 重 了“三 种 自 然 ”的
生态观念。设计师应在建筑创作过程中严格保护天然 形 成 的 水 和 野 生 动 植 物 环 境( 即 第 一 自 然) , 利 用 好 经 过千百年生活整理而形成的水利系统和农业系统 ( 即 第 二 自 然) , 营 造 好 离 散 式 新 建 筑 聚 落 形 态 , 形 成 独 特 的 人 文 湿 地 特 征( 即第 三 自 然) 。建 筑 要 严 格 限 制 在 原 有拆除旧建筑的基地上, 建设不能损坏一草一木, 不许 填一沟一塘。通过对生态自然的坚定保护, 实现建筑艺 术对自然的延伸和解释。
28 小城镇建设
S tyle s & Fe a ture s of Citie s & Towns & De s ign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图 2 模仿传统风格
图 4 消失的建筑
图 3 现代建筑风格
景, 湿地的自然环境景观才是西溪最永恒的主题。如有 一 组 建 筑 设 计 主 题 为“ 消 失 的 建 筑 ”, 建 筑 师 意 图 使 建 筑成为景观的背景, 而不是景观的主题( 见 图 4) 。这 种 “隐”和“藏 ”的 手 法 有 别 于 当 前建 筑 设 计 中 以 自 我 为 景 观中心, 靠张扬和凸显展示自己的手法。
五、结语
合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艺术村 规 划 和 建 筑 方 案 中 始 终如 一 地 贯 彻 ,“合 ”是 建 筑 群 的 气 质 , 而“ 不 同 ”只 是 各 组 建 筑 的 外 在 形 式 。 在 本 项 目 中 , 合 而 不 同 思 想 是 传 统文 化 和 城 市 规 划 、建 筑 创 作 的 结合, 是传统思想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是离散式聚落建 筑 群 体 空 间 构 思 、艺 术 表 现 的 有 益 尝 试 。
西溪湿地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解析
![西溪湿地植物园规划设计方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979ccd08a1284ac850434f.png)
4 具体规划
西 溪湿 地植 物园 主 要以 沿文 三西路延伸段作 为生态轴, 展开两 侧分为四个区 ( 具体见附 图) , 形 成一板四区的格局。五个部分既充 分展示了植物物 种个体的多样性, 又体 现了 植物 生态 系统 群体 的和
1 项目概况
西 溪湿 地植 物 园位 于西 溪湿 地综合保护 二期工程范围内, 东边 靠近紫金 港路, 西侧位于花蒋路, 中间沿文 三西路两边展开, 整个西 溪湿地植物园占地面积约 6 0h a。
2 建园原则
西 溪湿 地 自然 地形 为 低洼 湿 地, 但 近千年来在江南鱼桑农 业的 改造 下, 原生湿地景观已被以 鱼塘 为主 、并由大面积的河港湖漾水 网 及 狭窄 的塘 基和 面积 较大 的洲 渚 相间的 次生湿地地貌景观所取 代, 原 有的 沼泽 林和 其它 湿地 植物 被 大面积 以桑、柳、柿、竹等为主的 人 工 植物取代 , 属“自 然—人工复 合 型湿地”。针对西溪湿地的地形地 貌 情况 , 确 立了 植物园 的 建园 原 则: 不改 变西溪原有的地形地 貌, 结合 原有的鱼塘特点, 全部用 地采 用自 然式规划, 植物布置按植物 分 类 学科、属、种、亚种、变种来 排列, 重点展示湿地植物。
3 设计理念
3. 1 生态 性 西溪湿地特有的地形 、地貌特
征是 形成西 溪湿 地 水体特 征 的物 理载体, 也是湿地景观的 重要组成 部分, 特别 是一 些低 洼地 、塘 坑更 是西 溪湿 地最 具湿 地特征 的 景观 之一。西溪湿地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针对路两侧的生态环境现 状, 分别 考虑水环境、植被和生 态多样性的 修复内容, 在尽可能少 的干扰现有 地形、地貌 的前 提下 , 结 合西 溪湿 地生态基本特征, 通过采 取适当措 施, 将文三西路延伸段 建设成生态 长堤。 3. 2 差异 性
建筑观景器 王维仁西溪湿地设计中的动景再框与倾斜诗意
![建筑观景器 王维仁西溪湿地设计中的动景再框与倾斜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5da3420802020740be1e9b8f.png)
中 匪分羹号 : U 8 ( 5 ; U 4 T -6 5 ) 2 2 T
文 献标识码 :g 文 章编号 1O - 4 ( 1)  ̄1& g O S 8 X 0 2 4 3 0 6 2 0
~l {
—l |
■-I 一- -I l ■・- 一_ 一l ■ Ii I-期1 l I- I ・ -i —_ - - 一 一 --u - I 一■ I -
’ ”
— —
以创新 的空间手 法将湿 地景色 引人室 内。
自 f la e i r ibt ) Ez hor J e 在描 述带动 设计发展 的两个 主动 力时 . 维仁提 王
空 俐 中垂 直 或 倾 科的 运 动 可 “增 加 我 们 的体 出 作为概念 策略 的 织 山理水 ”与作 为空间处 理手法
简要
王
L ls ia Chn e a sh tcte ts sa d I e tn oca sc l ies et e i ra ie n m di g i
tc niu a a e tns n ft e ttc a ay ia e h q es s n xe i o h sa i n ltc l o
-。 I 富 ・ I - ,
-. I  ̄i
脒 T 啊于 避 风 避 雨 “ 厦 刨 造 一 些 可 带 空 闸
为访窖再 造丰 富的观景 体验 这个理 念被转 译成排 布
卟. 建 筑 过 芷 精 悦 的或 扰 乱 晦 的特 技机 方式多样 的长 方形管状 闭台体 , 它们 的两端形 成框景 .
无 论以 哪种标 准 来评价 ,王 维仁在 2 1 年 完成 图将 这两个 主题融 ^他 的建 筑时 , 维仁 这样解 释 01 王
的 杭 州西 溪艺 术村 N 块 艺术 村部 拥有 一个 不寻 常 “ 西溪 .我们 探讨 建筑 与水景 间的 关系 .将建筑 观 地 在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
![西溪湿地度假中心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bb0cf0f705cc175527097c.png)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映月水庭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寻隐归居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香氛议庭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笑傲
酒店核心区
会
奢华接待区
兴
度假岛二
欢
度假岛一
规划篇 PROGRAMMING
路线交通分析图 TRANSPORTATION
迎宾大道 酒店环线 步行道
建筑篇
ARCHITECTURE
金螳螂景观
建筑篇 ARCHITECTURE
概念图 CONCEPT PICTURE
用表皮进行包裹,形成标志性强的建筑,但并非完全包裹,而是积极将外围护打开,将水,光,气引入建筑中。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酒店入口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山林野趣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迎宾长廊景观意向
景观篇 LANDSCAPE
景观意向图 LANDSCAPE IMAGES
游 湖景游园区
笑傲 酒店核心区
兴 酒店2号度假岛 会 VIP接待区 欢 酒店1号度假岛
规划篇 PROGRAMMING
鸟瞰图 TOP VIEW
规划篇 PROGRAMMING
总体平面图MASTER PLAN
规划篇 PROGRAMMING
功能分区 FUNCTION DIAGRAM
西溪湿地小型生态建筑设计综述
![西溪湿地小型生态建筑设计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62e981eddccda38376baf89.png)
西溪湿地小型生态建筑设计综述作者:桑雨晴来源:《建筑与装饰》2019年第21期摘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当今重要主题之一,各行各业皆致力于此。
在建筑领域中,减少因住宅建造使用所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地表环境的破坏,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建筑形态、空间、结构的设计思考来改变我们原有的建筑模式,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
这类生态的、可持续的设计理念给新的建筑设计带来了清新又举足轻重的影响。
打造一种可移动,可拆卸性的生态建筑:污染小,方便快捷,可以靈活地运用到各种环境,可以适应不同地形,再加上自身所提供的强大功能的建筑,为环境和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
关键词西溪湿地;小型建筑;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引言建筑,不仅用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要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
由于社会向建筑提出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于是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
各类建筑由于功能要求的千差万别,反映在形式上也必然是千变万化的。
人们盖房子总是有它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的,建筑的式样和类型各不相同,“功能”在其中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目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作为设计需考虑的重要标准,重要理念。
世界上关于生态话题的建筑和其他设计日新月异,总趋势也已正式趋向于“环保”这个主题。
比如以西溪湿地为开发地点,保护自然资源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为最终理念,开展思考如何使人与自然融合。
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目的是成为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首先是对环境有绝对的认知,要做到让设计的建筑紧密融入西溪湿地整个大环境中而不显得多余。
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在现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使自然与建筑紧密融合。
“溪田之韵”西溪湿地小型生态住宅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设计,更是一个生态计划,为大自然多添一份色彩的同时又为游客们提供了方便。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设计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0835cf8bd63186bcebbcd2.png)
。
处理 的 关键 要 保证 如 图3 所 示
,
,
披屋 面
A b s tra
n o a n
c
t
A
e
rc
h a iz i n g b
e
u
ild i n g
n a
s
a re
c o n s
c
tru
ra
c
te d
s
w
id b
e u
ly
t
n a
n o w a
d
e
a
ys
,
b
e c a u s e s o c
筑
一
,
外观 上 体 现 当地 传 统建 筑 风 格
即 浙 江 民居 风
年5 月
。
,
西溪
西溪
一
期 保 护 工 程 向游 人 开 放
,
格
为
,
功 能 上 满 足 甲方提 出 的 需 求 。 建 筑 基 本做 法
、
主 要 成 果 有 : 广 东开 平 碉 楼 保 护 及 环 境 整 治化 园 规 划 及 和 光 寺规 划 设 计
、
顺德顺峰
中 图分 类 号
文 献 标识 码 文 章编 号
T U 986 4 B
山公 园
中式 因 规 划 及 建 筑 设 计
、
杭 州 西 溪 国 家湿 地 公
广东开平碉楼保护及环境整治规划广东三水佛教文化园规划及和光寺规划设计顺德顺峰山公园中式园规划及建筑设计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御临镇建筑单体设计等多项实践工程
重庆维普
建筑设计
A
rc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设计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d880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7f.png)
西溪湿地仿古建筑设计
姜磊;舒畅;陈方慧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8(26)8
【摘要】仿古建筑能延续传统建筑风格,并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故在当今社会应运广泛.西溪湿地部分建筑是混凝土仿古建筑.它的构造特点主要是:现代结构与传统木构架分离;双层屋面;外立面贴木柱;墙体包木板等.通过对其仿古构造分析,寻找一些混凝土仿木技术.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姜磊;舒畅;陈方慧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4
【相关文献】
1.仿古建筑设计的体会——关于河南焦作中华太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酒店建筑设计
2.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思考--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龙舌嘴游客体验中心设计
3.浅谈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
——以柳州市蟠龙山公园为例4.混合结构方式下苏式仿古建筑设计实践5.古建筑与现代仿古建筑设计的异同——以江西上饶水南历史文化街区结构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溪湿地的设计手法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 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
“西湖西进”工程是杭
州市于2001年开始规划实施的旨在恢复湿地环境,建设良好水生态,给西湖清“肺”,为西湖形成自然良性生态循环创造条件的工程。
此次,在西进区块内种
植了50多个品种、9万余枝水生植物,地被植物2万m ,这样大规模应用水生、湿生植物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水生植物景观的构建是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挺水植物、海生植物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构成,并根据水面的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水生植物,结合水生植物本身习性和栽植地的环境,利用各种水生植物的不同姿态、叶形、叶色、花期、花色上产生的对比和协调,来构建植物景观。
水生植物景观给人一种清新舒畅之感,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能观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创造园林的意境。
西湖西进湿地在不同的水域环境和不同的景观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构景方法,创造湿地意境,供人们欣赏。
对于水面较大的区域,因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因此采用睡莲、荷花等来点缀水面,增加水面的色彩,丰富水面的层次,植物产生的倒影使水面更富有情趣。
同时根据水面的景观效果和水体周围的环境状况,在种植设计时,水生植物不宜过密,否则会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
因此,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中桥下、临水亭榭、建筑附近,一般均不种植水生植物,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空间,以便人们观赏水中优美的倒影,使水面景色和周边植物以及建筑形成美丽的湿地景观环境。
在进行水生植物景观设计时,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在某一水面区域栽植专类区,并用木栈道等来分隔成各个观赏区,种植了各种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并在游人视线集中的地方,种植珍贵的植物品种,与其他水生植物既形成了统一,又突出了重点。
同时,除按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深度栽植外,专类园的竖向设计也有一定起伏,在配置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设置水生植物专类园,一方面起到了丰富水面空间景观,另一方面,也使游人在欣赏的同时认识各种水生植物,强化城市湿地公园科普功能。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湿生植物景观的构建是以乔、灌、草,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强调主体,主次分明,以各种陆生植物的高低、姿态、叶形、叶色等不同形态特征,并运用一定的艺术构思手法进行湿生植物景观的设计,以表现湿地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见图5)。
不但如此,相对于其他植物景观来说,湿生植物景观更注重情与景的交融,以及意境的创造。
在进行西湖西进湿生植物景观设计时,通过植物的色彩和线条来烘托水体,利用色叶乔、灌木组合成丰富的植物景观,营造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植物种植在数量、质量、轻重、浓淡方面产生呼应,达到洁而不乱,庄重中有变化的结果。
在植物设计时,以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协调,以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来体现湿生植物动势和均衡。
同时西湖西进湿地湿生植物景观设计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了布局呆板。
湿生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注意其生态要求,遵循自然水岸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
西湖西进湿地
中常用的湿生植物有湿地松、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水杉、池杉)、垂柳、水松等。
在西湖西进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采用多层次的配置,使林冠线有起伏,林缘线富有变化,种植成组团树种,以乔灌木组成复层林,错落栽植,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栽植于空间的边缘,形成一个常年绿幽幽的绿色屏障,既有植物高生的树影,又有四时不同的季相变化。
但注意相互间的协调,种植了观花、观叶灌木或草本花卉,以增加亮度,提高观赏性。
以不同叶色、不同形态的树种形成浓密的树林,既强化了植物林冠线的起伏变化,又丰富了水体的背景,形成湿地水体的背景层效果。
同时建立和恢复城市湿地时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
虽然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起到的作用不可代替,但也不能忽视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的搭配,因此采用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的植物搭配模式,来源于对自然植物群落的学习,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
同时注重把景观作为一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周边环境,选用适宜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结合建筑、小品以及游鱼、水鸟等动态景观,从而营造各具特色又丰富多样的城市湿地景观。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西湖西进湿地充分发掘了当地的水生、湿生植物资源和引进不同地区的优良种类,利用它们来美化城市环境和创建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开发具有杭州自身人文历史特色的湿地植物景观,水生、湿生植物在其生态保护和景观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J。
同时杭州西溪湿地园、西湖西进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做到了按水生、湿生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深水、中水及浅水的植物配置,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巧妙运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兼顾美学特性,以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环境幽雅的城市湿地植物景观。
现今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模式,不论规划理论,还是功能应用,都不够完善和成熟。
在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以更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将成为湿地景观规划的重要课题。
在进行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即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又要以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为核心。
所谓素年锦时,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程光阴吧。
私心里常想,最好的感觉,莫过于煨一味小众烟火,暖一世红尘时日,对坐心爱之人,行做欢喜之事。
即使偶尔有湿润盈满了眸底,也请相信,我的泪里,没有忧伤。
懂我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遗忘了所有的言语。
只是在掌心,一遍遍描摹一个人的名,那是切入骨髓的念,合着心脉的韵律,默默诉说一句话,让我们在这无边的春色里,相爱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