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件正式上课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 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 喜悦。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 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 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 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2)物个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 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 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人生苦短
蜉蝣天地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 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 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 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 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 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 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liá ) o lú 8、舳舻千里(zhú )
7、山川相缪(
9、旌旗(
16、无尽藏( ng ) zà
17、狼籍( 18、枕藉(
jí jiè )

jīng )
朗读课文
三、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凌 万 倾 之 茫 然
乌台诗案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考试。翌年,他 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高中进士第二名,其弟也高中进士,一时“三苏” 名声鹊起。但适逢母亲病故,苏轼归家服孝,于 1059年期满,重回汴京。 •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 “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6年逢其父于汴京病故,再一次扶丧归家。 • 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 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 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 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 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2.(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 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 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 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 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 声 。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 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 分形象、真切。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 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为何而悲?
何英 况雄 吾业 辈绩 渔今 樵安 者在
乌台诗案

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 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 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 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 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 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 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 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 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 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你认为当时真有 这样一场主客问 答吗?他们所表 现的人生态度有 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3.讨论: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 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 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 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 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 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 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 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白 纵露 一横 苇江 之水 所光 如接 天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 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 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 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 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wk.baidu.com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乐在 何处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 都感到短暂悲哀。
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的? 议论 写景 抒情 孟德遗诗 安在哉 主 古人事迹 第 问 孟德遗迹 悲之 三 段 客 缘由 渔樵江渚 平凡渺小 答 现实人生
情感
(乐) (转悲) (悲) (转喜) (乐)
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说理有机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 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 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 术境界。
2、体现了“以文为赋”的特点。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
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 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
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 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 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 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 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 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 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 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 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 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 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 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 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 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 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 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 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如 泣舞怨 孤幽如 舟壑慕 之之, 嫠潜如 妇蛟泣 如 诉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2、桂棹( 10、酾酒(shī ) 11、横槊( shuò ) zhà ) o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 o ) qiá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o 5、嫠妇( lí ) 14、匏尊(pá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yó ) fú u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 轼 书 法
苏轼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
自 问 身 心 余 如 似 题 平 不 已 金 生 系 灰 功 之 之 山 业 舟 木 画 , 。 , 像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 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 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 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 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 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 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 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 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本文的艺术特色:
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 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 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 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 密结合。
结构
一层:夜游之乐 1.泛舟赤壁,襟怀开朗 二层:乐极悲来 2.饮酒放歌,箫音怨慕 3.慨叹人生,苦短失意 三层:因悲生悟 4.苏子作答,妙语解颐 5.主客尽欢,忘情尘世
赤 壁 赋
苏 轼
宋 苏 轼 ·
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为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 ,颜色呈赭红色,所以称之为赤壁。赤壁素有“风景如画”之美誉 。 以前通常认为此地并非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战场,认为赤壁 古战场位於湖北南部蒲圻县境。但近年有资料考证,著名的三国赤 壁之战就是在此地发生,三国时,曹操率2O万大军一路南下,连战 皆捷,後与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遭遇於赤壁。诸葛孔明借东风, 火攻曹军船舰,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曹军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 吴、蜀乘胜追击,曹操败走从此不敢南下。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 的局面,赤壁之战也成了历史上有数的著名战役之一,故晋代以来 即为游览胜地。 明人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游览过赤壁。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 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时写有赤 壁二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著名作品,更使赤壁名扬中外。故 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 东坡赤壁的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余年,后 多次重建,现有面积四百余亩。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 ),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 ,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 (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 ,望江亭,羽化亭)。其中二赋堂内有一块大木壁,正反面刻著 前、後《赤壁赋》全文;留仙阁有一幅苏东坡游赤壁全图;碑阁 内有百馀块石碑,刻满苏东坡的书法。处处是东坡居士的墨宝诗 词,令人不由遥想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当年的雄姿英发! 这些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赤 壁碑刻,闻名全国,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二百块,其中苏轼书 画碑刻一百余块,居全国个人碑刻之冠。解放以来,各级政府对 东坡赤壁非常重视,一九五六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 九八七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十年修建东坡赤壁已面貌 一新,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和游览胜地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达穷 则则 兼独 济善 天其 下身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雷
第五段
2.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 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 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 畅饮,兴尽酣睡。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 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 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 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 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 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 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 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 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而 自 身 渺 小
天 地 阔 远
长 而 江 人 无 生 穷 短

情 怀 阐 发
对比: 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 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比喻: 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 生) 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苏 轼
• 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 家、诗人,美食 家,豪放派词人 代表。中国文学 史上少有的全才
苏洵、苏辙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三苏
唐宋八大家 (文) 苏辛(词) 苏黄米蔡 (书法)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辛弃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