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调研报告
摘要:
亳州市是神医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药材的种植、炮制、使用、经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明代亳州就被誉为我国四大药都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亳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中药制造交易、农副产品加工、煤炭开采及洗选已成为三大主导产业,尤其是中药行业发展最具优势。亳州市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其“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药材专业市场。故亳州的中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药市场发展情况。为深入了解毫州药材市场的实况,增进对国内中药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于2015年寒假期间对亳州市药材市场现状做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关键词:亳州中药中药市场
.亳州中药材市场概况
1.主体经营模式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分为两大主体。一是交易大厅的摊位销售:交易大厅分为两层,有数干个摊位,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或来自各地的药农、药商,主要进行各类散装药材的批发销售,基本不接受零售。交易大厅二层除固定摊位商贩外,还有部分零散药材销售人员,交易时间短。交易大厅一层均为固定摊位,交易时间较长。二是围绕交易大厅外四周的商铺销售:与交易大厅摊位不同,各商铺有自己独立的店面和商铺名,通常为某药材的直销店或专营店,其销售大多为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该类店铺提供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某种或某几种中药材的批发或包装零售,也提供异地发货服务。此外,在交易市场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展示厅、中药材信息服务部、中药药械器具经营单位、中药材包装销售点,以及搬运、寄存、饭店、旅社、金融、由E政等其他服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贸易体系。
2.市场管理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由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开办。2003年,亳州市
政府依据“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规范经营、政府监督”原则,建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后与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书,成立了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管理责任单位,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有序经营。
3.药材情况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以其全国南北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容纳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种,规格各异。交易大厅以各类药材切片为主,包括统货和各级别的选货,个子货(根茎类中药)较为少见或仅作为样品供参考鉴定。因亳州为芍药重要栽培产地,所以,白芍在交易市场的出售量较大。
受药材质量、规格等因素影响,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材售价虽存在一定摊位差异,但平均售价较其他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售价低。以甘草为例,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平均售价较河北安国低约1. 9%,且品质更好。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市场规模偏小且层次偏低。2008年亳州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44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73亿元的15.6%,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整合能力也较弱;亳州规模最大的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2008年的销售只有
2.38亿元。全国中药饮片出口位居全国前列的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2008年销售额也
仅有2.3亿元。2008年,全市销售额超亿元的药业企业只有13家,没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单品种。全市中药生产加工企业45家中39家为中药饮片或保健品粗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企业偏少。
2•产业面过窄且精深加工技术较弱。中药材没有形成品牌,目前主要以原材料或粗加工后输出到省市外,造成优质中药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不能产生高附加值。现代中药剂型较少,优质药材优势未能突出显现。
3 .创新研发水平不高。全市规模以上中药企业48家,被授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仅5家。缺乏能够共享的科技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导致现有医药品种多为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品种或粗加工品。创新产品少,后续新产品得不到有力接续,成为制约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部分企业效益不佳,创新投入能力较低。
4.难以吸引人才,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与北京、上海等一些发达的城市相比亳州在科研、教育、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吸引人才。目前企业普遍反映,技术工人、专业营销人才十分缺乏,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5.发展资金不足,招商引资面临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许多地方纷纷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中药工业园区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亳州市的财力不足。从投资环境看,通化、浏阳等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中药产业发展平台,拥有众多医药企业,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投融资政策,亳州市在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面临不利形势。
三.解决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我市制定出台了《亳州市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暂行规定》,《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直招商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确定了项目准入标准、优惠政策内容及兑现程序等。并
成立了由市直有关部门组成的中药市场招商中心,对药业项目降低投资门槛,
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要素保障、人才技术和投资融资等方
面的扶持政策,对于药业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加强项目谋划,围绕中药产业,认真谋划重大项目,把中药项目列入项目库。加强项目实施和调度工作,重大项目都明确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和协助单位,重大项目每月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药业融资工作。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努力促进政、银、企三方互利共赢。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市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贷款”,市农发行推出了
“存贷第三方属地监管贷款”、“联保联贷”等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市工行、市中行为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园量身定制了“标准厂房按揭贷款”和“药业置业通”贷款。积极争取省金融办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机构数量和审批进度上给予支持,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创造机会,提供企业融资,支持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企业融资的互保联盟;拓展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扩大授信规模,为药企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为药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3.加快对我市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考。一是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建设。亳州主要是从道地药材入手,通过政府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利用“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道地药材单品种规模化,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大力推进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现中药材连片成方规模种植,促进优质、特色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实现道地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国内品牌效应的中药单品种产业链条,提高亳州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加强中药制药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中药知名品牌。提升中药制药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亳州制药企业产品单一,而我市仅药王制药一家就有100多个批号,所以我们应发挥我们的优势,给予企业在政策、土地、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向高科技、规模化方向发展。
4.拓展中药材交易领域,促进中药材贸易繁荣。加快推动华中医药集团中药材交易大厅、大型现代化物流仓库、电子商务中心、中医药文化广场和生活配套用房等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中药材交易中心尽快投入运营,依托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药材交易中心平台优势,建立集集中交易、集中仓储、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使中药材市场从人流物流交易场所逐步向信息交流、物流配送的方向转变,推动禹州中药材交易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万家中药材物流项目建设进度,促使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6.加大对药材市场的扶持力度。市政府要加大对药材交易在政策、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药材交易项目,简化审批程序,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或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贷款,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对企业专利申请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企业研发中成药新品种并批量生产的,分别给予奖励。
7.利用药博会做好中药材产业及其延伸产品的宣传工充分利用亳州中药博览会暨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弘扬中医药产业文化。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政方针的指导下,举办“名医荟萃一一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在全国范围内
邀请名医到亳州坐堂会诊,期间邀请影响较大的媒体跟踪报道,集中展现专家对一些西医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的治愈过程。举办一些中医论坛、中医讲座对当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