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货币政策实施及其效果比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货币政策实施及其效果比较(上)
国研网金融研究部
发布时间:2009-11-3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实行情况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美联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危机下都采取了利率工具和数量工具。但是,在数量工具方面,美联储的力度要明显大于中国人民银行。从货币政策的效果来看,美联储大规模增发货币没有引起货币总供给的大规模扩张,反而被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不断上升大部分抵消;而中国人民银行增发的基础货币不仅以乘数的作用形成巨大的货币供给,而且商业银行主动的降低超额准备金扩大了货币乘数,进一步放大了政策效果。在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要比美联储的政策更为有效,表现为更快的拉动产出和价格的上升。最后,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业结构和政策干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
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每次金融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经过各方争论之后,似乎达成共识,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美国经历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在格林斯潘主持下的美联储实行了一个低利率的政策。从2001年底开始一直到2004年底,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一直在2%以下,在2003年底一度下降到1%以下。长达3年的低利率政策,一方面把美国经济从低谷拉入繁荣,另一方面却给美国经济运行埋下了重要的不稳定因素。
在此期间,美国的金融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在低利率下发展迅猛。美国的银行为了不断扩大其业务规模,通过一种称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将抵押贷款出售给投资者,并将销售所得的资金进一步扩大其贷款业务。原本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金最低要求被这种金融创新突破了。因为,通过出售贷款,银行
的表内业务表外化,从而这些出售的贷款不再受到资本金要求的限制。因此贷款供给可以不断的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利率很低,居民贷款需求也比较旺盛。作为主要的消费者贷款项目——房屋贷款需求就膨胀起来。在供需两旺的局面下,美国的住房抵押金融业务急速膨胀起来。然而,利率水平不是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从2005年开始,在美国经济增长率超过4%的背景下,美联储持续提高利率水平。到2006年第三季度,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超过5%的高水平。利率水平较大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对于具有长期性质的住房贷款来说更是影响巨大。具体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个直观的理解。假如一个年收入8万美元的美国一般家庭在2003年贷款100万美元购买了一栋住房,当时的贷款利率是1%。该家庭采用了一个30年的按揭贷款。以当时的利率水平,他们每年的还款额度是3.9万,占其年收入的48%。在这一还款数额下,该家庭能够维持。但是,假设利率上升到了5%,那么该笔贷款的年还款额度上升到6.5万,占其年收入的81%。我们看到,后一种情况对于该家庭来说是无法维持的。这就是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一部分低收入家庭由于利率上升带来的债务负担超出了其支付能力,从而引发据此发行的金融证券价值大幅度贬值。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存在极大的联系,一个不利的货币政策会带来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危机。但是,在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也是一种危机救助政策,一个适当的货币政策能够帮助经济走出危机。下面我们对比美国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实施的效果。我们将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货币政策特征和差异
(一)美国货币政策特征
长期以来,美国实行的都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是盯住通货膨胀率,通常设定目标通货膨胀率维持在1%至3%之间。在工具选择中,美国一直采用利率规则。对这一规则最好的一个总结来自于泰勒1993年一篇著名论文,他通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提出美国的货币政策遵循一种目前被称为泰勒规则的方式运行。该规则表述为,利率水平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做出反应,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或产出上升时,提高利率水平;反之,当通货膨胀率下降或产出下降时,降低利率水平。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中,特别强调利率对于
通货膨胀率的反应。一般认为,要实行一个良好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通常要设定一个对通货膨胀更为厌恶的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不少学者对于货币政策是否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的观点存在争议。但是根据伯南克的观点,货币政策不应该干预金融市场。他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的货币政策认为,过多关注金融市场的日本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较差,而较少关注金融市场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要相对好。
在这种货币政策哲学下,美联储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并没有采取非常积极的货币政策。2007年6月和7月,美国贝尔斯登旗下的基金破产和穆迪及标准普尔大规模下调次级债券评级为导火索,次债危机开始爆发。然而,直到2007年9月18日,即时隔两个月之后,美联储才开始有所行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维持超过14个月的5.25%的高水平下调了0.5个百分点,到4.75%。从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角度来看,在此期间,美联储确实没有调整利率的必要。因为2007年全年,美国的物价水平基本维持稳定,消费者价格指数各个月份的同比增长在2.5%左右,都没有超过3%的水平。
图1: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美联储,国研网金融研究部整理
然而,2007年下半年,次债危机开始扩大。各个金融机构都开始出现巨额亏损,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花旗集团2007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巨亏65亿美元,次债损失达33亿美元;美林公司三季度报告显示次债亏损达到84亿美元。在英国,受次债影响,北岩银行发生挤兑风波而破产。美国的银行业也开始出现破产事件,2007年10月,
美国曼阿密山谷银行破产。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开始意识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自此,美联储开始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希望挽救金融业。图1显示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显示,2007年美联储密集的、大幅度的开始降低利率。在2007年最后四个月里,联邦基金利率降息次数3次,从5.25%下降到4.25%,下调幅度1%。
进入2008年,次债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的降息力度进一步扩大。在2008年全年,联邦利率连续进行了6次下调,使得联邦基金利率从4.25%直降到0-0.25%的水平。从此,美国进入了零利率时代。2008年的调整利率幅度之大是美联储历史上少有的。在一年时间内整整下调了4个百分点,并且还将利率水平降到0,其中,在2008年1月下旬短短的10天时间里,利率下调幅度达到1.25%。然而,尽管短期利率水平已经达到最低可能值,但是,金融危机一发不可收拾,并没有因为利率的下降而减缓。在2008年,美国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纷纷破产或转型。金融危机还引发实体经济的下滑,随着去杠杆化的加速,金融资产大规模缩水,财富效应引发的美国居民的消费快速下滑。美国经济开始停止增长,并转而出现负增长。在这种艰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利率水平也已经降低到零,美联储还能做什么呢?不断扩张货币成为必然的选择。
其实,数量型的扩张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就已经出现。2007年8月,美联储就已经采取不断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的方式试图拯救金融业。2007年8月到9月的一个月时间里,美联储就向金融市场注入了1033亿美元的资金。在2008年3月份,美联储将短期标售(TAF)的金额增加了1000亿美元,向一级交易商出借28天期的美元国债最大规模上升到2000亿美元。在2008年9月份,美联储又分别在15日和16日分别注入700亿和500亿的美元,另外还为收购AIG出资850亿美元。在2008年7月底到9月底短短的3个月时间,美联储总计向金融系统注入了3970亿美的资金。
2009年,利率调整政策已经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美联储正式的提出了数量型宽松政策。2009年3月18日,根据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在2009年将继续维持0-0.25%的零利率政策;除此以外,为了给私人贷款和住房市场更大的支持,委员会与3月18日决定,进一步扩展联储的资产平衡表,额外增加750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证券的购入,使其增加到1.12万亿的规模;并增加私人债务的购买1000亿美元,使其增加到2000亿美元;另外,为了改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