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婚姻家庭问题分析综述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分析与解决策略
![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分析与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b5d56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e.png)
03
解决策略与建议
调解与协商
家庭调解
通过家庭调解委员会或专业调解员协 助双方进行沟通,寻找共同点和解决 方案。
协商解决
在律师或调解员的协助下,双方进行 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法律援助与诉讼
法律咨询
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意见,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责任。
诉讼途径
在无法通过调解和协商解决纠纷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争议。
规定了继承的基本原则、继承人范围及顺 序、遗产分配等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
规定了家庭暴力的定义、预防措施、处置 程序及法律责任等事项。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也涉及婚姻家庭纠纷的某些方面。
02
婚姻家庭纠纷案例分析
离婚纠纷
心理干预与辅导
心理评估
对双方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各自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心理辅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双方缓解情绪压力,改善沟通技巧。
社会支持与帮助
社会组织支持
寻求相关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如妇女联合会、儿童保护 机构等。
社会舆论引导
通过媒体等渠道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对婚姻家庭纠纷问 题的关注和认识。
05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与挑战
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婚姻家庭纠纷相关法 律法规尚不完善,存在法 律空白和模糊地带,给案 件处理带来困难。
调解机制不健全
调解是解决婚姻家庭纠纷 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调解 机制存在不健全、不规范 等问题,影响调解效果。
司法资源不足
随着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数 量的增加,司法资源显得 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 增长的案件处理需求。
浅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解读
![浅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f20c181af1ffc4fff47ac06.png)
浅析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刖吕以法律手段标准婚姻的成立,一直是中国制定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代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从新中国开始至今,国家都从稳固、开展与其政治要求相适应的婚姻家庭制度出发,对相关问题做出了必要规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展,不同历史条件背景下产生和开展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有着各自的特殊内容和形式,并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著述中写道,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婚姻形式,即群婚制、对偶婚制、专偶制。
[在婚姻家庭形式开展变迁的今天,当代中国普遍的婚姻形式变成了俗称的一夫一妻制。
我们反对完全以现代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去理解蛮荒时代群婚制,也不能以中国当代的婚姻制度去批判中国古代的婚姻制。
从我们目前的历史背景来看,一夫一妻制度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婚姻家庭问题。
我们对当代婚姻家庭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探索。
笔者认为,每样事物都有利弊两面,如何才能减少弊端婚姻家庭制度,就需要对其中的危机进行归纳整理,了解产生的原因、进行的形式、解决的对策。
本文中我们将引用、参考诸多社会学专家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成果。
笔者写下这篇论文,希望能够对于当代婚姻家庭产生的主要危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整理,了解这些主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的方式。
企望以此找到一些能够克制这些危机产生的方法并且有助于处理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
婚姻家庭综述在社会学的学科里,家庭是广义社会的最小细胞,它直接或者间接决定社会生活幸福、健康与伦理,甚至是社会安定秩序的根本要素。
家庭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社会初级群体,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桥梁。
而婚姻制度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家庭组建的根底之一,是其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了解家庭就必须了解婚姻本身及其婚姻与家庭的关系。
?结婚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婚姻并不是自始存在和永恒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开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同一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
第六讲家庭婚姻理论
![第六讲家庭婚姻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e97986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7.png)
一、家庭理论的评价标准
Klein(1994)访谈研究: 访谈问题:评价一个家庭理论好坏的标准; 访谈对象:100多位家庭研究者 访谈结果:32条评价标准
表5.1 评价家庭理论的标准
1.内部一致性:没有逻辑上自相矛盾的观点 2.清晰度:理论观点得到了清楚的解释,在需要解释的地方进行了解释和界定 3.解释力:对想要解释的观点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4.联系:理论中关键的观点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的 5.可理解性:理论对现象的解释是可理解的 6.与经验的吻合度:对理论的大多数检验验证了理论观点 7.可检验性: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检验或驳斥 8.启发价值:可以引发大量的研究和研究兴趣 9.基 础:理论建立在可观察到的事件和过程的基础之上 10.环境:理论考虑到了观点与环境(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历史的)之间的相互影响 11.解释的敏感性:理论能够很好地反映理论应用于的社会单元所实践和感知到的经验 12.预测力:理论能够成功预测其形成之后所发生的现象 13.实践效果: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政策和行为问题等
A 问题解决:6题 B 沟 通:9题 C 角 色:11题 D 情感反应:6题 E 情感卷入:7题 F 行为控制:9题 G 总的功能:12题 (3)4点量表: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完全不像我家
五、易感性-压力-婚姻调适理论
(Vulnerability-stress-adaption model)
C 有效的问题解决 a 确定问题 b 与合适的人沟通遇到的问题 c 形成可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d 确定使用某种方法 e 实施替代性方法所需要的行为 f 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控 g 评价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2)沟通:家庭成员间交换信息
A 沟通话题:工具性领域的沟通和情感性领域的 沟通
现代婚姻及家庭问题分析
![现代婚姻及家庭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f96ff2941ea76e58fa040f.png)
•现代婚姻及家庭问题的•在现代,婚姻一般指男女得到社会及法律承认的结合,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存在,从本质上看,婚姻是指为社会所承认的性关系。
所谓婚姻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特别涉及男女双方制度化的匹配安排,现代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又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并由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
婚姻和家庭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婚姻关系在一夫一妻制条件下指的就是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则既包括夫妻关系,也包括亲子关系,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了各种血亲和姻亲关系。
”婚姻和家庭表达了特定的文化内容,包括性观念、生育观念、婚姻观、家庭观、特定民族或地区的特定婚俗,以及特定的家庭生活方式等。
婚姻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婚姻家庭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势头。
过去,婚姻家庭是一种高稳定的社会关系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对每个在婚个体都有很强的约束力,离婚、违法婚姻、替代婚姻、性罪错等只是小概率事件,并未构成众所瞩目的社会问题。
但是现在,在对待婚姻家庭问题方面,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出价值多元化的特征。
婚姻的神圣性开始受到怀疑,家庭因受到多种力量的冲击而变的飘摇不定。
婚姻家庭领域突现出一系列问题。
离婚率上升违法婚姻增多。
由于法律不够完善,重婚纳妾、姘居、婚外恋等丑恶现象在近几年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反而呈蔓延趋势。
这种情况的存在和蔓延,对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形成严峻挑战。
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所谓大龄未婚人口,是指那些过了社会上通行的结婚年龄即“婚姻适龄期”而尚未婚配的28-49岁的男女,不包括离婚、丧偶。
大龄未婚人口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无论从未婚人口总数来看,还是从各个年龄段来看,未婚男性人数都远远多于未婚女性人数;第二。
年龄愈大,大龄未婚男女人数相差愈多。
另外,男女在文化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未婚男性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或穷乡僻壤,而未婚女性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所以这两个群体的婚姻难问题很突出。
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关系调适
![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关系调适](https://img.taocdn.com/s3/m/6deee8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e.png)
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关系调适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们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主要环节。
然而,婚姻家庭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很多挑战。
为了维护健康和谐的家庭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和解决婚姻家庭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家庭关系调适。
婚姻家庭问题是指在夫妻双方之间或者其它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的困扰、冲突或矛盾。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经济压力、子女教育、工作压力等方面。
面对这些问题,夫妻双方需要主动沟通、互相理解、妥善解决。
此外,家庭成员之间还需要建立和谐的关系,培养亲密感和信任。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才能改善家庭氛围,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家庭关系调适是指为了达到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需要进行的调整和改进。
家庭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坚持付出和忍耐,同时也需要理解和接受。
调适家庭关系的方法包括:1. 互相尊重: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应该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观点和感受。
尊重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
2. 积极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夫妻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积极沟通,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意见,并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沟通,可以减少误解和猜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共同目标:家庭成员应该共同设定目标,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无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子女教育目标,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4. 灵活适应:家庭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都需要适应变化。
家庭成员应该对变化保持开放的态度,灵活地适应新的情况和环境。
这样才能在变化中保持家庭的稳定和和谐。
综上所述,婚姻家庭问题与家庭关系调适密切相关。
夫妻双方需要积极解决问题、加强沟通,同时家庭成员也需要互相尊重、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通过有效的调适,我们可以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为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总结
![第六讲婚姻家庭问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4e5e7c3b3567ec102d8a20.png)
(三)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 社会学学派:社会变迁理论/观念领域的革命 • 人口学学派: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延长不可避免 地导致更多的婚姻问题 • 经济学学派: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 的婚姻收益递减论和伊斯特林(R. Easterlin)的 收入决定论。 • 心理学学派:婚前对婚姻的过高期望、婚后配偶 双方相互吸引的资源枯竭和婚外生活的心理诱惑 等都可能影响婚姻生活的质量和稳定性。 • 生理学学派:人的初次性行为年龄的前移与人的 性成熟提早有关。
• • • • • • Deviation from expectation Disgrace Depression Departure of family members Divorce Death
• 一夫一妻制家庭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 之后,正发生着一场性质与形态的大变革, 即从农业社会的血亲主位、父子轴心、男 性专权的传统一夫一妻制家庭,向工业社 会的婚姻主位、夫妻轴心、两性平等的现 代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家庭发展将进入 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婚姻家庭问题 • 婚姻家庭问题是指引起家庭成 员矛盾冲突、伤害家庭成员心 理与生理、导致婚姻关系不协 调及家庭解体的现象。
(二)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家庭 最多的国家 • “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 • 我国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 差异和地区差异
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 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 注重婚姻生活功能的精神层面。 • 其次,改革开放以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引了大量的流 动人口,他们原先是相对较低的离婚风险的农村人口,现 在已经成为高离婚概率的城镇居民或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 间的边缘人。 • 再次,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和协议离婚条例人性化取向的改 革,结婚和离婚手续的方便,离婚程序成本的降低,也使 得一部分人非理智的冲动型离婚变得非常容易。 • 又次,整个社会对离婚行为的理解、宽容甚至莫名其妙的 艳羡,都诱导着许多人走向离婚。 • 此外,离婚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结婚太草率、志不 同道不合、家务矛盾纠缠、第三者插足、性生活不协调或 没有性生活、遭遇生活事件、寻求浪漫、生活变迁、妇女 的自立和解放,等等。
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
![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32b2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1.png)
农村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婚姻家庭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通过对农村婚姻家庭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旨在揭示现代农村婚姻家庭的面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促进农村婚姻家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婚姻状况的调查在农村地区进行婚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普遍存在的现象。
首先,农村青年的婚姻年龄逐渐推迟。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延迟婚姻,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事业发展。
其次,农村婚姻多以父母之命、媒人之约为基础,少数青年对婚姻的自主选择权受到限制。
此外,尽管农村男女双方大多都婚内生育,但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和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愿意生育的夫妻越来越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二、农村家庭状况的调查除了农村婚姻状况,对农村家庭状况的调查也是本文的重点。
我们发现,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过去的家庭大多是多人户型,由多个代际成员组成,但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和“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形成核心家庭或单亲家庭。
此外,农村家庭的传统价值观仍然占主导地位,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分配比例相对较低。
三、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农村婚姻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婚姻普遍缺乏婚前知识与思想教育,导致夫妻双方对婚姻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不足。
其次,由于经济压力和生活单一化,一些夫妻关系日渐紧张,矛盾不断升级。
此外,农村家庭对于情感交流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容易造成夫妻矛盾和子女成长问题。
四、农村婚姻家庭发展的趋势通过综合分析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农村青年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婚姻观念的变革,农村婚姻年龄将进一步推迟,夫妻双方婚姻观念的协调将成为关键。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家庭结构将进一步缩小,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将成为常态。
最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性别比例的平等化,农村婚姻家庭中的男女角色平等度将逐渐提高。
浅析农村婚姻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浅析农村婚姻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36b513650e52ea55189886.png)
浅析农村婚姻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常说幸福的生活是相同的,不幸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幸。
来基层派出法庭工作的这段时间,接触最多的是涉及婚姻家庭类的案件,在这些众多的离婚纠纷和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的案件中,大都隐藏着一个个充满爱恨情仇的不幸故事。
但是不管积怨有多深,双方争执有多大,案件有多复杂,在厌诉、息诉思想仍占主导地位的农村能选择走诉讼的道路解决纠纷,这些案件都存在着普遍的共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与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多年来形成的观念有关,更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建立。
在解决婚姻家庭类的案件中,承办法官会依法或征得当事人双方的同意而进行多次调解,这不仅是因为调解是我们的一种工作手段,是“大调解”背景下的工作需求,而是因为调解能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更好的被当事人接受,也能更好的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
也正是通过调解,让我们对每一个案件有更深的了解,对这些案件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农村婚姻家庭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不无担忧。
笔者结合将近一年的审判实践,对农村婚姻家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归纳:一、不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手续。
在我们庭里受理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中,有一半是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和同居关系、析产纠纷,这与离婚纠纷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在农村依乡俗举行婚礼即视为“结婚”,这样的婚姻虽得到父母的认可,亲戚的祝福,但是也带有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农村“结婚”的男女一般是经人介绍认识,感情基础较差,如果不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手续,这样的“婚姻”是不受《婚姻法》的保护,一方可随意提出解除同居关系。
在这种状态下存在“婚姻”显然不利于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
二、父母对孩子的婚姻影响较大。
热播的电视剧《婆家娘家》、《婆婆来了》、《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一系列的家庭伦理剧,让我们明白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这一点在笔者接触具体案件的时候,感受尤其强烈。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8372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d.png)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不管婚前是春风得意还是爱情多劫,走过了红地毯,我们便开始面对人类始祖为我们架设好的婚姻温床和刚从商店买回的锅碗瓢盆。
生活中难以脱逃的是人人或多或少隐藏在生命中的意气、懒惰、吝啬和猜疑的情结,于是恼火形同一只流动的奖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夫妻两人手中轮流发光。
尽管谁都知道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但又总是一次次莫名其妙地重蹈覆辙。
于是付出年轻与美貌的女人,得到的不再仅是男人的成就和安全;付出热情和执著的男人,得到的也不光是女人的温柔与体贴。
难道与婚姻结伴而至的诸多问题,真的就只能使无数夫妻继续深感困惑与沉重吗?真的是相爱简单,相处却太难吗?问题之一:夫妻间相聚时间太少,缺乏相互沟通朋友建国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也很爱妻儿。
但忙不完的工作使他很少与家人相聚,妻子、孩子生病需要他时更无法守在家人的身边。
更为严重的是,当岳母病故时,他因工作远在非洲,妻子英子在最需要安慰时却连他的电话也未接到。
为此,英子认为建国心里没有这个家,几乎一年没给他好气受。
建国觉得自己委屈,认为自己拼命工作,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对方却一点也不理解。
两人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已濒临离婚的边缘。
夫妻双方工作都忙,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没有时间坐下来交谈,心灵无法沟通,不能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矛盾,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相当普遍。
其实夫妻二人只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交流,是可以沟通的。
一方面,英子在需要安慰及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建国,说明丈夫在她心中是最可以依靠、信赖的人,是自己的至亲至爱;因没得到他及时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而生气很正常。
如果在她需要安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恐怕就情况不妙了。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竟争激烈,建国是大老爷们,上有老下有小,当然得好好工作。
但要清楚自己既是闯天下、干事业的男子汉,也是孝敬父母的儿子、关心妻子的丈夫、顶天立地的父亲。
要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妻子感到你心里有家,在工作忙时要争取得到谅解,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事业家庭两不误。
婚姻家庭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https://img.taocdn.com/s3/m/ee195f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4.png)
婚姻家庭纠纷婚姻是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婚姻家庭纠纷逐渐增多。
这些纠纷涉及各个层面,如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以及财产分配等。
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不仅需要法律上的规范和支持,还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本文将探讨婚姻家庭纠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有类似困扰的人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一、婚姻家庭纠纷的原因1. 沟通问题沟通是婚姻家庭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夫妻双方在交流中存在问题,往往容易造成误解和冲突。
夫妻之间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或适应,就会导致紧张的气氛和相互间的猜疑。
2. 价值观的不一致夫妻双方在婚姻中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这些差异可能涉及生活方式、事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当存在价值观的不一致时,双方在决策上可能产生冲突和争吵,进而加剧婚姻家庭纠纷。
3. 第三者插足外界的介入也可能成为婚姻家庭纠纷的原因之一。
第三者的出现可能引发夫妻间的争执和不信任,甚至导致婚姻的破裂。
不论是来自家庭、朋友还是同事,第三者的介入对婚姻关系的稳定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4. 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中经济问题的存在也不容忽视。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各自经济收入的差异以及家庭的经济压力都可能成为引发矛盾和纠纷的原因。
二、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方法1. 加强沟通与理解夫妻双方应加强沟通,尽可能坐下来一起交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应尊重对方的观点,理解彼此的需求,并努力达成共识。
此外,夫妻可以通过参加婚姻辅导、婚姻疏导等活动,提升沟通和理解能力。
2. 学会妥协与包容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必须学会妥协与包容。
通过双方的互相妥协和让步,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并寻找到相对公平的解决方案。
在婚姻家庭纠纷中,妥协能力和包容心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
3. 寻求专业帮助当婚姻家庭纠纷无法通过双方的努力解决时,寻求专业帮助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可以咨询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他们能够提供具体的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建议,帮助夫妻解决纠纷,并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
浅析当今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今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dcd061d10a6f524ccbf8529.png)
浅析当今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民乐县人民法院李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这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因为社会是否和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家庭来维持和决定的。
现今全国上下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
那么农村家庭中的婚姻家庭的和谐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
据我院和相关部门2010年1----12月份来收到的有关婚姻家庭的纠纷情况如下:我县法院今年1—11月共受理民事案件件,其中离婚纠纷案件件,抚养纠纷案件件,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件,因非婚同居而引发的纠纷件,除了件为城镇居民外,农村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占总受案数的 %,比去年同期增加 %。
比较近3年我县法院的受案情况,农村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比例均偏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从司法、公安、妇联了解的情况来看,全县共接待来访的婚姻家庭问题的案件近余件,占总来访的案件的20%,内容多为家庭暴力、离婚居高不下、老人和小孩的抚养等。
从民政部门了解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每20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离婚。
近年来,因为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农村,因各方原因,所受教育和经济的限制,走上犯罪道路的比较多。
这样不但影响了家庭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纵上情况归纳为:当今农村婚姻家庭的首要问题是婚姻;其次是老人赡养;再次是离异小孩与女孩的抚养;最后是同袍兄弟的亲情问题。
一、夫妻离异增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婚姻离婚率最高。
1、婚恋快来快去。
此类婚姻的特点是快速,快速相恋、快速结婚、快速离婚。
整个婚恋过程完全是由感觉做主,喜欢就结婚,不喜欢就“拜拜”。
甚至还来不及了解对方就已经各走各路。
这类婚姻的主角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潇洒男女。
他们的感觉是没有悲伤,但是双方的父母亲友大多会因此成为陌路人,双方的家庭也会因此背负较重经济负担。
婚姻与家庭解读汇报
![婚姻与家庭解读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1786930227916888486d7cf.png)
婚姻与家庭解读第一部分: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概述课程标题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困惑变化趋势离婚率增加离婚率的社会学意义(一)离婚率的社会学意义(二)婚前和婚外型关系增加相关心理问题的增加婚姻家庭问题变化的影响因素婚姻家庭问题变化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1949-1979年原因一:经济合作社原因二:生育共同体原因三:社会封闭原因四:政治运动1979年以后原因一:经济合作社解体原因二:生育共同体的功能削弱原因三:社会开放原因四:政治运动消失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如何维系现代婚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二:居住条件的改善原因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原因四:人口比例的失调原因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原因六:媒体的引导作用关于对策的思考关于对策的思考关于对策的思考-婚姻家庭教育关于对策的思考-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和治疗关于对策的思考-性别教育本课结束第二部分:成长的烦恼概述学习目标主要内容青春期的性教育青春期的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的现状“早恋”还是“早练”“早恋”还是“早练”?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1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2典型的例子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3少男少女交往的作用4友情和爱情成长的烦恼如何应对“早恋”从健康的角度来看性性心理发育阶段 1性心理发育阶段 2案例性心理发育阶段 3本课结束第三部分:天涯何处觅佳偶天涯何处觅佳偶课程标题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如何选择配偶如何选择配偶对婚恋关系一般规律的研究规律一:门当户对案例一案例二规律二:性格案例三警惕!规律三:年龄规律四:社会关系规律五:价值观创造婚姻的盛宴创造婚姻的盛宴本课结束第四部分:围城里的困惑围城里的困感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婚姻的生命周期婚姻的生命周期幼稚婚姻幼稚婚姻从恋人到夫妻-从我走向我们从恋人到夫妻-姻亲矛盾姻亲矛盾 1姻亲矛盾 2姻亲矛盾 3解决方法从夫妻到父母成长婚姻成长婚姻双重角色冲突解决方式中年婚姻中年婚姻中年婚姻的危机-1中年婚姻的危机-2婚姻的责任老年婚姻老年婚姻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1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2老年婚姻面临的问题-3婚姻如人生本课结束第五部分:解读婚外情解读婚外情课程标题学习目标主要内容婚外情产生的原因婚外情对家庭的影响婚外情产生的原因婚外情产生的原因-1婚外情产生的原因-2婚外情产生的原因-3婚外情产生的原因-4婚外情产生的原因-5婚外交往的危险因素及应对婚外交往的危险因素及应对婚外交往的两个危险因素典型案例外遇有救吗?——如何应对婚外情本课结束变革中的婚姻家庭问题学习目标学习完本课后,你将能够:了解20年来婚姻家庭问题的变化趋势了解影响婚姻家庭问题变化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因素考虑如何应对主要内容1.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离婚率的增加婚前和婚外型关系增加相关心理问题的增加2.婚姻家庭问题变化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3.关于对策的思考1.婚姻家庭问题20年来的变化趋势近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西方200多年工业化的浓缩。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3ef4d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2.png)
浅谈当前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浅谈当前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法学0902 李良宵一份感情来之不易,一次婚姻更是一辈子的契约,婚姻是一生的赌注,怎么舍得让你输?感情可以很深刻,也可以很平淡,看你怎么抓住生活里的细节,给对方感动。
关键词:婚姻家庭突出问题家庭暴力离婚婚外恋妇女权益婚姻是人类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对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其最基础的构成了社会最小的生产生活单位,它的和谐程度,生活氛围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态势。
而在法律的角度,为了保证社会的向前发展,顺势发展,从《民法通则》的公序良俗,诚实信用,意思自治等原则出发,规定了诸如:婚姻自由缔结,自由离婚,离婚子女抚养费协议分担等等;同时又将婚姻家庭缔结、存续、离婚、抚养子女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做了禁止性的规定。
本文主要浅谈当前婚姻家庭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法律作出何种规定,以及为何作出此类规定。
据民政部门统计,2006年,北京共有 2.4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有五分之一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三分之一是在结婚5年内离婚的,而结婚不到1年就离婚的竟然有970对,还有52对夫妻结婚不到1个月就分道扬镳。
2007年,北京市的离结率(当年离婚对数和结婚对数的比率)达到了50.90%,创下了历史记录。
在上海,200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妇为3.7万余对,比2005年增长21.5%。
最近10多年来,离婚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2007年,美国的粗离婚率降到了自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3.6‰),中国的粗离婚率则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当然和美国相比,中国的离婚率还是较低的)。
1980年中国仅有34.1万对离婚,粗离婚率为0.354‰。
2006年有178.5万对离婚,粗离婚率达到1.37‰,是1980年3.87倍。
这么多的离婚,究其根本在于家庭关系矛盾的激化,进一步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家庭暴力,妇女权益得不到公平的对待,第三者插足,婚外情等等原因占不少的部分,除此之外,婚后才发现感情不和,生活习惯迥异的也占一大部分。
婚姻法6(离婚)
![婚姻法6(离婚)](https://img.taocdn.com/s3/m/c149d243336c1eb91a375d3e.png)
2、双方当事人必须要有离婚的共同意愿---、双方当事人必须要有离婚的共同意愿 基本条件 这种意愿必须是真实的、自愿的、一致的, 这种意愿必须是真实的、自愿的、一致的, 不允许一方以恐吓、胁迫、 不允许一方以恐吓、胁迫、欺诈或乘人之危 等方式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同意 离婚,也不能是第三者强迫。 离婚,也不能是第三者强迫。 3、对子女和财产问题作了适当的处理 必要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作了适当的处理---必要 条件 子女:子女由谁抚养;抚养费的负担、 子女:子女由谁抚养;抚养费的负担、给付 期限、给付方式;对子女的探视权。 期限、给付方式;对子女的探视权。
财产: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的清偿; 财产:共同财产的分割;债务的清偿;一方 生活确有困难时另一方适当经济帮助等。 生活确有困难时另一方适当经济帮助等。 4、申请登记离婚必须合法,不违反社会公德。 、申请登记离婚必须合法,不违反社会公德。 协议合法,不得规避法律; 协议合法,不得规避法律; 维护子女合法权益, 维护子女合法权益,不能因父母离婚而影响 子女的健康成长; 子女的健康成长; 财产协议合法, 财产协议合法,不能侵犯或剥夺任何一方当 事人的财产权利,也不得损害国家、集体、 事人的财产权利,也不得损害国家、集体、 第三人的财产利益。 第三人的财产利益。
②出妻的限制条件: 出妻的限制条件: 三不去” 经持舅姑之丧、娶时贱后贵、 “三不去”:经持舅姑之丧、娶时贱后贵、 有所受无所归 2、义绝 、 中国封建时代饶具特色的法定离婚方式 特点: 特点: ①是一种强制离婚制度,凡符合法定义绝条 是一种强制离婚制度, 件者,必须离异。 件者,必须离异。 是一种经官司判断的离婚制度。 ②是一种经官司判断的离婚制度。
五、诉讼离婚
(一)概念;又称裁判离婚,指婚姻当事人向 一 概念 又称裁判离婚, 概念; 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请示, 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请示,由人民法院调解或 判决而解除其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 判决而解除其婚姻关系的离婚制度。 (二)特征 二 特征 1、当事人一方愿意离或双方当事人都愿意, 、当事人一方愿意离或双方当事人都愿意, 但对子女或财产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但对子女或财产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2、能否离婚,人民法院起主导作用,法院拥 、能否离婚,人民法院起主导作用, 有绝对和自由裁量权。 有绝对和自由裁量权。
第三章_6婚姻家庭问题
![第三章_6婚姻家庭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b32745e518964bcf847c5c.png)
阅读材料
全国十六地区男女婚恋观调查
二、中国婚姻家庭问题概况
婚姻家庭问题是指引起家庭成员矛盾冲突、 伤害家庭成员心里与生理、导致婚姻关系 不协调及家庭解体的现象。
普那路亚家庭形式,必定会使得族群分化为 一些氏族。在同一个氏族中,姐妹与兄弟之 间,不可通婚。这就开始了不同氏族之间的 通婚,进入了族外的群婚阶段。一群男人, 共同地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 是。族外婚,维持了本氏族的和谐,消灭了 嫉妒,发展了族群。族外群婚发展到新阶段, 就是对偶婚,即,一个男子以一群女子为妻 子,其中有个主妻;反之,一个女子也有一 群男子为夫,其中有主夫。
但是,随着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越 来越高,必定要挑战母权,久而久之,女人 从属于男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
一夫一妻制
父权的确立,财产的私有化,为了保证后代子息能够
继承父亲的财产,要求子息血脉的纯洁性,同时孩子须确
认父亲的身份。这就意味着对偶婚中,将以一夫多妻的形
式保存下来;也对女子的贞洁性提出了要求。而血脉的正
但到最近几十年,离婚率呈现陡涨的趋势,离婚 问题已经成为最突出的婚姻家庭问题,它不仅具 有世界性,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单 亲家庭、再婚家庭、独身者增多等。
中国目前的离婚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离 婚水平。自从1950年开始贯彻第一部《婚姻法》 出现全国离婚115万多件的高峰以后,中国的离婚 数一直稳定在每年40万对左右。1983年以后,这 一稳定开始有了突破,以每年递增4万对以上的速 度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有178.5万对夫妻离婚。 离婚者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高。
家庭道德恋爱婚姻家庭的道德思考
![家庭道德恋爱婚姻家庭的道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481e1bd580216fc700afd82.png)
第六讲家庭道德——恋爱婚姻家庭的道德思考【导入】婚姻家庭生活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有句古语,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做好两件大事,“立业成家”。
所谓“立业”,就是事业有成;所谓“成家”,就是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可见,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各种问题,是一个人生重要问题。
本讲内容:一、爱情与人生二、婚姻与家庭三、家庭xx一、爱情与人生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
许多人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把爱情比喻为比生命还更重要,。
这种观点的代表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戏剧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的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这种观点的代表就是“爱情是苦酒”。
可见,爱情带给人们的感受是差异巨大的。
【图片】古希腊思想家阿里斯托芬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据说,人本来是一个圆球状的物体。
有四条腿,四只手,一颗脑袋上长着相反的两张脸。
人的胆大妄为使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惊恐不安,万物之神宙斯便使用一根头发,将那“人”从中间剖为两半。
被剖开的两半都痛苦极了,每一半都急切地扑向另一半,他们纠缠在一起,拥抱在一起,强烈地希望重新融为一体。
根据阿里斯托芬爱情起源的故事,马克思在谈到人类婚恋时,●曾形象地比喻: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
【资料】某学生自述。
我的胆子一向不大,只敢在夜里偷偷想她;说错话是否会挨骂,我的心里一个劲地害怕;我多希望自己也能画画,把她的倩影画了一打又一打;不仅欣赏她美丽的双眸,更陶醉于她那飘逸的长发;谁知与她谈话结结巴巴,脸上的汗水滴滴哒哒;我的胆子仍然不大,只好在梦里追她。
【总结】生动地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异性的心态和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
每一个人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都不一样,爱情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认为:(一)爱情的本质所谓爱情,是指男女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生活中的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解答与解析
![生活中的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解答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0d17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a.png)
生活中的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解答与解析婚姻和家庭是每个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婚姻和家庭法律问题也日益复杂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答和解析一些常见的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婚姻登记与离婚婚姻登记是合法夫妻关系的确认,而离婚则是夫妻关系的终止。
在我国,婚姻登记是必须的,没有婚姻登记的夫妻关系是无效的。
离婚则需要经过法律程序,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来解决。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经过法律程序确认后离婚。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快捷,但是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有明确约定。
诉讼离婚则是通过法院审理来解决夫妻关系的终止。
在诉讼离婚过程中,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意见和利益,判决是否准许离婚,并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做出裁决。
二、财产分割与继承在婚姻关系终止后,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婚姻法,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等分割。
共同财产包括婚后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的财产经过共同努力增值的部分。
财产分割的原则是公平合理,但具体的分割方式需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协议或者诉讼来解决财产分割的问题。
继承是另一个与婚姻和家庭法律相关的重要问题。
根据我国的继承法,夫妻之间有继承权。
如果一方去世,其遗产将会被继承人继承。
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等亲属。
三、子女抚养与探望权子女是婚姻中最宝贵的财富,而子女抚养与探望权是离婚后最常见的争议之一。
根据我国的婚姻法,子女的抚养权属于双方父母共同拥有,但一般情况下,由母亲担负主要的抚养责任。
在离婚后,父母可以通过协议或者诉讼来解决子女抚养与探望权的问题。
一般来说,法院会根据子女的最佳利益原则,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判决子女的抚养权和探望权。
四、家庭暴力与保护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与婚姻和家庭法律相关的重要议题。
根据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等多种形式。
第六讲婚姻家庭和继承总结
![第六讲婚姻家庭和继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6a9e41f7ec4afe04a1dfbe.png)
第六讲家庭婚姻和继承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定亲属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1从调整的范围来看,婚姻家庭法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包括两方面2.从调整对象的性质来看,婚姻家庭法既有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又有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5.计划生育原则亲属制度亲属:自然人之间基于婚姻、血缘和拟制而发生的身份关系广义的亲属:包括配偶、一定范围的血亲、和姻亲狭义的亲属:仅指血亲与姻亲而不包括配偶,但是按照我国婚姻立法,配偶是最近亲属1.配偶,在亲属关系中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是血亲、姻亲产生的源泉和基础2.血亲:自然血亲,即出自同一祖先分类拟制血亲,即原本无血缘关系而由法律确认其与自然血亲具有同等权利义务的亲属(养子女,继子女等)3.姻亲:1.血亲的配偶(女婿) 2.配偶的血亲(公婆)3.配偶血亲的配偶(妯娌,连襟)1.直系血亲:生育自己或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还有拟制直系血亲1.直系亲:2.直系姻亲亲系 1.旁系血亲:是指双方之间无从出关系但同由一共同祖先所生育的血亲,2.旁系亲包括法律拟制旁系血亲旁系姻亲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姻亲以配偶为媒介,与配偶的直系血亲为直系姻亲,如公婆与儿媳但二者共同生育的后代除外与配偶的旁系血亲为旁系姻亲,如夫与妻的姐妹亲系的计算方法(1)直系血亲的亲等,从己身上数或者下数,以其间的世代数而定一世代为一亲等(2)旁系血亲的亲等,从己身数至双方同源的直系血亲,再从同源的直系血亲数至计算亲等的对方,一世代为一亲等1.第一步,取两个人共同的直系亲属,第二步,各自数到自己到共同直系血亲的代数第三步,取两个人代数最多者作为两个人旁系血亲的代数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1.配偶关系,配偶关系因男女方结婚而发生,因一方死亡或者离婚而终止1.自然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出生即产生,死亡即终止①收养关系,收养成立即产生,收养关系终止或一方死亡即终止2.血亲关系拟制血亲②继父母子女关系发生条件:1.继子女的生父母与继父母的婚姻关系产生2.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终止条件:A.继父母或继子女一方死亡B.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C.继父母离婚,且继子女未成年,由生父母带走抚养3.姻亲关系,姻亲关系因结婚而成立,但我国未规定姻亲关系的终止,配偶一方的死亡,这种姻亲关系也不终止,丧偶儿媳,女婿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法》第12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崇拜、灵魂残缺的市 场化时代,一些人很容易走向极端,把爱情物质化, 把婚姻商品化。那些坚持爱情至上恋爱观的理想主 义者,那些坚守婚姻应该以爱情为基础的非功利主 义者,他们要么难以找到恋爱的对象,走不进婚姻; 要么难以“将婚姻进行到底”。当代中国,多少婚 姻家庭的悲剧皆因物质功利因素的过分浸入而发生 !
1.离婚率上升 关于离婚率的统计方法 最佳统计离婚率的方法是离婚对数除以整个社会有 多少对夫妻。由于我国大规模人口普查的难度,目 前的操作是计算每一千人中离婚的数字,分母是总 人口,分子则是离婚次数(对数)。 离婚率(粗离婚率)%:离婚对数除以当期人口平均 数(2006年以前的统计年鉴都是离婚人数为分子的, 2006年以后改为以离婚对数为单位)。
如何解决离婚率上升及其负面影响问题
⑴必须引导全社会成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和价值观。对适龄人群,要进行正确的恋爱观、 婚姻观和家庭观教育。必要时,可以考虑开办专门 的婚恋学校或者在社区开设专业的培训斑。 ⑵要完善婚姻法中对离婚事件处理原则的可操作性, 建构能够具体衡量和评估“感情是否破裂”的量化 指标体系。在保护正常离婚权利的同时,要特别注 意保护不正当离婚的受害者。 ⑶要尽可能地减少离婚给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 应给由于家庭破裂而形成的问题孩子以特别关爱和 帮助。
近些年来,婚外情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也在发展变化, 它开始从“地下”走到“地上”,日趋公开、半公 开化。在某些特定的阶层、人群,婚外情开始变得 时尚、前卫、令人羡慕,甚至公开炫耀,究其原因, 是由于整个社会对婚外情的接纳程度大大提高。 婚外情没有性别的专属性,男性和女性具有同等的 发生概率。但是,从总体上说,雄性生命都有着与 生俱来的进攻性和好色本能,在情爱模式上,区别 于女性,男性可以把情与爱分开实现,他们一般是 婚外情事件的策动者和主体因素。
2000-2005年 平均离婚率 37.25% 34.70% 33.77% 33.01% 32.69% 32.64% 29.75% 26.28% 23.72% 22.74%
中国社科院和多家媒体在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公 布了《2010年-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问卷》, 中国2010年共有196.1万对夫妇登记离婚,比2009 年171万对要高出近15%。中国的离婚热点地区多 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人口大省四川以全 年近17万对离婚高居各省市离婚榜榜首,而江苏 和山东分别以12万和11.6万列第二和第三名。去 年中国离婚数最低的是西藏,只有459对夫妇离婚。
如何解决婚外情问题
从根本上讲,婚外情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只能在道 德所调节约领域和范围寻求解决之策。在一个正不 压邪的病态社会,再怎么完善婚姻法、成立什么民 间婚外情调查事务所、再怎么控诉所谓的“第三 者”,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说,要以转变党风为轴心,净化社会 道德空气。必须重建真正的信仰体系。此外,褒奖 楷模,弘扬正气,充实精神生活,大力开展建设幸 福家庭活动等,也不失为治理婚外情问题的具体办 法。
2.婚外情
婚外情是一种非理性、相对猛烈的情感,它来也勿 勿,去也匆匆。它愈是隐秘,就愈是激烈。这种情 感经不起岁月的磨难,一般很难保持数月、数年或 更长的时间。 婚外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的初期,也是它的高 潮期。随着激情的逐渐消退,婚外情的理性成分开 始增加,在它的中后期,问题和麻烦会接踵而来, 当事人一般会深陷苦恼之中难以自拔,欲罢不能, 欲休不止。
200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离婚率排名(法制日报统计) 2009年离婚率前十位排名(离婚率单位‰) 1.新疆 4.12 2.重庆 3.56 3.黑龙江 3.30 4.吉林 3.27 5.辽宁 3.05 6.上海 2.53 7.四川 2.45 8.北京 2.40 9.天津 2.29 10.内蒙古 2.15
一般认为,爱情应该是婚姻的基础,任何包括物质 考虑、功利计算和策划在内的非爱情因素的掺入, 都会给婚姻带来致命的伤害。爱是缔结婚约的唯一 理由,“感情确已破裂”是离婚的唯一依据。 人本身是作为肉体的物质与作为思想的精神之混合 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要 凭借物质资料来生活,爱情和婚姻需要考虑物质基 础。
各省2000-2005年离婚率统计:
城市 人口数 (万) 黑龙江 3820 新疆 2010 辽宁 4221 上海 1778 吉林 2716 北京 1538 重庆 2798 四川 8212 天津 1043 内蒙古 2386
结婚 离婚 2005年 (万对)(万对) 离婚率 22.8 9.6 42.11% 19.6 7.8 39.80% 26 11.1 42.69% 10.3 3.9 37.86% 16.8 7.3 43.45% 9.7 3.4 35.05% 18.5 7.3 39.46% 40.8 14.1 34.56% 6.4 1.9 29.69% 15.5 3.9 25.16%
另据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对500 位离婚当事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离婚原因为 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恋(占40%以上)、性格不合 (占38%)、一方不尽家庭义务(占16%)以及为经 济、亲属关系和赌博(分别占10%左右)。性生活 失调、一方出国分别约为3%左右。离婚原因当中 “第三者插足”列于离婚原因的第一位。
一、婚姻家庭文明的内在困境
1.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体。
人既是一种自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是兼有杜会性和自然性的矛盾统一体。 作为社会人,人要过社会化的有序生活,就必须有 禁忌、有规则、有制度、有限制;而作为一种动物 存在,人有着极为强烈的反约束、实现本能的冲动, 追求自然欲望的最大满足,而人的欲望又是无限的。
三、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一)婚姻问题现状及分析 宇宙有多浩瀚,两性关系就有多复杂。一个男人和 一个女人缔结婚约、走进婚姻的围城,成为夫妻, 从此,两个人的世界就开始出现交叉、重叠、兼容、 磨合、矛盾、紧张、冲突等现象,在剧烈变化的当 代社会,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包括离婚率攀升、 婚外情,甚至同性恋在内的诸多婚姻问题,在我国 都已经出现且有趋于严重之势。
传统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念面临挑战和危机。有 人认为,美貌是最有价值的资本,要趁年轻貌美之 时,抢占先机,捕获自己想要的一切物质利益和婚 姻生活的硬件。还有人认为,婚姻是一种投资行为, 这种投资行为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什么“干 得好不如嫁得好”、“首选绩优股,次选潜力股”、 “先做‘债券’,再争取‘债转股’”、“嫁对一 个人,少干二十年”;什么“男人征服世界,女人 征服男人”、“应善于利用男人的好色本性”等奇 谈怪论和所谓的“潜规则”正常的事情, 有人甚至认为,离婚率上升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和象征。但是,事实上,过多的家庭破裂,的确不 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导 致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经验 的事实表明,孩子往往是男女婚姻破裂的最大受害 者。 与此同时,离婚对当事人来说,不仅可能给当事人 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会给当事人及其亲人造成精神 痛苦。
第六讲 婚姻家庭问题分析
一、婚姻家庭文明的内在困境 二、婚姻家庭文明的外在困惑 三、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讨论:
如何看待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
前
言
婚姻家庭是历史上最早自然生成的原发性社会制度, 这种制度的形成是人类处理两性关系问题所获得的 经验教训的积淀、凝练和升华。 婚姻家庭的存在意味着人类社会最简单又最复杂、 最普遍又最根本的结构和秩序。这种社会秩序,为 人类的繁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历程:乱伦状态、多夫多妻、 一妻多夫、一夫多妻。
婚姻家庭问题的含义 一般认为,家庭以婚姻为基础,婚姻以恋爱为前提。 由于恋爱、婚姻、家庭三者的内在联系,人们习惯 把恋爱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统称为婚姻家庭问题, 但婚姻问题与家庭问题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侧重 于男女两性特别是夫妻关系问题,后者则关注包括 孩子、老人在内的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还有一种离婚率计算方法是:当期(一般是一年) 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的比率。离婚率%=离婚人数÷结
婚总人数
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 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 161.3万对,2009年为171万对,2010年为196.1万 对,平均每天5300多对夫妻登记离婚。 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 加趋势迅速。
2.婚姻家庭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统一体。
女人感性,男人理性,但是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需要男人。 爱情是感性的,而婚姻需要理智;婚姻的真谛是平 淡,而人们却追求激情。 家庭讲求理性,而生活不能没有色彩;家庭的真谛 是责任,而人们却追求洒脱。
二、婚姻家庭文明的外在困惑
总体上看,离婚率的上升,主要原因有:
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功
能的精神层面,对婚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⑵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使
他们成为高离婚概率的人群。
⑶离婚手续的方便,离婚程序成本的降低,也使得
一部分冲动型离婚变得非常容易。 ⑷整个社会对离婚行为的理解和宽容,诱导着许多 人走向离婚。 ⑸离婚还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结婚太草率、家 务矛盾纠缠、第三者插足、性生活不协调、寻求浪 漫刺激、生活变迁、妇女的独立和解放,等等。
现在通行的一夫一妻制度,也许不是最圆满的,但 它绝对不是最坏的制度,是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制度。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开始遭遇日益严重 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并不遵守既古老又现代的现 代婚姻家庭制度,形形色色的性解放运动此起被伏, 离婚率在全世界范围不断攀升。 当代中国,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以 及急剧的社会变革,我们所出现的婚姻家庭问题, 既有普遍的世界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