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巴县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古朴动人。众多的文物古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县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

一、县情简介

1、历史背景

丹巴一带隋朝为嘉良夷地,唐属吐蕃,元为土司制,清设章谷屯,民国十五年(1926年)始设丹巴县。中路古文化遗址及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存在,说明大约在5000年以前已有藏族先民们在这一带定居。历经频繁的战争,今丹巴县境及周邻众多部落居民与吐蕃士兵、移民,因长期的交往而同化、融合,最终形成具有地域和语言特点的嘉绒藏族。

丹巴是嘉绒十八土司辖地最典型的嘉绒藏族文化的代表区,是嘉绒藏族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之一。

2、区位条件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的东大门,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成都平原以西的邛崃山脉西坡。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上游。县境位于东经101°17′—102°13′,北纬30°23′—31°29′之间,总面积达5649km2。

丹巴县公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317国道经卧龙、小金四姑娘山、丹巴县再向西于道孚县八美接川藏线。丹巴县城到成都345KM,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日隆关)距丹巴县城114KM。瓦(斯沟)——丹(巴)路沿大渡河向南可达泸定县,刷(金寺)——丹(巴)路则沿着大金川河通向金川县和马尔康。丹巴县境内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除分别沿着县境内三条水系延伸的五条主干公路外,尚有通往各林区、矿山和乡、部分村寨的支线公路

3、地质条件

丹巴县堪称“地质学天然博物馆”,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层总厚度达16000余米,境内不同时代和成分的脉岩多达数万条,其中举世闻名的丹巴白云母矿,就产在伟晶岩脉中。丹巴地区独有的地质奇观,为国内外地质专家所瞩目。

丹巴矿产资源丰富,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白支母矿基地,川西重要的贵金属矿——铂镍就产在丹巴。此外,金、银、铜、铅、锌及建筑饰材“中国白”汉白玉石等较为丰富。

4、气候条件

丹巴所处地理位置本应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深切的高山峡谷的下垫面形态影响了纬度气候的演变次序,而以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取代了水平(纬

度)气候带,除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仍保留着北半球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干热河谷气候外,绝大多数地区仍受制于青藏高原这一气候大环境,并受东南与西南季风气候的左右,形成既有别于青藏高原,又不同于盆地的高原型季风气候区。最高山顶与干热河谷的气温相差达24℃以上,具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5、社会条件

丹巴县辖1个镇,14个乡,18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7万余人。

丹巴县属多民族聚居区,居住差藏、汉、羌、回、满、彝等15个民族,其中藏族41381人,占总人口的74.53%汉族占22.19%,羌族占2.67%,回、满、彝等其他民族占0.16%。

二、民族文化概况

特定的区位条件、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漫长的历史沿革,培育了独特的丹巴嘉绒藏族文化。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集中分布在县域东部片区,在低海拔在干热河谷地带,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是嘉绒藏族农区民众聚居地,因而全县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基本上都比较集中的分布在县内大小金川河沿岸和大渡河沿岸。丹巴县嘉绒藏族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资源所处区位条件好,资源丰富,具有科学考古价值的人类古文化遗址,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与自然环境完善融合的藏寨民居,有着悠久历史、风格独特的民风民俗、气氛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古战场及红军遗迹和色彩斑谰的社会文化。为理想的文化生态观光旅游考察区。

三、历史文化资源

1、古碉群

古碉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是嘉绒藏区古碉最集中、最多的地方,有着“千碉之国”、“古碉之乡”的美誉,全县现存古碉数量和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全国之最,世界罕见,有的学者称其为“高碉文化”。丹巴县古碉是无声的诗篇;是凝固的音乐。现全县尚存的343座古碉中,仅梭坡、中路两地就集中了193座。丹巴古碉群于1989年被丹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甘孜州人民政府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在申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开始了丹巴中路——梭坡藏寨碉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申报文本于2002年1月22日通过省级评审,现正在作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的准备。

古碉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冉马龙者,武帝所开,无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民)众皆依山居址,垒石为室,高者十余丈,为“邛笼”。唐人李贤注曰:“今彼夷人呼为‘碉’也”。到隋唐时代,这种古碉在四川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盛行起来。又据中路乡古遗址暨石棺葬墓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证明了早在3500年前就有人口稠密的土著先民在这里而生息繁衍,并且掌握了较高的片石砌墙技术”。

古碉群的形成有了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丹巴境内妖魔横行,兴风行浪,抢粮吃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国土即刻召集人臣和匠人商议对策,决定修建高2丈以上的四角开碉房,抵挡妖魔的抢劫,这一举获得了成功。从此,国王下

令动员民众建碉,碉的发展使国富民定,于是下诏凡是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面,此风延续下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其实,丹巴县境内山高谷深,群峰突兀,交通不便,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扰,为了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本是古碉群形成的真正原因,高碉楼之上,四面八方,一目了然,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丹巴古碉群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许多慕名前来的考古学者、建筑工程专家、摄影报像记者都为这奇特的建筑,精湛的技艺叹为观止,称古碉是稀世罕见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民族文化学的研究价值,具有旅游观光、休闲流假开发的前景。

古碉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解等,多数为四角碉,古碉高的有五、六十米,矮的也有一、二十米;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沾泥、木头、草筋等,古碉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面晌内收。修砌碉楼由大大小小的石料组合而成,即一排大石压住下面大石错缝修砌。以此类推,多数修砌古碉每一米高放一排大料为墙筋,甚至有的为显示砌墙技术的高超不放一根木头而成。古碉墙壁厚实坚固,不少墙上砌有数百斤的大石,且墙体平整光滑。棱角分明,如刀砍斧劈,端正笔直。

古碉功能较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头人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摩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外还有界碉、寨碉、家碉等等。据藏文经书记载,在方圆数百公里的嘉绒藏区仅有三座13角碉,丹巴境内就有两座。丹巴古碉虽然年代久远,历经战争和风雨的侵蚀,地震的考验,现在仍然拔地擎天,巍巍然屹立于天地间,坚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