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体内的大多数蛋白质均不断地进行分解与合成代谢。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修补;运输;代谢调节、催化作用;能量供给2.氮平衡
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约16%,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摄入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可以反映人体蛋白质的代谢概况。氮平衡有三种情况
(1)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即氮的“收支”平衡。
(2)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部分摄入的氮用于合成体内蛋白质。儿童、孕妇及恢复期病人属于此种情况。
(3)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例如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
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蛋白同时食用时,必需氨基酸可以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营养价值。
必需氨基酸
机体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必需氨基酸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1.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自胃中开始,主要在小肠进行。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酶,通过各种蛋白酶的协同作用,生成氨基酸及二肽后方可被吸收。
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可通过肠粘膜细胞膜上的氨基酸载体,也可通过γ-谷氨酰基循环吸收氨基酸。
人体内有四种氨基酸载体即中性氨基酸载体、碱性氨基酸
载体、酸性氨基酸载体和亚氨基酸与甘氨酸载体;γ-谷氨酰基循环是氨基酸吸收的一种方式,通过谷胱甘肽的代谢来完成,包括多种酶催化多种反应,其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位于细胞膜上,是该循环的关键酶。
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被消化,也有一小部分消化产物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腐败作用。大多数腐败作用产物对人体有害,但也可以产生少量脂肪酸及维生素等有用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
三、氨基酸代谢库
1.氨基酸代谢库
食物蛋白经过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通过血液循环运到全身的各组织。这种
来源的氨基酸称为外源性基酸。
机体各组织的蛋白质在组织酶的作用下,也不断地分解成为氨基酸;机体还能合成部分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这两种来源的氨基酸称为内源性氨基酸。
外源性氨基酸和内源性氨基酸彼此之间没有区别,共同构成了机体的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
氨基酸代谢库通常以游离氨基酸总量计算,机体没有专一的组织器官储存氨基酸,氨基酸代谢库实际上包括细胞内液、细胞间液和血液中的氨基酸。
2.氨基酸的主要功能
氨基酸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也合成多肽及其他含氮的生理活性物质。除了维生素之外(维生素PP是个例外)体内的各种含氮物质几种都可由氨基酸转变而成,包括蛋白质、肽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黑色素、嘌呤碱、嘧啶碱、肌酸、胺类、辅酶或辅基等。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人体内蛋白质处于不断降解和合成的动态平衡。不同的蛋白质在体内的寿命差异很大。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的降解有两条途径:一是不依赖ATP的过程,在溶酶体内进行主要降解细胞外来源的蛋白质、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质。另一是依赖ATP和泛素的过程,在胞液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的蛋白质。外源性与内源性的氨基酸共同构成“氨基酸代谢库”参与体内代谢。各种氨基酸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故有共同的代谢途径,但不同的氨基酸也各有其个别的代谢方式。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体内的氨基酸可通过多种方式脱去氨基,包括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及嘌呤核苷酸循环,其中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所谓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其过程是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催化下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α-酮戊二酸再继续参与转氨基作用。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可逆的,所以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途径。催化氨基酸转氨基的酶是转氨酶,其辅酶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即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此酶催化某一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体内有多种转氨酶,其中谷丙转氨酶(GPT或ALT)和谷草转氨酶(GOT 或AST)最为重要。由于骨骼肌和心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弱,难于进行联合脱氨基作用,该组织的氨基酸主要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进行脱氨基作用。嘌呤核苷酸循环过程,氨基酸首先通过连续的,
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移给草酰乙酸,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生成腺苷酸带琥珀酸,经裂解生成AMP,AMP在腺苷酸脱氨酶催化下脱去氨基。由此可见,嘌呤核苷酸循环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α-酮酸的代谢
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α酮酸主要代谢途径有三(1)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转变成糖、脂类。体内能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生糖氨基酸;能转变成酮体的称生酮氨基酸;二者兼备的称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大多数氨基酸为生糖氨基酸。(3)氧化供能。
三、氨的代谢
1.氨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浆中氨的浓度不超过0.1mg/100ml。血氨增高,引起脑功能紊乱。
体内氨的来源:(1)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2)肠道吸收的氨,有两个来源,①腐败作用产生的氨;②肠道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
氨,NH
3比NH
4
+易吸收,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采用弱酸性液做结肠透析,禁止用碱性液灌
肠,是为了减少氨的吸收。(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的水解;(4)胺类、嘌呤、嘧啶等含氮物质的分解亦可以产生小部分氨。
2.氨的运输
氨对机体是有毒的。
在血液中主要以无毒的丙氨酸及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
肌肉中的氨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脏;
谷氨酰胺是脑、肌肉等组织向肝脏运输氨的形式。
3.尿素的生成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氨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只有少部分在肾以铵盐形式由尿排出。尿素在肝细胞经鸟氨酸循环合成。使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主要步骤:(1)CO
2
和氨在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Ⅰ)催化下生成氨基甲酰磷酸,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消耗2分子ATP;(2)氨基甲酰磷酸和鸟氨酸缩合成瓜氨酸,瓜氨酸通过线粒体膜到达胞液;(3)精氨酸的生成,瓜氨酸与天冬氨酸缩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后者裂解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4)尿素的生成,精氨酸由精氨酸酶催化释放1分子尿素和鸟氨酸,完成鸟氨酸循环。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以及尿素生成过程
4.尿素合成的调节
尿素生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以保证及时、充分地解除氨毒。氨基甲酰磷酸的生成是尿素合成的重要步骤,N-乙酰谷氨酸是CPS-Ⅰ的别构激活剂,它由乙酰辅酶A和谷氨酸通过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催化而生成,精氨酸是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的激活剂。2
分子的NH
3和1分子CO
2
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1分子的尿素,其中第二分子的NH
3
以天冬
氨酸的形式参与合成。尿素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合成1分子尿素消耗4个高能键。
5.高氨血症和氨中毒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氨处于较低水平。尿素循环是维持血氨低浓度的关键。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循环发生障碍,血氨浓度升高,称为高氨血症。氨中毒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α酮戊二酸结合成谷氨酸,谷氨酸又与氨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从而使α 酮戊二酸和谷氨酸减少,导致三羧酸循环减弱,从而使脑组织中ATP生成减少。谷氨酸本身为神经递质,且是另一种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GABA)的前体,其减少亦会影响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个别氨基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