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和掌根按揉法自我治疗颈椎病
最常用的按摩掌摩法
最常用的按摩掌摩法一指禅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位或经络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1)上肢肌肉放松,不可有蛮劲,手掌虚握拳,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2)沉肩、垂肘意思是肩部或手臂都要放松,悬腕意思是手腕要自然弯曲,本法的动作要贯穿着一个“松”字,这样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拇指,力量沉着,动作灵活,柔和有力。
(3)压力、频力、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 次。
作用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肺腑,行气活血,健脾和胃,以及调和脏腑功能等作用。
禁忌症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皮肤有破损者不宜应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领在于施术时要掌握“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而掌空虚”的原则。
肩、肘、腕、指部要放松自然,应以腕关节为主带动拇指关节,腕指协调,才能达到“柔和、有力、深透、持久”的要求。
全身保持“含胸、拢背、呵腰、收臀、蓄少腹”,使气沉丹田。
推治时要身随手走,眼随手转,循经络而推腧穴。
动作要轻重有节,疾徐有序,慢而不懈,快而不乱,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外表看似轻松飘逸,实际上却是“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罗纹”,劲含而不露(即所谓螺心劲),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之境。
适用部位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常用于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关节处。
临床应用本法刺激量中等,属于平补平泻手法,接触面积较小,作用深透。
临床上对内、外、妇、儿、伤各科的许多病症均可以本法治疗。
如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胃脘痛、腹痛以及关节筋骨酸痛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按揉法按揉法是由按法与揉法复合而成。
分为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两种。
【动作要领】1.指按揉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余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助力。
腕关节悬屈,拇指和前臂部主动施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
几种常用的推拿手法
几种常用的推拿手法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6月15日摩法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附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做环形而有节奏抚摩的一种手法。
本法为按摩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作用力温和而浅在,仅达皮肤及皮下。
手法操作时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然后做和缓协调的逆时或顺时针抚摩,频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
推法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前后、上下、左右的直线或弧线推进,称为推法。
本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应用较为广泛,如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疼痛、软组织损伤等。
手法用力要稳,推进速度要缓慢,并要保持一定压力作用于深部组织,一般操作5~10遍即可。
临床上推法可分指推、掌推、肘推、足推等,现就掌推法为例予以介绍:掌推法要以掌根为着力点由上向下或由下至上缓慢推进,如需加大力量可重叠双手进行,掌推法适用于腰背、下肢等体表面积较大的部位。
拿法拿法是以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对,提住某一部位或穴位提拿揉捏的一种手法。
操作时腕部要放松、以指腹面着力,提拿方向应与肌肤垂直,在拿起肌肉组织后应稍待片刻再松手复原,力量要适中,以局部酸胀、微痛或放松后感觉舒适为度,提拿揉捏动作应连绵不断以5~10次为宜,根据治疗部位可分别采用三指拿、四指拿、五指拿。
本法常用于颈肩、四肢等部位,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等作用,可治疗颈肩痛、四肢肌肉酸痛。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环旋转动称为揉法。
本法常与按法协同使用称按揉。
其作用力可达皮下组织,也可深达肌层,具有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多在疼痛部位,软组织粘连的部位或强手法后应用。
揉法的频率以每分钟50~100次为宜。
临床上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两种:指揉法是以手指腹侧面按于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小幅度的环旋运动。
指揉作用面小、力量较深在、稳重。
掌揉法是以掌根或大、小鱼际为着力点,腕部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回旋运动。
中医颈椎病推拿流程
中医颈椎病推拿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询问病史、查体,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既往病史,并进行颈椎、神经系统查体。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篇: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一、简介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肩部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多由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肢节痛”范畴,多为上肢筋脉、肌肉、关节等软组织受风、寒、湿邪外袭,闭塞经络,气滞血瘀所致,主要表现为“肩痛累月,肩关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又称之为“肩凝症”。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成功找到了位于下肢腓浅神经上的特定穴位“肩痛穴”。
平衡针灸法针刺肩痛穴治疗离周炎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二、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冈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一)西医诊断1.40~50岁以上,缓慢起病,多有受凉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
3.体征检查:肩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
4.X线检查阴性。
(二)中医诊断1.风寒阻络:肩部疼痛、抬举困难、手指麻木,微恶风寒,舌淡红苔白,脉浮熙。
2.气虚血瘀:肩部疼痛、上举困难、肩部活动不便、面色灰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3.寒湿凝络肩部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三、禁忌症孕妇禁用。
四、操作规范(一)病人取仰卧位,暴露膝关节下肢。
选穴肩痛穴,该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点,在穴位上消毒。
(二)取穴原则交叉取定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即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原则。
交叉取穴是平衡针法的特色之一。
(三)针刺方法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
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
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四)出针快速出针,并以酒精棉球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颈椎病治疗与偏方
颈椎病治疗与偏方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颈椎病临床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法提供:吉林长春市一汽总医院康复科杨政杰韩冰治疗方法:牵引治疗:患者采用牵引治疗,具体方法:牵引用最常用的坐位枕颌布带牵引法,并根据颈椎病变部位选取牵引角度:C1~4用0°~10°;C5~6用15°;C6~7用20°;C7至T1用25°~30°,每次牵引30分钟,重量由2~4kg开始逐渐至10~15kg,以项背部肌适应为度。
物理疗法:患者进行此项治疗。
采用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2个35cm2电极浸有1%烟草酸溶液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1/3,接阴极;另一个150cm2电极置后颈部,接阳极。
选用断调半波,调制频率50~100Hz,调制深度100%,电流强度5~10mA,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
推拿治疗: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此项治疗。
患者卧位,术者立在患者侧面,以轻巧、稳、准的手法,运用掌根推法从患者腰部向上推至大椎穴处,在分别推向两臂,反复5~6次;然后以掌揉法或指揉法按揉项背部3~5分钟;拿肩井、天柱、风池穴,弹拨痛点及索状物约1分钟,使局部组织充分放松。
推拿手法5揉法、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
第二步 操作过程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缓和而 有节 奏的环旋抚摩
第三步 操作要求
动作要轻柔缓和,协调而有节奏,摩动 的速度和压力要均匀。 指摩法腕关节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摩 法时则应腕部放松。 根据病情的虚实决定手法摩动的方向, 顺时针或是逆时针均匀往返操作。操作是可以 借助一定的介质,以增强手法的防治功效。
(三)肘推法
屈肘,以鹰嘴突出部着 力 , 另一手臂抬起 , 以掌部 扶握屈 肘 侧 拳 顶 以 固定助 力。 是 推 法 中 刺 激 量最强 的一种手法。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 部主动 施 力 , 做 缓慢的顺 着肌纤 维 的 方 向 的 单方向 直线推动。 临床上常用于肌肉丰厚 的部位,如体质壮实之人 的腰背脊柱、臀部。
(六)小鱼际揉法
以小鱼际着力,以 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 摆动,使小鱼际吸定在 施术部位上,带动该处 的皮下组织做轻柔缓和 的环旋揉动。 临床上一般用 于头面部、颈项部
(七)掌根揉法
以掌根部为着力,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 臂做主动用力,吸定 施术部位,带动腕关 节做环旋揉动。 临床上一般用于 肌肉丰厚处,如大腿 后侧,臀部,腰背部 等。
抹法
刘非
定义
用拇指罗纹面、食中环三指罗纹面或掌面等
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抹动摩擦刺激的 一种手法,称之为抹法。 可分为指抹法和掌抹法两种,指抹法又可分 为拇指抹法和三指抹法。应用时可根据需要 灵活选用。
指抹法和掌抹法
掌抹时,肘关节发力, 带动前臂使其着力,沿 直线做由上而下,或从 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 单向摩擦移动。
操作与要领
术者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手掌面着力,轻按 于治疗部位,沿直线做单向推动。 其移动形式有三种,一种是:着力面在所施部位上 作来回小幅度抹动,边抹动边沿所施部位体表形态 移动;二种是:在所施部位上进行往返推抹、抹运 操作;三种是:在所施部位上单方向拉抹。可单手 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双手操作一般是左右分 抹或拉抹。
《中医骨伤科》慢性腰肌劳损
《中医骨伤科》慢性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
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
患者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尽可能不要穿带跟的鞋,避免症状加重,康复锻炼,平时注意最好睡硬板床。
中医学名慢性腰肌劳损其他名称腰背肌筋膜炎所属科室外科 - 神经外科发病部位腰骶部主要症状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解剖生理腰部脊柱[1]是一根独立的支柱,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一般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等软组织,而无骨性结构保护,既必须承受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又需要从事着各种复杂的运动,故腰部在承重和运动时,因过度的负重、不良的奇弯腰所产生的强大拉力和压力,容易引起腰段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2]。
腰背部的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骼关节和腰背两侧骶棘肌。
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则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腰部两侧的肌肉和韧带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因素。
慢性腰肌劳损根据情况分析,腰背部的肌肉一般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1. 斜方肌:三角形阔肌,起自颈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纤维向外,止于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外侧半。
其上部纤维收缩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下角外旋,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下降肩胛骨,中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肩胛骨固定时,单侧收缩可使头颈部偏向同侧而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则使头颈后仰。
2. 背阔肌:三角形阔肌,以用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缘以及腰背筋膜后层。
肌纤维向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该肌能内收,内旋,后伸肱骨。
[3]深层:包括由浅至深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和深层短肌。
1.骶棘肌:为腰背部最强厚的肌肉。
该肌以一个总腱起于骶骨背面、骶髂韧带和髂嵴后份,向上纵行排列于脊柱棘突和肋角之间的沟内,分为外、中、内3条肌柱。
揉法名词解释
揉法名词解释揉法是一种中医按摩法,通过用手指、手掌或者掌根等部位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有节奏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以达到调理经络、气血运行、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等作用的一种疗法。
揉法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揉法属于经络疗法的范畴,与针灸、拔罐、刮痧等疗法形成了中医推拿的体系。
揉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灵活性大,方便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护理。
揉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调和气血:揉法运用于经络上,可以通过按摩刺激经络,疏通气血,调和阴阳,使得气血运行畅通,达到舒缓疼痛,调理身体功能的作用。
2.缓解疼痛:揉法对疼痛的缓解有很好的效果。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皮肤来转移感觉,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同时也能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3.促进新陈代谢:揉法能够刺激皮肤,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
这对于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修复组织损伤,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4.放松肌肉:揉法可以通过适当的力度和手法来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肌肉的疲劳和僵硬。
通过按摩揉捏,可以改善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揉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痛经等疼痛症状的缓解,高血压、失眠等慢性病的改善,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缓解等。
此外,揉法还常用于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老年人保健等。
揉法作为一种康复手段,需要专业的医师或按摩师进行操作,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接受揉法治疗之前,应该找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有资质的按摩店,听从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建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损伤。
总结起来,揉法是一种通过按摩经络来调理身体的治疗手段,它具有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促进新陈代谢、放松肌肉等多种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护理中,是一种安全、方便且有效的中医疗法。
推拿、刮痧疗法介绍
有效的中医治病方法之一。推拿按摩,源于民间, 通过历代医家的整理和发挥,最终形成以中医基础
理论为指导下的独特疗法。
1.1推拿疗法的优势
补虚泻实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黄帝
内经》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这里主要指手法的轻 重缓急问题。“虚则补之”,指以轻推、摩、揉、擦为 主,把握柔和均匀,不宜刺激过重;“实则泻之”则以 推、拿、攘、揉为主,用力可以稍重,刺激度也较强。
皮部见痧形亦好”的疗法。 2.3治病机理 皮部在中医经络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属
割法分直接刮、间接刮两种。直接刮即施
术者手持器具在涂有介质的皮肤上直接刮拭。此法 以受力重,见效快为特点,适用于年轻力壮,病情较 急的人群;间接刮,指在患者刮痧部位铺上棉布或 毛巾刮之。此法以受力轻,动作柔和为特点,适用 于年老体弱或儿童皮肤稚嫩者。 2.5.2扯法施术者以拇指、食指合力提扯选定部 位,。用力重,以三两下扯出痧痕为度。此法多用于 头部、颈部、面部,如太阳穴、印堂穴(此法自己亦可 行施)。 2.5.3拍法施术者以双手手掌在病人涂有介质 的皮部轮流拍打,至皮肉出现红点或泛起条状(民 间称之为“蚯蚓痧”)为止。此法多用急症、重症。 2.5.4抓法以拇、食、中三指合用力,交替、反复、 持续均匀提起撮痧部位(含穴位),上下移动,出痧 为止。此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腹部及手足关节部。 2.6刮痧部位 民间刮痧,虽然很少讲究经穴,但从选择的刮痧 部位来看,却与十四经脉(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循 行分布情况不谋而合。民间经常选择的刮痧部位是 颈项、脊背、胸腹及肘内侧。 2.6.1 颈项有任、督二脉通过。而任、督二脉统 管人体阴经、阳经,故刮拭颈项部可以调节阴阳气 血,且颈椎两旁有风池、天柱、天府,正中线有大椎 等要穴,诸经汇聚,刮之疗效自然显著。
全息经络刮痧保健法
(二)刮痧板 1、牛角板:味辛、咸、寒,辛
可散行气,活气润养。咸能软坚 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因此,牛 角板具有发散、行气、清热解酒、 活血化瘀的作用
。
2、玉板:性味甘入肺经,润
心肺、清肺热,据《本草纲 目》介绍,玉具有清音哑、 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 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是具 有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秽 浊之病气。
的风池至肩井穴,胃经的头维,经 外奇穴印堂、太阳穴,大肠经的迎 香穴,头部需全头刮拭 。 胸腹部:肺经的云门和中府穴。 四肢部:大肠经的曲池至合谷穴, 肺经的列缺穴,胃经的足三里穴。
2、风热型选经配穴刮拭法 头部:督脉的神庭、百会、哑门至
大椎穴,膀胱经上的风门穴,头部 需要全头刮,胆经上的风池至肩井 穴。 胸腹部:任脉的膻中穴,肺经上的 中府、云门穴。 四肢部:大肠经的曲池至合谷穴, 胃经上的足三里。
(三)头痛 头背部:督脉以百会为中心前至神
庭,后至哑门,左右至耳上角孙穴, 还有经外奇穴印堂、太阳,胃经上 的头维,胆经上的风池、曲鬓。 四肢部:上肢大肠经的曲池至合谷 合谷,肺经上的列缺。下肢胆经上 的阳陵泉,胃经上的足三里。
(四)感冒 1、风寒型选经配穴刮拭法 头部:督脉的百会至大椎穴,胆经
(五)失眠
头部:督脉的百会至凤府,胆经上
的风池,奇穴四神聪及安眠穴。 四肢部:上肢心包经的内关,心经 的神门,胃经的足三里,脾经的三 阴交。 足部:足部的大拇指腹部及趾端, 脚掌前部。
(六)便秘 背腰部:督脉的命门穴至长强,两
侧膀胱经的肾俞至大肠俞。 胸腹部:任脉的中脘至关元,胃经 的天枢,脾经的腹结。 四肢部:下肢胃经的足三里,膀胱 经的承山,脾经的公孙穴。 手部:小肠反射区(小鱼际肌)
六、刮拭方法及要领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第三篇)刮痧技术是一种中医外治技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器械和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
刮痧技术具有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关节结构和功能等作用,常用于外感性疾病和骨关节疼痛性疾病等。
常用的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如砭石、水牛角、玉石等,以及介质,如刮痧油、润肤乳、精油等。
握持刮痧板的方法是用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由拇指和示指、中指夹住刮痧板,无名指和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痧板。
刮痧时要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做有规律的移动。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是先头面后手足,先背腰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
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背腰、上肢、胸腹及下肢;局部刮痧者,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刮痧的方向总原则是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
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颈肩背部正中、两侧由上往下,肩上由内向外,肩前、肩外、肩后由上向下;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四肢宜向远心___向刮拭。
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治疗间隔和疗程。
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每位患者通常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5~10分钟,全身刮痧宜10~20分钟。
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疼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他相关部位进行刮痧。
急性病疗程以痊愈为止,慢性疾病一般以7~10次为一疗程。
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
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
4)按揉法是一种刮痧技术,它可以在穴位处进行点压按揉,然后进行往返或顺逆旋转。
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总结-文档
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总结1临床病状和诊断1.1根据病史和病状,患者有慢性颈、肩臂麻痛或有头晕、头痛、眼胀、胸闷、视力、听力、记忆力减退。
1.2臂丛牵拉试验,叩顶试验,椎动脉扭屈试验多为阳性。
1.3颈椎、脊突和椎旁触诊,可见颈椎排列紊乱或出现脊突偏歪,椎旁有明显压痛,可触到颈椎及两侧有条索状物,项韧带和周围组织僵硬。
1.4x 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屈度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缘骨坠形成等病理变化。
2治疗方法医者利用揉法、滚法、弹拨法、点法、扳法、拔伸法、叩击法、拍打法等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一侧,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按揉双侧斜方肌,由风池及肩井4-5 次。
用掌根揉上背部及双侧肩胛部4-5 次。
2.2滚法患者俯卧位。
医者立于一侧,用小鱼际和掌指关节滚动双侧斜方肌及上背部肌肉丰满处各4-5 次。
2.3弹拨法用拇指弹拨颈椎两侧及上背部夹脊穴各4-5 次2.4点法用拇指点按风池、风府、天柱、哑门、大椎、陶道、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肩贞、肩井、曲池等。
2.5扳法患者侧卧位,医者立于患者患侧,右手托起患者下颌部,左手托住患者枕部,轻轻旋转患者头部,并逐渐加大角度约45°时,两手突然交替用力,此时可听到一串响声,待头回到中位时,施以按揉手法,然后以同法施以对侧(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慎用)。
2.6拔伸法患者仰卧位,将双手握住床边,医者立于患者头上,左手托住患者枕部,右手托住下颌,使患者头微向前屈。
医者双手用力向上拔伸1-2 分钟,拔伸力度因人而异。
2.7叩击法、拍打法(结束手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背后,在患者肩背部叩击、拍打,使患者后背肌肉完全放松。
2.8辩证施治有椎管狭窄,刺激压迫神经根,放射到肩、臂、手麻木、酸痛的,除按摩上肢外加牵引,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头痛头晕的外加按摩头部及理疗或拔火罐。
3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阳性体症完全消失,恢复日常工作;显效:自觉症状消失、阳性体症基本消失;无效:经过治疗症状无任何改善。
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为肌肉所固定 , 而左侧的环椎下关节面便 向前、 下滑 动。 因此当头向右侧转动时, 左侧 的椎动脉可发生扭
除了年龄因素 , 外伤或风寒刺激等, 现代人的生
活方式也 是 引发 此病 的主要原 因 :长 时间 不 良姿 势
曲, 致使管腔变窄 , 甚至完全闭塞而引起头晕、 恶心、 看电视( 在床上 、 沙发上使头颈部扭转 : 高枕仰头 、 俯 猝倒等一系列症状 。 骨质层面 : 钩椎关节侧方增生会 卧抬头或侧 向一侧等使脊柱未在一条直线上 )近年 使椎动脉受压 。 。
2 治疗 方法
2 患者俯 卧于床 , . 5 上胸部垫枕 , 两肩外展 , 两肘屈
21 患者取坐位 , . 术者在颈肩背部先施 以轻快柔和
曲, 使前臂置于头两侧 。术者先站于患者前侧 , 在颈 的手法, 使患者肌肉逐渐放松 。 用拇指在颈部斜肌上 根部、 肩胛骨内侧及脊椎两旁实行双掌分推数遍 , 然 段 由上 至下轻 松拨 揉 , 双侧 约 5分钟左 右 , 然后 在肩 后再 用小 鱼际滚 法 和掌根 揉法 , 重点施 术于敏感 点 , 部、 背部行小鱼际 , 掌根揉 , 多指捏拿肩井 , 双拇指点 时 间为约 5 1 —5分钟 。 按风池 、 天宗 , 并且一定要在敏感点处多做指拨和掌 2 患者仰 卧, . 6 术者一手扶于患者下颌 , 另一手托 揉, 共计 1 分钟。 5 起枕部 , 再次缓缓拔伸 , 并向一侧旋转 , 此时常听到 2 患者取坐位术者用拇指重点拨揉韧带 , . 2 点压椎 或感到小关节松动的声响, 为放松患者紧张的情绪 ,
《 按摩 与康复 医学》 2 1 0 0年 4月第 1 卷
第 4期 ( 4期 ) 总
49
C iee Ma iua o & Re a itt n hn s np lt n i h blai Me iie. r 2 0, 0 . No. i o dcn Ap 01 v 1 1, 4
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总结
26
C iee Maiua o & Q o g t r yJn 2 0 V 1 5 N . hns nplt n i iG n h a . 0 9, o. , o 1 ep a 2
按摩 治疗颈椎病的总结
窄, 椎体缘骨坠形成等病理变化。
本病与风寒湿邪的侵袭 , 肝肾亏损,以致筋骨失于濡 按摩必须视其部位不同, 病情急缓轻重 、 年龄、 性别 、
养, 痹阻经络, 经脉不畅, 气滞血瘀, 造成本病。笔者采 体 质等差异 , 用适 当的力 才能收 到 良好效果 , 选 否则 用牵引、 推拿治疗本组病例 10 收到满意效果。 0 例, 会 徒劳无功 , 甚至 出现恶果 。因此 , 笔者通过 临床 治
等, 其中神经根型、 颈动脉型 、 混合型占大多数。
1 临床病 状和诊 断
21 揉法 患者俯 卧位 , . 医者立于一侧 , 用拇指或 其余四指按揉双侧斜方肌 , 由风池及肩井 4 5 用 - 次,
掌根揉 上背部及 双侧肩胛 部 4 5次 。  ̄
1 根据病史和病状 , . 1 患者有慢性颈 、 肩臂麻痛或 2 滚法 患者俯卧位, . 2 医者立于— , 侧 用小鱼际和掌
致病机 理 : 引可 以解 除颈项 部肌 肉痉挛 , 大 疗 总结 了以下 几点 : 牵 增
椎间隙及椎间孔, 使神经根所受的挤压得已缓和 , 神
经根 和关节 囊之粘连 得 以松 解 , 促使 水肿 吸收 , 改善 和恢复钩椎关节 与神经 根 间的位置关 系 ,对神经 根
初浅体会
l必须 明确诊 断 , 、 制定 出科学合理 , 行之有效 的
治疗方 案 。
手掌刮痧
常刮拇指健大脑;常刮食指胃得健;常刮中指可强心;常刮无名指肝得和;常刮小指壮双肾进入秋季,天气渐渐凉了起来,尤其是早晚温差很大,人体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种转变。
因此,很多人都会出现“秋燥”的症状,比如嗓子不利索、容易上火、感冒等等。
所以我们特意策划了“巧祛秋燥”系列,从今天开始三集连播,专门解决这些烦恼!今天先教一个既实用又有效的祛除秋燥好方法——手部刮痧。
手是人体的缩影,我们全身的五脏六腑在手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位置。
那么针对“秋燥”中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我们该刮哪里来缓解和预防呢?著名中医刮痧专家张秀勤:“这时候我们刮一刮大拇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这个大拇指走的是肺经,那也就是说大拇指跟肺脏相连,所以要保护我们的肺脏可以刮一刮大拇指。
” 肺经上的穴位,主治呼吸系统的毛病,比如:咳嗽、喘息、咽喉肿痛、外感风寒等。
所以呼吸道有炎症或者感冒的人都应该刮一刮大拇指。
那刮痧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呢?著名中医刮痧专家张秀勤:“大拇指有一个穴位在手指甲盖旁边,叫少商穴,我们从它这一直刮下来,沿着大拇指的外侧,一直刮到手腕内侧前边往下,这个方向刮下来都是强壮我们的肺。
” 现在就按专家教的方法来刮一刮大拇指:从指尖开始,刮到手腕。
刮的时候刮痧板和手呈45度角,注意不要大于45度角。
可以从指尖刮向手腕,也可以从手腕刮向指尖,您往哪个方向刮,刮痧板就往哪边倾斜,但是注意不要来回刮,否则很容易把皮肤刮破。
还有,刮的时候用力不能太轻,否则治疗效果不明显,正确的用力大小,应该是以感觉力量能压到肌肉上为宜。
然后可以刮刮指背,再刮刮指腹,把手指的各个方向,各个部位都刮到。
另外,在刮大拇指的时候,除了刮拭整个手指,还有一个地方是重点要刮的…… 著名中医刮痧专家张秀勤:“我们可以重点刮一刮手指旁边这个井穴,它的位置在大拇指手指甲盖旁边,也就是一个韭菜叶的宽度,这个位置我们重点刮拭。
” 原来在我们每个指尖的部位都有一个穴位叫做“井穴”,是经脉的源泉。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滚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余指的屈曲角度则依次减小,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事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滚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等要求及注意事项: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食、中。
无名河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即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滚法应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在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于施术部位上缓慢移动.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的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指端或螺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用于冠心病、胃脘痛、头疼、面瘫、近视、月经不调、颈椎病、关节炎等病症. 要求和注意事项: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
操作时要腕部摆动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宜掌握好拇指指间关节屈伸与不屈伸两种术式的应用,若拇指关节交僵硬,活动范围小或治疗时需要柔和的刺激,宜选用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若术者拇指指间关节柔软、有过伸,宜选用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
医宗金鉴推拿八法名词解释
医宗金鉴推拿八法名词解释
医宗金鉴是中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它总结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
其中,推拿八法是医宗金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推拿治疗中使用的八种基本手法和技巧。
1. 摩擦法:用手掌或手指按摩患者体表,产生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
摩擦可分为揉摩、搓摩等。
2. 按压法:用手指或掌根按压患者体表,以调节经络气血,消除疏通堵塞,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3. 推拿法:用手掌或手指按摩、推动患者体表,以调节气血,舒缓肌肉,消除疲劳和疼痛等症状。
4. 按揉法:用拇指或手指揉搓患者体表,以按摩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
5. 捏揉法:用拇指和食指捏揉患者体表的肌肉和皮肤,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
6. 指压法:用手指按压特定的穴位,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7. 推拿法:用手掌或手指推动患者体表,以调节气血,舒缓肌肉,促进气血循环。
8. 理法:指用手指、手掌等部位轻抚患者体表,以调节气血,舒缓肌肉,促进放松。
这些推拿八法是中医推拿治疗中常用的手法和技巧,通过对患者的体表进行按摩、推拿和按压等操作,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自身的康复和治愈。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推拿领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和掌根按揉法自我治疗颈椎病
中医综合科
颈椎病虽不是致命的险症,却是恼人的顽疾。
有人在进行统计后,做了一个现代文明病的排行榜,结果,颈椎病高居榜首。
无论在电脑前、办公桌旁、驾驶室内,到处都有它的阴影。
它影响思维、扰乱睡眠,让人无法集中精神、心情烦躁,甚至全无自信。
颈椎病有两大基本的病因:一是心脏给颈椎供血不足,二是整个脊椎变形老化。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那就是用掌根来按揉前胸的胸骨(从天突到鸠尾)。
颈椎位置的痛点不同,反映到胸骨痛点的位置也不一样。
把胸骨按得不痛了,颈椎痛也跟着缓解了。
如果在后背的肺俞、厥阴俞、心俞等处先刮痧,或在督脉上找与前胸骨痛对应的地方刮痧,会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种病因的解决方法更简单,就是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腰骶骨处,发现疼痛的地方,再用掌根多揉揉。
这两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缓解颈椎痛,而且自己也很容易独自操作。
如果家里有人会刮痧,那就直接在颈椎的痛处刮,一出痧,疼痛马上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对于刮痧,很多人希望我说得更详尽,
怕刮不好,或刮坏了。
那我告诉您,刮痧不要太用力,像搓澡的力度就行。
可以先刮最痛的部位,但要找到痛点所在的经络,最好顺着经络的走向来刮,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边,这样刮出来是一条粗线,不要上一下,下一下,左一下,右一下。
有时痛点不出痧,可能是痛点的位置较深,而刮痧只适宜痛点较浅的部位,您可以先刮这条经的其他部位,同时在痛点处拔罐。
如果面对的是一个体弱的老人、重病的患者、孕妇以及5岁以下的幼儿,还是不用此法为佳。